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6664A -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6664A
CN111666664A CN202010444272.6A CN202010444272A CN111666664A CN 111666664 A CN111666664 A CN 111666664A CN 202010444272 A CN202010444272 A CN 202010444272A CN 111666664 A CN111666664 A CN 111666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apacity
electricity
energy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42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6664B (zh
Inventor
施念
康慨
孙振宇
邓少平
王艳鹏
乔健
王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be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42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6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6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6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6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6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6Wind turbines or wind far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过程为:获取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计算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和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更新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直至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收敛阈值,则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收敛阈值时的虚拟常规机组容量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本发明能综合全面的反映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充裕性的贡献,方法简单,评估结果更准确,有利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人员更直观的了解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对系统的供能可靠性的改善。

Description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保障能源安全是实现当今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短缺和环保压力之间的矛盾。传统的用能系统中供电系统和燃气系统各自独立供电和供气,这种供能方式难以实现能源的协同高效利用,难以满足当前人类社会绿色、高效、清洁、低碳的用能要求。
近年,随着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电转气技术的日趋成熟,电-气综合能源的耦合程度不断深入,电-气综合能源的规划运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也愈发引起重视。现有研究表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能源不仅具有能量价值,同时也具有容量价值。同时,由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存在燃气机组和电转气系统(Power to Gas,P2G),电源和供气设备可以互为补充以提高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因此,在当前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中,必须准确的评估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以评估其对整个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充裕性的贡献,降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风险。
目前,现有对于置信容量的主要考虑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1)在现有的对于置信容量的评估中,所有研究都是针对电力系统元件的置信容量研究,这些研究采用可靠性指标对电力系统元件的置信容量进行评估,现有研究并未对包含燃气系统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进行评估。如果在衡量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时采用分布式能源和供气设备的装机容量,这样就会导致在系统发生强制停运时,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用容量不足,导致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存在供能可靠性风险。如果在评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时仅考虑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而不考虑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燃气系统对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益补充,也不考虑P2G系统对于燃气系统供气的可靠性的补充,将导致电源和供气设备的装机容量过大,影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经济性。
(2)现有对于可再生能源置信容量的评估通常采用供电可靠性指标,而供电可靠性指标无法衡量包含电力系统和燃气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目的在于评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可用容量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由此解决了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贡献的定量评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配置的经济性,降低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配置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根据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和各负荷的历史负荷;
S2:根据所述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和各负荷的历史负荷计算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
S3: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增设虚拟常规机组并设置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初值,在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按一定步长增加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根据所述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各负荷的历史负荷及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计算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
S4: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设定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收敛阈值,则更新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再次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直至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所述收敛阈值,则记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收敛阈值时的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供能元件的组成、负荷的组成、各供能元件的数量、各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各供能元件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各供能元件的强迫停运系数、各负荷的年度峰值和各小时负荷占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供能元件的组成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P2G设备、供气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负荷的组成包括电负荷和/或燃气负荷。
进一步地,将各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与各供能元件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
进一步地,将各负荷的年度峰值与各小时负荷占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各负荷的历史负荷。
进一步地,所述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计算过程为:将一定时间段按小时均匀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所有供能元件的可用发电容量以及可用燃气容量,根据每个时间间隔的可用发电容量、电负荷、可用燃气容量和燃气负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RSystem_IES=P((PLoad_E>(PWindPower+ΔPWindPower)+(PPhotovoltaicPower+ΔPPhotovoltaicPower)
+(PConventialPower+ΔPConventialPower)+(PWavePower+ΔPWavePower)+(PCurrentPower+ΔPCurrentPower))
∪(PLoad_G>(PP2G+ΔPP2G)+(PGas+ΔPGas)))
其中,新增供能元件和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机组、潮汐发电机组和供气设备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当不包含对应元件时,该元件的数据为零;PLoad_E为电负荷值;PWindPower为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WindPower为新增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PhotovoltaicPower为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PhotovoltaicPower为新增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onventialPower为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ΔPConventialPower为新增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PWavePower为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WavePower为新增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urrentPower为潮汐发电可用容量;ΔPCurrentPower为新增潮汐发电可用容量;PLoad_G为燃气负荷值;PP2G为P2G的可用容量;ΔPP2G为新增P2G的可用容量;PGas为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ΔPGas为新增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的计算过程为:将一定时间段按小时均匀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包含虚拟常规机组的可用发电容量以及可用燃气容量,根据每个时间间隔的可用发电容量、电负荷、可用燃气容量和燃气负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包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
RSystem_Gen=P((PLoad_E>PWindPower+PPhotovoltaicPower+PConventialPower+PWavePower
+PCurrentPower+PVirtual_E)∪(PLoad_G>PP2G+PGas+PVirtual_Gas))
其中,新增供能元件和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机组、潮汐发电机组和供气设备任意一种或多种,当不包含对应元件时,该元件的数据为零;PLoad_E为电负荷值;PWindPower为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PhotovoltaicPower为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onventialPower为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PWavePower为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urrentPower为潮汐发电可用容量;PVirtual_E为虚拟发电常规机组的容量;PLoad_G为燃气负荷值;PP2G为P2G的可用容量;PGas为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PVirtual_Gas为虚拟燃气常规机组的容量。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容量置信度CCCR_IES
Figure BDA0002505147520000051
其中,CCC_IES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CRated_IES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根据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分别计算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和不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在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按一定的容量步长增加虚拟常规机组,当RSystem_Gen和RSystem_IES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收敛阈值时的虚拟常规机组容量即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该方法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进行评估,方法简单,评估结果更准确,有利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人员更直观的了解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对系统的供能可靠性改善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的协调互补性,使得电力系统和燃气系统的可靠性互为补充,降低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备用容量配置水平,避免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备用容量的浪费;本发明方法定量的评估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可用容量;本发明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可靠性贡献,解决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对于系统供能可靠性改善的定量评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评估流程图。
图2为一种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本发明针对目前无法全面评估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贡献,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估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改善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新增供能元件及各新增供能元件的配置容量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是一种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进行评估的方法,通过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从而评价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的贡献。考虑了各供能元件的相关属性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贡献的影响。通过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本发明还能够对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的改善程度进行定量评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获取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供能元件的组成、负荷的组成、各供能元件的数量,其中供能元件分为分布式能源、供气设备和电转气设备,对应的数据包括供气设备的装机容量和供气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分布式能源(包括但不限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和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供气设备强迫停运系数、分布式能源的强迫停运系数、电转气设备(Power to Gas,P2G)的强迫停运系数、燃气负荷峰值、电负荷峰值、燃气负荷的小时负荷占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和电负荷的小时负荷占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其中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组成包括但不限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储能、波浪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P2G、供气设备,每一种组成中又分为常规供能元件和新增供能元件。对应的各供能元件能量的装机容量和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电负荷峰值和电负荷年峰值百分比数据及燃气负荷峰值和燃气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分别为: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WindPower,i、光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PhotovoltaicPower,i、燃气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PConventialPower,i、储能装机容量PEnergyStorage,i、波浪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WavePower,i、潮汐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CurrentPower,i、P2G的容量PP2G,i、供气设备的装机容量PGas,i、电负荷峰值PLoad_E,i、燃气负荷峰值PLoad_G,i;风力发电机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WindPower_PU,i(t)、光伏发电机组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PhotovoltaicPower_PU,i(t)、燃气机组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ConventialPower_PU,i(t)、储能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EnergyStorage_PU,i(t),波浪发电机组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WavePower_PU,i(t),潮汐发电机组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CurrentPower_PU,i(t),P2G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的数据PP2G_PU,i(t)、供气设备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的数据PGas_PU,i(t),电负荷年峰值百分比数据PLoad_E_PU,i(t),燃气负荷年峰值百分比数据PLoad_G_PU,i(t),这里,i为供能子系统的编号,总共有n个供能子系统,i=1,2,…,n;t为时间间隔,t=1,2,…,m,时间间隔大小一般是以小时为基准。
S2: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电负荷和燃气负荷的历史负荷:将各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与各供能元件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各能源的历史出力;将电负荷峰值与电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电负荷的历史负荷;将燃气负荷峰值与燃气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燃气负荷的历史负荷。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电负荷的历史负荷和燃气负荷的历史负荷分别计算如下:
S2.1、风力发电机组的历史出力PWindPower_AV,i(t):将步骤S1中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PWindPower,i(t)与风力发电机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WindPower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出力PWindPower_AV,i(t);
S2.2、光伏发电机组的历史出力PPhotovoltaicPower_AV,i(t):将步骤S1中的光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PhotovoltaicPower,i与光伏发电机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PhotovoltaicPower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光伏发电发电机组的出力PPhotovoltaicPower_AV,i(t);
S2.3、燃气机组的历史出力PConventialPower_AV,i(t):将步骤S1中的燃气机组装机容量PConventialPower,i与所述燃气机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ConventialPower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燃气发电机组出力PConventialPower_AV,i(t);
S2.4、储能的历史出力PEnergyStorage_AV,i(t):将步骤S1中所述的储能装机容量PEnergyStorage,i与所述储能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EnergyStorage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储能出力PEnergyStorage_AV,i(t);
S2.5、波浪发电机组的历史出力PWavePower_AV,i(t):将步骤S1中所述的波浪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WavePower,i与所述波浪发电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WavePower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波浪发电机组出力PWavePower_AV,i(t);
S2.6、潮汐发电机组的历史出力PCurrentPower_AV,i(t):将步骤S1中所述的潮汐发电机组装机容量PCurrentPower,i与所述潮汐发电机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CurrentPower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潮汐发电出力PCurrentPower_AV,i(t);
S2.7、供气设备的历史出力PGas_AV,i(t):将步骤S1中的供气设备装机容量PGas,i与所述供气设备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Gas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供气设备历史出力PGas_AV,i(t);
S2.8、P2G设备的历史出力PP2G_AV,i(t):将步骤S1中的供气设备装机容量PP2G,i与所述供气设备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PP2G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的P2G设备设备历史出力PP2G_AV,i(t);
S2.9、电负荷的历史负荷PLoad_E_AV,i(t):将步骤S1中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电负荷年度峰值PLoad_E,i与所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电负荷的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PLoad_E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的电负荷的历史负荷PLoad_E_AV,i(t)。
S2.10、燃气负荷的历史负荷PLoad_G_AV,i(t):将步骤S1中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燃气负荷年度峰值PLoad_G,i与所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燃气负荷的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PLoad_G_PU,i(t)相乘,得到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燃气负荷的历史负荷PLoad_G_AV,i(t)。
S3: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过程为:将一定时间段(一般是以年的整数倍为标准)按小时均匀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考虑各元件强迫停运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所有供电元件的可用容量之和以及所有供气元件的可用容量之和,计算P2G设备可转化的燃气容量,比较每个时间间隔内电负荷值与可用发电容量之和的大小,比较每个时间间隔内燃气负荷值与所有可用燃气容量之和的大小,根据每个时间间隔的可用发电容量、电负荷、可用燃气容量和燃气负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
RSystem_IES=P((PLoad_E>(PWindPower+ΔPWindPower)+(PPhotovoltaicPower+ΔPPhotovoltaicPower)
+(PConventialPower+ΔPConventialPower)+(PWavePower+ΔPWavePower)+(PCurrentPower+ΔPCurrentPower))
∪(PLoad_G>(PP2G+ΔPP2G)+(PGas+ΔPGas)))
其中,新增供能元件和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常规供能元件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机组、潮汐发电机组和供气设备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当不包含对应供能元件时,该供能元件的数据为零;PLoad_E为电负荷值;PWindPower为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WindPower为新增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PhotovoltaicPower为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PhotovoltaicPower为新增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onventialPower为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ΔPConventialPower为新增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PWavePower为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WavePower为新增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urrentPower为潮汐发电可用容量;ΔPCurrentPower为新增潮汐发电可用容量;PLoad_G为燃气负荷值;PP2G为P2G的可用容量;ΔPP2G为新增P2G的可用容量;PGas为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ΔPGas为新增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
S4: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增设虚拟常规机组并设置虚拟常规机组容量初值,在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按一定的容量步长增加虚拟常规机组容量,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不含新增供能元件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过程为:将一定时间段按小时均匀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考虑各新增供能元件强迫停运,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包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用发电容量之和以及可用燃气容量之和,比较每个时间间隔内电负荷值与可用发电容量之和的大小,比较每个时间间隔内燃气负荷值与可用燃气容量之和的大小,根据每个时间间隔的可用发电容量、电负荷、可用燃气容量和燃气负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包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
RSystem_Gen=P((PLoad_E>PWindPower+PPhotovoltaicPower+PConventialPower+PWavePower
+PCurrentPower+PVirtual_E)∪(PLoad_G>PP2G+PGas+PVirtual_Gas))
其中,新增供能元件和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常规的供能元件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机组、潮汐发电机组和供气设备任意一种或多种,当不包含对应供能元件时,该供能元件的数据为零;PLoad_E为电负荷值;PWindPower为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PhotovoltaicPower为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onventialPower为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PWavePower为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urrentPower为潮汐发电可用容量;PVirtual_E为虚拟发电常规机组的容量;PLoad_G为燃气负荷值;PP2G为P2G的可用容量;PGas为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PVirtual_Gas为虚拟燃气常规机组的容量。
S5: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设定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收敛阈值,则更新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再次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直至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的收敛阈值,则记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收敛阈值时的虚拟常规机组容量为电-气综合能源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其中,更新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是指在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差值的绝对值不满足要求时,将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从初值开始以一定的容量步长(如0.1MW)进行递增,每递增一次就计算一次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直至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差值的绝对值满足要求时结束更新。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计算电-气综合能源供能元件的容量置信度CCCR_IES
Figure BDA0002505147520000111
其中,CCC_IES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CRated_IES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根据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容量置信度可以准确了解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从而更好规划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情况。
现结合图1详述本发明用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为:
(1)针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应对其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进行定量评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可用容量是由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系统的供电可用容量和燃气系统的可用容量共同决定的。目前,一般采用置信容量来评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贡献,影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置信容量的一般仅有风速或光照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机组的故障率,这样的评估方法无法评估含有燃气系统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的贡献取决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元件的出力时序、负荷时序以及燃气系统中P2G特性,本发明方法计算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指标,该指标考虑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各元件的发电出力时序、负荷时序以及燃气系统的产气特性,通过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指标能够衡量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因此本发明方法成立。
(2)针对方案中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贡献的评估,如果对于图1中的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进行评估,第一步,获取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供能元件的组成、各供能元件的数量、供气设备的装机容量和供气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分布式能源(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和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供气设备强迫停运系数、分布式能源的强迫停运系数、电转气设备(Power to Gas,P2G)的强迫停运系数、燃气负荷峰值、电负荷峰值、燃气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和电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第二步,计算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第三步,将虚拟常规发电机组接入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设置虚拟常规机组容量的初始值,计算不含新增供能元件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第四步,判断增加虚拟常规机组容量是否满足系统设置的置信容量计算收敛条件,当虚拟常规机组容量不满足计算收敛条件时,更新虚拟常规机组容量并重新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当虚拟常规机组容量满足计算收敛条件时,计算结束,此时的虚拟常规机组容量值即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以上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的计算考虑了系统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的贡献,而常用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无法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进行评估,因此,本发明方法成立。
综上所述,只要存在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贡献的定量评估的问题,就需要思考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贡献的影响,采用本发明所描述的评估方法可以对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贡献进行定量评估。
采用该方案的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贡献的评估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在原有的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上,考虑了燃气系统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使燃气系统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用容量能够列入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规划中,降低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备用容量配置水平,避免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备用供能容量的浪费;(2)本发明方法全面衡量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电力系统和燃气系统的耦合特性,客观的评估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可用容量;(3)本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贡献,解决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在考虑新增供能元件影响下的备用容量配置的问题。
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的评估模型可以是作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的组成部分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也可以作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的评估来评估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贡献。已有的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包括带负荷能力方法(Equivalent Load-Carrying Capability,ELCC)、等效可靠容量比例方法(EquivalentFirm Capacity,EFC)等等。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应用于系统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贡献的评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建设规划应考虑新增供能元件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可靠性的影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的评估有如下已知条件,获取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供能元件的组成、各供能元件的数量、供气设备的装机容量和供气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分布式能源(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和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供气设备强迫停运系数、分布式能源的强迫停运系数、电转气设备(Power to Gas,P2G)的强迫停运系数、燃气负荷峰值、电负荷峰值、燃气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和电负荷的年峰值百分比数据。图2是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示例图,图中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1和电-气综合能源子系统2”两个个子系统,子系统中均配置有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燃气燃油发电机组)、供气设备和P2G,电-气综合能源的供能子系统1包括P2G1、供气设备S1、发电机G1、发电机G6、发电机G8,电-气综合能源的供能子系统2包括P2G2、供气设备S2、发电机G2、发电机G3。以图1为例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评估流程,可以计算该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
根据以上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通过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该系统的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值,根据该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可以评估各子系统的新增供能元件对于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的贡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根据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和各负荷的历史负荷;
S2:根据所述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和各负荷的历史负荷计算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
S3: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增设虚拟常规机组并设置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初值,在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按一定步长增加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根据所述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各负荷的历史负荷及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计算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
S4: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设定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收敛阈值,则更新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再次计算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直至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所述收敛阈值,则记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与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收敛阈值时的虚拟常规机组的容量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供能元件的组成、负荷的组成、各供能元件的数量、各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各供能元件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各供能元件的强迫停运系数、各负荷的年度峰值和各小时负荷占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元件的组成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P2G设备、供气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的组成包括电负荷和/或燃气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与各供能元件的时序历史出力占装机容量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负荷的年度峰值与各小时负荷占年负荷峰值百分比数据相乘得到各负荷的历史负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的计算过程为:将一定时间段按小时均匀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所有供能元件的可用发电容量以及可用燃气容量,根据每个时间间隔的可用发电容量、电负荷、可用燃气容量和燃气负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新增供能元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IES
RSystem_IES=P((PLoad_E>(PWindPower+ΔPWindPower)+(PPhotovoltaicPower+ΔPPhotovoltaicPower)+(PConventialPower+ΔPConventialPower)+(PWavePower+ΔPWavePower)+(PCurrentPower+ΔPCurrentPower))∪(PLoad_G>(PP2G+ΔPP2G)+(PGas+ΔPGas)))
其中,新增供能元件和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机组、潮汐发电机组和供气设备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当不包含对应元件时,该元件的数据为零;PLoad_E为电负荷值;PWindPower为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WindPower为新增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PhotovoltaicPower为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PhotovoltaicPower为新增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onventialPower为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ΔPConventialPower为新增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PWavePower为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ΔPWavePower为新增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urrentPower为潮汐发电可用容量;ΔPCurrentPower为新增潮汐发电可用容量;PLoad_G为燃气负荷值;PP2G为P2G的可用容量;ΔPP2G为新增P2G的可用容量;PGas为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ΔPGas为新增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的计算过程为:将一定时间段按小时均匀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根据各供能元件的历史出力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包含虚拟常规机组的可用发电容量以及可用燃气容量,根据每个时间间隔的可用发电容量、电负荷、可用燃气容量和燃气负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不包含新增供能元件包含虚拟常规机组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RSystem_Gen
RSystem_Gen=P((PLoad_E>PWindPower+PPhotovoltaicPower+PConventialPower+PWavePower+PCurrentPower+PVirtual_E)∪(PLoad_G>PP2G+PGas+PVirtual_Gas))
其中,新增供能元件和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波浪发电机组、燃气机组、潮汐发电机组和供气设备任意一种或多种,当不包含对应元件时,该元件的数据为零;PLoad_E为电负荷值;PWindPower为风力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PhotovoltaicPower为光伏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onventialPower为燃气机组发电可用容量;PWavePower为波浪发电机组可用容量;PCurrentPower为潮汐发电可用容量;PVirtual_E为虚拟发电常规机组的容量;PLoad_G为燃气负荷值;PP2G为P2G的可用容量;PGas为供气设备的可用容量;PVirtual_Gas为虚拟燃气常规机组的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容量置信度CCCR_IES
Figure FDA0002505147510000031
其中,CCC_IES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的置信容量,CRated_IES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元件的装机容量。
CN202010444272.6A 2020-05-22 2020-05-22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Active CN111666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272.6A CN111666664B (zh) 2020-05-22 2020-05-22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272.6A CN111666664B (zh) 2020-05-22 2020-05-22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6664A true CN111666664A (zh) 2020-09-15
CN111666664B CN111666664B (zh) 2023-10-27

Family

ID=7238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4272.6A Active CN111666664B (zh) 2020-05-22 2020-05-22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6664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0837A1 (zh) * 2011-09-25 2013-03-28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微电网系统计算机监控方法
CN104077664A (zh) * 2014-07-09 2014-10-01 东南大学 一种风电储能发电系统的置信容量评估方法
CN104734155A (zh) * 2015-04-14 2015-06-24 河海大学 一种获取电-气互联能源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方法
CN105429129A (zh) * 2015-10-14 2016-03-2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考虑网络约束的间歇性能源发电容量置信度评估方法
CN105719059A (zh) * 2016-01-13 2016-06-29 合肥工业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置信容量评估方法
CN107194055A (zh) * 2017-05-17 2017-09-22 重庆大学 考虑电转气装置的电‑气互联系统可靠性建模及其评估方法
US20170308968A1 (en) * 2014-10-21 2017-10-26 Qin Zhou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 determination for micro grid and tangibl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7730129A (zh) * 2017-10-24 2018-02-23 重庆大学 考虑光热热电联产与电锅炉的电‑气‑热互联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CN108767852A (zh) * 2018-06-15 2018-11-06 浙江大学 一种电-气耦合系统节点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8921727A (zh) * 2018-06-30 2018-11-30 天津大学 考虑热负荷动态特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9284939A (zh) * 2018-10-26 2019-01-2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合随机生产模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84465A (zh) * 2019-03-11 2019-08-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储能的风力发电系统成本/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0851960A (zh) * 2019-10-21 2020-02-28 东南大学 一种计及天然气网络影响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093231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本质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0837A1 (zh) * 2011-09-25 2013-03-28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微电网系统计算机监控方法
CN104077664A (zh) * 2014-07-09 2014-10-01 东南大学 一种风电储能发电系统的置信容量评估方法
US20170308968A1 (en) * 2014-10-21 2017-10-26 Qin Zhou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 determination for micro grid and tangibl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4734155A (zh) * 2015-04-14 2015-06-24 河海大学 一种获取电-气互联能源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方法
CN105429129A (zh) * 2015-10-14 2016-03-2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考虑网络约束的间歇性能源发电容量置信度评估方法
CN105719059A (zh) * 2016-01-13 2016-06-29 合肥工业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置信容量评估方法
CN107194055A (zh) * 2017-05-17 2017-09-22 重庆大学 考虑电转气装置的电‑气互联系统可靠性建模及其评估方法
CN107730129A (zh) * 2017-10-24 2018-02-23 重庆大学 考虑光热热电联产与电锅炉的电‑气‑热互联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CN108767852A (zh) * 2018-06-15 2018-11-06 浙江大学 一种电-气耦合系统节点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8921727A (zh) * 2018-06-30 2018-11-30 天津大学 考虑热负荷动态特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9284939A (zh) * 2018-10-26 2019-01-2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合随机生产模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84465A (zh) * 2019-03-11 2019-08-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储能的风力发电系统成本/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0851960A (zh) * 2019-10-21 2020-02-28 东南大学 一种计及天然气网络影响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093231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本质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念;康慨;孙振宇;严晓彬;苏丹;王玉辉;: "配电网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充裕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no. 05, pages 1 - 5 *
葛少云;曹雨晨;刘洪;李吉峰;: "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综合能源微网供能能力评估", no. 07, pages 54 - 64 *
葛少云;李吉峰;刘洪;王莹;孙昊;路志英;: "考虑多能耦合及品位差异的含储能微网可靠性评估", 电力系统自动化, no. 04, pages 171 - 179 *
蔡霁霖;徐青山;王旭东;: "基于加速时序蒙特卡洛法的风电场置信容量评估", no. 05, pages 92 - 99 *
陈谦;张文涛;王思露;张景瑞;张伟;: "基于系统可靠性的主动配电网置信容量评估", no. 02, pages 34 - 39 *
黄国日;刘伟佳;文福拴;董朝阳;郑宇;张睿;: "具有电转气装置的电-气混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 *
黄国日;刘伟佳;文福拴;董朝阳;郑宇;张睿;: "具有电转气装置的电-气混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 电力建设, no. 09, pages 1 - 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6664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3128B (zh) 一种促进消纳的可再生能源容量配置方法
WO2019218671A1 (zh) 一种海岛微电网综合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103924B (zh) 基于柔性分析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关键因素的分析方法
CN109993445B (zh) 一种考虑光伏预测误差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06447218B (zh) 基于多风电场的抽水蓄能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1030094B (zh) 一种多能互补园区供能可靠性评估方法
Liu et 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a wind-diesel hybrid power system with battery bank using discrete wind speed frame analysis
CN112350369B (zh)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能效评估方法
Notton et al. Wind hybrid electrical supply system: behaviour simulation and sizing optimization
CN115513979A (zh) 一种计及压缩空气储能的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2480131B (zh) 风电上网调峰服务的补偿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8336767B (zh) 一种低压并网分布式电源出力容量可信度评价方法
CN111666664A (zh)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新增供能元件置信容量的评估方法
CN113949098B (zh) 计及fcv的孤岛型混合微电网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5005856A (zh) 一种大规模直流电力受入条件下的省网次日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CN114844070A (zh) 一种基于储能容量配置策略提升新能源容量价值的方法
CN106485593B (zh) 一种电网侧新能源发电受限原因分析方法
CN114386849A (zh) 新能源高占比系统电力平衡风险预警方法
CN113991647A (zh) 一种面向频率响应容量规划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
CN113221358A (zh) 基于可靠性参数的电-气耦合系统的备用出力优化方法
Crosara et al. Generation adequacy in the Nordic and Baltic area: The potential of flexible residential electric heating
Rui et al. Research on capacity value estimation for hybri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WT/PV/ESS considering operation strategy
Zhang et al. Algorithm on optimal wind power capacity using peak load regulation restraints
Alamelu et al. Optimal siting and sizing of UPFC control settings in grid integrat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CN117744478B (zh) 一种基于多目标贝叶斯优化的寒地储能设备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