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384A - 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384A
CN111698384A CN202010571986.3A CN202010571986A CN111698384A CN 111698384 A CN111698384 A CN 111698384A CN 202010571986 A CN202010571986 A CN 202010571986A CN 111698384 A CN111698384 A CN 11169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control
processing apparatu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19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384B (zh
Inventor
甘振武
蔡海蛟
冯歆鹏
周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xtVPU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xtVPU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xtVPU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xtVPU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19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6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cylindrical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i.e. scanning a main-scanning line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and lying in a curved cylindrical surface
    • H04N1/0692Details of the cylindrical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manual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基座;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以使得所述滑动件能够盖合在所述基座上并保持盖合状态,或者能够从所述基座上滑开并保持滑开状态;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被配置为拍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件,被配置为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摄像机工作。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处理设备能够获取包括文字部分的图像,并对图像中的文字部分进行检测和识别,形成文字数据。根据相关技术,图像处理设备例如可以应用在将纸质书转换成电子书,或者将图像中的文字转换成声音信号并输出该声音信号。
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基座;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以使得所述滑动件能够盖合在所述基座上并保持盖合状态,或者能够从所述基座上滑开并保持滑开状态;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被配置为拍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件,与所述摄像机电连接,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摄像机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示例性地示出了实施例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的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讲解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实施例仅出于例示的目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但不一定相同的要素。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4中承载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缆的横向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缆的侧视图;
图14-图1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使用过程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的横向剖视图;
图17和图18是示出图15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件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21是示出能够应用于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不意图限定这些要素的位置关系、时序关系或重要性关系,这种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可以指向该要素的同一实例,而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上下文的描述,它们也可以指代不同实例。
在本公开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如果不特意限定要素的数量,则该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涵盖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全部可能的组合方式。
诸如书籍或杂志之类的读物通常会有一定的排版,例如内容会分成不同的段落(例如包括上下的分段和左右的分栏等)。阅读这些读物时,人们通过视觉捕获视野中的图像,通过大脑来对图像中的文字进行段落划分。然而,如果是由机器来“阅读”这些读物,则不仅需要对图像中的文字进行文字识别,还要对这些文字进行版面分析,实现段落划分,从而能够以正确的段落次序“阅读”读物中的文字。例如在将纸质书转换成电子书的应用中,或者在将图像中的文字转换成声音信号并输出该声音信号的应用中,可能会用到这种段落划分。“段落划分”是指将图像中的文字划分为成不同段落。上下的段落划分也可称为分段,而左右的段落划分也可称为分栏。
机器“阅读”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获取所述目标图像的文本区域的文本行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对所述目标图像的文本区域进行版面分析,以划分段落;根据段落划分结果,对所述目标图像的文本区域进行文字识别。所述文本区域对应于文字所在的区域。
为了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本公开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包括基座、滑动件和摄像机。所述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当需要拍摄目标图像时,可从所述基座上滑开所述滑动件,以能够提供摄像机拍照所需的高度,使得整个目标对象完全位于摄像机的拍摄区域内。当不需要拍摄时,可将所述滑动件盖合在所述基座,能够减小图像处理设备的尺寸,方便携带和收纳。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控制件,被配置为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摄像机工作。通过设置独立的控制件,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所述控制件输入指令。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所述摄像机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方便用户控制摄像机的工作。由于用户对摄像机的控制不再依赖于基座上的操作控件或操作面板,能够提高用户体验,还能够省去基座上的操作控件或操作面板,简化基座的结构,能够实现减小基座的尺寸,方便携带和收纳。另外,省去滑基座上的操作控件或操作面板,能够便于实现滑动件可滑动地固定在基座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需要拍摄目标图像时,可以将所述基座放置于桌面上。所述基座可以包括与桌面配合的支撑面,以使得基座能够稳定放置于桌面上。从而装配在滑动件上的摄像机能够在桌面上形成拍摄区域,以拍摄位于拍摄区域内的目标对象。所述桌面可以为任意能够放置图像处理设备和目标对象的结构的表面,并不限定为书桌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手持所述基座进行拍摄,或者利用夹持件固定夹持所述基座进行拍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保证目标对象位于摄像机的拍摄区域内即可。
在电子阅读应用场景中,图像处理设备在桌面上的拍摄区域可以是指阅读区域。所述摄像机被配置用于拍摄位于阅读区域内的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以能够对目标对象的文字进行检测和识别。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目标对象可以为读物、名片、护照、驾照、平板电脑或移动电话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图像处理设备并不局限为应用于电子阅读应用场景,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的应用场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所述目标对象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拍摄得到的目标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以获得所需的处理结果。
以下将以电子阅读应用场景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图像处理设备进行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1-图6所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包括:滑动件11和基座12。滑动件11可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固定在基座12上,以使得滑动件11能够盖合在基座12上并保持盖合状态(参见图2所示),或者能够从基座12上滑开滑动件11并保持滑开状态(参见图1所示);摄像机2004,可装配在滑动件11上,被配置为拍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件20,被配置为用户通过控制件20能够控制摄像机2004工作。
根据一些实施例,摄像机2004可以是独立装置(例如照相机、视频摄像机、摄像头等),也可以包括在各类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等)中。
所述目标图像也可以是经过了一些预处理的图像,所述预处理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灰度处理、模糊去除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电子阅读应用场景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识别的文字数据。参见图19所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12上的数据接口15(例如,USB接口),外部设备通过数据接口15能够获取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文字数据。所述数据接口15例如可以为磁吸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15也可以被配置用于与充电设备连接,以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充电。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电子阅读应用场景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具有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参见图19所示,所述电子阅读器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12上的视频接口14,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通过视频接口14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执行显示摄像机拍摄的所述目标图像。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被配置为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在电子阅读应用场景中,所述主板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文字识别单元,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文字,生成文字数据;语音合成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文字数据转换为声音数据;以及语音输出设备,被配置为播放所述声音数据。通过语音播报识别的文字数据,可以适用于视障用户、阅读障碍用户,提高设备的通用性。
图1中示出的语音输出设备32为扬声器,可以设置在基座12上。所述语音输出设备也可以为耳机或其它语音输出设备。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也可以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目标图像传输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可以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文字,生成文字数据,并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所述云服务器传输的文字数据。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响应于预设手势执行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目标图像传输至云服务器,以进行文字识别。
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文字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文本行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文本行进行版面分析,以划分段落;根据段落划分结果,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文本区域进行文字识别,生成文字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个文本行的坐标信息可以是包含该文本行的矩形(例如包含该文字行的最小矩形。或者将包含该文本行的最小矩形向上、下、左和/或右膨胀一定倍数的矩形)的坐标信息。文本行的坐标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所述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信息,所述文本行的坐标信息也包括所述矩形的任一顶点的坐标信息以及该矩形的高度和长度。然而,文本行的坐标信息定义不限于此,只要其能够代表文字行占据的空间位置和尺寸即可。
根据一些实施例,文本行的坐标信息例如可以从其他机器(例如远程服务器或云计算设备)或其他应用(例如第三方算法)获得,但也可以在本地应用中通过文字识别处理来获得。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文本行的坐标信息,根据相邻的两个文本行之间的间距和/或在与文本行平行的方向上的重叠率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来进行段落划分。例如:对于不同扫描行:读取当前扫描行,若当前扫描行的文本行与上一扫描行的文本行之间在垂直于文本行的方向上的间距不大于(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当前扫描行的文本行与上一扫描行的文本行之间在与文本行平行的方向上的重叠率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将这两个文本行划分到同一段落。对于同一扫描行,读取当前扫描行,若位于当前扫描行上的相邻两个文本行在与文本行平行的方向上的间距不大于(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将这两个文本行划分为同一段落。若位于当前扫描行上的相邻两个文本行之间在与文本行平行的方向上的间距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将这两个文本行划分为不同段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举例来说明如何根据文本行的坐标信息来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文本区域进行版面分析,以划分段落,并不是限定只能通过上述一种方式来对目标对象的文本区域进行段落划分。还可以根据现有的相关技术来获取目标对象的文本区域的段落划分结果。
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段落划分结果,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中的诸如光学文字识别(OCR)技术的文字识别技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文字识别。
本公开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滑动件包括滑开和盖合两种工作状态。由此,通过滑开所述滑动件,能够满足图像处理设备进行拍摄所需的高度,而通过盖合所述滑动件,能够减小产品的尺寸,方便携带。当滑开所述滑动件时,所述滑动件和基座的总高度例如可以为18cm左右,能够保证摄像机的拍摄区域投射在桌面上形成的阅读区域足够大,实现阅读。当盖合所述滑动件时,所述滑动件和基座的总高度大约可以减小一半,方便携带。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滑动件和基座的滑开尺寸和盖合尺寸,以满足相应的需求,在此不作限定。
以下将通过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来说明如何将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结合图1-图3所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滑动件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滑块111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111一端的承载体113。摄像机2004可以装配在承载体113上。基座12可以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111相应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121。滑块111可滑动地固定在相应的滑槽121内,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能够切换滑动件11为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可以被配置为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滑动,以使得滑动件11保持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
图1中示出的滑动件11包括两个滑块111。所述滑动件也可以包括一个滑块,或者至少三个滑块。
所述滑块可以为块状结构,也可以为条形结构。图中示出的滑块111为条形结构。承载体113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11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的一端。
在盖合状态下,承载体113可以盖合在基座12的未设置有滑槽121的表面上(结合图1和图2所示)。
基座12可以但不限于为柱体结构。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基座12为柱体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基座12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滑槽121。承载体113可以盖合在基座12的其中一个底面上。基座12可以为圆柱体结构,也可以为多边形柱体结构。图1中示出的基座1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基座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可以通过弹珠锁定的方式来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以使得滑动件11保持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7~图9所示,所述限位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滑块111的靠近基座12的中心的内表面上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上的弹性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的弹珠41;以及设置在滑槽121的槽底上的第一定位孔123和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定位孔123和第二定位孔可以位于滑槽121的槽底的中心的两侧。第一定位孔123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可以被配置为与弹珠41配合。由此,当滑动件11从基座12上滑开至弹珠41与第一定位孔123的位置对应时,在所述弹性体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将弹珠41推入第一定位孔123中,从而能够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以使得滑动件11保持滑开状态。当滑动件11盖合在基座12上时,弹珠41可以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位置对应,在所述弹性体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将弹珠41推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从而能够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以使得滑动件11保持盖合状态。从而能够实现滑动件11可滑动地固定在基座12上并且能够保持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所述滑槽121的槽底设置与所述弹珠41配合的弹珠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珠槽可以与所述滑槽12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123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以位于所述弹珠槽中。所述弹珠41与所述弹珠槽的位置对应,从而当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121内滑动时,所述弹珠41在所述弹珠槽内滑动,能够对滑块111在所述滑槽121内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弹珠槽的深度例如可以为所述第一定位孔123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半径的1/3~1/4。
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图7~图9所示,用于容纳弹珠41的所述容纳槽的靠近第一定位孔123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挡块115。基座12可以具有凸缘120,凸缘120能够抵住挡块115以阻挡滑块111滑离滑槽121,从而阻挡滑动件11滑离基座12。滑块111的靠近基座12的中心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与凸缘120配合的导向槽114,导向槽114与滑槽121平行设置,凸缘120位于导向槽114中并能够沿导向槽114滑动。从而当滑块111在滑槽121内滑动时,凸缘120也能够沿导向槽114滑动,不会影响滑块111在滑槽121内的滑动。通过设置配合的凸缘120和挡块115,能够进一步阻挡滑块111滑离滑槽121。另外,凸缘120还能够防止颗粒物落入滑槽121内影响滑块111在滑槽121内的滑动。
导向槽114与凸缘120配合可以是指:导向槽114与凸缘120的尺寸和形状配合,以能够容纳凸缘120。凸缘120与导向槽114之间的间隙可以尽量小,防止颗粒物落入导向槽114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容纳弹珠41的所述容纳槽可以位于导向槽114内,即,弹珠41位于导向槽114内。在与导向槽114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挡块115的高度可以不大于导向槽114的深度,以能够使得凸缘120与导向槽114之间的间隙可以尽量小,防止颗粒物落入滑槽121内影响滑动件11与基座12之间的相对滑动。
以上通过一种具体的实现结构来说明所述限位组件如何通过弹珠锁定的方式来限定所述滑块在相应的滑槽内的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弹珠锁定的方式来限定所述滑块的滑动时,所述限位组件并不局限于上述一种实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所述基座的滑槽的槽底设置所述容纳槽,弹性体和弹珠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而在所述滑动件的滑块上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所述限位组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限定所述滑块在相应的滑槽内的滑动,在此不作限定。例如,所述限位组件也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来限定所述滑块在相应的滑槽内的滑动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限位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滑块111的靠近基座12的中心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磁体42;设置在滑槽121的槽底上的第二磁体127,第一磁体42和第二磁体127的磁性相反。由此,当第一磁体42和第二磁体127的位置对应时,第一磁体42和所述第二磁体127之间的磁吸力能够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滑槽121的槽底上的两个第二磁体127,所述两个第二磁体127可以位于滑槽121的槽底的中心的两侧。由此,当滑动件11从基座12上滑开至第一磁体42与其中一个第二磁体127的位置对应时,第一磁体42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二磁体127之间的磁吸力能够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以使得滑动件11保持滑开状态。当滑动件11盖合在基座12上时,第一磁体42与另一个第二磁体(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对应,第一磁体42与所述另一个第二磁体之间的磁吸力能够限定滑块111在相应的滑槽121内的滑动,以使得滑动件11保持盖合状态。从而能够实现滑动件11保持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也可以设置基座12具有凸缘120,滑块111的靠近基座12的中心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与凸缘120配合的导向槽114。导向槽114与滑槽121平行设置,凸缘120位于导向槽114中并能够沿导向槽114滑动。从而当滑块111在滑槽121内滑动时,凸缘120也能够沿导向槽114滑动,不会影响滑块111在滑槽121内的滑动。凸缘120能够抵住导向槽114的一端的侧壁,从而能够进一步阻挡滑块111滑离滑槽121。
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承载体113可以包括工作面。可以将摄像机2004装配在所述工作面上。当滑动件11为盖合状态时,承载体113的所述工作面可以贴合在基座12的表面上。从而在滑动件11盖合在基座12上进行收纳时,摄像机2004不暴露在外面,能够保护摄像机2004。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所述承载体的所述工作面上设置第五磁体1131(参见图5所示),在所述基座的所述接触面上设置第六磁体,从而能够通过第五磁体和第六磁体之间的磁吸力使得所述工作面固定贴合在所述基座的所述接触面上,以提高所述滑动件保持盖合状态的稳固性。
基座12还可以包括与基座12的所述接触面相对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可以与用于放置图像处理设备的结构的表面配合,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稳定放置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面可以与桌面配合,以使得图像处理设备能够稳定放置于桌面上。结合图4和图5所示,摄像机2004的光轴可以和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垂线之间可以呈大于零的夹角,以能够增加摄像机2004在基座12前方的拍摄区域1000(即阅读区域),增加图像处理设备的阅读区域,从而能够克服靠近基座12的位置存在拍摄盲区可能会影响阅读的问题。摄像机2004的视场角FOV例如可以为82-85度。
图4中示出的基座12为柱体结构,当在基座12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滑槽121时,可以设置承载体113的所述工作面与基座12的其中一个底面贴合,所述支撑面可以为基座12的另一个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承载体113的所述工作面可以开设有容置槽1130,可以将摄像机2004固定装配在容置槽1130中,摄像机2004的光轴和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固定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2004的光轴可以与容置槽1130的侧壁平行,容置槽1130的侧壁和与基座12的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垂线之间呈大于零的夹角。从而能够实现摄像机2004的光轴和与基座12的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垂线之间呈大于零的夹角。容置槽1130的槽口处开得更宽,以不遮挡摄像机的视角。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摄像机2004的光轴的倾斜角度不变,可以设置摄像机2004的光轴的倾斜角度可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摄像机2004通过转轴装配在容置槽1130中,摄像机2004可绕所述转轴转动以调整摄像机2004的光轴和与基座12的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实现摄像机2004的光轴和与基座12的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垂线之间呈大于零的夹角。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装配在承载体113上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机构可以被配置用于驱动摄像机2004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驱动机构例如可以为微型电机。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至少一个滑块111中可以具有中空腔1110,所述至少一个滑块111的与承载体113相对的另一端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111,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孔1111与相应的中空腔1110连通。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线缆100,线缆100穿过中空腔1110和与该中空腔1110连通的连接孔1111。从而能够使得线缆100的位于中空腔1110中的部分不暴露在外面,减少线缆100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子板,装配在承载体113上,摄像机2004可以装配在所述子板上;以及主板10,装配在基座12上;其中,线缆100的一端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子板电性连接,另一端穿过中空腔1110并通过与该中空腔1110连通的连接孔1111,与主板10电性连接。主板10通过相应的线缆100获取摄像机2004拍摄得到的目标图像。由此,线缆100能够穿过滑块111中的中空腔1110来电连接分别装配在承载体113和基座12上的所述子板和主板1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承载体113可以为中空结构,所述子板可以装配在承载体113中。承载体113的中空结构可以与中空腔1110连通,从而能够使得线缆100的所述一端不暴露在外部,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7-图9所示,可以设置基座12为中空结构,主板10可以装配在基座12中。所述至少一个滑槽121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槽底可以具有一窗口(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窗口能够拆装和维修基座12中的主板10。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滑槽121的侧壁设置挡板122,挡板122被配置为与所述窗口配合以能够遮挡所述窗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7所示,挡板122可被配置为与相应的滑块111的连接孔1111配合。挡板122的自由端可以穿过该开口1110位于该滑块111的中空腔1110内。从而挡板122能够对滑块111在滑槽121中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挡板122可以为中空结构。挡板122的自由端的端面可以具有第一穿线孔,挡板122的靠近滑槽121的槽底的侧面可以具有第二穿线孔。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可以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与主板10电连接。从而能够使得线缆的所述另一端不暴露在外部,减少线缆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滑块也可以位于所述挡板的背离所述基座的中心的外侧。
其中与挡板122相应的滑块111可以是指:挡板122和滑块111位于同一滑槽121内。
优选地,可以设置承载体113、滑块111、挡板122和基座12均为中空结构,从而能够使得整个线缆均不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至少一个线缆可以穿过同一滑块的中空腔来电连接所述主板和子板,也可以分别穿过至少两个滑块的中空腔来电连接所述主板和子板。可以根据所述滑块的中空腔可以容纳的线缆数量,来决定所述至少一个线缆是否穿过同一滑块的中空腔来电连接所述主板和子板。
根据相关技术,具有伸缩结构的电子产品,一般都是采用柔性扁平线缆,通过折叠线缆来提供伸缩结构伸长时所需的线缆长度。由于柔性扁平线缆在使用时会反复折叠,导致线缆的使用寿命短。同时,柔性扁平线缆是在上下两层绝缘箔膜的中间夹上扁平铜箔,厚度较厚,而且这种结构受到宽度尺寸的限制,使得柔性扁平线缆的导线数量不能太多,不适合用于高速的、大量的数据传输,并且不能够抗信号干扰。
基于此,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线缆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线体101,线体101包括:至少一根导线102和包覆所述至少一根导线的屏蔽层103;以及包覆至少一个线体101的包覆层1004。其中,线缆100具有多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弯折部。当滑动件11从基座12上滑开时,线缆100的多个弯折部(即图中示出的多个S型结构)被拉伸变形(参见图14所示);当滑动件11盖合在基座12上时,所述多个弯折部弹性恢复(参见图15所示)。由此,通过设置包覆层包覆至少一个线体,每一线体可以包括多根导线,相对于柔性扁平线缆的扁平排线结构,能够设置更多的导线,从而能够适用于高速的、大量的数据传输,还能够减小线缆的尺寸。并设置每一线体的导线的外侧包覆屏蔽层,从而能够避免线体之间的信号干扰并且屏蔽外部环境的信号干扰。通过所述多个弯折部的拉伸变形能够使得线缆沿纵向伸长,来提供滑动件11从基座12上滑开时所需的线缆长度,而在滑动件11盖合在基座12上时所述多个弯折部能够弹性恢复而使线缆收缩。从而能够基于多个弯折部的弹性形变来实现线缆的可伸缩,不易磨损线缆,使用寿命长。另外,通过设置所述多个弯折部位于同一平面内,能够使得线缆整体呈狭长的扁平状(参见图7、图13和图16所示),降低对装配空间的要求,适用于狭窄的装配空间,从而不会影响产品的外形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外形的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空腔1110来容纳线缆100,能够起到保护线缆100的作用,并且不会影响产品的外形设计。优选地,可以设置中空腔1110为狭长的扁平条形腔体,与线缆100的形状和尺寸配合,从而能够限定线缆100沿纵向方向伸缩,起到导向作用。
线缆1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线体101,通过屏蔽层103能够避免不同线体101的导线102之间产生信号干扰。每一线体101可以包括至少两根导线102,以减少屏蔽层103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少屏蔽层对线缆的可伸缩性的影响,使得线缆的可伸缩性良好。
线缆100可以包括多根导线102,所述多根导线102例如可以包括数据线和电源线,从而通过线缆100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和电力传输。其中,线缆100传输的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图像数据和控制信号数据。可以理解的是,线缆100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导线(例如,接地线),可以根据实际的传输需求来设置导线的种类和数量。
线缆100的横截面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优选地,线缆10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在横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来设置更多的导线,更加适合用于高速的、大量的数据传输。
屏蔽层103可以为金属箔(例如,铜箔、铝箔等),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屏蔽信号的材料。包覆层104的材料可以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硬度范围宽、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等特点。良好的弹性能够使得即使反复伸缩线缆100,包覆层104也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包覆层104的材料也可以为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软质PVC(Polyviny1 chloride polymer,聚氯乙烯)等其它弹性材料。
根据一些实施例,线缆100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可以相反,形成S型结构(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从而能够增加线缆的可伸缩性。这种结构的线缆100的伸缩比可以达到80%-100%。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线缆100的所述多个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可以相同。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线缆的尺寸,更加适用于狭窄的装配空间的应用场景。
通过采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与所述多个弯折部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线缆100的所述多个弯折部的最大宽度可以不大于9.5mm,整个线缆100的厚度较小,呈狭长的扁平状,其厚度例如不大于3.5mm。从而能够适用于狭小的装配空间,减小对产品外观的影响。
为了装配线缆,可以根据图像处理设备的具体结构来设置装配结构,只需设置线缆100包括与相应的装配结构适配的固定结构即可。通过固定结构与装配结构的配合能够实现可伸缩装置在伸长时线缆100的多个弯折部被拉伸变形而伸长(具体的原理将在以下内容中描述)。
根据一些实施例,线缆100还可以包括:靠近线缆100的一端的第一固定结构105;以及靠近线缆100的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结构106。其中,第一固定结构105和第二固定结构106可以分别与相应的装配结构适配。
第一固定结构105和第二固定结构106可以为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固定结构105可以为固定包覆在线缆100外侧的圆柱体结构,第二固定结构106可以为固定包覆在线缆100外侧的棱柱结构,以分别与相应的装配结构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仅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一种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装配结构来设置适配的第一固定结构105和第二固定结构106的结构形式。
第一固定结构105和第二固定结构106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与包覆层104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固定结构105可以与包覆层104一体成型,第二固定结构106可以为与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适配的独立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图15、图17和图18所示,线缆100的装配过程可以为:将线缆100的所述一端与承载体113上的子板30电连接;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为自由端,能够穿过滑块111的中空腔1110,以到达相应的装配结构所在的位置;靠近线缆100的所述一端的第一固定结构105和靠近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结构106可以分别与图像处理设备上相应的装配结构进行装配;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与主板10电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7所示,挡板122的自由端可以穿过该开口1110位于该滑块111的中空腔1110内。挡板122可以为中空结构。挡板122的自由端的端面可以具有第一穿线孔,挡板122的靠近滑槽121的槽底的侧面可以具有第二穿线孔。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可以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与主板10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参见图18所示,可以设置线缆100的第二固定结构106与所述第二穿线孔适配,从而当所述滑动件从所述基座上滑开时,第二固定结构106与所述第二穿线孔配合,使得线缆的多个弯折部能够被拉伸变形而伸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挡板122的所述第二穿线孔可以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子孔位于所述第二子孔的背离相应的所述滑槽的槽底一侧。从而当滑动件从基座上滑开时,所述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之间形成的凸台能够抵住第二固定结构,使得线缆的多个弯折部能够被拉伸变形而伸长。所述第一子孔例如可以为长方形孔,靠近所述线缆的所述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结构可以为与所述长方形孔适配的棱柱结构。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但不限于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中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可与线缆的所述另一端过盈配合,从而第二固定结构能够利用包覆层的弹性恢复力固定包覆在包覆层的外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15和图17所示,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中空腔1110的腔壁上的限位板1112,限位板1112上可以具有第三穿线孔。其中,靠近线缆100的所述一端的第一固定结构105的尺寸可以大于所述第三穿线孔的孔径。从而当滑动件从基座上滑开时,所述限位板能够抵住第一固定结构,使得线缆100的多个弯折部能够被拉伸变形而伸长。第一固定结构105可以与线缆100的包覆层一体成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结合图15、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固定结构105可以为包覆在线缆100外侧并与包覆层104一体成型的圆柱体结构,相应的第一装配结构可以为具有第三穿线孔的限位板1112,第一固定结构105的尺寸可以大于所述第三穿线孔的孔径。第二固定结构106可以为具有通孔的棱柱结构,所述通孔可以与线缆100过盈配合。相应的第二装配结构可以为具有第二穿线孔的挡板122。在装配线缆100时,线缆100的所述一端可以通过适配的接口与子板30电连接,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可以穿过所述第三穿线孔,限位板1112能够抵住第一固定结构105,防止将线缆100的所述一端从子板30上扯掉。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滑块111的中空腔1110并依次穿过挡板122的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通过适配的接口与主板10电连接。将第二固定结构106套装在靠近线缆100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置,并通过包覆层104的弹性恢复力固定包覆在线缆100外侧。当滑动件从基座上滑开时,限位板1112能够抵住第一固定结构105,挡板122能够抵住第二固定结构106,从而使得线缆100的多个弯折部能够被拉伸变形而伸长,提供图像处理设备伸长时所需的线缆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中仅是举例说明如何在滑动件从基座上滑开时,实现线缆的多个弯折部能够被拉伸变形而伸长,并不是一种限定。例如,所述挡板的第二穿线孔也可以为同一孔径的通孔,相应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可以为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穿线孔的孔径的圆柱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件通过配合的滑块和滑槽来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滑动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在此不作限定。例如,所述基座可以包括滑轨,整个所述滑动件可以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滑轨上。在这种情况下,以所述基座为柱体结构为例,所述滑动件可以与所述基座的侧面配合,在盖合状态下,所述滑动件可以贴合在所述基座的设置有滑轨的侧面上。
对于装配在基座12中的主板,可以通过上述至少一个线缆与装配在滑动件11上的相应元件电连接。如图3所示,装配在滑动件11上的元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装配在所述子板上的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当环境光线较暗时,可以打开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以提供拍摄目标图像所需的照明。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与装配在所述主板上的第一供电单元(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为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供电。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还可被配置用于为所述主板提供工作所需的用电。
根据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9和图20所示,基座12可以具有容纳结构124,容纳结构124被配置为与控制件20配合,控制件20能够收纳在容纳结构124中。从而能够方便控制件20的收纳。容纳结构124可以但不限于为基座12上的凹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第一供电单元为控制件20的第二供电单元充电。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图19和图20所示,当基座12上具有用于收纳控制件20的容纳结构124时,可以在容纳结构124中设置第二电源接口126。相应地,控制件2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源接口(图中未示出)。当控制件20收纳在容纳结构124中时,所述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126电连接,以使得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第一供电单元能够通过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126为控制件20的第二供电单元充电。从而能够更加便捷地为控制件20充电,保证控制件20的电量充分,不会影响控制件20的使用。也可以设置电源线,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以实现图像处理设备的第一供电单元为所述控制件的第二供电单元充电,能够实现在控制件的使用过程中为控制件充电,不会因断电影响控制件的正常使用。
根据一些实施例,也可以在容纳结构124中设置复位开关孔128,以对图像处理设备执行复位。
控制件20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收纳在容纳结构124中。根据一些实施例,控制件20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磁体(图中未示出),容纳结构124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磁体125,从而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或第四磁体125之间的磁吸力能够将控制件20固定收纳在容纳结构124中。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其它连接组件(例如,卡扣组件)将所述控制件固定收纳在所述容纳结构中,在此不作限定。
本公开中,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工作是指:用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输入控件输入控制指令,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摄像机执行拍摄以及控制语音输出设备调节音量、快进快退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光照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度。控制件20可以包括:补光灯开关键21,被配置为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结合图3和图6所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语音输出设备可以响应于环境光线的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值输出光照不足的第三语音提示。从而用户能够根据语音提示通过所述补光灯开关键21来打开或关闭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以便于摄像机获取目标图像,更加便于视障用户的使用。所述光照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图中示意的补光灯开关键21为按键。所述补光灯开关键也可以为其它控件,例如:滚轮、摇杆等。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板也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环境光线的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值执行打开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1001。从而能够通过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度来自动打开补光灯1001,以便于摄像机获取目标图像,更加便于视障用户的使用。
本公开中,通过独立于所述基座而设置的控制件来控制图像处理设备工作,一方面便于用户操作,另一方面还能够简化设备的结构,方便携带和收纳。
根据一些实施例,也可以将一部分控件设置在基座上。例如可以但不限于将常用的控件设置在控制件上,而将不常用的控件设置在基座上。也可以在所述基座和控制件上同时设置具有相同功能的控件,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将开关控件13设置在基座12上,开关控件13被配置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图像处理设备。根据一些实施例,开关控件13可以设置在基座12上的靠近图像处理设备的拍摄区域的一侧的侧面上,用户能够通过所述开关控件13调整目标对象的位置,使得所述目标对象位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拍摄区域以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从而开关控件13还能够起到对准作用,不需要单独设置对准标记。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单独设置对准标记,所述对准标记例如可以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靠近图像处理设备的拍摄区域的一侧的侧面上。
本公开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控制件切换图像处理设备的工作模式,还可以通过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在每一个工作模式下的工作。所述工作模式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预览工作模式、语音播报工作模式、扫描工作模式和电子助视工作模式等。
所述预览工作模式可以是指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摄像机处于预览状态,可以通过所述控制件控制摄像机执行拍摄等。语音播报工作模式可以是指语音输出设备播放与生成的文字数据相应的声音数据,可以通过所述控制件控制语音输出设备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调节音量大小、执行快进或快退、调节语速、调节语言类型(例如,中文、英文、日文)和切换声音类型(例如,男声、女)。所述扫描工作模式可以是指通过翻页操作来拍摄目标对象的所有页面相应的目标图像,并对所有页面相应的目标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生成文字数据并存储,以能够将非电子材料转换成电子文档。所述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可以是指利用显示屏显示主板生成的文字数据。可以过所述控制件控制显示屏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显示移动至显示区域内的文字数据、显示放大或缩小后的文字数据、切换显示颜色。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件上的输入控件例如可以为按键、旋钮、滚轮或摇杆等,这种类型的输入控件可以适用于视障者的使用。所述输入控件也可以为触摸屏上的虚拟控件。可以根据实际的控制需求,来设置所述控制件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每一个输入控件的类型。例如,可以针对图像处理设备的每一操作设置一一对应的输入控件。例如,可以设置滚轮,通过滚动滚轮可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调节播放音量。还可以设置旋钮,通过转动旋钮可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调节播放语速。也可以通过同一输入控件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执行不同的操作,以减少输入控件的数量。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摇杆,通过向上或向下摆动摇杆可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调节播放音量,而通过向左或向右摆动摇杆可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调节播放语速。
以下内容中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如何通过控制件来控制图像处理设备的工作。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具有扫描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主板还可以包括:手势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摄像机的预览图像中是否具有用于指示打开扫描功能的第一手势,以及检测所述摄像机的预览图像中是否具有用于指示关闭扫描功能的第二手势;以及翻页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手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执行翻页检测。其中,所述摄像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翻页检测单元检测到翻页操作后拍摄翻页后的目标对象,得到目标图像。从而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手势来打开或关闭扫描功能。
所述第一手势和第二手势可以为同一手势,也可以为不同手势。
所述摄像机也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翻页操作后的设定时间(例如,3s)之后执行拍摄,或响应于扫描功能被打开后的设定时间(例如,10s)之后执行拍摄,从而能够省去翻页检测单元。
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件可以包括:第一输入控件22,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控件22输入的第一开关指令执行打开扫描功能或关闭扫描功能。也就是说,不同于上述用户通过特定的手势来打开或关闭扫描功能,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一输入控件22来打开或关闭扫描功能。与上述相同的是,所述翻页检测单元可以响应于扫描功能被打开执行翻页检测。所述摄像机可以响应于所述翻页检测单元检测到翻页操作后拍摄翻页后的目标对象,得到目标图像。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既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的特定手势来打开或关闭扫描功能,又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控件22输入的第一开关指令来打开扫描功能或关闭扫描功能。从而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提高用户体验。
所述第一输入控件22可以但不局限于为按键,例如,可以为图6中示出的第一五维导航键的中间键。所述第一输入控件也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按键。所述第一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摇杆,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摇杆或向某一方向摆动摇杆来打开扫描功能。所述第一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滚轮,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滚轮来打开扫描功能。所述第一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虚拟控件。对于所述第一输入控件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具有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参见图19所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12上的视频接口14,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通过所述视频接口14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执行显示摄像机拍摄的所述目标图像。相应地,所述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第二输入控件23,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控件23输入的第二开关指令执行打开电子助视功能或关闭电子助视功能。
所述第二输入控件23可以但不局限于为按键,例如,可以为图6中的第二五维导航键的中间键。所述第二输入控件也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按键。所述第二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摇杆,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摇杆或向某一方向摆动摇杆来打开电子助视功能。所述第二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滚轮,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滚轮来打开电子助视功能。所述第二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虚拟控件。对于所述第二输入控件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第三输入控件24,所述显示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控件24输入的移动指令执行显示移动至显示区域的所述目标图像。
所述第三输入控件24可以但不局限于为按键,例如可以包括四个按键,用户通过所述四个按键可以分别输入向上移动指令、向下移动指令、向左移动指令和向右移动指令。所述显示屏可以响应于向上移动指令、向下移动指令、向左移动指令或向右移动指令执行显示移动至显示区域的文字数据。当所述第三输入控件24包括四个按键时,所述第三输入控件24例如可以为图6中的第一五维导航键的上下左右四个导航按键。所述第三输入控件也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按键。所述第三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摇杆,用户可以通过向某一方向(例如,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摆动摇杆来输入移动指令。所述第三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虚拟控件。对于所述第三输入控件24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具有语音播报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主板还可以包括:文字识别单元,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文字,生成文字数据;语音合成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文字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以及语音输出设备,被配置为播放所述声音数据。所述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第四输入控件25,可以具有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和语音播报工作模式。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切换为电子助视工作模式,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的切换操作切换为语音播报工作模式。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输入的第一调节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调节操作。所述显示屏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输入的缩放指令显示放大或缩小后的文字数据。由此,能够通过同一第四输入控件25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和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的工作,以减少输入控件的数量,简化控制件20的结构。
所述第一调节指令例如可以为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或语速调节指令等,以控制所述语音输出设备执行相应的调节操作。
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可以但并不局限于为滚轮、摇杆等可以有三种不同操作方式的控件。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对第四输入控件25的不同操作来输入第一调节指令的两种情形。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对第四输入控件25的不同操作来分别输入放大指令和缩小指令,并且可以通过对第四输入控件25的切换操作来切换到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例如:以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为滚轮为例,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向前滚动滚轮例如可以输入快进调节指令,相应地,向后滚动滚轮可以输入快退调节指令。或者,用户向前滚动滚轮例如可以输入音量调大调节指令,向后滚动滚轮可以输入音量调小调节指令。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用户向前滚动滚轮可以输入放大指令,向后滚动滚轮可以输入缩小指令,并且可以按下滚轮切换到语音播报工作模式。图6中示出的第四输入控件25为滚轮。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输入控件也可以为三个子输入控件的组合。可以通过对其中两个子输入控件的操作来输入同一调节指令的两种情形,可以通过对第三个子输入控件的操作以将所述其中两个子输入控件的工作模式从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切换到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例如: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对于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其中两个子输入控件中的其中一个输入快进调节指令,而通过另一个输入快退调节指令。或者,对于音量调节指令,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其中两个子输入控件中的其中一个输入音量调大调节指令,通过另一个输入音量调小调节指令。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其中两个子输入控件中的其中一个输入放大指令,而通过另一个输入缩小指令,并且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三个子输入控件的切换操作切换到语音播报工作模式。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三个子输入控件可以为同一类型的输入控件(例如可以为按键),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同一输入控件(即第四输入控件25)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和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的工作。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输入控件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和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的工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第五输入控件26,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五输入控件26输入的第二调节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调节操作。
所述第二调节指令可以包括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可以包括音量调大指令和音量调小指令)或语速调节指令(可以包括语速调快指令和语速调慢指令)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以控制所述语音输出设备执行相应的第二调节操作。
所述第五输入控件26可以但不局限于为按键,例如,可以为图6中示出的第二五维导航键的上下左右四个导航键中的至少两个。以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为第二五维导航键的上下左右四个导航键为例,用户可以通过上下两个导航键来输入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和语速调节指令中的其中两个,也可以通过第二五维导航键的上下两个导航键或左右两个导航键输入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和语速调节指令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也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按键。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摇杆,用户可以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摆动摇杆来输入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和语速调节指令中的其中两个调节指令,也可以通过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摇杆输入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和语速调节指令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滚轮,用户可以通过向前滚动滚轮或向后滚动滚轮来输入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音量调节指令或语速调节指令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虚拟控件。对于所述第五输入控件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所述输入控件包括第四输入控件25和第五输入控件26时,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输入的第一调节指令可以为快进或快退调节指令,则用户通过所述第五输入控件26输入的第二调节指令可以为音量调节指令和/或语速调节指令。或者,所述第一调节指令可以为音量调节指令,则所述第二调节指令可以为快进或快退调节指和/或语速调节指令。或者,所述第一调节指令可以为语速调节指令,则所述第二调节指令可以为快进或快退调节指和/或音量调节指令。根据一些实施例,以所述第二调节指令为音量调节指令和语速调节指令为例,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例如可以为第二五维导航键的上下左右四个导航键,用户可以通过上下两个导航键调节音量,而通过左右两个导航键调节语速。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例如也可以为摇杆,用户可以通过上下摆动摇杆调节音量,而通过左右摆动摇杆调节语速。当所述第二调节指令为音量调节指令或语速调节指令时,所述第五输入控件例如可以为滚轮,通过向前滚动滚轮或向后滚动滚轮可以调节音量或调节语速。
本公开中的输入控件,可以根据用户通过该输入控件输入的指令的数量来选择合适的控件类型,只要能够实现该输入控件的功能即可,对该输入控件的具体实现形式均不作限定。其中控件的类型可以包括按键、滚轮、旋钮、五维导航键或摇杆等等。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具有蓝牙连接工作模式,从而能够通过蓝牙连接与外部蓝牙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板还可以包括:蓝牙检测单元,可以被配置为自动检测外部蓝牙设备以及与外部蓝牙设备相应的信号强度。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输出有可连接外部蓝牙设备的第一语音提示。从而当具有可蓝牙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时,可以提示用户是否与外部蓝牙设备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除了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和语音播报工作模式(详见上面的内容),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还可以具有蓝牙选择工作模式。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切换为蓝牙选择工作模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蓝牙选择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输入的选择指令来选择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从而能够在自动检测到可蓝牙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时,可以通过第四输入控件25来选择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由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能够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语音播报工作模式和蓝牙选择工作模式下的工作,从而能够减少输入控件的数量,简化控制件20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单独设置独立的输入控件来选择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
在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并且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处于未连接蓝牙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每间隔一预设时间段(例如,1min,3min,5min……)输出有可连接外部蓝牙设备的第一语音提示。可以直至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连接蓝牙或关闭蓝牙,所述语音输出设备不再输出有可连接外部蓝牙设备的第一语音提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件还可以包括: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具有蓝牙连接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切换为蓝牙连接工作模式,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在蓝牙连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连接指令执行蓝牙连接所述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从而能够在自动检测到可蓝牙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时,可以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来选择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并且通过第六输入控件27来执行蓝牙连接。
以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为滚轮为例,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在蓝牙选择工作模式下,向前滚动滚轮或向后滚动滚轮可以选择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滚动一次滚轮,输出相应的外部蓝牙设备的名称,直至听到期望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即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然后可以通过所述六输入控件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蓝牙连接所述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
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但不局限于为按键,用户可以通过单击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来输入连接指令执行蓝牙连接所述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可以响应于用户双击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例如,电子助视工作模式或语音播报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例如也可以为摇杆,用户可以通过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连接操作(例如,按下摇杆或向某一方向摆动摇杆)来输入连接指令执行蓝牙连接所述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摇杆的不同于上述连接操作的跳过操作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例如,电子助视工作模式或语音播报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例如也可以为滚轮或虚拟控件。对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此不作限定。图6中示出的第六输入控件27为按键。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取消蓝牙连接指令执行断开与外部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以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为按键为例,用户例如可以长按第六输入控件27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取消与外部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也可以具有其它工作模式,例如预览工作模式和/或电子助视工作模式等等,从而能够减少输入控件的数量,简化控制件20的数量。当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执行保持当前工作模式时,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例如可以为预览工作模式或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独立的第六输入控件27,即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仅具有蓝牙连接工作模式,功能单一,操作简单。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除了蓝牙连接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还可以具有预览工作模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摄像机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在预览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拍摄指令执行拍摄,即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为拍照键。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除了蓝牙连接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还可以具有预览工作模式和电子助视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切换到电子助视工作模式。所述显示屏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颜色切换指令切换显示颜色。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退出颜色切换指令切换到预览工作模式。从而,在打开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时,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默认工作模式可以为预览工作模式,摄像机可以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拍摄指令执行拍摄。可以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切换为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并且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退出颜色切换指令切换到预览工作模式。
当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工作模式的切换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预览工作模式下,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切换到蓝牙连接工作模式,并且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执行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即预览工作模式)。第二情况: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切换到蓝牙连接工作模式,并且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即电子助视工作模式)。
以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为按键为例,在预览工作模式下,可以响应于用户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拍摄指令所述摄像机2004执行拍摄。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可以响应于用户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颜色切换指令,切换显示颜色。所述显示屏可以响应于用户连续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循环切换不同的显示颜色。在蓝牙连接工作模式下,主板可以响应于用户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连接指令执行蓝牙连接所述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第六输入控件27还可以响应于用户双击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跳过蓝牙连接指令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仅是举例说明,并不限定第六输入控件27只能为按键。
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也可以具有蓝牙连接工作模式和电子助视工作模式,而不具有预览工作模式,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还可以具有语音播报工作模式,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暂停或播放指令执行暂停或播放所述声音数据。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退出语音播报指令切换到预览工作模式。
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响应于所述摄像机执行拍摄自动切换到语音播报工作模式。当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工作模式的切换还可以包括以下第三种情况: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可以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切换到蓝牙连接工作模式,并且可以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执行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即语音播报工作模式)。另外,在语音播报模式下,可以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切换到电子助视工作模式。
以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为按键为例,所述语音输出设备可以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暂停或播放指令执行暂停或播放与生成的文字数据相应的声音数据,还可以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连续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执行循环切换暂停或播放所述声音数据。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可以响应于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双击第六输入控件27切换到预览工作模式。
以上内容中结合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预览工作模式、语音播报工作模式、电子助视工作模式和蓝牙连接工作模式,具体描述了如何通过所述控制件来控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工作。
除了上述工作模式外,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其它工作模式,例如休眠模式。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设定的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执行任何操作进入休眠模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在休眠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唤醒指令激活系统。在休眠模式下,以所述第六输入控件27为按键为例,可以但不局限于响应于用户单击第六输入控件27输入的唤醒指令激活系统。在休眠模式下,也可以通过对所述控制件20上的任意一个输入控件的任意操作来激活系统,在此不作限定。例如,以所述第四输入控件25为滚轮为例,可以响应于用户向前滚动滚轮、向后滚动滚轮或按下滚轮输入的唤醒指令激活系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系统被激活输出系统激活的第二语音提示,能够提示用户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已被激活。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装配在所述基座上的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系统被激活切换照明模式。例如,所述工作指示灯可以响应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切换为蓝色呼吸照明模式(呼吸频率例如可以为2s/次),而响应于系统被激活切换为绿色常亮照明模式。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并不局限于输出上述内容中的语音提示,例如,提示用户有可连接外部蓝牙设备的第一语音提示和提示用户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激活的第二语音提示。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打开输出提示开机的第四语音提示。还可以设置被配置用于检测主板的处理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主板的处理器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例如105°)输出主板过热的第五语音提示。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件的第二供电单元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例如总电量的10%)输出电量不足的第六语音提示。所述语音输出设备例如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扫描功能被打开输出扫描打开的语音提示,还可以响应于当扫描功能被打开时所述摄像机执行拍照,输出请翻页的语音提示,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输出电子助视打开的语音提示。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在所述基座上设置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被配置为发出警示。例如,所述蜂鸣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打开发出第一警示(例如响一秒),也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主板的处理器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例如105°)发出第二警示(例如响三秒)。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蜂鸣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件的第二供电单元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例如总电量的10%)发出第三警示(例如响七秒)。
利用指示灯来实现的灯光提示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中的灯光提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和灯光提示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例如,还可以在所述基座上设置电量指示灯,电量指示灯可以响应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第一供电单元剩余的电量多少来切换照明模式。例如,所述电量指示灯可以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剩余的电量大于30%切换为绿灯常亮照明模式,可以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剩余的电量小于30%切换为红灯常亮照明模式,提示用户充电。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网络连接单元(例如,wifi网络连接单元、BT网络连接单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所述基座上设置网络连接指示灯。例如,所述网络连接指示灯可以响应于正在进行BT网络连接切换为蓝灯闪烁照明模式,可以响应于BT网络连接成功切换为蓝灯常亮照明模式。所述网络连接指示灯可以响应于正在进行wifi网络连接切换为绿灯闪烁照明模式,可以响应于wifi网络连接成功切换为绿灯常亮照明模式。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例的框图。要注意的是,图21所示出的结构仅是一个示例,根据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仅包括图21所示出的组成部分中的一种或多个。
电子设备2000包括上述图像处理设备,可被配置用于拍摄图像,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并且响应于所述处理所获得的数据而提供声音提示。例如,电子设备2000可被配置用于拍摄图像,对该图像进行文字检测和/或识别以获得文字数据,将文字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并且输出声音数据供用户聆听。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借助于电子设备2000,无法自主阅读的用户(例如视力障碍人士、存在阅读障碍的人士等)可以采用类似阅读姿势的姿势即可实现对常规读物(例如书本、杂志等)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2000可以拍摄图像,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版面分析、文字检测和文字识别(例如利用光学文字识别OCR方法)以获得文字数据,然后将文字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并且通过扬声器或耳机等声音输出设备输出所述声音数据供用户聆听。
电子设备2000可以包括摄像机2004,用于拍摄图像。摄像机20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摄像机或照相机等。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文字识别电路2005,所述文字识别电路2005被配置用于对所述图像中包含的文字进行文字检测和/或识别(例如OCR处理),从而获得文字数据。所述文字识别电路2005例如可以通过专用芯片实现。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声音转换电路2006,所述声音转换电路2006被配置用于将所述文字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所述声音转换电路2006例如可以通过专用芯片实现。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声音输出电路2007,所述声音输出电路2007被配置用于输出所述声音数据。所述声音输出电路2007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耳机、扬声器、或振动器等,及其相应驱动电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图像处理电路2008,所述图像处理电路2008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对图像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的电路。图像处理电路2008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被配置用于对图像进行降噪的电路、被配置用于对图像进行去模糊化的电路、被配置用于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的电路、被配置用于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的电路、被配置用于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对象检测和/或识别的电路、被配置用于对图像中包含的文字进行文字检测的电路、被配置用于从图像中提取文本行的电路、被配置用于从图像中提取文字坐标的电路、被配置用于从图像中提取对象框的电路、被配置用于从图像中提取文本框的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图像进行版面分析(例如段落划分)的电路,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文字处理电路2009,所述文字处理电路2009可以被配置用于基于所提取的与文字有关的信息(例如文字数据、文本框、段落坐标、文本行坐标、文字坐标等)进行各种处理,从而获得诸如段落排序、文字语义分析、版面分析结果等处理结果。
上述的各种电路(例如文字识别电路2005、声音转换电路2006、声音输出电路2007、图像处理电路2008、文字处理电路2009、电子电路2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定制硬件,和/或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上述的各种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的逻辑和算法,用汇编语言或硬件编程语言(诸如VERILOG,VHDL,C++)对硬件(例如,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可编程逻辑电路)进行编程来实现。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通信电路2010,所述通信电路2010可以是使得能够与外部设备和/或与网络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设备或系统,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卡、红外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或芯片组,例如蓝牙设备、1302.11设备、WiFi设备、WiMax设备、蜂窝通信设备和/或类似物。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2011,所述输入设备2011可以是能向电子设备2000输入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传感器、鼠标、键盘、触摸屏、按钮、控制杆、麦克风和/或遥控器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12,所述输出设备2012可以是能呈现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视觉输出终端、振动器和/或打印机等。尽管电子设备2000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视障辅助设备,基于视觉的输出设备可以方便用户的家人或维修工作人员等从电子设备2000获得输出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2001。所述处理器2001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处理器,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和/或一个或多个专用处理器(例如特殊处理芯片)。处理器2001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器MPU等等。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工作存储器2002,所述工作存储器2002可以存储对处理器2001的工作有用的程序(包括指令)和/或数据(例如图像、文字、声音,以及其他中间数据等)的工作存储器,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只读存储器设备。电子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2003,所述存储设备2003可以包括任何非暂时性存储设备,非暂时性存储设备可以是非暂时性的并且可以实现数据存储的任何存储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盘驱动器、光学存储设备、固态存储器、软盘、柔性盘、硬盘、磁带或任何其他磁介质,光盘或任何其他光学介质、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或任何其他存储器芯片或盒、和/或计算机可从其读取数据、指令和/或代码的任何其他介质。工作存储器2002和存储设备2003可以被集合地称为“存储器”,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相互兼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处理器2001可以对摄像机2004、文字识别电路2005、声音转换电路2006、声音输出电路2007、图像处理电路2008、文字处理电路2009、通信电路2010、电子电路2100以及电子设备2000包括的其他各种装置和电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和调度。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图21中所述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可通过总线2013而相互连接和/或通信。
软件要素(程序)可以位于所述工作存储器2002中,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2002a、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2002b、驱动程序和/或其他数据和代码。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2000中的处理器2001可以分布在网络上。例如,可以使用一个处理器执行一些处理,而同时可以由远离该一个处理器的另一个处理器执行其他处理。电子设备2000的其他模块也可以类似地分布。这样,电子设备2000可以被解释为在多个位置执行处理的分布式计算系统。
虽然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或示例,但应理解,上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仅仅是示例性的实施例或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这些实施例或示例限制,而是仅由授权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来限定。实施例或示例中的各种要素可以被省略或者可由其等同要素替代。此外,可以通过不同于本公开中描述的次序来执行各步骤。进一步地,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实施例或示例中的各种要素。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演进,在此描述的很多要素可以由本公开之后出现的等同要素进行替换。
以下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方面。
方面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以使得所述滑动件能够盖合在所述基座上并保持盖合状态,或者能够从所述基座上滑开并保持滑开状态;
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被配置为拍摄目标图像;以及
控制件,被配置为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摄像机工作。
方面2.如方面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被配置为与所述控制件配合,所述控制件能够收纳在所述容纳结构中。
方面3.如方面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个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一端的承载体,所述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承载体上;
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相应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固定在相应的滑槽内,所述滑块在相应的所述滑槽内的滑动能够切换所述滑动件为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
方面4.如方面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限定所述滑块在相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以使得所述滑动件保持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
方面5.如方面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中具有中空腔,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的与所述承载体相对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孔与相应的中空腔连通;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线缆,所述线缆穿过所述中空腔和与该中空腔连通的连接孔。
方面6.如方面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子板,装配在所述承载体上,所述摄像机装配在所述子板上;以及
主板,装配在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线缆的一端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子板电性连接,另一端被配置用于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通过相应的线缆获取所述摄像机拍摄得到的目标图像。
方面7.如方面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
手势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摄像机的预览图像中是否具有用于指示打开扫描功能的第一手势,以及检测所述摄像机的预览图像中是否具有用于指示关闭扫描功能的第二手势;以及
翻页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手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执行翻页检测;
其中,所述摄像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翻页检测单元检测到翻页操作后拍摄翻页后的目标对象,得到目标图像。
方面8.如方面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
第一输入控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一开关指令执行打开扫描功能或关闭扫描功能;
所述主板还包括:
翻页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扫描功能被打开执行翻页检测;
其中,所述摄像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翻页检测单元检测到翻页操作后拍摄翻页后的目标对象,得到目标图像。
方面9.如方面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二输入控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二开关指令执行打开电子助视功能或关闭电子助视功能;
所述主板还包括视频接口,所述主板能够通过所述视频接口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执行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方面10.如方面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三输入控件,所述显示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三输入控件输入的移动指令执行显示移动至显示区域的所述目标图像。
方面11.如方面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
文字识别单元,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文字,生成文字数据;
语音合成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文字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以及
语音输出设备,被配置为播放所述声音数据。
方面12.如方面1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四输入控件,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切换为电子助视工作模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四输入控件的切换操作切换为语音播报工作模式;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一调节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调节操作;
所述显示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输入的缩放指令显示放大或缩小后的文字数据。
方面13.如方面1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五输入控件,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五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二调节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调节操作。
方面14.如方面1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
蓝牙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自动检测外部蓝牙设备以及与外部蓝牙设备相应的信号强度;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输出有可连接外部蓝牙设备的第一语音提示。
方面15.如方面14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切换为蓝牙选择工作模式;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蓝牙选择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输入的选择指令来选择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
方面16.如方面1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六输入控件,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蓝牙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其中一个外部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值切换为蓝牙连接工作模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输入控件的跳过蓝牙连接操作切换为之前的工作模式;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在蓝牙连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连接指令执行蓝牙连接所述待连接的外部蓝牙设备。
方面17.如方面1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取消蓝牙连接指令执行断开与外部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方面18.如方面1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在预览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拍摄指令执行拍摄。
方面19.如方面1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颜色切换指令切换显示颜色;
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退出颜色切换指令切换到预览工作模式。
方面20.如方面1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暂停或播放指令执行暂停或播放所述声音数据;
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六输入控件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退出语音播报指令切换到预览工作模式。
方面21.如方面1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设定的预设时间段内用户未执行任何操作进入休眠模式;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在休眠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六输入控件输入的唤醒指令激活系统。
方面22.如方面2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系统被激活输出系统激活的第二语音提示。
方面23.如方面2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配在所述基座上的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被配置为响应于系统被激活切换照明模式。
方面24.如方面1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的至少一个补光灯;以及
光照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度;
所述控制件还包括:补光灯开关键,被配置为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在环境光线的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值的情况下输出光照不足的第三语音提示。
方面25.如方面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的至少一个补光灯;以及
光照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度;
所述主板通过相应的线缆与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电连接,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环境光线的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值执行打开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
方面26.如方面1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开关控件,所述开关控件被配置用于打开和关闭图像处理设备;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图像处理设备被打开输出提示开机的第四语音提示。
方面27.如方面1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被配置用于检测主板的处理器的温度;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主板的处理器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输出主板过热的第五语音提示。
方面28.如方面11所述的辅助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第二供电单元;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输出电量不足的第六语音提示。
方面29.如方面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
至少一个线体,包括:至少一根导线和包覆所述至少一根导线的屏蔽层;以及
包覆所述至少一个线体的包覆层,
其中,所述线缆具有多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弯折部,所述多个弯折部位于相应的所述中空腔内,当所述滑动件从所述基座上滑开时,所述线缆的多个弯折部被拉伸变形;当所述滑动件盖合在所述基座上时,所述多个弯折部弹性恢复。
方面30.如方面2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弯折部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形成S型结构。
方面31.如方面2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以使得所述滑动件能够盖合在所述基座上并保持盖合状态,或者能够从所述基座上滑开并保持滑开状态;
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滑动件上,被配置为拍摄目标图像;以及
控制件,被配置为用户通过所述控制件能够控制所述摄像机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被配置为与所述控制件配合,所述控制件能够收纳在所述容纳结构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个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一端的承载体,所述摄像机装配在所述承载体上;
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相应设置的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固定在相应的滑槽内,所述滑块在相应的所述滑槽内的滑动能够切换所述滑动件为盖合状态或滑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中具有中空腔,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的与所述承载体相对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孔与相应的中空腔连通;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线缆,所述线缆穿过所述中空腔和与该中空腔连通的连接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子板,装配在所述承载体上,所述摄像机装配在所述子板上;以及
主板,装配在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线缆的一端被配置用于与所述子板电性连接,另一端被配置用于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通过相应的线缆获取所述摄像机拍摄得到的目标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
手势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摄像机的预览图像中是否具有用于指示打开扫描功能的第一手势,以及检测所述摄像机的预览图像中是否具有用于指示关闭扫描功能的第二手势;以及
翻页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手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执行翻页检测;
其中,所述摄像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翻页检测单元检测到翻页操作后拍摄翻页后的目标对象,得到目标图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二输入控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二开关指令执行打开电子助视功能或关闭电子助视功能;
所述主板还包括视频接口,所述主板能够通过所述视频接口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执行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
文字识别单元,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文字,生成文字数据;
语音合成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文字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以及
语音输出设备,被配置为播放所述声音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四输入控件,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助视功能被打开切换为电子助视工作模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四输入控件的切换操作切换为语音播报工作模式;
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语音播报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一调节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调节操作;
所述显示屏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控件在电子助视工作模式下用户通过所述第四输入控件输入的缩放指令显示放大或缩小后的文字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第五输入控件,所述语音输出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五输入控件输入的第二调节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调节操作。
CN202010571986.3A 2020-06-22 2020-06-22 图像处理设备 Active CN111698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1986.3A CN111698384B (zh) 2020-06-22 2020-06-22 图像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1986.3A CN111698384B (zh) 2020-06-22 2020-06-22 图像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384A true CN111698384A (zh) 2020-09-22
CN111698384B CN111698384B (zh) 2022-06-21

Family

ID=7248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1986.3A Active CN111698384B (zh) 2020-06-22 2020-06-22 图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38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7155A (ja) * 1987-05-20 1988-11-24 Canon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WO2005096760A2 (en) * 2004-04-02 2005-10-20 Kurzweil Technologies, Inc. Portable reading device with mode processing
CN102917156A (zh) * 2012-11-12 2013-02-06 厦门欣汉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件拍摄仪上的光感应装置
CN103763453A (zh) * 2013-01-25 2014-04-30 陈旭 一种图文采集识别装置
CN103856672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林广生 便携式扫描仪
CN104023160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株式会社Pfu 上置型扫描仪装置和图像获取方法
CN107690041A (zh) * 2017-10-12 2018-02-13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终端机柜上应用的高拍仪伸缩结构
CN107911870A (zh) * 2017-10-27 2018-04-13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CN210143041U (zh) * 2019-08-07 2020-03-13 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高拍仪
CN111143591A (zh) * 2019-12-31 2020-05-12 上海子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像识别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7155A (ja) * 1987-05-20 1988-11-24 Canon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WO2005096760A2 (en) * 2004-04-02 2005-10-20 Kurzweil Technologies, Inc. Portable reading device with mode processing
CN102917156A (zh) * 2012-11-12 2013-02-06 厦门欣汉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件拍摄仪上的光感应装置
CN103856672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林广生 便携式扫描仪
CN103763453A (zh) * 2013-01-25 2014-04-30 陈旭 一种图文采集识别装置
CN104023160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株式会社Pfu 上置型扫描仪装置和图像获取方法
CN107690041A (zh) * 2017-10-12 2018-02-13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终端机柜上应用的高拍仪伸缩结构
CN107911870A (zh) * 2017-10-27 2018-04-13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CN210143041U (zh) * 2019-08-07 2020-03-13 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高拍仪
CN111143591A (zh) * 2019-12-31 2020-05-12 上海子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像识别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384B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1522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20170069228A1 (en) Vision Assistive Devices and User Interfaces
KR101661969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EP277283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170112491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76821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1641743A (zh) 电子设备
US20080231741A1 (en) Camera with multiple displays
WO2008115322A1 (en) Camera with multiple displays
KR20140060760A (ko) 어레이 카메라,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26789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에 결합하는 보조 장치
CN112583961A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
KR20230047055A (ko) 이미지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533426B2 (en) Waterproof shot and zoom button
CN111698384B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212322667U (zh) 线缆及可伸缩装置
CN11325951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98385A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210955115U (zh) 桌面式辅助阅读设备
US1093721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generating edited VR content
CN115209203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KR20220077516A (ko) 멀티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12526798B (zh) 可变视场角镜头机构、其调整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KR100665037B1 (ko) 디지털 카메라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에서 미리보기모드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30853A (ko) 디스플레이의 변형에 기반하여 하나 이상의 카메라들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