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1496B -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71496B CN111671496B CN202010474890.5A CN202010474890A CN111671496B CN 111671496 B CN111671496 B CN 111671496B CN 202010474890 A CN202010474890 A CN 202010474890A CN 111671496 B CN111671496 B CN 1116714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jaw
- handle
- nucleus pulposus
- connecting rod
- bend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812—Surgical forceps with a single pivotal connection
- A61B17/282—Jaw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812—Surgical forceps with a single pivotal connection
- A61B17/2841—Han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812—Surgical forceps with a single pivotal connection
- A61B17/2841—Handles
- A61B2017/2845—Handles with a spring pushing the handle bac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2017/564—Methods for bone or joint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手把、连接杆、抓钳及用以控制抓钳自动闭合以抓取颈椎椎体后方髓核的控制构件;抓钳开合方向与连接杆长度方向相垂直;控制构件连接于抓钳与操作手把之间。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可以安全且有效的抓取脱落至椎体后方的髓核,且因设计巧妙,可以有效的抓取,同时因为考虑到脊髓前方与椎体后方之间操作空间狭小,设计成平行椎体方向的抓钳张口方向,可避免脊髓损伤,进而,使得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颈椎的构造主要包括脊髓、多个椎体、多个椎间盘及多个髓核;相应多个椎体与相应多个椎间盘从上至下交错分布于相应脊髓外,相应多个髓核则对应位于多个椎间盘内侧与相应脊髓外壁之间,多个椎体内侧与相应脊髓外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每个椎间盘的上下间距为6.0mm-8.0mm;每个椎体的上下间距为12.0mm-16.0mm。每个髓核的上下间距同为6.0mm-8.0mm,且每个髓核前端至其后端面的厚度为3.0mm左右。
对于髓核脱落的病人,即髓核从某一椎间盘内侧脱落至位于其下部的椎体内侧间隙时,则需要将相应髓核全部取出,以解除脊髓压迫。
对于脱落至椎体后方的髓核如果不能通过椎间隙摘除,碰到类似的情况一般有三种应对方法:1、将ACDF手术转变为ACCF手术,即将相应的椎体进行次全切除,这必然增加手术难度,且出血量大,创伤大;2、参照图8,使用平时常用的简易小钩子3000(包括横杆100及向下连接于相应横杆100前端的提钩110)反复伸入椎体后方进行旋转探刮,以其能尽可能的在选择探刮过程中将髓核带出,但是在反复的探刮中可能导致硬膜破裂,甚至导致脊髓损伤,且仍有可能导致髓核残留而遗留症状;3、使用磨钻将椎体后壁进行扩大磨出,使椎间隙的空间扩大至能抓取到脱落至椎体后方的髓核,但是这样也会导致手术创伤的增加,且如果过多的磨掉后方椎体骨质,将会导致cage不匹配,进而影响颈椎的稳定以及预后等。
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手把、向前连接于所述操作手把前端的连接杆、向下固于所述连接杆前端的抓钳及用以控制所述抓钳自动闭合以抓取颈椎椎体后方髓核的控制构件;
所述抓钳开合方向与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控制构件连接于所述抓钳与所述操作手把之间。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前端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弯折部;所述抓钳向下固于所述弯折部。
优选地,所述弯折部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且所述弯折部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中轴线之间夹角为R;所述R=85度-90度。
优选地,所述R=90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前端与所述弯折部上端相连接的部位倒角,以使形成圆滑过渡部。
优选地,所述抓钳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转轴及扭簧;
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相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夹爪中上部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上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固于所述弯折部;所述扭簧穿套于所述转轴外;所述扭簧第一扭力端与所述第一夹爪中上部内端面相抵,所述扭簧第二扭力端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上部内端面相抵,以使撑开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内端面及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内端面均成型为锯齿状结构,并均内凹以使形成用以抓取髓核的抓取空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构件包括复位弹簧及钢丝绳;
所述连接杆及与其相连的所述弯折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后端外壁开设有过口;所述弯折部下端形成为敞口;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固于所述弯折部内并靠近其下端敞口;所述第一夹爪中上部及所述第二夹爪中上部均自所述敞口伸入所述弯折部,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手把包括操作手把A及操作手把B;所述操作手把A包括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长条状转动柄及连接于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后上端下部的握环A;所述操作手把B包括下端朝前设置的倒L型连接柄及连接于所述倒L型连接柄后上端上部的握环B;所述长条状转动柄中下部与所述倒L型连接柄前下部拐角处通过一铰接件相铰接,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下端位于所述倒L型连接柄前下方;
所述钢丝绳穿设于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弯折部,所述钢丝绳后端伸出所述过口并连接至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前下端,所述钢丝绳前端位于所述弯折部内上方,并分叉形成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夹爪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夹爪上端;
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后上端与所述倒L型连接柄后上端之间;
当握紧所述握环A与所述握环B,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前下部顺时针转动而顺带向后拉紧所述钢丝绳时,所述第一夹爪上端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端相靠拢,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之间呈闭合状态。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外径及所述弯折部外径均为D;所述弯折部长度为L1;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及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的长度均为L2;
所述D=4.0mm-8.0mm;所述L1=4.0mm;所述L2=4.0mm-6.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在实施时,一方面,预先取出与相应脱落的髓核初始位置相对的椎间盘,以形成髓核取出通道,再通过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所述抓钳自动闭合,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抓钳经所形成的髓核取出通道塞入至以使相应抓钳刚好位于所脱落的髓核正上方,再转动所述操作手把带动所述抓钳向下转动至颈椎椎体后方并靠近所脱落的髓核,后续的,松开所述控制构件,以使所述抓钳自动打开,再操控所述控制构件以使所述抓钳自动闭合,即可抓取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再转动所述操作手把带动所述抓钳向上转动至相应髓核取出通道内端,即可将所抓取的髓核沿着相应髓核取出通道拉出,在此抓取及拉出过程中,控制所述抓钳保持闭合状态,即能抓紧所脱落的髓核,使得所抓取的髓核不易脱落,继而使得髓核能做到一次抓取成功,使得本发明使用可靠性好,另一方面,所述抓钳开合方向与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相垂直,如此,在所述抓钳伸入椎体内侧与相应脊髓外壁之间的间隙来抓取掉进其内的髓核时,所述抓钳开合方向所构成的平面与人体颈椎脊髓长度方向相平行,使得其打开时不会损伤到脊髓,使得本发明使用安全性好,进而,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弯折部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中轴线之间夹角为R;所述R=85度-90度,如此,即使得所述抓钳下端为垂直向下或向所述连接杆后端一侧倾斜,使得所述抓钳下端在伸至颈椎椎体后方时不易向后损伤脊髓,使得本发明使用安全性更好,另一方面,所述抓钳的第一夹爪中下部内端面与第二夹爪中下部内端面均成型为锯齿状结构,并均内凹形成髓核抓取空间,使得在其相向闭合时,其之间所抓取的髓核抓取夹紧性好,使得所抓取的髓核更加不易脱落,另一方面,当握紧所述握环A与所述握环B,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前下部顺时针转动而顺带向后拉紧所述钢丝绳时,所述第一夹爪上端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端相靠拢,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之间呈闭合状态,如此,即使得在操控时,握力为前后方向,抓钳开合为左右方向,本发明将前后方向的握力转变为左右方向的抓取力,使得操作起来能更加顺手,且握力为前后方向时,也使得能更好的适于操作医生用力握紧所述操作手把的操作手把A与操作手把B,来迫使所述抓钳在闭合时有更强的夹紧力度夹紧所抓取的髓核,使得髓核夹紧取出效果更优,从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在握紧所述操作手把与所述握把,以使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之间呈闭合状态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抓钳的前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相连接时,其中下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扭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人体正常颈椎椎体局部剖视图;
图7是单一髓核脱落的人体颈椎椎体局部剖视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简易小钩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1000;
操作手把10;
操作手把A101;操作手把B102;长条状转动柄1011;握环A1012;倒L型连接柄1021;握环B1022;铰接件103;
连接杆20;
弯折部201;过口202;
抓钳30;
第一夹爪301;第一内腔3011;第一倒刺3012;第二夹爪302;第二内腔3021;第二倒刺3022;转轴303;扭簧304;第一扭力端3041;第二扭力端3042;
控制构件40;
复位弹簧401;钢丝绳402;第一连接部4021;第二连接部4022;
颈椎2000;
脊髓60;
椎体70;
椎间盘80;
髓核90;
简易小钩子3000;
横杆100;
提钩1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6所示;
人体颈椎2000的构造主要包括脊髓60、多个椎体70、多个椎间盘80及多个髓核90;相应多个椎体70与相应多个椎间盘80从上至下交错分布于相应脊髓60外,相应多个髓核90则对应位于多个椎间盘80内侧与相应脊髓60外壁之间,多个椎体70内侧与相应脊髓60外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每个椎间盘80的上下间距为6.0mm-8.0mm;每个椎体70的上下间距为12.0mm-16.0mm。每个髓核90的上下间距同为6.0mm-8.0mm,且每个髓核90前端至其后端面的厚度为3.0mm左右。
对于髓核90脱落的病人,参照图7所示,即髓核90从某一椎间盘80内侧脱落至位于其下部的椎体70内侧间隙时,则需要将相应髓核90取出,以减轻病人髓核90脱落所带来的疼痛感。
针对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术,参照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1000,包括操作手把10、向前连接于所述操作手把10前端的连接杆20、向下固于所述连接杆20前端的抓钳30及用以控制所述抓钳30自动闭合以抓取颈椎2000椎体70后方髓核90的控制构件40;
其中,所述抓钳30开合方向与所述连接杆20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控制构件40连接于所述抓钳30与所述操作手把10之间。
由上所述,需要阐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1000,在实施时的使用步骤主要为:
首先,预先取出与相应脱落的髓核90初始位置相对的椎间盘80,以形成髓核90取出通道;
其次,通过所述控制构件40控制所述抓钳30自动闭合,以使所述连接杆20与所述抓钳30平置而水平的经所形成的髓核90取出通道塞入至以使相应抓钳30刚好位于所脱落的髓核90正上方;
再次,转动所述操作手把10带动所述抓钳30向下转动至颈椎2000椎体70后方并靠近所脱落的髓核90;
然后,松开所述控制构件40,以使所述抓钳30自动打开而正对所脱落的髓核90;
后续的,再操控所述控制构件40以使所述抓钳30自动闭合,即可抓取颈椎2000椎体70后方髓核90;
再者,再转动所述操作手把10带动所述抓钳30向上转动至水平状态而刚好位于相应髓核90取出通道内端;
最后,手握所述操作手把10,将所抓取的髓核90沿着相应髓核90取出通道向外拉出;
基于上文所述,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抓取及拉出步骤过程中,控制所述抓钳30保持闭合状态,即能抓紧所脱落的髓核90,使得所抓取的髓核90始终不易脱落,继而使得髓核90能做到一次抓取成功,使得本发明使用可靠性好。
并且,所述抓钳30开合方向与所述连接杆20长度方向相垂直,如此,在所述抓钳30伸入椎体70内侧与相应脊髓60外壁之间的间隙来抓取掉进其内的髓核90时,所述抓钳30开合方向所构成的平面与人体颈椎2000脊髓60长度方向相平行,使得其打开时不会损伤到脊髓60,使得本发明使用安全性好。
进而,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20前端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弯折部201;所述抓钳30向下固于所述弯折部201。
具体实施时,所述弯折部201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20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且所述弯折部201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20中轴线之间夹角为R;所述R=85度-90度。
如此,即使得所述抓钳30下端为垂直向下或向所述连接杆20后端一侧倾斜,使得所述抓钳30下端在伸至颈椎2000椎体70后方时不易向后损伤脊髓60,使得本发明使用安全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R=90度,以使所述抓钳30下端为垂直向下,使得在其转动至颈椎2000椎体70后方时,也不易顶伤颈椎2000椎体70。
且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0前端与所述弯折部201上端相连接的部位倒角,以使形成圆滑过渡部,使得其圆滑性好也不易顶伤人体颈椎2000脊髓60。
再者,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所述抓钳30包括第一夹爪301、第二夹爪302、转轴303及扭簧304;
所述第一夹爪301与所述第二夹爪302相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上部与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上部通过所述转轴30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03沿前后方向固于所述弯折部201;所述扭簧304穿套于所述转轴303外;所述扭簧304第一扭力端3041与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上部内端面相抵,所述扭簧304第二扭力端3042与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上部内端面相抵,以使撑开所述第一夹爪301与所述第二夹爪302。
即在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爪301与所述第二夹爪302呈张开状态,以使便于预备抓取所脱落的髓核90。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下部内端面及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下部内端面均成型为锯齿状结构,并均内凹以使形成用以抓取髓核90的抓取空间。
如此,即使得在其相向闭合时,其之间所构成的抓取空间能很好的咬合需要抓取的髓核90,使得所抓取的髓核90抓取夹紧性好而更加不易脱落。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构件40包括复位弹簧401及钢丝绳402;
所述连接杆20及与其相连的所述弯折部201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20后端外壁开设有过口202;所述弯折部201下端形成为敞口;所述转轴303沿前后方向固于所述弯折部201内并靠近其下端敞口;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上部及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上部均自所述敞口伸入所述弯折部201,并通过所述转轴303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手把10包括操作手把A101及操作手把B102;所述操作手把A101包括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长条状转动柄1011及连接于所述长条状转动柄1011后上端下部的握环A1012;所述操作手把B102包括下端朝前设置的倒L型连接柄1021及连接于所述倒L型连接柄1021后上端上部的握环B1022;所述长条状转动柄1011中下部与所述倒L型连接柄1021前下部拐角处通过一铰接件103相铰接,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1011下端位于所述倒L型连接柄1021前下方;
所述钢丝绳402穿设于所述连接杆20及所述弯折部201,所述钢丝绳402后端伸出所述过口202并连接至所述长条状转动柄1011前下端,所述钢丝绳402前端位于所述弯折部201内上方,并分叉形成第一连接部4021及第二连接部4022;所述第一连接部4021连接至所述第一夹爪301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部4022连接至所述第二夹爪302上端;
所述复位弹簧401连接于所述长条状转动柄1011后上端与所述倒L型连接柄1021后上端之间;
当握紧所述握环A1012与所述握环B1022,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1011前下部顺时针转动而顺带向后拉紧所述钢丝绳402时,所述第一夹爪301上端与所述第二夹爪302上端相靠拢,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下部与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下部之间呈闭合状态。
如此一来,即使得在操控本发明时,握力为前后方向,抓钳30开合为左右方向,本发明将前后方向的握力转变为左右方向的抓取力,使得操作起来能更加顺手,且握力为前后方向时,也使得能更好的适于操作医生用力握紧所述操作手把10的操作手把A101与操作手把B102,来迫使所述抓钳30在闭合时有更强的夹紧力度夹紧所抓取的髓核90,使得髓核90夹紧取出效果更优。
并且,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连接杆20外径及所述弯折部201外径均为D;所述弯折部201长度为L1;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下部及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下部的长度均为L2;
再次参照图6所示,基于每个椎间盘80的上下间距为6.0mm-8.0mm;每个椎体70的上下间距为12.0mm-16.0mm;每个髓核90的上下间距同为6.0mm-8.0mm,且每个髓核90前端至其后端面的厚度为3.0mm左右。
所以,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D=4.0mm-8.0mm,并优选为6.0mm,以便于其能经髓核90取出通道伸入,所构建的髓核90取出通道内径即等于每个椎间盘80的上下间距;所述L1=4.0mm;所述L2=4.0mm-6.0mm,并优选为6.0mm,以使所述L1+L2=10.0mm,即以使所述弯折部201上端至所述抓钳30下端之间的长度为10.0mm,使得便于其能伸至颈椎2000椎体70后方中下部来更好抓取所脱落的髓核90。
而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髓核90上下间距一般为6.0mm-8.0mm,椎体70上下间距一般为12.0mm-16.0mm,在髓核90脱落并掉落至相应位置椎体70后方时,其刚好卡在相应位置椎体70后下方,可以得出其上端至相应位置椎体70上端之间的距离为6.0mm-8.0mm,所以,在所述弯折部201上端至所述抓钳30下端之间的长度为10.0mm时,其长度是足够的,使得其在向下转动至相应位置椎体70后方时,有足够的长度来抓取所脱落的髓核90上端,使得本发明使用起来更加可靠。
从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结合图4及图5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爪301中下部内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第一内腔3011,所述第二夹爪302中下部内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第二内腔3021,所述扭簧304的第一扭力端3041抵至所述第一内腔3011,所述扭簧304的第二扭力3042端抵至所述第二内腔3021,且所述第一内腔3011向上均匀固设有多根与所述第一夹爪301一体成型的第一倒刺3012,所述第二内腔3021向上均匀固设有多根与所述第二夹爪302一体成型的第二倒刺3022。
如此,所述扭簧304的第一扭力端3041被限位于所述第一内腔3011,所述扭簧304的第二扭力端3042被限位于所述第二内腔3021,使得所述扭簧304不易移位,在相向闭合所述第一夹爪301与所述第二夹爪302时,所设置的多根所述第一倒刺3012及所设置的多根所述第二倒刺3022能起到辅助抓取所脱落的髓核90的作用,多根所述第一倒刺3012及多根所述第二倒刺3022刺入所抓取的髓核90,使得所抓取的髓核90更加不会脱落,使得本发明使用效果更优。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在结构改进及技术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发明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发明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把、向前连接于所述操作手把前端的连接杆、向下固于所述连接杆前端的抓钳及用以控制所述抓钳自动闭合以抓取颈椎椎体后方髓核的控制构件;
所述抓钳开合方向与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控制构件连接于所述抓钳与所述操作手把之间;
所述连接杆前端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弯折部;所述抓钳向下固于所述弯折部;
所述抓钳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转轴及扭簧;
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相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夹爪中上部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上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固于所述弯折部;所述扭簧穿套于所述转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扭力端与所述第一夹爪中上部内端面相抵,所述扭簧的第二扭力端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上部内端面相抵,以使所述扭簧撑开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
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内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内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第二内腔,所述扭簧的第一扭力端抵至所述第一内腔,所述扭簧的第二扭力端抵至所述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一内腔向上均匀固设有多根与所述第一夹爪一体成型的第一倒刺,所述第二内腔向上均匀固设有多根与所述第二夹爪一体成型的第二倒刺;
所述弯折部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且所述弯折部中轴线与所述连接杆中轴线之间夹角为R;所述R=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前端与所述弯折部上端相连接的部位倒角,以使形成圆滑过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内端面及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内端面均成型为锯齿状结构,并均内凹以形成用以抓取髓核的抓取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构件包括复位弹簧及钢丝绳;
所述连接杆及与其相连的所述弯折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后端外壁开设有过口;所述弯折部下端形成为敞口;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固于所述弯折部内并靠近其下端敞口;所述第一夹爪中上部及所述第二夹爪中上部均自所述敞口伸入所述弯折部,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手把包括操作手把A及操作手把B;所述操作手把A包括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长条状转动柄及连接于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后上端下部的握环A;所述操作手把B包括下端朝前设置的倒L型连接柄及连接于所述倒L型连接柄后上端上部的握环B;所述长条状转动柄中下部与所述倒L型连接柄前下部拐角处通过一铰接件相铰接,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下端位于所述倒L型连接柄前下方;
所述钢丝绳穿设于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弯折部,所述钢丝绳后端伸出所述过口并连接至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前下端,所述钢丝绳前端位于所述弯折部内上方,并分叉形成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夹爪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夹爪上端;
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后上端与所述倒L型连接柄后上端之间;
当握紧所述握环A与所述握环B,以使所述长条状转动柄前下部顺时针转动而顺带向后拉紧所述钢丝绳时,所述第一夹爪上端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端相靠拢,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与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之间呈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外径及所述弯折部外径均为D;所述弯折部长度为L1;所述第一夹爪中下部及所述第二夹爪中下部的长度均为L2;
所述D为4.0mm-8.0mm;所述L1为4.0mm;所述L2为4.0mm-6.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4890.5A CN111671496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4890.5A CN111671496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71496A CN111671496A (zh) | 2020-09-18 |
CN111671496B true CN111671496B (zh) | 2023-06-30 |
Family
ID=7243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74890.5A Active CN111671496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7149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79070B2 (en) * | 2004-07-28 | 2011-02-01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Electroactive polymer-based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grasper |
CN202027656U (zh) * | 2011-03-30 | 2011-11-09 | 申屠增军 | 开放性手术取石钳 |
CN202595307U (zh) * | 2012-03-16 | 2012-12-12 | 四会市研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夹钳 |
CN205019120U (zh) * | 2015-10-08 | 2016-02-10 | 闫红卫 | 一种乳腺外科用肿瘤抓取装置 |
EP3348213A1 (en) * | 2017-01-13 | 2018-07-18 |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 Articulating surg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rongeurs |
CN207693617U (zh) * | 2017-05-10 | 2018-08-07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一种椎间孔器械的镜下吻合器 |
CN108451488B (zh) * | 2018-05-04 | 2020-02-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具有多方向活体采样功能的肠道微型胶囊机器人 |
CN109044474A (zh) * | 2018-09-11 | 2018-12-21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10474890.5A patent/CN11167149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71496A (zh) | 2020-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93069A (en) | Gallbladder stone extracting forceps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 |
JP6725163B2 (ja) | 股関節置換プロテーゼの構成要素を除去するための外科用トレイ、器具、及び方法 | |
US9592066B2 (en) | Selectively bendable remote gripping tool | |
US7087062B2 (en) | Endoscopic stone extraction device with improved basket | |
US20130023911A1 (en) | Surgical endoscop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clamp, clamp retrie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ir use | |
JP2006528029A (ja) | 椎間インプラントを挿入するための器具および方法 | |
JPH06502354A (ja) | 対象物体を操作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または装置 | |
JP6305763B2 (ja) | 放出機構を有する縫合糸通し器 | |
CN111671496B (zh) | 颈椎椎体后方髓核取出装置 | |
CN110742659A (zh) | 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 | |
US10117645B2 (en) | Apparatus for removing devices implanted in the body | |
CN213189930U (zh) | 一种胆道取石钩 | |
US20140329200A1 (en) | Device for Attaching or Removing Dental or Surgical Components | |
CN210130962U (zh) | 一种小动物椎板剥离器 | |
CN111407327B (zh) | 一种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爪 | |
CN103251439B (zh) | 额窦咬骨钳 | |
US20080229651A1 (en) | Fishhook removing tool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 |
CN209899517U (zh) | 用于肩袖修复手术的器械 | |
CN114869403A (zh) | 一种心腔内血栓抓捕装置 | |
CN201510342U (zh) | 枪式复位钳 | |
CN212699094U (zh) | 一种骨折复位钳 | |
US20240081969A1 (en) | IVC Filter Retrieval Device | |
CN209153805U (zh) | 一种头皮牵开器 | |
CN219397873U (zh) | 一种眼眶内肿瘤采集装置 | |
CN217118686U (zh) | 一种滤器回收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