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8622A -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8622A
CN111668622A CN202010561655.1A CN202010561655A CN111668622A CN 111668622 A CN111668622 A CN 111668622A CN 202010561655 A CN202010561655 A CN 202010561655A CN 111668622 A CN111668622 A CN 111668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film
circuit board
flip
electric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16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16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8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8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622A/zh
Priority to US17/331,087 priority patent/US11690175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3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chips being formed on, or in,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01L23/5387Flexi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1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8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he same main 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2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one material
    • H05K1/0346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one material containing 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9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conductive, e.g. metallic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54Polyimi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4Assemblies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2201/049PCB for one component, e.g. for mounting onto mother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8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FPCs or between flexible parts of rigid PCB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05K2201/10136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电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第一覆晶薄膜以及第二覆晶薄膜;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夹设于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之间;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一侧面电连接;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另一侧面电连接;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显示面板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至少两个覆晶薄膜实现与柔性电路板的双面邦定,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柔性电路板的幅宽,减少柔性电路板对显示产品的空间占用比例,有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

Description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消费者愈来愈高的视觉需求,显示产品朝着高分辨率、或大尺寸的方向发展。
现有的显示产品,通常采用FPC(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控制信号的传递。在高分辨率显示产品或大尺寸显示产品中,由于信号线大量增加,因此柔性电路板的幅宽较大,这会占据较大的产品空间,不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
另外,在柔性电路板的幅宽过大的情况下,现有的电连接工艺无法做到满足设计规格的预缩量,这会降低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电连接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分辨率显示产品或大尺寸显示产品中,柔性电路板的幅宽较大,不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或是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良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第一覆晶薄膜以及第二覆晶薄膜;
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夹设于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之间;
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一侧面电连接;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另一侧面电连接;
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引脚区;
引脚区用于与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电连接结构的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电连接。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电连接结构;
或,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电连接结构、如上述第二个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电路板;电连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连接结构的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分别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采用至少两个覆晶薄膜在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传递信号,至少在柔性电路板的双面均设计邦定区,至少两个覆晶薄膜分别与柔性电路板的两个面的邦定区电连接,实现双面邦定,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柔性电路板的幅宽,减少柔性电路板对显示产品的空间占用比例,有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
另外,柔性电路板的幅宽得到了减小,覆晶薄膜的幅宽也较小,这有利于提高覆晶薄膜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电连接的良率,也有利于提高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之间电连接的良率,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电连接良率。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电连接结构;110-柔性电路板;120-第一覆晶薄膜;130-第二覆晶薄膜;
200-电路板;
300-显示面板;310-第一电连区;320-第二电连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现有的显示产品,通常采用FPC(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控制信号的传递。在高分辨率显示产品或大尺寸显示产品中,由于信号线大量增加,因此柔性电路板的幅宽较大,这会占据较大的产品空间,不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
另外,在柔性电路板的幅宽过大的情况下,现有的电连接工艺无法做到满足设计规格的预缩量,这会降低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电连接良率。
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100,该电连接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柔性电路板110、第一覆晶薄膜120以及第二覆晶薄膜130。
柔性电路板110的一端用于与电路板200电连接,柔性电路板110的另一端夹设于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之间。
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110的另一端的一侧面电连接;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110的另一端的另一侧面电连接。
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显示面板30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在柔性电路板11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传递信号,至少在柔性电路板110的双面均设计邦定区,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分别与柔性电路板110的两个面的邦定区电连接,即实现了双面邦定,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减少柔性电路板110对显示产品的空间占用比例,有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节省的空间可以用于布设其他元器件,以提高显示产品的性能。例如,节省的空间可以用来增加电池容量,以提高显示产品的续航时间。
另外,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得到了减小,覆晶薄膜的幅宽也较小,这有利于提高覆晶薄膜与柔性电路板110之间电连接的良率,也有利于提高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电连接的良率,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11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电连接良率。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第一覆晶薄膜120、第二覆晶薄膜130与柔性电路板110实现双面邦定,可以有效减少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为此,本申请为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两投影重叠越多,越有利于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的减少。
具体地,可以柔性电路板110靠近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侧面为基准投影面,来比较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也可以柔性电路板110靠近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侧面为基准投影面。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110为双面邦定,且各自的前述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而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均需要与显示面板300建立电连接。为此,本申请为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轴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轴向之间呈α角,0<α≤90°。
为便于清楚说明,本申请定义:第一覆晶薄膜120的轴向,为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从柔性电路板110一端到显示面板300一端的中轴线方向;第二覆晶薄膜130的轴向,为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从柔性电路板110一端到显示面板300一端的中轴线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覆晶薄膜120的轴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轴向之间呈0~90°的夹角,使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分开,能够形成共面且不重叠的结构,以利于与具有单面邦定区的显示面板300电连接。
第一覆晶薄膜120的轴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轴向之间呈0~90°的夹角,也有利于帮助实现下面提到的技术改进。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在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110为双面邦定,且各自的前述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的状态下,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容易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相平行或接近平行,这会产生信号干扰,降低显示质量。为此,本申请为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呈β角,0<β≤90°。
为便于清楚说明,本申请定义:β角为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在第二覆晶薄膜130上的投影,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或,β角为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在第一覆晶薄膜120上的投影,与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呈0~90°的夹角,即避免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相平行,降低相互之间可能的信号干扰。
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轴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轴向之间呈0~90°的夹角的结构中,本实施例的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更容易实现呈0~90°的夹角。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需要与具有单面邦定区的显示面板300电连接;或者,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需要避免相平行,以降低相互之间可能的信号干扰。为此,本申请为第一覆晶薄膜120或第二覆晶薄膜13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中的至少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覆晶薄膜120或第二覆晶薄膜130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一方面可以提供较为规整的集成电路承载面,利于集成电路的走线排布;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一覆晶薄膜120或第二覆晶薄膜130中的集成电路,实现由电路板200端、到显示面板300端的等距平移布设。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均是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采用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反的布设方式,也可以采用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但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倾斜角度不同的布设方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300,该显示面板300包括:引脚区。
引脚区用于与如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引脚区可与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电连接,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需要与如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电连接。为此,本申请为显示面板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引脚区包括第一电连区310和第二电连区320。
第一电连区310与第二电连区320位于引脚区的同一侧面,且间隔设置。
第一电连区310用于与第一覆晶薄膜120邦定,第二电连区320用于与第二覆晶薄膜130邦定。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中,第一电连区310与第二电连区320位于引脚区的同一侧面,且间隔设置,即该显示面板300采用单面邦定区的结构,适合尺寸较大、布局空间较宽裕的显示面板300。
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上述同样的考虑,为本申请为显示面板300提供如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引脚区包括第一电连区310和第二电连区320。
第一电连区310位于引脚区的一侧面,第二电连区320位于引脚区的另一侧面;第一电连区310与第一电连区310相绝缘。
第一电连区310用于与第一覆晶薄膜120邦定,第二电连区320用于与第二覆晶薄膜130邦定。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中,第一电连区310与第二电连区320分别位于引脚区的不同侧面,且相互绝缘,即该显示面板300采用双面邦定区的结构,适合尺寸较小、布局空间较局限的显示面板30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显示装置采用了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如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300、以及电路板200;电连接结构100的柔性电路板110的一端与电路板200电连接,电连接结构100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分别与显示面板30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显示装置采用了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电连接结构100、以及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300,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电连接结构100的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与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中的第一电连区310邦定;电连接结构100的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与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中的第二电连区320邦定。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在柔性电路板11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传递信号,至少在柔性电路板110的双面均设计邦定区,第一覆晶薄膜120和第二覆晶薄膜130分别与柔性电路板110的两个面的邦定区电连接,即实现了双面邦定,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减少柔性电路板110对显示产品的空间占用比例,有利于显示产品的紧凑化布局。
2、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得到了减小,覆晶薄膜的幅宽也较小,这有利于提高覆晶薄膜与柔性电路板110之间电连接的良率,也有利于提高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电连接的良率,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11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电连接良率。
3、第一覆晶薄膜12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一端在柔性电路板110上的投影,两投影重叠越多,越有利于柔性电路板110的幅宽的减少。
4、第一覆晶薄膜120的轴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轴向之间呈0~90°的夹角,使第一覆晶薄膜120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130的另一端分开,能够形成共面且不重叠的结构,以利于与具有单面邦定区的显示面板300电连接。
5、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呈0~90°的夹角,即避免第一覆晶薄膜12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与第二覆晶薄膜130内的集成电路的走向相平行,降低相互之间可能的信号干扰。
6、第一覆晶薄膜120或第二覆晶薄膜130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一方面可以提供较为规整的集成电路承载面,利于集成电路的走线排布;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一覆晶薄膜120或第二覆晶薄膜130中的集成电路,实现由电路板200端、到显示面板300端的等距平移布设。
7、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中,第一电连区310与第二电连区320位于引脚区的同一侧面,且间隔设置,即该显示面板300采用单面邦定区的结构,适合尺寸较大、布局空间较宽裕的显示面板300。
8、显示面板300的引脚区中,第一电连区310与第二电连区320分别位于引脚区的不同侧面,且相互绝缘,即该显示面板300采用双面邦定区的结构,适合尺寸较小、布局空间较局限的显示面板300。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第一覆晶薄膜以及第二覆晶薄膜;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一侧面电连接;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的另一侧面电连接;
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一端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一端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轴向之间呈α角,0<α≤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内的部分集成电路的走线方向呈β角,0<β≤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和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中的至少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结构。
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脚区;
所述引脚区用于与如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的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区包括第一电连区和第二电连区;
所述第一电连区与所述第二电连区位于所述引脚区的同一侧面,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电连区用于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邦定,所述第二电连区用于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邦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区包括第一电连区和第二电连区;
所述第一电连区位于所述引脚区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电连区位于所述引脚区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一电连区与所述第一电连区相绝缘;
所述第一电连区用于与所述第一覆晶薄膜邦定,所述第二电连区用于与所述第二覆晶薄膜邦定。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
或,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如上述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结构的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的第一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引脚区中的第一电连区邦定;
所述电连接结构的第二覆晶薄膜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引脚区中的第二电连区邦定。
CN202010561655.1A 2020-06-18 2020-06-18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668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1655.1A CN111668622A (zh) 2020-06-18 2020-06-18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331,087 US11690175B2 (en) 2020-06-18 2021-05-26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1655.1A CN111668622A (zh) 2020-06-18 2020-06-18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8622A true CN111668622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8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1655.1A Pending CN111668622A (zh) 2020-06-18 2020-06-18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0175B2 (zh)
CN (1) CN1116686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132A (zh) * 2021-04-01 2021-07-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5013B (en) * 2008-05-23 2012-05-21 Au Optronics Corp Flat panel display
JP5968514B1 (ja) * 2015-11-05 2016-08-1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リント配線板
KR20200097832A (ko) * 2019-02-08 2020-08-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00101551A (ko) * 2019-02-19 2020-08-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132A (zh) * 2021-04-01 2021-07-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90175B2 (en) 2023-06-27
US20210400814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813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6249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07097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129754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178132A (zh)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04952883A (zh) 柔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键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831299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67946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31240B2 (en) Folding scre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332198A1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20100188826A1 (en) Connector device
CN111668622A (zh)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05067398A2 (en) Driver chip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26936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212182594U (zh) 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081441B1 (en)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156595A9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US8188607B2 (en) Layout structure for chip coupling
WO2020220465A1 (zh) 印刷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40542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381442U (zh) 液晶显示模组
JPH11305250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13436542A (zh) 绑定结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596777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589893A (zh) 覆晶薄膜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