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5813A -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5813A
CN111695813A CN202010534857.7A CN202010534857A CN111695813A CN 111695813 A CN111695813 A CN 111695813A CN 202010534857 A CN202010534857 A CN 202010534857A CN 111695813 A CN111695813 A CN 111695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equipment
output information
design stage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48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5813B (zh
Inventor
杜斌
杜鑫
黄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unli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unli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unli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unli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48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5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5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5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5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5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05B19/4185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y local area network [LAN], network struc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32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ecentralised control un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可以快速的在方案设计阶段搭建模型,并确定哪些设备是从外部购买的,哪些设备是公司内部自制的,对于需要自制的设备,可以快速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完成设计,且在产品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不正常时,可以反馈信息给其前面的若干个阶段,收到反馈信息的阶段的标号或者图纸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中,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了设备种类、设备参数以及设备是否自制,并将设备种类、设备参数以及设备是否自制三者对应的代码组合成设备标号;在产品设计阶段,自制部件的编号为在设备标号后增加部件序号,外购部件的编号与方案设计阶段的外购设备标号方式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装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于自动化管理、生产的转型也越来越普遍,自动化设备安装行业因此诞生。在中大型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工程中,往往涉及到机械、电气、软件设备的安装,因此工程中安装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同类型设备差异较小。由于现有技术的设备数据管理系统,其在一个模块下,设备的编码长度是一样的,不能做到所有设备的全面管理,且设备标号不具有含义,在需要更换时,难以做到快速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将工程分成阶段,确定各个阶段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对每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管理,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所有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整合,承载和传输,从而在工程进行的全过程中实现阶段之间和跨阶段之间的有效控制协调,提高自动化设备安装工程的效率和整体的工程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将工程分成阶段,确定各个阶段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对每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管理,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所有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整合、承载和传输;
该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1:工程立项时,将工程分成阶段,其中包括:方案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
在方案设计阶段,选定设备种类,确定设备参数,并得到各种设备的方案设计代码段;所述设备参数为与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的输出信息相互关联的参数;并确定设备是外购或者自制,对外购或者自制的设备在方案设计代码段后进行标记,得到设备标号;
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于自制设备,确定自制设备的部件名称以及部件为自制或外购,自制部件的编号为在设备标号后增加部件序号,外购部件的编号与方案设计阶段的外购设备标号方式相同,得到部件标号;
在生产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根据反馈信息对应的部件标号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
在预安装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或生产阶段,产品设计阶段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或生产阶段重新加工;
在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和产品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与/或产品设计阶段调整设备标号、部件标号。
本发明中:在设备种类和设备参数的代码前分别采用字母SB、CS标记。
本发明中:生产阶段输出信息为某一标号的部件无法加工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人员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下对应的图纸。
本发明中:预安装阶段输出信息为某一标号的部件无法安装上,并且该部件的安装尺寸与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安装尺寸相同时,该输出信息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人员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下对应的图纸,否则,该输出信息反馈给生产阶段人员,生产阶段人员重新加工。
本发明中:在维护调试阶段反馈输出信息某一标号的设备达不到对应功能时,该输出信息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调整对应设备标号,当该设备为自制设备时,方案设计阶段再反馈输出信息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调整部件数量、部件标号、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
本发明中:在设备标号前设备厂家标号。
本发明中:该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2: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生成有效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对每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
步骤3: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上传和传输;
步骤4:设备安装工程与信息化平台进行对接,对设备现场安装以及整个工程生命周期进行高效的协调控制;
步骤5:将自动化设备安装后,对设备配件进行单位分工维护。
本发明中:单位分工维护方法为:
工艺管道上的就地指示性仪表、单体设备附装的就地指示性仪表、PLC/DCS无信号通讯的设备,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进行维护;
在工艺管道上安装的调节阀由机电维护单位负责维护,信号控制部分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工艺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测压变送仪表以取压管路的一次节门为界,一次节门以前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一次节门后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对于电气传动系统中的整流柜、逆变柜、功率柜、励磁柜、控制单元,SVC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单元,配电综保的网线以及上位计算机设备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
自动化控制系统信号分工原则:开关量信号以进入控制系统的第一道端子为界,控制柜侧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现场部分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维护;模拟量信号均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主控室、仪表室、过程站、主电室、机房自动化设备所需电源由生产单位提供,维护分工以UPS电源馈线柜或电源总开关,上火为界,上火及以上线路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其它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可以快速的在方案设计阶段搭建模型,并确定哪些设备是从外部购买的,哪些设备是公司内部自制的,对于需要自制的设备,可以快速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完成设计,且在产品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不正常时,可以反馈信息给其前面的若干个阶段,收到反馈信息的阶段的标号或者图纸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中,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了设备种类、设备参数以及设备是否自制,并将设备种类、设备参数以及设备是否自制三者对应的代码组合成设备标号;在产品设计阶段,自制部件的编号为在设备标号后增加部件序号,外购部件的编号与方案设计阶段的外购设备标号方式相同,该系统中,可以根据标号快速识别公司内部自制的设备和外部购买的设备,方便管理,在外部购买的设备需要切换为内部自制的设备时,设备标号不变,只需要在设备标号下增加部件序号,得到自制部件的编号。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信息化平台与安装工程对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阶段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管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工程立项时,将工程分成阶段,其中包括:方案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这六大阶段包含自动化设备安装的所有环节,根据自动化设备安装的这六个阶段进行后续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
在方案设计阶段,选定设备种类,确定设备参数,并得到各种设备的方案设计代码段;所述设备参数为与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的输出信息相互关联的参数;并确定设备是外购或者自制,对外购或者自制的设备在方案设计代码段后进行标记,得到设备标号。
如外部购买的设备机械手,该机械手设备设备种类为0015,与维护调试阶段的输出信息相关联的设备参数包括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维护调试阶段测试该机械手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的功能,即如果未达到功能,则输出信息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调整对应的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标号的调整)。第一参数(最大抓取重量):编号01代表大型,最大抓取重量≥A;编号02代表中型,B<最大抓取重量<A;编号03代表小型,最大抓取重量≤B。第二参数(最大运动速度):编号01代表高速,最大运动速度≥C;编号02代表中速,D<最大运动速度<C;编号03代表低速,最大运动速度≤D。如果选定的机械手的最大抓取重量为大型、最大运动速度为中速,对应编号分别为01、02。则该外部购买的机械手的设备标号为:00150102WG,WG代表外购。在设备种类和设备参数的代码前分别采用字母SB、CS标记,则该外部购买的机械手的设备标号为:SB0015CS0102WG。
自制设备机械手,假设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与以上相同,则自制的机械手的设备标号为:00150102ZZ,ZZ代表自制。
当外部购买的设备机械手改成自制设备机械手时,设备标号只有后两位改变,便于记忆。
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于自制设备,确定自制设备的部件名称以及部件为自制或外购,自制部件的编号为在设备标号后增加部件序号,外购部件的编号与方案设计阶段的外购设备标号方式相同,得到部件标号。
对于自制设备机械手,如果为自制部件,如板材,则其部件标号为:00150102ZZ01,其中尾数01代表板材。如果为外购部件,如电机,则其部件标号为100601WG,其中前部1006代表电机,后面01代表功率(比如:01代表小功率,02代表中功率,03代表大功率),WG为外购。
在生产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根据反馈信息对应的部件标号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如生产阶段输出信息为某一标号的部件无法加工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人员重新调整该输出信息反应的部件标号下对应的图纸。
在预安装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或生产阶段,产品设计阶段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或生产阶段重新加工。如预安装阶段输出信息为某一标号的部件无法安装上,并且该部件的安装尺寸与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安装尺寸相同时,该输出信息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人员重新调整该输出信息反应的部件标号下对应的图纸,否则,该输出信息反馈给生产阶段人员,生产阶段人员重新加工。
在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和产品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与/或产品设计阶段调整设备标号、部件标号。在维护调试阶段反馈输出信息某一标号的设备达不到对应功能时,该输出信息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调整对应设备标号(调整方式以上已经说明,如对于机械手,当选用的机械手的最大抓取重量不够时,改选最大抓取重量更大的机械手,则设备标号中对应最大抓取重量的代码段改变),当该设备为自制设备时,方案设计阶段再反馈输出信息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调整部件数量、部件标号、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
在设备标号前设备厂家标号。如机械手的外购厂家为XXX公司,厂家标号为106,则该外部购买的机械手的设备标号为:106SB0015CS0102WG。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备标号可以将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自制的设备放置在一个系统中管理,且能够快速识别设备为外购还是自制的,便于管理。系统中的外购设备切换为自制设备时,或者需要找到替换设备时,可以快速的进行设备标号切换,由于标号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在前一个员工离职后,后续人员可以快速掌握标号的切换原则,对于非方案设计阶段人员来讲,也可以在管理条件下修改设备标号,再通知方案设计阶段人员进行审批。而且自制部件标号与自制设备标号可以关联起来,十分便于管理,尤其是对于本发明的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中众多设备的管理。本发明中所有的标号、图纸等的修改、调整都是通过系统,在系统中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可以快速的在方案设计阶段搭建模型,并确定哪些设备是从外部购买的,哪些设备是公司内部自制的,对于需要自制的设备,可以快速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完成设计,且在产品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不正常时,可以反馈信息给其前面的若干个阶段,收到反馈信息的阶段的标号或者图纸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中,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了设备种类、设备参数以及设备是否自制,并将设备种类、设备参数以及设备是否自制三者对应的代码组合成设备标号;在产品设计阶段,自制部件的编号为在设备标号后增加部件序号,外购部件的编号与方案设计阶段的外购设备标号方式相同,该系统中,可以根据标号快速识别公司内部自制的设备和外部购买的设备,方便管理,在外部购买的设备需要切换为内部自制的设备时,设备标号不变,只需要在设备标号下增加部件序号,得到自制部件的编号。
步骤2: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生成有效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对每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每个阶段的数据信息相互之间具有关联,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完善各个阶段输入和输出信息,优化每个阶段得到的结果。
图2展示了阶段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管理流程,安装工程进行各个阶段工作时,对当前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管理有如下步骤:
步骤i:对当前阶段输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确认阶段输入信息后上传信息化平台;
步骤ii:根据阶段输入信息开展当前阶段的相关工作,得到当前阶段工作的输出信息;
步骤iii:对当前阶段的输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根据结果反馈调整输入信息;
步骤iv:更新当前阶段输入信息,重复步骤i,步骤ii,步骤iii完善阶段输出信息后,将阶段输入和输出信息上传信息化平台。
在安装工程进行过程中,当前阶段的输入信息可以是来自上一阶段的输出信息或前面阶段的输出信息,同时当前阶段的输出信息也可以是下一阶段的输入信息或后面阶段的输入信息。因此,利用各阶段之间以及跨阶段之间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关联性,在工程各个阶段对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根据结果反馈可以实现工程各个阶段之间和跨阶段之间的信息优化,完善各阶段结果。
进一步来说,方案设计阶段的输入信息包含有:工程需求、工程技术、最终效果等;输出信息包含有:整体规划、设备类型、设备数量等。
进一步来说,产品设计阶段的输入信息来自方案设计阶段的输出信息,产品设计阶段的输出信息又包含有:设备规格、设备安装方式、设备物料清单等。
进一步来说,生产阶段的输入信息来自产品设计阶段的输出信息,生产阶段的输出信息包含设备物料的生产与采购。
进一步来说,预安装阶段是生产阶段后的设备安装阶段,这个阶段对设备进行部分安装,输出的也是设备的部分信息。
进一步来说,现场实施阶段和维护调试阶段是整个工程安装工作的后期组成部分,与前面的阶段构成了完整的设备安装工作流程。
步骤3: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上传和传输。通过对各个阶段数据的分析整合,得到与设备安装工程相关的有效的数据,利用标签、条形码、二维码等信息载体将数据进行上传、传输。
步骤4:设备安装工程与信息化平台进行对接,在设备现场安装以及整个工程生命周期中进行高效的协调控制。工程的各个阶段可以同步进行,与各阶段相关的输入输出信息与信息化平台保持同步,利用信息平台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同时对安装工程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把控,提高工程质量。
步骤5:将自动化设备安装后,对设备配件进行单位分工维护,其中:
工艺管道上的就地指示性仪表、单体设备附装的就地指示性仪表、PLC/DCS无信号通讯的设备,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进行维护;
在工艺管道上安装的调节阀由机电维护单位负责维护,信号控制部分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工艺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测压变送仪表等以取压管路的一次节门为界,一次节门以前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一次节门后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对于电气传动系统中的整流柜、逆变柜、功率柜、励磁柜、控制单元,SVC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单元,配电综保的网线以及上位计算机设备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
自动化控制系统信号分工原则:开关量信号以进入控制系统的第一道端子为界,控制柜侧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现场部分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维护;模拟量信号均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主控室、仪表室、过程站、主电室、机房自动化设备所需电源由生产单位提供,维护分工以UPS电源馈线柜或电源总开关,上火为界,上火及以上线路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其它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自动化设备安装后其设备配件的管理如下:
坚持备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按照行业标准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备件的种类,使设备备件具有互换、通用化。将设计标准、功能、结构相同,参数、尺寸不同的备件,整齐摆放,使备件系列化。
设备备件使用寿命更换周期确定,每个备品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根据设备配件平时更换维修记录,计算出配件的更换周期,做好库存。
备件的费用管理:根据备件的使用周期,使用数量,购买加工周期,确定安全库存,避免过多库存占用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根据设备维修更换记录,再根据设备状态、产量、维修更换使用标准,确定设备备件、消耗品的使用量,使其定量使用,减少过多的浪费使用。
设备配件安全库存管理:对库存数量进行可视化管理,使备件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备件的使用情况,及时查看备件实际库存,根据库存量确认是否购买,确保配件最低安全库存。
备件登记制度:备件进入仓库进行入库登记,备件分类整齐摆放好,维修人员在领取备件时也需要进行登记,并通知备件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掌握备件的实际库存量。
利用信息化平台将阶段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可以实现及时准确的问题反馈和结果优化,进一步提高各阶段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信息化平台可以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搭建,项目各个阶段产生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以记录表格、图纸、标签、二维码和条形码等形式进行上传和传输。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办公电脑、手持终端以及手机端等方式获取项目各阶段有关信息,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各个阶段之间信息的共享和阶段之间的有效协调,有利于对工程进行全面统一的管理,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工程分成阶段,确定各个阶段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对每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管理,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所有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整合、承载和传输;
该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1:工程立项时,将工程分成阶段,其中包括:方案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生产阶段、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
在方案设计阶段,选定设备种类,确定设备参数,并得到各种设备的方案设计代码段;所述设备参数为与预安装阶段、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的输出信息相互关联的参数;并确定设备是外购或者自制,对外购或者自制的设备在方案设计代码段后进行标记,得到设备标号;
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于自制设备,确定自制设备的部件名称以及部件为自制或外购,自制部件的编号为在设备标号后增加部件序号,外购部件的编号与方案设计阶段的外购设备标号方式相同,得到部件标号;
在生产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根据反馈信息对应的部件标号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
在预安装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或生产阶段,产品设计阶段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或生产阶段重新加工;
在现场实施阶段、维护调试阶段输出信息不正常时,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和产品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与/或产品设计阶段调整设备标号、部件标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备种类和设备参数的代码前分别采用字母SB、CS标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阶段输出信息为某一标号的部件无法加工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人员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下对应的图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安装阶段输出信息为某一标号的部件无法安装上,并且该部件的安装尺寸与该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安装尺寸相同时,该输出信息反馈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人员重新调整该部件标号下对应的图纸,否则,该输出信息反馈给生产阶段人员,生产阶段人员重新加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维护调试阶段反馈输出信息某一标号的设备达不到对应功能时,该输出信息反馈给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调整对应设备标号,当该设备为自制设备时,方案设计阶段再反馈输出信息给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调整部件数量、部件标号、部件标号对应的图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备标号前设备厂家标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2: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生成有效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对每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
步骤3: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上传和传输;
步骤4:设备安装工程与信息化平台进行对接,对设备现场安装以及整个工程生命周期进行高效的协调控制;
步骤5:将自动化设备安装后,对设备配件进行单位分工维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分工维护方法为:
工艺管道上的就地指示性仪表、单体设备附装的就地指示性仪表、PLC/DCS无信号通讯的设备,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进行维护;
在工艺管道上安装的调节阀由机电维护单位负责维护,信号控制部分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工艺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测压变送仪表以取压管路的一次节门为界,一次节门以前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一次节门后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对于电气传动系统中的整流柜、逆变柜、功率柜、励磁柜、控制单元,SVC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单元,配电综保的网线以及上位计算机设备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
自动化控制系统信号分工原则:开关量信号以进入控制系统的第一道端子为界,控制柜侧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维护,现场部分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维护;模拟量信号均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主控室、仪表室、过程站、主电室、机房自动化设备所需电源由生产单位提供,维护分工以UPS电源馈线柜或电源总开关,上火为界,上火及以上线路由区域机电维护单位负责,其它由自动化维护单位负责。
CN202010534857.7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Active CN111695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4857.7A CN111695813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4857.7A CN111695813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5813A true CN111695813A (zh) 2020-09-22
CN111695813B CN111695813B (zh) 2023-04-21

Family

ID=7248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4857.7A Active CN111695813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581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8998A (zh) * 2006-01-24 2007-08-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零部件管理系统
CN103984333A (zh) * 2014-06-04 2014-08-13 北京京能高安屯燃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厂监控管理系统
CN106408095A (zh) * 2016-11-08 2017-02-15 上海互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设备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8998A (zh) * 2006-01-24 2007-08-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零部件管理系统
CN103984333A (zh) * 2014-06-04 2014-08-13 北京京能高安屯燃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厂监控管理系统
CN106408095A (zh) * 2016-11-08 2017-02-15 上海互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设备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5813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a et al. Lease-oriente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for multi-unit leased systems under product-service paradigm
CN106296042B (zh) 面向高校工程实训中心的教学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CN110599103A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mes系统的生产管理子系统
CN110428148A (zh) 一种设备维保智能管理系统
US201301789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onitoring characteristics in an soa based industrial environment
Herzog et al. The digitalization of steel production
US102348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um manufacturing alternative for manufacturing a product
CN110060820B (zh) 数字化电气成套产品的线束生产装配系统
CN112418540A (zh) 一种智能mes实时数据分析系统
CN111538295A (zh) 一种柔性生产管理系统
CN112462702A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监测与智慧调度系统
CN116976599A (zh) 一种智能排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300720A (zh) 一种智能化产线柔性调度高级计划排产系统
Betti et al. Industry’s fast-mover advantage: Enterprise value from digital factories
Kim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 of smart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for rolling stock manufacturer
CN112700095B (zh) 电池包生产管理系统
CN111695813A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安装管理方法
Aydınoğlu et al. Application of lean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N116823121A (zh) 一种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供应链的管理系统
CN114418418B (zh) 基于工序换算比的工单信息流转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7272623B (zh) 智能车间零件作业指导视频系统
CN114493288A (zh) 一种离散生产加工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448693A (zh) 一种数字化工厂saas云平台
Rajput et al. Modular system design and control for flexible assembly
Mori et al. Sustainable service system for machine to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