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1184B -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1184B
CN111621184B CN202010648532.1A CN202010648532A CN111621184B CN 111621184 B CN111621184 B CN 111621184B CN 202010648532 A CN202010648532 A CN 202010648532A CN 111621184 B CN111621184 B CN 111621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parts
putty
calcium phosphate
putty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85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1184A (zh
Inventor
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engnatur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engnatur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engnatur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engnatur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85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1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1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1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1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1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4Filling pas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内墙腻子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面层乳胶腻子粉原料中包括滑石粉、灰钙粉、多孔磷酸钙、粘结剂和强化剂,粘结剂中包括纤维素、糊化淀粉、糯米粉、聚乙烯醇和淀粉醚,强化剂中包括乳胶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碳化硅和氧化锌,其中多孔磷酸钙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制备磷酸钙时的反应物含量和制备条件,以及控制成孔剂的含量和烧结温度等条件,以得到性能更适用于本申请的多孔磷酸钙。此外,使用成本较低的滑石粉作为主要原料,降低腻子粉的成本,同时,滑石粉较现有腻子粉更加细腻,减小腻子表面的粗糙度,使面层腻子粉的收光效果更好,加之各组分配合提高腻子粉的施工性、耐水耐磨和粘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内墙腻子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腻子仅仅被当做基层找平和填补的配套材料,腻子粉的组成往往只注重施涂性和找平性,忽略其安全环保性和耐水耐磨性,使得腻子刮涂上墙后,室内居住者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出现开裂、脱落或造成身体不适等情况。腻子粉主要分为底层腻子粉和面层腻子粉,底层腻子粉用于填补墙面的凹凸不平,面层腻子粉主要用于进一步填平和表面收光,方便后续墙漆的显色和固色。现有面层腻子粉主要成分为灰钙或重钙,刮涂后腻子的粗糙度高。有的施工方为了使面层腻子更细腻,降低粗糙度,直接使用滑石粉、胶粉和水调配,但是胶粉中含有大量甲醛,形成对室内居住者的健康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腻子粉粗糙度高,而使用滑石粉做腻子的安全环保性不足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腻子表面细腻,成本低且安全环保的腻子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滑石粉75-86份、灰钙粉6-9份、多孔磷酸钙2-4份、粘结剂3-4.5份和强化剂0.5-1.5份,所述粘结剂中包括纤维素、糊化淀粉、糯米粉、聚乙烯醇和淀粉醚,所述强化剂中包括乳胶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碳化硅和氧化锌。
现有腻子粉中,以滑石粉做主要原料的腻子粉由于粘性和硬度不足,在使用时需要额外添加甲醛含量高的胶,但是由于滑石粉的成本更低,且滑石粉作腻子粉表面更光滑细腻,这类腻子粉虽然是低端产品,却依然在市场中占比不低。
本方案以成本较低的滑石粉为主要原料,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滑石粉做腻子粘度和硬度不足、施工性差的问题,在腻子粉的原料中混合灰钙粉能弥补滑石粉在硬度上的不足,腻子的硬度增加能减少掉粉的现象。同时,为了弥补滑石粉在粘度上的不足,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其中,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甲醛含量高的胶水,选用纤维素、糊化淀粉、糯米粉、聚乙烯醇和淀粉醚等天然粘结剂来增加粘度。糊化淀粉是改变淀粉的物理性能,使之具备粘结力,此外,糊化淀粉和纤维素这两种高分子化合物配合,能充分增大腻子的保水性和粘度。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加入的强化剂虽然重量占比少,却是本方案的腻子粉中的关键部分。乳胶粉能提高腻子的粘着力和机械性能,还能提升腻子的耐水性和防渗透性,以及提高其保水性,增加开放时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腻子粉在水中充分分散,增加腻子的润滑性,改善其施工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方案加入了多孔磷酸钙,多孔磷酸钙中的孔道结构能容纳腻子粉中粒径较小的组分,类似海绵,增加了腻子的吸附性和保水性,避免腻子干燥过快形成裂纹;同时,其多孔结构增强了各组分之间的粘结性,进一步增强腻子的硬度和打磨性。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乳胶粉15-28份、碳化硅8-13份、氧化锌3-7份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1.5份。
本方案中的乳胶粉优选可再分散乳胶粉,当腻子粉在刮涂前与水混合时,可在分散乳胶粉遇水变成乳液,腻子刮涂时,能延长腻子的开放时间,增加腻子的粘结度,提升施工性;腻子刮涂在墙上后,在逐渐干燥的过程中,乳胶粉增加腻子粉的保水性,使腻子缓慢干燥,避免开裂;干燥后,乳液形成一层膜,增加腻子的耐水性和耐磨性。
碳化硅粉末宽的粒径分布使得粒径较小的粉末能填充到空隙中,各组分之间充分混合,配合填充空隙,因此,碳化硅对腻子的打磨性有一定影响,此外,还能增加腻子表面的光洁度,起到面层腻子收光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剂中还包括重量份为0.6-1.3的防霉剂,所述防霉剂包含偏硼酸钡、氧化锌、五氯酚钠和明矾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腻子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糊化淀粉、糯米粉和淀粉醚,加上多孔磷酸钙的微观多孔结构,容易容纳细菌真菌,添加防霉剂能有效防止腻子在干燥过程中发霉。
进一步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将腻子粉均匀分散在水中,使各个组分均匀分布结合,防止沉积,且在刮涂腻子时,一方面增加腻子的润滑性,易于施工;另一方面能提高施工时刮涂的均匀性,腻子刮涂均匀能避免干燥不均匀引起的起皮等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纤维素60-68份、聚乙烯醇15-18份、糊化淀粉5-7份、糯米粉5-7份和淀粉醚1-2份。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磷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氢氧化钙过300目筛,按氢氧化钙:水的质量比为1:2的比例向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水;
S2、在500r/min的条件下向步骤S1获得的溶液中滴入磷酸;
S3、加入占氢氧化钙和磷酸总重量4%的纤维素;
S4、在130℃下烘干步骤S3获得的溶液至形成不流动状态;
S5、以最高850℃的温度烧结,获得多孔磷酸钙;
S6、研磨步骤S5获得的多孔磷酸钙并过300目筛,获取多孔磷酸钙粉末。
本方案使用特定的步骤来制备多孔磷酸钙,使多孔磷酸钙更适用于腻子粉,具体的,滴入磷酸时使用特定的滴加速度,使得制备出的磷酸钙微观上接近球形;纤维素的用量能决定多孔磷酸钙制备出的孔洞数量,烧结温度决定纤维素转换成有效孔洞的能力和孔洞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磷酸和氢氧化钙的摩尔比为2.6:3。
进一步的,烧结获得多孔磷酸钙的步骤包括:
S301、温度升高至300℃;
S302、在300℃的条件下保温1小时;
S303、升温至600℃并保温1小时;
S304、升温至850℃后开始降温至室温。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成本较低的滑石粉作为主要原料,降低腻子粉的成本。
(2)滑石粉较现有腻子粉更加细腻,减小腻子表面的粗糙度,使面层腻子粉的收光效果更好。
(3)腻子粉中增加多孔磷酸钙,利用多孔结构容纳腻子粉中粒径较小的组分,类似海绵,增加了腻子的吸附性和保水性,避免腻子干燥过快形成裂纹;同时,其多孔结构增强了各组分之间的粘结性,进一步增强腻子的硬度和打磨性。
(4)腻子粉中增加碳化硅,利用碳化硅的粒径较大的性能,使粒径较小的组分填充到碳化硅之间的空隙中,增加腻子的整体性和表面光洁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粘结剂4.5份、多孔磷酸钙4份和强化剂1.5份,具体的,粘结剂和强化剂相比于总重量的重量份为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本实施例中,滑石粉的占比最大作为腻子粉的主要原料,灰钙粉和粘结剂共同作用起到增加保水性、粘度、硬度、施工性等作用,使其具备作为腻子粉的基本性能,而多孔磷酸钙和强化剂应用到腻子粉中,对腻子粉的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为验证粘结剂在本申请的腻子粉中的重要性以及多孔磷酸钙和强化剂在其中起到的进一步改进作用,设置正交实验对各组分的有益效果进行验证,实验设计如下:
1、组别设置
实验组: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1: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2: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
对比组3: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4: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多孔磷酸钙4份 、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2、检验标准
按照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2010规定的技术指标完成检验。
3、检验结果
表1.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4、结果说明
对比组1去除了原本腻子粉原料中的全部粘结剂,从实验组和对比组1的两组结果对比可知,缺少粘结剂的腻子粉无法正常刮涂、不耐水且硬度极低,对腻子粉的性能影响极大。其原因是原料中大量的滑石粉本身具有疏水性,原料中的灰钙粉含量较少,无法使腻子粉整体的粘度得到较大的变化,且在缺乏粘结剂的情况下,强化剂和多孔磷酸钙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对性能的进一步改善作用。
对比组2去除了原本腻子粉原料中的全部强化剂,可知强化剂对腻子粉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水性、粘接强度和硬度(即打磨性)上。原因在于强化剂中含有一定量的乳胶粉,腻子粉中常用可再分散乳胶粉,在使用腻子粉时,会先将腻子粉与水混合,可再分散乳胶粉遇水溶解形成乳液,能有效提高施工性,有效避免施工造成的刮涂不均匀的现象,刮涂不匀和防水性差都是造成起泡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腻子批刮后,在乳胶粉的作用下,会形成一层防水膜,能改善腻子的防水性、机械性能、耐碱性和耐磨性。
对比组3去除了原本腻子粉原料中的多孔磷酸钙,多孔磷酸钙作为应用在本申请中的特殊物质,对施工性和耐水性的影响有限,但是对打磨性、表干时间和粘结强度的改进作用明显。普通多孔磷酸钙的多孔结构能容纳腻子粉中粒径较小的组分,类似海绵,增加了腻子的吸附性和保水性,避免腻子干燥过快形成裂纹;同时,其多孔结构增强了各组分之间的粘结性,进一步增强腻子的硬度和打磨性。
对比组4去除了原本腻子粉原料中的灰钙粉,虽然从原理上,灰钙粉起到的作用和粘结剂和强化剂接近,但实际检验可知,缺少灰钙粉对腻子粉的打磨性和粘结强度影响极大,一方面是由于腻子粉中灰钙粉的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灰钙粉对滑石粉有一定的包裹作用,在缺乏灰钙粉的情况下,滑石粉与粘结剂、强化剂与多孔磷酸钙之间也难以形成较强的交联关系。
为验证粘结剂和强化剂中的各种组分在本申请的腻子粉中的作用,设置正交实验对各组分的有益效果进行验证,实验设计如下:
1、组别设置
实验组:使用上一个实验的实验组
对比组1: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2: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纤维素3.26份、聚乙烯醇0.72份、乳胶粉0.8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3: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4: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碳化硅0.40份和氧化锌0.22份。
对比组5:采用由以下原料组成的腻子粉:滑石粉86份、灰钙粉9份、多孔磷酸钙4份、纤维素3.26份、糊化淀粉0.24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72份、淀粉醚0.06份、乳胶粉0.85份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份。
2、检验标准
按照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2010规定的技术指标完成检验。
3、检验结果
表1.2:
Figure 849224DEST_PATH_IMAGE002
4、结果说明
对比组1去除了原料中的纤维素,由于纤维素能增加腻子粉的粘度和保水率,直接影响腻子粉的施工性和粘结强度,缺乏纤维素的腻子份容易由于粘度过低而不易刮涂,且保水率低造成腻子粉干燥速度过快而引起开裂起皮,直接造成其粘结强度低。
对比组2去除了原料中的糊化淀粉、糯米粉和淀粉醚这几种协同纤维素起到增强粘度的成分,对腻子粉的性能影响和对比组1接近。
对比组3去除了原料中的乳胶粉,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乳胶粉对腻子的耐水性影响极大,在使用本申请的原料组分做耐水腻子时,乳胶粉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对比组4去除了原料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占比虽少,但能将腻子粉均匀分散在水中,使各个组分均匀分布结合,防止沉积,且在刮涂腻子时,一方面增加腻子的润滑性,易于施工;另一方面能提高施工时刮涂的均匀性,腻子刮涂均匀能避免干燥不均匀引起的起皮等现象,因此,在耐水性试验中,去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腻子粉出现起泡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刮涂不均或腻子粉与水混合时各组分没有充分分散混合。
对比组5去除了原料中的碳化硅和氧化锌,碳化硅粉末宽的粒径分布使得粒径较小的粉末能填充到空隙中,各组分之间充分混合,配合填充空隙,因此,碳化硅对腻子的打磨性有一定影响,此外,还能增加腻子表面的光洁度,起到面层腻子收光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使多孔磷酸钙更适用在腻子粉中,对多孔磷酸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具体的,本发明采用了特定的步骤来制备多孔磷酸钙,采用这些步骤制备的多孔磷酸钙由于特定的形状和机构,区别于现有的多孔磷酸钙应用场景,在腻子粉中的适应性更高。多孔磷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氢氧化钙过300目筛,按氢氧化钙:水的质量比为1:2的比例向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水;
S2、在500r/min的条件下向步骤S1获得的溶液中滴入磷酸;
S3、加入占氢氧化钙和磷酸总重量4%的纤维素;
S4、在130℃下烘干步骤S3获得的溶液至形成不流动状态;
S5、以最高850℃的温度烧结,获得多孔磷酸钙;
S6、研磨步骤S5获得的多孔磷酸钙并过300目筛,获取多孔磷酸钙粉末。
工作原理如下: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1将氢氧化钙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是为了将氢氧化钙充分分散,一方面有利于使氢氧化钙和磷酸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加入纤维素后,纤维素在溶液中汇暴露出酚羟基和糖羟基,使得表面的电荷变为负,与溶液中游离的Ca2+正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在Ca2+离子表面,形成类似纤维素生长在磷酸钙内部的现象,在后期烧结时,纤维素在高于其熔点的高温下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磷酸钙内部留下孔洞,从而发挥造孔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步骤S2中向转动中的氢氧化钙悬浊液中滴入磷酸,转速的实质是控制滴加速度,不同的滴加速度得到的磷酸钙形状不同,在500r/min的条件下,得到磷酸钙的形状更接近圆球形。当磷酸钙的形状为圆球形时,能实现比表面积的最大化。比表面积越大,纤维素和磷酸钙的接触面积越大,能增加制成的多孔磷酸钙的孔洞数量。
影响多孔磷酸钙的孔洞数量的因素除了上述的滴加速度之外,还有成孔剂纤维素的加入量。相比之下,纤维素的加入量对孔洞数量的影响更大且更直接。常用多孔磷酸钙的氨气吸附量来验证孔洞数量,孔洞数量越多,则氨气吸附量越大。为了选择最适合本申请中腻子粉的多孔磷酸钙,本申请利用正交实验法,将成孔剂纤维素的用量作为唯一变量,验证制造出多孔磷酸钙的氨气吸附量。
表2.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进一步的,验证不同含量成孔剂条件下制作出的多孔磷酸钙应用在腻子粉中的差别,实验设计如下:
1、组别设置
a组:制备多孔磷酸钙时纤维素用量为3%,将制备出的多孔磷酸钙应用在本实施例的腻子粉中;
b组:与a组的区别在于制备多孔磷酸钙时纤维素用量为4%;
c组:与a组的区别在于制备多孔磷酸钙时纤维素用量为5%;
d组:与a组的区别在于制备多孔磷酸钙时纤维素用量为6%;
2、检验标准
结合表1.1的验证结果,可知多孔磷酸钙对打磨性、表干时间和粘接强度的影响最大,在本实验中,仅仅对这三项性能进行对比。
3、检验结果
表2.2:
Figure 752983DEST_PATH_IMAGE004
4、结果说明
结合表2.1和表2.2可知,c组和d组的孔洞数量虽然较多,但原本的多孔磷酸钙在研磨成300目后,相对于腻子粉来说,孔洞数越多却并不代表对腻子粉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优,因此,结合各项性能对比,在本申请中选择用量为4%的纤维素来制备多孔磷酸钙。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组分中,即使不添加多孔磷酸钙,也能达到JG/T298-2010规定的合格腻子粉的标准,但是多孔磷酸钙的添加能进一步改善腻子粉的性能。本发明中制备多孔磷酸钙时,不追求孔洞数量的最大化,不仅是为了实现对腻子粉性能改进的最大化,还能避免多孔磷酸钙对甲醛的吸附性过强,腻子粉吸附甲醛虽然能造成短期的室内甲醛浓度降低,当其吸附量达到最大时,会开始释放甲醛,反而造成更长期的伤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磷酸和氢氧化钙的摩尔比。
具体的,氢氧化钙和磷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3Ca(OH)2+2H3PO4→Ca3(PO4)2+3H2O
氢氧化钙和磷酸的摩尔比为3:2,反应物完全为磷酸钙,但是在实际反应中,磷酸钙的转化率难以达到100%,适当增加磷酸的用量能增加转化率,使反应更完全,避免反应不完全残留过多氢氧化钙。由于后期的烧结温度最高为850℃,残留的氢氧化钙会在烧结过程中脱水成氧化钙,而腻子粉中氧化钙的含量过高会造成产品碱性大、泛黄。此外,在本申请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灰钙粉,灰钙粉中含有微量氧化钙,因此,在需要严格控制氧化钙含量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其他成分中含有氧化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制备多孔磷酸钙的烧结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以得到更适用于本申请的多孔磷酸钙。
具体的,烧结获得多孔磷酸钙的步骤包括:
S301、温度升高至300℃;
S302、在300℃的条件下保温1小时;
S303、升温至600℃并保温1小时;
S304、升温至850℃后开始降温至室温。
烧结过程能将纤维素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形成孔洞的最后一个步骤,烧结中的温度变化决定纤维素是否能转化成孔洞,也是影响孔洞质量和数量的关键因素。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强化剂的组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上述实施例中强化剂组分的基础上,增加重量份相对于强化剂整体重量为0.6-1.3份的防霉剂,其中,防霉剂包含偏硼酸钡、氧化锌、五氯酚钠和明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由于腻子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糊化淀粉、糯米粉和淀粉醚,加上多孔磷酸钙的微观多孔结构,容易容纳细菌真菌,添加防霉剂能有效防止腻子在干燥过程中发霉。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比例的面层乳胶腻子粉。
具体的,滑石粉75份、灰钙粉6份、多孔磷酸钙3份、粘结剂3份和强化剂0.5份,具体的,粘结剂和强化剂相比于总重量的重量份为,纤维素1.9份、糊化淀粉0.26份、糯米粉0.26份、聚乙烯醇0.53份、淀粉醚0.05份、乳胶粉0.25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3份、碳化硅0.14份、氧化锌0.08份以及防霉剂0.04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滑石粉75-86份、灰钙粉6-9份、多孔磷酸钙2-4份、粘结剂3-4.5份和强化剂0.5-1.5份,所述粘结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纤维素60-68份、聚乙烯醇15-18份、糊化淀粉5-7份、糯米粉5-7份和淀粉醚1-2份;所述强化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乳胶粉15-28份、碳化硅8-13份、氧化锌3-7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1.5份、防霉剂0.6-1.3份,所述防霉剂包含偏硼酸钡、氧化锌、五氯酚钠和明矾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磷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氢氧化钙过300目筛,按氢氧化钙:水的质量比为1:2的比例向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水;
S2、在500r/min的条件下向步骤S1获得的溶液中滴入磷酸;
S3、加入占氢氧化钙和磷酸总重量4%的纤维素;
S4、在130℃下烘干步骤S3获得的溶液至形成不流动状态;
S5、以最高850℃的温度烧结,获得多孔磷酸钙;
S6、研磨步骤S5获得的多孔磷酸钙并过300目筛,获取多孔磷酸钙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磷酸和氢氧化钙的摩尔比为2.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其特征在于:烧结获得多孔磷酸钙的步骤包括:
S301、温度升高至300℃;
S302、在300℃的条件下保温1小时;
S303、升温至600℃并保温1小时;
S304、升温至850℃后开始降温至室温。
CN202010648532.1A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621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8532.1A CN111621184B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8532.1A CN111621184B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1184A CN111621184A (zh) 2020-09-04
CN111621184B true CN111621184B (zh) 2021-09-17

Family

ID=72270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8532.1A Active CN111621184B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11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261B (zh) * 2008-02-04 2010-06-09 北京科瑞德建材制造有限公司 建筑内墙负离子耐水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5609A (zh) * 2008-02-29 2008-08-06 南京林业大学 多孔磷酸钙除臭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5151B (zh) * 2013-10-08 2016-06-08 西南科技大学 环保型内墙腻子粉与腻子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7228A (zh) * 2017-07-11 2017-09-19 合肥尚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内墙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626A (zh) * 2017-11-07 2018-04-06 上海亚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无机多功能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279A (zh) * 2019-04-19 2019-07-02 佛山市南海艾施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内墙耐水腻子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1184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4603A (zh) 一种防水防霉石膏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8954B (zh) 一种房屋顶板室内装修方法
EP1328486B1 (en) Granulated hydrophobic additive for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N111792902B (zh) 一种高强耐水型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092B (zh) 一种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671A (zh) 一种石膏基腻子
CN103333559B (zh) 一种水性透明混凝土防水防碳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0860A (zh) 一种适用于大风干旱地区混凝土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5897B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沸石内墙腻子
CN110785226A (zh) 粒料
CN111621184B (zh) 一种面层乳胶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14445B1 (ko) 결로 방지 및 단열 성능이 우수한 건강친화형 코팅제 조성물
CN110627451B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
JPH08310881A (ja) 多孔質焼結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12552007A (zh) 一种预拌干混防水保温石膏砂浆
CN110670852A (zh) 一种室内环保墙面的装修方法
CN107285673B (zh) 一种水泥基混凝土防水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620577A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机喷面层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7344B (zh) 脱硫石膏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石膏基内墙腻子及应用
CN112142357B (zh) 适用于海工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抑制剂
CN114163881A (zh) 一种单组份瓷砖背涂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JP4436209B2 (ja) 発泡シリカゲ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116239A (zh) 一种塑化增强剂
CN113845812A (zh) 一种环保隔热型墙釉及其制备方法
JP3407732B2 (ja) 無機質塗料及び無機質塗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