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6444A - 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6444A
CN111686444A CN202010160528.0A CN202010160528A CN111686444A CN 111686444 A CN111686444 A CN 111686444A CN 202010160528 A CN202010160528 A CN 202010160528A CN 111686444 A CN111686444 A CN 111686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ation
packets
peer
specific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05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智仁
吴宇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4 E Spo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4 E Spo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4 E Spo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4 E Spor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86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6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increasing network sp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30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and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 A63F13/34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and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using peer-to-pee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2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topology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3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4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platform network
    • A63F2300/408Peer to peer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用以于网际网路上加速传输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的多个特定封包。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包含至少一加速节点以及硬式加速装置,其中硬式加速装置包含地理位置判断模组、P2P匹配模组及传送模组。加速节点用以接收特定封包以及规划特定封包的传输加速路径。硬式加速装置根据封包加速规则判断电子装置发出的多个封包的特定封包,并透过加速节点将特定封包传送至其他电子装置。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藉由硬式加速装置以及加速节点达到网路加速功能并优化传输路径,不仅能够提升连线品质,也能够降低连线成本。

Description

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并且特别地,关于一种针对多个以点对点方式进行连线的电子装置的特定资料封包进行加速传输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网路发展蓬勃,各种新兴产业同样随着网路技术成熟而逐渐发展,甚至已经成为可比肩传统产业的规模。举例来说,随着网路发展,游戏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壮大,电子竞技正式成为运动竞技的一种。而且,在网路迅速发展的同时,原本电子游戏的规模由玩家的周围沿伸到任何网路可及之处,使玩家可与世界各地的其他玩家一同进行游戏而不局限于空间,进而带动了电子游戏的革新与发达。
在应用网际网路的电子游戏中,其中一种资料处理形式系可透过一台或多台游戏伺服器来进行,而玩家则连线到这些游戏伺服器上进行资料交换。然而,由于不同玩家之间需透过游戏伺服器作为资料传输中介,进而降低了游戏的进行速度。于另一方面,点对点(peer-to-peer,P2P)连线方式也是常见的游戏连线方式之一。由于P2P连线不必透过游戏伺服器,而是玩家直接将游戏资讯传送给其他玩家,因此,各玩家之间可快速的进行游戏,对于游戏公司来说也不需维护游戏伺服器,进而可降低游戏维护成本。此外,P2P连线形式的电子游戏通常会提供配对伺服器,玩家可以从配对伺服器与其他玩家配对,配对成功后,玩家即可直接与其他玩家连线进行游戏。而P2P连线形式的电子游戏不限于两人互相连线,也可以是多人与多人之间连线。
虽然P2P连线形式的电子游戏不需要透过游戏伺服器来进行资料处理与传输而可以增进游戏的进行速度,但仍需经由网路进行游玩,因此网际网路物理上的速度限制或资料于网路上的传输路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玩家的表现与游戏体验。此外,电子游戏的规模可透过网路延伸到全世界,然而,当一玩家与世界另一端的国外玩家连线时,由于资料在网路上的传输路径更长而会形成更高的延迟,将更进一步地影响玩家的表现与游戏体验。因此,如何提升P2P游戏的网路速度也是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目前的技术中,提升P2P游戏的网路速度的方法为强化玩家之间配对的成功率,系指前述的配对伺服器进行网路优化作业,配对伺服器经优化后能够找到更多玩家并且能够更快进入游戏。但是此技术仅针对配对伺服器的优化,当配对成功之后,玩家与玩家之间的游戏过程就没有优化的效果。由于P2P封包所包含的资讯无明显特征用以表示封包属于游戏封包,因此无法利用目前技术的加速装置正确辨识出P2P游戏封包;又因通常游戏软体仅处理具有相同软体或应用程式的封包,并不能确切知道发送出封包的装置的地理位置,故也无法使用目前网路加速技术定义装置的地理位置而产生最佳路由,因此无从进行加速。
目前能够取得玩家位置的技术有:玩家主动提供位置资讯、透过网路ISP侦测位置以及硬体装置内建GPS与GEO模组。然而,在以上的技术中,玩家有可能提供错误位置或没有提供位置,又ISP、GPS和GEO的服务需另外付费,不仅增加路由的困难度也增加装置或网路成本。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机制,可准确地辨识特定封包以及产生最佳路由,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用以对电子装置间以点对点形式的特定封包传输来进行传输加速,其能有效提升传输品质,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用以于一网际网路上加速传输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的多个特定封包,其特征在于该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包含:
至少一加速节点,设置于该网际网路上,该至少一加速节点用以接收该些特定封包、规划该些特定封包的一传输加速路径并将该些特定封包依该传输加速路径发送至该些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以及
一硬式加速装置,设置于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一第一电子装置处并连接该网际网路,该硬式加速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多个封包,并将该些封包中的该些特定封包传送至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电子装置,该硬式加速装置进一步包含:
一地理位置判断模组,用以判断该硬式加速装置及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地理位置,该硬式加速装置透过该网际网路连接与该至少一加速节点中与该地理位置相关的一第一加速节点;
一P2P匹配模组,用以根据一封包加速规则侦测该些封包中的该些特定封包;以及
一传送模组,连接该P2P匹配模组,该传送模组用以将该些特定封包传送至该网际网路上的该第一加速节点,以透过该第一加速节点加速传输该些特定封包。
其中,该些特定封包为P2P游戏封包。
其中,该封包加速规则系于一特定时间段中侦测出带有一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的次数超过一门槛值,即判断带有该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其中,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选择性地与该网际网路上的一配对伺服器连接以进行P2P配对,该封包加速规则于侦测到该硬式加速装置连接该配对伺服器后,若传送的该些封包中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即判断这些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其中,该P2P匹配模组进一步根据侦测出的该些特定封包的内容及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的该地理位置产生一加速资讯,并且该传送模组将该加速资讯传送至该第一加速节点、位于该传输加速路径上的该至少一加速节点以及该些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以进行同步。
其中,该至少一加速节点进一步包含一封包侦测模组以侦测是否收到该些特定封包,当该封包侦测模组侦测到该些特定封包于一时间内未接收到该些特定封包时,该加速节点清除该些加速资讯。
还公开了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用以于一网际网路上加速传输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的多个特定封包,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依据一封包加速规则自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一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的多个封包中侦测多个特定封包,其中该些特定封包的目的地系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电子装置;
判断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地理位置;
透过该网际网路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及与该地理位置相关的一第一加速节点;
该第一加速节点规划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一传输加速路径;以及
将该些特定封包依该传输加速路径传送至各该些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
其中,该封包加速规则系于一特定时间段中侦测出带有一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的次数超过一门槛值,即判断带有该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其中,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分别与该网际网路上的一配对伺服器连接以进行一P2P配对,致使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互相进行P2P连线。
其中,该封包加速规则系侦测到已连接该配对伺服器后,若后续传送的该些封包中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即判断这些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其中,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该些特定封包的内容、该第一电子装置及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电子装置的该地理位置产生一加速资讯,并且传送该加速资讯至该第一加速节点、该传输加速路径上可能包含的其他加速节点以及该些特定封包的目的地以进行同步。
其中,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侦测该第一加速节点及该传输加速路径上可能包含的其他加速节点是否收到该些特定封包,当侦测到该些特定封包于一时间内未接收到该些特定封包时,该第一加速节点及该传输加速路径上可能包含的其他加速节点清除该些加速资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可藉由硬式加速装置以及加速节点达到网路加速的功能并优化电子装置之间的路径,不仅能够提升连线品质,也能够降低连线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优点,精神与特征可以更容易且明确地了解,后续将以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进行详述与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代表性的具体实施例,其中所举例的特定方法、装置、条件、材质等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或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又,图中各装置仅系用于表达其相对位置且未按其实际比例绘述,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图1系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路加速系统1的功能方块图。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可应用于电子装置间的点对点连接,如图1中的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并且,实务中电子装置的数量并不限于图1中的两个,也可应用于多个同时互相点对点连接的电子装置。如图1所示,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包含设置于网际网路3上的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以及设置于第一电子装置2a处的硬式加速装置14,其中硬式加速装置14可连接网际网路3以及第一电子装置2a,以接收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送的资讯封包并将其转发至网际网路3。因此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可透过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硬式加速装置14以及网际网路3进行点对点网路传输。第一加速节点12a可用以接收由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且由硬体加速装置14所转发的特定封包、规划特定封包的传输加速路径并将特定封包依传输加速路径发送至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即第二电子装置2b)。藉此,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的特定封包的传输得以被加速。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可为手机、电脑或游戏主机等个人用终端装置,第一加速节点12a及第二加速节点12b可为加速伺服器,而硬式加速装置14可为建立在第一电子装置2a处的路由器或是加挂于路由器上的额外硬体装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硬式加速装置14进一步包含了地理位置判断模组141、P2P匹配模组142以及传送模组143,其中P2P匹配模组可连接传送模组143。在实际应用中,地理位置判断模组141可为GPS晶片。P2P匹配模组142可整合于硬式加速装置14的处理晶片之中。传送模组143可为有线或无线网路元件,其可透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至网际网路3。
前述的地理位置判断模组141可先判断硬式加速装置14与第一电子装置2a的地理位置以作为后续连接加速节点用,亦即,硬式加速装置14透过网际网路3连接与此地理位置相关的第一加速节点12a。举例来说,当地理位置模组141判断出硬式加速装置14与第一电子装置2a的位置为中国台湾时,硬式加速装置14会寻找最近的加速节点作为第一加速节点12a,例如:中国台湾加速伺服器或东亚加速伺服器。而第一加速节点12a可在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规划传输加速路径。举例来说,当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分别位于中国台湾以及英国时,硬式加速装置14首先连接到位于中国台湾的第一加速节点12a,接着第一加速节点12a规划出传输加速路径至位于英国或欧洲的第二加速节点12b,最后由第二加速节点12b规划出传输加速路径至第二电子装置2b。因此,由中国台湾的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的特定封包所传输的路径顺序依序为为硬体加速装置14、中国台湾加速伺服器(第一加速节点12a)、英国加速伺服器(第二加速节点12b)以及位于英国的电子装置(第二电子装置2b)。当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藉由硬式加速装置14以及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建立传输加速路径后,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的特定封包可经过优化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藉此加速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的点对点传输速度。
前述的第一加速节点12a及第二加速节点12b,于实务中并非固定不变的,其系与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的特定封包有关。如先前技术所述,P2P封包所包含的资讯无明显特征用以表示封包属于游戏封包,换言之,于先前技术中无法从电子装置所发出的封包中侦测出特定封包,因此也无法规划加速节点及传输加速路径来对这些特定封包进行网路加速。
请继续参考图1,本具体实施例的硬体加速装置14的P2P匹配模组142可根据一封包加速规则,针对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的P2P封包进行侦测,藉此找出特定封包来进行加速,于实务中,特定封包可为第一电子装置2a所执行的游戏程式发出的P2P游戏封包。于本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封包加速规则系于一特定时间段中侦测出带有P2P网路拓扑的封包的次数超过一门槛值,即判断这些带有P2P网路拓扑的封包为特定封包。在实际应用中,P2P的游戏不限于两个玩家或两个电子装置间的互相连线,也可为多人之间的互相连线,而会形成类似Mesh的网路拓扑,前述的P2P网路拓扑同样也包含Mesh网路拓扑。
当硬体加速装置14的P2P匹配模组142侦测出第一电子装置2a正在进行P2P网路游戏而发出特定封包时,硬体加速装置14将会进行前述寻找并连接第一加速节点12a的的动作,且第一加速节点12a会根据特定封包规划传输加速路径至第二电子装置2b。
上述的封包加速规则系针对已经开始进行点对点传输的封包,其可自动地判断第一电子装置2a是否正进行P2P游戏并对其进行网路加速。然而,本发明的封包加速规则并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2,图2系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的功能方块图。如图2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可先与网际网路3上的配对伺服器4连接以进行P2P配对,接着两者再互相进行P2P连线,此时两者间的封包传输不经过配对伺服器4。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皆安装或包含相同的应用程式或软体(例如相同的游戏程式),使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于执行此应用程式或软体时先连接到配对伺服器4。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封包加速规则系于侦测到第一电子装置2a连接配对伺服器4后,若后续传送的多个封包中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例如,第一电子装置2a同时传送多个封包给第二电子装置2b或其他的电子装置),即判断这些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为特定封包。因此,本发明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也可于配对后即开始进行传输加速功能。
当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透过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建立传输加速路径后,硬式加速装置14的传送模组143可藉由传输加速路径发送多个特定封包至目的地。
请参考图3以及图4。图3系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的功能方块图,图4则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的功能方块图。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前述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于第一电子装置2a及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仅有一个加速节点,即第一加速节点12a。当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位于相同或相近的地区,例如两者都位在中国台湾时,可仅依靠位于中国台湾的加速节点即可完成传输加速路径。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前述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的第一加速节点12a可对位于同一地区的第一电子装置2a以及第二电子装置2b提供传输加速路径,也可同时以第一加速节点12a及第二加速节点12b对位于不同地区的第一电子装置2a以多个第二电子装置2b提供传输加速路径。
请再次参考图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传输加速路径形成时,硬式加速装置14的P2P匹配模组142可根据特定封包的内容、第一电子装置2a以及第二电子装置2b的地理位置及IP位置、第一加速节点12a及第二加速节点12b的地理位置及IP位置等产生加速资讯,并且将加速资讯藉由传送模组143并透过网际网路3传送至第一加速节点12a、第二加速节点12b以及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即第二电子装置2b)以进行同步。举例来说,当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分别位于中国台湾以及美国,且加速传输路径的顺序为中国台湾的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2a)、中国台湾加速伺服器(第一加速节点12a)、美国加速伺服器(第二加速节点12b)以及美国的电子装置(第二电子装置2b)时,硬式加速装置14的P2P匹配模组142根据位于中国台湾的电子装置所发出的特定封包的内容、位于中国台湾的电子装置、位于美国的电子装置、第一加速节点12a及第二加速节点12b产生加速资讯。换言之,加速资讯为纪录了整个传输加速路径的资料。在实际应用中,加速资讯可包含各电子装置的IP位址、各电子装置的加速传输路径资讯等。接着,硬式加送装置14将中国台湾的电子装置的加速资讯传送至传输加速路径上的各加速伺服器以及美国的电子装置以再次确认特定封包的传输路线。最后,各加速伺服器根据加速资讯将特定封包发送至目的地。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可先透过配对伺服器4进行P2P连接,此时,连接于第一电子装置2a的硬式加速装置14可藉由配对伺服器4得知第二电子装置2b的IP位置,进而能够更快速地产生加速资讯。接着,各加速节点再根据加速资讯将第一电子装置2a的特定封包发送至第二电子装置2b。而第一电子装置2a以及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的传输方式与前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进一步皆包含封包侦测模组122用以侦测是否收到特定封包。当封包侦测模组122在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特定封包时,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清除储存于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中的加速资讯。举例来说,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进行连线并游玩游戏,当游戏结束而第一电子装置2a的玩家要再次游玩游戏时,会再次重新寻找其他玩家的电子装置。然而,再次连线到的电子装置可能与上一次不同,即再次连线后的电子装置的加速资讯也会与上一次不同,而上一次连线的第二电子装置2b和第二加速节点12b将不再接收到游戏封包。因此,当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的封包侦测模组122在一时间(如:10分钟)后若未接收到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的加速资讯相关的游戏封包时,储存于第一加速节点12a以及第二加速节点12b的加速资讯将从第一加速节点12a以及第二加速节点12b中清除以提升游戏的连线品质。请注意,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连线的方式也可透过配对伺服器4进行连线。
请参考图5并搭配参考图1。图5系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点对点加速方法可透过图1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来执行。如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于步骤S1,硬式加速装置14的P2P匹配模组142依据封包加速规则自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出的封包中侦测出特定封包,其中特定封包的目的地系为第二电子装置2b;于步骤S2,硬式加速装置14的地理位置判断模组141判断第一电子装置2a的地理位置;于步骤S3,硬式加速装置14透过网际网路连接第一电子装置2a及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第一加速节点12a;于步骤S4,第一加速节点12a规划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之间的传输加速路径;以及,于步骤S5,硬式加速装置14的传送模组143将特定封包依传输加速路径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2b。本具体实施例的封包加速规则的判别方法与前述的实施例的判别方法大致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并搭配参考图2。图6系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点对点加速方法可透过图2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来执行。如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图5的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于步骤S10,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分别与网际网路3上的一配对伺服器4连接以进行一P2P配对,致使第一电子装置2a与第二电子装置2b互相进行P2P连线,如图6的步骤S10所述。此外,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系与前述具体实施例的相对应步骤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并搭配参考图1。图7系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点对点加速方法可透过图1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1来执行。如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图5的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于步骤S6,硬式加速装置14根据第一电子装置2a的特定封包的内容、第一电子装置2a以及第二电子装置2b的地理位置产生加速资讯,并且传送加速资讯至第一加速节点12a、第二加速节点12b以及第二电子装置2b以进行同步;以及,于步骤S7,第一加速节点12a与第二加速节点12b的封包侦测模组122侦测第一加速节点12以及第二加速节点12b是否收到第一电子装置2a所发送出的特定封包,当侦测到特定封包于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特定封包时,第一加速节点12a及第二加速节点12b清除加速资讯。此外,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系与前述具体实施例的相对应步骤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可藉由硬式加速装置达到针对特定应用程式或不同地区的电子装置进行网路加速的功能,也可藉由加速节点优化电子装置之间的路径,不仅能够提升连线品质,也能够降低连线成本。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系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应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2)

1.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用以于一网际网路上加速传输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的多个特定封包,其特征在于该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包含:
至少一加速节点,设置于该网际网路上,该至少一加速节点用以接收该些特定封包、规划该些特定封包的一传输加速路径并将该些特定封包依该传输加速路径发送至该些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以及
一硬式加速装置,设置于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一第一电子装置处并连接该网际网路,该硬式加速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多个封包,并将该些封包中的该些特定封包传送至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电子装置,该硬式加速装置进一步包含:
一地理位置判断模组,用以判断该硬式加速装置及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地理位置,该硬式加速装置透过该网际网路连接与该至少一加速节点中与该地理位置相关的一第一加速节点;
一P2P匹配模组,用以根据一封包加速规则侦测该些封包中的该些特定封包;以及
一传送模组,连接该P2P匹配模组,该传送模组用以将该些特定封包传送至该网际网路上的该第一加速节点,以透过该第一加速节点加速传输该些特定封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特定封包为P2P游戏封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封包加速规则系于一特定时间段中侦测出带有一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的次数超过一门槛值,即判断带有该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选择性地与该网际网路上的一配对伺服器连接以进行P2P配对,该封包加速规则于侦测到该硬式加速装置连接该配对伺服器后,若传送的该些封包中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即判断这些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P2P匹配模组进一步根据侦测出的该些特定封包的内容及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的该地理位置产生一加速资讯,并且该传送模组将该加速资讯传送至该第一加速节点、位于该传输加速路径上的该至少一加速节点以及该些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以进行同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加速节点进一步包含一封包侦测模组以侦测是否收到该些特定封包,当该封包侦测模组侦测到该些特定封包于一时间内未接收到该些特定封包时,该加速节点清除该些加速资讯。
7.一种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用以于一网际网路上加速传输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的多个特定封包,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依据一封包加速规则自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一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的多个封包中侦测多个特定封包,其中该些特定封包的目的地系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电子装置;
判断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地理位置;
透过该网际网路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及与该地理位置相关的一第一加速节点;
该第一加速节点规划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间一传输加速路径;以及
将该些特定封包依该传输加速路径传送至各该些特定封包所指定的目的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包加速规则系于一特定时间段中侦测出带有一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的次数超过一门槛值,即判断带有该P2P网路拓扑的该些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分别与该网际网路上的一配对伺服器连接以进行一P2P配对,致使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互相进行P2P连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包加速规则系侦测到已连接该配对伺服器后,若后续传送的该些封包中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即判断这些大量出现相同模式的封包为该些特定封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该些特定封包的内容、该第一电子装置及该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电子装置的该地理位置产生一加速资讯,并且传送该加速资讯至该第一加速节点、该传输加速路径上可能包含的其他加速节点以及该些特定封包的目的地以进行同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点对点网路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侦测该第一加速节点及该传输加速路径上可能包含的其他加速节点是否收到该些特定封包,当侦测到该些特定封包于一时间内未接收到该些特定封包时,该第一加速节点及该传输加速路径上可能包含的其他加速节点清除该些加速资讯。
CN202010160528.0A 2019-03-14 2020-03-10 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1686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694 2019-03-14
TW108108694A TWI686064B (zh) 2019-03-14 2019-03-14 點對點網路加速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6444A true CN111686444A (zh) 2020-09-22

Family

ID=6804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0528.0A Pending CN111686444A (zh) 2019-03-14 2020-03-10 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3824B2 (zh)
CN (1) CN111686444A (zh)
TW (1) TWI6860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69A (zh) * 2007-02-16 2007-09-05 陈勇 网络资源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01079766A (zh) * 2006-06-30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构建半固定p2p网络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10816A (zh) * 2006-07-19 2008-01-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远端资料传输系统及方法
US20080285577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Yehuda Zisap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etwork-Wide, Traffic-Aware Dynamic Accelera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for Peer-to-Peer Based Services
CN101459614A (zh) * 2008-12-24 2009-06-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101331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Aaa Internet Publish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Optimizing, and Routing Internet Traffic from a Local Area Network (LAN) to Internet Based Servers
CN105872044A (zh) * 2016-03-30 2016-08-17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WebRTC的流媒体多级缓存网络加速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6132A2 (en) * 2008-04-04 2009-12-03 Powerwave Cogniti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mobile, broadband, routable internet
US8898448B2 (en) * 2008-06-19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dware acceleration for WWAN technologies
US20100137021A1 (en) * 2008-11-28 2010-06-03 Eric Sharret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s via a Mesh Network
WO2010121205A1 (en) * 2009-04-16 2010-10-21 Nearverse, Inc. Method and apapratus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using short range and wide range communication links
US8244899B1 (en) * 2009-05-19 2012-08-14 Conviva Inc. Delivering a video stream
EP2692111A1 (en) * 2011-03-31 2014-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ching
DE202012003907U1 (de) 2012-04-19 2012-05-15 Igus Gmbh Überwachungssystem für Zug- und Druckkräfte in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und entsprechender Kraftaufnehmer
CN102904930B (zh) * 2012-09-17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和网络联动的双重加速方法及系统
CN102904959B (zh) * 2012-10-19 2016-01-20 北京极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加速方法和网关
US9684870B2 (en) * 2013-01-02 2017-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boosted decision stumps and joint feature selection and culling algorithms for the efficient classification of mobile device behaviors
WO2014197218A1 (en) * 2013-06-03 2014-12-11 Yahoo! Inc. Photo and video sharing
US9497651B2 (en) * 2014-01-31 2016-11-15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mmWave-capable small cell detection
US9998434B2 (en) * 2015-01-26 2018-06-12 Listat Ltd. Secure dynam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protocol
WO2016172252A1 (en) * 2015-04-20 2016-10-27 Shoelace Wireless, Inc. Systems for improved mobile internet speed and security
CN104935640B (zh) * 2015-05-07 2018-05-01 上海逸云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p2p加速的内容分发网络系统及方法
US20170046510A1 (en) * 2015-08-14 2017-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Building Classifier Models in Computing Devices
US20180039779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ctive Behavioral Analysis for Malware Detection
US10616090B2 (en) * 2017-05-10 2020-04-07 Vivint, Inc. Load balanc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using a mesh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766A (zh) * 2006-06-30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构建半固定p2p网络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10816A (zh) * 2006-07-19 2008-01-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远端资料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030869A (zh) * 2007-02-16 2007-09-05 陈勇 网络资源下载方法和装置
US20080285577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Yehuda Zisap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etwork-Wide, Traffic-Aware Dynamic Accelera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for Peer-to-Peer Based Services
CN101459614A (zh) * 2008-12-24 2009-06-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101331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Aaa Internet Publish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Optimizing, and Routing Internet Traffic from a Local Area Network (LAN) to Internet Based Servers
CN105872044A (zh) * 2016-03-30 2016-08-17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WebRTC的流媒体多级缓存网络加速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5989A1 (en) 2020-09-17
US11063824B2 (en) 2021-07-13
TWI686064B (zh) 2020-02-21
TW201926957A (zh)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9867B2 (en) Message routing mechanism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878599B (zh) 游戏装置以及游戏方法
CN104904166B (zh) 电信设备上的网络分组智能路由
US8075405B2 (en) Network game system and network game program
CN110855792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070014292A1 (en) Protocol optimiz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220258041A1 (en) Account conn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78897B (zh) 一种基于vpn技术的智能网关游戏加速方法
KR100755706B1 (ko) 애드 혹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분산 서비스 컴포지션 모델을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2222402A (ja) 中継装置、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中継方法
JP2014027450A (ja) 無線通信端末、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2882772A (zh) 一种即时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JP2005221657A (ja) 通信端末
CN106254384B (zh) 一种服务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8156247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747512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2870692B (zh) 一种游戏加速方法、加速系统、加速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86444A (zh) 点对点网路加速系统及其方法
Dal Corso et al. Statistical model checking of ad hoc routing protocols in lossy grid networks
CN107786386A (zh) 对用于验证多播连接的双向转发检测(bfd)消息的选择性传输
CN114760216B (zh) 一种扫描探测事件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30101279A1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messages along optimally redundant network path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7469948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のための端末連結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TWI735829B (zh) 資料傳輸加速系統
JP2006013732A (ja) ルーティング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認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