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9324A -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9324A
CN111679324A CN202010540949.6A CN202010540949A CN111679324A CN 111679324 A CN111679324 A CN 111679324A CN 202010540949 A CN202010540949 A CN 202010540949A CN 111679324 A CN111679324 A CN 111679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data
wavelet
zero
offset
ph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0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9324B (zh
Inventor
马光凯
张少华
周铮铮
孙鹏远
王艳娇
曹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5409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9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9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4Geostructures, e.g. in 3D data cubes
    • G01V2210/641Continuity of geo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处理海洋地震数据,该方法包括: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对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基于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匹配算子表示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基于匹配算子,对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Description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是将地震数据中的子波转化为零相位子波。零相位子波的分辨率较高,经过零相位化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出地层的界面。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地下地层信息,会利用人工地震对海底地层进行勘探。为了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会对地震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最终形成零相位化处理后的地震数据,通过零相位化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刻画海底地层的界面。
但是,常规方法是利用远场子波来实现地震数据的零相位化,由于远场子波是模拟的地震子波,也即远场子波是理论子波,与实际的地震子波存在一定的差距,远场子波没有充分考虑地下介质等对子波的影响,使得到的零相位处理结果不够准确,影响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从而影响地震数据成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提高地震数据的零相位化处理结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所述近炮检距是炮检距小于或等于海底深度;
对所述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基于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所述匹配算子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和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基于所述匹配算子,对所述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包括:
确定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
确定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所述互相关函数确定所述匹配算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所述互相关函数确定所述匹配算子,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匹配算子: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021
式中: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022
gaa(τ)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n-τ、n均为非负整数,τ≤n≤N-1,N为正整数;
f(t)表示匹配算子,t=0,1,……,N-1,t为整数;
gca(τ)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包括:
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得到所述地震数据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和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
基于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和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炮检距,确定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
基于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对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进行时差校正和拉平,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还包括:
对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所述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进行求和,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包括:
切除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旁瓣,得到切除后的子波;
对所述切除后的子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切除后的子波的振幅谱;
对所述振幅谱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匹配算子,对所述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的地震数据,包括:
所述匹配算子和地震数据进行褶积,得到零相位化的地震数据。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所述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所述近炮检距是炮检距小于或等于海底深度;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所述匹配算子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和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匹配算子,对所述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提取出来,对提取出的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并通过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确定出匹配算子。再通过该匹配算子确定零相位化地震数据。地震数据经过地下地层的反射,也即近炮检距子波经过地下地层的反射,包含了真实的地震子波信息,通过近炮检距子波确定的匹配算子,考虑了地下介质对近炮检距子波的影响,对于同一组地震数据而言,地下介质对子波的影响几乎相同,所以通过该匹配算子确定零相位化地震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同时,通过匹配算子可以把地震数据转化为零相位地震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地震数据图;
图4示出了一种未经处理的地震子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相位子波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地震数据的叠加剖面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相位化地震数据的叠加剖面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近炮检距是炮检距小于或等于海底深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近炮检距子波的炮检距较小,相应的子波在地下传播的时间少,在传播过程中子波衰减程度小,后续通过炮检距子波确定的匹配算子的准确性更高,保证计算精度。近炮检距由实际数据特点和质量确定,近炮检距一般不超过2000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地震数据可以是勘探海底地层时保留的地震数据。也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实验,得到地震数据,该地震数据经过了海底的反射。
示例性地,该地震数据可以是叠前单炮地震数据,叠前单炮地震数据未经过处理,准确性更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地震数据中包含有多道地震数据,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子波均可以反映该子波经过的地层的信息。其中,一个检测点检测到一个发射点的发射的地震数据就是一道地震数据。
在该实现方式中,近炮检距子波经过了地层的反射,在近炮检距子波传播的过程中,地下介质会影响近炮检距子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即近炮检距子波能够反映地下介质对近炮检距子波影响,使后续确定的零相位化地震数据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保证零相位化地震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S12:对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步骤S13:基于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匹配算子表示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该匹配算子能够反映经过地层反射的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步骤S14:基于匹配算子,对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提取出来,对提取出的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并通过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确定出匹配算子。再通过该匹配算子确定零相位化地震数据。地震数据经过地下地层的反射,也即近炮检距子波经过地下地层的反射,包含了真实的地震子波信息,通过近炮检距子波确定的匹配算子,考虑了地下介质对近炮检距子波的影响,对于同一组地震数据而言,地下介质对子波的影响几乎相同,所以通过该匹配算子确定零相位化地震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同时,通过匹配算子可以把地震数据转化为零相位地震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分辨率。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采集地震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地震数据可以是海洋勘探地震数据,该地震数据经过了海底和地下介质的反射。
步骤S21:对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得到地震数据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和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对每一个共中心点(英文:Common Middle Point,简称:CMP)上的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获得整个工区的叠加剖面,然后在叠加剖面上获取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以及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其中,一个共中心点的地震数据包括多道地震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自激自收时间指发射点和检波点在同一位置时(即炮检距为0),从发射点发射数据到检波点检测到地震波的时间差。在同一次实验中,海底反射的自激自收时间是相同的。叠加速度指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
步骤S22:基于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和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炮检距,确定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旅行时指从发射点发射数据到检波点检测到地震波的时间差,当发射点和检波点不在同一位置时,旅行时大于自激自收时间。可以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071
公式(1)中,t表示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单位:毫秒(ms);
t0表示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单位:毫秒;
x表示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炮检距,单位:米;
υ表示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单位:米每毫秒(m/ms)。
步骤S23:基于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对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的进行时差校正和拉平,得到近炮检距子波。
其中,时差校正表示将地震数据的实际旅行时减去预计旅行时,此时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起点均为0。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时差校正中的预计旅行时并非实际旅行时,为了保持地震数据的波形的完整,把校正后地震数据下移一个常数旅行时,即保证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起点均相同,且大于0。上述过程也称为拉平,对地震数据拉平后便于后续叠加求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常数旅行时的范围一般在150毫秒至250毫秒之间,例如,常数旅行时可以为200毫秒。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的进行时差校正和拉平,可以对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求和,就可以得到近炮检距子波。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地震数据图。参见图3,经过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地震数据的起点均大于0,且地震数据的起点相同,便于后续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在图3中,横坐标表示炮检距,单位米(m),纵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毫秒(ms)。
步骤S24:切除近炮检距子波的旁瓣,得到切除后的子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子波的旁瓣切除是为了压制气泡和虚反射等噪音,提高子波的分辨率。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余弦函数、汉明窗或者钟形窗等窗函数对近炮检距子波a(t)进行处理,得到切除后的子波a1(t)。
步骤S25:对切除后的子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切除后的子波的振幅谱。
示例性地,对切除后的子波a1(t)做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切除后的子波a1(t)的频率域数据,然后对每一频率求绝对值得到切除后的子波a1(t)振幅谱A(f)。其中,f是地震数据的频率
步骤S26:对振幅谱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示例性地,把振幅谱A(f)作为子波a(t)的振幅谱,相位谱为零,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就可以得到零相位子波c(t)。
图4示出了一种未经处理的地震子波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相位子波示意图。参见图4和图5,地震子波在处理前分辨率较低,零相位子波的分辨率较高。在图4和图5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毫秒(ms),纵坐标表示振幅。
步骤S27:确定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081
公式(2)中,gaa(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n-τ、n均为非负整数,τ≤n≤N-1,N为正整数;
a(n)表示近炮检距子波中第n个采样点的地震数据;
a(n-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中第n-τ个采样点的地震数据。
步骤S28:确定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082
公式(3)中,gca(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n-τ、n均为非负整数,τ≤n≤N-1,N为正整数;
c(n)表示零相位化子波中第n个采样点的地震数据;
a(n-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中第n-τ个采样点的地震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近炮检距子波a(t)的自相关函数以及近炮检距子波a(t)与零相位化子波c(t)的互相关函数,便于后续确定近炮检距子波a(t)与零相位化子波c(t)之间的关系。
步骤S29:基于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关系确定匹配算子。
示例性地,把近炮检距子波a(t)作为输入,零相位子波c(t)作为期望,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匹配算子: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091
式(4)中:gaa(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n-τ、n均为非负整数,τ≤n≤N-1,N为正整数;
f(t)表示匹配算子,t=0,1,……,N-1,t为整数;
gca(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步骤S30:基于匹配算子,对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示例性地,确定匹配算子f(t)后,通过匹配算子f(t)可以对地震数据中每一道地震数据进行褶积,完成地震数据的零相位化处理。其中,褶积是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基本运算,这里不做赘述。
图6示出了一种地震数据的叠加剖面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相位化地震数据的叠加剖面图。参见图6和图7,相比于未处理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地震数据中的子波明显更对称,数据的分辨率也得到了提高。在图6和图7中,横坐标表示共中心点的序号,纵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毫秒(ms)。其中,叠加剖面图指将地震数据的集合,该叠加剖面图可以反映地下地层信息。
本公开利用海底反射来提取近炮检距子波,然后切除提取的近炮检距子波的旁瓣,并进行零相位化处理,求出提取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后子波的匹配算子,然后利用该匹配算子对所有的地震数据进行褶积,得到零相位化的地震数据。该方法克服了常规方法中利用的远场子波只是一个理论模拟子波,没有考虑实际因素对子波的影响。而本方法是数据驱动的,通过实际数据来求取子波,充分考虑了实际因素对子波的影响,因此本公开能更好的实现地震数据的零相位化,提高数据的分辨比。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的框图。参见图8,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101,被配置为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近炮检距是炮检距小于或等于海底深度。
第一处理模块102,被配置为对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确定模块103,被配置为基于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匹配算子表示近炮检距子波和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第二处理模块104,被配置为基于匹配算子,对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可选地,确定模块103,被配置为确定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确定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基于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
可选地,确定模块103,被配置为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匹配算子: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101
式中:
Figure BDA0002538921440000102
gaa(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n-τ、n均为非负整数,τ≤n≤N-1,N为正整数;
f(t)表示匹配算子,t=0,1,……,N-1,t为整数;
gca(τ)表示近炮检距子波与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可选地,提取模块101,被配置为对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得到地震数据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和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基于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和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炮检距,确定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基于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对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的进行时差校正和拉平,得到近炮检距子波。
可选地,提取模块101,还被配置为对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进行求和,得到近炮检距子波。
可选地,第一处理模块102,被配置为切除近炮检距子波的旁瓣,得到切除后的子波;对切除后的子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切除后的子波的振幅谱;对振幅谱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可选地,第二处理模块104,被配置为计算所述匹配算子和地震数据进行褶积,得到零相位化的地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在处理地震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与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框图。该计算机设备400可以为台式电脑,服务器或者其他类型的设备。参照图9,计算机设备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402,存储器404,电力组件406,多媒体组件408,音频组件4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412,传感器组件414,以及通信组件416。
处理组件402通常控制计算机设备4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4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408和处理组件4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4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计算机设备4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计算机设备400上操作的任何软件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406为计算机设备4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4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计算机设备4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408包括在计算机设备4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4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计算机设备4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4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4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计算机设备4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404或经由通信组件4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4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412为处理组件4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4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计算机设备4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414可以检测到计算机设备4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计算机设备4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检测计算机设备400或计算机设备4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计算机设备4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计算机设备4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计算机设备4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4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软件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416被配置为便于计算机设备400和其他设备之间无线方式的通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信组件416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从而实现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检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4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可选地,通信组件416还包括NFC模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软件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404,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上述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处理海洋地震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所述近炮检距是炮检距小于或等于海底深度;
对所述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基于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所述匹配算子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和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基于所述匹配算子,对所述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包括:
确定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
确定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所述互相关函数确定所述匹配算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所述互相关函数确定所述匹配算子,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匹配算子:
Figure FDA0002538921430000011
式中:
Figure FDA0002538921430000012
gaa(τ)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n-τ、n均为非负整数,τ≤n≤N-1,N为正整数;
f(t)表示匹配算子,t=0,1,……,N-1,t为整数;
gca(τ)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包括:
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得到所述地震数据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和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
基于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叠加速度、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自激自收时间和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炮检距,确定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
基于所述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预计旅行时,对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进行时差校正和拉平,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还包括:
对时差校正和拉平后的所述近炮检距的地震数据进行求和,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包括:
切除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旁瓣,得到切除后的子波;
对所述切除后的子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切除后的子波的振幅谱;
对所述振幅谱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匹配算子,对所述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的地震数据,包括:
所述匹配算子和地震数据进行褶积,得到零相位化的地震数据。
8.一种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装置包括:
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地震数据中的近炮检距子波,所述近炮检距是炮检距小于或等于海底深度;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近炮检距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零相位化子波;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近炮检距子波的自相关函数、所述近炮检距子波与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互相关函数确定匹配算子,所述匹配算子表示所述近炮检距子波和所述零相位化子波的关系;
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匹配算子,对所述地震数据所包括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化地震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
CN202010540949.6A 2020-06-15 2020-06-15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79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0949.6A CN111679324B (zh) 2020-06-15 2020-06-15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0949.6A CN111679324B (zh) 2020-06-15 2020-06-15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9324A true CN111679324A (zh) 2020-09-18
CN111679324B CN111679324B (zh) 2023-08-18

Family

ID=7245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0949.6A Active CN111679324B (zh) 2020-06-15 2020-06-15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93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046A (zh) * 2021-02-04 2021-05-18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数据气泡压制方法及处理终端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0859A (en) * 1987-03-09 1988-10-25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terpreting seismic data
CN102279416A (zh) * 2010-12-30 2011-12-14 北京诺克斯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远近偏移距叠加剖面相位频率的匹配方法
US20120257476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Saul Antonio Trujillo Muhl Seismic image enhancement
CN102749648A (zh) * 2012-07-04 2012-10-24 浙江大学 利用不同深度震源提高海上地震数据分辨率的分频匹配滤波方法
CN103675899A (zh) * 2012-09-04 201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子波压缩拓展叠后地震数据频带的方法
CN103913770A (zh) * 2014-03-27 2014-07-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于vsp资料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4391324A (zh) * 2014-12-03 2015-03-04 成都理工大学 依赖频率的avo反演前的地震道集动校拉伸校正预处理技术
CN104570122A (zh) * 2015-01-14 2015-04-2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569275A (zh) * 2015-10-10 2017-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子波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707342A (zh) * 2016-12-12 2017-05-2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共炮点道集多级面波压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29075A (zh) * 2017-05-02 2017-10-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域地震子波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561586A (zh) * 2017-07-31 2018-01-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气泡压制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06920A1 (en) * 2016-10-19 2018-04-19 Pgs Geophysical As Method for adjusting attributes of marine seismic survey data
CN110850469A (zh) * 2019-11-20 2020-02-28 李志勇 一种基于克希霍夫积分解的地震槽波深度偏移的成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0859A (en) * 1987-03-09 1988-10-25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terpreting seismic data
CN102279416A (zh) * 2010-12-30 2011-12-14 北京诺克斯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远近偏移距叠加剖面相位频率的匹配方法
US20120257476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Saul Antonio Trujillo Muhl Seismic image enhancement
CN102749648A (zh) * 2012-07-04 2012-10-24 浙江大学 利用不同深度震源提高海上地震数据分辨率的分频匹配滤波方法
CN103675899A (zh) * 2012-09-04 201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子波压缩拓展叠后地震数据频带的方法
CN103913770A (zh) * 2014-03-27 2014-07-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于vsp资料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4391324A (zh) * 2014-12-03 2015-03-04 成都理工大学 依赖频率的avo反演前的地震道集动校拉伸校正预处理技术
CN104570122A (zh) * 2015-01-14 2015-04-2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569275A (zh) * 2015-10-10 2017-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子波零相位化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80106920A1 (en) * 2016-10-19 2018-04-19 Pgs Geophysical As Method for adjusting attributes of marine seismic survey data
CN106707342A (zh) * 2016-12-12 2017-05-2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共炮点道集多级面波压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29075A (zh) * 2017-05-02 2017-10-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域地震子波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561586A (zh) * 2017-07-31 2018-01-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气泡压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50469A (zh) * 2019-11-20 2020-02-28 李志勇 一种基于克希霍夫积分解的地震槽波深度偏移的成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展源;吴国忱;王玉梅;: "基于波动方程重建震源子波的三维全波形反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no. 0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046A (zh) * 2021-02-04 2021-05-18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数据气泡压制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2817046B (zh) * 2021-02-04 2021-12-2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数据气泡压制方法及处理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9324B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808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measurement, entity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path propagation effect measurement and mitigation in source signal separation
US109573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urce signal separation
US10334357B2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sound field analysis
KR101415026B1 (ko) 마이크로폰 어레이를 이용한 다채널 사운드 획득 방법 및장치
JP6526049B2 (ja) 源信号分離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測定、エンティティ及びパラメータ推定、及び経路伝播効果測定及び軽減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Yang Source depth estimation based on synthetic aperture beamfoming for a moving source
JP2017516131A5 (zh)
Josso et al. Source motion detection,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for underwater acoustics inversion by wideband ambiguity lag-Doppler filtering
FR2985573A1 (fr) Srme de flute a profondeur variable
Sturm et al. Comparisons of laboratory scale measurements of three-dimensional acoustic propagation with solutions by a parabolic equation model
CA3123970A1 (fr) Mesure temporelle a haute precision d'evenements vibro-acoustiques en synchronisation avec un signal sonore sur dispositif a ecran tactile
Li et al. Use of multipath time-delay ratio for source depth estimation with a vertical line array in deep water
CN111679324A (zh) 地震数据零相位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R2972057A1 (fr) Dispositif et procede pour un retrait de bruit commande par coherence multidimensionnelle des donnees
CN114830686A (zh) 声源的改进定位
CN112255679B (zh) 地震资料绕射深度偏移处理方法及装置
Kim et al. Imaging volcanic infrasound sources using time reversal mirror algorithm
Warner et al. Bowhead whale localization using asynchronous hydrophones in the Chukchi Sea
W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LOS Acoustic Signal Using CNN and Bi-LSTM.
CN112130208B (zh) 一种处理电缆中鬼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38085A (zh) 有效地震信号的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Zhu et al. Multifrequency matched-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based on Wasserstein metric for probability measures
CN113406697A (zh) 储层的横波品质因子获取方法和装置
Frank et al. Modeling oceanic T-phases and interface waves with a seismic source and parabolic equation solutions
CN117518269A (zh) 海洋勘探中压制多次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