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0821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0821A
CN111610821A CN202010250272.2A CN202010250272A CN111610821A CN 111610821 A CN111610821 A CN 111610821A CN 202010250272 A CN202010250272 A CN 202010250272A CN 111610821 A CN111610821 A CN 111610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ure
electronic device
degrees
display devic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02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士强
董华君
王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02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08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0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08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在第一表面设置有显示装置;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能依据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其中,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均为无法双向转动的姿态,且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并且,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表面背离所述第二本体显露。上述的电子设备,实现了电子设备的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其使用方式以及结构均较为单一, 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方式与现有的电子设备 不同,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在第一表面设置有显示装置;
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能依据 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姿态和第 二姿态;
其中,
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均为无法双向转动的姿态,且在所述第一 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 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并且,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表面背离所述第 二本体显露。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 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且小于360 度;
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80度 ~315度、180度~270度、220度~315度或者220度~270度。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装置具有单一的转动轴心,以使所 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绕单一的所述转动轴心相对转动。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姿 态下,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相背,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输入装 置。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显示装置为第一显示 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具有集成设置的第二显示装置。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 置,所述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覆盖所述连接装置并铺设在所述第一表 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均为所述至少 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的局部。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 上设置有多个凸出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 本体的转轴;
其中,
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所述多个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 以使所述多个凸出部和所述第二本体围成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 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信接口,所 述外侧壁为所述凸出部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外表面的侧壁,并且所述容纳空 间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三表面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 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在所 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实现工作 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连接装置转动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能够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其中,第一姿态和 第二姿态均为无法双向转动的姿态,即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第一姿态 和第二姿态时,两者相对转动的方向仅为一个方向,两者要么相对正向转动 要么相对反向转动,而无法既可相对正向转动又可相对反向转动,并且在第 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 大于180度,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大小的改变在大于180度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的切换,且令第一姿态下设置有显示装 置的第一表面处于背离第二本体的位置并显露于电子设备的表面。此种结构 的电子,其使用方式以及所具有的姿态与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具有 显著的不同,不仅实现了电子设备的多样化,而且也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 的使用方式,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第一姿 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展开角度小于18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展开角度为18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展开角度大于18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第二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6中:
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第一显示装置,4-第一表面,5-连接装置, 6-第二表面,7-输入装置,8-第三表面,9-凸出部,10-容纳空间,11-通信接 口,12-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方式与现有的电子设备不同,能够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例如 为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等可开合的电子设备,其主要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 本体2和连接装置5,在这其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为平板结构并为电 子设备的两部分,例如屏幕部分和主机部分,具体的,第一本体1的第一表 面4上设置有显示装置(即后述的第一显示装置3),以使第一本体1至少具 有显示功能,即此第一本体1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屏幕部分;连接装置5转动 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以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能够相对转动而 实现电子设备的开合,并且在开合过程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具有第 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此第一姿态指的是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某一相 对位置时两者所呈现的姿态,第二姿态指的是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 另一相对位置时两者所呈现的姿态,并且这两个姿态均为无法双向转动的姿 态,即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分别为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两种极限位 置时所呈现的姿态,无法双向转动指的是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极 限位置时,两者无法再向某一方向进行相对转动,例如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 本体2处于展开的极限位置时(即展开角度已经达到最大而无法再增大时所 处的位置),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无法再继续向展开的方向相对转动, 而只能向闭合的方向回转,或者,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闭合的极 限位置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互贴合时所处的位置),两者无法再 继续向闭合的方向相对转动而只能向展开的方向回转,也就是说,第一姿态 和第二姿态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和最大展开状态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 体2所形成的姿态,并且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还令第一本 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即电子设备由闭合状态 转变为最大展开状态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夹角的改变数值大于 180度,或者说电子设备能够打开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同时,在第一姿态 下,本实施例还令第一表面4背离第二本体2显露,即在此状态下,令第一 本体1的第一表面4远离第二本体2且为电子设备的外露表面,而满足该条 件的电子设备的状态为闭合状态,所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第一姿 态时电子设备为闭合状态,与之相应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第二 姿态时电子设备为展开角度最大的展开状态,并且由于显示装置设置在第一 表面4上,所以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显示装置外露于电子设备的外 表面,即,当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处于闭合状态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 装置是外露的。
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在处于闭合状态时显示装置外露于表面,使得用 户可以直接观看显示装置或对显示装置进行操作,并且在向展开状态转变时, 相比于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展开方向,第二本体2相对于具有显示装置的第一 本体1转动而使电子设备展开的方向是相反的(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从 而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使用方式,并且由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 间夹角的改变数值大于180度,所以该电子设备也能够通过反向展开而形成 支撑姿态(即传统笔记本电脑展开时的姿态,如图5和图6所示),因此可 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具体的,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 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且小于360度,并且进一步优 选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80 度~315度、180度~270度、220度~315度或者220度~270度。也就是说,本 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最大展开角度在180度和360度之间,但不包括180 度和360度,即电子设备的最大展开角度的最大取值为359度,最小取值为 181度,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现有的最大展开角度为360度的 笔记本电脑存在不同,而且该取值范围也能够使得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 在第二姿态时整个电子设备能够呈现支撑姿态,以满足用户支撑姿态的使用 需求。而在电子设备能够以支撑姿态被用户使用的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突 出电子设备的优势以给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优选电子设备的 最大展开角度的取值范围可以进一步为180度~315度或180度~270度或220 度~315度或220度~270度等,更加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最大 展开角度为270度,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之所以将这些数值范围、数值作 为优选,因为其在令电子设备可实现支撑姿态的前提下,能够令第一本体1 和第二本体2保持在更合适的展开角度范围内,以使用户可以更加方便、舒 适的使用处于支撑姿态的电子设备。此外,上述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电子设 备最大展开角度的取值,无论电子设备的最大展开角度选取上述的哪个数值 和范围,电子设备在未转动至最大展开角度时,还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具有其 他的姿态,例如:当电子设备的展开角度小于180度时,由于此时第一表面4 及其上的显示装置仍然处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所以可以令电子设备具有类 似帐篷的姿态,如图2所示;当电子设备的展开角度等于180度时,则可以 令电子设备处于握持姿态(即传统笔记本电脑展开至180度时呈平板状的姿 态,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支撑、帐 篷和握持等多种姿态,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优选连接装置5具有单一的转动轴心,以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 本体2绕单一的转动轴心相对转动。由于电子设备的最大展开角度未达到360 度,且在优选最大展开角度为270度的基础之上,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 由夹角为0度的第一姿态通过连接装置5的转动转变为夹角为270度的第二 姿态的过程中,由于夹角的改变差值仅为270度,且仅包括一个转轴的单轴 铰链机构(单轴机构的转动轴心即为该转轴的轴心)能够满足该差值范围内 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相对转动要求,所以为了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 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节省电子设备的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优选连接装置5 为仅具有单一转动轴心的单轴铰链机构。当然,为了更好的满足更大角度的 转动要求(例如当最大展开角度为359度时),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5也 可以为双轴铰链机构、表链轴机构等。
如图3-图6所示,第二本体2具有第二表面6,在第一姿态下,该第二表 面6和第一表面4相背,且优选第二表面6上设置有输入装置7。即,本实施 例中,优选将平板结构的第二本体2的其中一个表面定义为第二表面6,而该 第二表面6即为第一姿态下与第一表面4相背(相背指的是朝向相反)的表 面。而在该表面上设置输入装置7,一方面能够使电子设备具备输入功能,另 一方面是为了使输入装置7能够与显示装置配合使用,因为电子设备由第一 姿态向第二姿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会由间隔状态向相 邻状态转变,即,在第一姿态下,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为电子设备的两 个朝向相反的表面,在这两个表面之间间隔有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实 体部分,如图1所示,所以两者处于间隔状态,而在第二姿态下,电子设备 为支撑姿态,此时由于电子设备的展开使得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之间处 于无部件间隔的相邻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所以在第二表面6上设置输入装置7,能够使得用户在使用支撑姿态的电子设备时,可以在观看显示装置 的同时对输入装置7进行操作而实现信息向电子设备中的输入,以方便用户 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令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备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方 式。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表面4上设置的显示装置为第一显示装置3,输入 装置7具有集成设置的第二显示装置,如图3和图6所示。输入装置7的类 型可以有多种,例如键盘、触摸板、触摸屏、手写笔等,本实施例中设置在 第二表面6上的输入装置7可以为上述多种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而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令输入装置7至少包括既具有显示功能又具有输入功能 的触摸屏(即第二显示装置),该触摸屏与设置在第一表面4上的显示屏(即第一显示装置3)为不同的个体,用户在需要输入信息时直接对触摸屏 进行触摸操作即可,不仅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而且还能够令电子设备 成为双屏电子设备。此外,输入装置7除第二显示装置以外,还可以包括其 他的输入装置,例如还可以包括键盘,再或者,输入装置7也可以不包括第 二显示装置,而是设置其他类型的输入装置,例如图3和图6所示的,仅在 第二表面6上设置键盘和触摸板。
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令电子设备具有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此 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覆盖连接装置5并铺设在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 上(且可形变部分对应连接装置5设置),并且令第一显示装置3和第二显 示装置均为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也就是说,在一种优选结构 中,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该至少部分可形变 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柔性屏幕,在将柔性屏幕设置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 体2上时,令柔性屏幕跨过连接装置5并覆盖连接装置5,由于连接装置5会 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柔性屏幕发生形变的 部位为与连接装置5对应的部位,而分别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对应的 柔性屏幕的两端部位(即分别位于形变部位两侧的部位)则铺设在第一本体1 和第二本体2上,从而使得柔性屏幕覆盖第一表面4、连接装置5和第二表面 6,基于此就不用再额外设置独立的第一显示装置3和第二显示装置,而是令 柔性屏幕铺设在第一表面4上的部分作为第一显示装置3,令柔性屏幕铺设在第二表面6上的部分作为第二显示装置。如此就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具有一块 完整的、更大面积的、兼具显示和输入功能的显示屏,使得电子设备的性能 和外形美观均得到了提升。另外,上述的柔性屏幕可以为局部能够发生形变 的局部柔性屏幕,例如令柔性屏幕的仅与连接装置5对应的部分能够发生形 变,而铺设在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上的部分则不能发生形变;或者,柔 性屏幕可以为全部柔性屏幕,即无论是对应连接装置5的部分还是铺设在第 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上的部分都能够发生形变。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本体2具有第三表面8,此第三表面8可以优选 为第二本体2的与第二表面6平行的表面,即第二表面6的相对面,或者说 在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下与第一本体1贴合的表面,并且令第三表面8上设 置有多个凸出部9,连接装置5包括转动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转轴; 其中,在转轴的轴向上,多个凸出部9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的两侧,以使多 个凸出部9和第二本体2围成容纳空间10,在第一姿态下,第一本体1位于 容纳空间10内。由于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以实现电子设备 的开合,所以转轴的轴向是同时平行于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6的方向,因 此基于此方向设置的多个凸出部9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的左右两侧,又由于 凸出部9设置在第三表面8上且凸出第三表面8设置,所以位于第一本体1 两侧的凸出部9以及第二本体2的第三表面8能够围成容纳空间10,且处于 第一姿态的第一本体1能够进入到容纳空间10中,即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 态时,第一本体1位于第二本体2上的容纳空间10中。如此设置,就可以令 第二本体2对第一本体1形成包裹,以给第一本体1提供防护,不仅能够防 止显示装置的磨损、方便电子设备的收纳,而且当电子设备因意外掉落而承 受撞击力时,能够降低撞击力直接作用在第一本体1上的几率,从而降低第 一本体1上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碎裂的风险,令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得到了提 升。此外,凸出部9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2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优选凸出部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信接口11,如 图2和图4所示,此外侧壁指的是凸出部9的位于电子设备外表面的侧壁, 并且容纳空间10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本体1的厚度。首先,令容纳空间10的 深度不小于第一本体1的厚度,可以使得第一姿态下的第一本体1能够完全 进入到容纳空间10中,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如 此设置还能使得电子设备在侧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因为第一本体1被容纳 在了容纳空间10中,所以在电子设备的侧面仅能够看到第二本体2和凸出部 9,且凸出部9和第二本体2为一体结构,因此从电子设备的侧面看到的壁面 (此壁面包括第二本体2的侧壁的表面和凸出部9的侧壁的表面)为一个平 滑、完整的壁面,从而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外形更加美观。另外,由于从电 子设备的侧面仅能够看到上述的完整壁面,所以该壁面的宽度至少为第一本 体1和第二本体2的厚度之和,即该壁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所以该壁面上 就可以设置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通信接口11,因此本实施例优选将电子设 备的通信接口11设置在凸出部9的外侧壁和第二本体2的侧壁组成的壁面上。 并且,由于一些类型的通信接口11(例如USB接口、网口等)具有较大的开 口面积,使得其在厚度较小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设置存在难度,所 以也可以将开口面积较大的通信接口1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该壁面上,给通信 接口11的设置提供了便利。
更加优选的,本实施例还令第三表面8上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位于 容纳空间10中。当电子设备展开时,第一本体1从容纳空间10中移出,使 得容纳空间10处于敞开状态,如此就可以使得设置在容纳空间10的中的散 热口能够通过容纳空间10的较大空间面积更好的实现散热,尤其是电子设备 处于支撑姿态时,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令与输入设备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8与 桌面贴合,但是由于凸出部9的支撑,会使得第三表面8与桌面之间的距离 增大,即第三表面8相对于桌面处于悬空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此时的 容纳空间10就会形成热量散发的通道,令电子设备具有更大的散热空间,有 利于空气的流动,使得温度较低的空气更易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或使温度较 高的气体更易从电子设备内部排出,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此外,由 于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互贴合,具体是第 二本体2的第三表面8与第一本体1贴合,所以将散热口设置在第三表面8 上并使其位于容纳空间10中,能够使得散热口被进入到容纳空间10中的第 一本体1遮挡,可以提升电子设备闭合时的外形美观程度。其中,此散热孔 例如可以为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到电子设备内部以对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 件进行冷却的进气口。
如图1-图6所示,连接装置5上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12,此图像采集装 置12例如可以为摄像头,并且,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图像 采集装置12能够实现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 供的电子设备,令图像采集装置12与连接装置5、第一本体1和/或第二本体 2关联,以通过电子设备状态的切换实现图像采集装置12工作状态和非工作 状态的切换。具体的关联、切换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令第一本体1或第 二本体2上设置有感测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间距的传感器,当传感 器感测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间距较小时(即电子设备处于闭合 状态或支撑姿态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CPU控制图像采集装置12进行 拍摄,而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间距较大时(即电子设备处于握 持姿态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CPU控制图像采集装置12停止拍摄;或 者,令图像采集装置12包括摄像头和能够滑动的盖板,此盖板通过滑动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遮挡和外露,并且令盖板通过传动结构(例如丝杠螺母机构) 与连接装置5、第一本体1和/或第二本体2联动,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 相对转动至夹角较小时(例如小于180度时),令盖板滑动至覆盖摄像头的 位置,以使摄像头无法拍摄外界图像,而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 动至夹角较大时(例如大于180度时),令盖板滑动至摄像头侧部而实现摄 像头的外露,以使摄像头能够拍摄外界图像。如此设置,使得用户在改变电子设备的开合状态时就能够自动、同步的改变图像采集装置12的工作状态, 以令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更加突出。此外,图像采集装置12的工作状态切换 也可以不与电子设备状态的改变进行联动,而是令用户通过手动或者通过电 子设备中程序的驱动单独实现图像采集装置12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 换;或者图像采集装置12也可以始终处于拍摄状态,用户可以通过旋转图像 采集装置12的朝向来切换图像采集装置12的拍摄范围或令其无法拍摄到图 像。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 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子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 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在第一表面设置有显示装置;
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能依据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其中,
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均为无法双向转动的姿态,且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并且,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表面背离所述第二本体显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大于180度且小于360度;
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80度~315度、180度~270度、220度~315度或者220度~27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具有单一的转动轴心,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绕单一的所述转动轴心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相背,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输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显示装置为第一显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具有集成设置的第二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所述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覆盖所述连接装置并铺设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均为所述至少部分可形变的显示装置的局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出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转轴;
其中,
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所述多个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以使所述多个凸出部和所述第二本体围成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信接口,所述外侧壁为所述凸出部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外表面的侧壁,并且所述容纳空间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三表面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实现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
CN202010250272.2A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6108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0272.2A CN111610821A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0272.2A CN111610821A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0821A true CN111610821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95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0272.2A Pending CN111610821A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08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6153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220303473A1 (en) * 2019-12-09 2022-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images thereb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8494U (zh) * 2011-12-22 2012-08-08 广州柏强电子有限公司 车座显示屏固定座
CN104076870A (zh) * 2013-03-29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90064886A1 (en) * 2017-08-29 2019-0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iction hinge with clutch-based resistance
US20190155343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anel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magnetic coupling structure(s)
CN110536004A (zh) * 2019-07-23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传感器应用于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8494U (zh) * 2011-12-22 2012-08-08 广州柏强电子有限公司 车座显示屏固定座
CN104076870A (zh) * 2013-03-29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90064886A1 (en) * 2017-08-29 2019-0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iction hinge with clutch-based resistance
US20190155343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anel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magnetic coupling structure(s)
CN110536004A (zh) * 2019-07-23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传感器应用于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03473A1 (en) * 2019-12-09 2022-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images thereby
US11671710B2 (en) * 2019-12-09 2023-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images thereby
CN112306153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791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entry from a removable portable device cover
US20060007645A1 (en) Foldable computer cover
US7797026B2 (en) Portable electric device
US9013863B2 (en) Protective sheath
US7522944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911773B2 (en) Apparatus with user interface
JP2001503172A (ja) 手保持式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0991567B1 (ko) 다용도 전자 장치
CN103309400B (zh) 具有隐藏式铰链的电子设备
CN11161082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11262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224406B2 (en) Dual-use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WO2013029460A1 (zh) 变形双屏平板电脑
JP3828448B2 (ja) 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KR100800827B1 (ko) 플립 업 타입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US20100110625A1 (en) Folda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359075B2 (en) Apparatus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CN107992276A (zh) 折叠式双屏计算设备
CN100511090C (zh) 具备触控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2020816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平板电脑
CN101841098B (zh) 隐藏式输出入接口装置
CN200969061Y (zh) 多功能掌上电脑
WO2021221600A1 (en) Display devices of computing devices
CN202424789U (zh) 旋转式手持终端
KR20070097395A (ko) 두 개의 모니터로 구성된 노트북 컴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