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0315A -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0315A
CN111700315A CN202010504348.XA CN202010504348A CN111700315A CN 111700315 A CN111700315 A CN 111700315A CN 202010504348 A CN202010504348 A CN 202010504348A CN 111700315 A CN111700315 A CN 111700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flow
connecting plate
plate
airflow sens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43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欣亮
王炳洲
肖广松
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Zhengd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43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0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0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0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1Arrangement of sensor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该气流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呈开口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ASIC芯片。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气流传感器通过将所述ASIC芯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可以根据气流传感器需求灵活便捷地选择ASIC芯片,增加了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功能多样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吸烟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在享受吸烟乐趣的同时避免香烟中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电子烟便应运而生。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电子烟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而雾化的产生需要依靠电子烟内部气流传感器来产生。
传统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将ASIC芯片设置于壳体内部,通过外部端子或者焊线将ASIC芯片的信号对外输出。一方面,壳体的内部空间较小,大大限制了高功率ASIC芯片的设置,而且传统气流传感器将中ASIC芯片的选择单一,导致气流传感器的功能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以解决现有气流传感器功能单一且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呈开口设置;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ASIC芯片。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气流孔。
可选地,还包括:导电振膜,所述导电振膜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振膜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电连接;
导体连接部,所述导体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电振膜的远离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侧,所述导体连接部包括一体/分体设置的极板和栅环,所述栅环的一端开口与所述极板连接,所述述栅环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导电振膜,所述导电振膜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通过栅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
极板,所述极板设置于所述导电振膜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表面贴装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为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栅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可选地,所述极板与所述导电振膜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呈环形。
可选地,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绝缘本体和覆盖在所述绝缘本体表面的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极板上设置有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的局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气流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气流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四气流孔,所述第三气流孔和所述第四气流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气流孔和所述第四气流孔之间通过所述表面贴装器件围成气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孔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丝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雾化丝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电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呈开口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ASIC芯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气流传感器通过将所述ASIC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可以根据气流传感器需求灵活便捷地选择ASIC芯片,增加了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功能多样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1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气流孔;2-导电振膜;3-绝缘层;4-极板;41-第二气流孔;5-栅环;6-第一连接板;61-第三气流孔;7-第二连接板;71-第四气流孔;72-ASIC芯片;73-电容组件;74-表面贴装器件;8-金属环;9-防尘网;10-第一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公开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包括:
壳体1、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均为电路板,下面描述中不再赘述。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呈开口设置;
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与所述壳体1配合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板7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板7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设置有ASIC芯片72。
具体地,所述壳体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可以是所述壳体1的侧壁绕过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端部并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1的侧壁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电连接,本公开实施例对所述壳体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表面电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
所述ASIC芯片72由于具有处理能力强、功耗低、可靠性高和个性化设计的特点,可以在气流传感器这类小型化电子设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由于所述壳体1的容纳腔体积较小,而且要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较多的组件。而所述ASIC芯片72为了实现更强大的处理功能,其体积可能较大,所述容纳腔的内部狭小空间就大大限制了所述ASIC芯片72的功能。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气流传感器通过将所述ASIC芯片7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具体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下表面或上表面上,这就给所述ASIC芯片72的设置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为了达到较高的处理能力,可以选择尺寸较大的所述ASIC芯片72,而且在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应用需求灵活便捷地更换ASIC芯片,以提高所述ASIC芯片72的适用性,进而增加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功能多样性;另外,由于所述ASIC芯片72需要进行高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所述ASIC芯片7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时可以快速得将热量分散,保证了所述ASIC芯片72的长期高速运行。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气流孔11,具体为,所述壳体1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气流孔11,这时所述第一气流孔11和所述开口相对设置,便于所述气流传感器内形成稳定、顺畅的气流。另外,所述第一气流孔11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边上,本公开实施例对所述第一气流孔11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气流传感器还包括导电振膜2和导体连接部,所述导电振膜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振膜2的一侧与所述壳体1电连接,参见图1,具体可以是所述导电振膜2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底边电连接,所述导电振膜2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绝缘层3,具体为所述导电振膜2的部分上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导体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导体连接部包括极板4和栅环5,所述极板4与所述绝缘层3远离所述导电振膜2的一侧连接,所述栅环5的一端开口与所述极板4连接,所述述栅环5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所述绝缘层3可以将所述导电振膜2和所述极板4隔离开,避免了所述导电振膜2和所述极板4之间的电信号相互干扰,而且所述导电振膜2上未设置所述绝缘层3的部分可以很好地实现自由振动,以达到准确实现电信号传递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极板4和所述栅环5为了达到很好的导电作用,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但由于金属材料的密度较高,重量较大,为了减轻重量,所述极板4和所述栅环5在保证电信号传递的基础上,也可以采用轻质非金属材料和金属导电层复合的结构。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第二连接板7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之间通过表面贴装器件74连接。
所述表面贴装器件(SMD)74具有结构尺寸小、重量轻、组装密度高、稳定性高的特点,而且还能减少很多电磁干扰,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小型的气流传感器中,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的稳定电连接。具体地,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包括插头和插座,可以是所述插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所述插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电连接;也可以是,所述插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所述插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以达到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稳定电连接的作用。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导体连接部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0。
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壳体1的底面与所述导电振膜2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导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壳体1的侧壁与导体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层3隔开。在气流通过所述内腔时,所述导电振膜2会在所述导体连接部和所述壳体1的底面之间振动,从而产生感应信号并将该感应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6可以将感应信号处理后对外输出,进而驱动电子烟的雾化丝工作。而所述导体连接部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10可以保证所述导体连接部和所述壳体1之间相互绝缘,避免互相干扰;另外,为了增加所述导体连接部和所述壳体1之间的绝缘性能,可以在所述第一间隙10内填充绝缘材料,比如六氟化硫等气体绝缘材料或者绝缘漆、绝缘胶、绝缘纤维制品等固体绝缘材料。
具体地,所述气流传感器还包括电容组件73,所述电容组件73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7上。所述电容组件73可以对感应信号进行采集,使得所述ASIC芯片72对所述电容组件73采集的感应信号作出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反馈。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绝缘层3呈环形设置。
具体地,所述导电振膜2上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设置成环形,可以使的所述导电振膜2与环形所述绝缘层3中空位置相对的部分自由振动,保证所述导电振膜2的振动灵活性。而所述绝缘层3可以设置在所述导电振膜2的外围,这样可以增大所述导电振膜2的振动范围。参见图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3设置在所述导电振膜2上表面靠外的一圈,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绝缘层3和所述导电振膜2的连接强度,而且所述导电振膜2的中部区域可以自由振动,保证了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导电振膜2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金属环8。
具体地,所述金属环8与所述导电振膜2和所述壳体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所述金属环8的连接强度,还可以保证所述导电振膜2和所述壳体1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另外,考虑到所述气流传感器的结构尺寸小,为了简化所述金属环8的装配工艺,在保证所述金属环8电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所述金属环8与所述导电振膜2和所述壳体1之间也可以采用粘接。更重要的是,所述金属环8的设置相当于给所述导电振膜2支撑的支架,所述导电振膜2悬空的部分可以完成气流引起的自由振动,提高了所述导电振膜2的振动灵活性和自由度。
可选地,所述壳体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可以便于所述壳体1进行电能的传递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形成稳定的电连接;另外,为了降低所述壳体1的重量,所述壳体1也可以包括绝缘本体和覆盖在所述绝缘本体表面的导电层,所述绝缘本体可以采用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成,不仅重量轻,而且便于成型,而导电层可以采用金属层,保证所述壳体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稳定电连接。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极板4上设置有第二气流孔41,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局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局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可以理解为,所有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局部区域均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也可以是部分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局部区域均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其余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全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局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也就是存在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部分区域挡住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这时在气流通过所述第一气流孔11时,可以在气流流速过大时对气流进行缓冲,避免气流流速过大对所述气流传感器造成的损坏。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三气流孔61,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设置有第四气流孔71,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板6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这就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述第一连接板6未完全封闭所述壳体1的开口,这样便可以方便所述内腔中的气流向外流出;另一种是所述第一连接板6完全封闭所述壳体1的开口,这便可以增加所述气流传感器的结构紧凑性和完整性。考虑到所述内腔中的气流需要顺利向外流出,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设置所述第三气流孔61,所述第三气流孔61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对所述内腔中气流的流速、压力等参数的要求来选择,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保证所述气流传感器的结构紧凑性,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距离一般很小,在气流从所述第三气流孔61流出后,为了给气流提供顺利的流通通道,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设置有第四气流孔71,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连通,所述第四气流孔71便可以将气流顺利对外输送,保证所述气流传感器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之间通过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围成气流通道。
具体地,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电连接,需要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设置电连接组件,类似于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等,这就给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设置了一定的间隙,导致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气流在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后对外输出,为了防止气流在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之间的空隙中泄露,需要将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之间的气流通道封闭。而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正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利用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封闭这一气流通道,不仅保证了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之间的密封性,还增加了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的功能,实现了电连接和机械封闭的双重功能。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防尘网9,所述防尘网9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孔11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气流孔11的作用是便于气流进入所述内腔中,而所述内腔中包含较多的重要电子组件,如果气流中携带尘土等杂质进入到所述内腔中,就可能造成内腔中电子组件的功能减弱甚至损坏。而在所述第一气流孔11上设置所述防尘网9便可以避免尘土等杂质进入到所述内腔中,而且所述防尘网9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孔11的外侧,也就不会因为气流的冲击而掉落,保证了所述防尘网9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另外,所述防尘网9也可以嵌入所述第一气流孔11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所述气流传感器的结构紧凑性,所述壳体1还可以对所述防尘网9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气流传感器中,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既可以均采用电路板,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采用电路板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可用于电性导通的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振膜2设置在极板4的下侧位置,实际上,还可以将导电振膜2设置于极板4的上侧位置,即将极板4设置在导电振膜2的靠近壳体1的底部的位置,在这种结构中,导电振膜2通过栅环5与第一连接板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丝和所述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雾化丝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雾化丝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电连接后,所述气流传感器可以给所述雾化丝提供电信号,在保证所述电子烟雾化效果的同时,给所述雾化丝提供稳定的电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公开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呈开口设置;
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与所述壳体(1)配合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板(7)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板(7)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设置有ASIC芯片(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气流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振膜(2),所述导电振膜(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振膜(2)的一侧与所述壳体(1)电连接;
导体连接部,所述导体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电振膜(2)的远离所述壳体(1)的底部的一侧,所述导体连接部包括一体/分体设置的极板(4)和栅环(5),所述栅环(5)的一端开口与所述极板(4)连接,所述述栅环(5)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振膜(2),所述导电振膜(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通过栅环(5)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电连接;
极板(4),所述极板(4)设置于所述导电振膜(2)的靠近所述壳体(1)的底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之间通过表面贴装器件(7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7)为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环(5)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0)。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4)与所述导电振膜(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呈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绝缘本体和覆盖在所述绝缘本体表面的导电层。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4)上设置有第二气流孔(41),所述第二气流孔(41)的局部区域与所述第一气流孔(11)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三气流孔(61),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设置有第四气流孔(71),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流孔(61)和所述第四气流孔(71)之间通过所述表面贴装器件(74)围成气流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防尘网(9),所述防尘网(9)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孔(11)上。
15.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丝和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雾化丝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电连接。
CN202010504348.XA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Pending CN111700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4348.XA CN111700315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4348.XA CN111700315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0315A true CN111700315A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4348.XA Pending CN111700315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03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074A1 (zh) * 2021-05-25 2022-12-01 黄高东 电子烟气压传感器及电子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074A1 (zh) * 2021-05-25 2022-12-01 黄高东 电子烟气压传感器及电子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2647B2 (en) Package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double side mountable electrodes
CN103475968B (zh) 一种耳机
CN209017322U (zh) 芯片的封装结构、麦克风及电子设备
CN207382508U (zh) 麦克风封装结构及耳机
EP3593658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109547891A (zh) 新型组合式耳机
CN111700315A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CN209117240U (zh) 一种气流感测传感器
CN107580286A (zh) 一种新型弹波的扬声器
CN210986335U (zh) 扬声器箱
CN212545568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CN207835803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661075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CN213215349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气流传感器和电子烟
CN106454567A (zh) 耳机麦克风
CN108429952A (zh) 拾音控制组件及线控耳机
CN111225331A (zh) Mems麦克风
CN209117091U (zh) 一种气流感测传感器
CN206433165U (zh) 扬声器
CN212414754U (zh) 传感装置与电子烟
WO2020220710A1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788457U (zh) Mems麦克风
CN209072678U (zh) 一种mems麦克风的封装结构
CN205793158U (zh) 耳骨导耳机
CN211983791U (zh) 一种可防止抽烟产生哨音的电子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2

Address after: 261000 No. 2, Zhengtai Road, Fangzi District,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EIFANG ZHENGDA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61 building 10, Geer phase II Industrial Park, 102 Ronghua Road, Ronghua community, Xinche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ifang go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