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597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5976A
CN111665976A CN202010124158.5A CN202010124158A CN111665976A CN 111665976 A CN111665976 A CN 111665976A CN 202010124158 A CN202010124158 A CN 202010124158A CN 111665976 A CN111665976 A CN 111665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ransparent adhesive
adhesive member
dispose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41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喆焕
宋珉永
姜商敏
南姈恩
辛慧媛
郑哲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65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5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触摸面板(TP);透明粘合构件(TAM),位于TP的表面上;触摸印刷电路板(TPCB);以及显示面板(DP),位于TAM的表面上。TP包括感测部和在感测部的一侧上的垫侧部(PSP)。TPCB包括附着到PSP的表面的接触部(CP)。DP包括:基底;光学膜(OF),位于基底的表面上;以及弯曲保护层(BPL),在基底的表面上位于OF的一侧上。PSP的表面包括附着到CP的连接区域和未附着到CP的非连接区域。OF与BPL分隔开,并在OF与BPL之间设置有间隙。TAM在厚度方向上与TPCB和间隙叠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5日提交的第10-2019-002517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出于所有的目的将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此充分阐述地一样。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总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经由粘合构件附着到其的多个构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并包括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这样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保护显示面板免受外部冲击的窗。窗会被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频繁地使用。一些便携式电子装置提供触摸输入特征。这样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触摸输入特征的触摸面板。窗、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粘合剂彼此附着。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可以通过附着到相应的连接部的印刷电路膜等接收外部信号。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偏振膜和与偏振膜分隔开的弯曲保护层。偏振膜通常包含诸如碘离子的促进金属腐蚀的离子。设置在触摸面板的相应的连接部处的线可能由于诸如碘离子的离子而腐蚀。
在本节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防止(或至少减少)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连接部上的信号线以及触摸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到信号线的引线的腐蚀。
附加的方面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阐明,并且部分地将通过公开而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来获知。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触摸面板、透明粘合构件、触摸印刷电路板和显示面板。触摸面板包括感测部和设置在感测部的一侧上的垫侧部。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表面上。触摸印刷电路板包括附着到垫侧部的表面的接触部。显示面板设置在透明粘合构件的表面上。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底;光学膜,设置在显示基底的表面上;以及弯曲保护层,在显示基底的表面上设置在光学膜的一侧上。垫侧部的表面包括:连接区域,附着到接触部;以及非连接区域,未附着到接触部。光学膜与弯曲保护层分隔开,使得间隙设置在光学膜与弯曲保护层之间。透明粘合构件在厚度方向上与触摸印刷电路板和间隙叠置。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触摸面板、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第二透明粘合构件和窗。触摸面板包括垫侧部。第一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印刷电路板包括附着到垫侧部的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显示面板设置在第一透明粘合构件的表面上。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底;光学膜,设置在显示基底的表面上;以及弯曲保护层,在显示基底的表面上设置在光学膜的一侧上。第二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背对。窗设置在第二透明粘合构件上。垫侧部的表面包括:第一连接区域,附着到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一非连接区域,未附着到第一接触部。光学膜与弯曲保护层分隔开,使得间隙设置在光学膜与弯曲保护层之间。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在厚度方向上与光学膜、弯曲保护层和印刷电路板部分地叠置。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在第一连接区域上的侧表面突出超过第一透明粘合构件的侧表面。
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其中,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1的剖面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3的剖面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3的剖面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3的剖面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1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1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1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3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1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5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可互换使用并且是采用在此所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发明构思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是不必排他。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定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化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图示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或统一称为“元件”)可以以其他方式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通常提供在附图中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来阐明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这样,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或不存在都不传达或表明对元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所示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任何其他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爱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这样,各个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不必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地实现时,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特定工艺顺序。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诸如层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然而,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术语和/或短语应以类似的方式进行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在……上”与“直接在……上”等。此外,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R1轴、DR2轴和DR3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而是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例如,DR1轴、DR2轴和DR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选自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意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尽管在此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命名为第二元件。
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在此可以出于描述性目的来使用,从而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外的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个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如此,相应地解释在此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在此所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在此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其变型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注意的是,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约”和其他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是程度术语,并且如此,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中的固有偏差。
在此参照作为理想化的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轴侧图、透视图、平面图和/或分解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计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形状的变化。因此,在此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区域的具体示出的形状,而是将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上的偏差。为此,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如此,不意图成为限制。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在此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是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思来进行解释,除非在此被明确这样限定。
如领域中的惯例,在附图中根据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描述和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这些块、单元和/或模块由可以使用基于半导体的制造技术或其他制造技术来形成的电子(或光学)电路(诸如逻辑电路、分立组件、微处理器、硬连线电路、存储元件、布线连接等)物理地实现。在由微处理器或其他类似硬件实现的块、单元和/或模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软件(例如,微代码)对它们进行编程和控制,以执行在此所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以可选地由固件和/或软件对它们进行驱动。还预期的是,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由专用硬件来实现,或者由执行一些功能的专用硬件与执行其他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编程的微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分成两个或更多个交互的和离散的块、单元和/或模块。此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组合成更复杂的块、单元和/或模块。
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经由粘合构件附着到其的多个构件。多个构件可以包括面板和/或窗。面板可以包括显示面板、触摸面板等。粘合构件可以是光学透明的。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解释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1的剖面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3的剖面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3的剖面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3的剖面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8,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80、触摸面板30、窗10、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显示面板80是用于通过接收数据信号显示图像的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用作显示面板80。出于描述和说明目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将被描述为显示面板80。
显示面板8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R和驱动区域DDR。
显示区域DAR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可以包括发射层和用于控制从发射层发射的光的量的电路层。电路层可以包括显示线、显示电极和至少一个晶体管。发射层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材料。发射层可以被封装层密封。封装层可以密封发射层,以防止(或至少减少)湿气等从外部引入。封装层可以由单个无机层或其多层组成,或者由彼此交替地堆叠的无机层和有机层的堆叠件组成。
显示区域DAR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封装层上的光学膜60。光学膜60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R中,而不设置在例如设置在显示区域DAR的一侧上的驱动区域DDR中。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光学膜60可以设置在驱动区域DDR的一部分上。
光学膜60可以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彼此堆叠的多个膜。光学膜60可以包括设置在封装层上的第一光学保护膜61、设置在第一光学保护膜61上的相位延迟膜63、设置在相位延迟膜63上的偏振膜65以及设置在偏振膜65上的第二光学保护膜67。
光学膜60的第一光学保护膜61和第二光学保护膜67可以保护光学膜60的偏振膜65和相位延迟膜63免受外部湿气和异物的影响。第一光学保护膜61和第二光学保护膜67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
相位延迟膜63可以改变光的相位。例如,相位延迟膜63可以是λ/4相位延迟膜。相位延迟膜63可以由包括聚合物的双折射膜、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包括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的膜等组成。
偏振膜65可以选择性地透射光。例如,偏振膜65可以是线性偏振膜。偏振膜65可以是聚乙烯醇(PVA)膜。偏振膜65可以通过在一个方向上拉伸聚乙烯醇膜,然后将碘(I)或二向色性染料吸附到其上(或其中)来制造。偏振膜65具有在其被拉伸的方向上的吸收轴以及在垂直于吸收轴的方向上的透射轴。光入射在偏振膜65上,仅线性偏振的光在平行于透射轴的方向上出射。要注意的是,偏振膜65还可以包括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触摸信号线和触摸引线信号线,这将在稍后描述。
腐蚀促进离子CPI可以处于上面描述的碘(I)的离子形式。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可以通过偏振膜65的外部湿气洗脱。例如,腐蚀促进离子CPI不是从偏振膜65的顶部和底部洗脱,因为它分别被第一光学保护膜61和第二光学保护膜67覆盖。然而,腐蚀促进离子CPI可以通过外部湿气从被第一光学保护膜61和第二光学保护膜67暴露的侧表面洗脱。在这方面,在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设置在光学膜60上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覆盖触摸信号线和触摸引线信号线,从而能够防止这些线对连接部的腐蚀。稍后将给出对其更详细的描述。
显示区域DAR可以呈矩形形状或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然而,预期的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显示区域DAR可以具有各种形状,诸如正方形形状或其他多边形形状或者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等。
驱动区域DDR设置在显示区域DAR周围,例如,在显示区域DAR的一侧上。驱动区域DDR可以是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DAR不同,驱动区域DDR可以不包括像素。当显示区域DAR呈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时,驱动区域DDR设置为与显示区域DAR的矩形形状的至少一条边相邻。在附图中,例如,驱动区域DDR设置为与显示区域DAR的一条短边相邻。驱动区域DDR可以包括连接到像素的显示线的驱动线和驱动线的垫(pad,或称为焊盘)。如稍后将描述的,诸如驱动芯片和印刷电路板的外部组件可以安装在驱动线垫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80可以包括基底81。基底81可以是由诸如聚酰亚胺的柔性塑料材料制成的柔性基底。显示区域DAR的电路层和发射层可以设置在基底81的表面上。当基底81具有柔性时,基底81可以在驱动区域DDR处弯曲。例如,与显示区域DAR的短边相邻设置的驱动区域DDR的基底81可以远离显示表面弯曲以延伸到显示区域DAR的后表面。弯曲后的驱动区域DDR可以与显示区域DAR部分地叠置。基底81的弯曲后的表面可以面对显示区域DAR的基底81的表面的相对侧。也就是说,显示区域DAR的基底81的表面可以面对上侧,而基底81的弯曲后的表面可以面对下侧。
驱动区域DDR的驱动线可以沿着弯曲区域延伸,并且驱动线垫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R与弯曲后的驱动区域DDR叠置的区域上。
显示面板80的驱动区域DDR可以包括弯曲保护层70。弯曲保护层70可以设置在光学膜60的一侧上,并且可以与光学膜60分隔开并使第一间隙GAP1处于弯曲保护层70与光学膜60之间。在图2中,光学膜60和弯曲保护层70设置在同一层上。然而,如上所述,光学膜60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R的封装层上,并且弯曲保护层70可以不与封装层叠置,使得光学膜60和弯曲保护层70可以不设置在同一层上。在这种情况下,光学膜60可以通过例如封装层的厚度定位在弯曲保护层70上方。
弯曲保护层70覆盖并保护驱动线。此外,弯曲保护层70可以增强基底81的强度或者可以减轻弯曲区域中的应力。弯曲保护层70暴露驱动线垫。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弯曲保护层70可以包括有机涂层,诸如聚酰亚胺、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弯曲保护层70可以以保护膜的形式附着。
在显示面板80的驱动区域DDR中的驱动线垫可以电连接到显示印刷电路板COF。例如,驱动线垫可以设置在基底81的表面上,并且显示印刷电路板COF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附着到驱动线垫。显示印刷电路板COF可以是膜型柔性印刷电路板。驱动芯片D_IC可以安装在显示印刷电路板COF上。显示印刷电路板COF可以实现为膜上芯片、带载封装件等。
显示印刷电路板COF可以电连接到主电路板MB。主电路板MB可以由刚性印刷电路板制成。主电路板MB和显示印刷电路板COF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彼此附着。
触摸面板30设置在显示面板80上。触摸面板30包括面对显示面板80的下表面30b和与下表面30b背对的上表面30a。触摸面板30可以通过电容法、电阻膜法、电磁感应法和红外法等中的至少一种来获取(或检测)输入点的位置信息。尽管将描述电容型触摸面板30,但这仅仅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
触摸面板30可以与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和驱动区域DDR的一部分叠置。触摸面板30可以不与显示面板80的基底81的在弯曲部分另一边的部分叠置。
触摸面板30可以包括触摸电极和/或触摸线。
参照图4和图5,触摸面板30包括感测部TAR和垫侧部TDR。如果当从顶部(例如,在与第三方向DR3相反的方向上)观看时触摸面板30具有矩形形状,则触摸面板30可以包括分别与边相邻的四个边部。当从顶部观看时,垫侧部TDR可以位于与触摸面板30的一条短边相邻的边部中的一个上。垫侧部TDR可以设置在感测部TAR的一侧上。例如,垫侧部TDR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位于感测部TAR的一侧上。触摸面板30的感测部TAR设置为与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叠置,并且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设置为与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叠置,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触摸面板30可以包括第一触摸保护层310、设置在第一触摸保护层310上的第一线层320、设置在第一线层320上的第一触摸绝缘层330、设置在第一触摸绝缘层330上的第二触摸绝缘层350、设置在第二触摸绝缘层350上的第二线层360以及设置在第二线层360上的第二触摸保护层370。触摸面板30还可以包括触摸结合层340,触摸结合层340设置在第一触摸绝缘层330与第二触摸绝缘层350之间以将它们结合。第一线层320和第二线层360包括多个电极321、323、325、361、363、365、T_PAD1、T_PAD2和T_PAD3。
第一触摸保护层310可以覆盖并保护第一线层320。第一触摸保护层310可以是阻焊层。阻焊层可以由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砜(PS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酰纤维素(TAC)和环烯烃聚合物(COP)的有机材料制成。
第一线层320设置在第一触摸保护层310的表面上。第一线层320可以包括第一触摸电极321、连接在相邻的第一触摸电极321之间的第一连接电极323、第一触摸信号线325和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
第一触摸电极321、连接在第一触摸电极321之间的第一连接电极323和第一触摸信号线325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感测部TAR中。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中。第一触摸信号线325可以将第一触摸电极321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电连接。
在列方向上(例如,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第一触摸电极321通过第一连接电极323彼此物理连接。第一连接电极323的宽度可以比第一触摸电极321的宽度小。
第一触摸信号线325连接到第一触摸电极321,以朝向垫侧部TDR延伸,并在垫侧部TDR处形成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第一触摸保护层310在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处暴露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表面。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暴露表面可以变成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电连接到暴露的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间隙GAP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形成在第一触摸保护层310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端部之间。第二间隙GAP2可以暴露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包括第一接触部CB1至第三接触部CB3。位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一端处的第一接触部CB1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附着到触摸面板30的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包括基体膜41和设置在基体膜41上的多条触摸引线LE1至LE3。第三触摸引线LE3可以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结合。第一触摸引线LE1可以结合到稍后将描述的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第二触摸引线LE2可以结合到稍后将描述的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
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弯曲为使得它如图2中所示在显示面板80的基底81的弯曲部分的外侧上围绕显示面板80的基底81的弯曲部分。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到主电路板MB。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芯片T_IC可以安装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上。例如,触摸芯片T_IC可以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可以电连接到主板MB的另一端之前安装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上。
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可以位于垫侧部TDR的中心处。稍后将描述的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可以设置为使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在它们之间。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可以具有比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略扩展的形状,用来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连接,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一触摸绝缘层330设置在第一线层320上。第一触摸绝缘层330可以设置在第一线层320的整个表面之上,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触摸结合层340可以设置在第一触摸绝缘层330上。触摸结合层340可以由可用作用来将第一触摸绝缘层330与第二触摸绝缘层350结合的典型粘合材料的材料制成。例如,触摸结合层340可以包括形成透明粘合构件的材料,这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
第二触摸绝缘层350可以设置在触摸结合层340上。第一触摸绝缘层330和第二触摸绝缘层350中的每个可以由单层或多层组成。另外,第一触摸绝缘层330和第二触摸绝缘层35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复合材料。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摸绝缘层330和/或第二触摸绝缘层350可以包括无机层。无机层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铪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摸绝缘层330和/或第二触摸绝缘层350可以包括有机层。有机层可以包括选自于由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苝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线层360可以设置在第二触摸绝缘层350上。第二线层360可以包括第二触摸电极361、连接在相邻的第二触摸电极361之间的第二连接电极363、第二触摸信号线365、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第一触摸电极321和第二触摸电极361可以通过自电容法和/或互电容法来获取、确定或以其他方式检测触摸(或触摸交互)点的位置信息。
第二触摸电极361、连接在第二触摸电极361之间的第二连接电极363以及第二触摸信号线365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感测部TAR中。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中。第二触摸信号线365可以将第二触摸电极361与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电连接以及将第二触摸电极361与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电连接。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可以设置在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的从垫侧部TDR面对感测部TAR的一侧上。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可以设置在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的从垫侧部TDR面对感测部TAR的另一侧上。例如,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可以设置在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例如,左侧)上,并且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可以设置在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另一侧(例如,右侧)上。
在行方向(例如,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第二触摸电极361通过第二连接电极363彼此物理连接。第二连接电极363的宽度可以比第二触摸电极361的宽度小。
第二触摸信号线365连接到第二触摸电极361,以朝向垫侧部TDR延伸,并在垫侧部TDR处形成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第二触摸保护层370在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处暴露第二触摸信号线365的表面。第二触摸信号线365的暴露表面可以变成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或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可以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例如,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分隔开)。
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电连接到暴露的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附着到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并且第二接触部CB2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附着到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
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可以具有比第二触摸信号线365略扩展的形状,用来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连接,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触摸电极321和第二触摸电极361可以按矩阵布置。第一触摸电极321和第二触摸电极361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但不限于菱形形状。第一触摸电极321可以在列方向(例如,长边方向)上彼此电连接,第二触摸电极361可以在行方向(例如,短边方向)上彼此电连接。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触摸电极321可以在行方向上彼此电连接,第二触摸电极361可以在列方向上彼此电连接。第一触摸电极321和第二触摸电极361通过设置在其间的第一触摸绝缘层330和第二触摸绝缘层350彼此分隔开且彼此隔离。
第一线层320和第二线层360中的每个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第一线层320和第二线层360可以由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制成:透明导电氧化物,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锡锌(ITZO);金属材料,诸如钼、银、钛、铜、铝或上述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两种的合金;导电聚合物,诸如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等;金属纳米线(或纳米管);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等。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线层320和第二线层360可以包括不透明材料,这样,第一触摸电极321和第二触摸电极361可以具有网格形状。
窗10设置在触摸面板30上。窗10用于覆盖和保护触摸面板30和/或显示面板8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窗10与触摸面板30完全地叠置。窗10可以比触摸面板30大,并且窗10的侧表面可以分别从触摸面板30的侧表面突出。另外,窗10可以与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以及驱动区域DDR完全地叠置。窗10可以比显示面板80大,并且窗10的侧表面可以分别从显示面板80的侧面突出。窗10甚至可以覆盖显示面板80的基底81的弯曲部分。
窗10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窗10可以包括例如玻璃或塑料。当窗10包括塑料时,窗10可以具有柔性性质。
可应用于窗10的塑料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苯乙烯、乙烯乙烯基醇(EVOH)共聚物、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化物、三乙酰纤维素(TAC)、乙酸丙酸纤维素(CAP)等。窗10可以包括上述塑料材料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如果窗10包括塑料,则它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塑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每个上的涂层(未示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涂层可以是硬涂层,硬涂层包括含有丙烯酸酯化合物的有机层和/或有机-无机混合层。有机层可以包括丙烯酸酯化合物。有机-无机混合层可以是其中无机材料(诸如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钽或氧化铌)和玻璃珠分散在有机材料(诸如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涂层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层。金属氧化物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钛、铝、钼、钽、铜、铟、锡和/或钨的金属的氧化物。
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设置在窗10与触摸面板30之间。窗10和触摸面板30可以通过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彼此结合。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在触摸面板30与显示面板80之间。触摸面板30和显示面板80可以通过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彼此结合。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中的每个可以由光学透明粘合膜、光学透明粘合带或光学透明树脂制成。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但是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具有比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低的模量(例如,弹性模量、弯曲模量等)。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比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薄。例如,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厚度可以是0.1mm,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厚度可以是0.15mm。然而,要理解的是,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厚度不限于上述数值。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具有总体相似的形状和尺寸,但是并非所有的侧面都可以彼此对齐。也就是说,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一部分可以彼此不叠置。稍后将给出对其更详细的描述。
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盖面板片90。盖面板片90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的后表面。盖面板片90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层。功能层可以执行散热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接地功能、缓冲功能、强度增强功能、支撑功能和/或数字化功能。功能层可以是由片制成的片层、由膜制成的膜层、薄膜层、涂层、面板、板等。单个功能层可以由单层或彼此堆叠的多个薄膜或涂层组成。功能层可以是例如支撑基底、散热层、电磁波屏蔽层、减震层、数字转换器等。
显示面板80的驱动区域DDR的基底81和连接到其的显示印刷电路板COF和主电路板MB可以位于盖面板片90的下方。弯曲的触摸印刷电路板40也可以位于盖面板片90的下方。盖面板片90的下表面可以通过粘合层与基底81的另一表面和/或主电路板MB结合,但不限于此。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触摸面板30、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3中所示,当从顶部观看时,触摸面板30的形状可以与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的形状一致。当显示面板80的显示区域DAR呈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时,当从顶部观看时,触摸面板30的形状也可以呈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当从顶部观看时,触摸面板30的在垫侧部TDR上的侧表面可以具有直线形状。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的上表面30a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区域CNA1,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附着到第一连接区域CNA1;第二连接区域CNA2,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二接触部CB2附着到第二连接区域CNA2;以及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都不附着到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
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中。第一触摸信号垫T_PAD1和第二触摸信号垫T_PAD2都不设置在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中,或者虚设垫可以设置在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中,但是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不直接附着到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
另外,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的下表面30b可以包括:第三连接区域CNA3,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附着到第三连接区域CNA3;以及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不附着到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
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设置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中。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都不设置在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中,或者虚设垫可以设置在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中,但是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不直接附着到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
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可以彼此分隔开并使第三连接区域CNA3处于它们之间。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例如,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三连接区域CNA3叠置,并且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从顶部观看时,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的侧表面可以不是直线。例如,当从顶部观看时,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的侧表面的轮廓可以包括参考线和从参考线向外突出的突起。垫侧部TDR的突起可以设置为与第一连接区域CNA1至第三连接区域CNA3成一直线。例如,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可以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中具有突起。此外,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可以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处具有突起。
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上表面30a上,并且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下表面30b上。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具有与触摸面板30总体地相似的形状。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可以总体地与触摸面板30的感测部TAR叠置。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中的每个的侧表面可以设置为比触摸面板30的侧表面靠近内侧。换句话说,触摸面板30的在该部分处的侧表面可以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侧表面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侧表面向外突出。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触摸面板30的一个表面的边缘可以不被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覆盖,并且触摸面板30的另一表面的边缘可以不被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覆盖。由于如上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没有完全地形成到触摸面板30的侧表面,因此能够防止(或至少减少)粘合材料的溢出,诸如防止粘合材料溢出超过触摸面板30的边缘。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中的每个的侧表面可以在触摸面板30的除了垫侧部TDR之外的侧面上具有与触摸面板30的上表面30a平行的直线形状。当从顶部观看时,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在触摸面板30的除了垫侧部TDR之外的侧面上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除了垫侧部TDR之外的侧面上,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侧表面可以与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侧表面对齐而不从其突出。
在触摸面板30的垫侧部TDR上,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部分地从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向外突出。
例如,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可以包括沿着触摸面板30的与垫侧部TDR相邻的感测部TAR的边界延伸的短边边缘,并且包括在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短边边缘中的侧表面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也就是说,包括在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短边边缘中的侧表面可以在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中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而不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中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上的侧表面可以包括相对于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向外突出的突起PT。突起PT可以从设置在感测部TAR中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突出,并且可以设置在垫侧部TDR上(例如,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上)。因此,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上的侧表面从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在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上的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可以比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侧表面向外突出得多。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可以部分地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附着到触摸面板30的下表面30b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也就是说,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可以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叠置的部分以及非叠置部分。突起PT的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叠置的部分的厚度t2可以比非叠置部分的厚度t1小。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接触。因此,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与其下方的显示面板80的光学膜60之间的空间可以填充有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并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可以被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固定。
在已经附着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之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在其由于拉力而弯曲时可能会分离。这样,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到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从而防止第三接触部CB3分离。另外,通过消除显示面板80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空间,能够保护显示装置1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此外,通过抑制显示面板80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波动,能够改善显示装置1的平坦度。
参照图6和图8,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不仅可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而且还可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侧表面。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可以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大。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与位于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并且可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侧表面。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与位于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抑制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波动。
此外,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可以设置为使得其与被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暴露的、未与第三触摸引线LE3结合的部分叠置。例如,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侧表面并且与被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暴露的第一触摸信号线325叠置,从而能够防止从光学膜60的偏振膜65洗脱的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
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9和图10示出了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可以移动到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所沿着的路径。腐蚀促进离子CPI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从偏振膜65的侧表面洗脱以如图9中所示移动穿过光学膜60与弯曲保护层70之间的第一间隙GAP1,或者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从偏振膜65的侧表面洗脱以如图10中所示移动。
在这方面,对于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包括突起PT,突起PT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上突出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侧表面,并且与被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暴露的第一触摸信号线325叠置。也就是说,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在两条路径上,否则这两条路径将允许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移动到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这样,能够防止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或者至少减缓腐蚀。以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腐蚀引起的线破裂和/或线断开。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或简要地描述多余的描述。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图1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1的剖视图。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与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的宽度比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宽度大。例如,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不仅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下表面30b上的垫侧部TDR的第三连接区域CNA3中,而且还可以延伸到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到触摸面板30的下表面30b的垫侧部TDR的第三连接区域CNA3的一侧和另一侧。这样,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可以与触摸面板30的上表面30a的垫侧部TDR的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叠置。
如图12中所示,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可以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一个表面接触,并且还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与光学膜60之间的台阶空间中,以与光学膜60和第一触摸保护层310直接接触。因此,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与其下方的显示面板80的光学膜60之间的空间可以填充有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并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可以被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固定。
突起PT_1的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叠置的部分的厚度t4可以比突起PT_1的不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叠置且与光学膜60和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的部分的厚度t3小。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1设置在否则将允许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移动到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两条路径上,从而能够防止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或者至少减缓腐蚀。以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腐蚀引起的线破裂和/或线断开。
图13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图1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3的剖视图。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与显示装置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包括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突起PTa、PT和PTb。例如,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突起PT、PTa和PTb。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接区域CNA3中的突起PT、设置在突起PT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例如,左侧)上的第一子突起PTa以及设置在突起PT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另一侧(例如,右侧)上的第二子突起PTb。
第一子突起PTa、突起PT和第二子突起PTb可以彼此分隔开。第一子突起PTa和第二子突起PTb可以设置在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的相应的部分中。第一子突起PTa的侧表面和第二子突起PTb的侧表面分别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上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的侧表面向外突出。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包括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突起PT、PTa和PTb,使得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与其下方的显示面板80的光学膜60之间的空间可以填充有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并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可以被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固定。
与显示装置2的突起PT_1相似,设置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的突起PT的厚度可以比当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接触部CB3被按压时的相邻周边区域的第一子突起PTa和第二子突起PTb的厚度小。结果,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可以被按压为使得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的突起PT的构成材料中的一些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移动以形成第一子突起PTa和第二子突起PTb。
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当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在相邻的第二非连接区域NCA2以及第三连接区域CNA3中具有扩展形状时,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的突起PT的构成材料中的一些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移动。在这方面,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包括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突起PT、PTa和PTb,使得当从顶部观看时突起PT、PTa和PTb之间的空间被填充有围绕第二方向DR2移动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的突起PT的构成材料。结果,能够防止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分离。
尽管在图13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子突起PTa和第二子突起PTb中的每个在第一方向DR1上突出的长度可以等于突起PT在第一方向DRl上的长度,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子突起PTa和第二子突起PT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可以比突起PT在第一方向DR1上突出的长度小。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_2设置在否则将允许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移动到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两条路径上,从而能够防止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或者至少减缓腐蚀。以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腐蚀引起的线破裂和/或线断开。
图15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与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布局的俯视图。图1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5的剖视图。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与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包括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上从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向外突出的第二突起PT2。例如,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可以包括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上沿第一方向DR1从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向外突出的第二突起PT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在第一非连接区域NCA1上突出相比,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可以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上向外突出得多。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的第二突起PT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不与其下方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叠置。然而,预期的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的第二突起PT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其下方的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部分地叠置。
如图16中所示,在第一连接区域CNA1和第二连接区域CNA2上凸地突出的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可以部分地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附着到触摸面板30的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中的每个的表面。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可以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中的每个的表面接触。因此,在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与窗10之间的空间可以填充有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并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的表面可以被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固定。在已经附着触摸印刷电路板40之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在当其由于拉力而弯曲时可能会分离。在这方面,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_1可以设置到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从而防止第一接触部CB1和第二接触部CB2分离。另外,通过消除窗10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空间,能够保护显示装置4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此外,通过抑制窗10和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波动,能够改善显示装置4的平坦度。
图17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与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芯片D_IC_1安装在显示面板80上而不是在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上。例如,在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中,驱动芯片D_IC_1安装在显示面板80的基底81_1上。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显示面板80的这端,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主电路板MB的一端。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在已经附着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之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在当它由于拉力而弯曲时可能会分离。在这方面,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到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从而防止第三接触部CB3分离。另外,通过消除显示面板80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空间,能够保护显示装置5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此外,通过抑制显示面板80和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波动,能够改善显示装置5的平坦度。
另外,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可以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大。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可以与位于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并且可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侧表面。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与位于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抑制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波动。
此外,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在否则将允许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移动到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两条路径上,从而能够防止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或至少减缓腐蚀。以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腐蚀引起的线破裂和/或线断开。
图1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与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面板不是弯曲的,而是平坦的。例如,显示面板80的驱动区域DDR可以向外延伸并且可以保持与显示区域DAR相同的平坦度。显示面板80的基底81_2可以是诸如玻璃基底的刚性基底。然而,预期的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基底81_2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的柔性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仍然保持平坦度而在驱动区域DDR中不弯曲。
驱动芯片D_IC_2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80的驱动区域DDR上。驱动芯片D_IC_2可以定位为比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侧表面到外侧地少,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此外,驱动芯片D_IC_2可以定位为比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侧表面和触摸面板30的侧表面到外侧地少,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可以附着在驱动芯片D_IC_2的外侧上。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附着到显示面板80的一个表面。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的附着到显示面板80的端部可以定位为比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侧表面和触摸面板30的侧表面以及第二透明粘合构件20的侧表面到外侧地少。
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可以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一样是柔性印刷电路板。如图18中所示,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可以被弯曲以在显示面板80的侧表面的外侧上围绕显示面板80的侧表面。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到主电路板MB。触摸印刷电路板40可以被弯曲以在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的外侧上围绕显示印刷电路板P_CB_1。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在已经附着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之后,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在它由于拉力而弯曲时可能会分离。在这方面,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到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从而防止第三接触部CB3分离。另外,通过消除显示面板80与触摸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空间,能够保护显示装置6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此外,通过抑制显示面板80和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波动,能够改善显示装置6的平坦度。
另外,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可以比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大。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的突起PT可以与位于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并且可以覆盖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侧表面。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可以与位于第一触摸信号线325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第一触摸保护层310接触。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抑制触摸印刷电路板40的第三接触部CB3的波动。
此外,第一透明粘合构件50设置在否则将允许偏振膜65的腐蚀促进离子CPI移动到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两条路径上,从而能够防止腐蚀促进离子CPI腐蚀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或至少减缓腐蚀。以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第三触摸信号垫T_PAD3和第三触摸引线LE3的腐蚀引起的线破裂和/或线断开。
尽管在此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通过该描述,其他实施例和修改将是清楚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限于权利要求书以及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清楚的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触摸面板,包括:感测部;以及垫侧部,设置在所述感测部的一侧上;
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表面上;
触摸印刷电路板,包括附着到所述垫侧部的表面的接触部;以及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底;光学膜,设置在所述显示基底的表面上;以及弯曲保护层,在所述显示基底的所述表面上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垫侧部的所述表面包括:连接区域,附着到所述接触部;以及非连接区域,不附着到所述接触部,并且
其中:
所述光学膜与所述弯曲保护层分隔开,使得间隙设置在所述光学膜与所述弯曲保护层之间;并且
所述透明粘合构件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触摸印刷电路板和所述间隙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区域上;
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从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第二部分突出的第一突起,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非连接区域上;
所述第一突起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间隙叠置;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附着到所述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光学膜包括:第一保护膜;偏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上;以及第二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偏振膜上;
所述第二保护膜附着到所述透明粘合构件;并且
所述偏振膜包括腐蚀促进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腐蚀促进离子包括碘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面板包括:触摸垫,设置在所述连接区域中;以及阻焊层,设置在所述触摸垫上并暴露所述触摸垫;并且
被暴露的所述触摸垫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透明粘合构件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垫沿着第一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突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并且
其中,所述透明粘合构件在所述非连接区域上与所述阻焊层接触并且覆盖所述接触部的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比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非连接区域叠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粘合构件包括:第二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第一侧上;以及第三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一突起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突起的所述第一侧相对;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和所述第三突起彼此分隔开。
10.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触摸面板,包括垫侧部;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第一表面上;
印刷电路板,包括附着到所述垫侧部的表面的第一接触部;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的表面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底;光学膜,设置在所述显示基底的表面上;以及弯曲保护层,在所述显示基底的所述表面上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的一侧上;
第二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背对;以及
窗,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上,
其中,所述垫侧部的所述表面包括:第一连接区域,附着到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一非连接区域,不附着到所述第一接触部,并且
其中:
所述光学膜与所述弯曲保护层分隔开,使得间隙设置在所述光学膜与所述弯曲保护层之间;
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光学膜、所述弯曲保护层和所述印刷电路板部分地叠置;并且
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的侧表面突出超过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的侧表面。
CN202010124158.5A 2019-03-05 2020-02-27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6659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25176 2019-03-05
KR1020190025176A KR20200107014A (ko) 2019-03-05 2019-03-05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5976A true CN111665976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3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4158.5A Pending CN111665976A (zh) 2019-03-05 2020-02-2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188164B2 (zh)
KR (1) KR20200107014A (zh)
CN (1) CN1116659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6708B (zh) * 2021-05-26 2022-06-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7890B (zh) * 2018-12-21 2020-01-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KR20200107014A (ko) * 2019-03-05 2020-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158462A (ko) * 2020-06-23 2021-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3085B2 (en) * 2005-07-15 2009-09-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461134A (zh) * 2014-12-02 2015-03-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屏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309636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Japan Display Inc.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US20160147361A1 (en) * 2014-11-21 2016-05-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creen panel
CN109254680A (zh) * 2017-07-14 2019-01-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09976B1 (ko) * 2009-02-17 2011-0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84245B1 (ko) * 2012-12-13 2019-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50047800A (ko) 2013-10-25 2015-05-06 (주)넥스디스플레이 Oca를 이용한 방수구조를 구현하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KR102270241B1 (ko) * 2013-12-27 2021-06-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6336897B2 (ja) 2014-12-09 2018-06-0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US9379355B1 (en) * 2014-12-15 2016-06-2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support layer with rounded edge
US9535522B2 (en) * 2014-12-22 2017-01-0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9287329B1 (en) * 2014-12-30 2016-03-15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chamfered polarization layer
US9857930B2 (en) * 2015-12-16 2018-01-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mponent with interconnect circuit tab comprising cured organic polymeric material
KR102449220B1 (ko) * 2016-03-21 2022-09-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203894B1 (ja) 2016-03-31 2017-09-27 株式会社寺岡製作所 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978674B2 (en) * 2016-04-05 2018-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ip-on-film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87061B1 (ko) * 2016-06-30 2023-0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10542B1 (ko) 2017-05-29 202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함몰 영역이 형성된 레이어에 실장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47854B1 (ko) * 2018-05-04 2023-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및 폴더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093497B1 (ko) * 2018-07-11 2020-03-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20200026391A1 (en) * 2018-07-20 2020-01-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107014A (ko) * 2019-03-05 2020-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3085B2 (en) * 2005-07-15 2009-09-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309636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Japan Display Inc.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US20160147361A1 (en) * 2014-11-21 2016-05-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creen panel
CN104461134A (zh) * 2014-12-02 2015-03-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屏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54680A (zh) * 2017-07-14 2019-01-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6708B (zh) * 2021-05-26 2022-06-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93499B2 (en) 2023-07-04
US20220147192A1 (en) 2022-05-12
KR20200107014A (ko) 2020-09-16
US11188164B2 (en) 2021-11-30
US20200285338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7339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342822B1 (ko) 표시 장치
US11301071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12130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sensing member
US1086361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9349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665908A (zh) 显示装置
US11662870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panel and touch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7037912B (zh)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US20200301541A1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188167B2 (en) Force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748823A (zh) 触摸传感器及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1189989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216724A (zh) 输入感测单元以及包括其的显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