CN111703815B -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3815B
CN111703815B CN202010426385.3A CN202010426385A CN111703815B CN 111703815 B CN111703815 B CN 111703815B CN 202010426385 A CN202010426385 A CN 202010426385A CN 111703815 B CN111703815 B CN 111703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ertical
discharging
rod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63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3815A (zh
Inventor
李全明
赵军
张红
李振涛
付士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Priority to CN2020104263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3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3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3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3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3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1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 B65G21/12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to allow adjustment of position of load-carrier or traction element as a wh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08Protective roofs or arch suppo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16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materials in bulk
    • B65G47/18Arrangements or applications of hoppers or chu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包括:第一排料机构和多个第二排料机构,所述第一排料机构设置在矿石堆场的纵向排料道内,所述第一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所述第二排料机构设置在矿石堆场的横向排料道内,并与所述第一排料机构连通,所述第二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在第一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第二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这样第一防尘机构、第二防尘机构可避免矿石产生的粉尘直接散发到空气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 203545183 U”公开了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包括矿石堆场,其特征在于在矿石堆场的地下部位设有一组带式排料输送系统,带式排料输送系统包括一条集矿石带式输送机,设在中问料区下部布置的四个中问排料口,设在边缘料区下部且沿矿石堆场横向中心线L1对称布置的两个边料排料口,分别设在四个中问排料口和两个边料排料口下部的六个排料溜槽,分别设置在六个排料溜槽下部的六个排料带式输送机,此六个排料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漏斗均设在集矿石带式输送机的皮带上方。
上述的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使用带式输送机来输送物料,而物料在冲击输送带时会在输送带表面产生大量悬浮状的粉尘颗粒。由于传统输送带在输送物料时直接处于裸露环境中,因此在输送带及物料上方由于冲击引起的粉尘颗粒将直接溢于环境当中,这样不仅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对设备的危害也相当大。与此同时,对所在环境的工人身心健康也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害。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包括:
第一排料机构和多个第二排料机构,所述第一排料机构设置在矿石堆场的纵向排料道内,所述第一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
所述第二排料机构设置在矿石堆场的横向排料道内,并与所述第一排料机构连通,所述第二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排料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多个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下端的多个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的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另一端的从动机构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主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上的排料带。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两个第一竖直电动杆、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之间两个竖直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所述竖直杆上端的第一转动杆、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杆上端的第二转动杆;
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第一内杆和第一转动套,所述第一内杆铰接在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所述竖直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套转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一内杆上;所述第二转动杆包括第二内杆和第二转动套,所述第二内杆铰接在两个所述竖直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套转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二内杆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二竖直电动杆和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竖直电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杆包括第三内杆和第三转动套,所述第三内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电动杆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套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内杆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防尘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排料机构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罩体、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进料管、设置在所述罩体一端的防尘挡体、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多个防尘箱,所述防尘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防尘箱的侧壁靠近其顶部的部位设在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层,所述防尘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层,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多个雾化喷头,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机构和第二导流机构,所述第一导流机构包括第一导流板、两个导流机,所述第一导流板内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机对应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上端直径小于所述导流孔的下端直径,内部为钟罩型以容纳所述导流机,并且所述导流机竖直地设置在所述导流孔内,所述导流机包括轮毂电机、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上的多个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弧形的;
所述第二导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机构包括两个斜置的第二导流板、两个接水槽板以及导水机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端相互搭接呈尖角状,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均布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下表面,所述接水槽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板下端的下方并与所述防尘箱的前后内壁连接,所述导水机构用于将所述接水槽板内的水回流至所述储水箱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储水箱内的第一泵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雾化喷头连通,所述雾化喷头包括竖直管、设置在所述竖直管下端的上弧形板、设置在所述上弧形板下方的下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与所述下弧形板之间为水腔空间,所述下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喷孔,所述喷孔的上端内径大于所述喷孔的下端内孔,所述竖直管内设置有可动机构,所述可动机构包括横杆、弹簧和内管,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竖直管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内管内且上端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内管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内管上靠近所述底板的部位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的直径与所述竖直管的外径相同,使得所述底板可选择性地盖合在所述竖直管的下端。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孔对应的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孔的上端连接,所述导流凹槽的内表面呈锥形的,所述导流凹槽的上端内径大于所述导流凹槽的下端内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导水机构包括第二泵体、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防尘箱的内顶面,所述第二泵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水槽板内,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防尘箱、所述储水箱并延伸至所述储水箱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进料管斜向地设置在所述罩体上,所述罩体上设置多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用于支撑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设置有顶盖,并且所述进料管上靠近所述顶盖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排料机构对应的卸料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在第一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第二排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这样第一防尘机构、第二防尘机构可避免矿石产生的粉尘直接散发到空气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第一排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第一排料机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第一排料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防尘箱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第二导流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中第二导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中箭头表示排料带的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包括:
第一排料机构1和多个第二排料机构4,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设置在矿石堆场的纵向排料道3内,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2;所述第二排料机构4设置在矿石堆场的横向排料道5内,并与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连通,所述第二排料机构4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排料机构1在矿石堆场的纵向排料道3内,多个第二排料机构4设置在矿石堆场的横向排料道5内,第二排料机构4的出料端与第一排料机构1的进料端连通,矿石堆场中的较粗矿石颗粒的边料和较细矿石颗粒的中间料都首先经过第二排料机构4输送至第一排料机构1,在经过第一排料机构1输送出矿石堆场;其中,为了降低矿石产生的粉尘对环形污染的影响,在第一排料机构1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2,第二排料机构4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6,这样第一防尘机构2、第二防尘机构6可避免矿石产生的粉尘直接散发到空气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在第一排料机构1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2,第二排料机构4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6,这样第一防尘机构2、第二防尘机构6可避免矿石产生的粉尘直接散发到空气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包括支架11、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端的多个第一支撑部12、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下端的多个第二支撑部13、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一端的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11另一端的从动机构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2、所述第二支撑部13、所述主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上的排料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排料机构1包括支架11、多个第一支撑部12、多个第二支撑部13、主动机构、从动机构、排料带(未示出),其中,主动机构启动后带动排料带在多个第一支撑部12、多个第二支撑部13、从动机构上转动,使得第一排料机构1可以排出矿石。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排料机构4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排料机构1相同,具体尺寸由本领有技术人员在实际制造时确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排料机构1的具体结构,该第一排料机构1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端的两个第一竖直电动杆121、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121之间两个竖直杆122、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121、所述竖直杆122上端的第一转动杆123、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杆122上端的第二转动杆124;
所述第一转动杆123包括第一内杆1231和第一转动套1232,所述第一内杆1231铰接在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121、所述竖直杆122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套1232转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一内杆1231上;所述第二转动杆124包括第二内杆1241和第二转动套1242,所述第二内杆1241铰接在两个所述竖直杆122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套1242转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二内杆124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支架11上设计了多个第一支撑部12,第一支撑部12在使用时,大致呈U型,也就是,第一竖直电动杆121会出伸长的状态,第一竖直电动杆121的高度大于竖直杆122的高度,使得排料带在第一支撑部12上呈U型,这样矿石可以较好地被排料带半包起来,避免散落到排料带的两侧;具体地,排料带分别与第一转动套1232、第二转动套1242接触,带动第一转动套1232、第二转动套1242转动,减少了与第一支撑部12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排料带的转动,也节省了电力能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支撑部12的具体结构,第一支撑部12与排料带配合使用,使得排料带呈U型的,矿石可以较好地被排料带半包起来,避免散落到排料带的两侧;再者,两个竖直杆122起到支撑排料带的作用,使得排料带可以较为平稳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13包括两个第二竖直电动杆131和第三转动杆132,所述第二竖直电动杆131设置在所述支架11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杆132包括第三内杆1321和第三转动套1322,所述第三内杆1321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电动杆131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套1322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内杆132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支架11下端的第二支撑部13包括两个第二竖直电动杆131和第三转动杆132,这样排料带在第三转动杆132上转动,具体地,第三转动杆132上的第三转动套1322可以有助于排料带的转动,其中,第二竖直电动杆131可以伸长,这样当排料带需要张紧时,支架11下端的几个第二支撑部13中的第二竖直电动杆131向下伸长即可起到张紧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支撑部13的具体结构,第二支撑部13不仅可以有利于排料带转动,第二竖直电动杆131还可以伸长起到对排料带的张紧作用。
如图5、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机构2包括沿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罩体20、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的进料管21、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一端的防尘挡体22、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的多个防尘箱23,所述防尘箱23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24,所述防尘箱23的侧壁靠近其顶部的部位设在有第一通孔25,所述第一通孔25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层16,所述防尘箱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层26,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24连通的多个雾化喷头27,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机构28和第二导流机构29,所述第一导流机构28包括第一导流板281、两个导流机282,所述第一导流板281内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机282对应的导流孔283,所述导流孔283的上端直径小于所述导流孔283的下端直径,内部为钟罩型以容纳所述导流机282,并且所述导流机282竖直地设置在所述导流孔283内,所述导流机282包括轮毂电机2821、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2821上的多个转动板2822,所述转动板2822为弧形的;
所述第二导流机构29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机构28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机构29包括两个斜置的第二导流板291、两个接水槽板292以及导水机构293,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板291的上端相互搭接呈尖角状,所述第二导流板29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94以及导流槽295,所述导流槽295均布在所述第二导流板291的上、下表面,所述接水槽板29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板291下端的下方并与所述防尘箱23的前后内壁连接,所述导水机构293用于将所述接水槽板292内的水回流至所述储水箱24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矿石落到排料带上会产出大量的粉尘,所以在第一排料机构1的长度方向设计了第一防尘机构2,第一防尘机构2中的罩体20被遮挡粉尘,避免粉尘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但是在排料带的右端矿石被卸出,使得粉尘从右端散发出去,所以在罩体的右端设计了防尘挡体22,防尘挡体22可以有粘尘布料制成,为了避免经常更换防尘挡体22,增加用户成本,所以在罩体20对粉尘进行逐步的消除,也就是,在罩体20上间隔地设计多个防尘箱23,防尘箱23底部设计了第二过滤网层26,首先可以过滤一部分大颗粒的粉尘;防尘箱23上有储水箱24,储水箱24向防尘箱23内的雾化喷头27供水,使得雾化喷头27首先喷出大量的雾化水汽与小颗粒粉尘形相互结合,第一导流机构28中的导流机282启动后,带动空气向上移动,使得小颗粒的粉尘被向上抽吸,由于两个导流机28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防尘箱23内的粉尘会大致形成两股向导流孔283移动,粉尘通过导流孔283后上升冲击到第二导流机构29中的第二导流板291上,由于第二导流板291上的第二通孔294是平置的,也就是,粉尘向上的移动方向与第二通孔294是垂直的,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粉尘撞击后反弹,并在后续两股互相靠近的粉尘的作用下会向下形成倒流,落在第一导流板281的上端,再通过导流孔283并沿着导流孔283的内壁向下流动并滴落下去,进一步避免小颗粒的粉尘被排出去;一部分的雾化水汽向上通过导流孔283后会再通过第二通孔294进而逐渐汇聚在防尘箱23的内顶面,或者通过第一过滤网层16散发到外界,另外,第一过滤网层16起到阻止矿石堆场的粉尘进入到防尘箱23内;该雾化水汽还可以起到清洗第一过滤网层16的作用;防尘箱23的内顶面逐渐会形成水滴,水滴会滴落在第二导流板291上,沿着导流槽295逐渐的流到接水槽板292内,导水机构293用于将接水槽板292内的水回流至储水箱24内再被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防尘机构6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防尘机构2的结构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防尘机构2的具体结构,第一防尘机构2可以防止粉尘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其中,通过设计防尘箱23和储水箱24可以将第一防尘机构2中的大部分粉尘过滤掉,避免矿石在通过第一防尘机构2时粉尘也被排出,并且延长了防尘挡体22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过滤网层16起到阻止矿石堆场的粉尘进入到防尘箱23内;该雾化水汽还可以起到清洗第一过滤网层16的作用;防尘箱23的内顶面逐渐会形成水滴,水滴会滴落在第二导流板291上,沿着导流槽295逐渐的流到接水槽板292内,导水机构293用于将接水槽板292内的水回流至储水箱24内再被利用。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24内的第一泵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雾化喷头27连通,所述雾化喷头27包括竖直管271、设置在所述竖直管271下端的上弧形板272、设置在所述上弧形板272下方的下弧形板273,所述上弧形板272与所述下弧形板273之间为水腔空间,所述下弧形板273上设置有多个喷孔274,所述喷孔274的上端内径大于所述喷孔274的下端内孔,所述竖直管271内设置有可动机构,所述可动机构包括横杆275、弹簧276和内管277,所述横杆275设置在所述竖直管271内,所述弹簧276设置在所述内管277内且上端与所述横杆275连接,所述内管277的下端设置有底板278,所述弹簧276的下端与所述底板278连接,所述内管277上靠近所述底板278的部位设置有多个出水孔27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储水箱24内的水被第一泵体输送至连接管道内,连接管道再将水输送到雾化喷头27中,经过竖直管271进入到上弧形板272与下弧形板273之间的水腔空间,然后经过下弧形板273上多个喷孔274向外喷出,其中,经过第一泵体高压输出的水会可动机构中的内管277,使得内管277的下端从竖直管271中向下移动出来,使得出水孔279从竖直管271中露出来,水从出水孔279进入到水腔空间,再从喷孔274喷出,喷孔274的上端内径大于喷孔274的下端内孔有利于喷出雾化水汽;当防尘箱23在非工作状态时,弹簧276将恢复至原状态,也就是,弹簧276将内管277收缩到竖直管271内,出水孔279也进入到竖直管271内,避免有粉尘进入到水腔空间中逐渐的堵塞竖直管27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雾化喷头27的具体结构,该雾化喷头27中设计了可动机构,可以避免有粉尘进入到水腔空间中逐渐的堵塞竖直管271。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78的直径与所述竖直管271的外径相同,使得所述底板278可选择性地盖合在所述竖直管271的下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更好使内管277与竖直管271相配合,避免内管277全部的收缩到竖直管271中,将内管277下端的底板278的直径设计为与竖直管271的外径相同,这样底板278正好与竖直管271的下端配合起来,避免内管277全部收缩在竖直管271内,也显得美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底板278的具体结构,底板278的直径与竖直管271的外径相同,避免内管277全部收缩在竖直管271内,也显得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281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孔283对应的导流凹槽284,所述导流凹槽284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孔283的上端连接,所述导流凹槽284的内表面呈锥形的,所述导流凹槽284的上端内径大于所述导流凹槽284的下端内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机构293包括第二泵体2931、第一导水管2932、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泵体2931设置在所述防尘箱23的内顶面,所述第二泵体2931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导水管293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2932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水槽板292内,所述第二泵体2931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防尘箱23、所述储水箱24并延伸至所述储水箱24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二导流板291上的水滴会流到接水槽板292内,当导水机构启动后,也就是,第二泵体2931启动后,通过第一导水管2932将接水槽板292内的水抽吸到第二导水管内,由于第二导水管穿过防尘箱23、储水箱24并延伸在储水箱24内,这样第二导水管内的水就被输送到储水箱24内,可以再次被利用起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导水机构293的具体结构,导水机构293使得接水槽板292内的水回流到储水箱24内被再次的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管21斜向地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所述罩体20上设置多个加强杆19,所述加强杆19用于支撑所述进料管21,所述进料管2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8,并且所述进料管21上靠近所述顶盖18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排料机构4对应的卸料口1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进料管21是竖直设置在罩体20上的,但是这样矿石从第二排料机构进入到进料管21后是竖直地落在第一排料机构的排料带上,与排料带是垂直的会导致小块状的矿石颗粒迸溅到排料带的左侧,所以为了减少小块状的矿石迸溅,将进料管21斜向地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第二排料机构上的小块状的矿石通过卸料口17进入到进料管21,在罩体20上设置多个加强杆19,加强杆19用于支撑所述进料管21,避免进料管21长期使用后变形;进料管21上的顶盖18防止灰尘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中提供了进料管21的具体结构,该进料管21结构简单,斜置的进料管21可以使得矿石具有向右的速度,这样矿石落到排料带上可减少向左侧的迸溅;通过多个加强杆19用于支撑所述进料管21,避免进料管21长期使用后变形,可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料机构(1)和多个第二排料机构(4),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设置在矿石堆场的纵向排料道(3)内,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上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2);
所述第二排料机构(4)设置在矿石堆场的横向排料道(5)内,并与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连通,所述第二排料机构(4)上设置有第二防尘机构(6);
所述第一防尘机构(2)包括沿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罩体(20)、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的进料管(21)、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一端的防尘挡体(22)、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的多个防尘箱(23),所述防尘箱(23)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24),所述防尘箱(23)的侧壁靠近其顶部的部位设在有第一通孔(25),所述第一通孔(25)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层(16),所述防尘箱(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层(26),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24)连通的多个雾化喷头(27),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机构(28)和第二导流机构(29),所述第一导流机构(28)包括第一导流板(281)、两个导流机(282),所述第一导流板(281)内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机(282)对应的导流孔(283),所述导流孔(283)的上端直径小于所述导流孔(283)的下端直径,内部为钟罩型以容纳所述导流机(282),并且所述导流机(282)竖直地设置在所述导流孔(283)内,所述导流机(282)包括轮毂电机(2821)、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2821)上的多个转动板(2822),所述转动板(2822)为弧形的;
所述第二导流机构(29)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机构(28)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机构(29)包括两个斜置的第二导流板(291)、两个接水槽板(292)以及导水机构(293),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板(291)的上端相互搭接呈尖角状,所述第二导流板(29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94)以及导流槽(295),所述导流槽(295)均布在所述第二导流板(291)的上、下表面,所述接水槽板(29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板(291)下端的下方并与所述防尘箱(23)的前后内壁连接,所述导水机构(293)用于将所述接水槽板(292)内的水回流至所述储水箱(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料机构(1)包括支架(11)、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端的多个第一支撑部(12)、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下端的多个第二支撑部(13)、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一端的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11)另一端的从动机构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2)、所述第二支撑部(13)、所述主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上的排料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端的两个第一竖直电动杆(121)、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121)之间两个竖直杆(122)、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121)、所述竖直杆(122)上端的第一转动杆(123)、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杆(122)上端的第二转动杆(124);
所述第一转动杆(123)包括第一内杆(1231)和第一转动套(1232),所述第一内杆(1231)铰接在所述第一竖直电动杆(121)、所述竖直杆(122)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套(1232)转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一内杆(1231)上;所述第二转动杆(124)包括第二内杆(1241)和第二转动套(1242),所述第二内杆(1241)铰接在两个所述竖直杆(122)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套(1242)转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二内杆(12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3)包括两个第二竖直电动杆(131)和第三转动杆(132),所述第二竖直电动杆(131)设置在所述支架(11)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杆(132)包括第三内杆(1321)和第三转动套(1322),所述第三内杆(1321)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电动杆(131)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套(1322)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内杆(13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4)内的第一泵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雾化喷头(27)连通,所述雾化喷头(27)包括竖直管(271)、设置在所述竖直管(271)下端的上弧形板(272)、设置在所述上弧形板(272)下方的下弧形板(273),所述上弧形板(272)与所述下弧形板(273)之间为水腔空间,所述下弧形板(273)上设置有多个喷孔(274),所述喷孔(274)的上端内径大于所述喷孔(274)的下端内孔,所述竖直管(271)内设置有可动机构,所述可动机构包括横杆(275)、弹簧(276)和内管(277),所述横杆(275)设置在所述竖直管(271)内,所述弹簧(276)设置在所述内管(277)内且上端与所述横杆(275)连接,所述内管(277)的下端设置有底板(278),所述弹簧(276)的下端与所述底板(278)连接,所述内管(277)上靠近所述底板(278)的部位设置有多个出水孔(27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78)的直径与所述竖直管(271)的外径相同,使得所述底板(278)可选择性地盖合在所述竖直管(271)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81)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孔(283)对应的导流凹槽(284),所述导流凹槽(284)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孔(283)的上端连接,所述导流凹槽(284)的内表面呈锥形的,所述导流凹槽(284)的上端内径大于所述导流凹槽(284)的下端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机构(293)包括第二泵体(2931)、第一导水管(2932)、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泵体(2931)设置在所述防尘箱(23)的内顶面,所述第二泵体(2931)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导水管(293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2932)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水槽板(292)内,所述第二泵体(2931)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防尘箱(23)、所述储水箱(24)并延伸至所述储水箱(2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堆场排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1)斜向地设置在所述罩体(20)上,所述罩体(20)上设置多个加强杆(19),所述加强杆(19)用于支撑所述进料管(21),所述进料管(2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8),并且所述进料管(21)上靠近所述顶盖(18)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排料机构(4)对应的卸料口(17)。
CN202010426385.3A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Active CN111703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6385.3A CN111703815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6385.3A CN111703815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3815A CN111703815A (zh) 2020-09-25
CN111703815B true CN111703815B (zh) 2021-01-12

Family

ID=7253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6385.3A Active CN111703815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381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6302B1 (ja) * 2005-09-14 2006-09-27 有限会社イナバゴム機工 運搬用コンベアのカバー装置
CN201201799Y (zh) * 2008-05-13 2009-03-04 刘德智 封闭降尘物料传送带输送装置
CN201454965U (zh) * 2009-08-25 2010-05-12 孙明昭 一种软质布密封装置
CN202935928U (zh) * 2012-10-18 2013-05-15 浙江德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合流机
CN103723528A (zh) * 2013-11-18 2014-04-16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CN205526769U (zh) * 2016-01-29 2016-08-3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块矿石的储取料装置
CN107364702A (zh) * 2017-08-31 2017-11-21 张辉 一种pe管输送防跑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6302B1 (ja) * 2005-09-14 2006-09-27 有限会社イナバゴム機工 運搬用コンベアのカバー装置
CN201201799Y (zh) * 2008-05-13 2009-03-04 刘德智 封闭降尘物料传送带输送装置
CN201454965U (zh) * 2009-08-25 2010-05-12 孙明昭 一种软质布密封装置
CN202935928U (zh) * 2012-10-18 2013-05-15 浙江德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合流机
CN103723528A (zh) * 2013-11-18 2014-04-16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CN205526769U (zh) * 2016-01-29 2016-08-3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块矿石的储取料装置
CN107364702A (zh) * 2017-08-31 2017-11-21 张辉 一种pe管输送防跑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3815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0249A (zh) 一种建筑废砖回收装置
CN110037337B (zh) 一种多管喂丝装置
CN205294322U (zh) 一种输送机
CN109174802A (zh) 一种报废汽车回用零部件清洁系统
CN111703815B (zh) 一种矿石堆场排料系统
CN108787736B (zh) 一种市政园林绿化土壤高效环保修复处理装置
US20070032178A1 (en) Shot blast machine
CN219408138U (zh) 酒糟输送链板清扫装置
US20060016731A1 (en) Reacto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cleaning fibrous suspensions dispersed in liquids
CN111790652A (zh) 轴承钢珠清洗装置
CN205731644U (zh) 煤炭浮选装置
CN207857337U (zh) 振动筛选装置
CN214925787U (zh) 一种骨料粉碎运输装置
CN212611051U (zh) 一种低纤维损伤梳理机
CN210145753U (zh) 一种用于地面排矸设备
CN216583163U (zh) 一种沥青用配料机
CN207787163U (zh) 瓶盖自动清洗生产线
US20070032179A1 (en) Shot blast machine
CN111774371B (zh) 一种粮食输送机的清选提升装置及方法
CN214003014U (zh) 一种自清式斗式提升机
CN216679542U (zh) 一种生态土壤修复设备
CN219174959U (zh) 一种铣刨机
CN112958484B (zh) 用于色选设备的进料吸尘装置
CN219325944U (zh) 一种兽药防尘定量自动包装机
CN219362528U (zh) 一种中兽药粉剂混合用真空上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