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0354B - 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80354B CN111680354B CN202010313647.5A CN202010313647A CN111680354B CN 111680354 B CN111680354 B CN 111680354B CN 202010313647 A CN202010313647 A CN 202010313647A CN 111680354 B CN111680354 B CN 1116803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bit
- point
- earth
- regression
- satell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基于地球扁率(J2项)的轨道摄动模型,利用地球扁率对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和平近点角的长期摄动的平均影响,使得卫星轨道平面相对地球的平均漂移周期和轨道交点周期共振,形成轨道相对地球表面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的重访回归。通过给定的轨道倾角、偏心率、回归天数和周期数后,可以求解轨道半长轴,继而解析求解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的经度,再数值筛选出对应精度下自交点的纬度,即可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情况。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实用的近地回归轨道星下点轨迹自交点计算方法,在近地测绘、遥感、侦察、InSAR等回归轨道卫星测量任务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感卫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任务需求,遥感卫星常常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区域进行重复观测来完成对地成像和3D地形建模等任务,对重点关注地区需要定时重访回归探测。实现这种功能一般采取近地回归轨道,具有成本低,成像效果好,重访时间短,星下点密集,可探测范围广等优点。
近地轨道由于受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尤其是J2项)的影响比较明显,长期来看会引起卫星轨道的较大漂移,对于遥感卫星的重访探测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设计星下点重访的卫星轨道而言,必需考虑地球非球形引力的摄动影响。
传统的近地卫星对地观测常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虽然实现了对地面指定点的定时重访观测,然而也存在观测区域和卫星观测角相对固定,相邻观测时间间隔较长(一日一次)、计算量大,易丢失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依靠数值搜索星下点轨迹自交点位置计算量大,易丢失的缺点,提高了计算效率,达到星载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要求,实现了星下点轨迹自交点位置的在线计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包括:
根据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回归周期天数和回归圈数,迭代求解回归轨道半长轴;
根据迭代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得到的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
在上述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中,根据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回归周期天数和回归圈数,迭代求解回归轨道半长轴,包括:
选定轨道偏心率e、轨道倾角i、回归周期天数D和回归圈数N;
确定回归轨道半长轴a的迭代解算公式:
其中,μ表示地球引力常数,WE表示地球东向角速度,J2表示地球扁率摄动系数,RE表示地球平均半径;
在上述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中,选定轨道偏心率e、轨道倾角i、回归周期天数D和回归圈数N,包括:
选定轨道偏心率e和轨道倾角i;
根据选定的轨道偏心率e和轨道倾角i,计算得到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参数:
其中,Ω表示升交点赤经,ω表示近地点幅角,M表示平近点角,WΩ表示Ω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Wω表示ω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WM表示M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
根据WE和WΩ,确定地球与轨道平面的相对关系的周期PE-O:
根据Wω和WM,确定航天器绕地球的周期Pnod:
对于互为质数的正整数D和N,满足:
DPE-O=NPnod。
在上述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中,根据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经纬度进行计算,包括:
计算格林威治赤经αG:
计算卫星赤纬δ和赤经α:
α=arcsin(sin(i)×sin(u))
其中,u表示纬度幅角;
计算星下点大地经度λ和星下点大地纬度φ:
λ=α
取星下点轨迹上交叉两点的经纬度为(λ1,φ1)和(λ2,φ2),则有:λ1=λ2,φ2=φ1;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u1=u2+2kπ,u1+u2=(2k+1)π,则:
其中,u1表示(λ1,φ1)的纬度幅角,u2表示(λ2,φ2)的纬度幅角,u1的模与u2的模相等,均为u0;
由球面三角性质知:
其中,αG1表示纬度幅角u1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αG2表示纬度幅角u2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
(λ1+αG1-Ω)-(λ2+αG2-Ω)=2nπ
(λ1+αG1-Ω)-(λ2+αG2-Ω)=(2n+1)π
相减得:
(λ1+αG1-Ω)+(λ2+αG2-Ω)=nπ
假定初始时刻t0=0,则:
λ1+λ2=nπ+2Ω-2αG0-WE(t1+t2)
其中,αG0表示初始时刻t0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t1和t2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自交点时刻;
又:
u1+u2=2u0+Wu(t1+t2)=(2k+1)π
Wu=WM+Wω
则有:
求解可得星下点轨迹交叉点经度λ交=λ1=λ2;
以纬度幅角为自变量,仿真求解和数值搜索,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在经度λ交下的纬度φ交。
在上述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中,根据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摄影点经纬度进行计算,包括:
确定卫星飞行方向上某位置摄影点(λ′,φ′)与星下点对地心的张角为γ:
其中,β表示摄影点与卫星连线与卫星星下点之间的夹角,H表示星下点与卫星之间的距离,λ′表示摄影点经度,φ′表示摄影点纬度;
则,摄影点的经纬度按照如下坐标转换实现:
L=I·Rz(Ω)·Rx(i)·Rz(u)·Ry(-γ)
其中,L表示以摄影点为原点的“天-东-北”坐标系,I表示惯性坐标系,x轴指向春分点,Rz(Ω)、Rx(i)、Rz(u)、Ry(-γ)表示坐标转换矩阵;
L=[1 0 0]T
I=[cosλ′cos(φ′+αG)cosλ′sin(φ′+αG)sinλ′]T
展开可得:
求解得到摄影点(λ′,φ′)的经纬度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可实现卫星探测器在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的自交点处的短期高频次覆盖,获取高质量的成像数据,利于成像和建模,且提高了卫星单次发射的商业价值。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采用半解析的方法计算回归轨道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的自交点位置,满足了星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实现了星上自主判断成像时刻,避免了星上误判拍照时机,减少了地面工作人员工作量。
(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通过半解析求解回归轨道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的自交点位置,可系统的得到星下点轨迹的自交叉点的分布与演化规律,可为商业卫星的发射轨道以及卫星长时间在轨服务提供有利参考。
(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可通过对全球重点目标区域设计有针对的近地低轨回归轨道,实现广地域,可变观测角和小时间间隔的多次重访,基于回归轨道的近地观测卫星可以改善传统太阳同步轨道观测卫星的不足,更适用于测绘、遥感、侦察、InSAR等对地成像和3D地形建模等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坐标转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星下点的轨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摄影点的轨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轨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经度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摄影点轨迹部分自交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回归周期天数和回归圈数,迭代求解回归轨道半长轴。
在本实施例中,回归轨道半长轴的具体求解过程可以如下:
a)选定轨道偏心率e、轨道倾角i、回归周期天数D和回归圈数N。
首先,选定轨道偏心率e和轨道倾角i。
然后,根据选定的轨道偏心率e和轨道倾角i,计算得到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参数:
其中,Ω表示升交点赤经,ω表示近地点幅角,M表示平近点角,WΩ表示Ω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Wω表示ω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WM表示M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
由于地球具有东向角速度WE;同时,轨道平面具有角速度WΩ(向东为正),是由J2造成的升交点赤经的平均变化率;因此,地球相对于轨道平面的角速度是WE-WΩ,可得地球与轨道平面的相对关系的周期PE-O:
另一方面,航天器绕地球的周期Pnod,即交点周期是:
最后,对于互为质数的正整数D和N,满足:
DPE-O=NPnod
即如果在整数个轨道日内航天器运行整数个圈,则航天器与地球的关系能重复出现,因而卫星星下点轨迹满足回归条件。
b)确定回归轨道半长轴a的迭代解算公式:
其中,μ表示地球引力常数,WE表示地球东向角速度,J2表示地球扁率摄动系数,RE表示地球平均半径。
步骤102,根据迭代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进行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经纬度的计算过程可以如下:
计算格林威治赤经αG:
计算卫星赤纬δ和赤经α:
α=arcsin(sin(i)×sin(u))
其中,u表示纬度幅角。
计算星下点大地经度λ和星下点大地纬度φ:
λ=α
取星下点轨迹上交叉两点的经纬度为(λ1,φ1)和(λ2,φ2),则有:λ1=λ2,φ2=φ1。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u1=u2+2kπ,u1+u2=(2k+1)π,则:
其中,u1表示(λ1,φ1)的纬度幅角,u2表示(λ2,φ2)的纬度幅角,u1的模与u2的模相等,均为u0。
由球面三角性质知:
其中,αG1表示纬度幅角u1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αG2表示纬度幅角u2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
(λ1+αG1-Ω)-(λ2+αG2-Ω)=2nπ
(λ1+αG1-Ω)-(λ2+αG2-Ω)=(2n+1)π
相减得:
(λ1+αG1-Ω)+(λ2+αG2-Ω)=nπ
假定初始时刻t0=0,则:
λ1+λ2=nπ+2Ω-2αG0-WE(t1+t2)
其中,αG0表示初始时刻t0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t1和t2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自交点时刻;
又:
u1+u2=2u0+Wu(t1+t2)=(2k+1)π
Wu=WM+Wω
则有:
上述方程为一个丢番图方程,可通过解析计算求解得星下点轨迹交叉点经度λ交=λ1=λ2;然后,以纬度幅角为自变量,仿真求解和数值搜索,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在经度λ交下的纬度φ交。
在本实施例中,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摄影点经纬度的计算过程可以如下:
确定卫星飞行方向上某位置摄影点(λ′,φ′)与星下点对地心的张角为γ:
其中,β表示摄影点与卫星连线与卫星星下点之间的夹角,H表示星下点与卫星之间的距离,λ′表示摄影点经度,φ′表示摄影点纬度。
摄影点的经纬度可按照图2所示的坐标转换实现,即,摄影点的经纬度按照如下坐标转换实现:
L=I·Rz(Ω)·Rx(i)·Rz(u)·Ry(-γ)
其中,L表示以摄影点为原点的“天-东-北”坐标系,I表示惯性坐标系,x轴指向春分点,Rz(Ω)、Rx(i)、Rz(u)、Ry(-γ)表示坐标转换矩阵。
L=[1 0 0]T
I=[cosλ′cos(φ′+αG)cosλ′sin(φ′+αG)sinλ′]T
展开可得:
求解得到摄影点(λ′,φ′)的经纬度值。
由于摄影点轨迹的自交叉点分布与星下点轨迹的自交叉点分布有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摄影点轨迹的自交点对应一个星下点轨迹的自交叉点,所以摄影点轨迹的自交点可以参照星下点轨迹的自交点方法计算。
步骤103,根据计算得到的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任务需求和设计方案设计卫星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轨道偏心率,使星下点轨迹的自交点落在目标点的中心区域,同时确保摄影点轨迹的边界能够覆盖整个目标。考察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回归周期和回归天数之间的关系,轨道高度高或者回归周期长,会使得重访时间间隔变大,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但是不能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短期高频次覆盖;轨道倾角大,则星下点与摄影点组成的探测区域分布变大,可探测的纬度层更高,但是覆盖区域会变得稀疏。根据任务需求和星上载荷限制,选取最佳的轨道设计方案和载荷。基于所优选的星上载荷,设计卫星平台的构型、能源系统、姿轨控系统,遥控遥测、数传等分系统的工程设计细节。最后进行快速获取高质量的成像数据,数据分析以及图像处理等后续工作。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如图3和图4所示,中心部分轨迹为星下点轨迹,侧面轨迹为摄影点轨迹,通过星下点轨迹和摄影点轨迹分别形成的自交点可以确定覆盖范围的中心区域和边界范围。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选定如下参数:e=0,i=94°;根据轨道高度初值估计D=3,N=29;将J2摄动下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和真近点角的漂移速率表示为回归轨道半长轴的函数。
基于此,以下主要轨道数据均为归一化之后的数据。
考虑卫星轨道高度为600km,纬度幅角u=0.80356(rad),升交点赤经Ω=0rad;根据卫星的动力学方程,以及初值[0;1.0940734;0;1.6398;0;0.80356]T,卫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运动如图5所示。
(2)迭代求解回归轨道半长轴。
根据选定的参数可求解得到:
WE=7.2722×10-5,WΩ=1.08462×10-7,Wω=7.58518×10-7
结合回归轨道半长轴a的迭代解算公式:
求得回归轨道半长轴a=6.86635×106m,满足当前回归周期天数和回归圈数条件下摄动轨道的精确值。
(3)考虑J2项对平近点角漂移速度影响:WM=-7.660836×10-7,Wu=WM+Wω,解丢番图方程得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的经度值,得到自交点经度位置为步长0.36961°的均匀分布值,其分布图如图6所示,图6中星下点轨迹自交点计算结果与STK仿真分析一致,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解析求解出了经度值,提高了精度的同时大大简化了计算量。
在求解自交点纬度值时,以时间为自变量,数值搜索自交点经度下的纬度值,可以采用二分法等方法逐次逼近,至达到精度要求为止,采用二分法求得的自交点分布图如图7所示,以时间为变量,通过经度对纬度进行搜索,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由图7知相邻两列自交点关于两列自交点经度中心线与赤道的交点呈中心对称分布,每隔一列自交点分布在同一纬度层上,每一纬度层上自交点纬度相差不大。
(4)假设卫星摆角为45°,即卫星摄影点与卫星连线和卫星星下点之间的夹角β为45°,卫星摄影点示意图如图8所示,图8中每个自交点附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存在一个摄影点,四个摄影点沿卫星摄影点轨迹所围区域为短时间内卫星能再覆盖的区域,可实现对该区域内目标的短期再次访问,绘制图像和对比分析。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4)
1.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回归周期天数和回归圈数,迭代求解回归轨道半长轴;
根据迭代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得到的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分布;
其中:
根据迭代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经纬度和摄影点经纬度分别进行计算,包括:
计算格林威治赤经αG:
计算卫星赤纬δ和赤经α:
α=arcsin(sin(i)×sin(u))
其中,u表示纬度幅角,i表示轨道倾角,μ表示地球引力常数,Ω表示升交点赤经;
计算星下点大地经度λ和星下点大地纬度φ:
λ=α
取星下点轨迹上交叉两点的经纬度为(λ1,φ1)和(λ2,φ2),则有:λ1=λ2,φ2=φ1;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u1=u2+2kπ,u1+u2=(2k+1)π,则:
其中,u1表示(λ1,φ1)的纬度幅角,u2表示(λ2,φ2)的纬度幅角,u1的模与u2的模相等,均为u0;
由球面三角性质知:
其中,αG1表示纬度幅角u1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αG2表示纬度幅角u2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
由三角函数性质知:
(λ1+αG1-Ω)-(λ2+αG2-Ω)=2nπ
(λ1+αG1-Ω)-(λ2+αG2-Ω)=(2n+1)π
相减得:
(λ1+αG1-Ω)+(λ2+αG2-Ω)=nπ
假定初始时刻t0=0,则:
λ1+λ2=nπ+2Ω-2αG0-WE(t1+t2)
其中,αG0表示初始时刻t0对应的格林威治赤经,t1和t2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自交点时刻,WE表示地球东向角速度;
又:
u1+u2=2u0+Wu(t1+t2)=(2k+1)π
Wu=WM+Wω
则有:
求解可得星下点轨迹交叉点经度λ交=λ1=λ2;其中,Wω表示ω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WM表示M在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平均变化率;
以纬度幅角为自变量,仿真求解和数值搜索,得到一个回归周期内星下点轨迹在经度λ交下的纬度φ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求解得到的回归轨道半长轴和地球扁率摄动系数J2下的轨道运行规律,对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摄影点经纬度进行计算,包括:
确定卫星飞行方向上某位置摄影点(λ′,φ′)与星下点对地心的张角为γ:
其中,β表示摄影点与卫星连线与卫星星下点之间的夹角,H表示星下点与卫星之间的距离,λ′表示摄影点经度,φ′表示摄影点纬度;
则,摄影点的经纬度按照如下坐标转换实现:
L=I·Rz(Ω)·Rx(i)·Rz(u)·Ry(-γ)
其中,L表示以摄影点为原点的“天-东-北”坐标系,I表示惯性坐标系,x轴指向春分点,Rz(Ω)、Rx(i)、Rz(u)、Ry(-γ)表示坐标转换矩阵;
L=[1 0 0]T
I=[cosλ′cos(φ′+αG) cosλ′sin(φ′+αG) sinλ′]T
展开可得:
求解得到摄影点(λ′,φ′)的经纬度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13647.5A CN111680354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13647.5A CN111680354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80354A CN111680354A (zh) | 2020-09-18 |
CN111680354B true CN111680354B (zh) | 2022-10-21 |
Family
ID=7245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3647.5A Active CN111680354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803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8322B (zh) * | 2020-10-26 | 2022-04-08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海洋卫星回归轨道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N112511212B (zh) * | 2020-11-17 | 2024-07-02 |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星下点实现tdma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874814B (zh) * | 2021-01-25 | 2023-01-06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一种红外低轨星座的任务星调度方法 |
CN112861373B (zh) * | 2021-03-04 | 2023-09-01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近地小行星撞击轨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
CN115982899A (zh) * | 2021-06-30 | 2023-04-18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全球碳盘点卫星 |
CN113589832B (zh) * | 2021-06-30 | 2024-03-19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对地表固定区域目标稳定观测覆盖的星座快速设计方法 |
CN113777638B (zh) * | 2021-07-02 | 2024-02-20 |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球目标星座重访能力快速计算方法 |
CN113343369B (zh) * | 2021-08-06 | 2021-10-01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一种航天器气动融合轨道摄动分析方法 |
CN113722897B (zh) * | 2021-08-18 | 2024-04-19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一种基于高分系列卫星的协同观测方法 |
CN113609708B (zh) * | 2021-09-06 | 2024-04-09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基于近火点漂移的火星全球遥感轨道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114996842B (zh) * | 2022-05-26 | 2022-11-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面向多目标快速响应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 |
CN115540877B (zh) * | 2022-09-14 | 2023-08-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考虑地球扁率的太阳光照系数确定方法 |
CN116208230B (zh) * | 2023-01-19 | 2024-02-13 |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自主数传快速判定及任务参数计算方法 |
CN118457946A (zh) * | 2024-07-09 | 2024-08-09 | 之江实验室 | 一种基于幂减迭代的卫星运行轨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3953A (zh) * | 2013-07-05 | 2013-10-23 | 河海大学 | 一种提高卫星测高交叉点精度的方法 |
WO2018148919A1 (zh) * | 2017-02-17 | 2018-08-23 | 清华大学 | 一种利用回归轨道实施通信的卫星星座实现方法 |
-
2020
- 2020-04-20 CN CN202010313647.5A patent/CN1116803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3953A (zh) * | 2013-07-05 | 2013-10-23 | 河海大学 | 一种提高卫星测高交叉点精度的方法 |
WO2018148919A1 (zh) * | 2017-02-17 | 2018-08-23 | 清华大学 | 一种利用回归轨道实施通信的卫星星座实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and conceptual system design for super low altitude satellite;Ming Xu 等;《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140228;第25卷(第1期);全文 * |
地月系L2 点Lissajous 轨道卫星对地月的跟踪规律研究;徐明 等;《宇航学报》;20080131;第29卷(第1期);全文 * |
计算测高卫星地面轨迹交叉点的快速数值算法;汪海洪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0331(第03期);全文 * |
高精度重力场下回归轨道半解析优化设计;何艳超 等;《宇航学报》;20160531;第37卷(第5期);第528-532页第2-3部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80354A (zh) | 2020-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80354B (zh) | 近地回归轨道卫星星下点和摄影点轨迹自交点的计算方法 | |
CN107329146B (zh) | 一种导航卫星低轨监测星座的优化设计方法 | |
McMahon et al. | The OSIRIS-REx radio science experiment at Bennu | |
Boain | AB-Cs of sun-synchronous orbit mission design | |
Van Patten et al. | A possible experiment with two counter-orbiting drag-free satellites to obtain a new test of einstein's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improved measurements in geodesy | |
CN106871932A (zh) | 基于金字塔搜索地形匹配的星载激光在轨指向检校方法 | |
CN111949922A (zh) | 适用于对地探测任务多时间窗的星上快速计算的方法及系统 | |
Davies et al. | Report of the IAU working group on cartographic coordinates and rotational elements of the planets and satellites | |
CN112230219B (zh) | 基于全方位角观测的轨道参数及星座构型设计方法 | |
CN112713922A (zh) | 一种多波束通讯卫星的可见性快速预报算法 | |
Matsumoto et al. | MMX geodesy investigations: science requirements and observation strategy | |
Mastrodemos et al. | Optical navigation for the Dawn mission at Vesta | |
CN114386282B (zh) | 半分析法的低轨巨型星座轨道动力学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0471432A (zh) | 一种卫星编队构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Bussy-Virat et al. | The Spacecraft Orbital Characterization Kit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CYGNSS Mission. | |
CN114063114B (zh) | 卫星实拍实传任务可观测区域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13093246B (zh) | 地面多目标点成像快速判定及任务参数计算方法 | |
CN111060077A (zh) | 基于稀疏控制点的遥感卫星图像定位方法 | |
Levison et al. | A contact binary satellite of the asteroid (152830) Dinkinesh | |
Somov et al. |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of a surveying satellite when an area imagery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 |
Golikov | THEONA—a numerical-analytical theory of motion of artificial satellites of celestial bodies | |
Golubev et al. | Mission Design of Multipurpose Flights to Venus | |
Xiongzi et al. | Attitude scheduling for dynamic imaging of agile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along a curve target | |
Katona | On mean revisit frequency of non-repeating satellite orbits with finite sensor range | |
Wei et al. | Redesign of high-precision reference orbit for interferometric SAR satellite with injection err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