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191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191A
CN111615191A CN201910131337.9A CN201910131337A CN111615191A CN 111615191 A CN111615191 A CN 111615191A CN 201910131337 A CN201910131337 A CN 201910131337A CN 111615191 A CN111615191 A CN 111615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physical resource
time slot
turn
resour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13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昊
黄�俊
刘路
周将运
王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1313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8619 priority patent/WO20201688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资源利用率信息,当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时,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本申请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提高了配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飞速,而NR(New Radio,新空口)无线通信系统作为不断演进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结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能源节约也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之一。如何在保证通信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基站能源损耗也已成为当今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大重要关注点。
一般而言,1个基站下行发送功能模块包括:数字基带单元101、中频单元102、射频单元103以及天线104,如图1所示。而在射频单元103中所包含的功率放大器为基站下行发送的主要耗能模块之一。在通信系统中,通常功率放大器默认为持续打开状态,比较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资源利用率信息,当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时,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读取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包括获取资源利用率信息,当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时,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提高了配置效率,有利于基站节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基站通信系统下行传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符号关断处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流程图(符号关断);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流程图(符号开启);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当通信业务量较低时,此时电能利用率较低,即能耗相对于实际处理的业务量有较多的浪费,可以考虑关闭部分功率放大器。
在NR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配置较为灵活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对于每个slot(时隙)而言,通常可配置12-14个符号。在NR相关标准中,共有TypeA(类型A)和TypeB(类型B)两种时域资源配置方式,两种时域资源配置分别通过配置PDSCH符号的起始位置和符号长度来决定PDSCH在时域所占用的资源。其中,在TypeA配置方式中,当循环前缀采用Normal cyclic prefix(标准循环前缀)时,可配置符号起始位置{0,1,2,3},而符号长度可配置为{3,…,14},当循环前缀采用Extended cyclic prefix(扩展循环前缀)时,可配置符号起始位置{0,1,2,3},而符号长度可配置为{3,…,12}。在TypeB配置方式中,当循环前缀采用Normal cyclic prefix时,可配置符号起始位置{0,…,12},而符号长度可配置为{2,4,7},当循环前缀采用Extendedcyclic prefix时,可配置符号起始位置{0,…,10},而符号长度可配置为{2,4,6}。
相对于上一代移动通信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而言,由于未提供如此灵活的符号时域资源配置,因而无法根据特定需求进行相应的PDSCH符号开启数的灵活调整。而NR标准所提供的灵活的符号时域资源配置,可根据不同场景下的业务情况,进行相应的PDSCH符号开启数限制,即在部分符号上关闭射频通路,可在一定程度上在业务闲时降低基站的整机功耗情况,达到基站节能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以PDSCH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此,PDCCH也可应用本申请。
本申请中,根据基站对于业务量的判断,进行自适应的发送符号关闭,通过灵活的NR符号配置进行相应的符号关断,以此来达到降低NR基站发送电能损耗的目的,达到NR基站节能的效果。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资源利用率信息;
步骤202,当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时,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其中,根据资源利用率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可进行集中调度,提高了配置效率,且有利于基站节能。
其中,步骤201中,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包括:时隙(slot)的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其中:任一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为该时隙内调度的物理资源块和该时隙内可用的物理资源块的比值。即: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041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利用率信息也可以是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利用率,即: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042
当然,资源利用率也可以是其他表征资源占用比例的信息。
其中,符号状态调整条件包括符合关断条件和符号开启条件。
符号调整包括符号关断和符号开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包括:
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其中,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通过该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和该时隙之前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获得;
或者,当前监测窗内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平均值小于等于第二关断门限;其中,监测窗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或者,当前监测窗内的连续N1个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小于等于第三关断门限;所述N1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所述监测窗包含的时隙数;
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小于等于第四关断门限。
上述为符号关断条件。
其中,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通过该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和该时隙之前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获得的方式比如为:
PRB利用率滤波(n)=α×PRB利用率(n)+(1-α)×PRB利用率滤波(n-1)
其中,α为一调节系数,0≤α≤1,PRB利用率滤波(n)为第n个时隙的PRB利用率滤波值,PRB利用率(n)为第n个时隙的PRB利用率值,PRB利用率滤波(n-1)为第n-1个时隙的PRB利用率滤波值。对第一个时隙,不存在前一时隙,因此,可以直接将PRB利用率(1)作为PRB利用率滤波(1),当然,也可以为PRB利用率滤波(0)赋初始值,从而根据PRB利用率(1)和PRB利用率滤波(0)得到PRB利用率滤波(1)。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示例,可以通过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和之前的更多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获得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包括: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生效且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其中,从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经过了L个时隙后,PRB利用率滤波值开始生效,所述L大于等于1。当然,也可以在从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生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包括: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确定符号调整数量,根据所述符号调整数量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确定符号调整数量包括:
所述符号调整数量为符号关断数,且:
符号调整数量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051
其中,P为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或者,当前监测窗内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最大值,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ShutoffProtect为符号关断保护间隔,且0≤ShutoffProtect<1,NPDSCH为一个时隙内开启的PDSCH符号数。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符号调整数量为符号关断数时,根据所述符号调整数量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后,还包括:
根据各符号上配置的其他信号,确定关断符号位置;其中,其他信号包括: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追踪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等信号。
根据所述关断符号位置关断对应的射频通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符号上配置的其他信号,确定关断符号位置包括:当待关断的符号上配置了参考信号时,保持该符号的开启状态。所述参考符号包括CSI-RS、TRS、SSB等。比如,当前PDCCH配置了符号0与符号1,PDSCH配置了符号2至符号13,运算得到可进行符号关断数为3,此时,PDSCH配置符号2至符号10,符号11至13待关断,但符号13上配置了CSI-RS,则保持符号13开启,最终关断符号11和符号1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包括:
当前时隙的PRB利用率滤波值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比如,PRB利用率滤波值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或者,PRB利用率滤波值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等等。
或者,当前监测窗内有至少预设数量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比如,监测窗内有至少M1个时隙的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监测窗内有至少M2个时隙的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等等。
或者,当前时隙的PRB利用率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比如,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或者,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等等。
上述为符号开启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包括:根据当前满足的符号状态调整条件中的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的符号调整数量,确定符号开启数,根据所述符号开启数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不同的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不同的符号调整数量,因此,直接根据所满足的符号调整条件中的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的符号调整数量即可确定需开启的符号数,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示例,也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符号开启数,比如,直接开启全部符号,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的符号调整数量包括:
当大于等于第一开启门限时,开启全部符号;
当大于等于第二开启门限且小于所述第一开启门限时,开启最小开启符号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门限仅为示例,比如,可以设置更多门限,第一开启门限,第二开启门限,第三开启门限;则:
当大于等于第一开启门限时,开启全部符号;
当大于等于第二开启门限且小于所述第一开启门限时,开启4个符号。
当大于等于第三开启门限且小于所述第而开启门限时,开启2个符号。
下面通过符号关断和符号开启具体实施例分别说明本申请。
符号关断主要针对在业务负荷较低时,通过PRB利用率进行识别,匹配至不同的符号关断数,将频域资源尽可能饱和利用,从而空余处相应的时域资源以进行符号关断。即当PRB利用率较低时,可关断部分符号,不进行数据发送,而尽可能的利用打开符号的频域空间,可如示意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1,符号关断功能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符号关断功能也可以由系统配置,无需进行打开。
步骤402,进行符号关断条件监测;
符号关断条件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比如,可以判断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或者,当前监测窗内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平均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关断门限;或者,当前监测窗内的连续N1个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关断门限;所述N1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所述监测窗包含的时隙数;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小于等于第四关断门限。
步骤403,当满足符号关断条件时,获取可关断符号数;
比如,根据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081
获取可关断符号数,P为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或者,当前监测窗内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最大值,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其余参考前述实施例。
步骤404,获取可关断符号位置;
其中,获取可关断符号数后,可根据TypeA与TypeB的配置方式与配置组合、结合SSB、CSI-RS、PDCCH等信号的配置对时域符号资源配置进行调整以匹配可关断符号数。当PDSCH待关断符号遇到参考信号如CSI-RS、TRS、SSB等的情况下,则该符号可不进行关断。
步骤405,通知射频单元进行符号关断,即关断可关断符号对应的射频通路。
当进行了符号关断后,相应的射频单元即可关闭相应的通路,其中包括耗能较为严重的功率放大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相对于传统的NR基站射频通路持续打开的处理方式,较好了利用了NR灵活的PDSCH符号时域资源配置,通过对于业务量的识别,在业务量较小(PRB利用率较小,或PRB利用率滤波值较小,或者,监测窗内的PRB利用率平均值较小等等)的时间段,尽可能的充分利用频域资源,释放部分时域符号进行关断,以此来达到基站节能的目的。
下面通过三个不同的方案对符号关断进行进一步说明。
【符号关断方案一】
本方案中,使用PRB利用率历史值滤波进行符号关断判断与计算。
首先,针对每个slot进行PRB利用率的滤波处理,得到PRB利用率滤波值:
PRB利用率滤波(n)=α×PRB利用率(n)+(1-α)×PRB利用率滤波(n-1)
其中,α为一调节系数,0≤α≤1,PRB利用率滤波(n)为第n个时隙的PRB利用率滤波值,PRB利用率(n)为第n个时隙的PRB利用率值,PRB利用率滤波(n-1)为第n-1个时隙的PRB利用率滤波值。
从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认为经过了L个slot后(L大于等于1),PRB利用率滤波值开始生效,设定第一关断门限ThrShutoff1(0<ThrShutoff1<1,比如取60%),当PRB利用率滤波值生效且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ThrShutoff1时,则进行符号关断,此时符号关断数可计算为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091
其中,ShutoffProtect为符号关断保护间隔,0≤ShutoffProtect<1,如10%。PDSCH符号数即为NPDSCH,即一个时隙内开启的PDSCH符号数。
计算出符号关断数后,可根据基站配置灵活调整PDSCH符号时域资源TypeA或TypeB配置下的起始位置与符号长度,以达到关闭部分符号的效果。可根据TypeA与TypeB的配置方式与配置组合、结合SSB、CSI-RS、PDCCH等信号的配置进行灵活的资源调整以达到可关断的符号数。当PDSCH待关断符号遇到参考信号如CSI-RS、TRS、SSB等的情况下,则该符号可不进行关断。
具体流程可如下步骤所示:
获取根据PRB利用率计算所得的可关断符号数;
根据各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业务对应的时域资源配置项,选取最为匹配符号关断数的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结合SSB、TRS、CSI-RS、PDCCH等信号的配置情况,确定最终关断符号位置。
在得到了符号关断的准确位置后,则可由数字基带单元通知射频单元在该符号上进行射频通路的关断,以此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完成符号关断后,PRB利用率滤波值进行重置,比如进行清零,即后续计算PRB利用率滤波值时,不再使用之前的PRB利用率滤波值,重新开始计算PRB利用率滤波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PRB利用率滤波值进行符号关断检测,PRB利用率更为平滑,判断更为准确。
【符号关断方案二】
本方案中,使用监测窗进行符号关断判断与计算。
当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随即开始在监测窗的范围内开始记录实时的PRB利用率,监测窗包含N个时隙,当监测窗内PRB利用率满(即记录了N个时隙的PRB利用率)时,则统计监测窗内PRB利用率的平均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关断门限ThrShutoff2(0<ThrShutoff2<1,如60%),或统计监测窗内是否有连续N1个实时的PRB利用率小于等于第三关断门限ThrShutoff3(0<ThrShutoff3<1,如60%),如果是,取该监测窗内各时隙的PRB利用率的最大值进行符号关断数的计算: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101
其中ShutoffProtect为符号关断保护间隔,0≤ShutoffProtect<1,如10%。计算出符号关断数后,可根据基站配置灵活调整PDSCH符号时域资源TypeA或TypeB配置下的起始位置与符号长度,以达到关闭部分符号的效果。在得到了符号关断的准确位置后,则可由数字基带单元通知射频单元在该符号上进行射频通路的关断,以此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可参考符号关断方案一。
当完成符号关断后,将监测窗进行清0,即清除监测窗内的PRB利用率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取监测窗内各时隙的PRB利用率的平均值进行符号关断数的计算,即将上述式内的窗内PRB利用率最大值替换为监测窗内各时隙的PRB利用率的平均值。
【符号关断方案三】
本方案中,使用实时PRB利用率进行符号关断的判断与可关断符号数的计算,即直接使用当前时隙的PRB利用率进行符号关断的判断与可关断符号数的计算。
从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认为PRB利用率值开始生效,设定第四关断门限ThrShutoff4(0<ThrShutoff4<1,如60%),当PRB利用率生效且小于等于第四关断门限ThrShutoff4时,则进行符号关断,此时符号关断数可计算为:
Figure BDA0001975374730000111
其中,ShutoffProtect为符号关断保护间隔,0≤ShutoffProtect<1,如10%。计算出符号关断数后,可根据基站配置灵活调整PDSCH符号时域资源TypeA或TypeB配置下的起始位置与符号长度,以达到关闭部分符号的效果。
当完成符号关断后,PRB利用率值进行重置,比如进行清零。
在得到了可关断的符号数后,可根据TypeA与TypeB的配置方式与配置组合、结合SSB、CSI-RS、PDCCH等信号的配置进行灵活的资源调整以达到可关断的符号数。当PDSCH待关断符号遇到参考信号如CSI-RS、TRS、SSB等的情况下,则该符号可不进行关断。在得到了符号关断的准确位置后,则可由数字基带单元通知射频单元在该符号上进行射频通路的关断,以此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符号关断保护间隔ShutoffProtect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如下以TypeA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符号关断的实现,TypeB类似,不再赘述。
假设在Normal cyclic prefix的情况下,slot内从起始位置符号2开始配置了14个PDSCH符号,即符号2至符号13,符号0与符号1配置了PDCCH符号,此时在该slot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13)配置了CSI-RS信号,此时假设配置策略为:不改变PDSCH符号的起始位置,仅改变PDSCH符号的长度,因而此例中仅可从slot后部开始进行符号关断。
当计算得到可关断符号数为1时,由于最后1个符号配置了CSI-RS,则此时不进行关断。
当计算得到可关断符号数为3时,由于最后1个符号配置了CSI-RS,则PDSCH符号长度配置变更为11,可关断符号11与符号12,符号13由于存在CSI-RS,则不进行关断。
如图5所示,为符号开启的实现方案流程图,包括:
步骤501,符号开启功能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符号开启功能也可以预配置,无需进行打开。
步骤502,进行符号开启条件监测;
符号开启条件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比如,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是否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或者,当前监测窗内是否至少有预设数量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是否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
步骤503,当满足符号开启条件时,获取需开启符号数;
参考前述实施例确定开启符号数,具体的,根据所满足的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的开启符号数,确定开启符号数。
步骤504,获取需开启符号位置;
具体的,根据当前的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和开启符号数确定开启符号位置。
步骤505,通知射频单元进行符号开启,即开启需开启符号对应的射频通路。
符号关断功能打开时,则相应的开启了符号开启功能,与符号关断功能相同,可使用与可选方案一、二、三中相对应的PRB利用率历史值滤波、监测窗或实时PRB利用率进行符号开启判断。
下述实施例中,设定2个开启门限:第一开启门限ThrOpen1和第二开启门限ThrOpen2,分别对应不同的开启符号数(其中,ThrOpen1对应开启全部符号、ThrOpen2对应最小开启符号数,且ThrOpen1大于ThrOpen2),需要说明的是,除ThrOpen1、ThrOpen2外,也可设置更多的门限,匹配不同的开启符号数粒度。
【符号开启方案一】
本方案中,使用PRB利用率历史值滤波进行符号开启判断。
获取PRB利用率滤波值,其中,PRB利用率滤波值的计算与【符号关断方案一】中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PRB利用率滤波值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全部可开启的符号,当PRB利用率滤波值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设定的最小开启符号数。
或者,从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认为经过了L个slot后(L大于等于1),PRB利用率滤波值开始生效,当PRB利用率滤波值生效且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全部可开启的符号,当PRB利用率滤波值生效且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设定的最小开启符号数。
【符号开启方案二】
本方案中,使用监测窗进行符号开启判断。
在监测窗的范围内开始记录实时的PRB利用率,监测窗包含N个时隙,当窗内PRB利用率满(即记录了N个时隙的PRB利用率)时,若监测窗内有至少M1个时隙的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则开启所有可开启的PDSCH符号,若监测窗内有至少M2个时隙的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设定的最小开启符号数。其中,M1小于等于N,M2小于等于N。
其中,符号开启和符号关断的监测窗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符号开启方案三】
本方案中,使用实时PRB利用率进行符号开启判断,即直接使用当前时隙的PRB利用率进行符号开启判断。实时PRB利用率与【符号关断方案三】中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实时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全部可开启的符号,当实时PRB利用率大于等于门限ThrOpen2且小于门限ThrOpen1时,则开启设定的最小开启符号数。
在得到需开启的符号数后,可根据TypeA与TypeB的配置方式与配置组合,在原符号关断的基础上灵活开启所需开启的符号数。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方案中的ThrOpen1和ThrOpen2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如下以TypeA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符号开启的实现,TypeB类似,不再赘述。
假设在Normal cyclic prefix的情况下,进行了若干次符号关断后slot内从起始位置符号0开始配置了9个PDSCH符号即符号0至符号8,在该slot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13)配置了CSI-RS参考信号,该符号保持开启。假设配置策略为:不改变PDSCH符号的起始位置,仅改变PDSCH符号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最小开启符号数设定为2。
若此时根据符号开启条件,满足全部符号开启条件,则开启全部PDSCH符号,即PDSCH符号起始位置仍配置为0,符号长度配置为14。
若此时根据符号开启条件,满足最小开启符号数的开启条件,则开启最小可开启的PDSCH符号数,此处即为2。此时PDSCH符号起始位置仍配置为0,符号长度可配置为11(之前配置了9个PDSCH符号,再开启2个),即符号0至符号10。因此符号11和符号12仍可保持符号关断状态,而符号13由于存在CSI-RS信号,始终保持符号开启状态。
当有符号开启后,可由数字基带单元通知射频单元在该符号上进行射频通路的开启,以此来恢复在该符号上的数据发送。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60,包括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所述存储器610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620读取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710,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710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3)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资源利用率信息,当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时,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包括: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其中:任一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为该时隙内调度的物理资源块和该时隙内可用的物理资源块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包括:
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其中,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通过该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和该时隙之前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获得;
或者,当前监测窗内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平均值小于等于第二关断门限;
或者,当前监测窗内的连续N1个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小于等于第三关断门限;所述N1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所述监测窗包含的时隙数;
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小于等于第四关断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包括: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生效且小于等于第一关断门限,其中,从符号关断功能开启后经过了L个时隙后,PRB利用率滤波值开始生效,所述L大于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包括: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确定符号调整数量,根据所述符号调整数量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确定符号调整数量包括:
所述符号调整数量为符号关断数,且:
所述符号调整数量
Figure FDA0001975374720000021
其中,P为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或者,当前监测窗内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最大值,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ShutoffProtect为符号关断保护间隔,且0≤ShutoffProtect<1,NPDSCH为一个时隙内开启的PDSCH符号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符号调整数量为符号关断数时,根据所述符号调整数量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后,还包括:
根据各符号上配置的其他信号,确定关断符号位置;
根据所述关断符号位置关断对应的射频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符号上配置的其他信号,确定关断符号位置包括:当待关断的符号上配置了参考信号时,保持该符号的开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符号状态调整条件包括:
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其中,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通过该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和该时隙之前的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滤波值获得;
或者,当前监测窗内有至少预设数量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
或者,当前时隙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位于预设开启门限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包括:根据当前满足的符号状态调整条件中的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的符号调整数量,确定符号开启数,根据所述符号开启数调整时域符号资源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开启门限范围对应的符号调整数量包括:
当大于等于第一开启门限时,开启全部符号;
当大于等于第二开启门限且小于所述第一开启门限时,开启最小开启符号数。
12.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读取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1910131337.9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615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1337.9A CN111615191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128619 WO2020168824A1 (zh) 2019-02-22 2019-12-2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1337.9A CN111615191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191A true CN111615191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4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1337.9A Pending CN111615191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5191A (zh)
WO (1) WO202016882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362A (zh) * 2021-02-01 2022-08-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30144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域资源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072274A1 (zh) * 2021-10-30 2023-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66B (zh) * 2011-09-27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lte基站电能损耗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00263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882203B (zh) * 2017-05-10 2021-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362A (zh) * 2021-02-01 2022-08-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45362B (zh) * 2021-02-01 2024-04-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30144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域资源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072274A1 (zh) * 2021-10-30 2023-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8824A1 (zh) 2020-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2378B1 (ko) 자원 구성 방법, 자원 획득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CN111615191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8143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94008A1 (zh) 一种下行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0099451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596972B (zh) 睡眠状态的确定方法、终端及可读介质
CN103493402A (zh) 用来控制用于固定设备的寻呼的技术
EP3829236A1 (en) Downlink de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1031602B (zh) 带宽部分的更新方法及终端
CN113840357A (zh) 基站通道关断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75811B (zh) 一种指示信令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11819808A (zh)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422166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of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897043A1 (en)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end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1010723B (zh) 一种用于基站的rru数据合并的方法、系统及处理装置
US20230308333A1 (en) Adaptiv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suppre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Rostami et al. Robust pre-grant signaling for energy-efficient 5G and beyond mobile devices
CN111315002A (zh) 节能指示及节能的方法及基站、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054283A1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configur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351875A1 (en) Time-domain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4779879A (zh) 频压调节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20233280A1 (zh) 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98786A1 (zh) 能耗控制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66360A1 (zh) 一种自适应配置bwp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430722A (zh) 一种载波聚合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