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3009A -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3009A
CN111653009A CN202010517843.4A CN202010517843A CN111653009A CN 111653009 A CN111653009 A CN 111653009A CN 202010517843 A CN202010517843 A CN 202010517843A CN 111653009 A CN111653009 A CN 111653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er
intelligent lock
liquid nitrogen
st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7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懿
凌敬聪
曾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io-Match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io-Match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io-Match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io-Match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78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3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5/00Alarm locks
    • E05B45/06Electric alarm 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该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本公开提供的方案,能提高液氮罐权限处理的安全性及提高处理效率,另外可以记录各种操作信息,做到强制性记录,使数据或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Description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液氮罐管理是实验室(特别是生殖中心实验室)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生殖中心实验室使用液氮罐存储精子、卵子和胚胎等生殖样本,由于生殖样本的特殊性,存储生殖样本的液氮罐应该只能由有权限的操作人员才能开启。
目前实验室对液氮罐权限的管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使用门禁系统限制人员进入存放液氮罐的房间。使用门禁系统只能限制人员进入存放液氮罐的房间,但不能限制人员具体开启哪个液氮罐,门禁系统通常也不是联网管理的。2)在液氮罐盖子上使用机械锁。使用机械锁,一个液氮罐一个机械锁,几百个罐子就需要几百个机械锁,就有几百根钥匙,几百个机械锁与几百根钥匙一一对应起来,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而且机械锁需要定期润滑,维护成本大。机械锁只要有钥匙就能够打开,无法确认开锁人的身份,以及该开锁人是否有权限打开相应的液氮罐。3)在液氮罐盖子上使用电子锁,例如使用RFID卡的电子锁,无论谁拿到RFID卡都可以开锁打开液氮罐,因此也是无法确认开锁人的身份,以及该开锁人是否有权限打开相应的液氮罐。
上述的权限管理方式,不论使用门禁系统、机械锁或者电子锁,都无法对液氮罐的权限进行很好的处理,没有开启液氮罐权限的人也有机会打开液氮罐,为液氮罐的维护和管理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能提高液氮罐权限处理的安全性及提高处理效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存储从服务器接收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模板由终端设备接收采集仪器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后生成并上传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用户权限条件由所述终端设备设置并上传给服务器;和/或,
定期向服务器查询生物特征模板和用户权限条件是否发生更新,在查询到发生更新的情况下,从服务器接收更新后的生物特征模板和用户权限条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包括: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打开;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开启所述智能锁的过程中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或者,
记录开启所述智能锁后存入或者取出所述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或者,
在所述智能锁被异常打开时,发出报警信息和/或上传报警信息至服务器供触发报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权限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开启的智能锁、开启智能锁的时段、开启智能锁的次数、开启智能锁的双重或多重生物特征校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锁的屏幕显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用户权限、开锁提示、开锁结果、智能锁电池电量、液氮罐内部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设备设为同一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校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获取模块获取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校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打开;或者,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或者,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锁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发送给智能锁;
所述智能锁,用于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仪器和终端设备;
所述采集仪器,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并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根据从所述采集仪器接收的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为所述生物模板设置用户权限,将所述生成的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开启所述智能锁的过程中的操作信息;或者,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开启所述智能锁后存入或者取出所述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或者,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在所述智能锁被异常打开后发出的报警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方案,是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后,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该处理方式,既要实现生物特征的匹配,又要符合用户权限条件,才能打开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因此可以提高权限处理的安全性;另外生物特征模板可以联网从服务器获取,可以统一设置,无需在每个智能锁单独设置,也方便管理及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本公开可以预先存储从服务器接收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模板由终端设备接收采集仪器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后生成,其中所述用户权限条件由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生物模板对应的用户设置,这样就使得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条件,并且可以统一设置。
进一步的,本公开可以记录开启所述智能锁的过程中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或者,记录开启所述智能锁后存入或者取出所述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或者,在所述智能锁被异常打开时,发出报警信息和/或上传报警信息至服务器;这样就可以记录用户在什么时候开启智能锁,在什么时候对什么样本进行了怎样的操作,从而对样本的去向做到强制性记录,使数据或信息具有可追溯性,也实现对液氮罐和样本的智能管控,避免样本去向不明的事故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氮罐权限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相关技术中不论使用门禁系统、机械锁或者电子锁,都无法对液氮罐的权限进行很好的处理,没有开启液氮罐权限的人也有机会打开液氮罐,为液氮罐的维护和管理带来风险;另外,相关技术中不论使用门禁系统、机械锁或者电子锁,都是使用人工手动对液氮罐的开启和使用进行手写记录;或者使用计算机系统对液氮罐的开启和使用进行记录,都无法自动记录开启液氮罐的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对样本的操作等信息。而且,使用人工手写或者计算机系统对液氮罐的开启和对样本的操作进行记录都有很大的主观性,难免产生漏记、错记的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能提高液氮罐权限处理的安全性,还能记录对智能锁和液氮罐的全部操作信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包括:
在步骤101中,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生物特征可以为指纹特征但不局限以此,例如还可以为人脸特征、虹膜特征等。
其中,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需要打开液氮罐时,在液氮罐的智能锁上输入用户的生物特征,智能锁可以检测及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在步骤102中,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该步骤102中,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打开;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从该实施例可见,本公开的方案,是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后,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该处理方式,既要实现生物特征的匹配,又要符合用户权限条件,才能打开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因此可以提高权限处理的安全性;另外生物特征模板可以联网从服务器获取,可以统一设置,无需在每个智能锁单独设置,也方便管理及提高处理效率。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图2相对于图1更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该实施例中,以生物特征为指纹特征、采集仪器为指纹仪、智能锁为指纹锁为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该实施例通过指纹仪、计算机设备、指纹锁和服务器的交互描述本公开方案。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液氮罐由安装在液氮罐上的指纹锁锁住,根据指纹校验结果和用户权限校验结果确定是否开启指纹锁。
参见图2,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指纹仪采集用户的指纹,发送给计算机设备。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采集仪器例如指纹仪统一采集用户的指纹。指纹仪可以与计算机设备网络连接,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发送给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安装有指纹采集软件或包含指纹采集功能的管理软件。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发送给计算机设备为例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发给其他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或平板设备进行处理。指纹仪可以是单独一个部件,录入指纹的手指数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手指。如果采集到的指纹质量不高,软件会提醒重新采集。
在步骤202中,计算机设备根据指纹仪采集的用户的指纹,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并为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设置用户权限。
指纹模板是人的指纹通过指纹仪识别并产生的为计算机设备所能够识别的模板。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根据指纹仪采集的用户的指纹,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并为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设置用户权限。
计算机设备会录入用户的相关信息。指纹与用户信息的对应方式可以是选择在录入用户信息后再采集指纹,其中指纹是用户信息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先录入指纹再创建用户信息。除了设置用户和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还包括设置该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也即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权限)。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在计算机设备的软件上设置某个用户对某个、多个或者全部液氮罐的指纹锁的权限。
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设置。用户权限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开启的指纹锁、开启指纹锁的时段、开启指纹锁的次数、开启指纹锁的双重或多重指纹校验。
例如,双重指纹校验机制可以设置为:开启指纹锁需要两个用户的指纹都校验通过,两个用户都符合用户权限条件,才能开锁,即一个人的指纹校验通过并不能开锁,需要第二个人的指纹校验也通过后才能开锁。例如,开启指纹锁的次数可以设置为:如果用户连续三次输入指纹开锁不成功,即使该用户具有开启该指指纹锁的权限,该指纹锁在预设时间内也无法被该用户开锁,需要管理员确认才能恢复正常开锁。例如,开启智能锁的时段可以设置为:用户能开锁的设定时段,例如白天工作时间8:00-18:00,其他时间段不能开锁。
在步骤203中,计算机设备将用户的指纹模板及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上传到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用户信息、用户的指纹模板及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等相关信息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将从计算机设备接收的用户信息、用户的指纹模板及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等信息进行存储。
如果在计算机设备上更改任何设置时,例如更改某用户的某液氮罐的指纹锁的权限、开启指纹锁的时段、开启指纹锁的次数等,计算机设备可以同步到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同步更新信息。
在步骤204中,服务器将指纹模板及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下发给指纹锁。
服务器将指纹模板及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等信息通过网络下发给液氮罐上的指纹锁。也就是说,服务器会将相关设置(例如指纹信息、权限信息等)通过网络下发到相关的单独的液氮罐的指纹锁上,可以一次下发给一个或多个液氮罐上的指纹锁。
在步骤205中,指纹锁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需要打开液氮罐时,用户按压指纹锁的指纹传感器,此时通过指纹锁的指纹传感器可以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指纹信息。本实施里中,可以直接使用指纹在指纹锁上进行校验,用户使用哪个液氮罐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决定,并且可以由管理员预先在系统设置好,例如某操作人员某段时间应该具有权限操作1、2、3号液氮罐,并通知到该操作人员。
其中,在指纹锁中存储有服务器下发的用户的指纹模板、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用户信息等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在步骤206中,指纹锁判断待认证的指纹与存储的指纹模板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通过,执行步骤207;如果不一致则校验不通过,执行步骤209。
当检测到用户按指纹锁的时候,指纹锁判断待认证的指纹与存储的指纹模板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通过,执行步骤207;如果不一致则校验不通过,执行步骤209。
需说明的是,指纹锁在启动校验判断前,可以先检查自身存储的指纹模板与服务器上存储的指纹模板及权限设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会先从服务器下载指纹模板和相关设置,如果一致则直接使用已存储的指纹模板和权限设置等信息在本地进行校验。
在步骤207中,判断用户是否符合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如果符合,执行步骤208,如果不符合,执行步骤209。
在指纹校验通过后指纹锁继续检查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也即判断用户是否符合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如果符合,执行步骤208,如果不符合,执行步骤209。
例如,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是设置了开启智能锁的时段为白天工作时间8:00-18:00,则检查当前时间是否为该时段,如果是属于当前时段则符合用户权限条件,否则不符合用户权限条件。
在步骤208中,将锁住液氮罐的指纹锁打开,进入步骤210。
因为指纹校验通过,又符合用户权限条件,因此可以将锁住液氮罐的指纹锁打开,用户就可以打开液氮罐进行各种操作。
在步骤209中,将锁住液氮罐的指纹锁继续锁住,进入步骤210。
因为指纹校验不通过,或者即使指纹校验通过但不符合用户权限条件,因此将锁住液氮罐的指纹锁继续锁住,并可以提示用户无操作权限,提示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语音音提示、图像提示等。
如果指纹校验不通过,或者即使指纹校验通过但不符合用户权限条件下,指纹锁被异常打开,例如强制打开或用钥匙机械打开,可以进入步骤210触发相应的报警机制,例如触发现场的声光报警器,或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者通过APP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
在步骤210中,记录开锁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
其中,记录的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正常情况的信息或操作异常情况下的信息,例如用户信息、指纹识别结果、用户权限条件识别结果、指纹锁开锁时间、指纹锁对应的液氮罐的名称和/或编号等。
其中,操作异常情况下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校验不通过的次数、校验时的指纹模板、校验的时间、与该指纹锁对应的液氮罐的名称和/或编号。如果是双重指纹校验操作就记录两个用户的用户信息。
其中,指纹锁被异常打开时,例如,指纹锁被被强制打开或用钥匙机械打开,记录报警信息和/或上传报警信息至服务器。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将信息上报至服务器,由服务器确定如何实现报警,例如服务器再通过电话、短信或者通过APP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来报警;或者,直接由指纹锁内部增加设置声鸣器等触发现场的声光报警器;或者,由指纹锁触发现场的声光报警器的同时也上报服务器,由服务器或者通过电话、短信或者通过APP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
在步骤211中,记录存入或者取出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
其中,在液氮罐的罐口可以安装感应器(例如RFID感应器),样本上设有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当样本存入或者取出液氮罐时,会经过液氮罐的罐口,可以通过感应器获得并记录样本电子标签上的样本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以接收各种操作信息进行存储,并作为日志记录供用户查看,存储的方式与特点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例如可以是加密或不加密的文本、字符或者图片等方式存储,还可以是表格或者链接等方式存储。
服务器通过用户信息或者液氮罐的编号等信息将样本信息和操作信息关联在一起,可以实现液氮罐和样本的统一联机管理。
需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指纹锁的屏幕可以显示用户权限、开锁提示、指纹锁的电池电量、液氮罐的编号、液氮罐的液位、液氮罐的温度、液氮罐内的存储空间、液氮罐内样本信息等信息。在平时没有操作使用时,指纹锁可以执行休眠或者低功耗操作,使整个指纹锁处于休眠或者低功耗待机状态,以减少整个指纹锁的耗电量,提高指纹锁电池的使用时长。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内容是以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分开设置为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设为同一设备。
例如,上述内容中终端设备(计算机)和服务器处理的事项都统一在服务器完成。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生物特征模板也由服务器接收采集仪器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后生成,用户权限条件也由服务器设置。指纹仪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发送给服务器,该服务器安装有指纹采集软件或包含指纹采集功能的管理软件,根据指纹仪采集的用户的指纹,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并为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设置用户权限,然后下发给指纹锁。
例如,上述内容中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处理的事项都统一在终端设备(计算机)完成。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终端设备生成生物特征模板和设置用户权限条件后,直接下发给指纹锁。指纹锁要更新生物特征模板和用户权限条件,也从终端设备获得更新。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液氮罐权限处理系统、电子设备及相应的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一种智能锁,用于锁住液氮罐,该智能锁包括:特征获取模块31、校验处理模块32。
特征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生物特征可以为指纹特征但不局限以此,例如还可以为人脸特征、虹膜特征等。
校验处理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获取模块31获取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其中,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设置。用户权限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开启的指纹锁、开启指纹锁的时段、开启指纹锁的次数、开启指纹锁的双重或多重指纹校验。
例如,双重指纹校验机制可以设置为:开启指纹锁需要两个用户的指纹都校验通过,两个用户都符合用户权限条件,才能开锁,即一个人的指纹校验通过并不能开锁,需要第二个人的指纹校验也通过后才能开锁。例如,开启指纹锁的次数可以设置为:如果用户连续三次输入指纹开锁不成功,即使该用户具有开启该指指纹锁的权限,该指纹锁在预设时间内也无法被该用户开锁,需要管理员确认才能恢复正常开锁。例如,开启智能锁的时段可以设置为:用户能开锁的设定时段,例如白天工作时间8:00-18:00,其他时间段不能开锁。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相对于图3更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
参见图4,一种智能锁,包括:特征获取模块31、校验处理模块32。
特征获取模块31、校验处理模块32的功能可参见图4中的描述。
所述校验处理模块32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子模块321、第二处理子模块322、第三处理子模块323。
第一处理子模块321,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打开。
第二处理子模块322,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第三处理子模块323,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可以发现,本公开的方案,是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后,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该处理方式,既要实现生物特征的匹配,又要符合用户权限条件,才能打开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因此可以提高权限处理的安全性;另外生物特征模板可以联网从服务器获取,可以统一设置,无需在每个智能锁单独设置,也方便管理及提高处理效率。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氮罐权限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系统,包括智能锁51和服务器52。其中智能锁51用于锁住液氮罐。
所述服务器52,用于将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发送给智能锁51。
所述智能锁51,用于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52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51的开启结果。
其中,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51打开;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51继续锁住;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51继续锁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仪器53和终端设备54。
所述采集仪器53,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并发送给终端设备54。
采集仪器53例如可以是指纹仪但不局限于此。指纹仪可以是单独一个部件,录入指纹的手指数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手指。如果采集到的指纹质量不高,会提醒重新采集。
所述终端设备54,用于根据从所述采集仪器53接收的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为所述生物模板设置用户权限,将所述生成的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上传给所述服务器52。
终端设备54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或平板设备等。以终端设备54是计算机设备为例,计算机设备根据指纹仪采集的用户的指纹,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并为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设置用户权限。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根据指纹仪采集的用户的指纹,生成用户的指纹模板,并为指纹模板对应的用户设置用户权限。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设置。用户权限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开启的指纹锁、开启指纹锁的时段、开启指纹锁的次数、开启指纹锁的双重或多重指纹校验。例如,双重指纹校验机制可以设置为:开启指纹锁需要两个用户的指纹都校验通过,两个用户都符合用户权限条件,才能开锁,即一个人的指纹校验通过并不能开锁,需要第二个人的指纹校验也通过后才能开锁。例如,开启指纹锁的次数可以设置为:如果用户连续三次输入指纹开锁不成功,即使该用户具有开启该指指纹锁的权限,该指纹锁在预设时间内也无法被该用户开锁,需要管理员确认才能恢复正常开锁。例如,开启智能锁的时段可以设置为:用户能开锁的设定时段,例如白天工作时间8:00-18:00,其他时间段不能开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52还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开启所述智能锁的过程中的操作信息;或者,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开启所述智能锁后存入或者取出所述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或者,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在所述智能锁被异常打开后发出的报警信息。这样就可以记录用户在什么时候开启智能锁,在什么时候对什么样本进行了怎样的操作,从而对样本的去向做到强制性记录,使数据或信息具有可追溯性,也实现对液氮罐和样本的智能管控,避免样本去向不明的事故风险。
需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设为同一设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锁设备。
参见图6,电子设备60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
处理器9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901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902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901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1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901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902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902执行上文述及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公开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公开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计算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存储从服务器接收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模板由终端设备接收采集仪器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后生成并上传给服务器,其中所述用户权限条件由所述终端设备设置并上传给服务器;和/或,
定期向服务器查询生物特征模板和用户权限条件是否发生更新,在查询到发生更新的情况下,从服务器接收更新后的生物特征模板和用户权限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包括: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打开;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或者,
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开启所述智能锁的过程中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或者,
记录开启所述智能锁后存入或者取出所述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并上传服务器;或者,
在所述智能锁被异常打开时,发出报警信息和/或上传报警信息至服务器供触发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权限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开启的智能锁、开启智能锁的时段、开启智能锁的次数、开启智能锁的双重或多重生物特征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锁的屏幕显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用户权限、开锁提示、开锁结果、智能锁电池电量、液氮罐内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设备设为同一设备。
8.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校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获取模块获取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且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打开;或者,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通过,但未符合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或者,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为不通过,则将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继续锁住。
10.一种液氮罐权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锁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发送给智能锁;
所述智能锁,用于获取用户的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根据所述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与从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的校验结果,及根据与所述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确定对锁住所述液氮罐的智能锁的开启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仪器和终端设备;
所述采集仪器,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并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根据从所述采集仪器接收的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为所述生物模板设置用户权限,将所述生成的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及生物特征模板对应的用户权限条件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开启所述智能锁的过程中的操作信息;或者,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开启所述智能锁后存入或者取出所述液氮罐中的样本的操作信息;或者,记录所述智能锁上传的在所述智能锁被异常打开后发出的报警信息。
13.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17843.4A 2020-06-09 2020-06-09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1653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7843.4A CN111653009A (zh) 2020-06-09 2020-06-09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7843.4A CN111653009A (zh) 2020-06-09 2020-06-09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009A true CN111653009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7843.4A Pending CN111653009A (zh) 2020-06-09 2020-06-09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300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371A (zh) * 2021-06-08 2021-11-12 天津大学 飞行时间传感器行方向相位固定模式噪声消除装置和方法
CN114005208A (zh) * 2021-12-30 2022-02-01 深圳灏鹏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4984A (zh) * 2012-09-19 2013-01-09 重庆和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开锁系统和开锁方法
CN103279726A (zh) * 2013-06-07 2013-09-04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放射源防盗取铅罐及对防盗取铅罐的跟踪定位方法
CN104866884A (zh) * 2015-06-19 2015-08-26 创智融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安全用药监督管理设备
CN105096424A (zh) * 2015-08-21 2015-11-25 深圳市科迈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门禁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951940A (zh) * 2017-03-29 2017-07-14 万谷(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7085876A (zh) * 2017-04-10 2017-08-22 陈子江 一种液氮罐开启装置
CN110398127A (zh) * 2018-12-31 2019-11-01 浙江理工大学 可设置食品取用权限的智能健康冰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4984A (zh) * 2012-09-19 2013-01-09 重庆和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开锁系统和开锁方法
CN103279726A (zh) * 2013-06-07 2013-09-04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放射源防盗取铅罐及对防盗取铅罐的跟踪定位方法
CN104866884A (zh) * 2015-06-19 2015-08-26 创智融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安全用药监督管理设备
CN105096424A (zh) * 2015-08-21 2015-11-25 深圳市科迈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门禁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951940A (zh) * 2017-03-29 2017-07-14 万谷(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标本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7085876A (zh) * 2017-04-10 2017-08-22 陈子江 一种液氮罐开启装置
CN110398127A (zh) * 2018-12-31 2019-11-01 浙江理工大学 可设置食品取用权限的智能健康冰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371A (zh) * 2021-06-08 2021-11-12 天津大学 飞行时间传感器行方向相位固定模式噪声消除装置和方法
CN113645371B (zh) * 2021-06-08 2023-10-17 天津大学 飞行时间传感器行方向相位固定模式噪声消除装置和方法
CN114005208A (zh) * 2021-12-30 2022-02-01 深圳灏鹏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05208B (zh) * 2021-12-30 2022-03-18 深圳灏鹏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12440A1 (en) Security Devic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US20050165806A1 (en) Electronic key-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nding machines
US20140282965A1 (en) Ongoing Authentication and Access Control with Network Access Device
CN108171137B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709244A (zh) 用于连续葡萄糖监视的分布式系统架构
US20140156545A1 (en)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Affidavits And Legal Requisitions Including Mobile Device Identification
CN106910032A (zh)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及方法
CN111653009A (zh) 液氮罐权限处理方法、智能锁及权限处理系统
US9058474B2 (en) Biometr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vidual access control
US2014008165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torage and Transfer of Patient Information Using Biological Sample Cards with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CN107369234B (zh) 一种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7301704A (zh) 危险化学品量化监控管理系统
US20180373919A1 (en) Fingerprint Lock Control Method and Fingerprint Lock System
CN109887134A (zh) 一种小区权限安全控制系统
CN110481177A (zh) 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的操作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US11756038B2 (en) Transaction authentication using multiple biometric inputs
US20150356804A1 (en) Vote certification software and process
JP4085198B2 (ja) 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CN110570535B (zh) 打卡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4972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留样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WO2018006319A1 (zh) 一种报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58086B (zh) 一种u盾安全管理系统
CN207337512U (zh) 办案区智能监控系统
CN114386019A (zh)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012361A (zh) 一种数字证书存储智能柜、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