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2027A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2027A
CN111642027A CN202010456912.5A CN202010456912A CN111642027A CN 111642027 A CN111642027 A CN 111642027A CN 202010456912 A CN202010456912 A CN 202010456912A CN 111642027 A CN111642027 A CN 111642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paramet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69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2027B (zh
Inventor
刘建华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42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2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2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2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占用更多比特的参数和/或传输更多的参数。该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 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 MSG4。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5月09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08616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66933.7、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8/4/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8/082099,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在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3(MSG3)中将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随着通信系统的发展,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或其他参数需要占用更多的比特,或者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需要传输更多的参数,因此,如何解决该问题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占用更多比特的参数和/或传输更多的参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的所述部分信息承载在所述响应消息中,确定所述响应消息是针对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所述部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中除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之外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所需占用的全部比特数为48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其余信息为:用于标识所述终端所发送的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针对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响应消息承载有所述标识信息的所述部分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所述部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中除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之外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所需占用的全部比特数为48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其余信息为:用于标识所述终端所发送的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随机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数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所述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前,所述终端存储有所述标识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
针对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随机数。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数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所述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3MSG3能够容纳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在所述MSG3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标识信息的MSG3。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恢复标识RESUME ID。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用于第一系统下,其中,所述第一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长期演进LTE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核心网5GC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小于在第二系统下承载在MSG3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新无线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网设备内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LTE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52比特。
结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用于第二系统下,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终端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MSG中,传输第一参数的部分信息,可以实现该更多个比特的第一参数的传输,和/或第一参数空余的比特可以由其他参数占用,因此可以实现传输更多的参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系统的示意性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性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MSG3的示意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MSG3的示意性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或未来的5G系统(也可以称为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100。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0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0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可选地,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在201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1(MSG1),其中,该MSG1可以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
在202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MSG1之后,可以发送响应于该MSG1的响应消息,也即消息2(MSG2)。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MSG1的资源位置,计算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并利用该RA-RNTI对该MSG2进行加扰。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在该MSG2中携带上行授权(Uplink Grant,UL Grant),用于指示终端发送消息3(MSG3)占用的资源。
在203中,终端在接收到该MSG2之后,可以根据该MSG2,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MSG3)。
可选地,终端可以根据MSG1的资源位置,获取RA-RNTI,对该MSG2进行解扰。
可选地,终端可以根据该MSG2中的UL Grant发送MSG3。
可选地,该MSG3中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等。
在204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MSG3之后,可以根据该MSG3,向终端发送消息4(MSG 4)。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将MSG3中携带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信息携带在该MSG4中,用于终端识别该MSG3是针对该终端本身的。
在205中,终端在接收到该MSG4之后,在确定该MSG4是针对自身的之后,可以根据该MSG4,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5(消息5)。
随着通信系统的发展,期望在MSG3中携带更多的参数,或者期望参数的长度更长。
例如,MSG3可以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5G-S-TMSI,其中5G-S-TMSI占用的比特数量可能比LTE系统中的S-TMSI占用的比特数量多,例如,可以从LTE的40bit扩展到48bit。
其中,S-TMSI可以为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AE 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5G-S-TMSI可以包括AMF集合ID(AMF Set ID)、AMF点(AMF Pointer)和5G-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其中AMF Set ID和AMF Pointer指示AMF信息,5G-TMSI是AMF内唯一的UE标识。
应理解,5G-S-TMSI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只要包括以上部分的信息参数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5G系统中MSG携带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值占用的比特数量可以大于3,例如,不小于8比特,甚至达到16比特。
此外,5G系统为了支持网络切片,切片的标识也可能需要在MSG中携带。其中,该网络切片的标识例如可以至少有24个比特,这对于MSG3来说,也是更大的负荷。
然而,MSG3由于受限于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服务数据单元(Servicing Data Unit,SDU)的大小,只能传输有限数量的比特。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的方法和设备,以解决该问题。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在310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其中,该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为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S-TMSI或5G-S-TMSI可以包括该终端所发送的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和用于标识终端设备的信息。
应理解,S-TMSI和5G-S-TMSI还可以是其他的名称,只要包括上述提到的两部分信息,即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所需占用的全部比特数为40比特或48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该部分信息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中除该终端的非接入层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之外的信息。
具体地,由于5G-S-TMSI是由不同的域构成的,其中包括指示核心网设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的比特,由于这一部分可能对于很多终端是common的,因此可以仅在MSG3中传输除该部分信息之外的信息。
换言之,尽量保留5G-S-TMSI中低bit如低40bit,因此这些比特在一个AMF内是唯一的,切割不会导致冲突概率的增加。对于LTE系统来说,40bit的S-TMSI,在MSG3中也可以不传输高位(即标识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信息的比特),目的也是为了不增加接入过程的冲突概率。
可选地,用于标识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可以是全球唯一一点管理实体标识(GlobalUniqu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Identifier,GUMMEI),或者也可以是全球唯一AMF标识(Globally Unique AMF Identifier,GUAMI)。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5G-S-TMSI或S-TMSI也可以是除48比特和40比特之外的数量的比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本身未存储5G-S-TMSI或T-TMSI时,该标识信息也可以是随机数,此时,可以生成较短数量的随机数,例如,该随机数的比特数量可以小于5G-S-TMSI或T-TMSI占用的比特数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生成占用较多比特数量的随机数,但是只在MSG3中传输随机数的部分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也可以传输第二参数,该第二参数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其中,该I-RNTI可以是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ty,I-RATI),例如,该RNTI可以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该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可以是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中携带的该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中携带的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当然,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也可以是其他的比特数量,本申请实施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例如,该第一消息可以是RRCConnectionRequest或RCCRequest等。
在320中,该终端接收该网络设备针对该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根据该标识信息的该部分信息承载在该响应消息中,确定该响应消息是针对该终端发送的该第一消息的。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MSG3之后,可以将该MSG3中的标识信息中的部分携带在MSG4中,则终端可以根据MSG4中携带的该部分信息,确定该MSG4是针对该终端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携带该第一参数中除该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的该其余信息为:用于标识该终端所发送的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由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以及第二消息中携带的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按照用于标识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切分之外,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对该标识信息进行切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在第二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的其他信息,例如,第一消息信息未传输的部分为GUMMAI,则可以不再进行该部分的传输。
还应理解,在第二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例如,在第一消息中携带S-TMSI或5G-S-TMSI的部分信息,以及在第二消息中携带S-TMSI或5G-S-TMSI的全部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SG5可以是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或RRCSetupComplete或RRCResumeComplete或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5G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或者,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LTE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或者,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5G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LTE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以下将结合几个举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考虑到从LTE到5G系统变换的一些情况。例如,
例如,5G-S-TMSI占用的比特数量可能比LTE系统中的S-TMSI占用的比特数量多,例如,可以从LTE的40bit扩展到48bit。
例如,5G系统中MSG携带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值占用的比特数量可以大于3,例如,不小于8比特,甚至达到16比特。
此外,5G系统为了支持网络切片,切片的标识也可能需要在MSG中携带。其中,该网络切片的标识例如可以至少有24个比特,这对于MSG3来说,也是更大的负荷。
实施例1:
本实施里不考虑S-NSSAI和占用更多数量的establishment cause,仅考虑如何支持更大的5G-S-TMSI。通过分割UE ID标识来节省MSG3的占用。
例如,例如,如图4所示,48比特的5G-S-TMSI,可以把其中的前40个比特放在MSG3中,把额外的8个比特放在MSG5中。48比特也可以按其他方式分配,比如,24个比特放到MSG3当中,24个比特放到MSG5中。按照这种方式,UE ID域节省出来的bit,可以用于传输establishment cause或者其他参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考虑新的establishment cause,不考虑5G-S-TMSI大小变化和S-NSSAI。Cause的增加,需要更多比特,但是并不多,比如就增加1个比特。这种情况下,可以占用MSG3的空余(spare)比特,也可以把40bit的UE ID进行分割,比如,如图5所示,32比特放在MSG3,8比特放在MSG5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仅考虑S-NSSAI,由于S-NSSAI大小可以是24bit,因此,如果通过切割UE-ID来满足在MSG3中传输S-NSSAI,则可以按照需要按24+24进行切分。
实施例4:
也可以把S-NSSAI,更多比特数量的establishment cause以及更大的5G-S-TMSI一起考虑,在MSG3尺寸受限时,可以把5G-S-TMSI进行切割,满足其他参数包含在MSG3的需求。
对于以上所有的实施例,在涉及到参数分割时,可以从MSB切割,也可以LSB开始切割。
以上已经描述了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参数的部分信息。该第一参数例如可以是S-TMSI或5G-S-TMSI。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以下将结合图6进行说明。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10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1000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在1010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
在1020中,该终端接收该网络设备针对该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在1030中,该终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携带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中携带随机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随机数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该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量。例如,随机数占用40比特,而标识信息占用48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MSG4中携带该随机数,用于终端识别该MSG4是针对终端本身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前,该终端存储有该标识信息。
例如,即使,在发送MSG3之前,终端存储有S-TMSI或5G-S-TMSI,也可以在MSG3中发送随机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携带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该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应理解,方法100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方法300的描述(例如,术语的解释等,扩展的实现方式等),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400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在410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该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在420中,针对该第一消息,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携带该第一参数中除该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
该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为该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响应消息承载有该标识信息的该部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该部分信息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中除该终端的非接入层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之外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所需占用的全部比特数为48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的该其余信息为:用于标识该终端所发送的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参数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应理解,该方法400可以参照方法300中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1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方法1200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在1210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
在1220中,针对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在1230中,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随机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数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所述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1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300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在1310中,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3MSG3能够容纳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在所述MSG3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在MSG3可承载的比特较多时,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承载于MSG3中,MSG3中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完整的标识信息,是没有进行截短的。
在1320中,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标识信息的MSG3。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具体地,对于非激活状态的终端,在从非激活态转变为其他状态时(例如,连接态或激活态),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的I-RNTI承载在该MSG3中,以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标识。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恢复标识resume ID。
具体地,在终端处于挂起状态时,在需要进行恢复时,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resume ID承载在MSG3中。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1300用于第一系统下,其中,所述第一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长期演进LTE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核心网5GC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方法用于第一系统下时,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小于在第二系统下承载在MSG3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新无线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网设备内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LTE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方法用于第一系统下时,所述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52比特。
其中,在第一系统下,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40比特,其中,上述第一标识信息的长度可以为20比特,第二标识信息的长度可以为20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1300用于第二系统下,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
其中,该方法用于第二系统下时,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52比特,也可以小于52比特。
以上图9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以下提供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与方法1300可以是并列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第一系统下,所述第一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长期演进LTE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核心网5GC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针对终端侧,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该MSG3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信息的长度小于52比特或者小于第二系统下承载在MSG3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新无线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针对该MSG3发送的消息4MSG4。
其中,针对网络侧,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MSG3,该MSG3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信息的长度小于52比特或者小于第二系统下承载在MSG3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新无线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网络设备针对该MSG3,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4MSG4。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具体地,对于非激活状态的终端,在从非激活态转变为其他状态时(例如,连接态或激活态),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的I-RNTI承载在该MSG3中,以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标识。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恢复标识resume ID。
具体地,在终端处于挂起状态时,在需要进行恢复时,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resume ID承载在MSG3中。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网设备内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LTE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在第一系统下,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40比特,其中,上述第一标识信息的长度可以为20比特,第二标识信息的长度可以为20比特。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入网设备为长期演进LTE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为5G核心网5GC设备的系统下,MSG3承载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52比特或者小于第二系统下承载在MSG3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新无线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针对该MSG3发送的消息4MSG4,从而可以减少MSG3承载的比特数量。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500包括处理单元510和收发单元520。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该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该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该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以及,接收该网络设备针对该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收发单元520用于:
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携带该第一参数中除该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
该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为该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处理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该标识信息的该部分信息承载在该响应消息中,确定该响应消息是针对该终端发送的该第一消息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该部分信息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中除该终端的非接入层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之外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所需占用的全部比特数为48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的该其余信息为:用于标识该终端所发送的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参数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应理解,该终端可以实现方法300中终端实现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500还可以实现方法1000中的终端的实现操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
所述收发单元520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以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所述处理单元510进一步用于:生成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所述收发单元520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随机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数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所述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前,所述终端存储有所述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500还可以实现方法1300中的终端的实现操作。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3MSG3能够容纳终端的标识信息时,在所述MSG3中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标识信息的MSG3。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恢复标识RESUME ID。
可选地,所述终端用于第一系统下,其中,所述第一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长期演进LTE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核心网5GC设备。
可选地,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小于在第二系统下承载在MSG3中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新无线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接入网设备内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LTE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52比特。
可选地,所述终端用于第二系统下,其中,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为NR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系统的核心网设备为5GC设备。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600包括收发单元610和处理单元620。
该收发单元610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该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该处理单元620用于:针对该第一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其中,该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该收发单元610进一步用于:向该终端发送该响应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收发单元610进一步用于:
接收该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携带该第一参数中除该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
该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为该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响应消息承载有该标识信息的该部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该部分信息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中除该终端的非接入层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之外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所需占用的全部比特数为48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参数为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的该其余信息为:用于标识该终端所发送的NAS消息的目标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参数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该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该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应理解,该终端可以实现方法400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600还可以实现方法1200中的终端的实现操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单元6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
所述处理单元620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消息,生成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所述收发单元610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S-TMSI或者5G-S-TMS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随机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数占用的比特数量小于所述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I-RNTI。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原因值所占用的比特大于3比特;和/或,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占用的比特为24比特。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700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12的系统芯片700包括输入接口701、输出接口702、所述处理器703以及存储器704之间可以通过内部通信连接线路相连,所述处理器7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704中的代码。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703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703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3所示,该通信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和存储器820。其中,该存储器820可以存储有程序代码,该处理器810可以执行该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如图13所示,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包括收发器830,处理器810可以控制收发器830对外通信。
可选地,该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系统1400包括终端1410和网络设备1420。
其中,该终端14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300中由终端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4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400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该终端14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1000中由终端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4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1200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终端1410的组成可以如图10中的终端500或图13中的通信设备800所示,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以及,该网络设备1420的组成可以如图11中的网络设备600或图13中的通信设备800所示,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4)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为40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为8比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S-TMSI或者5G-S-TMSI。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1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针对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为40比特。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为8比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S-TMSI或者5G-S-TMSI。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为40比特。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为8比特。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系统架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S-TMSI或者5G-S-TMSI。
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3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5。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
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切片的参数,或所述MSG3中携带的建立原因值,或非激活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RNTI。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为40比特。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参数中除所述部分信息之外的其余信息为8比特。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的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S-TMSI或者5G-S-TMSI。
38.根据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或RRC请求的消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RRC连接建立完成,RRC连接恢复完成,RRC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的消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1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为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接入网设备,以及当前接入的核心网设备为5G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41.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第一参数中的部分信息;针对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MSG4。
4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56912.5A 2018-04-06 2018-05-09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642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8/082099 2018-04-06
PCT/CN2018/082099 WO2019192022A1 (zh) 2018-04-06 2018-04-06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201880066933.7A CN111226490A (zh) 2018-04-06 2018-05-09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933.7A Division CN111226490A (zh) 2018-04-06 2018-05-09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2027A true CN111642027A (zh) 2020-09-08
CN111642027B CN111642027B (zh) 2022-01-11

Family

ID=680998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6912.5A Active CN111642027B (zh) 2018-04-06 2018-05-09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201880066933.7A Pending CN111226490A (zh) 2018-04-06 2018-05-09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933.7A Pending CN111226490A (zh) 2018-04-06 2018-05-09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74924A1 (zh)
EP (1) EP3745803A4 (zh)
JP (1) JP2021528876A (zh)
KR (1) KR20200140846A (zh)
CN (2) CN111642027B (zh)
AU (1) AU2018417272A1 (zh)
BR (1) BR112020018804A2 (zh)
CA (1) CA3095425A1 (zh)
MX (1) MX2020010289A (zh)
RU (1) RU2767307C1 (zh)
SG (1) SG11202009204XA (zh)
TW (1) TW201944836A (zh)
WO (2) WO2019192022A1 (zh)
ZA (1) ZA202005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432A (zh) * 2018-04-26 2019-11-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的装置及方法
CN112088571A (zh) * 2018-05-10 2020-12-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连接到5gc的lte中管理扩展的5g-s-tmsi
US11700649B2 (en) 2018-05-10 2023-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connection of terminal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25245B1 (ko) * 2018-09-11 2021-03-09 라쿠텐 인코포레이티드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및 송신 프로그램
EP4156844A4 (en) * 2020-07-03 2023-06-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528526A (zh) * 2022-07-29 202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859A (zh) * 2012-07-23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US20160345325A1 (en) * 2014-01-28 2016-11-24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method, access method, node, system and medium
CN106304392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283B (zh) * 2008-06-02 2015-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定时调节方法、移动站、基站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AU2010222296B2 (en) * 2009-03-13 2014-03-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random access problems
CN102638900B (zh) * 2011-02-15 2014-1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740492B (zh) * 2011-04-01 201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EP2761955B1 (en) * 2011-09-30 2017-07-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WO2015018044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EP3043615B1 (en) * 2013-09-16 2018-06-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predetermination of resource in random access
CN106535142A (zh) * 2015-09-10 2017-03-22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集群系统中的定位方法
CN106993335B (zh) * 2016-01-21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前导码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859A (zh) * 2012-07-23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US20160345325A1 (en) * 2014-01-28 2016-11-24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method, access method, node, system and medium
CN106304392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等: "Consideration on extending the code space for 5G-S-TMSI", 《3GPP TSG-RAN WG2 MEETING#101BIS R2-180446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67307C1 (ru) 2022-03-17
US20200374924A1 (en) 2020-11-26
ZA202005798B (en) 2021-08-25
SG11202009204XA (en) 2020-10-29
JP2021528876A (ja) 2021-10-21
EP3745803A1 (en) 2020-12-02
CA3095425A1 (en) 2019-10-10
KR20200140846A (ko) 2020-12-16
WO2019192022A1 (zh) 2019-10-10
TW201944836A (zh) 2019-11-16
AU2018417272A1 (en) 2020-10-08
BR112020018804A2 (pt) 2020-12-29
EP3745803A4 (en) 2021-02-17
CN111226490A (zh) 2020-06-02
MX2020010289A (es) 2020-10-28
WO2019192051A1 (zh) 2019-10-10
CN111642027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2027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9691194B (zh) 寻呼方法和设备
CN112969242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0622544A (zh) 配置anr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核心网设备
CN112514505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3726496B (zh) 非授权频段上ssb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661278A1 (en) Method for paging,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CN112602343A (zh) 能力上报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7100A (zh) 一种bwp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KR20200130718A (ko) 통신 방법 및 기기
CN113207153B (zh) 一种控制终端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154212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757417A (zh) 网络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9644098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565466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869266A (zh) 一种核心网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17574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0731116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363976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385271A (zh) 一种网络信息传输方法、获取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2911724B (zh) 一种指示信道接入类型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548166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400338A (zh) 一种数据通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6601979A (zh) 一种寻呼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