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9731B -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9731B
CN111639731B CN202010535940.6A CN202010535940A CN111639731B CN 111639731 B CN111639731 B CN 111639731B CN 202010535940 A CN202010535940 A CN 202010535940A CN 111639731 B CN111639731 B CN 111639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hone number
user
reserved
telle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59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9731A (zh
Inventor
李�昊
党娜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59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9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9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9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9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9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1Accessories of AT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该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该方法包括:柜员机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该终端支持NFC功能,终端中插设的SIM卡对应第一手机号;显示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第一手机号;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该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第一手机号。这样,该方法通过在柜员机中集成NFC模块,使得柜员机能够读取用户终端内插设的SIM卡对应的手机号,从而,无需再通过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进行复杂的操作和验证过程,即可可靠、安全又便捷的实现修改预留手机号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在银行开户时,银行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服务,通常会要求用户预留自己的一个手机号码作为银行预留手机号。该预留手机号便成为银行与用户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沟通方式,使得银行进行客户管理与个性服务成为可能。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一些用户的手机号会频繁的发生更换,那么,当用户使用的手机号变化时,需要去银行更在其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目前,银行更换预留的手机号的业务,通常需要在人工柜台或者手机银行操作,无法通过银行的柜员机实现,这对于操作手机较为生疏的用户(例如老年人)来说,不够方便也不够友好。
基于此,亟待提供一种可靠且方便的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使得用户修改其在银行的预留手机号更加智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用户在柜员机上自助更改银行预留手机号,十分方便快捷,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英文: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后,所述显示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更改预留手机号成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手机号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告知所述用户当前预留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装置,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更新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前,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后,所述显示提示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柜员机系统,该柜员机系统包括近场通讯NFC模块、显示模块和修改模块,其中,
所述NFC模块,用于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所述修改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前,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查重模块,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后,所述显示提示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修改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柜员机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柜员机系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
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柜员机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然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接着,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这样,该方法通过在柜员机中集成NFC模块,使得该柜员机能够通过NFC读取用户终端内插设的SIM卡对应的手机号,从而,无需再通过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进行复杂的操作和验证过程,即可可靠、安全又便捷的实现修改预留手机号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体验,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用户(例如老年人)该方法的效果尤其突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柜员机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柜员机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需要在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上办理,办理过程中,银行方向用户的新手机号发送一条携带验证码的短信,用户需要向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提供该验证码,作为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验证该新手机号的有效性,确定该新手机号可以作为用户预留手机号的依据。该方法中,一方面,用户在人工柜台办理该业务通常需要排队,耗时较长,即使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也常常因为网络问题或者手机银行维护等原因导致办理失败;另一方面,上述复杂繁琐的验证过程,对于对手机操作不熟练的用户而言,十分的不友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柜员机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然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接着,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这样,该方法通过在柜员机中集成NFC模块,使得该柜员机能够通过NFC读取用户终端内插设的SIM卡对应的手机号,从而,无需再通过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进行复杂的操作和验证过程,即可可靠、安全又便捷的实现修改预留手机号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体验,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用户(例如老年人)该方法的效果尤其突出。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之前,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员机系统。
参见图1所示,该柜员机系统100可以包括:NFC模块110、显示模块120和修改模块130,还可以包括:认证模块140、查重模块150和同步模块160。其中,显示模块120、认证模块140、查重模块150以及同步模块160均与修改模块130相连;认证模块140、查重模块150和同步模块160还可以与银行用户中心建立通信连接;NFC模块110可以和查重模块150连接。
具体实现时,当用户到柜员机系统100上修改预留手机号时,可以先由认证模块140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确认该用户身份的有效性,若认证成功,则,该认证模块140可以从银行用户中心查找该用户在银行的帐户信息,并将该账户信息发送给修改模块130。其中,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具体采用的认证技术可以包括传统的业务凭证认证(如:身份证、银行卡或账号密码方式认证)、生物识别(如:虹膜、指纹或声纹识别)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NFC模块110设置于柜员机系统100的外侧,用于同样具有NFC功能的用户终端内插设的SIM卡对应的手机号,将该手机号送给查重模块150,该手机号为用户需要预留的新手机号。查重模块150用于接收NFC模块110发送的手机号,并将该手机号发送给银行用户中心,通过银行用户中心查询该手机号是否为其他账号的预留手机号,若否,则表征该手机号可用,从而,将该手机号发送给修改模块130。修改模块130接收到手机号以及账户信息后,可以先从账户信息中获取当前预留的手机号,并生成提示信息,将该提示信息在显示模块120上显示,该提示信息用于询问该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如果用户确定需要修改,则,将账户信息中的手机号修改为查重模块150发送来的手机号,得到新的账号信息,该新的账号信息中包括新的预留手机号;此外,该修改模块130还将该新的账号信息发送给同步模块160。同步模块160用于向银行用户中心发起更改预留手机号请求,请求内容包括新的账号信息,同步更改客户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数据,例如,修改该用户在信用卡中心的预留手机号。
其中,显示模块120可以是柜员机系统100上的显示屏幕,该显示模块120还可以在修改模块130修改预留手机号后,显示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更改预留手机号成功。
上述账户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用户的预留手机号、用户的开卡情况、卡号、信用情况等于该用户在该银行相关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该方法应用于柜员机系统,例如:应用于上述业务处理系统100。该方法例如可以包括:
S201,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该终端支持NFC功能,该终端中插设有SIM卡,该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其中,该终端具体可以是用户的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中插设有该用户新的手机号对应的SIM卡。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也可以插设多张SIM卡,每张SIM卡对应一个手机号,那么,可以通过后续查重的过程确定出可用的手机号,或者,如果有多个手机号可用时,也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或输入操作,由用户确定出多个可用手机号中的第一手机号。
第一手机号,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需要预留的新手机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确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安全性,在S2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11,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S12,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可见,该方法仅对身份合法的用户提供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服务。而且,该身份合法的用户需要将原本预留的第二手机号修改为第一手机号。
S202,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在S202之前,S201之后,为了确保即将成为该用户预留手机号的第一手机号的有效性,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21,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柜员机系统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到多个手机号时,一种情况下,可能可以通过S21确定一个可用的手机号,作为第一手机号;另一种情况下,还可能通过S21确定部分可用的手机号,那么,还需要将该多个手机号显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一个作为第一手机号;再一种情况下,还可能通过S21确定部分可用的手机号,那么,还可以提示用户在柜员机系统上输入待预留的手机号,当该输入的待预留手机号和部分可用的手机号中的某个手机号匹配时,将该输入的待预留手机号作为第一手机号。
作为一个示例,S202具体可以是:在柜员机系统的显示屏上显示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可以是“确认将预留手机号修改为第一手机号?”或“确认将预留手机号从第二手机号修改为第一手机号?”,同时,该显示屏上还提供例如“是”和“否”(“修改”和“不修改”)两个选项,供用户进行选择。
S203,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当用户选择肯定的选项后,该柜员机系统则可以基于用户的修改确认,确定该用户需要修改预留手机号为第一手机号,那么,执行S203。
作为一个示例,该S203具体可以是:将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该第二账号信息中包括第一手机号。该第二账号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账号信息中除了第二手机号以外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方便该用户和银行之间的联系,使得该银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S203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31,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例如:更改该用户在信用卡中心用于通信的手机号。
此外,为了使得该方法的用户体验更加完整和优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柜员机系统的显示屏上显示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更改预留手机号成功。该第一通知消息还可以提示用户预留手机号为第一手机号。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柜员机系统还可以向所述第一手机号发送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用于告知所述用户当前预留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中,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柜员机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然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接着,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这样,该方法通过在柜员机中集成NFC模块,使得该柜员机能够通过NFC读取用户终端内插设的SIM卡对应的手机号,从而,无需再通过人工柜台或手机银行进行复杂的操作和验证过程,即可可靠、安全又便捷的实现修改预留手机号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体验,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用户(例如老年人)该方法的效果尤其突出。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装置,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如图3所示,该装置3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01,用于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显示单元302,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更新单元303,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300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前,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300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后,所述显示提示信息之前,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303,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300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装置300与图2所示的方法对应,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参见图2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柜员机系统,参见图4,该柜员机系统400包括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其中,该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402用于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柜员机系统400执行上述图2提供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图2提供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图2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手机号”、“第一账号信息”等名称中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账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
5.一种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柜员机,所述柜员机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更新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NFC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之前,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所述第一账户信息包括第二手机号,所述第二手机号为所述用户修改预留手机号之前使用的预留手机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账户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机号修改为所述第一手机号,得到第二账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同步更改所述用户在其他渠道的预留手机号。
9.一种柜员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员机系统包括近场通讯NFC模块、确定模块、显示模块和修改模块,其中,
所述NFC模块,用于从用户的终端中获取第一手机号,所述终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终端中插设有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所述SIM卡对应所述第一手机号;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手机号是可用的预留手机号,该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机号不是其他用户的预留手机号;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是否修改预留的手机号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所述修改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修改确认,将所述用户的预留手机号更新为所述第一手机号。
10.一种柜员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柜员机系统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35940.6A 2020-06-12 2020-06-12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Active CN111639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940.6A CN111639731B (zh) 2020-06-12 2020-06-12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940.6A CN111639731B (zh) 2020-06-12 2020-06-12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9731A CN111639731A (zh) 2020-09-08
CN111639731B true CN111639731B (zh) 2024-03-08

Family

ID=7233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5940.6A Active CN111639731B (zh) 2020-06-12 2020-06-12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973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7772A (zh) * 2009-11-10 2010-05-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1789966A (zh) * 2010-01-15 2010-07-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存取物品的方法、服务器端及存取系统
CN104066075A (zh) * 2013-03-20 2014-09-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识别模块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54568A (zh) * 2015-03-05 2015-07-01 深圳市创凯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nfc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915829A (zh) * 2015-05-06 2015-09-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8337251A (zh) * 2018-01-24 2018-07-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银行卡手机号码变更实现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842605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卡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6772B2 (en) * 2016-09-30 2020-09-15 Middleware, Inc. Automated digital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or sharing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7772A (zh) * 2009-11-10 2010-05-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1789966A (zh) * 2010-01-15 2010-07-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存取物品的方法、服务器端及存取系统
CN104066075A (zh) * 2013-03-20 2014-09-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识别模块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54568A (zh) * 2015-03-05 2015-07-01 深圳市创凯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nfc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915829A (zh) * 2015-05-06 2015-09-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842605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卡方法及终端
CN108337251A (zh) * 2018-01-24 2018-07-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银行卡手机号码变更实现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9731A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113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replacing smart card
US7478065B1 (en) Payment transaction method and payment transaction system
US10108939B1 (en) Payment transaction method and payment transaction system
EP1643468A1 (en) A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CN109600525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呼叫中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916478A (zh) 一种客户端自动获取普通短信中动态密码并验证输入的方法
JP2007087081A (ja) 金融取引システム
CN104268756B (zh) 移动支付方法和系统
US11308495B2 (en) Financial card with function of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300466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nsactions
US20210081937A1 (en) Accessible user interface for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CN111552942A (zh)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04936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oice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s
CN113259868A (zh) 跨省应急换卡方法及装置
CN111639731B (zh) 基于柜员机修改预留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柜员机系统
TWM605343U (zh) 身分認證系統
US20150371227A1 (en) Registering a Mobile User
JP2010066917A (ja)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個人認証方法
CN111178893B (zh) 防盗刷的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29888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24000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JP2007072897A (ja) 個人認証強化システム、個人認証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個人認証強化方法及び個人認証強化プログラム
CN111405555B (zh) 一种网络认证方法及装置
US200300488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a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CN114639209B (zh) 基于5g消息的pos机消费验证设置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