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4583A -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4583A
CN111614583A CN202010421704.1A CN202010421704A CN111614583A CN 111614583 A CN111614583 A CN 111614583A CN 202010421704 A CN202010421704 A CN 202010421704A CN 111614583 A CN111614583 A CN 111614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valent
demodulation
matrix
vecto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17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4583B (zh
Inventor
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17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4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4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4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4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4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5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least-mean-square [LMS]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5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cri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确定单元、第二计算单元及第三计算单元,其中:第一计算单元,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正交矩阵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确定单元,根据控制信息确定解调模式;在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第二计算单元根据等效接收向量及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及等效信道增益,第三计算单元,根据等效接收信号及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在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第三计算单元根据等效接收向量及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减少计算的复杂度,进而节省芯片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解调,可以包括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解调和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Posteriori Probability,MAP)解调。MMSE解调与MAP解调需要在接收机中去实现相应的解调功能,而接收机会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MMSE解调模块或者MAP解调模块对信号进行解调。但是,MMSE解调模块的处理单元与MAP解调模块的处理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当接收机选择启动MMSE解调模块或者MAP解调模块的任一模块时,另一解调模块的处理单元处于空闲状态。基于这种解调模式,会造成实现解调模块的芯片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减少解调计算的复杂度,进而节省芯片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并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并根据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确定单元、第二计算单元以及第三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所述确定单元,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所述第三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确定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以及第四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所述确定单元,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所述第三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四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从而使得第三方面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的任一处理单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再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从而使得第四方面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的任一处理单元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信号解调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复用MMSE解调与MAP解调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即采用相同的运算处理方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减少运算的复杂度;同时,也能够减少空闲的处理单元,进而节省实现解调模块的芯片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解调设备的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等效信道矩阵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等效接收向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具备数据传输能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机,该接收机可以从多种电磁波中,抑制或滤除不需要的信号、噪声或者干扰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号解调,信号解调的方法可以包括MMSE解调以及MAP解调。MMSE解调适用于低信噪比场景,例如小区边缘地带;MAP解调适用于中、高信噪比场景。由于上述两种解调方式应用的场景不同,所以通常需要将两种解调方式对应的解调模块都在芯片上实现,进而完成在不同场景下对信号的解调。下面对电子设备中的各个模块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1,图1为现有解调设备的芯片结构示意图。其中,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主要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模拟信号;模数转换(analogue-to-digitalconversion,ADC)模块,主要用于将射频单元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以及编码,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前端(Digital Front End,DFE)模块,主要用于减少数字信号在传输时的损耗与干扰;信道估计(Channel Estimation,EST)模块,主要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信道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而将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准确恢复;解调(Demodulation,DEM)模块,主要用于将发送端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恢复得到原始信号;译码(Decoding,DEC)模块,主要用于将信号译成代表某一项信息的文字等。
下面对现有解调模块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图1中解调模块包括MMSE解调(即最小均方误差解调)和MAP解调(即最大后验概率解调),MMSE解调包括最小均方误差单元以及第一软值计算(Soft Bit Calculation,SBC)单元,MAP解调包括正交三角QR分解(QRDecomposition,QRD)单元、树搜索(Tree Search)单元以及第二软值计算单元。下面对两种解调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1)MMSE解调:电子设备对数字前端输出的向量Y以及信道估计输出的信道矩阵H进行最小均方误差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量以及信道功率;再通过第一软值计算单元对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功率进行软值计算得到解调数据。其中,第一软值计算为采用Slicer算法对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功率进行软值计算的处理单元,得到的解调数据为比特软值。其中,MMSE进行加权运算的加权矩阵为:W=(HHH+1)-1HH。MMSE解调的作用是将发送端发送的信号x从接收y中进行恢复,则需要根据向量y与信道矩阵H计算符号估计量SymbEst与信道功率ChEnergy,计算函数如下:
函数1:符号估计量SymbEst=(Wy)i/[1-(WH)ii];
函数2:信道功率ChEnergy=(WH)ii/[1-(WH)ii]。
(2)MAP解调:电子设备对数字前端输出的向量y以及信道估计输出的信道矩阵H进行QR分解运算得到等效信道矩阵R以及等效接收向量z;再通过对等效信道矩阵R以及等效接收向量z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最后通过第二软值计算单元对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解调数据;其中,第二软值计算单元为采用Metric算法对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的处理单元,得到的解调数据为比特软值。
由上述两种解调可知,MMSE解调的处理单元与MAP解调的处理单元之间独立。因此,当电子设备选择MMSE解调时,MAP解调的三个处理单元处于空闲状态。同理,若电子设备选择MAP解调时,MMSE解调的两个处理单元处于空闲状态。基于该解调方式,会导致实现解调模块的芯片资源的浪费。再者,从上述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计算符号估计量与信道功率,需要进行复乘、复加、实乘以及实加等,计算复杂度高,会导致实现解调模块的芯片面积较大。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能够实现MMSE解调与MAP解调复用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能够提高处理单元的利用率,减小解调的计算复杂度进而节省芯片资源。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解调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芯片结构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芯片结构示意图。图2中MMSE解调以及MAP解调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确定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其中,第三计算单元包括树搜索单元以及基于路径度量计算的软值计算单元。其中MMSE解调采用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树搜索单元以及基于路径度量计算的软值计算单元得到解调数据;MAP解调采用第一计算单元、树搜索单元以及基于路径度量计算的软值计算单元得到解调数据。MMSE解调与MAP解调复用了第一计算单元、树搜索单元以及基于路径度量计算的软值计算单元,提高了各个处理单元的利用率,减小解调的计算复杂度,进而节省芯片资源。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解调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号解调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301,电子设备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该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接收向量为电子设备对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以及数字前端运算之后得到的向量。信道矩阵为电子设备对接收向量进行信道估计运算之后得到的矩阵。电子设备对信道矩阵H进行QR分解运算,可以得到正交矩阵Q与上三角矩阵R,得到的等效信道矩阵为该上三角矩阵R;电子设备再通过对接收向量y以及正交矩阵Q进行相关分解运算,得到等效接收向量z。其中,H=Q*R,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071
为信道矩阵Q的共轭转置。
例如,若信道矩阵为m*n的一般矩阵,则进行QR分解后,可以得到一个m*m的正交矩阵Q以及m*n的上三角矩阵R,那么,QR分解后得到等效信道矩阵为m*n的上三角矩阵R。需要说明的是,上三角矩阵为非零元素只出现在对角线及其上方的特殊线性矩阵。例如,如图4(a)所示,若该上三角矩阵为4*4的矩阵,则非零元素分布如图4(a)所示,呈线性分布,该矩阵的第一行元素a1~a4均为非零元素,该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最后一个元素d1为非零元素。
302,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解调模式可以包括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可选的,第一解调模式可以为MMSE解调,第二解调模式可以为MAP解调。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根据信噪比场景确定解调模式。例如,若该控制信息指示电子设备处于低信噪比场景,则电子设备确定解调模式为第一解调模式;若该控制信息指示电子设备处理中、高信噪比场景,则电子设备确定解调模式为第二解调模式。其中,低信噪比场景可以是小区边缘、或者小区内信噪比低于某一阈值的区域等。中、高信噪比场景可以理解为小区内信噪比高于某一阈值的区域等。
303,在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
当电子设备确定解调模式为第一解调模式之后,对等效接收向量以及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303中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子步骤11)和12)
11)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
可选的,该目标向量元素可以是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目标矩阵元素为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该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该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等效接收向量的列数与等效信道矩阵的行数相同。例如,如图4(b)所示,等效接收向量为4*1的列向量,那么目标向量元素为最后一行元素,即目标向量元素为f4;如图4(a)所示,等效信道矩阵为4*4的矩阵,那么目标矩阵元素为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即目标矩阵元素为(0,0,0,d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等效信道矩阵的列数以及等效接收向量的行数相同,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决定。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情况下,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例如,若电子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为4,则等效接收向量为行数为4的向量,等效信道矩阵为列数为4的矩阵。
12)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以及该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2)中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以及该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的具体步骤为:
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预设函数对该目标矩阵元素以及该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接收信号。其中,该第一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081
RecSignal为该等效接收信号,Rnn为该目标矩阵元素,(z)n为该目标向量元素。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矩阵元素为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而最后一行元素中,只有最后一列的元素为非零元素。因此,用于计算等效接收信号时,该目标矩阵元素Rnn可以理解为最后一行、最后一列的非零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2)中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步骤为:
电子设备通过第二预设函数对该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信道增益。其中,第二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082
ChGain为等效信道增益,Rnn为目标矩阵元素。
304,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信号以及该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之后,对该等效接收信号以及该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Metric。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采用Metric算法对该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为比特软值。需要说明的是,对该等效接收信号以及该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只需要进行一层树搜索运算,即对最后一行目标矩阵元素进行树搜索运算,进而能够简化计算复杂度。
305,在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电子设备确定解调模式为第二解调模式之后,对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采用Metric算法对该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为比特软值。其中,该路劲度量的计算公式为:Metric=|y-H*x|2或者Metric=|z-R*x|2,x为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树搜索运算的层数是根据信道矩阵的行数确定的,该信道矩阵行数是根据电子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例如,若电子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为4,则矩阵的行数为4,进而进行树搜索的层数为4。
基于图3所描述的方法,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通过复用QR分解运算、树搜索运算以及进行基于Metric算法的软值计算,减少了解调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因为复用对应的第一计算单元、树搜索单元以及软值计算单元,在选择任一解调模式进行解调时,能够减少空闲的处理单元,进而节省实现解调模块的芯片资源。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芯片结构示意图。图5中MMSE解调以及MAP解调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以及第四计算单元;其中第三计算单元为第一软值计算单元,第四计算单元包括树搜索单元以及第二软值计算单元。其中MMSE解调采用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以及第一软值计算单元得到解调数据;MAP解调采用第一计算单元、树搜索单元以及第二软值计算单元得到解调数据。其中,第一软值计算单元为采用Slicer算法进行软值计算的处理单元;第二软值计算单元为采用Metric算法进行软值计算的处理单元。由图5可知,MMSE解调与MAP解调复用了第一计算单元,提高了第一计算单元的利用率,减小解调的计算复杂度进而节省芯片资源。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号解调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601,电子设备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该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602,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603,在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
当电子设备确定解调模式为第一解调模式之后,对等效接收向量以及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603中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子步骤21)和22)
21)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
可选的,目标向量元素可以是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目标矩阵元素为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该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该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等效接收向量的列数与等效信道矩阵的行数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等效信道矩阵的列数以及等效接收向量的行数相同,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决定。也就是说,电子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模式,例如,若电子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为4,则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为4*1的列向量,等效信道矩阵为4*4的4阶矩阵。
22)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以及该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22)中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以及该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的具体步骤为:
电子设备通过第三预设函数对该目标矩阵元素以及该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符号估计量。其中,第三预设函数为:SymbEst=Rnn*(z)n,SymbEst为符号估计量,Rnn为目标矩阵元素,(z)n为目标向量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22)中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的具体步骤为:
电子设备通过第四预设函数对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信道能量。其中,第四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11
ChEnergy为信道能量,Rnn为目标矩阵元素。
604,电子设备根据该符号估计量以及该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得到该符号估计量以及该信道能量之后,电子设备采用Slicer算法对该符号估计量以及该信道能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该第一解调数据为比特软值。
605,在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电子设备确定解调模式为第二解调模式之后,对该等效接收向量以及该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采用Metric算法对该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为比特软值。其中,该路劲度量的计算公式为:Metric=|y-H*x|2或者Metric=|z-R*x|2,x为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其中,步骤601与步骤602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步骤301与步骤302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基于图6描述的方法,电子设备通过复用QR分解运算,MMSE解调以及MAP解调均采用QR分解运算的输出结果进行后续运算,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同时因为复用对应的第一计算单元,在选择任一解调模式进行解调时,能够减少空闲的处理单元,进而节省实现解调模块的芯片资源。
下面对现有解调方式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解调方式进行计算复杂度对比说明,请参见表1,表1为对4*4等效信道矩阵以及4*1等效接收向量进行相关运算时,三种解调方式下需要进行相关数学运算的复杂度。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三种解调方式下,MAP的数学运算是相同的。
表1
方案 复乘 复加 实乘 实加 除法 移位 开根号
现有解调 56 45 102 91 12 64 0
解调方案一 0 0 4 0 4 0 4
解调方案二 4 0 4 32 0 64 0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实现MMSE解调时,需要MMSE单元计算符号估计量SymbEst,和信道功率ChEnergy。总共需要56次复数乘法,45次复数加法,102次实数乘法,59次实数加法,以及12次除法。第一软值计算单元在计算比特软值时,最大需要64次移位和32次加法。总共需要56次复数乘法,45次复数加法,102次实数乘法,91次实数加法,64次移位,以及12次除法。
图3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即本申请提供的解调方案一),MMSE解调和MAP解调复用QR分解运算,树搜索运算以及软值计算。MMSE解调只需要对MAP解调需要的QR分解的输出,计算等效接收信号和等效信道增益,即需要4次开根号,4次除法,和4次乘法。
图6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即本申请提供的解调方案二),MMSE解调和MAP解调复用QR分解。MMSE解调则需要对QR分解的输出,计算符号估计量和信道功率,共需要4次复数乘法和4次实数乘法。另外需要通过采用Slicer算法对符号估计量和信道功率计算软值,最大需要64次移位和32次加法。
因此,从上述数学运算复杂度对比来看,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解调方法,通过复用尽可能多的运算单元,能够减少计算复杂度,进而达到节省芯片面积的目的。
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解调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单元701、确定单元702、第二计算单元703以及第三计算单元704,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701,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所述确定单元702,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确定单元702确定为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单元703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4,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确定单元702确定为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4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第二计算单元703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单元703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一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31
所述RecSignal为所述等效接收信号,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单元703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二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信道增益;
所述第二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32
所述ChGain为所述等效信道增益,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4包括树搜索单元7041以及软值计算单元7042;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4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树搜索单元7041,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一路径度量;
所述软值计算单元7042,用于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一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4包括树搜索单元7041以及软值计算单元7042;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4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树搜索单元7041,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所述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二路径度量;
所述软值计算单元7042,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二路径度量进行所述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请参见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解调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单元801、确定单元802、第二计算单元803、第三计算单元804以及第四计算单元805,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801,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所述确定单元802,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确定单元802确定为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03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所述第三计算单元804,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四计算单元805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03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03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三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符号估计量;
所述第三预设函数为:SymbEst=Rnn*(z)n,所述SymbEst为所述符号估计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03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四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信道能量;
所述第四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51
所述ChEnergy为所述信道能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804包括第一软值计算单元8041,所述第三计算单元804根据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一软值计算单元8041,采用Slicer算法对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计算单元805包括树搜索单元8051以及第二软值计算单元8052;
所述第四计算单元805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矩阵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树搜索单元8051,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
所述第二软值计算单元8052,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请参见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解调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通信接口9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9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9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9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9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9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并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一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71
所述RecSignal为所述等效接收信号,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二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信道增益;
所述第二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72
所述ChGain为所述等效信道增益,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一路径度量;
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一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二路径度量;
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二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请参见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解调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通信接口10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10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10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0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10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10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并根据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三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符号估计量;
所述第三预设函数为:SymbEst=Rnn*(z)n,所述SymbEst为所述符号估计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四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信道能量;
所述第四预设函数为:
Figure BDA0002497202080000191
所述ChEnergy为所述信道能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采用Slicer算法对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矩阵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
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信号解调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3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确定单元、第二计算单元以及第三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所述确定单元,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所述第三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一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预设函数为:
Figure FDA0002497202070000011
所述RecSignal为所述等效接收信号,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二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信道增益;
所述第二预设函数为:
Figure FDA0002497202070000021
所述ChGain为所述等效信道增益,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树搜索单元以及软值计算单元;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处理,得到第一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树搜索单元,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一路径度量;
所述软值计算单元,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一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树搜索单元以及软值计算单元;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树搜索单元,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所述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二路径度量;
所述软值计算单元,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二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确定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以及第四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所述确定单元,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所述第三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为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四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三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符号估计量;
所述第三预设函数为:SymbEst=Rnn*(z)n,所述SymbEst为所述符号估计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的具体方式为:
通过第四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信道能量;
所述第四预设函数为:
Figure FDA0002497202070000041
所述ChEnergy为所述信道能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第一软值计算单元,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将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一软值计算单元,采用Slicer算法对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计算单元包括树搜索单元以及第二软值计算单元;
所述第四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矩阵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树搜索单元,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
所述第二软值计算单元,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17.一种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并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等效信道增益,包括: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等效接收信号,包括:
通过第一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接收信号;
所述第一预设函数为:
Figure FDA0002497202070000051
所述RecSignal为所述等效接收信号,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等效信道增益,包括:
通过第二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等效信道增益;
所述第二预设函数为:
Figure FDA0002497202070000061
所述ChGain为所述等效信道增益,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得到第一解调数据,包括:
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一路径度量;
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一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包括:
将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第二路径度量;
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第二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25.一种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三角QR分解运算获得等效信道矩阵以及正交矩阵,并根据所述正交矩阵以及接收向量获得等效接收向量;
根据控制信息,在第一解调模式与第二解调模式中,确定解调模式;
在所述第一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并根据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在所述第二解调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为列向量,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等效信道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符号估计量以及信道能量,包括:
确定目标向量元素以及目标矩阵元素,所述目标向量元素为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为所述等效信道矩阵中位于最后一行的元素,所述目标矩阵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元素;
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确定符号估计量,包括:
通过第三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以及所述目标向量元素进行处理,得到符号估计量;
所述第三预设函数为:SymbEst=Rnn*(z)n,所述SymbEst为所述符号估计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所述(z)n为所述目标向量元素。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确定信道能量,包括:
通过第四预设函数对所述目标矩阵元素进行处理,得到信道能量;
所述第四预设函数为:
Figure FDA0002497202070000071
所述ChEnergy为所述信道能量,所述Rnn为所述目标矩阵元素。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矩阵元素的数量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得到第一解调数据,包括:
采用Slicer算法对所述符号估计量以及所述信道能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一解调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接收向量以及所述矩阵等效信道矩阵,得到第二解调数据,包括:
将所述等效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等效信道增益进行树搜索运算,得到路径度量;
采用Metric算法对所述路径度量进行软值计算,得到第二解调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调模式为MMSE解调,所述第二解调模式为MAP解调。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3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5-3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信号解调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信号解调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5-3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21704.1A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14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1704.1A CN111614583B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1704.1A CN111614583B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4583A true CN111614583A (zh) 2020-09-01
CN111614583B CN111614583B (zh) 2023-04-28

Family

ID=72204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1704.1A Active CN111614583B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45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477A (zh) * 2020-09-23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29534A (zh) * 2022-02-23 2022-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树搜索的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7554A2 (en) * 2006-08-31 2008-03-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r decomposition-based mimo detection and soft bit generation
CN101909028A (zh) * 2010-07-08 2010-12-08 清华大学 一种单载波解调方法和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2210117A (zh) * 2008-11-12 2011-10-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qr-mld解调的方法
CN102946267A (zh) * 2012-08-31 2013-02-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qr分解的低复杂度mimo检测算法
CN104717000A (zh) * 2015-02-15 2015-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60134344A1 (en) * 2014-11-10 2016-05-12 Mbit Wireless, Inc. Dual qr decomposition decoder for spatially multiplexed mimo signals
CN108322290A (zh) * 2018-02-05 2018-07-2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通信的迭代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36400A (zh) * 2019-05-20 2019-06-25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mimo检测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7554A2 (en) * 2006-08-31 2008-03-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r decomposition-based mimo detection and soft bit generation
US20080056396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r decomposition-based mimo detection and soft bit generation
CN102210117A (zh) * 2008-11-12 2011-10-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qr-mld解调的方法
CN101909028A (zh) * 2010-07-08 2010-12-08 清华大学 一种单载波解调方法和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2946267A (zh) * 2012-08-31 2013-02-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qr分解的低复杂度mimo检测算法
US20160134344A1 (en) * 2014-11-10 2016-05-12 Mbit Wireless, Inc. Dual qr decomposition decoder for spatially multiplexed mimo signals
CN104717000A (zh) * 2015-02-15 2015-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22290A (zh) * 2018-02-05 2018-07-2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通信的迭代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36400A (zh) * 2019-05-20 2019-06-25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mimo检测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477A (zh) * 2020-09-23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62868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257477B (zh) * 2020-09-23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29534A (zh) * 2022-02-23 2022-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树搜索的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4583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8440B2 (e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plural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US8488721B2 (en) Adaptive QRD-M algorithm based signal detecting method by using constellation set grouping in spatial multiplex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CN107624235B (zh) 用于估计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JP5074148B2 (ja) 最尤復号化方法、最尤復号装置、及び受信機
JP5257029B2 (ja) 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簡略化装置及びその簡略化方法並びに受信機
KR101106684B1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0710862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nceling neighbor cell interference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43377B (zh)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11614583B (zh) 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139669B2 (en) Space domain filter detecting method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86562A (zh) 抑制同频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JP4202162B2 (ja)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無線装置、アンテナ選択方法およびアンテナ選択プログラム
JP4376941B2 (ja) 受信装置
CN109560850B (zh) Mrc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048045A1 (en) Single-stream sliced maximum likelihood aid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1909028B (zh) 一种单载波解调方法和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EP1464127A1 (en) Method and receiver for reception of a composite signal
US20120121045A1 (en) Mimo receiving method
CN112260729A (zh)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70513B (zh) 一种半正交导频系统中数据辅助迭代估计方法
CN113644943B (zh) 一种mmse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020301B1 (ko) 공간 다중화 방식의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을 위한 신호 검출 방법
US1001499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p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KR101402246B1 (ko)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로그 우도율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60727B (zh)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