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0286A -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0286A
CN111640286A CN202010344779.4A CN202010344779A CN111640286A CN 111640286 A CN111640286 A CN 111640286A CN 202010344779 A CN202010344779 A CN 202010344779A CN 111640286 A CN111640286 A CN 111640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information
terminal
user
di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47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447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02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0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0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06Alarm destination chosen according to type of event, e.g. in case of fire phone the fire service, in case of medical emergency phone the ambulanc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采用本申请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能够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实现警讯定位及协调处理,提高了警情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网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另外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匪警报警电话、火灾报警电话、急救报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通常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当出现警情或需要急救救援时可以通过固话或者手机等终端拨打以上救援急救电话。接警员接到警情、火情、急救、交通事故电话后进行处理,安排警力、消防员、急救医生车辆救援。
然而,随着道路车辆的增多以及人们对警情处置效率要求的提高,现有的报警处理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接警员不能主动得知报警人位置信息,需要报警人叙述;接警员看不到报警人所处环境信息,不知道报警人人身自由是否受到限制;急救接警员接看不到需要救援人员的现场情况,做不到视频指导现场急救,等待救援到达;火警接警员看不到现场情况,不能根据着火物品、建筑、地点、坏境安排消防员根据火情提前准备设备、车辆以及数量等。匪警、火警、交通、急救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功能单一,不能统一协调,导致警情处理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报警平台系统功能单一,导致警情处理的效率较低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还包括:在终端的侧部或者顶部设置一键报警按键,基于所述一键报警按键采集用户输入的实际拨动信号,预设的按键拨动规则和所述实际拨动信号判断用户选择的报警类型,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信息包括:终端授权的位置信息、麦克风信息、听筒语音信息、前后摄像头信息以及拨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的注册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包括: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或者,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非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其中,所述报警平台包括火警报警平台、急救报警平台、交通事故报警平台以及匪警报警平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应用程序开启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触发报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按键单元,用于在终端的侧部或者顶部设置一键报警按键,基于所述一键报警按键采集用户输入的实际拨动信号,预设的按键拨动规则和所述实际拨动信号判断用户选择的报警类型,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信息包括:终端授权的位置信息、麦克风信息、听筒语音信息、前后摄像头信息以及拨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的注册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报警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或者,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非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其中,所述报警平台包括火警报警平台、急救报警平台、交通事故报警平台以及匪警报警平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包括:接收到终端用户的报警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基于所述授权信息触发开启预设的相应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系统将所述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目标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终端导航到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到终端用户的报警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报警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授权信息触发开启预设的相应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系统将所述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目标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终端导航到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程序,该电子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加载该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操作。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服务器执行如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能够实现人机(设备)互联,充分发挥现有以4G、5G为基础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警讯定位、协调以及处理,提高了警情处理的效率,提高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基于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对其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指安装在报警用户终端上的APP软件,所述终端可以是指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或者手表、手环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终端信息包括终端授权的位置信息、麦克风信息、听筒语音信息、前后摄像头信息以及拨号信息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位置信息是指终端采用GPS、北斗、格洛纳斯(GLONASS)、伽利略等卫星和WIFI进行定位采集的位置信息。
所述个人信息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的注册信息可包含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相应的所述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2: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
在步骤S101中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之后,在本步骤中可进一步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比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可设为990,用户可通过手机拨打990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直接打开该手机端的第一应用程序,也可以直接通过点击第一应用程序打开,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第一应用程序页面打开后用户可以选择隐秘报警或非隐秘报警方式向匪警、火警、急救、交通事故等报警平台进行报警。若选择非隐秘报警方式,此时接警员接通后会时时显示报警人姓名、性别、位置,家庭住址信息、现场视频等,接警人也可以视频通话指导现场救援或急救,采取应急措施。当报警信息是生命救援报警时,接警人除了可以看到上述所列举的信息之外,还可以看到通过终端获取的报警人个人和家庭成员的血型、过敏史、基础疾病等信息。
步骤S103: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在步骤S102中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之后,在本步骤中可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或者,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非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其中,所述报警平台包括火警报警平台、急救报警平台、交通事故报警平台以及匪警报警平台。所述隐秘报警方式为报警人报警时终端画面黑屏状态,终端禁止免提功能、话筒功能等,但位置、麦克、视频摄像头是静默打开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可通过二级菜单选择隐秘报警或非隐秘报警,还可单独选择采用文字或语音、视频等报匪警,也可通过二级菜单中选择文字、语音或者视频报警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快速报警,同时防止误碰造成无效骚扰报警,还可在终端的侧部或者顶部设置一键报警按键,基于所述一键报警按键采集用户输入的实际拨动信号,预设的按键拨动规则和所述实际拨动信号判断用户选择的报警类型,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平台。比如:长按或按压一下,接通火警报警平台;按压三下或超过三次为匪警报警平台且为隐秘报警方式,此时报警人只能单向向接警方发送报警人的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编号、年龄、性别、住址)、现场视频、语音、位置等信息,而急救和交通事故报警平台可拨号990或点击第一应用程序选择菜单报警。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按键拨动规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能够实现人机互联,充分发挥现有以4G、5G为基础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警讯定位、协调以及处理,提高了警情处理的效率。
与上述提供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由于该装置的实施例相似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下面描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信息获取单元201,用于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
应用程序开启单元202,用于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
触发报警单元203,用于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能够实现人机互联,充分发挥现有以4G、5G为基础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警讯定位、协调以及处理,提高了警情处理的效率。
下面基于本发明所述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对其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到终端用户的报警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是指接警方的应用程序,所述授权信息包括终端授权的位置信息、麦克风信息、听筒语音信息、前后摄像头信息以及拨号信息等,还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302:基于所述授权信息触发开启预设的相应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系统将所述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目标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终端导航到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
在步骤S301中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之后,在本步骤中可根据所述授权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警方需要预先设置相应的计算机系统,接警工具可以使电脑或者平板等,并能将原电话系统与新系统融合,旧系统的短信或电话报警能够完美兼容,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能接收终端用户的上述所有信息外,还可在接收到报警人位置信息后,打开终端用户所在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打开地图,并能将报警人(即终端用户)信息(人员、位置)推送或发送给报警人周围的值班警力所持的终端上,就近的警情处置人员可以根据地图指引导航到报警人所处的位置。另外,还可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比如生命救援报警时,可以时时跟踪救护车辆,行程路径规划联动城市智能交通灯,根据车流提前30秒以上调节道路交通,从而使救护车避免堵车,也可以在地图上随意拖放看到路勤值班的交警,并将信息推送给他,提前疏导交通。
所有的公共交通车辆(火车、公交、出租、城轨)的司机或警情处置人员均需要预先配备装有第二应用程序的终端,接警平台可通过在地图上看到该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唯一注册号,并能与其连线。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点来代表不同职业,比如红色代表匪警警情处置人员;黄色代表火警警情处置人员;绿色代表交警警情处置人员;蓝色代表公交、地铁、列车;白色加红十字代表医护工作者或救护车、医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从而便于接警平台根据需要向以上职业人员或单位快速发送安排任务信息。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能够实现人机互联,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实现警讯定位、协调以及处理,提高了警情处理的效率。
与上述提供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由于该装置的实施例相似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下面描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请参考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信息获取单元401,用于接收到终端用户的报警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
报警处理单元402,用于基于所述授权信息触发开启预设的相应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系统将所述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目标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终端导航到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能够实现人机互联,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实现警讯定位、协调以及处理,提高了警情处理的效率。
与上述提供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由于该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相似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下面描述的电子设备仅是示意性的。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其中,存储器302用于运行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存储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程序,该电子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301运行该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
与上述提供的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由于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相似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下面描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仅是示意性的。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服务器执行上述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或处理器模块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处理器读取存储介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
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
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 bus RAM,简称DRRAM)。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介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与软件组合来实现。当应用软件时,可以将相应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
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
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终端的侧部或者顶部设置一键报警按键,基于所述一键报警按键采集用户输入的实际拨动信号,预设的按键拨动规则和所述实际拨动信号判断用户选择的报警类型,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包括:终端授权的位置信息、麦克风信息、听筒语音信息、前后摄像头信息以及拨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的注册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过敏史、基础病、第一家庭住址、第二家庭住址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包括:
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或者,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非隐秘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其中,所述报警平台包括火警报警平台、急救报警平台、交通事故报警平台以及匪警报警平台。
5.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第一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授权的终端信息以及个人信息;
应用程序开启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数字序列拨号触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并展示包含隐秘报警方式和非隐秘报警方式的二级菜单列表;
触发报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二级菜单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以选择的报警方式触发拨打相应的报警平台。
6.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终端用户的报警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
基于所述授权信息触发开启预设的相应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系统将所述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目标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终端导航到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
7.一种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到终端用户的报警信息后,基于预设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终端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程序的授权信息;
报警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授权信息触发开启预设的相应地区的安全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系统将所述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目标终端,并将所述目标终端导航到所述终端用户所在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目标终端执行预设的辅助操作。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程序,该电子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加载该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的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
CN202010344779.4A 2020-04-27 2020-04-27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640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4779.4A CN111640286A (zh) 2020-04-27 2020-04-27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4779.4A CN111640286A (zh) 2020-04-27 2020-04-27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0286A true CN111640286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30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4779.4A Pending CN111640286A (zh) 2020-04-27 2020-04-27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02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139A (zh) * 2020-12-22 2021-03-26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报警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60229A (zh) * 2022-01-13 2022-04-15 张海滨 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7151A (zh) * 2015-09-30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报警方法及装置、处警方法及装置
CN105898052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131343A (zh) * 2016-08-25 2016-1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紧急求救方法及装置
CN106157561A (zh) * 2015-04-23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7633666A (zh) * 2017-09-13 2018-01-26 新丝绸之路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643864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67641A (zh) * 2017-09-13 2018-03-06 新丝绸之路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7561A (zh) * 2015-04-23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5657151A (zh) * 2015-09-30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报警方法及装置、处警方法及装置
CN105898052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643864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31343A (zh) * 2016-08-25 2016-1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紧急求救方法及装置
CN107633666A (zh) * 2017-09-13 2018-01-26 新丝绸之路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767641A (zh) * 2017-09-13 2018-03-06 新丝绸之路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139A (zh) * 2020-12-22 2021-03-26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报警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60229A (zh) * 2022-01-13 2022-04-15 张海滨 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9678B2 (e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within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ies
US8665089B2 (en) Personal safety mobile notification system
US202300362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dispatch
US8588733B2 (en) Wireless device emergency services connection and panic button, with crime and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US985442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US20150230072A1 (en) Personal safety mobile notification system
US119085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response data acquisition and retrieval
JP2007087139A (ja) 災害時安否情報収集・管理システム,方法,携帯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rashanth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mobile based women safety application with real-time database and data-stream network
WO2015038312A1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over a public safety network
DK3010213T3 (en) Automatic execution of an emergency message by an emergency signal
US20150261769A1 (en) Local Safety Network
WO2011060335A1 (en) Wireless device emergency services connection and panic button, with crime and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CN111640286A (zh) 互联网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装置
US11749094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larm and sensor data to emergency networks
CN115719635A (zh) 一种救护车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49187A (ko) 사용자의 위험 상태 공유를 위해 상기 사용자의 단말에 기 설치된 어플리케이션 내 타이머를 실행시키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462639B2 (en) Enhanced gateway safety system
KR102052735B1 (ko) 사용자의 상태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AT13960U1 (de) Notrufsystem
CN109671252A (zh) 智能报警以及处理求助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2019029918A (ja) 緊急通報システム
CN112335220B (zh) 紧急情况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60229A (zh) 多警讯综合急救救援报警方法及系统
KR20140022705A (ko) 사전등록장치를 이용한 안전 지킴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