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096A -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096A
CN111615096A CN202010721275.XA CN202010721275A CN111615096A CN 111615096 A CN111615096 A CN 111615096A CN 202010721275 A CN202010721275 A CN 202010721275A CN 111615096 A CN111615096 A CN 111615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less adapter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12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5096B (zh
Inventor
钟其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12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5096B/zh
Priority to CN202011419439.XA priority patent/CN112512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5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5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将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连接,建立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的有线数据连接;第一设备可以获取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并对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进行验证,当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预设的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时,第一设备基于握手协议与安全配对机制与无线适配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插拔连接,自动建立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之间的安全连接,避免用户参与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整个繁琐的过程,用户只需简单插拔即可完成第一设备与无线适配器的无线连接,更加快速便捷。

Description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支付设备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且复杂多变。例如将生物识别支付设备应用于支付、安全检查等各场景中。尤其是在支付场景中,利用生物识别支付设备对付款用户的识别已普及至许多大、中型超市、商店、大卖场等场所。即用户在支付时,通过生物识别支付设备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例如,人脸识别,识别验证通过时即可完成支付过程。在支付阶段通过“扫脸”来取代传统密码,无需用户完成指定动作配合,可拦截照片、面具、视频等攻击手段,优化了支付流程,方便了用户日常购物消费,提高了商家的交易效率,带动了零售业的发展。生物识别支付设备,除了可以作为独立收银设备外,还可以用于连接收银机来使用,而生物识别支付设备与收银机的数据连接纽带除了USB线的连接方式,还有无线连接方式,无线方式使设备间的连接摆脱距离和摆放方式等限制。但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无线适配器作为媒介建立无线连接,在第一次连接中通常需要用户通过手动搜索和选择设备来建立连接,使用过程中依赖人工操作,缺乏便捷性,降低产品体验。另外,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出厂绑定无线适配器来建立无线连接的设备,当无线适配器损坏或丢弃时,无法更换,与损坏或丢弃的无线适配器绑定的设备将无法使用,造成资源浪费,降低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更快捷、更安全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更快捷、更安全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建立同无线适配器的有线数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获取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将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设备中预设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以及确定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设备中预设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以及与所述无线适配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无线适配器与第二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线数据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无线收款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的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所述无线收款系统中的收款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保护电路,所述有线数据连接通过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之间的即插即连的有线连接实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无线适配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握手协议;向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并获取所述无线适配器的MAC地址;接收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的广播报文;向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连接请求;以及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握手协议,包括:向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握手请求;接收所述无线适配器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响应于所述握手请求的反馈数据;确认所述反馈数据与所述握手请求中的数据相匹配;以及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所述握手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包括蓝牙通信,所述无线适配器包括蓝牙适配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基于安全配对机制的蓝牙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包括所述无线适配器的VID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PID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用于与无线适配器建立有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个指令集,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通讯连接,其中,当所述系统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的指示执行本说明书第一方面所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应用于无线适配器,包括:建立与第一设备的有线数据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设备中预设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以及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适配器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线数据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无线收款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的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所述无线收款系统中的收款设备。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保护电路,所述有线数据连接通过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之间的即插即连的有线连接实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握手协议;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无线适配器的MAC地址,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广播报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握手协议,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握手请求;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握手请求的反馈数据;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握手协议。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无线通信包括蓝牙通信,所述无线适配器包括蓝牙适配器。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基于安全配对机制的蓝牙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包括所述无线适配器的VID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PID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用于与无线适配器建立有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个指令集,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通讯连接,其中,当所述系统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的指示执行本说明书第三方面所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以无线适配器作为连接媒介,首先将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建立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的有线数据连接;第一设备可以获取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并对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进行验证,当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预设的设备标识中的一个相匹配时,证明无线适配器是可靠的设备;第一设备基于握手协议与安全配对机制与无线适配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然后将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有线连接,建立无线适配器与第二设备的有线数据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插拔连接,自动建立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之间的安全连接,避免用户参与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整个繁琐的过程,用户只需简单插拔两次即可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无线连接,更加快速便捷;同时无线适配器与第一设备之间基于安全机制建立的通信连接可有效避免MITM攻击,使数据传输更安全。
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的其他功能将在以下说明中部分列出。根据描述,以下数字和示例介绍的内容将对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的创造性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或使用下面详细示例中所述的方法、装置和组合得到充分解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设备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提供了本说明书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要求,目的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说明书中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局部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说明书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比如,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含有”意思是指所关联的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组的存在或在该系统/方法中可以添加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组。
考虑到以下描述,本说明书的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以及结构的相关元件的操作和功能、以及部件的组合和制造的经济性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参考附图,所有这些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然而,应该清楚地理解,附图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说明书的范围。还应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中的一些实施例的系统实现的操作。应该清楚地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相反,操作可以以反转顺序或同时实现。此外,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为了方便描述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首先,对一些术语作如下解释:
MITM: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 Attack,MITM),是一种“间接”的入侵攻击,这种攻击模式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受入侵者控制的一台计算机虚拟放置在网络连接中的两台通信计算机之间,这台计算机就称为“中间人”。
定向广播:向指定应用或设备发送广播,定向广播类型是为了尽可能快的建立连接。这种报文包含两个地址:广播者的地址和发起者的地址。发起者收到发给自己的定向广播报文之后,可以立即发送连接请求作为回应。定向广播事件必须每3.75ms重复一次。这一要求使得扫描设备只需扫描3.75ms便可以收到定向广播设备的消息。如此快的发送会让报文充斥着广播信道,进而导致该区域内的其他设备无法向发起者进行广播。
LESC:LE Secure Connections,低功耗安全连接,一种安全连接机制。
图1示出了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系统100(以下简称系统100)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200、无线适配器300以及第二设备400。系统100不仅可以应用于支付场景中,用于建立无线收款系统中生物识别设备与收款设备的无线连接,系统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场景,比如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与电脑的连接,又比如,智能家电与智能手机的连接,比如,电子秤、蓝牙音箱,等等。为了方便展示,本说明书后面的描述中将以支付场景为例进行描述。
所述无线通信可以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比如蓝牙通信、WiFi通信、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ZigBee通信等。相应地,实现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模块可以具体实施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NFC模块或ZigBee模块等。为了方便展示,本说明书中将以所述无线通信为蓝牙通信为例进行描述。
第一设备200可以存储有执行本说明书描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的数据或指令,并可以执行或用于执行所述数据和/或指令。第一设备200可以是所述无线收款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的读取设备,即所述生物识别设备。所述生物识别设备为不限于对何种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设备,例如,生物特征可以是人脸特征、虹膜特征、巩膜特征、指纹特征、掌纹特征、声纹特征、骨骼特征等。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生物识别支付设备,比如,蜻蜓支付,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等。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20,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比如与无线适配器300进行有线连接。通信接口220可以包括保护电路,第一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220与其他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有线连接,实现即插即连的有线数据连接。通信接口220可以是USB接口、USB-HID接口、UART接口、TypeC接口中的一种。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250,用于与其他包括相同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比如,所述无线通信可以是蓝牙通信,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第一设备200可以与其他拥有蓝牙模块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适配器300可以是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建立无线连接的媒介。无线适配器300可以与第一设备2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第一设备200通过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二设备400实现无线数据传输。为了实现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上应该配备有与所述无线通信相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如前所述,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250。无线适配器3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350。第一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与无线适配器300的无线通信模块350进行无线通信。比如,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通信连接时,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上应该配备有蓝牙模块,无线适配器300可以是蓝牙适配器;同样,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时,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上应该配备有WiFi模块,无线适配器300可以是WiFi适配器,等等。为了方便展示,本说明书中将以蓝牙适配器为例进行描述。无线适配器3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320,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比如与第一设备200或第二设备400进行有线连接。通信接口320可以包括保护电路,无线适配器3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320与其他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有线连接,实现即插即连的有线数据连接。通信接口320可以是USB接口、USB-HID接口、UART接口、TypeC接口中的一种。
第二设备400可以包括所述无线收款系统中的收款设备,比如,POS机、银行终端机,等等。第二设备400可以通过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第二设备4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20,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比如与无线适配器300进行有线连接。通信接口420可以包括保护电路,第二设备4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420与其他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有线连接,实现即插即连的有线数据连接。通信接口420可以是USB接口、USB-HID接口、UART接口、TypeC接口中的一种。
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建立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的有线数据连接;第一设备200可以执行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的数据或指令,建立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的无线通信连接;用户可以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断开,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二设备400的通信接口420通过有线方式连接,从而实现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二设备200的有线数据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100只需简单地将无线适配器300插入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中即可实现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自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再将无线适配器300连接在第二设备400上,即可实现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的无线通信连接,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快速简单。如图1所示,虚线表示无线通信连接,实线表示有线连接。
图2示出了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设备示意图。所述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200,也可以是第二设备400或无线适配器300。下面的介绍中以第一设备200为例介绍所述设备。
第一设备200可以执行本说明书描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所述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在本说明书中的其他部分介绍。比如,在图3和图4的描述中介绍了所述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
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介质230和至少一个处理器2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2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20和内部通信总线210。同时,第一设备200还可以包括I/O组件260。
内部通信总线210可以连接不同的系统组件,包括存储介质230和处理器240。
I/O组件260支持第一设备200和其他组件之间的输入/输出。
存储介质230可以包括数据存储装置。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可以是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暂时性存储介质。比如,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可以包括磁盘232、只读存储介质(ROM)234或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236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储介质230还包括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指令集。所述指令是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包括执行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的程序、例程、对象、组件、数据结构、过程、模块等等。
通信接口220用于第一设备200同外界的数据通讯。比如,第一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220连接无线适配器300,建立数据连接,实现数据有线传输。
至少一个处理器240同至少一个存储介质230通过内部通信总线210通讯连接。至少一个处理器240用以执行上述至少一个指令集。当系统100运行时,至少一个处理器240读取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的指示执行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处理器240可以执行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包含的所有步骤。处理器24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专用集成电路(ASIC),特定于应用的指令集处理器(ASIP),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物理处理单元(PPU),微控制器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高级RISC机器(ARM),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能够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的任何电路或处理器等,或其任何组合。仅仅为了说明问题,在本说明书中第一设备200中仅描述了一个处理器240。然而,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第一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因此,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操作和/或方法步骤可以如本说明书所述的由一个处理器执行,也可以由多个处理器联合执行。例如,如果在本说明书中第一设备200的处理器240执行步骤A和步骤B,则应该理解,步骤A和步骤B也可以由两个不同处理器240联合或分开执行(例如,第一处理器执行步骤A,第二处理器执行步骤B,或者第一和第二处理器共同执行步骤A和B)。
虽然上述结构描述的是第一设备200,此结构也适用于第二设备400或无线适配器300。
图3示出了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的流程图。所述方法P200可以通过建立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实现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可以执行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具体地,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可以读取存储在其本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集,然后根据所述指令集的规定,执行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所述方法P200可以包括:
S210:第一设备200同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有线数据连接。
具体地,用户可以将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同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进行有线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有线数据连接,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220和通信接口320进行数据传输。
S230:第一设备200获取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
第一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和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从无线适配器300中获取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适配器300的身份信息,比如无线适配器300的出厂信息、生产商信息、类别信息、编号等等。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可以包括无线适配器300的VID(vendor ID,供应商ID)和无线适配器300的PID(productID,产品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200可以通过不同的VID和PID来区别不同的无线适配器300。供应商ID(VID)由供应商申请,每个供应商的VID是唯一的。PID由供应商自行决定,不同的产品、相同产品的不同型号、相同型号的不同设计的产品最好采用不同的PID,以便区别相同厂家的不同设备。
S250:第一设备200将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与第一设备200中预设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S260:第一设备200确定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与第一设备200中预设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
第一设备200中可以预设一个或多个标识信息,所述预设的一个或多个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设备200经过验证的可靠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与第一设备200相关联的可靠设备的标识信息,比如,与第一设备200属于相同的供应商的可靠设备的标识信息,等等。第一设备200可以将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与第一设备200中预设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以验证无线适配器300是否是可靠设备。只有在无线适配器300是可靠设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200才会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保证与第一设备2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适配器300是可靠的连接设备,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S280:第一设备200与所述无线适配器3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第一设备200在确定无线适配器300是可靠设备后,需与无线适配器300进行绑定并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使得第一设备200可以与无线适配器300自动进行连接。为了保证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通信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可以建立握手协议,通过所述握手协议使得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彼此确认身份并进行绑定,建立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在每次连接前,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基于所述握手协议进行彼此身份认证,确定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采用同样的默认协议和密钥进行数据交换,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握手过程结束后,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才可进行数据传输。
图4示出了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S280具体可以包括:
S282:第一设备200建立与无线适配器300的握手协议。
首先,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可以建立所述握手协议进行身份认证与身份绑定。握手协议建立后,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之间才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具体地,步骤S282可以包括:
S282-2:第一设备200向无线适配器300发送握手请求。
具体地,第一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和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向无线适配器300发送所述握手请求。所述握手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协议、数据传输的加密算法以及密钥,等等,所述握手请求中还可以包括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进行加密的加密验证码。
S282-4:无线适配器300接收到第一设备200发送的所述握手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向第一设备200发送响应于所述握手请求的反馈数据。
无线适配器300在接收到第一设备200发送的握手请求后,可以对所述握手请求做出回应。具体地,无线适配器300可以使用所述握手请求中的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所述加密验证码进行解密。所述反馈数据可以是无线适配器300对所述加密验证码进行解密得到的解密验证码。无线适配器300可以通过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和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将所述反馈数据发送给第一设备200。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适配器300需在预设的时间内向第一设备200发送所述反馈数据,以对第一设备200发送的握手请求做出回应。若无线适配器300未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握手请求做出回应,则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握手失败。所述预设的时间可以被写入所述安全协议中,比如,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2s、3s、4s,等等。
S282-6:第一设备200接收到无线适配器300发送的所述反馈数据后,确认所述反馈数据与所述握手请求中的数据相匹配。
S282-8:第一设备200建立与无线适配器300的所述握手协议。
第一设备200在接收到无线适配器300发送的所述反馈数据后,需将所述反馈数据中的所述解密验证码与所述加密验证码是否匹配;当所述解密验证码与所述加密验证码匹配时,第一设备200可以将无线适配器300标记为经过认证的可靠设备,与无线适配器300建立所述握手协议;当所述解密验证码与所述加密验证码不匹配时,第一设备200可以将无线适配器300标记为未经过认证的不可靠设备,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所述握手协议失败。当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成功建立所述握手协议时,无线适配器300可以将所述安全协议、所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存储在所述无线适配器上,以方便后续进行握手认证。
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的所述握手协议,可以使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基于所述安全协议、所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进行数据传输,使得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安全可靠
S284:第一设备200向无线适配器300发送第一设备200的MAC地址,无线适配器300向第一设备200发送无线适配器300的MAC地址。
当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所述握手协议后,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可以开始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为了方便展示,我们以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通信连接为例描述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蓝牙通信连接的过程。在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之前,第一设备200需获取无线适配器300的MAC地址并保存,无线适配器300需获取第一设备200的MAC地址并保存。所述MAC地址即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是设备的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在获取对方的MAC地址后,可以根据对方的MAC地址识别出设备并进行连接。
S286:无线适配器300向第一设备200发送广播报文。
如前所述,当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通信连接时,无线适配器300可以是蓝牙适配器。无线适配器300可以根据第一设备200的MAC地址,向第一设备200发送定向广播报文。所述定向广播即无线适配器300仅向第一设备200发送广播报文。也就是说,无线适配器300不会向除第一设备200以外的其他设备发送广播报文,同样其他设备也不会搜索到无线适配器300。
S288:第一设备200向所述无线适配器300发送连接请求。
由于无线适配器300向第一设备200发送定向广播,所述定向广播的间隔为3.75ms,甚至更短或更长,如此快的发送会让报文充斥着广播信道,所以第一设备200可以快速地扫描接收到无线适配器300的定向广播报文。第一设备200在接收到无线适配器300的广播报文后,可以向无线适配器300发送连接请求,请求与无线适配器300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当然,无线适配器300也可以向第一设备200发送非定向的广播报文。第一设备200也可以根据非定向的广播报文进行搜索扫描,接收到无线适配器300的广播报文。
S289:第一设备200建立与无线适配器300的无线通信连接。
无线适配器300在接收到第一设备200发送的连接请求后,会快速与第一设备2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当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是蓝牙通信连接时,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基于安全配对机制的蓝牙通信连接,即所述LESC安全连接。所述LESC安全连接可以有效避免MIMT攻击。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之后,第一设备200中会保存无线适配器300的MAC地址,无线适配器300中会保存第一设备200的MAC地址。第一设备200和无线适配器300可以自动连接,比如,第一设备200关机后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会断开,当第一设备200再次开机后,可以和无线适配器300自动连接。
每次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断开后再重新连接时,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都会进行握手认证,以保证无线适配器300是经过握手与可信授权的可靠设备。比如,当第一设备200重新开机后,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需要进行握手认证。具体地,第一设备200可以向无线适配器300发送握手包,所述握手包中可以包括一个加密验证码;无线适配器300在收到所述握手包后,需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握手包做出回应,无线适配器300需使用存储在所述无线适配器300中的所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所述加密验证码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解密验证码发送给第一设备200;第一设备200接收到所述解密验证码后,对比所述加密验证码和所述解密验证码;当所述加密验证码和所述解密验证码相匹配时,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当所述加密验证码和所述解密验证码不匹配时,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连接断开,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当无线适配器300没有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握手包进行回应,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连接断开,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用户只需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和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进行有线连接,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便可以主动进行有线数据传输;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通过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方法P200,当无线适配器300满足与第一设备200的连接要求时,第一设备200建立和无线适配器300的无线通信连接;当无线适配器300不满足与第一设备200的连接要求时,第一设备200不会建立和无线适配器300的无线通信连接。整个无线通信连接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搜索与连接,只需用户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有线连接,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和用户粘合度;同时,只有当无线适配器300满足与第一设备200的连接要求时,第一设备200才会建立和无线适配器300的无线通信连接,增加了无线通信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不可靠的设备被接入第一设备200中。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的绑定关系灵活,只要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满足第一设备200中预设的要求,无线适配器300便可与第一设备2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没有进行强行绑定,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的任意一个设备损坏或无法使用时,另一个设备都可以和其他符合连接关系的设备再次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关系,不会因为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中的一个设备损坏导致另一个设备无法使用,增加了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的灵活性与拓展性,同时可以降低用户使用的成本。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P200还可以包括:
S290:第一设备200通过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二设备400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当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后,用户可以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断开,将无线适配器300插入第二设备400中,即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二设备400的通信接口420连接,使第二设备4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建立有线数据连接。由于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第二设备4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通过有线数据连接,因此,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之间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当无线适配器300上没有电源模块时,当用户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断开时,无线适配器300由于失去电源,会断开与第一设备200的无线通信连接;当用户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二设备400的通信接口420连接时,由于无线适配器300和第一设备200中保存有对方设备的MAC地址,因此,无线适配器300会自动与第一设备200重新进行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即通过所述定向广播进行连接,在此不再赘述。在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重新进行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之后,开始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之前,第一设备200会对无线适配器300进行握手认证,验证无线适配器300的身份,只有当无线适配器300通过握手认证后,第一设备200才可以与无线适配器300和第二设备400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当无线适配器300没有通过握手认证时,第一设备200会主动断开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第一设备200无法与无线适配器300和第二设备400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当所述无线通信为其他方式的无线通信时,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和第二设备4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与建立蓝牙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相同,本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提供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和系统100,以无线适配器300作为连接媒介,首先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连接,建立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的有线数据连接;第一设备200可以通过所述优先数据连接获取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并对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进行验证;当无线适配器300的设备标识与预设的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时,证明无线适配器300是可靠的设备;第一设备200可以基于握手协议与安全配对机制与无线适配器30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使得第一设备200与无线适配器300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安全;然后将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二设备400的通信接口420进行连接,建立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二设备400之间的有线数据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之间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所述方法P200和系统100,通过无线适配器300的通信接口320与第一设备200的通信接口220进行插拔连接,自动建立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的安全连接,避免用户参与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连接的整个繁琐的过程,用户只需简单插拔两次即可完成第一设备200与第二设备400的无线连接,更加快速便捷;同时无线适配器300与第一设备200之间基于安全机制建立的通信连接可有效避免MITM攻击,使数据传输更安全。
本说明书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组用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可执行指令指导所述处理器实施本说明书所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P200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说明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第一设备200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第一设备200执行本说明书描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步骤。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第一设备200上运行。然而,本说明书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处理器240)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第一设备200上执行、部分地在第一设备200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第一设备200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第一设备200,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他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是可能有利的。
综上所述,在阅读本详细公开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前述详细公开内容可以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可以不是限制性的。尽管这里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说明书需求囊括对实施例的各种合理改变,改进和修改。这些改变,改进和修改旨在由本说明书提出,并且在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某些术语已被用于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例如,“一个实施例”,“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可以强调并且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中对“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替代实施例”的两个或更多个引用不一定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适当地组合。
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中,为了帮助理解一个特征,出于简化本说明书的目的,本说明书将各种特征组合在单个实施例、附图或其描述中。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些特征的组合是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的时候完全有可能将其中一部分特征提取出来作为单独的实施例来理解。也就是说,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多个次级实施例的整合。而每个次级实施例的内容在于少于单个前述公开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时候也是成立的。
本文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出版物和其他材料,例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件,物品等,可以通过引用结合于此。用于所有目的的全部内容,除了与其相关的任何起诉文件历史,可能与本文件不一致或相冲突的任何相同的,或者任何可能对权利要求的最宽范围具有限制性影响的任何相同的起诉文件历史。现在或以后与本文件相关联。举例来说,如果在与任何所包含的材料相关联的术语的描述、定义和/或使用与本文档相关的术语、描述、定义和/或之间存在任何不一致或冲突时,使用本文件中的术语为准。
最后,应理解,本文公开的申请的实施方案是对本说明书的实施方案的原理的说明。其他修改后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因此,本说明书披露的实施例仅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采取替代配置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申请。因此,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限于申请中被精确地描述过的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建立同无线适配器的有线数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
获取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
将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设备中预设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以及
确定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设备中预设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以及
与所述无线适配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适配器与第二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线数据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无线收款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的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所述无线收款系统中的收款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保护电路,所述有线数据连接通过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之间的即插即连的有线连接实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所述无线适配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握手协议;
向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并获取所述无线适配器的MAC地址;
接收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的广播报文;
向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连接请求;以及
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无线通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握手协议,包括:
向所述无线适配器发送握手请求;
接收所述无线适配器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响应于所述握手请求的反馈数据;
确认所述反馈数据与所述握手请求中的数据相匹配;以及
建立与所述无线适配器的所述握手协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包括蓝牙通信,所述无线适配器包括蓝牙适配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基于安全配对机制的蓝牙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包括所述无线适配器的VID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PID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用于与无线适配器建立有线连接;
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个指令集,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通讯连接,
其中,当所述系统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的指示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11.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应用于无线适配器,包括:
建立与第一设备的有线数据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设备中预设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匹配;以及
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适配器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线数据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无线适配器与所述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无线收款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的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所述无线收款系统中的收款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保护电路,所述有线数据连接通过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通信接口之间的即插即连的有线连接实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握手协议;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无线适配器的MAC地址,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广播报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以及
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握手协议,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握手请求;
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握手请求的反馈数据;以及
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握手协议。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包括蓝牙通信,所述无线适配器包括蓝牙适配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基于安全配对机制的蓝牙通信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适配器的设备标识包括所述无线适配器的VID和所述无线适配器的PID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用于与需要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设备建立有线连接;
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个指令集,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通讯连接,
其中,当所述系统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令集的指示执行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CN202010721275.XA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1615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1275.XA CN11161509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202011419439.XA CN11251202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1275.XA CN11161509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9439.XA Division CN11251202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096A true CN111615096A (zh) 2020-09-01
CN111615096B CN111615096B (zh) 2020-11-06

Family

ID=7220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9439.XA Active CN11251202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202010721275.XA Active CN11161509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9439.XA Active CN112512026B (zh) 2020-07-24 2020-07-24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5120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3234A (zh) * 2020-12-09 2021-03-23 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 有线配对方法、装置、机器人及系统
CN114520730A (zh) * 2020-11-20 2022-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1903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adapter
CN104993565A (zh) * 2015-08-05 2015-10-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直充电源适配器
CN105939392A (zh) * 2016-06-30 2016-09-1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适配控制终端及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5988943A (zh) * 2015-01-28 2016-10-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无线适配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09804A (zh) * 2017-05-08 2020-02-18 梅西莫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适配器将医疗系统与网络控制器配对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6904B2 (en) * 2002-12-23 2006-11-14 Microtine (San Diego), Inc. Wireless cable replacement for computer peripherals using a master adapter
US20060270345A1 (en) * 2005-05-31 2006-11-30 Digiovanna Robert W Wireless adapter
US20080273486A1 (en) * 2007-04-13 2008-11-06 Hart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ireless Protocol Adapter
US8169974B2 (en) * 2007-04-13 2012-05-01 Hart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Suspend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340705B (zh) * 2007-07-03 2012-01-04 艾威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优化无线通信的鉴权认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080086B (zh) * 2014-07-18 2018-09-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无线连接建立装置
CN106973359B (zh) * 2017-03-07 2020-10-09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无线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8513715A (zh) * 2017-07-26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配对方法、无线接收设备和无线发射设备、系统
CN108197053A (zh) * 2018-01-18 2018-06-22 挖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扩展设备及系统
CN110944316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1903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adapter
CN105988943A (zh) * 2015-01-28 2016-10-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无线适配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93565A (zh) * 2015-08-05 2015-10-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直充电源适配器
CN105939392A (zh) * 2016-06-30 2016-09-1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适配控制终端及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0809804A (zh) * 2017-05-08 2020-02-18 梅西莫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适配器将医疗系统与网络控制器配对的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730A (zh) * 2020-11-20 2022-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184865A4 (en) * 2020-11-20 2023-12-2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543234A (zh) * 2020-12-09 2021-03-23 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 有线配对方法、装置、机器人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2026B (zh) 2022-04-12
CN112512026A (zh) 2021-03-16
CN111615096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9952B2 (ja) モバイル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安全性を確保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19431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FC access control in a secure element centric NFC architecture
US11882509B2 (en) Virtual key binding method and system
US9660814B2 (en) Providing digital certificates
US943208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JP2010539813A (ja) 追加要素での移動体装置のアップデート
US11636478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for a transaction and a system thereof
CN105408910A (zh) 用于利用无线通信令牌在操作系统被引导之前对由用户对操作系统的访问进行验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12512026B (zh)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US114969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9154483B1 (en) Secure device configuration
WO2018174901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ing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WO2012155620A1 (zh) 一种进行近场通信安全性保护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5610832A (zh) 一种蓝牙设备配对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11161056A (zh) 一种提高数字资产交易安全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KR20170037435A (ko) 호스트의 정당성 여부에 따라 선택적으로 결제 기능을 온(on)하는 결제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1518973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92451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支付认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537532B (zh) 基于近场通信的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362461A (zh) 用于向区块链账户发送加密货币的电子装置和用于运行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KR20180001455A (ko) 구매 트랜잭션을 인증하는 모바일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850994A (zh) 安全令牌、交易执行系统和交易执行方法
CN108243402B (zh) 一种读写智能卡的方法及装置
EP349313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mote payment
CN108574658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1

Address after: 200120 Floor 15, No. 447, Nanquan North Road, Free Trade Pilot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lipay.com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801-11 section B, 8th floor, 556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