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5362A -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5362A
CN114845362A CN202110139784.6A CN202110139784A CN114845362A CN 114845362 A CN114845362 A CN 114845362A CN 202110139784 A CN202110139784 A CN 202110139784A CN 114845362 A CN114845362 A CN 114845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period
closed
time slots
time slot
resource ut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97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5362B (zh
Inventor
徐明宇
刘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97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5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5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5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04W52/225Calculation of statistics, e.g. average, vari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实现了一次关闭多个时隙或子帧,降低了基站能耗,解决了现有步长式关断方案不能快速节约能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迅速发展,追求最大频谱效率、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系统基站功耗效率问题,也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关注点。运营商越来越多的致力于降低移动网络的功耗,以通过节能方案降低运营费用。
但是现有基站不能达到快速节约能耗和快速恢复数据传输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基站不能达到快速节约能耗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激活状态;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时,基站进入节能激活状态,并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其中,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基于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占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开启已关闭时隙;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将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与所述激活时隙个数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Figure BDA0002928159220000021
其中,Ndl_active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Ndl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RPDSCH_average表示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RPDSCH_UP_thr_subframe表示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并基于所述关闭顺序对所述待关闭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以及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一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二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三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确定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得到第四时隙队列;
从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筛选出第五时隙队列,其中所述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除所述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将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为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
可选地,还包括:
针对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在没有数据传输时,关闭所有射频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时隙关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基于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最后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实现了一次关闭多个时隙或子帧,降低了基站能耗,解决了现有步长式关断方案不能快速节约能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基站在节能时采用亚帧关断步长式关断方案。但是步长式关断是一个一个子帧关断或开启,不能达到快速节约能耗和快速恢复数据传输的目的。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步长式关断方案不能达到快速节约能耗的问题。
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此外,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下面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具体的,本实施可以进行负荷统计,统计预设周期T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其中,预设周期T可以为系统帧号(简称SFN)周期。
步骤102: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基于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一次关闭的时隙个数。
具体的,在此并不具体限定一次关闭的时隙个数的数值,即一次关闭的时隙个数的数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通过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一次关闭的多个时隙,从而使得一次能够关闭多个时隙,进而使得能够降低基站的能耗。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时隙与子帧之间的转换关系,在确定一次关闭的时隙个数时,也同时确定了一次关闭的子帧个数。
步骤103: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具体的,基于预设周期内一次关闭的多个时隙,对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达到了快速节约能耗的目的。
这样,本实施例基于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最后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实现了一次关闭多个时隙或子帧,降低了基站能耗,解决了现有步长式关断方案不能快速节约能耗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当到达预设周期时,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激活状态;
当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时,基站进入节能激活状态,并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当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其中,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周期性判断是否触发基站节能激活状态。此时,在到达预设周期时,若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即预设周期内传输数据较少时,基站可以进入节能激活状态以节省能耗;若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即此时预设周期内传输数据较多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此时预设周期内关闭的时隙个数为0,以达到快速恢复数据传输的目的,保证系统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从而防止了节能激活去激活乒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基于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占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若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开启已关闭的时隙;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若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基于事件判断是否触发基站进入非激活状态。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即在基站处于节能激活期间,若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在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说明此时资源紧张,则立刻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快速开启已关闭时隙,以达到快速恢复数据传输的目的,保证系统性能;当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在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说明此时所需资源较少,则可以继续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以快速节约能耗。
此外,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时,可以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并将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与激活时隙个数的差值,确定为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具体的,基于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时,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Figure BDA0002928159220000081
其中,Ndl_active-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Ndl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RPDSCH_average表示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RPDSCH_UP_thr_subframe表示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
另外,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时,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A1: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其中,在确定待关闭的时隙时,可以先获取预设周期内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一时隙队列;
然后从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二时隙队列;从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三时隙队列;从预设周期内确定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得到第四时隙队列;
最后,从第一时隙队列中筛选出第五时隙队列,其中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第一时隙队列中除所述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并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具体的,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二时隙队列,由于需要保证系统性能,需要优先避开,不关闭;此外,预设周期内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三时隙队列,存在可能不发送公共信息的可能,避让优先级低,可以关闭;另外,预设周期内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所组成的第四时隙队列,可以不考虑关闭。基于上述考虑可以得到优先关闭的时隙,即第五时隙队列,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第一时隙队列中去除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
然后,可以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从这三个队列中选择待关闭的时隙,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性能。
例如,假设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为N1个,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个数为N2个,第三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个数为N3个,第二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个数为N4,且N1>N2+N3,且N1<N2+N3+N4,此时按照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优先将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确定为待关闭的时隙,然后再将第三时隙队列中的时隙确定为待关闭的时隙,最后将第二时隙队列中的部分时隙确定为待关闭的时隙。
此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关闭时隙会造成下行数据的聚集,引入时延,从对时延影响最小以及对未关闭时隙影响较小的方面,可以采用最大间隔分散关断时隙,如SFN选择间隔最大,如依次为SFN3、SFN1、SFN2,SFN0,SFN内选择间隔最大的时隙,即可以基于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并按照预设间隔,从预设周期内选择待关闭的时隙。
步骤A2:确定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并基于关闭顺序对待关闭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可以将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为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
例如,假设待关闭的时隙包括第五时隙队列和第三时隙队列中的时隙,则此时按照第五时隙队列和第三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关闭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再关闭第三时隙队列中的时隙。
再例如,假设待关闭的时隙包括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二时隙队列中的时隙,则此时按照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关闭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再关闭第三时隙队列中的时隙,最后关闭第二时隙队列中的时隙。
这样,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以及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不关闭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最后关闭公共信息必占的时隙,倒数第二关闭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系统性能。
另外,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在没有数据传输时,可以关闭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的所有射频通道。
这样,本申请通过基于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一次性确定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达到基于负荷变化,快速激活节能或去激活节能,从而达到快速节约能耗的同时,兼顾系统性能。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存储器220,收发机200,处理器210。
其中,在图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2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2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2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2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220可以存储处理器21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210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存储器2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20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2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激活状态;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时,基站进入节能激活状态,并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其中,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基于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占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开启已关闭时隙;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将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与所述激活时隙个数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Figure BDA0002928159220000121
其中,Ndl_active-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Ndl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RPDSCH_average表示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RPDSCH_UP_thr_subframe表示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并基于所述关闭顺序对所述待关闭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以及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一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二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三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确定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得到第四时隙队列;
从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筛选出第五时隙队列,其中所述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除所述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将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为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
可选地,针对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在没有数据传输时,关闭所述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的所有射频通道。
上述实施例能够实现方法实施例的所有方法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对此进行具体赘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确定模块302,用于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时隙关闭模块303,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激活状态;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时,基站进入节能激活状态,并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其中,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基于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占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开启已关闭时隙;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将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与所述激活时隙个数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Figure BDA0002928159220000141
其中,Ndl_active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Ndl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RPDCCH_average表示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RPDSCH_UP_thr_subframe表示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并基于所述关闭顺序对所述待关闭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以及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一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二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三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确定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得到第四时隙队列;
从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筛选出第五时隙队列,其中所述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除所述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将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为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节能控制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激活状态;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时,基站进入节能激活状态,并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其中,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基于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占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开启已关闭时隙;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将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与所述激活时隙个数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Figure FDA0002928159210000021
其中,Ndl_active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Ndl_slot_SFN_period表示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RPDSCH_average表示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RPDSCH_UP_thr_subframe表示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并基于所述关闭顺序对所述待关闭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以及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一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二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三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确定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得到第四时隙队列;
从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筛选出第五时隙队列,其中所述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除所述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将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为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针对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在没有数据传输时,关闭所述未关闭的子帧或时隙的所有射频通道。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到达所述预设周期时,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激活状态;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小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时,基站进入节能激活状态,并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当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时,基站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其中,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上限大于平均资源利用率下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之前,还包括:
当基站处于节能激活状态时,基于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占用率判断是否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不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大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上限的第一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一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进入节能去激活状态并开启已关闭时隙;
当所述预设周期内当前已关闭时隙的个数为0时,统计每个不关闭时隙的实际资源占用率小于突发业务资源利用率下限的第二连续发生次数,若所述第二连续发生次数到达第二预设门限值,保持节能激活状态并重新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包括:
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激活时隙个数;
将所述预设周期内的下行时隙个数与所述激活时隙个数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确定所述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并基于所述关闭顺序对所述待关闭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确定待关闭的时隙以及待关闭的时隙的关闭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所组成的第一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必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二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选出公共信息可能占用的时隙,得到第三时隙队列;
从所述预设周期内确定调度上行时隙的下行时隙,得到第四时隙队列;
从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筛选出第五时隙队列,其中所述第五时隙队列中的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队列中除所述第二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和第四时隙队列之外的时隙;
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按照所述第五时隙队列、第三时隙队列、第二时隙队列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待关闭的时隙。
16.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周期内的平均资源利用率;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平均资源利用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
时隙关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周期内待关闭的时隙个数,对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时隙进行关闭操作。
17.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39784.6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45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9784.6A CN11484536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9784.6A CN11484536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5362A true CN114845362A (zh) 2022-08-02
CN114845362B CN114845362B (zh) 2024-04-02

Family

ID=8256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9784.6A Active CN11484536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536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444B1 (en) * 1999-10-06 2005-02-22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T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650538A (zh) * 2018-06-26 2020-01-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89130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覆盖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1615191A (zh) * 2019-02-22 202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21005A (zh) * 2020-11-20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444B1 (en) * 1999-10-06 2005-02-22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T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650538A (zh) * 2018-06-26 2020-01-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89130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覆盖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1615191A (zh) * 2019-02-22 202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21005A (zh) * 2020-11-20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5362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2213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256293B1 (ko) 하트비트 신호 발생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826430B2 (en) Controlling uplink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59981A1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49348A1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31958A1 (zh) 一种指示节能信息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WO2021031888A1 (zh) Pdcch的监听方法和设备
EP4149160A1 (en) Partial s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271683A (zh) 一种基于ue能力进行通信的方法和ue及网络侧设备
CN115039471A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1294901A (zh) 进入睡眠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0650538B (zh) 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113092A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覆盖增强等级确定/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654079B (zh) 一种符号关断方法及装置
CN102695283B (zh) 下行子帧的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14845362A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313704B1 (ko) 불연속 수신을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US1154685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4319274A1 (en) Mode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1160035A1 (zh) 无线资源管理测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19468A1 (en) Resource s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01905B (zh) Csi-rs发送方法、设备及基站
CN115190506A (zh) 资源感知窗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30043124A (ko)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측정을 향상시키는 방법
KR20240060710A (ko) 업링크 정보 송신 방법, 수신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