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8056A -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8056A
CN111658056A CN202010657218.XA CN202010657218A CN111658056A CN 111658056 A CN111658056 A CN 111658056A CN 202010657218 A CN202010657218 A CN 202010657218A CN 111658056 A CN111658056 A CN 111658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edical
anchoring portion
particle
medical embo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72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8056B (zh
Inventor
刘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6572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8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8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8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8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8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61B17/12145Coils or wires having a pre-set deployed three-dimensional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59Solid plugs; being solid before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526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该医学用栓塞颗粒,至少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由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所述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栓塞效果好并且对血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各种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病变和初学中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已广泛使用。具体地采用栓塞颗粒通过注射方式输入至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内,对病变组织起到治疗的作用。而该项技术的应用中,栓塞颗粒的材料和性能对该治疗的效果以及后续身体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需要栓塞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
然而,市面上出现的栓塞材料价格普遍较贵并且各有其优缺点,比如海藻酸钠为主体的颗粒常常是优先考虑的载药材料,但是海藻酸钠适用于亲水性药物的负载,而对于疏水性药物,从载药率和缓释效果来看,选择疏水性的药物载体更加合适。明胶海绵颗粒却只能在较大血管内滞留,对末梢血管起不到栓塞的作用,还会引起患者病变组织周围不适的症状。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栓塞效果好并且对血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至少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由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所述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在芯棒上,所述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对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加热定型形成第一主体;
退火后将螺旋缠绕的第一主体从芯棒上取下,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
由以上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该医学用栓塞颗粒,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线体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之间以及第一主体两端存在空隙不会堵塞血管。并且在第一主体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栓塞颗粒具有很好的弹性,在受到挤压、冲击等外力作用下可以较好地适应血管内的环境,并且利用其特有的弹性能顺利到达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第一线体可以是可吸收线,价格低廉,栓塞效果好,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的栓塞血管利用现有的不同型号的可吸收线制成不同尺寸的栓塞颗粒即可实现,特别是末梢血管的栓塞。并且采用该栓塞颗粒承载药物时亦不会与药物产生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另外,第一线体由于是可降解材料制成,在血管内会慢慢降解被人体吸收,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正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左视图。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正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俯视图。
图7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正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右视图。
图1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正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左视图。
图1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4所示医学用栓塞颗粒的正视图。
图17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0-第一主体;110-中空的腔室;101-小头端;102-中间段;120-第一锚定部;121-第二锚定部;200-第二主体;300-第三主体;400-第四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栓塞效果好并且对血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说明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其各个部分。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立体示意图,应理解的是,图1仅是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任意由一条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的内部形成中空腔室的形状比如圆锥体,四面体、三面体、球体、椭圆体等,并且该线体是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该医学用栓塞颗粒适用于植入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内栓塞血管,从而治疗病变组织。
参照图1至图3中,该医学用栓塞颗粒,至少包括第一主体100,第一主体100由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并且在第一主体100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110,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第一主体100是由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100采用同一条线体螺旋缠绕形成,使得第一主体100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韧性,并且在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基于上述两点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受到挤压、冲击等外力作用下可以较好地适应血管内的环境,并且能顺利到达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另外螺旋缠绕第一线体之间留有空隙以及第一主体100的两端留有空隙不会阻塞血管,不会引起栓塞血管的不适。
从图1至图3中可知,第一主体100可以将第一线体缠绕在芯棒上依次螺旋缠绕后加热定型,切割为不同长度的螺旋段,即为第一主体100,第一主体100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100(即螺旋缠绕时芯棒所在的位置)。图中的螺旋段是直线段,因此采用的芯棒是直线芯棒,为了制备不同形状的栓塞颗粒可以将第一线体围绕不同形状的芯棒来依次缠绕。
第一线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为了更好地贴合血管壁。可选地,第一线体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第一线体可以是可吸收线,作为第一主体100的螺旋段的长度可以是螺旋段的横截面直径的0.5倍-4倍,因此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可以做到很小以堵塞毛细血管。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对应的制备方法可以是将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在芯棒上后对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加热定型形成第一主体;退火后将螺旋缠绕的第一主体从芯棒上取下,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具体参考实施例二中有关制备方法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中,第一主体100自第一主体100的一端部至第一主体100的另一端部的截面尺寸渐变。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可以是半球体、锥体等,只要满足第一主体100的截面尺寸自第一主体100的一端部至第一主体100的另一端部的截面尺寸渐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中,第一主体100包括分别位于第一主体的端部的小头端101和位于小头端101之间的中段部分102(参考图4至图6),中段部分102的截面尺寸大于小头端101的截面尺寸,腔室用于容纳药物。图4至图6仅给出一个示例,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形状可以是球体、椭圆体、陀螺状、多面体等,在此不做限定。
从图4至图6可以看出,第一主体100包括的小头端101的数量为2个,小头端101分别位于第一主体100的两个端部,以及位于小头端101之间的中段部分102,其中,小头端101的截面尺寸大于中间部分102的截面尺寸。
由于第一主体100的小头端101的尺寸较小,第一主体100内部中空的腔室110用于容纳药物后不会从腔室110中脱出,因此当需要承载药物进行血管栓塞治疗时可以选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
参考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中,第一主体100构造为球体。
该医学用栓塞颗粒中,第一主体100的两端依次缠绕逐渐收缩形成小头端,第一主体100整体近似于球体。第一主体100采用近似于球体的结构,球体内部的腔室110适合载药的同时,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在植入至血管后由于第一主体100的外形可以很好地贴合血管内壁,随着血流方向的流动性非常好,极不容易堵塞血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至少设置于第一主体的端部的锚定部,锚定部的作用是植入血管后用于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定位,不容易在需要栓塞的血管中松脱。锚定部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是任意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7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第二主体200和锚定部120,锚定部至少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锚定部120,第一线体螺旋缠绕至第一主体100的第二端后在第一主体100的外周自第一主体100的第二端依次螺旋缠绕返回至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第一线体位于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首尾线头朝向背离第一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锚定部120。
本实施例说明书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在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形成有锚定部,并且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主体100的第二端交接缠绕,第一主体100内部的中空腔室适合承载药物。
第一锚定部120包括第一线体的首尾线头,该首尾线头朝向背离第一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植入栓塞血管时锚定部朝向栓塞血管较粗的一端推入栓塞血管中,当医学用栓塞颗粒植入到栓塞血管后,锚定部卡在血管内壁上,从而在栓塞血管中固定,定位效果好。锚定部可以根据植入栓塞血管中与栓塞血管的植入角度设定第一线体首尾线头与第一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相对角度,以及第一线体首尾线头相互之间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病变组织不同植入需求。
制备工艺中,将第一线体缠绕在芯棒上形成一定长度L的螺旋段后,折返回后继续在第一主体100的外周依次螺旋缠绕相同长度L到达起始端,将位于起始端的第一线体切断后,将第一线体的2个首尾线头用锥形面撑开后将整个栓塞颗粒加热定型,制成带有一个锚定部的栓塞颗粒。
图7至图10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给出的一个示例,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形状为圆柱状,双层螺旋段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柱段,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可以是多层螺旋段由同一条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制备工艺上第一线体在直线芯棒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100后,折返回继续螺旋缠绕第一线体形成第二主体后继续折返再螺旋缠绕第三主体直至第N主体,剪掉第一线体,对形成的N层螺旋段加热定型,螺旋段的长度L为0.5-4倍的最N主体的横截面直径。可见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具有稍大的粒径,第一线体被身体降解吸收的时间长,可以作为载药用途。
参见图11至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第三主体300和第四主体400,第三主体300和第四主体400依次设置于第二主体200的外周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线体螺旋缠绕形成,第二线体自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依次螺旋缠绕至第一主体100的第二端形成第三主体300后在第一主体100的第二端依次螺旋缠绕返回至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形成第四主体400,第二线体位于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的首尾线头朝向背离第二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锚定部。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包括四层螺旋段,每两层采用同一条线体制成,制备过程亦是在完成第一层螺旋段螺旋缠绕后折返回继续螺旋缠绕作为第二主体200的第二层螺旋段,剪掉第一线体后,在第二主体2的外围采用第二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第三主体后折返回继续螺旋缠绕作为第四主体的第四层螺旋段。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的螺旋段的长度L为0.5-4倍的最N主体的横截面直径,并且在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留有分属于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的4个线头作为第一锚定部采用锥形面撑开,对整体的螺旋段加热定型得到具有1个第一锚定部120的栓塞颗粒,并且该第一锚定部120具有4个首尾线头。采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在植入栓塞血管后由于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之间存在缝隙以及螺旋段的端部留有空隙不会堵塞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并且第一锚定部120卡在栓塞血管壁上定位稳定,不容易松脱。
图11至图13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给出的一个示例,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形状为圆柱状,双层螺旋段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柱段,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
参见图14至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第二主体200和锚定部,至少第一主体100构造为圆柱状,锚定部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主体100的两端的第一锚定部120和第二锚定部121,第二主体200设置于第一主体100的外周由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线体螺旋缠绕形成,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位于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一主体100的第二端的首尾线头朝向背离第一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锚定部120和第二锚定部121。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中每层螺旋段分别由不同的线体制成,位于第一主体100的同一端的线头分别形成为第一锚定部120和第二锚定部121,两端的锚定部可以实现医学用栓塞颗粒在栓塞血管内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不会因为血管自身的张力或者局部血管反流导致误栓非目标血管。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备工艺中可以采用N条线体制备N层螺旋段作为不同的主体,采用锥形面定位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两端的首尾线头后加热定型N层螺旋段形成医学用栓塞颗粒。
图14至图16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给出的一个示例,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形状为圆柱状,双层螺旋段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柱段,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为可吸收线。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到的可降解材料是第一吸收线和第二吸收线所能采用的材料,比如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乳酸PLA和聚己内酯。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和聚乳酸PLA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作为外科缝合线和药物载体已经使用多年,作为长效控释载体也有很好的前景。药物从栓塞颗粒中缓慢连续释放。聚乳酸-羟基乙酸是由乳酸和羟基乙酸铵一定比例聚合而成的共聚物,通过调整其分子量大小、两单体的比例等即可调节聚乳酸-羟基乙酸的亲水性及降解周期等。
聚己内酯是一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己内酯具有形状记忆的特性,柔软性好易于加工,对药物的通透性好,具有作药物缓释载体、手术缝合线和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的应用。适合做长期植入装置的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长效药物传递载体,聚己内酯是化学合成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它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了酯基结构-coo-,在自然界中酯基结构易被微生物或酶分解,水解速度比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要慢,最终产物为CO2和H2O,对人体无毒害,因此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线体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之间以及第一主体两端存在空隙不会堵塞血管。并且在第一主体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栓塞颗粒具有很好的弹性,在受到挤压、冲击等外力作用下可以较好地适应血管内的环境,并且利用其特有的弹性能顺利到达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第一线体可以是可吸收线,价格低廉,栓塞效果好,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的栓塞血管利用现有的不同型号的可吸收线制成不同尺寸的栓塞颗粒即可实现,特别是末梢血管的栓塞。并且采用该栓塞颗粒承载药物时亦不会与药物产生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另外,第一线体由于是可降解材料制成,在血管内会慢慢降解被人体吸收,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制备方法是对已经成型的第一线体进行螺旋缠绕后加热定型,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参照图17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在芯棒上,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可以在精密弹簧绕制机上固定芯棒的两端后,将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在芯棒上,完成第一线体在芯棒上的螺旋缠绕。
完成一定长度L的螺旋段缠绕后将芯棒从精密弹簧绕制机上整体取下,L为螺旋段的横截面直径的0.5-4倍长度。
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比如可吸收线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价格低廉,栓塞效果好,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的栓塞血管利用现有的不同型号的可吸收线制成不同尺寸的栓塞颗粒即可实现,特别是末梢血管的栓塞。并且采用该栓塞颗粒承载药物时亦不会与药物产生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另外,第一线体由于是可降解材料制成,在血管内会慢慢降解被人体吸收,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第一线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为了更好地贴合血管壁。可选地,第一线体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第一线体可以是可吸收线,作为第一主体100的螺旋段的长度可以是螺旋段的横截面直径的0.5倍-4倍,因此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可以做到很小以堵塞毛细血管。
步骤S20:对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加热定型形成第一主体;
对步骤10完成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放置在定型烤箱中进行加热定型,温度以第一线体变软定型为准。
步骤S30:退火后将螺旋缠绕的第一主体从芯棒上取下,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
第一主体定型后将设置于芯棒上的第一主体在室温下退火,退火8-15分钟后将第一主体从芯棒上脱离,分离后的第一主体即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芯棒所占用的空间即为第一主体内部的中空腔室。
第一主体100是由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100采用同一条线体螺旋缠绕形成,使得第一主体100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韧性,并且在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基于上述两点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受到挤压、冲击等外力作用下可以较好地适应血管内的环境,并且能顺利到达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另外螺旋缠绕第一线体之间留有空隙以及第一主体100的两端留有空隙不会阻塞血管,不会引起栓塞血管的不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中,第一主体100包括至少一个小头端101,小头端101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一主体100的其余部分的截面尺寸。当第一主体100包括一个小头端101时,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可以是半球体、锥体等,只要满足小头端101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一主体100的其余部分的截面尺寸。
本实施例中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制备工艺可以在对应形状的芯棒上进行螺旋缠绕后加热定型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至少设置于第一主体的端部的锚定部,锚定部的作用是植入血管后用于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定位,不容易在需要栓塞的血管中松脱。锚定部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是任意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制备工艺中,将第一线体缠绕在芯棒上形成一定长度L的螺旋段后,折返回后继续在第一主体的外周依次螺旋缠绕相同长度L到达起始端,将位于起始端的第一线体切断后,将第一线体的2个首尾线头用锥形面撑开后将整个栓塞颗粒加热定型,制成带有一个锚定部的栓塞颗粒。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可以是多层螺旋段由同一条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制备工艺上第一线体在直线芯棒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后,折返回继续螺旋缠绕第一线体形成第二主体后继续折返再螺旋缠绕第三主体直至第N主体,剪掉第一线体,对形成的N层螺旋段加热定型,螺旋段的长度L为0.5-4倍的最N主体的横截面直径。可见该医学用栓塞颗粒具有稍大的粒径,第一线体被身体降解吸收的时间长,可以作为载药用途。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的螺旋段的长度L为0.5-4倍的最N主体的横截面直径。制备工艺中,在第一主体100的第一端留有分属于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的4个线头作为第一锚定部采用锥形面撑开,对整体的螺旋段加热定型得到具有1个第一锚定部120的栓塞颗粒,并且该第一锚定部120具有4个首尾线头。采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医学用栓塞颗粒在植入栓塞血管后由于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之间存在缝隙以及螺旋段的端部留有空隙不会堵塞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并且第一锚定部120卡在栓塞血管壁上定位稳定,不容易松脱。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备工艺中可以采用N条线体制备N层螺旋段作为不同的主体,采用锥形面定位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两端的首尾线头后加热定型N层螺旋段形成医学用栓塞颗粒。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线体螺旋缠绕形成第一主体,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之间以及第一主体两端存在空隙不会堵塞血管。并且在第一主体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栓塞颗粒具有很好的弹性,在受到挤压、冲击等外力作用下可以较好地适应血管内的环境,并且利用其特有的弹性能顺利到达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第一线体可以是可吸收线,价格低廉,栓塞效果好,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的栓塞血管利用现有的不同型号的可吸收线制成不同尺寸的栓塞颗粒即可实现,特别是末梢血管的栓塞。并且采用该栓塞颗粒承载药物时亦不会与药物产生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另外,第一线体由于是可降解材料制成,在血管内会慢慢降解被人体吸收,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Claims (10)

1.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至少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由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所述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所述第一主体自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部至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端部的截面尺寸渐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端部的小头端和位于所述小头端之间的中段部分,所述中段部分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小头端的截面尺寸,所述腔室用于容纳药物。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所述第一主体构造为球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第二主体和锚定部,所述锚定部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锚定部,所述第一线体螺旋缠绕至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后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周自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依次螺旋缠绕返回至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线体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首尾线头朝向背离所述第一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锚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第三主体和第四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和所述第四主体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周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线体螺旋缠绕形成,所述第二线体自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依次螺旋缠绕至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形成所述第三主体后在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依次螺旋缠绕返回至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四主体,所述第二线体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首尾线头朝向背离所述第二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锚定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还包括第二主体和锚定部,至少所述第一主体构造为圆柱状,所述锚定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两端的第一锚定部和第二锚定部,所述第二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周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线体螺旋缠绕形成,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的首尾线头朝向背离所述第一线体的缠绕中心线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锚定部和所述第二锚定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为可吸收线。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学用栓塞颗粒,至少所述第一主体构造为圆柱状。
10.一种医学用栓塞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线体依次螺旋缠绕在芯棒上,所述第一线体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对螺旋缠绕的第一线体加热定型形成第一主体;
退火后将螺旋缠绕的第一主体从芯棒上取下,第一主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腔室。
CN202010657218.XA 2020-07-09 2020-07-09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658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218.XA CN111658056B (zh) 2020-07-09 2020-07-09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218.XA CN111658056B (zh) 2020-07-09 2020-07-09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8056A true CN111658056A (zh) 2020-09-15
CN111658056B CN111658056B (zh) 2022-04-08

Family

ID=7239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7218.XA Active CN111658056B (zh) 2020-07-09 2020-07-09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80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1844A (zh) * 2021-11-23 2022-02-15 深圳市顺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弹簧圈
CN114176698A (zh) * 2021-12-20 2022-03-15 神遁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物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7184A1 (en) * 1998-06-18 2002-07-04 Eder Joseph C. Water-soluble coating for bioactive devices
CN1556689A (zh) * 2001-07-20 2004-12-22 ���ŷ� 动脉瘤治疗装置
CN2732242Y (zh) * 2004-09-27 2005-10-12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铜金属栓塞剂
US20130296928A1 (en) * 2002-03-15 2013-11-07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Coupling System Useful in the Placement of Implants
CN104411256A (zh) * 2012-01-20 2015-03-11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动脉瘤治疗线圈
CN10473947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圈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252044A1 (en) * 2013-07-10 2017-09-07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CN109688973A (zh) * 2016-06-21 2019-04-26 内流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血管畸形部的医疗装置
CN209172403U (zh) * 2018-09-17 2019-07-30 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波峰形变径二维栓塞弹簧圈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7184A1 (en) * 1998-06-18 2002-07-04 Eder Joseph C. Water-soluble coating for bioactive devices
CN1556689A (zh) * 2001-07-20 2004-12-22 ���ŷ� 动脉瘤治疗装置
US20130296928A1 (en) * 2002-03-15 2013-11-07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Coupling System Useful in the Placement of Implants
CN2732242Y (zh) * 2004-09-27 2005-10-12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铜金属栓塞剂
CN104411256A (zh) * 2012-01-20 2015-03-11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动脉瘤治疗线圈
US20170252044A1 (en) * 2013-07-10 2017-09-07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CN10473947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8973A (zh) * 2016-06-21 2019-04-26 内流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血管畸形部的医疗装置
CN209172403U (zh) * 2018-09-17 2019-07-30 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波峰形变径二维栓塞弹簧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1844A (zh) * 2021-11-23 2022-02-15 深圳市顺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弹簧圈
CN114176698A (zh) * 2021-12-20 2022-03-15 神遁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物
WO2023116498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神遁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物
CN114176698B (zh) * 2021-12-20 2024-04-26 神遁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8056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9030B2 (en) Woven sten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539604B (zh) 闭塞装置
US10406006B2 (en) Methods of providing optimized drug-eluting stent assemblies
US11865021B2 (en) Bidirectional sten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7582108B2 (en) Tubular implant
CN108433769B (zh) 闭塞装置
JP4988570B2 (ja) 生体吸収性自己拡張型腔内器具
US20040148014A1 (en) Drawn expanded stent
CN111658056B (zh)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WO2018107355A1 (zh) 一种聚合物基动脉血管瘤栓塞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9963527B (zh) 生物可降解血栓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输送装置
CA3084983A1 (en) Tubular implants with controlled biodegradation
EP3677227B1 (en) Stent and med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1067679A (zh) 一种具有高支撑强度的颅内可降解聚酯支架
WO2014036809A1 (en) Endoluminal drug delivery devices with applications in blood vessels
JP7449073B2 (ja) 人工血管
JP2021515690A (ja) 生体吸収性の逸流足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