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4040A -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4040A
CN111654040A CN202010554664.8A CN202010554664A CN111654040A CN 111654040 A CN111654040 A CN 111654040A CN 202010554664 A CN202010554664 A CN 202010554664A CN 111654040 A CN111654040 A CN 111654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ternating current
end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power subsystem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4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承晋
庄欣然
丁一
宋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0105546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4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4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双侧备用相互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针对火电发电机组和HVDC故障对送端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频率的冲击,综合利用HVDC过载特性和送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调频备用相互支援的策略,实现对送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频率的支撑。本发明能充分利用HVDC双端系统的调频备用和调频能力,提高HVDC互联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Description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频率支撑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了一种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互联电力系统的频率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电功率供需平衡是保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关键:当电力系统供应的电功率大于消耗的电功率时,电力系统频率将上升;相反当电力系统供应的电功率小于消耗的电功率时,电力系统频率将下降。
近年来HVDC被认为是实现长距离输电、联接交流电力系统的最优选择之一,因为HVDC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较优的控制特性,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较多的相关工程实践。然而HVDC的引入导致了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特性的变化,为电力系统保持频率稳定带来挑战。一方面,与传统交流电力系统相比,HVDC的引入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和频率调节能力的降低,另一方面HVDC系统容易因为系统扰动等因素导致闭锁等故障,对电力系统具有巨大的冲击,对电力系统保持电功率供需平衡和频率稳定提出了巨大挑战。通常HVDC将两个交流电力系统相联,其中一个交流电力系统为送端,另一个为受端。HVDC的故障将会同时对送端和受端的频率稳定造成冲击。
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HVDC、送端和受端的特性提出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以提高电力系统在遭遇故障时保持频率稳定的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充分利用送端和受端系统的调频备用容量和HVDC功率输送短时过载特性实现电力系统频率支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主要由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两种交流电力子系统构成,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之间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互相联接;所述的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相比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具有更高的出力功率,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持续输送电功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具体是由四个相同的输电线子模块进行电功率输送;
本发明考虑两种故障:
第一种故障是送端或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中的火电发电机组的故障,造成火电发电机组所在的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电功率供小于求,火电发电机组所在的交流电力子系统的频率下降。
第二种故障是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故障,导致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输送的电功率受阻,造成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电功率供大于求,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频率上升;并且同时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电功率供小于求,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频率下降。
在考虑故障的交流电力子系统数目不同,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可能为额定输送电功率的75%,50%,25%和0%,如图2所示,在这些故障情况下,送端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将分别遭受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25%、50%、75%和0%的电功率不平衡量。
所述的频率支撑方法分为3个部分:
(1)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发生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常规功率备用上调自身的输送电功率上限,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短时过载特性按照以下方式进一步提高输送电功率上限;
(2)当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自身的实时频率偏差为输入,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弱自身电力系统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从而实现稳定自身电力系统频率的作用;同时,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与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保持同步地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rΔfr作为其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输入,其中Δfr为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频率偏差,r为频率支援系数,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若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调整增加,则将增加的出力全部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作为支援;
(3)当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自身的实时频率偏差为输入,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弱自身电力系统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从而实现稳定自身电力系统频率的作用;同时,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与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保持同步地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rΔfs作为其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输入,其中Δfs为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频率偏差,r为频率支援系数,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若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调整增加,则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实时减少和增加的出力相等的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出力,将这部分减少的处理用于自身来减弱自身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
所述的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均由火电发电机组和电力负荷构成。
所述(1)具体为:
1)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为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75%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将输送电功率上限提高10%;
2)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为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50%及以下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将输送电功率上限提高15%。
所述的实时频率偏差是指电力系统的实时频率和电力系统的标准频率之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针对火电发电机组和HVDC故障对送端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频率的冲击,综合利用HVDC过载特性和送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调频备用相互支援的策略,实现对送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频率的支撑。
本发明利用HVDC的过载特性和送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互相支援,实现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的频率支撑,可以充分利用HVDC双端电力系统的调频备用和调频能力,提高HVDC互联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发生故障时的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的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的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主要由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两种交流电力子系统构成,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之间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HVDC)互相联接,如图1所示;
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相比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具有更高的出力功率,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持续输送电功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采用双极结构,具体是由四个相同的输电线子模块进行电功率输送;
频率支撑方法分为3个部分:
(1)如图2所示,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发生故障时,即一部分高压直流输电模块故障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常规功率备用上调自身的输送电功率上限,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短时过载特性按照以下方式进一步提高输送电功率上限;
(1)具体为:
1.1)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为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75%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将输送电功率上限提高10%;
1.2)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为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50%及以下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将输送电功率上限提高15%。
这样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过载特性,可以快速降低故障时送端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电功率不平衡,有利于送端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通过它们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使电力系统频率恢复正常水平。
(2)如图3所示,当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自身的实时频率偏差为输入,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弱自身电力系统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从而实现稳定自身电力系统频率的作用;若电力系统实时频率偏差为正,即频率上升,降低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若电力系统实时频率偏差为负,即频率下降,增加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
同时,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与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保持同步地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rΔfr作为其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输入,其中Δfr为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频率偏差,r为频率支援系数,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
若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调整增加,则将增加的出力全部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作为支援;
由此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将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所增加的出力电功率,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作为支援,并且支援的出力电功率受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上限的限制。
这样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利用其自身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备用来使电力系统频率恢复正常水平,同时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联接实现了由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产生更多出力对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进行支援。
(3)如图4所示,当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自身的实时频率偏差为输入,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弱自身电力系统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从而实现稳定自身电力系统频率的作用;若电力系统实时频率偏差为正,即频率上升,降低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若电力系统实时频率偏差为负,即频率下降,增加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
同时,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与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保持同步地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rΔfs作为其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输入,其中Δfs为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频率偏差,r为频率支援系数,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
若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调整增加,则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实时减少和增加的出力相等的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出力,将这部分减少的处理用于自身来减弱自身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
这样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利用其自身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备用来使电力系统频率恢复正常水平,同时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联接实现了由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减少从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获取出力对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进行支援。
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均由火电发电机组和电力负荷构成。
按照本发明发明内容完整方法实施的实施例如下:
规定电力系统的标准频率为50Hz,且认为当电力系统频率波动时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0.6Hz/s或者偏差的绝对值大于0.5Hz时,电力系统的频率状态是不安全的。通过模拟电力系统一年的运行状态,分别计算在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频率支撑方法,和在不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频率支撑方法仅依靠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情况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状态不安全次数,计算结果分别为525次和359次。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电力系统的调频备用,并提高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Claims (4)

1.一种考虑双侧备用相互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主要由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两种交流电力子系统构成,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之间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互相联接;所述的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相比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具有更高的出力功率,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持续输送电功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具体是由四个相同的输电线子模块进行电功率输送;
所述的频率支撑方法分为3个部分:
(1)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发生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常规功率备用上调自身的输送电功率上限,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短时过载特性按照以下方式进一步提高输送电功率上限;
(2)当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自身的实时频率偏差为输入,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弱自身电力系统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从而实现稳定自身电力系统频率的作用;同时,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与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保持同步地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rΔfr作为其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输入,其中Δfr为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频率偏差,r为频率支援系数,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若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调整增加,则将增加的出力全部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作为支援;
(3)当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
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自身的实时频率偏差为输入,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弱自身电力系统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从而实现稳定自身电力系统频率的作用;同时,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与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保持同步地依次进行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在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时以rΔfs作为其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输入,其中Δfs为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实时频率偏差,r为频率支援系数,在电力系统调频备用限制范围内调整自身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若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出力调整增加,则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实时减少和增加的出力相等的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模块输送给到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的出力,将这部分减少的处理用于自身来减弱自身的电功率供需不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双侧备用相互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和受端交流电力子系统均由火电发电机组和电力负荷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双侧备用相互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具体为:
1)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为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75%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将输送电功率上限提高10%;
2)当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输送电功率为高压直流输电模块的额定输送电功率的50%及以下时,仍能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块子模块将输送电功率上限提高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双侧备用相互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频率偏差是指电力系统的实时频率和电力系统的标准频率之差。
CN202010554664.8A 2020-06-17 2020-06-17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Pending CN111654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664.8A CN111654040A (zh) 2020-06-17 2020-06-17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664.8A CN111654040A (zh) 2020-06-17 2020-06-17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040A true CN111654040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5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4664.8A Pending CN111654040A (zh) 2020-06-17 2020-06-17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40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3930A (zh) * 2021-03-04 2021-06-22 山东大学 一种虚拟电厂经柔性直流外送的二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7669A (ja) * 2000-01-07 2001-07-19 Electric Power Dev Co Ltd 交直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
CN103490408A (zh) * 2013-09-26 2014-01-01 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基于电网多回直流协同调制的方法
CN108879729A (zh) * 2018-07-24 2018-11-23 山东大学 直流互联系统频率紧急支援与快速恢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29632A (zh) * 2019-07-25 2019-11-08 天津大学 含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频率一致性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7669A (ja) * 2000-01-07 2001-07-19 Electric Power Dev Co Ltd 交直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
CN103490408A (zh) * 2013-09-26 2014-01-01 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基于电网多回直流协同调制的方法
CN108879729A (zh) * 2018-07-24 2018-11-23 山东大学 直流互联系统频率紧急支援与快速恢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29632A (zh) * 2019-07-25 2019-11-08 天津大学 含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频率一致性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金文: ""交直流输电与AGC的协调控制问题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3930A (zh) * 2021-03-04 2021-06-22 山东大学 一种虚拟电厂经柔性直流外送的二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13930B (zh) * 2021-03-04 2022-03-11 山东大学 一种虚拟电厂经柔性直流外送的二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8511B2 (ja) 風力発電設備の出力制御方法及び出力制御装置
CN106849148B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US10352298B2 (en) Wind gen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0829476B (zh) 多mmc换流器间不平衡电流的均衡控制策略
Kotb et al. A hybrid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supplying a passive load
CN109347133B (zh) 一种基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逆变侧控制方法
CN109378830B (zh) 一种基于远距离输电的同步调相机选址方法
CN105552893B (zh) 一种直流频率限制器控制方法
US10269509B1 (e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protection of 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storage
CN105098825A (zh) 换流器及其操作方法
Kornilov et al. Increasing stability of electric drives of rolling mills with active front ends at voltage sag
CN108711876A (zh) 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增强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JP2017038479A (ja) シンクロナスコンデンサを応用したマイクログリッドシステム
CN110460083B (zh)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4016270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nergy supply system, device for exchanging electrical power in an energy supply system, and energy supply system
CN111654040A (zh) 考虑送受端支援的含hvdc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支撑方法
CN111525606A (zh) 一种基于双闭环控制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无缝并网控制方法
CN114094633B (zh) 一种电源同步电网友好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KR102645329B1 (ko) 풍력발전과 연계된 hvdc 시스템의 송전제한값 제어를 통한 전력계통 안정화 장치
CN110417028B (zh) 含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场的柔直系统协调故障穿越方法
Taneja et al. Frequency Regulation Technique in AC-DC Network using Converter Current Modulation in VSC-HVDC System
CN111864783A (zh) 一种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347111A (zh) 一种考虑电压变化率的柔性直流换流站有功无功控制方法
CN111786425B (zh) 一种发电机抑制换相失败的励磁控制方法
Krneta et al. Low-Voltage Ride-Through Method of the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Feeding Islanded Offshore AC Lo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