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6019A -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6019A
CN114386019A CN202011138711.7A CN202011138711A CN114386019A CN 114386019 A CN114386019 A CN 114386019A CN 202011138711 A CN202011138711 A CN 202011138711A CN 114386019 A CN114386019 A CN 114386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check
target
check operation
face imag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87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南南
薛天泊
吴凡
马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87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6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6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6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和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本公开涉及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省去换岗过程中操作员的登入登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技术中无法保证的安检操作的关联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并简化安检操作流程。

Description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安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多数安检操作台来说,都需要操作员通过身份认证登录到对应的操作软件中,方可进行后续安检操作。实际的安检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安排不同的安检操作员进行轮岗、换岗。这一过程中,需要离岗的操作员注销自己当前的登录,由新上岗的操作员用自己的身份登录到操作软件中。若由于进入业务压力较小的时间段或出于任何原因,安排撤销部分安检操作台,进入休整阶段,则当前操作员离岗时仍然需要注销。在业务压力增加后安排恢复激活该安检操作台,同一操作员上岗则需要重新登录到操作软件当中。其目的在于跟踪所有由操作员身份授权的安检操作,明确各个操作所对应的操作员身份,以便审计、事后跟踪、追查追责、场景重建等等。
然而,目前上述操作员的身份认证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繁琐的登入登出操作可能由于遗忘等原因导致安检操作信息所绑定的操作员信息出现差错,无法保证信息关联的高正确性。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省去换岗过程中操作员的登入登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技术中无法保证的安检操作的关联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并简化安检操作流程。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和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操作屏幕上。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失败时,将所述拍摄请求发送至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接收所述监控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监控视频;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的发送时间对所述目标监控视频进行帧提取,获得目标视频帧作为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确定目标人脸子库;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在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获得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在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失败时,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未知人脸库中;根据所述未知人脸库中的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生成辨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根据所述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生成人员职位状态确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接收管理员响应于所述人员职位状态请求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所述未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根据所述审计请求或所述追查请求确定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根据所述目标安检操作记录确定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安检操作记录装置,该装置包括:指令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拍摄请求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图像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人脸识别模块,配置为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关联记录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和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与摄像头进行通信,能够联动摄像头获得安检操作人员的目标人脸图像。通过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能够将安检操作记录数据精确地绑定到目标操作员信息对应的操作员上。如此一来,在无需登录、换岗的情况下,每一个安检操作都能够准确对应到一个操作员的身份。避免由登入登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达到与通过登录获取和关联身份信息同样的目的和效果,满足审计和事后追查的需求,并保证关联信息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的安检操作记录场景中,对于某些安检操作台,换岗的过程将直接影响业务流程的运转。比如开包台的开包站软件,需要离岗的开包操作员注销当前的登录,再由上岗的开包操作员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这个换岗过程无形中影响着正常的业务流程,导致换岗过程中的开包任务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使得潜在的危险物品无法得到有效拦截进行开包查验。
同时,由于业务本身的含义和需求所致,某些操作台的利用率较低,相关现场安检操作员轮岗较为频繁,因此每次换岗时切换登录用户的操作过于繁琐且容易被遗忘。当前实际安检过程中,有一些操作台的安检操作员很难或者很不习惯在排班换岗过程中在操作台的软件界面上执行换岗相关的操作。
同时,由于登录所用到的用户名密码很可能是共享通用的,或者登录所用身份并非当前实际操作的操作员身份,或者对于已经完成登录,处于已登录状态的操作软件,始终未曾执行登录注销。那么在操作员完成某项重要的安检操作时,若仅根据已登录的身份信息和该安检操作相关联进行审计,则很难保障其信息关联的正确性。
同时,登录时使用身份证、员工卡(各类RFID卡)等刷卡或插卡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同样有诸多不便。除了与上述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相同的问题之外,卡片还存在容易丢失的情况。若使用身份证等重要身份证件作为登录用卡片,还存在身份证件丢失和信息泄漏的风险。进而,任何需要明确的注销和登录操作的换岗过程,比如指纹、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的登录方式,都存在与上述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相同的问题和风险。
目前,没有可以应对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有鉴于相关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省去换岗过程中操作员的登入登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技术中无法保证的安检操作的关联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并简化安检操作流程。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例如用户终端和/或服务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2至S110。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2中,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可由安检员在执行安检操作时手动发出,也可由系统在接收到新的安检操作记录请求时生成并发出。本公开对此并不作特殊限定。安检操作记录数据中包括具体的安检操作内容。安检操作:形式包括但不局限于,(1)点击操作界面上的按钮,(2)使用操作装置按键,(3)语音交互,(4)无实际物理操作由业务状态变化触发。例如,在开包检查业务中,当开包检查操作员来到操作台屏幕前执行提取行李时,安检操作记录数据可为提取行李的相关信息;当开包检查操作员提交开包检查结论时,安检操作记录数据可为开包检查结论的相关信息。
在步骤S104中,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中,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可包括安检台标识。其中,可向与安检台标识所绑定的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安检台标识为处理当前的安检操作记录的设备所绑定的安检台的识别码,处理当前的安检操作记录的设备可例如为本申请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在开包检查的安检场景中,安检操作员所处安检台的安检台标识与该安检台所配的设备进行了绑定,当安检操作员根据本申请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执行主体(即安检台所配的设备)生成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时,可向与当前安检台所绑定的摄像头发送拍摄指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摄像头可设置于操作屏幕上。操作屏幕可为本申请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执行主体的显示屏。本步骤所涉及的摄像头也可采用其他位置所设置的外置摄像头,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摄像头、USB摄像头。比如夹在屏幕上方,屏幕侧方的摄像头、置于屏幕所在安检操作台台面上,带有底座或支撑座的摄像头。该摄像头还可以具备人脸跟踪捕捉功能,随着人脸的位置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以尽量抓拍到安检操作员的正脸照片。同时,还可以利用多个摄像头形成一组摄像头,或多组摄像头,对操作员的人脸进行捕捉抓拍,系统选取拍摄和识别效果最好的一张人脸作为操作附加信息进行存储。
在步骤S106中,接收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例如,在开包检查的安检场景中,安检操作员可根据本申请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执行主体的提示(例如设备屏幕中的提示信息)面向摄像头,以便摄像头拍摄获得目标人脸图像。
其中,摄像头可通过抓拍图像获得目标人脸图像。抓拍图像是指摄像头通过人脸通用特征及轮廓识别,找到视频流中人脸进行拍照,输出一帧以包含的人脸为主的图像,以通用图像格式进行存储和上传。
在步骤S108中,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例如将目标人脸图像与记录了安检操作员的人脸信息的图像库进行比对,获得比对成功的目标操作员信息。目标操作员信息可例如包括该操作员的姓名、工号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目标人脸图像在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失败时,将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未知人脸库中;根据未知人脸库中的目标人脸图像生成辨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在步骤S110中,将目标人脸图像、目标操作员信息和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与摄像头进行通信,能够联动摄像头获得安检操作人员的目标人脸图像。通过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能够将安检操作记录数据精确地绑定到目标操作员信息对应的操作员上。如此一来,在无需登录、换岗的情况下,每一个安检操作都能够准确对应到一个操作员的身份。避免由登入登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达到与通过登录获取和关联身份信息同样的目的和效果,满足审计和事后追查的需求,并保证关联信息的准确性。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2中,在接收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失败时,将拍摄请求发送至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
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可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所在位置的一定范围内。该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可例如作为备用摄像头预先与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进行绑定,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的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可例如为环境监控系统所部署的摄像头设备。
在步骤S204中,接收监控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监控视频。
在步骤S206中,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的发送时间对目标监控视频进行帧提取,获得目标视频帧作为目标人脸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面对摄像头故障时,通过联动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能够获得包括了操作员人脸信息的目标人脸图像,提高数据操作记录的可靠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对步骤S104所获得的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基于模式识别的质量评估,获得质量评估得分,在质量评估得分低于质量评估得分阈值时,可选地,可将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管理员。可选地,可将拍摄请求发送至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并执行上述步骤S204至S206。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2中,操作员A在安检操作台N上执行安检操作时,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
在步骤S304中,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
在步骤S306中,接收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
在步骤S308中,将目标人脸图像与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
在步骤S310中,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确定安检操作台N所属的目标人脸子库。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安检操作员可按照安检点、安检站、班组划分,因此可预先将安检员的人脸库划分为多个人脸子库。目标人脸子库为划分之后安检操作台N所属的人脸子库。对于使用安检操作台的所有安检操作员,录入其正脸人脸照片,可以是类似于证件照的照片。作为等同于用户名密码的身份注册信息,在人脸识别功能中作为基准人脸特征信息与其他输入信息进行比对。
在步骤S312中,将目标人脸图像在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
在步骤S314时,若步骤S312比对成功,则将获得的目标操作员信息与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
在步骤S316中,若步骤S312比对失败,则将目标人脸图像与在人脸总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
本公开实施例中,人脸总库可为包括了所有安检操作员的人脸信息的数据库。
在步骤S318中,若步骤S316比对成功,则将获得的目标操作员信息与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
在步骤S320中,若步骤S316比对失败,则将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未知人脸库中。
在步骤S322中,根据未知人脸库中的目标人脸图像生成辨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在该实施例中,在进行人脸识别比对时,首先将目标人脸图像与安检操作台N所属的目标人脸子库进行比对,可使得优先比对的人脸库规模变得可控。降低对算力存储空间的要求,提高人脸识别与比对的速度。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系统人脸库可包括目标人脸子库和未知人脸库。定期分析的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公开实施例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2中,获取目标人脸子库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例如为7天、30天等,本公开对比并不作特殊限定。例如,目标人脸子库中若存在30天内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则该人脸图像所对应的操作员可能已经离职。
在步骤S404中,根据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生成人员职位状态确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在步骤S406中,接收管理员响应于人员职位状态请求的反馈信息。
在步骤S408中,根据反馈信息对目标人脸子库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反馈信息为离职,则将该未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删除。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目标人脸子库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进行职位状态的更新,能够实现对目标人脸子库的清理,避免对离职操作员的人脸图像的人脸比对的算力耗费,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效率。
在步骤S410中,根据未知人脸库中的目标人脸图像生成辨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在步骤S412中,接收管理员响应于辨认请求发送的辨认反馈信息。
在步骤S414中,若辨认反馈信息为确认为安检操作员,则重新录入该目标人脸图像的操作员身份信息。
在步骤S416中,若辨认反馈信息为确认不是安检操作员,则将该目标人脸图像删除。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未知人脸库中的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辨认,获得辨认反馈信息,基于辨认反馈信息对不是安检操作员的图像进行删除,对确认为安检操作员的人脸图像重新录入操作员身份信息,能够对操作员的人脸数据进行筛选与更新,有助于提高人脸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02中,获取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
在步骤S504中,根据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确定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在步骤S506中,根据目标安检操作记录确定目标操作员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能够精确定位每个目标安检操作记录的目标操作员信息。在不会影响安检业务的正常运行、无需安检操作员额外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就能够完成安检操作与执行该安检操作的操作员身份的关联绑定,令所有安检操作可以被审计、追查和问责。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可应用于远程集中判图业务中。在远处集中判图业务中,系统还可支持用户登录功能,以满足业主对于使用“用户名/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的需求,与人脸抓拍和识别的方案(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互不影响。本公开实施例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602中,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
在步骤S604中,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
在步骤S606中,接收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
在步骤S608中,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
在步骤S610中,若步骤S608中比对成功,则将识别获得身份信息确定为目标操作员信息。
在步骤S612中,若步骤S608中识别失败,则获取当前登录用户信息并作为目标操作员信息。
在步骤S614中,将目标人脸图像、目标操作员信息和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登录用户及实时人脸照片的双重验证,对于安检操作过程中抓拍到的能够被系统识别,并且识别相似度足够高的目标人脸图像,则认为该目标人脸图像在系统中有匹配的、可靠的身份信息(目标操作员信息),与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的身份信息即可以为目标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操作员信息为准。否则系统将以当前登录用户的信息为准,作为安检操作相关联的身份信息用于后续审计。
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可解决由于以开检站(开包检查站)为主的安检操作台利用率较低,现场安检员轮岗频繁,换岗时切换登录用户的操作繁琐且容易遗忘,所带来的问题。以开检员(开包检查员)为主的安检操作员无需执行任何额外操作,优化了以开检为主的安检流程。另外,相比于通过用户名/密码、人脸识别等方法确认登录身份后才能执行操作的方案,后台的比对识别、质量评估、信息关联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会影响安检员的现场操作,有助于保障现场工作效率。
对于事后重建安检的实时工作场景带来帮助,能够监督审查安检操作员的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可以选择明确地让操作员知道这种考核方式,以督促激励操作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检操作记录装置的框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装置70可以包括:指令获取模块702、拍摄请求模块704、图像接收模块706、人脸识别模块708和关联记录模块710。
指令获取模块702可以配置为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
拍摄请求模块704可以配置为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
图像接收模块706可以配置为接收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
人脸识别模块708可以配置为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
关联记录模块710可以配置为将目标人脸图像、目标操作员信息和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检操作记录装置70还可包括备选拍摄请求模块、视频接收模块和帧提取模块。其中,备选拍摄请求模块可配置为在接收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失败时,将拍摄请求发送至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视频接收模块可配置为接收监控摄像头响应于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监控视频。帧提取模块可配置为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的发送时间对目标监控视频进行帧提取,获得目标视频帧作为目标人脸图像。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模块708可以包括人脸子库单元和人脸识别单元。其中,人脸子库单元可配置为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确定目标人脸子库。人脸识别单元可配置为将目标人脸图像在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检操作记录装置70还可以包括未知人脸单元和辨认请求单元。其中,未知人脸单元可配置为在将目标人脸图像在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失败时,将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未知人脸库中。辨认请求单元可配置为根据未知人脸库中的目标人脸图像生成辨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检操作记录装置70还可以包括图像筛选模块、状态请求模块、反馈接收模块和筛选图像处理模块。其中,图像筛选模块可配置为获取目标人脸子库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状态请求模块可配置为根据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生成人员职位状态确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反馈接收模块可配置为接收管理员响应于人员职位状态请求的反馈信息。筛选图像处理模块可配置为根据反馈信息对目标人脸子库中未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检操作记录装置70还可以包括请求接收模块、记录确定模块和操作员确定模块。其中,请求接收模块可配置为获取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记录确定模块可配置为根据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确定目标安检操作记录。操作员确定模块可配置为根据目标安检操作记录确定目标操作员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安检操作记录装置,根据安检操作记录指令与摄像头进行通信,能够联动摄像头获得安检操作人员的目标人脸图像。通过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能够将安检操作记录数据精确地绑定到目标操作员信息对应的操作员上。如此一来,在无需登录、换岗的情况下,每一个安检操作都能够准确对应到一个操作员的身份。避免由登入登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达到与通过登录获取和关联身份信息同样的目的和效果,满足审计和事后追查的需求,并保证关联信息的准确性。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8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至少一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和\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和\或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模块和\或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例如,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1或图2或图3或图4或图5或图6所示的各个步骤。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和\或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和\或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和\或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
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
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
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
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和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操作屏幕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失败时,将所述拍摄请求发送至预设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
接收所述监控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监控视频;
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的发送时间对所述目标监控视频进行帧提取,获得目标视频帧作为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确定目标人脸子库;
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在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获得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在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和比对失败时,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未知人脸库中;
根据所述未知人脸库中的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生成辨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未被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生成人员职位状态确认请求并发送至管理员;
接收管理员响应于所述人员职位状态请求的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子库中所述未比对成功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审计请求或追查请求;
根据所述审计请求或所述追查请求确定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根据所述目标安检操作记录确定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
8.一种安检操作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
拍摄请求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
图像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
人脸识别模块,配置为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
关联记录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和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38711.7A 2020-10-22 2020-10-22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4386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8711.7A CN1143860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8711.7A CN1143860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6019A true CN114386019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3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8711.7A Pending CN1143860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60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338A (zh) * 2022-06-16 2022-08-30 慧之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哨位确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338A (zh) * 2022-06-16 2022-08-30 慧之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哨位确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4985B2 (en) Interactive device for processing documents
US20190147155A1 (en) Method of remotely identifying a physical person in asynchronous mode, aimed at the release of an advanced electronic signature, qualified electronic signature or digital identity
US20210287472A1 (en)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09992B (zh) 一种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及其与目标系统的关联方法
US2008017075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nd allocating high confidence biometric data
CN105138886B (zh) 机器人生物体征识别系统
CN114386019A (zh) 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48412A (zh) 智能巡检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507314A (zh) 客户身份核实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5993B (zh) 一种身份认证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40392A (zh) 一种众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模块
CN111222825A (zh) 基于货物签收的双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666785A (zh) 行为识别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08305159A (zh) 一种办税系统及一种办税方法
CN115906028A (zh) 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
CN110136304A (zh) 支持全证件无门卡酒店入住登记自助机
CN101847282A (zh) 法院庭审旁听远程预定及身份认证系统
CN112055013A (zh) 一种自动化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76931A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人码信息验证方法与装置
RU2787276C1 (ru) Программно-реализуемый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соответствия объекта установленным требованиям
CN116664081B (zh) 基于快办识别的案件数据固证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Roy et al. An Automated and Scalable Tool for Fingerprint based Biometric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CN114553684B (zh) 网点运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2288449A (zh) 一种用于风控供应链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US11677749B2 (en) Assessing condition of real-world ob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