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4935B -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4935B
CN111664935B CN202010578927.9A CN202010578927A CN111664935B CN 111664935 B CN111664935 B CN 111664935B CN 202010578927 A CN202010578927 A CN 202010578927A CN 111664935 B CN111664935 B CN 111664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detector
calibrated
light source
distance
angl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89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4935A (zh
Inventor
武大志
伍海峰
何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on Instrument & Meter Insp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ton Instrument & Meter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on Instrument & Meter Insp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ton Instrument & Meter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89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4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4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4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4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4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8Arrangements of light sour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metry standard sources, also using luminescent or radioa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8Arrangements of light sour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metry standard sources, also using luminescent or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J2001/083Testing response of det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使光源在初始位置朝向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感应面发射垂直于感应面的测试光线,并使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使光源沿第一方向逐渐远离初始位置,直至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调整测试光线与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测试光线位于第一直线,使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第一直线获取上限角度值;使光源沿第二方向逐渐远离初始位置,直至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调整测试光线与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测试光线位于第二直线,使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第二直线获取下限角度值;根据上限角度值和下限角度值获取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背景技术
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和放出热量,同时也会产生可见的或大气中没有的不可见的光辐射,火焰探测器就是用于探测这种光辐射的仪器。火焰探测器又称感光式火灾探测器,它是用于响应火灾的光特性,即探测火焰燃烧的光照强度和火焰的闪烁频率的一种火灾探测器。根据火焰的光特性,使用的火焰探测器有三种:一种是对火焰中波长较短的紫外光辐射敏感的紫外探测器;另一种是对火焰中波长较长的红外光辐射敏感的红外探测器;第三种是同时探测火焰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和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的紫外/红外混合探测器。
然而,对于固定安装的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目前没有国家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主要目的是对火焰探测器进行校准。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光源在初始位置朝向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感应面发射垂直于所述感应面的测试光线,并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
使所述光源沿第一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
调整所述测试光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所述测试光线位于第一直线,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所述第一直线获取上限角度值;
使所述光源沿第二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反向;
调整所述测试光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所述测试光线位于第二直线,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所述第二直线获取下限角度值;
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
根据所述探测角度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具体为:
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
其中,
Figure 614600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述探测角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上限角度值;
Figure 502922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下限角度值;所述上限角度值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所述下限角度值为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使所述测试光线垂直照射于所述感应面;
逐渐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距离;
根据所述探测距离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具体地,所述逐渐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具体包括;
逐次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二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其中,每次增大第一预设距离;
逐次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减小至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其中,每次减小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使所述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测试光线;
确定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的所述测试光线的最大波长和最小波长;
根据所述最大波长和所述最小波长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光谱量程;
根据所述光谱量程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多次获取响应时间;
根据多次获取的所述响应时间获取报警时间;
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所述报警时间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其中,每次获取所述响应时间包括:使所述光源朝向所述感应面发射所述测试光线,并开始计时,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停止计时,以获取所述响应时间。
具体地,所述根据多次获取的所述响应时间获取报警时间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获取报警时间;
其中,T为报警时间;n为获取所述响应时间的总次数;
Figure 57531DEST_PATH_IMAGE006
为每次获取到的所述响应时间。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所述报警时间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具体包括:
多个所述响应时间中的任意一个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所述报警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使模拟光源朝向所述感应面发射模拟光线,若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正常,若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失效。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源,用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包括:二极管激光器、伸缩杆以及支架,其中,支架一端转动连接于伸缩杆的一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二极管激光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能够为固定安装的火焰探测器的校准提供依据。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又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再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1.1、使光源在初始位置朝向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感应面发射垂直于所述感应面的测试光线,并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
步骤1.2、使所述光源沿第一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
步骤1.3、调整所述测试光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所述测试光线位于第一直线,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所述第一直线获取上限角度值;
步骤1.4、使所述光源沿第二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反向;
步骤1.5、调整所述测试光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所述测试光线位于第二直线,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所述第二直线获取下限角度值;
步骤1.6、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
步骤1.7、根据所述探测角度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其中,本发明是对已经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火焰探测器进行原位校准,在校准的过程中,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位置不变,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可以为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能够检测波长大于850nm的红外线,或者为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能够检测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或者为复合型火焰探测器,既能够检测红外线也能够检测紫外线。在校准之前,可以先制作一光源,其中,光源包括:二极管激光器、伸缩杆以及支架,支架一端转动连接于伸缩杆的一端,另一端设置有二极管激光器。其中,二极管激光器包括红外线光源和紫外线光源,二极管激光器用于发射测试光线,二极管激光器要求发射有效距离在30米以上,而伸缩杆的最大伸缩长度为5米,最小伸缩长度为1米,其中,通过拉伸伸缩杆,能够改变伸缩杆的长度,进而使得光源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移动。而支架与伸缩杆转动连接,通过调整支架与伸缩杆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测试光线的发射角度。其中,伸缩杆可以为电动伸缩杆,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具体地,在步骤1.1中,如图2所示,O点为光源的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时,可以使得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且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米,此时测试光线位于第三直线L3,光源发射测试光线能够垂直照射在感应面上,此时,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能够对测试光线自动响应,发出警报。其中,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为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则测试光线为红外线,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为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测试光线为紫外线。若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为复合型火焰探测器,能够检测紫外线和红外线,那么则使得二极管激光器中的红外线光源和紫外线光源依次发射测试光线,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对两种光源均自动响应后,再进行下一步骤。在步骤1.2和步骤1.3中,首先沿第一方向移动光源,如图2所示,箭头A所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移动过程中,测试光线的发射角度不变,即在步骤1.2和步骤1.4中,各个位置的测试光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当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此时,光源处于上限位置,如图2所示,P点为上限位置,而测试光线处于第四直线L4。而后在步骤1.3中,使得光源保持在上限位置,调整测试光线与感应面之间的夹角,在调整测试光线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使得测试光线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大测试光线与第四直线之间的夹角,如2所示,箭头B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当待校准火焰探测器恢复自动响应时,测试光线处于第一直线L1,此时,能够获取到上限角度值。在步骤1.4,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时,光源处于下限位置,如图2所示,Q点为下限位置,而测试光源处于第五直线,其余操作过程与步骤1.2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在步骤1.5中,使得光源保持在下限位置,使得测试光源向着第一方向移动,逐渐增大测试光线与第五直线L5之间的夹角,直至火焰探测器恢复响应,此时如图3所示,测试光线位于第二直线L2,根据第二直线L2获取下限角度值。在步骤1.6获取到探测角度后,根据探测角度判定待校准火焰探测器是否合格。其中,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具体地,所述步骤1.6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具体为:
步骤1.6.1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
Figure 223064DEST_PATH_IMAGE008
为所述探测角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为所述上限角度值;
Figure 117944DEST_PATH_IMAGE010
为所述下限角度值;所述上限角度值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所述下限角度值为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
其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误差,可能由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安装导致感应面与地面不垂直,此时,上述公式同样适用。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1.6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步骤2.1、使所述测试光线垂直照射于所述感应面;
步骤2.2、逐渐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
步骤2.3、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距离;
步骤2.4、根据所述探测距离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其中,在步骤2.1中,使所述测试光线垂直照射于所述感应面,且优选为使得测试光线照射在感应面的中心,以保证火焰探测器能够自动响应。而后通过步骤2.2逐渐增大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待校准火焰探测器驶入响应,此时,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与光源之间的第一距离可以确定为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当探测距离不符合要求时,可以认为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如果,该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为仅能够探测红外线与紫外线中的一种,红外线光源或紫外线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而探测距离
Figure 493562DEST_PATH_IMAGE012
,如果上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即能够检测红外线还能够检测紫外线,那么,则使得光源既能够发射红外线,也能够发射紫外线,分两次获取第一距离,其中红光所对应的第一距离为
Figure 179758DEST_PATH_IMAGE011
,而紫光所对应的第一距离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那么探测距离为
Figure 590011DEST_PATH_IMAGE014
。在确定第一距离或者第二距离时,其具体步骤为,将光源的测试光线的发射角度调整到0°,而后逐渐增大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能报警,记录此时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Figure 109985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300795DEST_PATH_IMAGE013
。其中,测试光线可以为红外线和紫外线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地,步骤2.2逐渐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具体包括;
步骤2.2.1逐次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二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其中,每次增大第一预设距离;
步骤2.2.2逐次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减小至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其中,每次减小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以第一预设距离为5米,而第二预设距离为1米为例具体说明上述步骤2.2.1和步骤2.2.2。首先在步骤2.2.1中使得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为5米,此时,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能够发出警报,而后逐次增大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每次增加5米,在逐次移动光源的位置时,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米、15米……40米,设定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达到40米时,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无法报警,即第二距离等于40米。而后在步骤2.2.2中,以40米为基准,逐次减小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每次减小1米,此时,每次移动光源时,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依次为39米、38米、37米……,设定在光源距离待校准火焰探测器38米时待校准火焰探测器恢复响应,再次进行报警,此时,可以确定第一距离等于38米。如想获得更加精确的第一距离,可以再执行步骤2.2.3,此时认为在步骤2.2.2中获得的第一距离为第三距离,以第三距离为基准,逐次增大光源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在步骤2.2.3中,每次增大第三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其可以为0.1米。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1.4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步骤3.1、使所述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测试光线;
步骤3.2、确定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的所述测试光线的最大波长和最小波长;
步骤3.3、根据所述最大波长和所述最小波长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光谱量程;
步骤3.4、根据所述光谱量程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其中,为了使光源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测试光线,可以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不同的滤光片,或者使得光源更换不同波长的二极管激光发射器以使得光源能够发射不同波长的测试光线。而后在步骤3.2中记录,能够使得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发生警报的测试光线的最小波长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和最大波长
Figure 993944DEST_PATH_IMAGE016
,确定光谱量程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当测试光线的波长小于
Figure 134070DEST_PATH_IMAGE015
和大于
Figure 949579DEST_PATH_IMAGE016
的情况下,待校准火焰探测器无法响应发出警报。
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1.4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步骤4.1、多次获取响应时间;
步骤4.2、根据多次获取的所述响应时间获取报警时间;
步骤4.3、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所述报警时间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其中,每次获取所述响应时间包括:步骤4.1.1、使所述光源朝向所述感应面发射所述测试光线,并开始计时,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停止计时,以获取所述响应时间。
具体地,所述步骤4.2根据多次获取的所述响应时间获取报警时间具体包括:
步骤4.2.1、根据公式
Figure 627685DEST_PATH_IMAGE018
获取报警时间;其中,T为报警时间;n为获取所述响应时间的总次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为每次获取到的所述响应时间。
其中,在步骤4.1中的是光源朝向感应面发射测试光线可以与步骤1.1中的使光源在初始位置朝向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感应面发出测试光线同时进行。其中多次获取到的响应时间中任意一次超过30秒,则可以判定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如果每次响应时间均小于30秒,则计算报警时间。报警时间为多次获取到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其中,可以获取6次响应时间,设定每次获取到的响应时间为
Figure 593367DEST_PATH_IMAGE019
,而报警时间为T,则
Figure 178544DEST_PATH_IMAGE018
。当报警时间不符合预设时间范围时,则判定该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具体地,如图9所示,所述步骤4.3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所述报警时间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具体包括:
步骤4.3.1、多个所述响应时间中的任意一个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步骤4.3.2、所述报警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行决定,当多个响应时间中的任意一个超过30秒时,即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才计算报警时间,否则不计算报警时间。
具体地,所述步骤1.4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步骤5.1、使模拟光源朝向所述感应面发射模拟光线,若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正常,若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失效。
其中,模拟光源可以为白炽灯和强光手电,其中,强光手电可以模拟太阳光,在预设波段内,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会进行报警,因此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应该区分自然光、灯光与火焰光之间的区别,如果在白炽灯或者强光手电任意一个照射待校准火焰探测器时,如果待校准火焰探测器报警,则表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失效,如果均不报警,则表明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正常,无需进行维修或更换。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用于以上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包括:二极管激光器、伸缩杆以及支架,其中,支架一端转动连接于伸缩杆的一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二极管激光器。
其中,二极管激光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作为红外线光源,用于发射红外线测试光线,另一个作为紫外线光源,用于提供紫外线测试光线,二者的发射有效距离均在30米以上。伸缩杆的可调节长度为1米至5米。其中,伸缩杆已经是现有技术中非常常见的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而支架与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以调节测试光线的发射角度。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伸缩杆固定在距离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五米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光源在初始位置朝向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感应面发射垂直于所述感应面的测试光线,并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
使所述光源沿第一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
调整所述测试光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所述测试光线位于第一直线,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所述第一直线获取上限角度值;
使所述光源沿第二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反向;
调整所述测试光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直至所述测试光线位于第二直线,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并根据所述第二直线获取下限角度值;
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
根据所述探测角度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具体为:
根据公式
Figure 966976DEST_PATH_IMAGE002
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
其中,
Figure 415275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探测角度;
Figure 726171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上限角度值;
Figure 386959DEST_PATH_IMAGE008
为所述下限角度值;所述上限角度值为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所述下限角度值为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感应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使所述测试光线垂直照射于所述感应面;
逐渐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距离;
根据所述探测距离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逐渐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具体包括;
逐次增大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二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其中,每次增大第一预设距离;
逐次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直至所述光源与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减小至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其中,每次减小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使所述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测试光线;
确定使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的所述测试光线的最大波长和最小波长;
根据所述最大波长和所述最小波长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光谱量程;
根据所述光谱量程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多次获取响应时间;
根据多次获取的所述响应时间获取报警时间;
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所述报警时间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
其中,每次获取所述响应时间包括:使所述光源朝向所述感应面发射所述测试光线,并开始计时,直至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停止计时,以获取所述响应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多次获取的所述响应时间获取报警时间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483222DEST_PATH_IMAGE010
获取报警时间;
其中,T为报警时间;n为获取所述响应时间的总次数;
Figure 571264DEST_PATH_IMAGE012
为每次获取到的所述响应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响应时间和所述报警时间确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校准结果具体包括:
多个所述响应时间中的任意一个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所述报警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不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上限角度值和所述下限角度值获取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之后还包括:
使模拟光源朝向所述感应面发射模拟光线,若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失去响应,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正常,若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自动响应,则判定所述待校准火焰探测器的误报警功能失效。
10.一种光源,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极管激光器、伸缩杆以及支架,其中,支架一端转动连接于伸缩杆的一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二极管激光器。
CN202010578927.9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Active CN111664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8927.9A CN111664935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8927.9A CN111664935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4935A CN111664935A (zh) 2020-09-15
CN111664935B true CN111664935B (zh) 2022-09-09

Family

ID=7238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8927.9A Active CN111664935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4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963B (zh) * 2021-07-08 2023-11-03 盐城工学院 火花探测器性能检测装置及性能检测方法
CN113654805B (zh) * 2021-09-09 2024-01-30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离子火焰探测器空间位置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14155674B (zh) * 2021-12-14 2023-07-25 无锡格林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火焰探测器的视野标定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143A (zh) * 2009-09-01 2011-04-06 洪颖莎 电子教棒
CN105353425A (zh) * 2015-12-23 2016-02-24 深圳市艾礼安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辅助光校准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方法
CN207556681U (zh) * 2017-10-25 2018-06-29 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角度可调的火焰探测器壳体
WO2018170954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李金权 一种多功能教学笔
CN109489812A (zh) * 2018-11-20 2019-03-19 无锡格林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扩大火焰探测器探测视角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143A (zh) * 2009-09-01 2011-04-06 洪颖莎 电子教棒
CN105353425A (zh) * 2015-12-23 2016-02-24 深圳市艾礼安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辅助光校准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方法
WO2018170954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李金权 一种多功能教学笔
CN207556681U (zh) * 2017-10-25 2018-06-29 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角度可调的火焰探测器壳体
CN109489812A (zh) * 2018-11-20 2019-03-19 无锡格林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扩大火焰探测器探测视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4935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4935B (zh) 一种固定安装火焰探测器的原位校准方法及光源
US7956329B2 (en) Flame detector and a method
JP2935549B2 (ja) 火災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RU2536383C2 (ru) Оценка сигналов рассеяния света в оптическ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аварий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и выдача как взвешен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плотности дыма, так и взвешен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плотности пыли/пара
US20230326315A1 (en) Self-calibrating fire sensing device
JPS61247918A (ja) アナログセンサの出力補正装置
US11688276B2 (en) Self-calibrating fire sensing device
EP2571001B1 (en) Flame detector using optical sensing
CN109297685A (zh) 一种用于大口径平行光管的光谱透过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KR102080070B1 (ko) 불꽃감지기용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사방법
KR101742122B1 (ko) 불꽃감지기의 비화재보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CN107300572B (zh) 一种铺地材料临界热辐射通量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9060317A (zh) 激光光束远距离传输的特性参数试验系统及其工作过程
US11442075B2 (en) Ballistic projectile velocity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13793468A (zh)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TWI668673B (zh) Smoke detector structure
US20190331526A1 (en) A Photometric Test System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EP4231265A1 (en) Testing a heat detector of a self-testing hazard sensing device
CN213985628U (zh) 基于光纤采光的入射角可调式日光干扰试验设备
TWM560100U (zh) 偵煙探測器之結構
ES2297311T3 (es) Detector de humo de luz dispersa.
JPH0822584A (ja) 炎検出装置
Blarre et al. Stray light characterization of optical systems
Castillo-Matadamas et al. Unexplored Indoors method for pyranometers calibration traceable to SI
KR20240000709U (ko) 불꽃감지기 성능 평활 검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