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1973A -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1973A
CN111641973A CN202010479747.5A CN202010479747A CN111641973A CN 111641973 A CN111641973 A CN 111641973A CN 202010479747 A CN202010479747 A CN 202010479747A CN 111641973 A CN111641973 A CN 111641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cooperative
node
nodes
fo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9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1973B (zh
Inventor
申滨
刘笑笑
闫伟
黄晓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104797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1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1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1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1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雾节点协作场景的通信过程和计算过程进行了相关建模;之后设计了用于筛选协作雾节点的协作贡献度
Figure DDA0002516909380000011
和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进而设计了基于协作贡献度的协作贡献比系数χm,并构建了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模型;最后设计了基于协作贡献度的负载均衡算法,用于求解任务负载在雾节点间的最佳分配结果。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雾节点协作的可行性、公平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对业务负载进行合理分流,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的QoE。

Description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加速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全社会的智能变革。不断涌现的应用与服务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视频加速等,使得云计算难以适用于当前所有的网络工作模式,雾计算(Fog Computing)作为对云计算的扩展和补充应运而生。雾计算将计算、存储、系统控制和网络等资源与服务分布部署在云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任何地方,能够高效及时地处理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任务请求。边缘和核心网络中的任何具有计算、存储和连接网络能力的组件(例如核心路由器、广域网路开关、工业控制器、边缘服务器等)都可以作为雾节点来提供雾计算的基础设施服务。与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类似,雾计算可以将边缘服务器部署在蜂窝网络的基站一侧,提供更加贴近用户的、远离云端的边缘计算。不同之处在于,雾计算能够把基于云的服务,例如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平台即服务 (Platform-as-a-Service,P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拓展到网络边缘。除此之外,相对于MEC来说,雾计算架构更具层次性与平坦性。在密集异构蜂窝网络的宏基站与小基站一侧部署一定规模的雾服务器,形成密集异构蜂窝网络雾计算系统,能够将前者提升网络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的优势与雾计算为用户提供边缘计算的特点相结合,满足远离云数据中心的用户侧一端所产生的计算密集型任务与延迟敏感型任务需求,为用户提供低能耗、低时延的服务优势。
在密集异构蜂窝网络雾计算系统中,多个终端设备产生的大量业务负载需要由其所处的无线覆盖区域内的基站与雾节点的共处体来处理,可将此基站/雾节点共处体的实体称为 FeNB(Fog eNB)。FeNB中的基站与位于其一侧的雾节点共址存在,其中雾节点主要处理计算任务负载。若小小区之间出现负载不均衡的情况,即FeNB的处理能力与其所属小小区所面临的负载不相匹配,不仅会导致个别的FeNB拥塞瘫痪,使网络内的通信资源和计算资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同时会增加用户执行任务的响应时间。从密集异构蜂窝网络雾计算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看,对此特定场景下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平衡小小区间业务流量的分配,提升系统性能与用户的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
目前在密集异构蜂窝网络雾计算系统中,负载均衡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技术挑战包括:
(1)如何利用雾节点可相互协作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负载均衡算法,平衡小小区间的业务负载分配。
(2)针对网络中的雾节点可相互协作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研究考虑优化的性能指标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时延与能耗指标,未能设计合适的协作转发标准,将雾节点间的协作公平以及雾节点执行任务的稳定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能够筛选出合适的协作雾节点与主雾节点协作执行负载,得到雾节点间任务负载分配的最佳结果,在保证协作可行性、公平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的QoE。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个雾节点协作执行任务负载的网络场景模型的构建;
S2:雾节点协作过程的通信模型和计算模型的构建;
S3:协作贡献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23
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的设计;
S4:协作贡献比系数χm的设计和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的构建;
S5:基于雾节点协作贡献度的负载均衡算法的设计。
可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假设网络中共有K个小基站SeNB,那么SeNB共处雾节点的总个数也为K。将网络中所有SeNB的集合表示为K={1,2,…,k,…K},将所有SeNB共处雾节点的集合表示为Φ={f1,f2,…,fk,…,fK},知雾节点fk与SeNBk呈唯一对应关系;将SeNBk服务范围内的用户集合表示为Uk,当雾节点fk接收到终端用户u发来的计算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22
且无法独立处理全部任务时,雾节点均衡控制器即需要协调处理用户任务在多个雾节点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分配问题;其中,fk∈Φ,k∈K,u∈Uk,bu表示计算任务输入数据的大小,cu表示计算该任务所需的计算量,即CPU周期数,Tu max表示用户u容忍的最大时延,即计算任务在Tu max时间内完成,则不会影响用户的QoE;用户u通过监测任务的应用配置获取任务输入数据大小bu并评估其所需的计算资源信息cu;当雾节点fk作为主雾节点无法独立完成计算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21
时,需向负载均衡控制器请求执行负载均衡算法,并依据算法执行的最佳分配结果将计算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33
进行切割,分发到其他合适的雾节点进行协作处理;假设网络中共有N个可参与协作的雾节点组成了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其中M≤N-1,负载均衡控制器需要根据协作贡献度阈值对Γ进行截断,获取执行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子集Γ*={i1,i2,…,im,…,iM},M≤N;主雾节点fk从Γ*中选择协作雾节点进行任务分配,最后收集处理结果并汇总返还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
(1)通信模型的构建
通信模型的构建包含雾节点与雾节点间的通信和用户与雾节点的通信两个部分;
雾节点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或WiFi的通信方式;假定雾节点间的通信全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并将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的通信速率表示为Rk,m
考虑用户u将任务负载bu传输至主雾节点fk的上行链路传输过程,假定MeNB与SeNB采用异频组网方式部署,且接入同一宏小区或小小区的用户均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体制OFDMA接入基站,忽略同一小小区内的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仅考虑小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依据香农公式,上行链路传输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速率Du,k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31
其中,Bk表示用户传输计算任务至雾节点fk的上行链路传输带宽;pu,k、gu,k表示用户u 与雾节点fk通信过程的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功率增益;υu',u表示来自相邻小小区所服务的用户u'的同频干扰指示标识,υu',u=1表示用户u'与用户u占用相同信道资源,产生同频干扰,υu',u=0反之,此时用户u'不会带来同频干扰,具体取值在实际仿真中随机设置;所有用户的发送功率大小都在(0,pmax]的区间范围内,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32
表示上行链路噪声功率;
(2)计算模型的构建
计算模型的构建包含雾节点协作过程的时延成本、能耗成本和支付成本三部分;
首先,步骤S2所述的计算模型中所包含的时延成本建模如下:
①假设主雾节点fk将卸载到本地执行的用户任务负载进行切割划分,将保留在其处执行的任务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2
表示卸载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3
表示卸载下来的任务负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4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且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5
表示主雾节点fk能够提供的剩余计算量,ak表示雾节点fk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Tu k表示主雾节点fk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6
的计算时延;本文假设协作的前提为主雾节点fk无法独立处理用户发来的全部任务负载,只能卸载部分负载进行处理,有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7
a.用户发送全部任务负载bu至主雾节点fk的通信传输过程所耗的通信时延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9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0
b.主雾节点fk计算卸载下来的部分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1
所耗的计算时延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2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3
②主雾节点fk将无法执行的任务负载卸载到其他合适的协作雾节点im, im∈Γ**={i1,i2,…,im,…,iM},M≤N;N为有资格作为协作雾节点的个数,由本文所提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确定;假设主雾节点fk卸载到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4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5
示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6
表示卸载下来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7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且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8
示协作雾节点im能够提供的剩余计算量,am表示雾节点im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Tk m表示协作雾节点im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19
的计算时延;
主雾节点fk本地卸载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20
与卸载至其他协作雾节点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21
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22
即主雾节点作为执行与转发节点,将用户的全部任务负载进行分割,与合适的协作雾节点共同执行;
a.主雾节点fk将任务负载切割后,转发至协作雾节点im的通信过程所耗通信时延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423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2
主雾节点fk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3
为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b.协作雾节点im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4
的计算时延,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5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6
为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7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am表示雾节点im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
c.主雾节点fk将M个协作节点的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处理,所需汇总的计算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8
此过程的处理时延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9
综合式(2)、(3)、(5)、(6)、(7),所考虑的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总的时间成本Tu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0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二项为用户发送任务至主雾节点的通信时延和主雾节点执行部分负载的计算时延,第三、四项为主雾节点将分割后的任务转发至所有可协作雾节点的通信时延总和以及所有协作雾节点执行任务负载的计算时延综合,第五项为雾节点汇聚处理所有执行完后的任务负载所需的计算时延;
其次,步骤S2所述的计算模型中所包含的能耗成本建模如下:
①将用户上传任务负载至主雾节点fk所消耗的能量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1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2
其中,pu,k为用户u与主雾节点fk通信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3
为终端设备传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4
为上行链路通信过程的通信时延;
②将主雾节点fk计算卸载下来的部分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5
所消耗的能量记作Ek,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6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7
为预设参数,表明雾节点处理任务的计算功耗函数为计算数据量的单调递增的严格凸函数;
③主雾节点fk将分割后的任务负载转发至协作雾节点im过程所消耗的能量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51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1
其中,系数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2
雾节点间单位时间传输负载的平均转发功率,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3
为转发过程所耗时延;因此,转发至所有可协作的雾节点所耗的能量总和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4
④协作雾节点im处理分割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5
所消耗的能量记作Em,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6
所有协作雾节点的计算总能耗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7
综合式(9)、(10)、(12)和(14),所考虑的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总的能耗成本Eu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8
最后,步骤S2所述的计算模型中所包含的支付成本建模如下:
假设终端用户需要为使用的雾节点资源支付一定费用,雾节点之间的协作也需要终端用户支付额外的费用作为对雾节点贡献自身计算资源的贡献激励;将使用雾节点处理计算任务的单位计算支付成本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9
将激励协作雾节点的单位激励支付成本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10
雾计算场景下用户的支付成本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11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612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项表示用户需要向参与协作的主雾节点和所有协作雾节点支付的处理任务的计算支付成本;等式右边第二项表示用户需要为参与协作的所有协作雾节点支付的激励支付成本。
可选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
(1)协作贡献度的设计如下:
为了在除主雾节点以外的剩余雾节点当中筛选出可以参与协作的雾节点,并构建最终参与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子集合,提出协作贡献度的概念;
①协作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基本可行性,从雾节点的计算能力、剩余计算资源和雾节点间的通信距离三个方面来考虑;只有雾节点具有剩余计算资源,才能够处理分配过来的任务,而雾节点的剩余计算资源越多,就能接受更多的分配任务,且接受分配任务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越小;雾节点的计算能力越强,与主雾节点的通信距离越短,其作为协作雾节点就能够提供更良好的计算性能和通信性能,保证用户的QoE;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可行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1
fj∈Φ,fj≠fk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2
其中,α123∈[0,1],且α123=1,为三个考虑因素的权衡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3
为雾节点fj的剩余计算量,cu为原始用户发出的任务负载所需要的计算量;aj为雾节点fj的计算能力,ak为主雾节点fk的计算能力;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4
为雾节点fj到主雾节点fk的通信距离,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5
主雾节点fk与所有其他雾节点的通信距离的平均值,在密集异构蜂蜜网络雾计算场景下,雾节点部署在基站一侧,基站间的距离即其共处雾节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假设已事先测量,计算并保存在负载均衡器的网络端;
②协作公平性
定义的协作公平性从雾节点的角度,基于雾节点的资源贡献比来考量;假设网络中的雾节点已经事先协商好自身可以贡献的最大资源,将雾节点fj能够贡献的最大计算资源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6
fj∈Φ,fj≠fk,自身的全部计算资源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7
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公平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9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10
的值越大,表明雾节点fj越愿意贡献自身资源参与协作,将其纳为选择协作雾节点的标准可以体现对雾节点所有者的公平性;
③协作稳定性
不同的雾节点具有不同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选择协作雾节点时,需要考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只有保障雾节点执行任务的稳定性,才能更好的保证用户的QoE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根据雾节点的信誉度设计雾节点的稳定性模型;
信誉度分为统计信誉度和认知信誉度两个方面,雾节点fj的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711
需要根据雾节点执行历史任务的情况统计得出;认知信誉度旨在面向历史任务较少的不同类型的雾节点进行主观定义,鉴于计算场景的雾节点全部为特定类型的雾节点——雾服务器,不具移动性且具有将强计算能力,设定所有雾节点的认知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
为0.9;
雾节点fj的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2
求解如下:
假设雾节点fj每次完成负载均衡器传达给它的协作任务,即本次算法执行需求以前的时间周期内的协作任务,负载均衡器都会对fj进行执行任务的满意度评价,sl∈[0,1]代表第l次满意度评价,sl的大小决于雾节点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执行效率和用户反馈;假设雾集群管理方满意度评价表中存放的对雾节点fj的评价次数为L次,则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3
应为雾集群管理者L次评价的平均值;为使雾节点信誉度的计算更加准确,信誉度模型需要区别不同阶段对于信誉度计算的影响,时间较近的评价应该具有更高的权重值,Sun定义了考虑时间衰减的最终统计信誉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4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5
交易次数因子,反应满意度评价量越多时,做出的信任度评价越准确;
综合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6
与认知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7
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稳定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9
其中,ω12∈[0,1],且ω12=1,为权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0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1
的权衡因子,根据对雾节点fj的评价次数来决定;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2
越大,表明雾节点fj的信誉度越高,其执行任务越稳定;
综合考虑雾节点fj的协作可行性、协作公平性以及协作稳定性,提出作为筛选协作雾节点标准的协作贡献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3
协作可行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4
协作公平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5
协作稳定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6
的加权融合值,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7
的加权融合值大小由本文所涉及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求得;
(2)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的设计如下:
由于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8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19
的量纲不一样,所提算法将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 fj作为决策方案,求解每个方案的加权融合属性值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20
并通过fj的剩余计算容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21
对其进行判断,若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22
则将其纳入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否则不纳入,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823
雾节点fj的剩余计算容量保留阈值;定义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N为经剩余计算容量保留阈值筛选后得到的有资格参与协作的雾节点的总个数;Γ的确定为整个协作系统的负载均衡算法的执行做前期准备;负载均衡器根据网络端保存的相关信息,包括所有雾节点的计算能力、剩余计算量、通信距离和已执行任务反馈;以及主雾节点fk发送的用户请求任务负载的相关信息,执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定义决策矩阵:将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fj∈Φ,fj≠fk)作为决策方案,对应到决策矩阵的行向量,而矩阵的列向量由每个fj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1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2
三个属性值来确定;
②规范化决策矩阵:采用极差变换法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③决策矩阵加权:将最优组合权重与规范化的决策矩阵相乘得到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其中,最优组合权重的设计依据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构建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釆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最优组合权重表达式;
④根据网络端保存的属性信息,计算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的决策矩阵,进而得到所有决策方案的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⑤根据④所获得的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每个fj对应的加权融合值,即fj的协作贡献度的融合值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3
⑥通过fj的剩余计算容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4
对fj进行判断,若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5
则将其纳入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将所有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6
的待选协作雾节点按照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7
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构建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
可选的,所述步骤S4具体为:
(1)协作贡献比系数的设计
本文提出了协作贡献比系数,用来激励参与协作的雾节点,假设执行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的个数为M个,M≤N,M的取值根据能够主观调节的协作贡献度阈值对Γ进行截断,构建协作雾节点子集Γ*={i1,i2,…,im,…,iM}来确定;所贡献的计算资源的比例,在保证协作可行性、协作公平性以及协作稳定性的前提下,平衡雾节点间的负载分配;
Γ*中所有雾节点的协作贡献度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099
定义雾节点im的协作贡献比系数χm,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2
(2)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
提出了协作贡献比系数χm,旨在将其作为协作雾节点im的激励因子引入到系统能耗总成本和用户支付总成本的函数项中作加权系数,从而促使最优解中,被χm激励的协作雾节点最终分到的负载大小与其自身的协作贡献度大小成正比;
引入χm后的系统能耗总成本的激励因子加权项Ecost,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3
引入χm后的用户支付总成本的激励因子加权项Ucost,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4
提出的优化问题以优化系统能耗成本和用户支付成本为目标,考虑到计算负载的分配面向的是计算密集型任务需求,用户的时延敏感略次之,仅在保障用户QoE的前提下,将时延用作约束;优化问题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5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6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7
为主雾节点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8
卸载到本地执行的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9
所有协作雾节点im(im∈Γ*)被分配的负载的数据大小;β为权衡系统能耗成本与用户支付成本的系数,0<β≤1;约束条C1表明所有雾节点执行的任务负载的总和为用户请求的任务负载;约束条件C2为时延限制,确保执行任务的同时保证用户QoE需求;约束条件C3限制用户上行链路的传输功率不能超过最大发射功率pmax;约束条件C4和C5确保雾节点需要执行的负载的计算量在自己的可供使用的剩余计算量以内,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10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011
为主雾节点fk和协作雾节点im的剩余计算量的保留阈值,保证雾节点除在可用资源范围内执行协作任务以外,预留计算资源给其他任务。
可选的,所述步骤S5具体为:
①用户将计算任务发送至其所关联的SeNBk,SeNBk的共处雾节点fk无法独立执行全部任务负载,向雾集群管理方,即MeNB的共处雾节点上报,提供自身及任务负载的相关信息,请求帮助;
②雾集群管理方收到请求,触发与其共同部署的负载均衡器执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从所有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剩余雾节点fj,(fj∈Φ,fj≠fk)中筛选出可供选择的协作雾节点,并按照协作贡献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构建协作雾节点的待选集合Γ={j1,j2,…,jn,…,jN};
③负载均衡器依据设置好的并且可主观调节的协作贡献度阈值Θthreshold对Γ进行截断,选取前M个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11
组成子集Γ*={i1,i2,…,im,…,iM};设置轮流对比方案,从起始数量开始,以1为步长,前2个协作雾节点、前3个协作雾节点,....,一直到前M个协作雾节点,共M-1个方案,对这M-1个方案都使用外部罚函数法求解最优分配结果,并将最优分配结果中的成本与时延进行综合对比,选出最佳的一种,作为最佳的协作方案;
④引入M个选择使能因子ηm,m∈{1,2,…,M},ηm的取值由最佳分配结果中im分得的负载的数据量大小确定,若im在最优方案中分得的负载数据量大小不为0,那么ηm=1,否则,ηm=0;
⑤负载均衡器将最佳分配方案的协作雾节点使能选择与对应的负载分割结果通告给主雾节点fk,fk按照通告执行对任务负载的分割以及相应协作雾节点的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计了用于筛选协作雾节点的协作贡献度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根据协作贡献度进一步设计了协作贡献比系数,构建了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模型,最后设计了基于协作贡献度的负载均衡算法,能够求得雾节点协作执行负载的最佳分配结果,在保证协作可行性、公平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的QoE。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提密集异构蜂窝网络雾计算系统下的雾节点协作网络场景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1:多个雾节点相互协作执行任务负载的网络场景模型的构建。
本发明考虑图1所示的在密集异构蜂窝网络雾计算系统下,雾节点协作执行任务负载的网络场景模型图。具体地,宏基站(MeNB)与小基站(SeNB)一侧都部署了与之匹配的雾节点(雾服务器),每个雾节点都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如图1中的实线与虚线所示,雾节点间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直接与用户、基站通信。为简便起见,本文只考虑一种典型任务——计算密集型任务,旨在通过与SeNB共处的雾节点之间的协作来平衡计算负载的分配,MeNB的共处雾节点作为雾集群管理方并提供负载均衡控制器,用来收集必要的信息,并执行负载均衡算法。假设网络中共有K个SeNB,那么SeNB共处雾节点的总个数也为K。将网络中所有SeNB的集合表示为K={1,2,…,k,…K},将所有SeNB共处雾节点的集合表示为Φ={f1,f2,…,fk,…,fK},可知雾节点fk(fk∈Φ)与SeNBk(k∈K)呈唯一对应关系。将SeNBk服务范围内的用户集合表示为Uk,当雾节点fk接收到终端用户u (u∈Uk)发来的计算任务
Figure 1
且无法独立处理全部任务时,雾节点均衡控制器即需要协调处理用户任务在多个雾节点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分配问题。这里,bu表示计算任务输入数据的大小,cu表示计算该任务所需的计算量(CPU周期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用户u容忍的最大时延,即计算任务在
Figure 988568DEST_PATH_IMAGE002
时间内完成,则不会影响用户的QoE。
步骤2:雾节点协作过程的通信模型和计算模型的构建,其中通信模型的构建包含雾节点与雾节点间的通信和用户与雾节点的通信两个部分,计算模型的构建包含雾节点协作过程的时延成本、能耗成本和支付成本三部分,具体如下:
步骤2.1:通信模型的的构建
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的通信过程包括用户u(u∈Uk)与主雾节点fk(fk∈Φ)的通信,以及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im∈Γ*)的通信。雾节点间的通信可以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如无线、WiFi等。为便于分析,本文假定雾节点间的通信全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并将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的通信速率表示为Rk,m
本文考虑用户u将任务负载bu传输至主雾节点fk的上行链路传输过程,假定MeNB与SeNB采用异频组网方式部署,且接入同一宏小区或小小区的用户均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体制(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接入基站,因此同一小小区内的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可忽略,本文仅考虑小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依据香农公式,此上行链路传输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速率Du,k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34
其中,Bk表示用户传输计算任务至雾节点fk的上行链路传输带宽;pu,k、gu,k表示用户u与雾节点fk通信过程的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功率增益;υu',u表示来自相邻小小区所服务的用户u' 的同频干扰指示标识,υu',u=1表示用户u'与用户u占用相同信道资源,产生同频干扰,υu',u=0 反之,此时用户u'不会带来同频干扰,具体取值在实际仿真中随机设置。所有用户的发送功率大小都在(0,pmax]的区间范围内,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8
表示上行链路噪声功率。
步骤2.2:计算模型的的构建
步骤2.2.1:时延成本
为简化考虑,对于通信时延,本文仅考虑用户向主雾节点发送任务负载以及主雾节点转发分割负载至协作雾节点的单向传输过程所耗的传输时延,不考虑与之对应的返还过程的传输时延;对于计算时延,本文仅考虑主雾节点和协作雾节点执行分割负载的计算时延以及主雾节点汇总所有处理结果的处理时延。本文按处理顺序对时延建模说明如下:
(1)假设主雾节点fk将卸载到本地执行的用户任务负载进行切割划分,将保留在其处执行的任务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2
示卸载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3
表示卸载下来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4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且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5
表示主雾节点fk能够提供的剩余计算量,ak表示雾节点fk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6
表示主雾节点fk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7
的计算时延。本文假设协作的前提为主雾节点fk无法独立处理用户发来的全部任务负载,只能卸载部分负载进行处理,因此有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8
a.用户发送全部任务负载bu至主雾节点fk的通信传输过程所耗的通信时延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9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0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1
b.主雾节点fk计算卸载下来的部分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2
所耗的计算时延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3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4
(2)主雾节点fk将无法执行的任务负载卸载到其他合适的协作雾节点im, im∈Γ**={i1,i2,…,im,…,iM},M≤N。N为有资格作为协作雾节点的个数,由本文所提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确定。假设主雾节点fk卸载到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5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6
表示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417
表示卸载下来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且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2
表示协作雾节点im能够提供的剩余计算量,am表示雾节点im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3
表示协作雾节点im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4
的计算时延。
主雾节点fk本地卸载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5
与卸载至其他协作雾节点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6
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7
即主雾节点作为执行与转发节点,将用户的全部任务负载进行分割,与合适的协作雾节点共同执行。
a.主雾节点fk将任务负载切割后,转发至协作雾节点im的通信过程所耗通信时延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9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0
为主雾节点fk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8
为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b.协作雾节点im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1
的计算时延,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2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3
为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4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am表示雾节点im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
(3)主雾节点fk将M个协作节点的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处理,所需汇总的计算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5
此过程的处理时延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6
综合式(2)、(3)、(5)、(6)、(7),本文所考虑的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总的时间成本Tu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517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二项为用户发送任务至主雾节点的通信时延和主雾节点执行部分负载的计算时延,第三、四项为主雾节点将分割后的任务转发至所有可协作雾节点的通信时延总和以及所有协作雾节点执行任务负载的计算时延综合,第五项为雾节点汇聚处理所有执行完后的任务负载所需的计算时延。
步骤2.2.2:能耗成本
为简化考虑,本文仅考虑任务负载的单向传输过程所耗能耗以及主雾节点和协作雾节点各自执行任务负载的计算能耗。由于汇总处理任务的计算量相对执行任务负载的计算量要小很多,因此忽略汇总处理任务的能耗。
(1)将用户上传任务负载至主雾节点fk所消耗的能量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2
其中,pu,k为用户u与主雾节点fk通信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3
为终端设备传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4
为上行链路通信过程的通信时延。
(2)将主雾节点fk计算卸载下来的部分任务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5
所消耗的能量记作Ek,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6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7
为预设参数,表明雾节点处理任务的计算功耗函数为计算数据量的单调递增的严格凸函数。
(3)主雾节点fk将分割后的任务负载转发至协作雾节点im过程所消耗的能量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8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9
其中,系数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0
为雾节点间单位时间传输负载的平均转发功率,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1
为转发过程所耗时延。因此,转发至所有可协作的雾节点所耗的能量总和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2
(4)协作雾节点im处理分割负载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3
所消耗的能量记作Em,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4
所有协作雾节点的计算总能耗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5
综合式(9)、(10)、(12)和(14),本文所考虑的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总的能耗成本Eu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616
步骤2.2.3:支付成本
本文假设终端用户需要为使用的雾节点资源支付一定费用,雾节点之间的协作也需要终端用户支付额外的费用作为对雾节点贡献自身计算资源的贡献激励。将使用雾节点处理计算任务的单位计算支付成本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1
将激励协作雾节点的单位激励支付成本记作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2
本文所提的雾计算场景下用户的支付成本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3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4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项表示用户需要向参与协作的主雾节点和所有协作雾节点支付的处理任务的计算支付成本;等式右边第二项表示用户需要为参与协作的所有协作雾节点支付的激励支付成本。
步骤3:协作贡献度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的设计。
步骤3.1:协作贡献度的设计:
为了在除主雾节点以外的剩余雾节点当中筛选出可以参与协作的雾节点,并构建最终参与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子集合,本文提出了协作贡献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定义,旨在以此作为选择协作雾节点的标准。
(1)协作可行性
此处提到的可行性指的是基本可行性,从雾节点的计算能力、剩余计算资源和雾节点间的通信距离三个方面来考虑。只有雾节点具有剩余计算资源,才能够处理分配过来的任务,而雾节点的剩余计算资源越多,就能接受更多的分配任务,且接受分配任务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越小;雾节点的计算能力越强,与主雾节点的通信距离越短,其作为协作雾节点就能够提供更良好的计算性能和通信性能,保证用户的QoE。本文定义雾节点fj,(fj∈Φ,fj≠fk)的协作可行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5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6
其中,α123∈[0,1],且α123=1,为三个考虑因素的权衡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7
为雾节点fj的剩余计算量,cu为原始用户发出的任务负载所需要的计算量;aj为雾节点fj的计算能力,ak为主雾节点fk的计算能力;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8
为雾节点fj到主雾节点fk的通信距离,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79
为主雾节点fk与所有其他雾节点的通信距离的平均值,在密集异构蜂蜜网络雾计算场景下,雾节点部署在基站一侧,因此基站间的距离即其共处雾节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假设已事先测量,计算并保存在负载均衡器的网络端。
(2)协作公平性
本文定义的协作公平性从雾节点的角度,基于雾节点的资源贡献比来考量。假设网络中的雾节点已经事先协商好自身可以贡献的最大资源,将雾节点fj,(fj∈Φ,fj≠fk)能够贡献的最大计算资源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1
其自身的全部计算资源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2
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公平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3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4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5
的值越大,表明雾节点fj越愿意贡献自身资源参与协作,因此,将其纳为选择协作雾节点的标准可以体现对雾节点所有者的公平性。
(3)协作稳定性
不同的雾节点具有不同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选择协作雾节点时,需要考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只有保障雾节点执行任务的稳定性,才能更好的保证用户的QoE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根据雾节点的信誉度设计雾节点的稳定性模型。
信誉度分为统计信誉度和认知信誉度两个方面,雾节点fj,(fj∈Φ,fj≠fk)的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6
需要根据雾节点执行历史任务的情况统计得出;认知信誉度旨在面向历史任务较少的不同类型的雾节点进行主观定义,鉴于本文所提计算场景的雾节点全部为特定类型的雾节点——雾服务器,不具移动性且具有将强计算能力,因此设定所有雾节点的认知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7
均为0.9。
雾节点fj的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8
求解如下:
假设雾节点fj每次完成负载均衡器传达给它的协作任务(指本次算法执行需求以前的时间周期内的协作任务),负载均衡器都会对fj进行执行任务的满意度评价,sl∈[0,1]代表第l次满意度评价,sl的大小决于雾节点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执行效率和用户反馈等。假设雾集群管理方满意度评价表中存放的对雾节点fj的评价次数为L次,则统计信誉度γj s应为雾集群管理者L次评价的平均值。然而,为了使雾节点信誉度的计算更加准确,信誉度模型需要区别不同阶段对于信誉度计算的影响,时间较近的评价应该具有更高的权重值,Sun定义了考虑时间衰减的最终统计信誉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9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810
交易次数因子,反应满意度评价量越多时,做出的信任度评价越准确。
综合统计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
与认知信誉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2
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稳定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3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4
其中,ω12∈[0,1],且ω12=1,为权衡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5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6
的权衡因子,根据对雾节点fj的评价次数来决定。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7
值越大,表明雾节点fj的信誉度越高,其执行任务越稳定。
综合考虑雾节点fj,(fj∈Φ,fj≠fk)的协作可行性、协作公平性以及协作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作为筛选协作雾节点标准的协作贡献度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8
为协作可行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9
协作公平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0
协作稳定性衡量因子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1
的加权融合值,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2
的加权融合值大小由本文所涉及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求得。
步骤3.2: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的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由于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3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4
的量纲不一样,所提算法将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fj∈Φ,fj≠fk)作为决策方案,求解每个方案的加权融合属性值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5
并通过fj的剩余计算容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6
对其进行判断,若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7
则将其纳入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否则不纳入,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8
为雾节点fj的剩余计算容量保留阈值。定义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N为经剩余计算容量保留阈值筛选后得到的有资格参与协作的雾节点的总个数。Γ的确定为整个协作系统的负载均衡算法的执行做前期准备。具体地,负载均衡器根据网络端保存的相关信息(所有雾节点的计算能力,剩余计算量,通信距离,已执行任务反馈等)和主雾节点fk发送的用户请求任务负载的相关信息,执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决策矩阵:将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fj∈Φ,fj≠fk)作为决策方案,对应到决策矩阵的行向量,而矩阵的列向量由每个fj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19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1920
三个属性值来确定;
(2)规范化决策矩阵:采用极差变换法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3)决策矩阵加权:将最优组合权重与规范化的决策矩阵相乘得到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其中,最优组合权重的设计依据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构建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釆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最优组合权重表达式。
(4)根据网络端保存的属性信息,计算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fj∈Φ,fj≠fk)的决策矩阵,进而得到所有决策方案的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5)根据(4)所获得的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每个fj对应的加权融合值,即fj的协作贡献度的融合值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1
(6)通过fj的剩余计算容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2
对fj进行判断,若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3
则将其纳入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将所有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4
待选协作雾节点按照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5
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构建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
步骤4:设计协作贡献比系数,并构建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函数模型。
步骤4.1:协作贡献比系数的设计
本文提出了协作贡献比系数,用来激励参与协作的雾节点(假设执行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的个数为M(M≤N)个,M的取值根据能够主观调节的协作贡献度阈值对Γ进行截断,构建协作雾节点子集Γ*={i1,i2,…,im,…,iM}来确定)所贡献的计算资源的比例,在保证协作可行性、协作公平性以及协作稳定性的前提下,平衡雾节点间的负载分配。
Γ*中所有雾节点的协作贡献度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6
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7
定义雾节点im的协作贡献比系数χm,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8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9
步骤4.2: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
本文提出了协作贡献比系数χm,旨在将其作为协作雾节点im的激励因子引入到系统能耗总成本和用户支付总成本的函数项中作加权系数,从而促使最优解中,被χm激励的协作雾节点最终分到的负载大小与其自身的协作贡献度大小成正比,保证协作的可行性、公平性、稳定性。
引入χm后的系统能耗总成本的激励因子加权项Ecost,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010
引入χm后的用户支付总成本的激励因子加权项Ucost,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1
本文提出的优化问题以优化系统能耗成本和用户支付成本为目标,考虑到计算负载的分配面向的是计算密集型任务需求,用户的时延敏感略次之,因此仅在保障用户QoE的前提下,将时延用作约束。优化问题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2
其中,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3
为主雾节点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4
载到本地执行的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5
为所有协作雾节点im(im∈Γ*)被分配的负载的数据大小。β为权衡系统能耗成本与用户支付成本的系数,0<β≤1。约束条C1表明所有雾节点执行的任务负载的总和为用户请求的任务负载;约束条件C2为时延限制,确保执行任务的同时保证用户QoE需求;约束条件C3限制用户上行链路的传输功率不能超过最大发射功率pmax;约束条件C4和C5确保雾节点需要执行的负载的计算量在自己的可供使用的剩余计算量以内,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6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17
为主雾节点fk和协作雾节点im的剩余计算量的保留阈值,保证雾节点除在可用资源范围内执行协作任务以外,预留计算资源给其他任务。
由于所提问题的优化函数为凸函数(海森矩阵半正定),且可行域为凸(约束条件C1为仿射子空间,约束条件C2为多面体,C4、C5为半空间),因此所提优化问题为凸优化问题。可以观察到,本文所提的优化问题为具有一般约束的凸优化问题,因此可以用解决此类凸优化问题的经典方法,外部罚函数法来求得最优解。
外部罚函数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构造出具有惩罚效果的惩罚函数,从而把约束最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问题。在对无约束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对企图违反约束的那些迭代点给予很大的目标函数值,迫使此无约束问题的极小点(迭代点) 无限的向容许集靠近,直至算法收敛。
步骤5:设计基于雾节点协作贡献度的负载均衡算法,求解负载分配的最佳结果。具体包括:
步骤5.1:用户将计算任务发送至其所关联的SeNBk,SeNBk的共处雾节点fk无法独立执行全部任务负载,向雾集群管理方(MeNB的共处雾节点)上报,提供自身及任务负载的相关信息,请求帮助。
步骤5.2:雾集群管理方收到请求,触发与其共同部署的负载均衡器执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从所有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剩余雾节点fj,(fj∈Φ,fj≠fk)中筛选出可供选择的协作雾节点,并按照协作贡献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构建协作雾节点的待选集合Γ={j1,j2,…,jn,…,jN}。
步骤5.3:负载均衡器依据设置好的并且可主观调节的协作贡献度阈值Θthreshold对Γ进行截断,选取前M个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21
组成子集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22
设置轮流对比方案,从起始数量开始,以1为步长,前2个协作雾节点、前3个协作雾节点,....,一直到前M个协作雾节点,共M-1个方案,对这M-1个方案都使用外部罚函数法求解最优分配结果,并将最优分配结果中的成本与时延进行综合对比,选出最佳的一种,作为最佳的协作方案。
步骤5.4:引入M个选择使能因子ηm(m∈{1,2,…,M}),ηm的取值由最佳分配结果中im分得的负载的数据量大小确定,若im在最优方案中分得的负载数据量大小不为0,那么ηm=1,否则,ηm=0。
步骤5.5:负载均衡器将最佳分配方案的协作雾节点使能选择与对应的负载分割结果通告给主雾节点fk,fk按照通告执行对任务负载的分割以及相应协作雾节点的选择。
表1为本发明的符号说明表。
表1符号说明表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23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31
Figure BDA000251690936000024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个雾节点协作执行任务负载的网络场景模型的构建;
S2:雾节点协作过程的通信模型和计算模型的构建;
S3:协作贡献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11
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的设计;
S4:协作贡献比系数χm的设计和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的构建;
S5:基于雾节点协作贡献度的负载均衡算法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假设网络中共有K个小基站SeNB,那么SeNB共处雾节点的总个数也为K。将网络中所有SeNB的集合表示为K={1,2,…,k,…K},将所有SeNB共处雾节点的集合表示为Φ={f1,f2,…,fk,…,fK},知雾节点fk与SeNBk呈唯一对应关系;将SeNBk服务范围内的用户集合表示为Uk,当雾节点fk接收到终端用户u发来的计算任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14
且无法独立处理全部任务时,雾节点均衡控制器即需要协调处理用户任务在多个雾节点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分配问题;其中,fk∈Φ,k∈K,u∈Uk,bu表示计算任务输入数据的大小,cu表示计算该任务所需的计算量,即CPU周期数,Tu max表示用户u容忍的最大时延,即计算任务在Tu max时间内完成,则不会影响用户的QoE;用户u通过监测任务的应用配置获取任务输入数据大小bu并评估其所需的计算资源信息cu;当雾节点fk作为主雾节点无法独立完成计算任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12
时,需向负载均衡控制器请求执行负载均衡算法,并依据算法执行的最佳分配结果将计算任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13
进行切割,分发到其他合适的雾节点进行协作处理;假设网络中共有N个可参与协作的雾节点组成了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其中M≤N-1,负载均衡控制器需要根据协作贡献度阈值对Γ进行截断,获取执行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子集Γ*={i1,i2,…,im,…,iM},M≤N;主雾节点fk从Γ*中选择协作雾节点进行任务分配,最后收集处理结果并汇总返还给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1)通信模型的构建
通信模型的构建包含雾节点与雾节点间的通信和用户与雾节点的通信两个部分;
雾节点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或WiFi的通信方式;假定雾节点间的通信全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并将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的通信速率表示为Rk,m
考虑用户u将任务负载bu传输至主雾节点fk的上行链路传输过程,假定MeNB与SeNB采用异频组网方式部署,且接入同一宏小区或小小区的用户均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体制OFDMA接入基站,忽略同一小小区内的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仅考虑小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依据香农公式,上行链路传输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速率Du,k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1
其中,Bk表示用户传输计算任务至雾节点fk的上行链路传输带宽;pu,k、gu,k表示用户u与雾节点fk通信过程的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功率增益;υu',u表示来自相邻小小区所服务的用户u'的同频干扰指示标识,υu',u=1表示用户u'与用户u占用相同信道资源,产生同频干扰,υu',u=0反之,此时用户u'不会带来同频干扰,具体取值在实际仿真中随机设置;所有用户的发送功率大小都在(0,pmax]的区间范围内,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2
表示上行链路噪声功率;
(2)计算模型的构建
计算模型的构建包含雾节点协作过程的时延成本、能耗成本和支付成本三部分;
首先,步骤S2所述的计算模型中所包含的时延成本建模如下:
①假设主雾节点fk将卸载到本地执行的用户任务负载进行切割划分,将保留在其处执行的任务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3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4
表示卸载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5
表示卸载下来的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6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且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7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8
表示主雾节点fk能够提供的剩余计算量,ak表示雾节点fk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Tu k表示主雾节点fk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9
的计算时延;本文假设协作的前提为主雾节点fk无法独立处理用户发来的全部任务负载,只能卸载部分负载进行处理,有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10
a.用户发送全部任务负载bu至主雾节点fk的通信传输过程所耗的通信时延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211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2
b.主雾节点fk计算卸载下来的部分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3
所耗的计算时延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4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5
②主雾节点fk将无法执行的任务负载卸载到其他合适的协作雾节点im,im∈Γ**={i1,i2,…,im,…,iM},M≤N;N为有资格作为协作雾节点的个数,由本文所提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确定;假设主雾节点fk卸载到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为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6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7
表示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8
表示卸载下来的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9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且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0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1
表示协作雾节点im能够提供的剩余计算量,am表示雾节点im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Tk m表示协作雾节点im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2
的计算时延;
主雾节点fk本地卸载的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3
与卸载至其他协作雾节点的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4
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5
即主雾节点作为执行与转发节点,将用户的全部任务负载进行分割,与合适的协作雾节点共同执行;
a.主雾节点fk将任务负载切割后,转发至协作雾节点im的通信过程所耗通信时延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6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7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8
为主雾节点fk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19
为主雾节点fk与协作雾节点im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b.协作雾节点im处理卸载任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20
的计算时延,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21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22
为卸载至协作雾节点im的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323
对应的计算量大小,am表示雾节点im的计算能力,单位为cycle/s;
c.主雾节点fk将M个协作节点的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处理,所需汇总的计算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
此过程的处理时延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2
综合式(2)、(3)、(5)、(6)、(7),所考虑的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总的时间成本Tu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3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二项为用户发送任务至主雾节点的通信时延和主雾节点执行部分负载的计算时延,第三、四项为主雾节点将分割后的任务转发至所有可协作雾节点的通信时延总和以及所有协作雾节点执行任务负载的计算时延综合,第五项为雾节点汇聚处理所有执行完后的任务负载所需的计算时延;
其次,步骤S2所述的计算模型中所包含的能耗成本建模如下:
①将用户上传任务负载至主雾节点fk所消耗的能量记作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4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5
其中,pu,k为用户u与主雾节点fk通信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6
为终端设备传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7
为上行链路通信过程的通信时延;
②将主雾节点fk计算卸载下来的部分任务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8
所消耗的能量记作Ek,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9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0
为预设参数,表明雾节点处理任务的计算功耗函数为计算数据量的单调递增的严格凸函数;
③主雾节点fk将分割后的任务负载转发至协作雾节点im过程所消耗的能量记作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1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2
其中,系数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3
为雾节点间单位时间传输负载的平均转发功率,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4
为转发过程所耗时延;因此,转发至所有可协作的雾节点所耗的能量总和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5
④协作雾节点im处理分割负载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6
所消耗的能量记作Em,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417
所有协作雾节点的计算总能耗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1
综合式(9)、(10)、(12)和(14),所考虑的雾节点协作计算场景总的能耗成本Eu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2
最后,步骤S2所述的计算模型中所包含的支付成本建模如下:
假设终端用户需要为使用的雾节点资源支付一定费用,雾节点之间的协作也需要终端用户支付额外的费用作为对雾节点贡献自身计算资源的贡献激励;将使用雾节点处理计算任务的单位计算支付成本记作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3
将激励协作雾节点的单位激励支付成本记作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4
雾计算场景下用户的支付成本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5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6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项表示用户需要向参与协作的主雾节点和所有协作雾节点支付的处理任务的计算支付成本;等式右边第二项表示用户需要为参与协作的所有协作雾节点支付的激励支付成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雾节点协作贡献度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1)协作贡献度的设计如下:
为了在除主雾节点以外的剩余雾节点当中筛选出可以参与协作的雾节点,并构建最终参与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子集合,提出协作贡献度的概念;
①协作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基本可行性,从雾节点的计算能力、剩余计算资源和雾节点间的通信距离三个方面来考虑;只有雾节点具有剩余计算资源,才能够处理分配过来的任务,而雾节点的剩余计算资源越多,就能接受更多的分配任务,且接受分配任务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越小;雾节点的计算能力越强,与主雾节点的通信距离越短,其作为协作雾节点就能够提供更良好的计算性能和通信性能,保证用户的QoE;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可行性衡量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7
fj∈Φ,fj≠fk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8
其中,α123∈[0,1],且α123=1,为三个考虑因素的权衡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59
为雾节点fj的剩余计算量,cu为原始用户发出的任务负载所需要的计算量;aj为雾节点fj的计算能力,ak为主雾节点fk的计算能力;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1
为雾节点fj到主雾节点fk的通信距离,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2
为主雾节点fk与所有其他雾节点的通信距离的平均值,在密集异构蜂蜜网络雾计算场景下,雾节点部署在基站一侧,基站间的距离即其共处雾节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假设已事先测量,计算并保存在负载均衡器的网络端;
②协作公平性
定义的协作公平性从雾节点的角度,基于雾节点的资源贡献比来考量;假设网络中的雾节点已经事先协商好自身可以贡献的最大资源,将雾节点fj能够贡献的最大计算资源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3
fj∈Φ,fj≠fk,自身的全部计算资源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4
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公平性衡量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5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6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7
的值越大,表明雾节点fj越愿意贡献自身资源参与协作,将其纳为选择协作雾节点的标准可以体现对雾节点所有者的公平性;
③协作稳定性
不同的雾节点具有不同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选择协作雾节点时,需要考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只有保障雾节点执行任务的稳定性,才能更好的保证用户的QoE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根据雾节点的信誉度设计雾节点的稳定性模型;
信誉度分为统计信誉度和认知信誉度两个方面,雾节点fj的统计信誉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8
需要根据雾节点执行历史任务的情况统计得出;认知信誉度旨在面向历史任务较少的不同类型的雾节点进行主观定义,鉴于计算场景的雾节点全部为特定类型的雾节点——雾服务器,不具移动性且具有将强计算能力,设定所有雾节点的认知信誉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9
为0.9;
雾节点fj的统计信誉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10
求解如下:
假设雾节点fj每次完成负载均衡器传达给它的协作任务,即本次算法执行需求以前的时间周期内的协作任务,负载均衡器都会对fj进行执行任务的满意度评价,sl∈[0,1]代表第l次满意度评价,sl的大小决于雾节点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执行效率和用户反馈;假设雾集群管理方满意度评价表中存放的对雾节点fj的评价次数为L次,则统计信誉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611
应为雾集群管理者L次评价的平均值;为使雾节点信誉度的计算更加准确,信誉度模型需要区别不同阶段对于信誉度计算的影响,时间较近的评价应该具有更高的权重值,Sun定义了考虑时间衰减的最终统计信誉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2
为交易次数因子,反应满意度评价量越多时,做出的信任度评价越准确;
综合统计信誉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3
与认知信誉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4
定义雾节点fj的协作稳定性衡量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5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6
其中,ω12∈[0,1],且ω12=1,为权衡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7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8
的权衡因子,根据对雾节点fj的评价次数来决定;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9
值越大,表明雾节点fj的信誉度越高,其执行任务越稳定;
综合考虑雾节点fj的协作可行性、协作公平性以及协作稳定性,提出作为筛选协作雾节点标准的协作贡献度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0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1
为协作可行性衡量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2
协作公平性衡量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3
协作稳定性衡量因子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4
的加权融合值,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5
的加权融合值大小由本文所涉及的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求得;
(2)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的设计如下:
由于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6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7
的量纲不一样,所提算法将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作为决策方案,求解每个方案的加权融合属性值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8
并通过fj的剩余计算容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19
对其进行判断,若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20
则将其纳入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否则不纳入,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21
为雾节点fj的剩余计算容量保留阈值;定义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N为经剩余计算容量保留阈值筛选后得到的有资格参与协作的雾节点的总个数;Γ的确定为整个协作系统的负载均衡算法的执行做前期准备;负载均衡器根据网络端保存的相关信息,包括所有雾节点的计算能力、剩余计算量、通信距离和已执行任务反馈;以及主雾节点fk发送的用户请求任务负载的相关信息,执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定义决策矩阵:将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fj∈Φ,fj≠fk)作为决策方案,对应到决策矩阵的行向量,而矩阵的列向量由每个fj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22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723
三个属性值来确定;
②规范化决策矩阵:采用极差变换法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③决策矩阵加权:将最优组合权重与规范化的决策矩阵相乘得到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其中,最优组合权重的设计依据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构建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釆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最优组合权重表达式;
④根据网络端保存的属性信息,计算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所有雾节点fj的决策矩阵,进而得到所有决策方案的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⑤根据④所获得的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计算每个fj对应的加权融合值,即fj的协作贡献度的融合值大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1
⑥通过fj的剩余计算容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2
对fj进行判断,若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3
则将其纳入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将所有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4
的待选协作雾节点按照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5
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构建协作雾节点待选集合Γ={j1,j2,…,jn,…,j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1)协作贡献比系数的设计
本文提出了协作贡献比系数,用来激励参与协作的雾节点,假设执行负载均衡算法的协作雾节点的个数为M个,M≤N,M的取值根据能够主观调节的协作贡献度阈值对Γ进行截断,构建协作雾节点子集Γ*={i1,i2,…,im,…,iM}来确定;所贡献的计算资源的比例,在保证协作可行性、协作公平性以及协作稳定性的前提下,平衡雾节点间的负载分配;
Γ*中所有雾节点的协作贡献度的平均值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6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7
定义雾节点im的协作贡献比系数χm,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8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89
(2)引入协作贡献比系数的系统总开销优化问题:
提出了协作贡献比系数χm,旨在将其作为协作雾节点im的激励因子引入到系统能耗总成本和用户支付总成本的函数项中作加权系数,从而促使最优解中,被χm激励的协作雾节点最终分到的负载大小与其自身的协作贡献度大小成正比;
引入χm后的系统能耗总成本的激励因子加权项Ecost,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1
引入χm后的用户支付总成本的激励因子加权项Ucost,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2
提出的优化问题以优化系统能耗成本和用户支付成本为目标,考虑到计算负载的分配面向的是计算密集型任务需求,用户的时延敏感略次之,仅在保障用户QoE的前提下,将时延用作约束;优化问题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3
其中,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4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5
为主雾节点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6
卸载到本地执行的负载的数据大小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7
为所有协作雾节点im(im∈Γ*)被分配的负载的数据大小;β为权衡系统能耗成本与用户支付成本的系数,0<β≤1;约束条C1表明所有雾节点执行的任务负载的总和为用户请求的任务负载;约束条件C2为时延限制,确保执行任务的同时保证用户QoE需求;约束条件C3限制用户上行链路的传输功率不能超过最大发射功率pmax;约束条件C4和C5确保雾节点需要执行的负载的计算量在自己的可供使用的剩余计算量以内,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8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099
为主雾节点fk和协作雾节点im的剩余计算量的保留阈值,保证雾节点除在可用资源范围内执行协作任务以外,预留计算资源给其他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①用户将计算任务发送至其所关联的SeNBk,SeNBk的共处雾节点fk无法独立执行全部任务负载,向雾集群管理方,即MeNB的共处雾节点上报,提供自身及任务负载的相关信息,请求帮助;
②雾集群管理方收到请求,触发与其共同部署的负载均衡器执行协作雾节点筛选算法,从所有除主雾节点fk以外的剩余雾节点fj,(fj∈Φ,fj≠fk)中筛选出可供选择的协作雾节点,并按照协作贡献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构建协作雾节点的待选集合Γ={j1,j2,…,jn,…,jN};
③负载均衡器依据设置好的并且可主观调节的协作贡献度阈值Θthreshold对Γ进行截断,选取前M个jn
Figure FDA0002516909350000101
组成子集Γ*={i1,i2,…,im,…,iM};设置轮流对比方案,从起始数量开始,以1为步长,前2个协作雾节点、前3个协作雾节点,....,一直到前M个协作雾节点,共M-1个方案,对这M-1个方案都使用外部罚函数法求解最优分配结果,并将最优分配结果中的成本与时延进行综合对比,选出最佳的一种,作为最佳的协作方案;
④引入M个选择使能因子ηm,m∈{1,2,…,M},ηm的取值由最佳分配结果中im分得的负载的数据量大小确定,若im在最优方案中分得的负载数据量大小不为0,那么ηm=1,否则,ηm=0;
⑤负载均衡器将最佳分配方案的协作雾节点使能选择与对应的负载分割结果通告给主雾节点fk,fk按照通告执行对任务负载的分割以及相应协作雾节点的选择。
CN202010479747.5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Active CN111641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747.5A CN111641973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747.5A CN111641973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1973A true CN111641973A (zh) 2020-09-08
CN111641973B CN111641973B (zh) 2022-04-01

Family

ID=7233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9747.5A Active CN111641973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197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742A (zh) * 2020-09-29 2021-01-1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雾节点间协作的计算迁移方法
CN112584351A (zh) * 2020-12-08 2021-03-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
CN112738272A (zh) * 2021-01-12 2021-04-3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最小化网络时延的边缘节点负载均衡方法
CN11286600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时延能耗权衡的云雾融合网络多目标任务卸载方法
CN113934534A (zh) * 2021-09-27 2022-01-14 苏州大学 异构边缘环境下多用户序列任务计算卸载方法及系统
CN114189521A (zh) * 2021-12-15 2022-03-15 福州大学 在f-ran架构中协作计算卸载的方法
CN114501616A (zh) * 2022-01-07 2022-05-1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kl散度与相邻关系的改进加权质心定位方法
CN115190050A (zh) * 2022-07-06 2022-1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异构多址接入网络慢节点检测的编码计算优化方法
CN115550373A (zh) * 2022-11-28 2022-12-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基于云平台管控的联合试验任务环境负载均衡建模方法
CN117544513A (zh) * 2024-01-02 2024-02-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雾资源的新型物联网定制化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2037A (zh) * 2018-01-10 2018-06-01 西安邮电大学 基于雾计算和协作通信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8156267A (zh) * 2018-03-22 2018-06-12 山东大学 一种雾计算架构中使用缓存改善网站访问时延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51309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网络节点间计算任务卸载平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WO2020005276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cross-layer task distribution
CN111083724A (zh) * 2019-12-26 2020-04-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雾计算网络下基于ocwg-topsis的用户关联方法
CN111124662A (zh) * 2019-11-07 2020-05-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雾计算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WO2020105059A1 (en) * 2018-11-19 2020-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handling sensor nodes and fog nod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2037A (zh) * 2018-01-10 2018-06-01 西安邮电大学 基于雾计算和协作通信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8156267A (zh) * 2018-03-22 2018-06-12 山东大学 一种雾计算架构中使用缓存改善网站访问时延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51309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网络节点间计算任务卸载平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WO2020005276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cross-layer task distribution
WO2020105059A1 (en) * 2018-11-19 2020-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handling sensor nodes and fog nod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124662A (zh) * 2019-11-07 2020-05-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雾计算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11083724A (zh) * 2019-12-26 2020-04-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雾计算网络下基于ocwg-topsis的用户关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FU WAN: "Fog Computing for Energy-Aware Load Balancing and Scheduling in Smart Factory", 《IEEE》 *
ZAINAB ENNYA: "Computing Tasks Distribution in Fog Computing:Coalition Game Model", 《IEEE》 *
汤闻达: "支持云雾端应用集成的资源调度策略及其优化技术",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苏恭超: "异构蜂窝网络中一种基于匈牙利算法的用户关联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742A (zh) * 2020-09-29 2021-01-1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雾节点间协作的计算迁移方法
CN112584351A (zh) * 2020-12-08 2021-03-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
CN112584351B (zh) * 2020-12-08 2022-07-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
CN11286600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时延能耗权衡的云雾融合网络多目标任务卸载方法
CN112738272A (zh) * 2021-01-12 2021-04-3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最小化网络时延的边缘节点负载均衡方法
CN113934534B (zh) * 2021-09-27 2022-12-06 苏州大学 异构边缘环境下多用户序列任务计算卸载方法及系统
CN113934534A (zh) * 2021-09-27 2022-01-14 苏州大学 异构边缘环境下多用户序列任务计算卸载方法及系统
CN114189521A (zh) * 2021-12-15 2022-03-15 福州大学 在f-ran架构中协作计算卸载的方法
CN114189521B (zh) * 2021-12-15 2024-01-26 福州大学 在f-ran架构中协作计算卸载的方法
CN114501616B (zh) * 2022-01-07 2023-09-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kl散度与相邻关系的改进加权质心定位方法
CN114501616A (zh) * 2022-01-07 2022-05-1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kl散度与相邻关系的改进加权质心定位方法
CN115190050B (zh) * 2022-07-06 2023-07-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异构多址接入网络慢节点检测的编码计算优化方法
CN115190050A (zh) * 2022-07-06 2022-1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异构多址接入网络慢节点检测的编码计算优化方法
CN115550373A (zh) * 2022-11-28 2022-12-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基于云平台管控的联合试验任务环境负载均衡建模方法
CN117544513A (zh) * 2024-01-02 2024-02-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雾资源的新型物联网定制化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17544513B (zh) * 2024-01-02 2024-04-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雾资源的新型物联网定制化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1973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1973B (zh) 一种雾计算网络中基于雾节点协作的负载均衡方法
Lin et al. A survey on computation offloading modeling for edge computing
CN109684075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协同进行计算任务卸载的方法
CN111586696B (zh)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架构强化学习的资源分配及卸载决策方法
CN111163519B (zh) 系统收益最大化的无线体域网资源分配与任务卸载方法
CN111400001B (zh)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环境的在线计算任务卸载调度方法
Ghasemi-Falavarjani et al. Context-aware multi-obj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loud
CN111182570B (zh) 提高运营商效用的用户关联和边缘计算卸载方法
CN109151864B (zh) 一种面向移动边缘计算超密集网络的迁移决策与资源优化分配方法
Asheralieva et al. Combining contract theory and Lyapunov optimization for content sharing with edge caching an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13114733B (zh) 基于能量收集的分布式任务卸载和计算资源的管理方法
CN109743217B (zh) 一种基于svra算法的自适应资源调节方法
WO2023040022A1 (zh) 一种在随机网络中基于算网协同的分布式计算卸载方法
CN113452566A (zh) 一种云边端协同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07566A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场景中基于协同内容缓存的卸载方法
CN114126066A (zh) 面向mec的服务器资源配置与选址联合优化决策方法
Zamzam et al. Game theory for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edge computing: A survey
Wu et al. Resolving multitask competition for constrained resources in dispersed computing: A bilateral matching game
Peng et al. A decentralized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online edge user allocation in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CN110996390B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13821346B (zh)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边缘计算中计算卸载与资源管理方法
Zhang et al. Service pricing and selection for IoT applications offloading in the multi-mobile edge computing systems
CN111083724A (zh) 一种雾计算网络下基于ocwg-topsis的用户关联方法
Mebrek et al. Intellig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ask offloading model for IoT applications in fog networks: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Li et al. Nonlinear online 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 in edge computing systems with energy budg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