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3480B -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3480B
CN111623480B CN202010139317.9A CN202010139317A CN111623480B CN 111623480 B CN111623480 B CN 111623480B CN 202010139317 A CN202010139317 A CN 202010139317A CN 111623480 B CN111623480 B CN 111623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rmally
exhaust
exhaust device
closed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93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3480A (zh
Inventor
程洪涛
付晶涛
丁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93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3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3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3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3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3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F24F2011/000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to create overpressure in a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判断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当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常关排风装置,并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当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常关排风装置,并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开启。通过本发明避免了总排风量大于新风量引起的室外空气渗透。

Description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住宅有组织机械送排风系统中,房间送风和排风需要配合以达到新风顺利送进住宅并保证房间轻微正压,避免负压吸入室外空气。普通住宅至少会设置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根据建筑标准要求,厨房和卫生间均需设置排风装置,以避免异味逸出,两个排风装置排风量之和按照略低于送风量进行选型;但当小户型住宅设置一个厨房和两个卫生间或更多时,由于排风装置风量太小无法选型,故部分房间的排风装置就不能直接和其它送排风装置进行联动,否则将会造成室内负压,室外空气吸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小于室内送风量,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开启。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启动指令;或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关闭指令;或,所述的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或,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
优选地,当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或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时,所述排风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
优选地,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当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放量最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大于一台时,所述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具体包括:选取与所述常开排风量最接近,且优先级高的常开排风装置。
优选地,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具体还包括: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且所述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小于室内送风量,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分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选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出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还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出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选取模块的控制下关闭所述目标常开排风装置;还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选取模块的控制下开启所述目标常开排风装置。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启动指令;或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关闭指令;或,所述的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或,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
优选地,当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或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时,所述排风系统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
优选地,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定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所述选取模块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具体包括:选取与所述常开排风量最接近,且优先级高的常开排风装置。
优选地,所述选取模块,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排风装置具体还包括:所述选取模块,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且所述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的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排风装置。
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和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当所有常开排风装置开启,所有常关排风装置关闭时,室内保持微正压状态,而一旦常关排风装置被触发时,则会选择一个与该常关排风装置排风量相近的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从而可以继续保持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可以保持室内微正压状态,又不受排风装置选型的束缚。具体的,比如,可在有多个卫生间时,均可设置排风装置,利用常开排风装置与常关排风装置的联动,从而既使得暗卫满足建筑排风标准规范,又避免了总排风量大于新风量引起的室外空气渗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排风系统中各排风装置与排风控制系统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4为本发明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框图;
图5为本发明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的实现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小于室内送风量,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
S101,判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
S102,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执行步骤S103;
S103,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
S104,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执行步骤S105;
S105,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开启。
一般的,住宅建筑中,厨房和卫生间都会设置排风装置,而由于只有保持室内的总的排风量要略低于室内送风量,才能保证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也才不会让室外的空气被吸入室内。而如果一套住宅户内设计多个卫生间,或需要安装多个排风装置时,鉴于要维持室内微正压状态,往往需要各排风装置风量很小从而不好选型。本实施例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既可以保持室内微正压状态,又不受排风装置选型的束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在室内设计若干常开排风装置(比如2台或3台等)和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如图2所示,住宅内设置了三个常开排风装置、一个常关排风装置(当然,也可设置两个常关排风装置,一般常关排风设置的数目少于常开排风装置数),常开排风装置和常关排风装置均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排风系统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比如,各排风装置可以串联后再接入排风系统控制装置,也可以各排风装置分别接入排风系统控制装置,甚至还可以如图2一样,采用串行连接和星型连接融合的方式,只要使得各排风装置可与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建立了通信连接即可,连接的形式或途径不限。
常开排风装置,顾名思义,指新风系统使用期间,经常处于开启状态的排风装置,也就是说只要新风系统启动了,新风机便会开始进行室内送风,那么常开排风装置也会开启进行排风工作;而常关排风装置则不会随着新风系统的启用而打开,其经常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常关排风装置不处于工作状态,所有常开排风装置的总的排风量低于室内送风量,室内保持微正压状态。常关排风装置一般只有在用户使用时才会启动,比如,安装在暗卫的常关排风装置,只有在用户使用该卫生间时,才会启动该常关排风装置,而平常该常关排风装置都是出于关闭状态,而一旦其被开启,那么为了维持室内微正压状态,那么就必须选择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而且选取的该常开排风装置的排风量得与此次开启的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差不多,这样就可以保证总的排风量变化不大,那么就可以继续维持室内的微正压状态。当然,一旦该常关排风装置不需要使用了,那么就会进行关闭,同时可将之前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开启。
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可以是一下任意一项:
(1)接收到用户的启动指令;比如,用户打开了控制该常关排风装置的开关,那么该开关接收到用户的打开指令后,便会传输给相应的控制板,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启动该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关闭一与之排风量最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
(2)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该方案则更为智能,具体的,比如安装在某卫生间的常关排风装置,则可通过安装相应的感应人体传感器,通过探测该卫生间是否有人来确定是否启动该常关排风装置。从而可以做到,用户使用该卫生间时,智能开启该卫生间安装的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关闭一与之排风量最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
另一方面,常关排风装置启动后,还会继续监测该常关排风装置的情况,一旦检测到该常关排风装置当前达到了预设的关闭条件时,便会关闭该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开启一与之排风量最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具体的,预设的关闭条件可以为以下的人员一项:
(1)接收到用户的关闭指令;比如用户关闭了该常关排风装置的开关,或者在控制面板上执行了关闭该排风装置的操作,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智能设备发出关闭指令,比如通过控制器或者手机终端上的相应APP上进行操作等,本发明不限制用户发送关闭指令的实现方式。
(2)所述的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具体的,比如设定常关排风装置的开启时间达到5分钟便会进行关闭,那么一旦常关排风装置被开启(同时关闭与之排风量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后,便会开始计时,开启时间达到5分钟后,便会自动关闭(同时开启与之排风量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当然,实现方式也可以多种,比如安装触摸延时开关,用户使用时触摸后便会开启该常关排风装置,开启后达到预设时间便会关闭。
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具体的,比如,用户使用完卫生间后,离开该卫生间,那么检测到该卫生间处于无人状态时,便会关闭之前开启的常关排风装置(当然,同时会对应开启一与之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检测该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的实现方式也有多种多样,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制,比如,可以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
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设定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比如,某住宅内设置的排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厨房的常开排风装置1、设置在常用的卫生间1的常开排风装置2、以及设置在暗卫的常关排风装置3,假设这三台排风装置的排风量都是一样的,那么,一般状态下,都是常开排风装置1和常开排风装置2处于开启状态,常关排风装置3则处于关闭状态,整个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那么,一旦用户需要使用暗卫,需要打开常关排风装置3时,则如何继续保持室内的微正压呢,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此时,则需要关闭一与之排风量最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而现在由于这三台排风装置的风量都基本是一样的,那么该如何选择呢,本实施例则设定了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比如,设定厨房的常开排风装置1的优先级为一级,设定在常用的卫生间1的常开排风装置2的优先级为二级,那么在排风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便可进一步跟进优先级来选取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则可在打开常关排风装置3的同时,关闭常开排风装置1,从而继续保持室内微正压状态。
更佳的,关于优先级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设置不同的优先级;比如,在经常使用厨房的时间段(比如做午饭的时间段11:00--14:00;以及做晚饭的时间段17:00--19:00)设定卫生间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高于厨房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那么,同样是上面的例子,只是,如果当前用户使用暗卫的时间是中午12:00,正好处于午饭时间段,那么此时,打开暗卫的常关排风装置3的同时,则会关闭常开排风装置2。当然,厨房使用时间段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行设置。
此外,关于优先级的设置,还可以根据打开和关闭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具体的,设定常开排风装置的开启优先级,及设定常开排风装置的关闭优先级,二者的优先级顺序可以不同,这样,在需要关闭常关排风装置,开启常开排风装置时,则在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在排风量与该常关排风装置最接近的基础上,若还有不止一台常开排风装置,则可进一步根据设定的常开排风装置的开启优先级,来从当前已关闭且排风量与该常关排风装置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优先级别更高的常开排风装置来开启。
当然,也可以不采用优先级的方式,那么,如果当前需要开启一常关排风装置,那么在开启的同时,还需要关闭一排风量与之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而如果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与该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接近的排风装置不止一台,那么便可进一步根据这些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来进一步判断,从这些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如此,可避免多人使用不同卫生间时,在开启有人使用的卫生间的常关排风装置时,关闭了有人使用的另一卫生间的常开排风装置,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小于室内送风量,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
分析判断模块100,用于判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
选取模块200,用于当判定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出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还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出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
操作执行模块300,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选取模块的控制下关闭所述目标常开排风装置;还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选取模块的控制下开启所述目标常开排风装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在室内设计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和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各常开排风装置和常关排风装置均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排风系统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平常情况下,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然而,而一旦常关排风装置被触发开启,那么为了维持室内微正压状态,那么就必须选择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而且选取的该常开排风装置的排风量得与此次开启的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差不多,这样就可以保证总的排风量变化不大,那么就可以继续维持室内的微正压状态。当然,一旦该常关排风装置不需要使用了,那么就会进行关闭,同时可将之前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开启。
本发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关于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触发条件(预设的启动条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置或安装,比如,安装触摸延时关闭开关,用户可通过触摸该开关从而触发常关排风装置开启;或者更简单的,可以设置普通的开关,用户打开该常关排风装置的开关,即可开启该常关排风装置。或者,还可以设置更为智能的触发方式,比如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则智能开启常关排风装置。
同样的,关于常关排风装置的预设的关闭条件,也可根据需求自行设置或安装,比如用户关闭了该常关排风装置的开关,或者在控制面板上执行了关闭该排风装置的操作,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智能设备发出关闭指令,比如通过控制器或者手机终端上的相应APP上进行操作等,本发明不限制用户发送关闭指令的实现方式。此外,还可以设定常关排风装置的开启时间,一旦该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值,则进行关闭。同样的,还可以通过检测该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来进行判断是否关闭。检测是否有人的实现方式不限,比如可以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比如人体红外传感器、人体超声波传感器等)检测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声音来判断是否有人,具体实现形式不限。具体的,如图4所示,排风系统控制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400,用于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比如,检测到有人,则判断该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开启条件,若检测到无人,则判断该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
较佳的,在上述任一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500,用于设定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
所述选取模块200,用于选取与所述常开排风量最接近,且优先级高的常开排风装置。
本实施例,在选取目标常开排风装置的时候,基于排风量与该常关排风装置接近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优先级,可通过灵活设置优先级的方式,满足各住户的个性需求。进一步的,优先级的设定,可以综合考虑时间段的因素,不同的时间段,优先级的顺序不同;或者设置开启优先级和关闭优先级为不同优先级,本实施例不限定优先级的设定方式和类型。
此外,除了设置优先级的方式来辅助选取目标常开排风装置外,还可采用更为智能灵活的方式,具体的,当判定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所述选取模块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且所述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的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排风装置。然后,操作执行模块关闭该目标排风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部分卫生间安装人体感应传感器202或延时触摸关闭装置201,并将各排风机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处理器连接(各排风机可以串行连接至处理器,也可分别连接至处理器,连接形式不限)。当人体感应传感器202探测到人员时或人员进入该卫生间触发延时触摸关闭装置201时,常关排风装置203打开,同时联动其他某一同风量量常开排风装置204关闭,确保室内微正压。当人体感应传感器201探测不到人员时或延时时间结束时,该常关排风装置203关闭,同时联动之前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204打开。处理器206(包含本发明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通过下述实施步骤,控制排风装置开启和关闭。
控制实施步骤:
步骤1,延时触摸装置被触发或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到人员,打开排风装置1;
步骤2,联动关闭与常关排风装置203风量基本相同的常开排风装置204关闭;
步骤3,人体传感器探测不到人员时或延时时间结束时,常关排风装置203关闭,同时联动之前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204打开。
本实施例采用人体传感器或延时触摸装置联动排风机和新风机,使得安装了常关排风装置203的暗卫满足建筑排风标准规范;同时也避免了总排风量大于新风量引起的室外空气渗透。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小于室内送风量,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
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
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
接收到用户的启动指令;或
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
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
接收到用户的关闭指令;或,
所述的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或,
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或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时,所述排风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
当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放量最接近的常开排风装置大于一台时,所述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具体包括:
选取与所述常开排风量最接近,且优先级高的常开排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具体还包括:
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且所述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的一常开排风装置进行关闭。
6.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风系统包含若干常开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常关排风装置,且当所有的常开排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小于室内送风量,室内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分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或关闭条件;
选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出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还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在当前已关闭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出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选取模块的控制下关闭所述目标常开排风装置;还用于当所述常关排风装置满足预设的关闭条件时,关闭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并在选取模块的控制下开启所述目标常开排风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
接收到用户的启动指令;或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
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
接收到用户的关闭指令;或,
所述的常关排风装置开启的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或,
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启动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有人,或所述预设的关闭条件为检测到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时,所述排风系统控制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所述常关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定各常开排风装置的优先级;
所述选取模块,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常开排风装置具体包括:选取与所述常开排风量最接近,且优先级高的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排风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模块,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的一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排风装置具体还包括:
所述选取模块,在当前已开启的各常开排风装置中,选取与所述常关排风装置的排风量最接近、且所述常开排风装置对应的区域范围内无人的常开排风装置作为目标排风装置。
CN202010139317.9A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623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9317.9A CN111623480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9317.9A CN111623480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3480A CN111623480A (zh) 2020-09-04
CN111623480B true CN111623480B (zh) 2021-09-28

Family

ID=7227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9317.9A Active CN111623480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34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4899A (zh) * 2020-12-10 2021-04-02 中科朗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卫生间的排风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0840U (zh) * 2010-01-18 2011-02-02 邵汉琦 排风机节能系统
CN105276742A (zh) * 2014-07-15 2016-01-27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室压控制系统以及室压控制方法
CN107084502A (zh) * 2017-05-22 2017-08-22 北京联合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住宅新风正压保障系统
CN107504622A (zh) * 2017-07-10 2017-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房间正压值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81774B2 (en) * 2013-05-09 2023-10-10 Pathian Incorporated Building pressure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0840U (zh) * 2010-01-18 2011-02-02 邵汉琦 排风机节能系统
CN105276742A (zh) * 2014-07-15 2016-01-27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室压控制系统以及室压控制方法
CN107084502A (zh) * 2017-05-22 2017-08-22 北京联合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住宅新风正压保障系统
CN107504622A (zh) * 2017-07-10 2017-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房间正压值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机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涂装厂房空调系统的微正压控制方案;董杰;《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0331;70-72 *
董杰.一种涂装厂房空调系统的微正压控制方案.《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70-7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3480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781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ventilation mechanism
US10248088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VAC and lighting functionality
US20150323206A1 (en) Controlling devic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door apparatus
CN110131846B (zh) 一种智能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5096580A (zh) 一种可控制家用电器的手势控制智能开关
CN102374608A (zh) 空调器以及控制空调器开关的控制方法
CN111623480B (zh) 一种保持室内微正压的排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01982B (zh) 环境电器组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US11713898B2 (en) Integrated air quality control system
CN103940037A (zh) 空调屏显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屏显的控制装置
KR100506168B1 (ko) 원격에서 음성인식을 이용한 홈오토메이션/홈네트웍 상태감시 장치 및 그방법
CN110986304A (zh) 一种空调启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KR100924578B1 (ko) 조명 난방 일체형 스위치
RU106482U1 (ru) Система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комфорта
CN111365829A (zh) 一种空调的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09780733A (zh) 一种浴室电器设备互联控制系统
CN205992143U (zh) 厨房自动控制系统
CN111476978A (zh) 一种厨房燃气灶具智能防干烧系统及其方法
CN110941198A (zh) 存储介质、智能面板及其节电引导方法
US20230247743A1 (en) Determining a location for a presence sensor or light switch based on a control history
JP2017138043A (ja) 換気システムおよび換気制御ユニット
CN211264098U (zh) 一种智能家居下的环境监测防护系统
KR20180073927A (ko) 보일러의 지능형 가동장치
CN114077265A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温控设备及灯光开关
KR102647073B1 (ko) 절전형 레인지후드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