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6015A -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6015A
CN111696015A CN201910189549.2A CN201910189549A CN111696015A CN 111696015 A CN111696015 A CN 111696015A CN 201910189549 A CN201910189549 A CN 201910189549A CN 111696015 A CN111696015 A CN 111696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ident
party
information
node corresponding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95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95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6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6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6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7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y registering files or documents with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用于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是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该方法包括: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处理信息;以及输出所述事故处理信息。由此,通过基于区块链线上实现事故处理,减少事故处理中涉及的各相关方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本,从而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随着现有交通中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其中,轻微交通事故通常指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的事故。
在车辆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时,传统的交通事故处理一般都在线下实现,例如事故当事人联系交警、保险公司、救援公司、维修公司等,并等待相关人员前往事故地点以及等待处理结果、前往处理中心或维修店进行理赔或车辆维修等的处理。线下流程复杂,各相关方的工作量大,整个处理过程耗时长、效率低,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并且,相关人员也无法实时查阅处理过程中的相关过程信息,不能实现对例如不良行为的追溯。
由此,需要一种更加高效、便捷且适用于交通事故的事故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事故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是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该方法包括: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处理信息;以及输出所述事故处理信息。
可选地,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和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所述事故处理信息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事故处理进度;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损失金额,所述损失金额是由所述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协商定损确定的;理赔金额,所述理赔金额是由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基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和所述损失金额确定;以及维修过程信息,所述维修过程信息是由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采集并上传到区块链的。
可选地,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以及/或者从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第一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是由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并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的;以及输出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当事方确认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第二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并且/或者响应于当事方不认可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复议请求上传到区块链,以便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对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复议。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并向车损当事人输出维修完成信息;以及响应于车损当事人确认维修完成,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交通事故处理;生产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设备事故处理;以及电力事故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事故处理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当事方的节点是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和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该装置包括:事故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处理信息获取装置,用于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处理信息;以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事故处理信息。
可选地,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定责结果上传装置,用于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以及/或者第一定责结果确认装置,用于从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第一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定责请求装置,用于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责任认定装置,用于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是由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并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的,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输出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定责结果确认装置,用于响应于当事方确认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第二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并且/或者定责复议装置,用于响应于当事方不认可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复议请求上传到区块链,以便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对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复议。
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维修完成装置,用于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并向车损当事人输出维修完成信息;以及维修确认装置,用于响应于车损当事人确认维修完成,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交通事故处理;生产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设备事故处理;以及电力事故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事故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参与到区块链的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所述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协商以确定损失金额,并将所述损失金额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并且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参与到所述区块链的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使用事故责任认定模型确定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模型是使用事故责任认定样本训练过的模型。
可选地,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基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和所述损失金额确定理赔金额。
可选地,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采集维修过程信息,并将所述维修过程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可选地,对应于车损当事人的当事方的节点确认维修完成,并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所述区块链;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进行维修费用结算。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参与到所述区块链的对应于医疗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医疗方的节点采集针对受伤当事人的医疗信息,并将所述医疗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从区块链获取医疗信息,并基于所述医疗信息与所述对应于医疗方的节点进行医疗费用结算。
可选地,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交通事故处理;生产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设备事故处理;以及电力事故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由此,本公开通过基于区块链线上实现事故处理,减少事故处理中涉及的各相关方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本,从而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并且,区块链数据可基于人物角色被授权访问,能够降低隐私信息泄露和数据滥用的风险。并且,基于区块链数据无法篡改的特性,使得事故处理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均可以被查询以及追溯,便于实现对相关方的不良行为的监督和追责,以提高事故处理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维修合约的事务处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前所述,传统的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模式线下流程复杂,各相关方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
为了提升传统的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交通事故处理的效率,出现了例如由第三方服务平台提供事故快速处理服务的功能,在线上实现部分事故处理流程,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事故处理的效率。
现有的线上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仅能够在线上实现责任认定(定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线下处理流程,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升事故处理的效率。但是,在实现定责之后,仍然需要在线下实现例如损失认定(定损)、理赔等后续流程。并且,理赔的履行、追溯等都比较困难,无过错方或轻微过错方或其他相关方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并且,不能记录一些处理过程信息,例如车辆维修信息,无法保证快速、高效地完成车辆维修,也无法保证车辆维修质量以及对车辆维修行为的追溯等。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更为高效且适用于交通事故的事故处理方案,通过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事故处理系统,基于区块链,在线上实现针对事故的处理中涉及的诸如定责、定损、理赔、设备维修等全部流程,减少事故处理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升事故处理效率。并且,处理过程更加可信和透明。该事故处理方案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事故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设备事故处理、电力事故处理等,并且其具体实现可以与该交通事故处理方案相同或相似,一些细节可参见关于事故处理方案的描述,本公开不再一一区分和赘述。
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改变生产关系的重要推动力,同时链上数据也逐渐被法律界所采信,这为基于区块链的事故处理模式的落地提供了可行性。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示例,通过构建区块链事故处理系统,使事故处理中所可能涉及的各相关方,例如事故当事方、故障设备、设备厂商、交管部门、保险公司、维修店、救援公司、医院等,均能够以节点(Peer)的形式参与到该事故处理系统,从而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传统事故处理模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本公开示例中,可以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台构建该区块链事故处理系统。
Hyperledger Fabric是Hyperledger中一个区块链项目,包含一个分布式账本,使用智能合约且通过所有参与者管理交易的系统。分布式账本是一个可以在多个站点、不同地理位置或者多个机构组成的网络里进行分享的资产数据库。在一个网络里的参与者可以获得一个唯一、真实账本的副本。与其它区块链系统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私有和许可,Hyperledger Fabric通过Membership Service Provider(MSP)来登记所有的成员。Hyperledger Fabric提供了多个可拔插选项,账本数据可被存储为多种格式、共识机制可被接入或者断开、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的MSP。Hyperledger Fabric提供了建立通道(channel)的功能,当网络中的一些参与者是竞争对手时,这个功能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同一个channel中的参与者,才会拥有该channel中的账本,而其他不在此channel中的参与者则无法看到这个账本。
基于所构建的事故处理系统,事故处理中所涉及的各相关方,例如事故当事方、交管部门、保险公司、维修/4S店、救援公司、医院、故障设备、设备厂商等,经过身份认证后可基于共识以节点(Peer)的形式加入该事故处理系统,各相关方各自拥有一份账本副本,分别运行相应的智能合约实现在线协同作业,共同完成事故处理中涉及的例如定责、定损、理赔以及维修等。
如下实施例中,以交通事故作为示例,并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事故处理方案。应当理解的是,其它类型的事故处理方案与该交通事故处理方案相同或相似,其具体实现细节可参见下文的相关描述,本公开将不再针对每种类型的事故处理方案进行一一详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处理流程可由图1所示的系统实现。
本公开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参与到交通事故处理区块链网络的多个成员节点(Peer),这多个成员节点可以分别为对应于交通事故处理的整个流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相关方的节点,例如对应于事故当事人的节点、对应于交管部门的节点、对应于保险公司的节点、对应于维修方(或其它具有车辆维修功能的一方,例如4S店)的节点、对应于救援公司的节点、对应于医院的节点等。
各个成员节点经过身份认证并基于共识机制以节点的形式参与到上述系统,不同的成员节点各自拥有一份账本副本,并通过运行相应的智能合约在线协同,实现相应的事务(tx)的处理和/或事务数据记录、保存。并且,为了便于对对应于不同相关方的成员节点进行区分,图1以及本公开如下描述中,将对应于不同相关方的成员节点进行简单命名,例如将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简称为当事方节点,将对应于交管部门的节点简称为定责方节点,将对应于提供车辆维修服务的维修方的节点简称为维修方节点,将对应于提供理赔服务的理赔方的节点简称为理赔方节点,将对应于提供人员伤亡治疗服务的医疗方的节点简称为医疗方节点,以及将对应于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所可能涉及的其它相关方的节点的简称。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对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的简称仅是对该区块链中所涉及的对应于不同相关方的成员节点的区分,而非对其功能的任何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还可以将对应于各个相关方的节点分别命名为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计算机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矿机、台式机和服务器等。操作一个节点的人可以是普通用户、特定用户、矿工和/或多个人协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各个相关方可以通过在其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终端设备上安装和运行区块链相应程序,以使得个相关方能够参与到该基于区块链的共享车辆管理系统中。其中,对于不同的相关方,在其终端设备上安装或运行的区块链相应程序可以有所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至少可以包括参与到区块链的当事方节点、理赔方节点、维修方节点以及定责方节点。其中,各成员节点均可以通过运行其相应的智能合约实现相应的事务的处理和/或事务数据更新记录、保存和/或数据查询。
当事方节点可以是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成员节点,该节点可用于创建事故合约、以及执行上传事故信息以及获取事故处理信息等事务(如图1所示事务tx1)的处理。事故当事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事故当事人,在车辆使用者自行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事故当事方也可以包括事故所涉及的其它方,例如交通设施、路边石、墙壁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事方节点可以对应于向事故当事人提供交通事故处理服务的客户端(例如应用APP)或终端设备或服务器,事故当事人与当事方节点之间可以同指定账户关联。
定责方节点可以是对应于交管部门的成员节点,该节点可用于执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复议等事务(如图1所示事务tx2)的处理。
理赔方节点可以是对应于事故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的成员节点,该节点可用于执行损失认定、理赔等事务(如图1所示事务tx3)的处理。
维修方节点可以是对应于车辆维修方的成员节点,该节点可用于执行损失认定(与理赔方节点协同)、车辆维修及信息记录、维修费用结算、传输电子发票等事务(如图1所示事务tx4)的处理。
在其中,图1中对应于定责方节点的交管部门可根据事故发生地点就近分配,对应于理赔方节点的保险公司和/或对应于维修方节点的车辆维修方则可以由事故当事人输入和/或选择,本公开对此均不做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系统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该系统各个不同的成员节点所能够实现的功能,至少根据发出事故处理请求以及执行事故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功能,将发出事故处理请求的事故当事方节点,与执行事故处理的例如定责方节点、理赔方节点以及维修方节点分开示意。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中包括且不限于上述多个成员节点。
并且,图1仅是对本公开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所包括的成员节点的举例示意,该系统所包括的成员节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成员节点,例如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医院的医疗节点或者对应于交通设施的交通设施节点(该节点也可以是定责节点的子节点,即对应于交管部门中的子部门)等。
在其它类型的事故处理系统中,也可以不限于上述成员节点,并且,也可以由同一节点分别处理不同的事项。例如,在火灾事故处理中,事故当事方可以包括在火灾事故中受损的任一方当事人,定责方和救援方可以均为消防部门,理赔方可以为相关保险公司也可以为承担赔偿责任的相关当事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事故处理系统所包括的多个成员节点以及各个成员节点所具体实现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结合图2所示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在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事故当事人首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例如事故车辆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道路上来车方向50~150米处放置安全警告标志等。
然后,拍照取证。可以包括拍摄事故现场的事故照片以取证。所拍摄的照片可以包括事故车辆及事故现场各个方位/角度的照片,例如可以包括车辆碰撞部位照片、事故车辆前方5米范围内前景图、事故车辆后方5米范围内后景图、全景照、事故车辆左(右)前(后)角的侧边照等。也可以包括拍摄事故当事人双方的行驶证、驾驶证、车号牌、车架号等信息。
随后,将车辆移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当涉事车辆无法移动时,也可以原地等待救援公司救援。在其中,当该交通事故涉及至少一个事故当事人,在保证人员安全且不妨碍交通的情况下,涉事当事人还可以自行协商事故责任归属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其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侧的指定客户端(例如区块链客户端或者其它提供该交通事故处理服务器的应用客户端)区块链创建针对该交通事故的事故合约,以便于该交通事故处理系统中的其它相关方能够基于该事故合约实现对该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的相关事务的处理和/或数据保存。
在其中,事故当事人可以提交事故信息。事故信息可以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例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车数量、拍摄的事故照片、事故当事人的驾驶证和行驶证照片、事故当事人的联系方式、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等。如果该交通事故涉及车辆损害,该事故信息例如还可以包括救援公司、车辆维修方等。如果该交通事故涉及人员伤害,该事故信息还可以包括针对受伤人员的拍照等信息。在步骤S210,当事方节点能够采集这些事故信息,并将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在其中,在涉及至少一个事故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由所有事故当事人分别向当事方节点提交事故信息,并分别对涉及同一交通事故的事故信息进行确认。或者,也可以由其中的任一方事故当事人向当事方节点提交事故信息,而由其他涉事当事人对所涉及的事故信息分别进行确认。
所提交的事故信息还可以包括事故当事人对事故责任归属的协商结果。其中,在涉事的多个当事人对该交通事故的责任归属协商达到一致的情况下,上述提交的事故信息还可以包括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当事方节点可以将该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
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可以包括与事故和/或事故责任有关的多种信息。与事故相关例如可以包括事故等级(例如轻微事故、一般事故等)、事故类型(例如城市交通事故类、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类、干线公路交通事故类等)、事故情形(例如直行事故、追尾事故、超车事故、左/右转弯事故、变更车道事故、逆行事故、倒车事故、溜车事故、开关车门事故、违反交通信号灯事故以及未按规定让行事故等)、事故形态(例如碰撞、刮擦、碾压、翻车等)等。与事故责任相关例如可以包括哪一方当事人全部责任、哪一方主要责任哪一方次要责任或是两方或多方当事人同等责任等。
在步骤S215,当事方节点可以从区块链中获取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向涉事的多个事故当事人输出该结果,以便这多个事故当事人确认该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在涉事的多个当事人对该交通事故的责任归属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申请由区块链中对应于定责方(例如交警部门)的成员节点例如定责节点线上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其中,事故当事人所提交的事故信息可以包括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的请求,当事方节点可以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
在步骤S220,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定责方节点可以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由定责方(例如交警部分的警员)可以从区块链中获取该交通事故的事故信息,例如事故照片、当事人信息,并通过人工分析该事故信息,以确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例如该起交通事故中的有责方以及有责方需承担的责任,并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提交到定责方节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责方节点可以使用事故责任认定模型确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该事故责任认定模型例如可以是人工智能(AI)模型,并可以使用历史交通事故的诸如事故信息及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作为事故责任认定样本训练过。
在步骤S225,当事方节点可以从区块链中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向涉事的多个事故当事人输出该结果,以便这多个事故当事人确认该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在多个事故当事人确认该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对该结果无异议的情况下,当事方节点向事故当事人提供多个车辆维修方以供其选择。多个事故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车辆维修方也可以手动输入车辆维修方,之后驾驶车辆离开事故地点(或等待救援)。
在多个事故当事人中的任一方对该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的情况下,事故当事人还可以经由当事方节点发起试过责任认定结果复议请求,以申请由区块链中的定责节点对该事故的责任认定进行人工复审,并等待事故责任认定的复审结果。如果多个事故当事人中的任一方对该复审结果仍有异议,还可以申请由警员线下进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调解等。
在步骤S230,定责方节点对应的交管部门中的交警可以基于该交通事故中所涉及的事故信息(例如拍摄的照片)人工复审,以对先前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复议,在复议结果与先前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无差异或基本无差异的情况下,将未改变原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的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在复议结果与先前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向,将重新确定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
在事故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无异议并确定了车辆维修方后,在步骤S235,理赔方节点与维修方节点可以基于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以及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等进行协商以确定损失金额,并将所述损失金额上传到区块链。在其中,理赔方节点和/或维修方节点也可以响应于事故当事人提交的损失认定请求来确定损失金额,本公开对触发定损的方式不做限制。损失金额包括该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例如财产损失、人身损失或其它损失等)所涉及的金额。
在步骤S240,当事方节点可以从区块链中获取上述损失金额,并向事故当事人输出该损失金额,在事故当事人对该损失金额无异议的情况下,当事方节点可以将事故当事人的损失金额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在步骤S245,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例如保险公司)的理赔方节点基于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和损失金额确定理赔金额。该理赔金额可以包括针对事故车辆进行维修所需的车辆修理费用进行赔偿的费用、针对受伤人员进行治疗的医疗费用、针对受损交通工具进行赔偿的费用、或其它损失项目所涉及的理赔款项。其中,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理赔方节点可以与其它成员节点协商以确定理赔金额。并且,在理赔金额超出理赔额度的情况下,超出保额的款项由有责当事人自行承担。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理赔方节点与待维修车辆的车辆维修方的维修方节点可以协商针对车辆维修的维修理赔金额,并将协商确定的维修理赔金额上传到区块链。在车主(或车辆使用者)、理赔方、维修方均对上述损失金额和/或理赔金额无异议的情况下,可以视为三者之间签订了维修合约。三者分别对应的节点可以基于该维修合约实现对该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的例如车辆维修的相关事务的处理和/或数据保存。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维修合约的事务处理示意图。
如图3所示,首先,车主(或者车辆使用者)、维修方、理赔方对所确定的理赔金额(例如车辆修理费用)无异议的情况下,三者之间签订(创建)了针对待维修车辆的维修合约。
之后,车主(或其救援方)将需要进行维修的车辆送至维修方(例如维修公司或具有车辆维修功能的4S店)所在地点。在步骤S250,维修方针对该车辆在该交通事故中受到的损害进行修理,并提交在维修方针对车辆进行维修的过程涉及的维修过程信息。该维修过程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维修技师信息、维修项目信息、更换器件等详情。维修方节点采集该维修过程信息,并将所述维修过程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在车辆维修完成后,维修方提交维修完成信息。该维修完成信息例如可以包括需要结算的车辆修理费用。维修方节点采集该维修完成信息,并将该维修完成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在步骤S255,车损当事人的当事方节点从区块链获取维修完成信息,并向该车损当事人输出该维修完成信息。车损当事人前往维修方所在地点提取修理完成的受损车辆。
在车损当事人检查车辆维修情况并确认维修完成后,车损当事人的当事方节点确认维修完成,并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所述区块链。该维修完成确认信息可以触发维修合约立即执行。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理赔方节点可以响应于所述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与所述维修方节点进行维修费用结算。
在实际车辆修理费用超出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承若要赔偿的维修费用额度的情况下,由有责当事人的当事方节点与所述维修方节点针对超额部分进行结算。并且其中,在车辆修理费用计算完成后,维修方节点还可以向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节点或当事方节点传输电子发票。
在上述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均可以由其相应的节点实时上传的区块链,并可被相关方查询。
在其它实施例中,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理赔方节点可以与参与到区块链的其它成员节点(例如交通设施管理节点、医疗节点等)分别协商或确定针对相应的损失项目的理赔金额,并将所确定的理赔金额上传到区块链。在理赔方与其它各方针对理赔金额无异议的情况下,可以视为各相关方之间分别签订了针对理赔金额所涉及的损失项目的理赔合约。各相关方分别对应的节点可以基于相应的理赔合约实现针对相应损失项目的相关事务的处理和/或数据保存。
例如,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参与到区块链的交通设施管理节点。在该交通事故还涉及对公用交通设施(例如人行跨路桥、栅栏、照明设施、导向标志、公路反射镜)的损害的情况下,该交通设施管理节点可以采集(例如从所提交的事故信息中获取)针对受损交通设施的受损设施信息,并将该受损设施信息上传到区块链。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节点可以从区块链获取受损设施信息,并基于该受损设施信息向交通设施对应的管理部门进行赔偿。
又例如,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参与到该区块链的医疗节点。在该交通事故还涉及人员伤害的情况下,所提交的事故信息还可以包括针对受伤当事人的医疗信息。该医疗节点可以采集针对受伤当事人的医疗信息,并将该医疗信息上传到区块链。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节点可以从区块链获取医疗信息,并基于所述医疗信息与所述医疗方节点进行医疗费用结算。
与维修合约的执行原理相同或相似,在执行针对其它损失项目的理赔合约时,实际的理赔费用如果超出有责当事方的理赔方承若要赔偿的费用额度的情况下,由有责当事人的当事方节点分别与该损失项目相应的成员节点针对超额部分进行结算,并且,该成员节点也可以向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节点或当事方节点传输相应的电子发票。
由此,上文已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以及具体的事故处理流程。在上述交通事故处理方案中,仅在线下完成了车辆维修,而其它处理环节,例如责任认定、损失认定、理赔等,都可以在线上实现。
在其中,a)通过线上定责,交警无需前往事故地点,事故当事人也无需原地等待,从而避免造成交通拥堵。b)通过线上定损,理赔方无需委派员工前往事故地点,也无需设定理赔定点处理中心,事故当事人也无需前往处理中心定损。c)通过维修合约,维修方可预知业务量以便合理安排,并可提前准备车辆维修所需配件,从而缩短等待时间,提高维修效率。d)根据所记载的维修过程信息,理赔方可追溯维修记录以防过度维修,从而控制赔付支出,车主或有责当事人可以追溯维修记录以保证维修质量,并且无需垫付修理费、无需整理资料、无需前往保险公司运营部理赔。
由此,通过线上实现各相关方的事务处理,简化处理流程,使事故当事人(车主)、交警、保险公司、救援公司等的工作量大幅度降低,使维修方可以提前准备零件、合理排工,从而提高交通事故处理的各个环节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了交通事故处理效率。
与传统交通事故处理方案相比,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或进步:
1)通过利用区块链协调各个成员节点及其对应的各相关方,优化处理流程,能够减少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该处理流程中涉及的各种信息更加可信和透明。
2)通过利用Hyperledger Fabric联盟链的身份准入,所保存的数据可以基于人物角色被授权访问,相关数据的查询和/或更新均可以被追溯,能够降低隐私信息泄露和数据滥用的风险。
3)利用区块链数据只能以“附加”的方式记录,数据一旦被记入区块链中就无法被篡改的特性,基于所记录的数据,可以追责相关方(例如维修方、医院等)的不良行为,保证事故处理的质量(例如车辆维修质量,防止过度维修),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事故处理服务。
4)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由参与者定义的特定交易操作,可实现车主、保险公司、维修方之间的实时结算。
由此,解决了传统交通事故处理模式的流程复杂、各方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上述事故处理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其它类型的事故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设备事故处理、电力事故处理等。通过线上实现各相关方的事务处理,简化处理流程,使事故当事方、定责方、理赔方、救援方、医疗方等相关方的工作量大幅度降低,使维修方可以提前准备零件、合理排工,从而提高事故处理的各个环节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
【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如上所述的事故处理方案可以实现为一种事故处理方法,该方法可由一种事故处理装置实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事故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事故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可用于如前所述的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是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并且,图5所示的事故处理装置500可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
参见图4,在步骤S410,例如可由图5所示的事故信息采集装置510,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在步骤S420,例如可由图5所示的处理信息获取装置520,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处理信息。
可选地,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交通事故处理;生产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设备事故处理;以及电力事故处理。
可选地,事故处理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事故处理进度;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损失金额,所述损失金额是由所述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协商定损确定的;理赔金额,所述理赔金额由是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基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和所述损失金额确定;以及维修过程信息,所述维修过程信息是由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采集并上传到区块链的。
在步骤S430,例如可由图5所示的输出装置530,输出所述事故处理信息。其中,该输出装置可以是事故当事人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定责结果上传装置和第一定责结果确认装置(图中未示出)。
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定责结果上传装置可以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第一定责结果确认装置可以从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响应于当事方确认该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第一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定责请求装置和责任认定装置(图中未示出)。
定责请求装置可以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责任认定装置可以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是由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并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的。输出装置530可以输出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定责结果确认装置和定责复议装置(图中未示出)。
第二定责结果确认装置可以响应于当事方确认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第二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定责复议装置响应于当事方不认可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复议请求上传到区块链,以便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对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复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维修完成装置和维修确认装置(图中未示出)。
维修完成装置可以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并向车损当事人输出维修完成信息。维修确认装置可以响应于车损当事人确认维修完成,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至此,结合图4和图5简单说明了本公开的事故处理装置及其能够实现的事故处理方法,其具体实现细节与如上的系统实现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6,计算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
处理器620可以是一个多核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20可以包含一个通用的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殊的协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20可以使用定制的电路实现,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存储器6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6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6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610上存储有可处理代码,当可处理代码被处理器6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620执行上文述及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计算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24)

1.一种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是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该方法包括:
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处理信息;以及
输出所述事故处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和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所述事故处理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事故处理进度;
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损失金额,所述损失金额是由所述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协商定损确定的;
理赔金额,所述理赔金额是由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基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和所述损失金额确定;以及
维修过程信息,所述维修过程信息是由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采集并上传到区块链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以及/或者
从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第一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该方法还包括:
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
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是由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并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的;以及
输出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当事方确认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第二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并且/或者
响应于当事方不认可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复议请求上传到区块链,以便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对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复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并向车损当事人输出维修完成信息;以及
响应于车损当事人确认维修完成,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
交通事故处理;
生产事故处理;
火灾事故处理;
设备事故处理;以及
电力事故处理。
8.一种事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是参与到区块链的节点,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和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该装置包括:
事故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处理信息获取装置,用于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处理信息;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事故处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该装置还包括:
定责结果上传装置,用于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以及/或者
第一定责结果确认装置,用于从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第一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还包括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该装置还包括:
定责请求装置,用于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
责任认定装置,用于从所述区块链获取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是由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并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的,
所述输出装置还用于输出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定责结果确认装置,用于响应于当事方确认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第二事故责任认定结果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并且/或者
定责复议装置,用于响应于当事方不认可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复议请求上传到区块链,以便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对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复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维修完成装置,用于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并向车损当事人输出维修完成信息;以及
维修确认装置,用于响应于车损当事人确认维修完成,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
交通事故处理;
生产事故处理;
火灾事故处理;
设备事故处理;以及
电力事故处理。
14.一种事故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与到区块链的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
所述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采集事故信息,并将所述事故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所述对应于理赔方的节点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协商以确定损失金额,并将所述损失金额上传到区块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将协商得到的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并且
在多个当事方关于事故责任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对应于事故当事方的节点将事故责任认定请求上传到区块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参与所述区块链的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
响应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请求,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基于所述区块链中记载的事故信息确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并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上传到区块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于定责方的节点使用事故责任认定模型确定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所述事故责任认定模型是使用事故责任认定样本训练过的模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基于所述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和所述损失金额确定理赔金额。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采集维修过程信息,并将所述维修过程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车损当事人的当事方的节点确认维修完成,并将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上传到所述区块链;
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响应于所述维修完成确认信息,与所述对应于维修方的节点进行维修费用结算。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参与到所述区块链的对应于医疗方的节点,所述对应于医疗方的节点采集针对受伤当事人的医疗信息,并将所述医疗信息上传到区块链;
对应于有责当事人的理赔方的节点从区块链获取医疗信息,并基于所述医疗信息与所述对应于医疗方的节点进行医疗费用结算。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处理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
交通事故处理;
生产事故处理;
火灾事故处理;
设备事故处理;以及
电力事故处理。
2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89549.2A 2019-03-13 2019-03-13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696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549.2A CN111696015A (zh) 2019-03-13 2019-03-13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549.2A CN111696015A (zh) 2019-03-13 2019-03-13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6015A true CN111696015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7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9549.2A Pending CN111696015A (zh) 2019-03-13 2019-03-13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60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7498A (zh) * 2020-12-16 2021-03-12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49661A (zh) * 2021-01-14 2021-05-04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VggNet的交通事故判责模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068A (zh) * 2001-02-27 2001-07-11 易保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车险网上理赔系统
CN108389392A (zh) * 2018-04-04 2018-08-10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系统
CN108446992A (zh) * 2018-05-11 2018-08-2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
CN108597128A (zh) * 2018-05-04 2018-09-2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城市网联汽车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9003051A (zh) * 2018-07-18 2018-12-14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保险定损理赔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068A (zh) * 2001-02-27 2001-07-11 易保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车险网上理赔系统
CN108389392A (zh) * 2018-04-04 2018-08-10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系统
CN108597128A (zh) * 2018-05-04 2018-09-2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城市网联汽车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8446992A (zh) * 2018-05-11 2018-08-2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
CN109003051A (zh) * 2018-07-18 2018-12-14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保险定损理赔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7498A (zh) * 2020-12-16 2021-03-12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49661A (zh) * 2021-01-14 2021-05-04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VggNet的交通事故判责模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833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vehicle sensor data via a blockchain
US11861729B2 (en) Fault determination of blockchain subrogation claims
US11593888B1 (en) Evidence oracles
US11734770B2 (e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to determine fault in subrogation
US10891694B1 (en) Using vehicle mode for subroga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US20210342946A1 (e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for Line Item Determination
US20210326992A1 (e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for Subrogation Recommendations
US11657460B2 (en) Using historical data for subroga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US20140039935A1 (en) Insurance verification system (insvsys)
CN111696015A (zh) 事故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Gibson Analysis of autonomous vehicle policies.
Kimaro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oad safety in Tanzania: the need for an integration framework
KR20200060999A (ko) 교통사고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교통사고 정보 관리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Silamukti et al. National Digital Samsat (SIGNAL) Program Effectiveness by the System Perspective in the Jurisdiction of Polda Metro Jaya, Indonesia
US20180211299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vehicle and customer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a dealership, a motor vehicle department, and a buyer
Hamatwi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Traffic Fin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Namibia
CN111882442A (zh) 一种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Room 603, 6 / F, Roche Plaza, 788 Cheung Sha Wan Road, Kowloon, China

Applicant after: Zebra smart travel network (Hong Kong) Limite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