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436B -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436B
CN111619436B CN202010395252.4A CN202010395252A CN111619436B CN 111619436 B CN111619436 B CN 111619436B CN 202010395252 A CN202010395252 A CN 202010395252A CN 111619436 B CN111619436 B CN 111619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huck
crossbeam
cross beam
gu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52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9436A (zh
Inventor
阮卜琴
朱正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52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9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9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436A/zh
Priority to ES20203439T priority patent/ES2945859T3/es
Priority to EP20203439.3A priority patent/EP3909810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9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135Securing or supporting by load bracing means
    • B60P7/15Securing or supporting by load bracing means the load bracing means comprising a movable b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Palle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属于物流运输器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货物支撑器存在夹头移动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横梁端部的具有导向部的夹头,横梁上连接有手柄,手柄能带动夹头沿横梁轴向来回移动使得夹头在夹紧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横梁为中空结构且夹头的导向部伸入横梁内部,横梁内部还设有与导向部相配合并对夹头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本发明具有夹头移动稳定、外形美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货物支撑器,具体涉及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货物在厢式车内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货物支撑器对货物进行阻拦,以防止货物在车厢内随意地前后移动导致货物之间相互撞击。
如中国专利“一种F形货夹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0610119222.0;授权公告号:CN1970340 B)中,公开了一种货物支撑器的结构,该货物支撑器包括方管(即横梁)和两套分别设置在方管两端的F形货夹,其中F形货夹包括一个支架、一个夹板和手柄,支架呈L形,由连为一体的静夹片和定位片所组成,两个F形货夹分别通过该支架连接在方管的两端。该货物支撑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首先,该货物支撑器中,对于F形货夹与横梁的连接,是通过在F形货夹的支架上设置若干联接孔,横梁插接在支架内并利用铆钉穿过连接孔,实现横梁与F形货夹的连接。这样的结构中,F形货夹的大部分结构如动夹片、滑杆、大弹簧、小弹簧以及对动夹片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均是整体裸露在外的,这样导致货物支撑器外露部件较多,整体美观性较差。
其次,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掰动手柄带动夹板进行伸缩移动,为了实现对动夹板进行导向,其采用的导向结构是:在定位片背部设置一个凸起的联接板,联接板具有两个背靠背设置的开口滑槽,在动夹板的连接片上设置一个端部具有开口的条形槽,联接板套设在条形槽内,并可沿条形槽前后滑动。而由于货物支撑器使用环境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杂质,该导向结构由于直接暴露在外,因此杂质极易进入动夹板与开口滑槽的接触部位,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杂质影响动夹板移动平顺性的情况,导致货夹的操作手感大大降低。
再者,该结构为了实现导向,连接片上设有一个端部具有开口的条形槽,在操作手柄的过程中,联接板需要沿条形槽前后滑动,该结构万一操作者手部不小心触摸至条形槽内,极易出现手被夹的情况,因此存在安全性差的因素。
目前,为了避免杂质影响动夹板移动稳定性的问题,常规采用的解决技术手段是:
1、提升加工工艺,减小开口滑槽与动夹板连接片之间间隙,同时涂抹黄油,以阻隔或减少外界杂质进入开口滑槽与动夹板之间的间隙内,保证动夹板滑动顺畅。
2、在支架上安装防尘罩,以对导向结构进行防尘。
3、定期对导向结构进行除尘处理,以避免杂质的累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本发明解决现有货物支撑器存在夹头移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货物支撑器包括横梁,本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横梁端部的具有导向部的夹头,所述横梁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能带动夹头沿横梁轴向来回移动使得夹头在夹紧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中空结构且夹头的导向部伸入横梁内部,所述横梁内部还设有与导向部相配合并对夹头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
本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横梁采用中空的结构后,将夹头的导向部伸入横梁内部,使得夹头的导向部处于横梁的内部进行移动,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将与导向部相配合的导向结构也设置于横梁的内部,避免了导向结构与导向部相配合的部位直接裸露在外的情况,使得导向结构不易受到外界杂质的干扰而始终保持较高的导向稳定性,最终保证了夹头更为稳定、平顺地移动,使得货物支撑器使用稳定、操作手感好。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横梁上设有位于导向结构上侧的顶部板体。通过在横梁上设置顶部板体,且顶部板体位于导向结构的上侧,实现了导向结构的内藏式设计,这样便于导向结构进行灵活性设计,即采用不同方式的导向结构,都能使得导向结构和导向部之间的配合面被顶部板体遮挡而不易受到外界杂质的干扰,最终提升夹头移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横梁的顶部还具有让位缺口且在横梁内设有联动件,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入让位缺口内并铰接于横梁的内壁上,所述联动件分别与手柄和夹头的导向部相连接且手柄通过联动件带动夹头移动。设置让位缺口,同时将手柄伸入让位缺口与横梁内壁相铰接,使得联动件也可以布置于横梁内与手柄进行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与联动件连接的夹头的导向部、以及与导向部相配合的导向结构也能便于设置于横梁内部,最终达到提升夹头移动稳定性的目的。另外,这样的结构还避免了较多零部件裸露在外的情况,使得货物支撑器整体较为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导向结构为固定在横梁内部的导向套,所述夹头的导向部穿过所述导向套且与导向套形成滑动配合。导向套与夹头的导向部形成滑动配合,对夹头的移动形成了导向,使得夹头移动过程稳定、顺畅。而且,导向套设置在横梁内部,形成了内嵌式的设计,因此能有效减小外界杂质对导向套与导向部之间配合面的影响,提升导向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夹头移动稳定。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横梁内部还固连有位于所述导向部下方的支撑件,所述横梁上设有位于导向套上侧的顶部板体,所述导向套位于支撑件与顶部板体之间且导向套的底部连接在支撑件上,所述导向套的顶部贴靠并定位在所述顶部板体上。通过设置支撑件,对导向套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依靠顶部板体对导向套的定位,使得导向套固定稳定,进而稳定地对夹头进行导向,使夹头移动稳定。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夹头的导向部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侧导向板和连接在两块侧导向板顶边之间的上导向板,所述导向套为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导向套具有两端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底壁上还具有沿通孔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与导向部相匹配的门形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部滑动穿设在所述门形导向通道内。导向套采用塑料制成,使得导向套不会锈蚀,因此不会存在生锈导致的夹头移动卡涩的情况。导向部包括两块侧导向板和上导向板,这样的结构与门形导向通道相配合,能使得导向套与导向部之间具有较大的配合面积,从而增加了导向的稳定性和导向的精度,使得夹头移动稳定。而导向套采用该结构时,形状较为复杂,此时,导向套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也容易使导向套被塑制成形状复杂的结构,在保证导向精度的基础上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件等高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导向套的底部与每个支撑件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支撑件上。作为优选,支撑件为铆钉,导向套底部具有四个连接脚,每个连接脚上均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个支撑件穿过其中两个连接脚上的通孔,另外一个支撑件穿过另外两个连接脚上的通孔。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向套底部具有四点支撑,保证了导向套固定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夹头移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横梁为一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该横梁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体,两块侧板体的顶边之间连接有顶板,所述顶部板体位于横梁的端部且与顶板之间相互间隔形成上述的让位缺口。两块侧板体的底边之间还连接有底板,以提升横梁的结构稳定性。让位缺口的设置提供了手柄以及联动件摆动的空间,而手柄的一端伸入让位缺口内与侧板体铰接,还省去了现有夹持结构中用于铰接手柄的支架的结构,因此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手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和连接在两块侧板顶边之间的主板体,两块侧板的前端伸入让位缺口内并一一对应地铰接在横梁两块侧板体的内壁上。作为优选,手柄的侧板与横梁的侧板体之间通过铆钉进行铰接。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横梁上设有位于所述导向部上侧的顶部板体,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在横梁端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导向部的下方,所述支撑件上转动套设有滚套,所述导向部的底面支撑在所述滚套上,导向部的顶面与顶部板体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导向部的顶面与顶部板体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可以是导向部的顶面与顶部板体的底面之间接触或者存在微量的间隙。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向部在进行平移的过程中,滚套能够进行转动以减小摩擦力,使得夹头移动顺畅、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支撑件上均设有滚套,两个支撑件等高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夹头的导向部受到了两点支撑,使得导向结构更为稳定地对夹头进行导向。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横梁为一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该横梁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体,所述夹头的导向部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侧导向板和连接在两块侧导向板顶边之间的上导向板,两块侧导向板的底边均支撑在所述滚套上,所述上导向板的顶面与顶部板体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两侧导向板外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横梁两块侧板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导向部具有上导向板,而滚套位于上导向板的下方被上导向板遮挡,这样外界的杂质难以掉落至滚套与侧导向板的配合面处,使得导向结构始终对夹头形成稳定地导向。同时,本导向结构中,顶部板体与滚套相配合,限制了导向部上下方向的偏移,两侧导向板外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横梁两块侧板体内壁之间的距离,限制了导向部左右方向的偏移。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向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偏移都进行了限制,从而保证了夹头移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还设有限位件,所述联动件呈杆状,所述联动件穿过所述限位件且联动件的前端与导向部的后端相铰接,所述联动件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调节件,联动件上还套设有位于所述限位件和调节件之间的主弹簧。由于联动件穿过设置于手柄上的限位件,因此当向上掰动手柄时,能够带夹头向前移动,使夹口打开。使用时,夹头以打开的状态插设于被夹持物上,被夹持物如车厢的夹持部,然后向下掰动手柄,在掰动手柄的过程中,夹口的开口大小逐渐减小,当夹口的开口大小减小至等于夹持部的厚度时,夹头不再移动,而继续向下掰动手柄的过程中会拉动限位件继续向联动件后端移动,导致主弹簧被压缩,从而形成夹紧力。
在上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中,所述联动件的前端具有铰接球头且在联动件上还套设有副弹簧,所述联动件通过铰接球头与所述导向部的后端相铰接,所述副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主弹簧的劲度系数,所述副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铰接球头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上。在向上掰动手柄进行卸载时,副弹簧能够对手柄向上打开的过程进行缓冲,避免手柄向上打开的过程中由于主弹簧的作用导致手柄直接撞击到横梁上,进而避免部件损坏或打伤操作人员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货物固定器通过手柄伸入横梁内直接与横梁进行铰接,这样连接手柄的联动件、夹头的导向部以及对导向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均能够形成内嵌至横梁内部的设计,能够避免或降低杂质对导向结构的影响,使得夹头移动稳定、平顺,大大提升了货物固定器的操作手感。
2、本货物固定器将联动件、导向结构、主弹簧、副弹簧等均设置与横梁内部,避免了较多零部件裸露在外的情况,使得货物支撑器整体较为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3、本货物固定器由于导向结构设置与横梁内部,导向结构上部设有顶部板体,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操作人员手部接触导向结构与夹头接触部位的风险,因此具有防夹手的特点,大大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货物支撑器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夹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导向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1、横梁;1a、顶部板体;1b、让位缺口;1c、侧板体;1d、顶板;1e、底板;1f、橡胶垫块一;2、夹头;21、导向部;211、侧导向板;212、上导向板;22、夹持部;3、夹口;4、手柄;41、侧板;42、主板体;5、导向套;51、限位部;52、门形导向通道;53、连接脚;6、支撑件;7、联动件;71、铰接球头;8、滚套;9、调节件;10、副弹簧;11、主弹簧;12、橡胶垫块二;13、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货物支撑器包括横梁1,横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夹持结构。本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横梁1端部的夹头2,夹头2具有导向部21和夹持部22,导向部21呈条形且沿横梁1轴向设置,横梁1为中空结构且夹头2的导向部21伸入横梁1内部,夹持部22连接在横梁1向外伸出横梁1的一端且相对导向部21向下弯折。为了在夹持过程中增加摩擦保证夹持的稳定性,横梁1的端面处固连有橡胶垫块一1f,同样在夹持部22上固定有与橡胶垫块一1f相对的橡胶垫块二12,此时夹持部22与橡胶垫块一1f之间形成夹口3,另外,在横梁1上还连接有用于带动夹头2沿横梁1轴向来回移动从而改变夹口3开口大小的手柄4。
结合图2、图3所示,横梁1为一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该横梁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体1c,两块侧板体1c的顶边之间连接有顶板1d,图5所示,两块侧板体1c的底边之间还连接有底板1e,横梁1上设有位于导向部21上侧的顶部板体1a,顶部板体1a位于横梁1的端部且与顶板1d之间相互间隔形成让位缺口1b,手柄4的一端伸入让位缺口1b内并铰接于横梁1的内壁上,横梁1内部且位于顶部板体1a的下侧还设有与导向部21相配合并对夹头2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本夹持结构将与导向部21相配合的导向套5也设置于横梁1的内部,同时在横梁1上还设置位于导向套5上侧的顶部板体1a,实现了导向套5的内藏式设计,避免了导向套5与导向部21相配合的部位直接裸露在外的情况,使得导向套5不易受到外界杂质的干扰而始终保持较高的导向稳定性,最终保证了夹头2更为稳定、平顺地移动,使得货物支撑器使用稳定、操作手感好。
具体地,结合图3至图6所示,导向结构为固定在横梁1内部的导向套5,导向套5为塑料材料制成,夹头2的导向部21穿过导向套5且与导向套5形成滑动配合,横梁1内部固连有两个位于导向部21下方的支撑件6,两个支撑件6等高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作为优选,支撑件6为铆钉,导向套5位于支撑件6与顶部板体1a之间,导向套5的顶部贴靠并定位在顶部板体1a上,导向套5底部具有四个连接脚53,每个连接脚53上均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个支撑件6穿过其中两个连接脚53上的通孔,另外一个支撑件6穿过另外两个连接脚53上的通孔。通过设置支撑件6,对导向套5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依靠顶部板体1a对导向套5的定位,使得导向套5固定稳定,进而稳定地对夹头2进行导向,使夹头2移动稳定。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夹头2的导向部21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侧导向板211和连接在两块侧导向板211顶边之间的上导向板212,导向套5具有两端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底壁上还具有沿通孔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部51,限位部51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与导向部21相匹配的门形导向通道52,导向部21滑动穿设在门形导向通道52内。这样的结构使得导向套5与导向部21之间具有较大的配合面积,从而增加了导向的稳定性和导向的精度,使得夹头2移动稳定。
为了实现手柄4带动夹头2动作,如图3和图5所示,横梁1内还设有联动件7,联动件7分别与手柄4和夹头2的导向部21相连接且手柄4通过联动件7带动夹头2移动。具体地,手柄4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41和连接在两块侧板41顶边之间的主板体42,两块侧板41的前端伸入让位缺口1b内并一一对应地铰接在横梁1两块侧板体1c的内壁上。作为优选,手柄4的侧板41与横梁1的侧板体1c之间通过铆钉进行铰接。手柄4的两块侧板41之间还设有限位件13,联动件7呈杆状,联动件7穿过限位件13且联动件7的前端与导向部21的后端相铰接,联动件7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调节件9,联动件7上还套设有位于限位件13和调节件9之间的主弹簧11。联动件7的前端具有铰接球头71且在联动件7上还套设有副弹簧10,联动件7通过铰接球头71与导向部21的后端相铰接,副弹簧10的劲度系数小于主弹簧11的劲度系数,副弹簧10的一端抵靠在铰接球头71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13上。由于联动件7穿过设置于手柄4上的限位件13,因此当向上掰动手柄4时,能够带夹头2向前移动,使夹口3打开。使用时,夹头2以打开的状态插设于被夹持物上,被夹持物如车厢的夹持部22,然后向下掰动手柄4,在掰动手柄4的过程中,夹口3的开口大小逐渐减小,当夹口3的开口大小减小至等于夹持部22的厚度时,夹头2不再移动,而继续向下掰动手柄4的过程中会拉动限位件13继续向联动件7后端移动,导致主弹簧11被压缩,从而形成夹紧力。在向上掰动手柄4进行卸载时,副弹簧10能够对手柄4向上打开的过程进行缓冲,避免手柄4向上打开的过程中由于主弹簧11的作用导致手柄4直接撞击到横梁1上,进而避免部件损坏或打伤操作人员的情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导向结构存在不同:如图9和图10所示,横梁1上设有位于导向部21上侧的顶部板体1a,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在横梁1端部的两个支撑件6,两个支撑件6均位于导向部21的下方,两个支撑件6等高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每个支撑件6上均转动套设有滚套8,导向部21的底面支撑在滚套8上,导向部21的顶面与顶部板体1a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导向部21的顶面与顶部板体1a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可以是导向部21的顶面与顶部板体1a的底面之间接触或者存在微量的间隙。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向部21在进行平移的过程中,滚套8能够进行转动以减小摩擦力,使得夹头2移动顺畅、稳定性好。
如图11和图12所示,夹头2的导向部21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侧导向板211和连接在两块侧导向板211顶边之间的上导向板212,两块侧导向板211的底边均支撑在滚套8上,上导向板212的顶面与顶部板体1a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两侧导向板211外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横梁1两块侧板体1c内壁之间的距离。导向部21具有上导向板212,而滚套8位于上导向板212的下方被上导向板212遮挡,这样外界的杂质难以掉落至滚套8与侧导向板211的配合面处,使得导向结构始终对夹头2形成稳定地导向。同时,本导向结构中,顶部板体1a与滚套8相配合,限制了导向部21上下方向的偏移,两侧导向板211外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横梁1两块侧板体1c内壁之间的距离,限制了导向部21左右方向的偏移。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向部21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偏移都进行了限制,从而保证了夹头2移动的稳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横梁;1a、顶部板体;1b、让位缺口;1c、侧板体;1d、顶板;1e、底板;1f、橡胶垫块一;2、夹头;21、导向部;211、侧导向板;212、上导向板;22、夹持部;3、夹口;4、手柄;41、侧板;42、主板体;5、导向套;51、限位部;52、门形导向通道;53、连接脚;6、支撑件;7、联动件;71、铰接球头;8、滚套;9、调节件;10、副弹簧;11、主弹簧;12、橡胶垫块二;13、限位件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3)

1.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货物支撑器包括横梁(1),本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横梁(1)端部的具有导向部(21)的夹头(2),所述横梁(1)上连接有手柄(4),所述手柄(4)能带动夹头(2)沿横梁(1)轴向来回移动使得夹头(2)在夹紧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为中空结构且夹头(2)的导向部(21)伸入横梁(1)内部,所述横梁(1)内部还设有与导向部(21)相配合并对夹头(2)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横梁(1)的顶部还具有让位缺口(1b)且在横梁(1)内设有联动件(7),所述手柄(4)的一端伸入让位缺口(1b)内并铰接于横梁(1)的内壁上,所述联动件(7)分别与手柄(4)和夹头(2)的导向部(21)相连接且手柄(4)通过联动件(7)带动夹头(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上设有位于导向结构上侧的顶部板体(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固定在横梁(1)内部的导向套(5),所述夹头(2)的导向部(21)穿过所述导向套(5)且与导向套(5)形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内部还固连有位于所述导向部(21)下方的支撑件(6),所述横梁(1)上设有位于导向套(5)上侧的顶部板体(1a),所述导向套(5)位于支撑件(6)与顶部板体(1a)之间且导向套(5)的底部连接在支撑件(6)上,所述导向套(5)的顶部贴靠并定位在所述顶部板体(1a)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2)的导向部(21)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侧导向板(211)和连接在两块侧导向板(211)顶边之间的上导向板(212),所述导向套(5)为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导向套(5)具有两端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底壁上还具有沿通孔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部(51),所述限位部(51)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与导向部(21)相匹配的门形导向通道(52),所述导向部(21)滑动穿设在所述门形导向通道(5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件(6)等高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导向套(5)的底部与每个支撑件(6)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接脚(53),所述连接脚(53)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支撑件(6)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为一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该横梁(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体(1c),两块侧板体(1c)的顶边之间连接有顶板(1d),所述顶部板体(1a)位于横梁(1)的端部且与顶板(1d)之间相互间隔形成上述的让位缺口(1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41)和连接在两块侧板(41)顶边之间的主板体(42),两块侧板(41)的前端伸入让位缺口(1b)内并一一对应地铰接在横梁(1)两块侧板体(1c)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上设有位于所述导向部(21)上侧的顶部板体(1a),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在横梁(1)内部的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位于导向部(21)的下方,所述支撑件(6)上转动套设有滚套(8),所述导向部(21)的底面支撑在所述滚套(8)上,导向部(21)的顶面与顶部板体(1a)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支撑件(6)上均设有滚套(8),两个支撑件(6)等高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为一横截面呈矩形的方管,该横梁(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体(1c),所述夹头(2)的导向部(21)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侧导向板(211)和连接在两块侧导向板(211)顶边之间的上导向板(212),两块侧导向板(211)的底边均支撑在所述滚套(8)上,所述上导向板(212)的顶面与顶部板体(1a)的底面形成滑动配合,两侧导向板(211)外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横梁(1)两块侧板体(1c)内壁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两块侧板(41)之间还设有限位件(13),所述联动件(7)呈杆状,该联动件(7)穿过所述限位件(13)且联动件(7)的前端与导向部(21)的后端相铰接,所述联动件(7)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调节件(9),联动件(7)上还套设有位于所述限位件(13)和调节件(9)之间的主弹簧(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7)的前端具有铰接球头(71)且在联动件(7)上还套设有副弹簧(10),所述联动件(7)通过铰接球头(71)与所述导向部(21)的后端相铰接,所述副弹簧(10)的劲度系数小于主弹簧(11)的劲度系数,所述副弹簧(10)的一端抵靠在铰接球头(71)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13)上。
CN202010395252.4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Active CN111619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252.4A CN111619436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ES20203439T ES2945859T3 (es) 2020-05-12 2020-10-22 Estructura de sujeción de soporte de cargamento
EP20203439.3A EP3909810B1 (en) 2020-05-12 2020-10-22 Clamping structure of cargo suppor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252.4A CN111619436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436A CN111619436A (zh) 2020-09-04
CN111619436B true CN111619436B (zh) 2021-11-19

Family

ID=7226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5252.4A Active CN111619436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09810B1 (zh)
CN (1) CN111619436B (zh)
ES (1) ES2945859T3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22970C2 (de) * 1984-06-22 1986-04-30 TS Gesellschaft für Transport- und Sicherungssysteme mbH, 5600 Wuppertal Vorrichtung zum schnell-löslichen Festklemmen eines Raumteilers an Begrenzungswänden
DE9204539U1 (zh) * 1992-04-02 1992-06-17 F. Hesterberg & Soehne Gmbh & Co Kg, 5828 Ennepetal, De
DE20012731U1 (de) * 1999-12-13 2000-12-14 Ancra Jungfalk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ichern von Ladegut auf der Ladefläche eines Fahrzeuges
US7410335B2 (en) * 2004-09-07 2008-08-12 Burns Bros., Inc. Cargo stabilizing structures
CN1970340B (zh) * 2006-12-06 2011-06-0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F形货夹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09033320A1 (de) * 2009-07-15 2011-02-24 Manfred Berger Zwischenwandverschlu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9810A1 (en) 2021-11-17
EP3909810B1 (en) 2023-03-29
ES2945859T3 (es) 2023-07-10
CN111619436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3017B2 (en) Slide rail assembly
DE112006001672B4 (de) Umschlagverfahren mit Umschlagvorrichtung
CN111619436B (zh) 一种货物支撑器的夹持结构
US20210045529A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KR100791495B1 (ko) 앵글의 호형 밴딩장치
JP6387437B1 (ja) プレスブレーキ
KR101654925B1 (ko) 가구용 슬라이딩 도어의 쳐짐 방지장치
CN109201964B (zh) 一种电器教学实验用电线剪断机
US9381760B2 (en) Sheet process device
WO2018188668A1 (zh) 一种键盘安装件的通用桌面自动安装装置
DE1096809B (de) Halte- und Belastungseinrichtung fuer die Streckwerksoberwalzen an Feinspinnmaschinen und Spinnereimaschinen
JP6611840B2 (ja) エビ延伸具及びエビ延伸装置
JPH0411184A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ビンのフロントウインド開閉装置
JPH11301861A (ja) 引き出し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17198U (ja) 展示ケースの扉開閉装置
US20230099003A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CN215435019U (zh) 滚筒推进机构和滚筒包胶机
CN113951634B (zh) 一种隔板式带有易位功能的防尘讲台
CN219729271U (zh) 一种环保果皮箱
KR970001681Y1 (ko) 배전함
KR20110003607A (ko) 도어 개폐구조
KR101834869B1 (ko) 폴딩도어 고정구조
KR960007833Y1 (ko) 스트립 선단부 절곡장치
JPH11170328A (ja) 射出成形機の安全扉
JP6234245B2 (ja) ワークの移送装置及びワークの把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