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4361A -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4361A
CN111624361A CN202010650295.2A CN202010650295A CN111624361A CN 111624361 A CN111624361 A CN 111624361A CN 202010650295 A CN202010650295 A CN 202010650295A CN 111624361 A CN111624361 A CN 111624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lation
sensing mechanism
injection
piezoelectric ceramic
ultras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0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东
周锦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owell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diowell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owell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diowell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0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4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4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4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5/0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 G01P5/24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by measuring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streaming fluid on the properties of a detecting acoustical wave
    • G01P5/245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by measuring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streaming fluid on the properties of a detecting acoustical wave by measuring transit time of acoustical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66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measuring frequency, phase shift or propagation time of electromagnetic or other waves, e.g. using ultrasonic flowmeters
    • G01F1/6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所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包括:第一对射本体、第二对射本体,所述第一对射本体设有第一配位部与第一对射部,所述第二对射本体设有第二配位部与第二对射部,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二配位部均用于装设在管件上,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均能够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且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对射配合。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无需借助或装设反射片,便能够实现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之间的对射信号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流量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对水流进行测速时,往往会借助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测速。目前,传统的超声波流量计需实现探芯与反射片进行信号反射从而得到目标区域的水速。因此,在对超声波流量计进行安装时,需要分别对探芯与反射片进行安装,从而使得超声波流量计的使用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超声波流量计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一种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所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包括:第一对射本体、第二对射本体,所述第一对射本体设有第一配位部与第一对射部,所述第二对射本体设有第二配位部与第二对射部,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二配位部均用于装设在管件上,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均能够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且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对射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相连,且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相连,且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一压电陶瓷与第一超声波发射面,所述第一对射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上,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遮盖所述第一安装腔,且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粘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安装座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隔,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槽底壁的一面加设有第一缓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贴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对射部背离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的一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二压电陶瓷与第二超声波发射面,所述第二对射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上,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遮盖所述第二安装腔,且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粘接配合,当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均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后,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相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座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之间留有第二缓冲间隔,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槽底壁的一面加设有第二缓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内部,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贴合,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对射部背离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的一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形成所述第一对射本体,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形成所述第二对射本体,所述第一对射本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的内部空隙均填充有密封件。
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待测管件的尺寸大小(例如管件长度与管件的管口尺径)确定所述第一对射本体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的尺寸大小或型号,以保证所述第一对射本体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在管件上的有效安装。然后,将第一对射本体与第二对射本体装设在管件上时,第一对射本体通过第一配位部与管件的管壁或者管件上预留出的安装孔进行配位安装,即第一对射本体通过第一配位部实现了在管件上的固定,此时第一对射本体上的第一对射部便能够固定在管件的流道中。第二对射本体通过第二配位部与管件的管壁或者管件上预留出的安装孔进行配位安装,即第二对射本体通过第二配位部实现了在管件上的固定,此时第二对射本体上的第二对射部便能够固定在管件的流道中。此时,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可以在管件流道内进行信号对射,不同的水流流速会对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之间所形成的对射信号产生影响,即可以利用超声波时差法原理对上述所形成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管件内部水流的流速。相较于传统的超声波流量机构(需要利用超声波探芯与反射片反射配合),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无需借助或装设反射片,便能够实现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之间的对射信号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上述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装设在安装管件上。此时,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可以在管件流道内进行信号对射,不同的水流流速会对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之间所形成的对射信号产生影响,即可以利用超声波时差法原理对上述所形成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管件内部水流的流速。相较于传统的超声波流量机构(需要利用超声波探芯与反射片反射配合),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无需借助或装设反射片,便能够实现第一对射部与第二对射部之间的对射信号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对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对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00、第一对射本体,110、第一配位部,120、第一对射部,130、第一压电陶瓷,140、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50、第一安装座,160、第一缓冲间隔,170、第一弹性件,200、第二对射本体,210、第二配位部,220、第二对射部,230、第二压电陶瓷,240、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50、第二安装座,260、第二缓冲间隔,270、第二弹性件,300、密封件,400、安装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所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包括:第一对射本体100、第二对射本体200,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设有第一配位部110与第一对射部120,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设有第二配位部210与第二对射部220,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二配位部210均用于装设在管件上,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均能够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且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对射配合。
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待测管件的尺寸大小(例如管件长度与管件的管口尺径)确定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的尺寸大小或型号,以保证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在管件上的有效安装。然后,将第一对射本体100与第二对射本体200装设在管件上时,第一对射本体100通过第一配位部110与管件的管壁或者管件上预留出的安装孔进行配位安装,即第一对射本体100通过第一配位部110实现了在管件上的固定,此时第一对射本体100上的第一对射部120便能够固定在管件的流道中。第二对射本体200通过第二配位部210与管件的管壁或者管件上预留出的安装孔进行配位安装,即第二对射本体200通过第二配位部210实现了在管件上的固定,此时第二对射本体200上的第二对射部220便能够固定在管件的流道中。此时,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可以在管件流道内进行信号对射,不同的水流流速会对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之间所形成的对射信号产生影响,即可以利用超声波时差法原理对上述所形成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管件内部水流的流速。相较于传统的超声波流量机构(需要利用超声波探芯与反射片反射配合),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无需借助或装设反射片,便能够实现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之间的对射信号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处理器或中控板,所述处理器或中控板与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及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相连,且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配位部21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相连,且所述第二配位部21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配位部21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呈夹角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二配位部210均为块体或板体。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均为块体或板体。通过将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一体成型,及所述第二配位部21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一体成型。从而保证了第一对射本体100与第二对射本体200在管件上的装配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之间所呈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配位部21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之间所呈的夹角为90°。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保证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之间的对射信号能够直线传播,从而提高了第一对射本体100与第二对射本体200接收对射信号的灵敏度,即提高了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整体检测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一压电陶瓷130与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上,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遮盖所述第一安装腔,且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粘接配合。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150,所述第一安装座15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安装座150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装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隔160,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槽底壁的一面加设有第一缓冲层。具体地,根据安装需要可以直接在第一对射部120上开设第一安装腔,从而便可以满足第一压电陶瓷130在第一对射部120上的安装。在对第一压电陶瓷130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压电陶瓷130装设在第一安装座150上,然后将第一安装座150连同第一压电陶瓷130整体装入第一安装腔中。上述安装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对第一压电陶瓷130的自身结构造成损坏,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安装座150在第一对射部120内部实现对第一压电陶瓷130的限位,从而有效避免第一压电陶瓷130在第一对射部120内出现移位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可以通过胶水或胶粘剂进行粘接。从而保证了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与第一压电陶瓷130的对位程度,避免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与第一压电陶瓷130出现错位。所述第一缓冲层可以是轻质材料(如发泡材料)或有特性声阻抗的阻尼材料。即避免第一压电陶瓷130与第一安装座150抵触摩擦产生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70,所述第一弹性件170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120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70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50相贴合,所述第一弹性件170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背离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的一面相贴合。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件170为弹性垫片或弹性块。当所述第一弹性件170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120内部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背离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的一面会受到水流的冲击,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70能够有效中和第一对射部120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避免第一对射部120出现损坏。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安装座150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后,所述第一弹性件170能够为第一安装座150提供支撑力,同时,位于第一安装座150上的第一压电陶瓷130能够在该支撑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密的与第一超声波反射面相贴合。更进一步地,当第一弹性件170由于水流冲击力产生相应的弹性复位力时,弹性复位力会作用到第一安装座150上,此时,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130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隔160,即第一安装座150的底部在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利用所述第一缓冲间隔160进行相应的形变,此时第一固定槽的槽壁并不会受到上述弹性复位力的施力影响,从而有效避免了第一弹性件170所产生的弹性复位力对装设在第一安装座150上的第一压电陶瓷130产生抵触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对射部120背离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的一面设计为弧形面,即水流在流过第一对射部120时,所述弧形面能够有效降低对水流的阻挡影响,从而使得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所得到的水流流速能够更加接近实际的水流流速。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二压电陶瓷230与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所述第二对射部2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压电陶瓷230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220上,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遮盖所述第二安装腔,且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230粘接配合,当所述第一对射部12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均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后,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相向设置。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250,所述第二安装座25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座250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压电陶瓷230装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230之间留有第二缓冲间隔260,所述第二压电陶瓷230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一面加设有第二缓冲层。
具体地,根据安装需要可以直接在第二对射部220上开设第二安装腔,从而便可以满足第二压电陶瓷230在第二对射部220上的安装。在对第二压电陶瓷230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二压电陶瓷230装设在第二安装座250上,然后将第二安装座250连同第二压电陶瓷230整体装入第二安装腔中。上述安装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对第二压电陶瓷230的自身结构造成损坏,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安装座250在第二对射部220内部实现对第二压电陶瓷230的限位,从而有效避免第二压电陶瓷230在第二对射部220内出现移位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230可以通过胶水或胶粘剂进行粘接。从而保证了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与第二压电陶瓷230的对位程度,避免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与第二压电陶瓷230出现错位。所述第二缓冲层可以是轻质材料(如发泡材料)或有特性声阻抗的阻尼材料。即避免第二压电陶瓷230与第二安装座250抵触摩擦产生损坏。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70,所述第二弹性件270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内部,且所述第二弹性件270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50相贴合,所述第二弹性件270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背离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的一面相贴合。具体地,所述第二弹性件270为弹性垫片或弹性块。当所述第二弹性件270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内部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背离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240的一面会受到水流的冲击,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270能够有效中和第二对射部220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避免第二对射部220出现损坏。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安装座250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中后,所述第二弹性件270能够为第二安装座250提供支撑力,同时,位于第二安装座250上的第二压电陶瓷230能够在该支撑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密的与第二超声波反射面相贴合。更进一步地,当第二弹性件270由于水流冲击力产生相应的弹性复位力时,弹性复位力会作用到第二安装座250上,此时,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50之间留有第二缓冲间隔260,即第二安装座250的底部在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利用所述第二缓冲间隔260进行相应的形变,此时第二固定槽的槽壁并不会受到上述弹性复位力的施力影响,从而有效避免了第二弹性件270所产生的弹性复位力对装设在第二安装座250上的第二压电陶瓷230产生抵触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对射部120背离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140的一面设计为弧形面,即水流在流过第一对射部120时,所述弧形面能够有效降低对水流的阻挡影响,从而使得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所得到的水流流速能够更加接近实际的水流流速。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例如:可以根据水流情况适当调整所述第一对射部120相对于水流(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以及调整所述第二对射部220相对于水流的夹角角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位部110与所述第一对射部120形成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所述第二配位部210与所述第二对射部220形成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内部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的内部空隙均填充有密封件300。具体地,所述密封件300为灌封胶或密封胶。通过在所述第一对射本体100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200内部加设密封件300,从而使得第一对射本体100与第二对射本体200实现防水、防尘。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安装管件400,所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管件400上。
上述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装设在安装管件400上。此时,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可以在管件流道内进行信号对射,不同的水流流速会对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之间所形成的对射信号产生影响,即可以利用超声波时差法原理对上述所形成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管件内部水流的流速。相较于传统的超声波流量机构(需要利用超声波探芯与反射片反射配合),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无需借助或装设反射片,便能够实现第一对射部120与第二对射部220之间的对射信号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的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包括:第一对射本体、第二对射本体,所述第一对射本体设有第一配位部与第一对射部,所述第二对射本体设有第二配位部与第二对射部,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二配位部均用于装设在管件上,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均能够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且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对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相连,且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相连,且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电陶瓷与第一超声波发射面,所述第一对射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上,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遮盖所述第一安装腔,且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粘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安装座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隔,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槽底壁的一面加设有第一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装设在所述第一对射部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贴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对射部背离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的一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电陶瓷与第二超声波发射面,所述第二对射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上,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遮盖所述第二安装腔,且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粘接配合,当所述第一对射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均伸入所述管件的流道中后,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面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相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座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压电陶瓷装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之间留有第二缓冲间隔,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槽底壁的一面加设有第二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装设在所述第二对射部内部,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贴合,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对射部背离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面的一面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位部与所述第一对射部形成所述第一对射本体,所述第二配位部与所述第二对射部形成所述第二对射本体,所述第一对射本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对射本体的内部空隙均填充有密封件。
10.一种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还包括安装管件,所述对射流量传感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管件上。
CN202010650295.2A 2020-07-08 2020-07-08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Pending CN111624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0295.2A CN111624361A (zh) 2020-07-08 2020-07-08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0295.2A CN111624361A (zh) 2020-07-08 2020-07-08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4361A true CN111624361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0295.2A Pending CN111624361A (zh) 2020-07-08 2020-07-08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43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2015B2 (en) Ultrasonic flow meter including guide elements
CA1123946A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with reference reflector
US20140216167A1 (en) Flow meter with protruding transducers
US20030041674A1 (en) Clamp-on ultrasonic flowmeter
CN109937348A (zh) 用于超声流量测量装置的夹装式超声传感器、以及超声流量测量装置
US8757006B2 (en) Method and measu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d/or monitoring the flow of a measured medium through a measuring tube
JP5728657B2 (ja) 超音波流量計測ユニット
KR101576771B1 (ko) 축경부 일체형 플로우채널을 구비한 동파방지용 초음파 수도미터기
CA2980072C (en) Transducer mini-horn array for ultrasonic flow meter
US8408072B2 (en) Coupling element for an ultrasonic flow measuring device
CN114111928B (zh) 一种适用于气体流量检测的高频超声波传感器
CN111103021A (zh) 超音波式流量测量装置
CN212364346U (zh)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KR101513697B1 (ko) 파이프 두께 측정이 가능한 초음파 변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속 측정 장치
CN111624361A (zh) 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及对射流量传感机构
US20040129088A1 (en) Single-body dual-chip orthogonal sensing transit-time flow device using a parabolic reflecting surface
CN109141556B (zh) 一种压电振子内嵌式宽波束超声液体流量测量装置
KR100868046B1 (ko) 와류식 유량계
US6854339B2 (en) Single-body dual-chip orthogonal sensing transit-time flow device using a parabolic reflecting surface
CN212254208U (zh) 一种超声水表换能器及其超声水表
JP2019536040A (ja) クランプオン式超音波流量計
KR101135213B1 (ko) 초음파 유량계용 초음파 검출기
KR101146518B1 (ko) 외장형 다회선 초음파 유량센서 및 그 설치 방법
JP2012018030A (ja) 超音波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音波流量計測装置
JP2003202254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