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7642A -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7642A
CN111697642A CN202010414473.1A CN202010414473A CN111697642A CN 111697642 A CN111697642 A CN 111697642A CN 202010414473 A CN202010414473 A CN 202010414473A CN 111697642 A CN111697642 A CN 111697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wireles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4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杰
张旻
仇浩
刘超
薛波
罗印升
吴全玉
王田虎
于冬梅
宋伟
俞洋
崔渊
贾子彦
张婧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4144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7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7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7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using passive battery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05K7/20918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isolated from air flow, e.g. hollow heat sinks, wind tunnels or f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机壳;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机壳的底端,用于支撑起机壳;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设置在机壳的中部,用于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套设在无线充电板的外侧,用于对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无线识别装置,无线识别装置设置在无线充电板上,用于识别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人机交互装置,人机交互装置与无线识别装置进行电连接,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识别信息,并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权限。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散热,提高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限制同时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数量,提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手机的应用已经属于大众化消费电子产品,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位置。手机作为生活当中最不能或缺的通讯工具,大众对于手机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大,而伴随而来的就是手机电池电量的不断消耗,充电次数越来越多。为了更方便的服务于手机使用者,市面上出现种类繁多的手机充电器,手机充电器分为带线和不带线两种。
带线充电器因为需要专用的充电线,一旦出现忘记携带充电线就不能使用,且现有的充电线接口处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充电线,使用十分不便。因此,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不带线的充电器,即无线充电器越来越被用户广泛使用。
相关技术中,手机仅需靠近无线充电设备即可为手机充电,因此,在多个手机同时靠近的情况下,手机的充电效果较差,并且,无线充电器由于是利用线圈无线传输,很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无线充电器出现过热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烧损现象,危险性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散热,提高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限制同时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数量,提高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机壳;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底端,用于支撑起所述机壳;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中部,用于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套设在所述无线充电板的外侧,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无线识别装置,所述无线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板上,用于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无线识别装置进行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权限。
所述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风道的开口端,用于将外部空气牵引至所述散热风道,以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吸气装置的外侧,用于对所述吸气装置进行防护。
所述吸气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套在所述散热风道的内腔壁上,其中,所述框架呈环形结构;吸气扇,所述吸气扇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用于将外部空气牵引至所述散热风道,以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
所述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多个支撑管,所述多个支撑管分别贯通连接在所述散热风道上,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排气嘴排放至所述机壳的顶端,其中,每个支撑管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气嘴。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腔,所述四个支撑腔均匀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底端;四个脚板,每个脚板均通过一个脚轴与一个支撑腔的内腔壁对应连接,四个限位卡板,每个限位卡板均分别与一个支撑腔和对应的脚板连接,所述限位卡板用于限制脚板的打开角度,以支撑起所述机壳。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识别装置发送的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储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以及在判断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时,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判断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所述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时,接收用户指令,以根据所述用户指令判断是否开放对所述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支撑机构支撑起机壳,以及通过无线充电板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通过散热风道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以及通过无线识别装置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以及通过人机交互装置接收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权限,由此,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散热,提高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限制同时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数量,提高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吸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机壳10、支撑机构(图1中未具体示出)、无线充电板20、散热风道30、无线识别装置40和人机交互装置50。
其中,支撑机构设置在机壳10的底端(图1为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俯视图,因此,图1中未具体示出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机壳10;无线充电板20设置在机壳10的中部,用于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散热风道30套设在无线充电板20的外侧,用于对无线充电板20进行散热;无线识别装置40设置在无线充电板20上,用于识别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人机交互装置50与无线识别装置40进行电连接,人机交互装置50用于接收识别信息,并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还包括:吸气装置60和防护网70。其中,吸气装置60设置在散热风道30的开口端,用于将外部空气牵引至散热风道30,以对无线充电板20进行散热;防护网70设置在吸气装置60的外侧,用于对吸气装置60进行防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还包括:多个支撑管80。其中,多个支撑管80分别贯通连接在散热风道30上,用于将散热风道30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排气嘴排放至机壳10的顶端,其中,每个支撑管80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嘴。
具体而言,机壳10为长方体结构,机壳10内设有无线充电板20和散热风道30,其中,无线充电板20设在机壳1的中部,散热风道30为单端开口型开口环结构,散热风道30套设在无线充电板20的外侧,散热风道2的开口端内设有吸气装置60和防护网70。其中,防护网70设置在吸气装置60的外侧,以防止柳絮、头发等障碍物被吸入吸气装置60而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还能避免散热风道2发生阻塞。
如图2和3所示(图3为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侧视图),机壳10的顶端均匀的设有多个支撑管80,其中,支撑管80呈L形结构,并且所有的支撑管80的底端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排气嘴。
其中,在无线充电设备开始对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等)进行充电时,可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多个支撑管80的顶端,此时,可通过吸气装置60牵引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风道30,空气通过散热风道30可带走无线充电板2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带入支撑管80内,最后通过排气嘴直接吹在机壳10的顶端,从而提高了机壳10外部的空气流动性,进而提升了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吸气装置60包括框架61和吸气扇62。其中,框架61内套在散热风道30的内腔壁上,其中,框架61呈环形结构;吸气扇62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框架61上,用于将外部空气牵引至散热风道30,以对无线充电板20进行散热。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吸气装置60包括框架61和吸气扇62,其中,框架61呈环形结构,框架61内套在散热风道30的内腔壁上,框架61内设有吸气扇62,吸气扇62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吸气扇62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框架61上。
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吸气扇62转动牵引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风道30内,提高散热风道30内的气流流动效果,从而保证散热风道30对无线充电板20的散热效果。
由此,通过支撑管80支撑待充电设备,并通过吸气装置60牵引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风道30,空气通过散热风道30带走无线充电板2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把热量带入支撑管80内,然后通过排气嘴直接吹在机壳10的顶端,提高机壳10外部的空气流动性,从而提升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保证待充电设备充电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支撑机构90可包括:四个支撑腔91、四个脚板92和四个限位卡板93。其中,四个支撑腔91均匀设置在机壳10的底端;每个脚板92均通过一个脚轴与一个支撑腔91的内腔壁对应连接;每个限位卡板93均分别与一个支撑腔91和对应的脚板92连接;限位卡板93用于限制脚板92的打开角度,以支撑起机壳10。
具体而言,所述机壳10的底端设有支撑机构90,通过支撑机构90支撑起机壳10,减少机壳10与放置桌面的接触面积,便于空气从机壳10的底部流通,从而进一步对无线充电板20进行散热。
具体地,支撑机构90包括四个支撑腔91,所有的支撑腔91均匀的分布在机壳10的底端(例如,分布在机壳10的四个角),支撑腔91内设有脚板92,脚板92通过脚轴转动连接在支撑腔91的内腔壁上,支撑腔91的一侧壁上设有与脚板92相配合的限位卡板93,通过脚轴抠出脚板92,并配合限位卡板93可将脚板92竖立起来,利用脚板92支撑起整个装置;当不使用时,脚板92可以放入支撑腔91内并收纳起来,便于整个装置随身携带。
由此,通过脚轴抠出脚板92,并配合限位卡板93将脚板92竖立起来,以利用脚板92支撑起整个装置,从而便于空气从机壳10底端流动,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四周空气的可流通性,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人机交互装置50可包括:存储单元51和微处理器52。其中,存储单元51用于存储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微处理器52用于接收无线识别装置40发送的识别信息,并根据识别信息判断存储单元51中是否存储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以及在判断存储单元51中存储有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时,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人机交互装置50还可包括触控显示屏53。其中,触控显示屏53与微处理器52连接,触控显示屏53用于在微处理器52判断存储单元51中未存储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时,接收用户指令,以根据用户指令判断是否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具体而言,无线充电板20上可设置有无线识别装置40(例如,无线识别感应器),在机壳10的一侧端设有控制腔,控制腔内安装有人机交互装置50,人机交互装置50与无线识别装置40之间是电连接,通过无线识别装置40识别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此时,可通过人机交互装置50接收识别信息,并根据该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从而限制同时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数量,进而保证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果。
具体地,人机交互装置50上设有存储单元51、微处理器52、触控显示屏53和主控开关。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存储单元51、微处理器52和主控开关并列设在触控显示屏53的右侧,存储单元51设在微处理器52和主控开关的上方,主控开关设在存储单元51和微处理器52的下方,微处理器52设在存储单元51和主控开关之间,微处理器52分别与存储单元51、主控开关和触控显示屏53以及无线识别装置40连接。
具体地,通过无线识别装置40识别不同的待充电设备,并将识别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52,微处理器52接受并处理该识别信息,并调用存储单元51内存储的历史充电记录的待充电设备的信息,如果判断存储单元51中存储有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则通过主控开关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如果判断存储单元51未存储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则通过触控显示屏53进行显示,并接收用户指令,以及根据用户指令判断是否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例如,当用户在触控显示屏53输入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时,可控制主控开关打开,以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由此,通过无线识别装置40识别待充电设备,并通过人机交互装置50判断是否开放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从而限制同时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数量,保证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通过支撑机构支撑起机壳,以及通过无线充电板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通过散热风道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以及通过无线识别装置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以及通过人机交互装置接收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权限,由此,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散热,提高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限制同时进行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数量,提高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底端,用于支撑起所述机壳;
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中部,用于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套设在所述无线充电板的外侧,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
无线识别装置,所述无线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板上,用于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并发送相应的识别信息;
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无线识别装置进行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放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风道的开口端,用于将外部空气牵引至所述散热风道,以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
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吸气装置的外侧,用于对所述吸气装置进行防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内套在所述散热风道的内腔壁上,其中,所述框架呈环形结构;
吸气扇,所述吸气扇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用于将外部空气牵引至所述散热风道,以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支撑管,所述多个支撑管分别贯通连接在所述散热风道上,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排气嘴排放至所述机壳的顶端,其中,每个支撑管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气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四个支撑腔,所述四个支撑腔均匀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底端;
四个脚板,每个脚板均通过一个脚轴与一个支撑腔的内腔壁对应连接;
四个限位卡板,每个限位卡板均分别与一个支撑腔和对应的脚板连接;所述限位卡板用于限制脚板的打开角度,以支撑起所述机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识别装置发送的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储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以及在判断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时,开放对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
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判断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所述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历史充电记录时,接收用户指令,以根据所述用户指令判断是否开放对所述当前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权限。
CN202010414473.1A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Pending CN111697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473.1A CN111697642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473.1A CN111697642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7642A true CN111697642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7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473.1A Pending CN111697642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76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3355A (zh) * 2022-07-21 2022-12-13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29275A (ko) * 2015-04-30 2016-11-09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f 에너지 하베스팅 로봇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696738A (zh) * 2016-12-28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40026A (zh) * 2017-05-11 2017-08-11 深圳如果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微基站及移动终端
CN206479926U (zh) * 2017-01-23 2017-09-08 黄靖童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108177541A (zh) * 2017-12-28 2018-06-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面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207766038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9728629U (zh) * 2019-06-12 2019-12-03 蚌埠学院 一种风道结构及采用该风道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29275A (ko) * 2015-04-30 2016-11-09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f 에너지 하베스팅 로봇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696738A (zh) * 2016-12-28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6479926U (zh) * 2017-01-23 2017-09-08 黄靖童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107040026A (zh) * 2017-05-11 2017-08-11 深圳如果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微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8177541A (zh) * 2017-12-28 2018-06-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面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207766038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9728629U (zh) * 2019-06-12 2019-12-03 蚌埠学院 一种风道结构及采用该风道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3355A (zh) * 2022-07-21 2022-12-13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7384A (zh) 无线充电器
CN107547755A (zh) Usb接口保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97642A (zh) 一种支持负载识别的无线充电设备
CN207234486U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7234484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12967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CN206664308U (zh) 一种带户外lcd广告机的充电桩
CN108551184A (zh) 无线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储能设备及无线充电设备
CN207519002U (zh) 一种通讯设备散热装置
US11586260B2 (en) Device holder and solar powered charger unit for smart device cooler
CN206302446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手机
CN211720273U (zh) 一种具有防摔快充功能的移动电源
CN107769336A (zh) 掌上超声充电系统及装置
CN212727384U (zh) 一种带有手机充电功能的家用音箱
CN20793922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20628916U (zh) 一种便携式眼科检查仪的充电设备
KR20220018061A (ko) 수납 및 휴대하기 편리한 승강 쉐이킹 선풍기
CN207051838U (zh) 一种散热架式笔记本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8316317U (zh) 一种带时钟的立式无线充电器
US20230205285A1 (en) Device holder and solar powered charger unit for smart device cooler
CN213279730U (zh) 一种带冷却系统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821742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套
CN212970005U (zh) 一种便携且散热性强的蓝牙音箱
CN218513553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0183046U (zh) 一种多接口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