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6210A -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6210A
CN111606210A CN202010484380.6A CN202010484380A CN111606210A CN 111606210 A CN111606210 A CN 111606210A CN 202010484380 A CN202010484380 A CN 202010484380A CN 111606210 A CN111606210 A CN 111606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l
plate element
control device
operating knob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43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冰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843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6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6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62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52Details of compartments for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or of operator's stands or cabins
    • B66C13/54Operator's stands or cabins
    • B66C13/56Arrangements of handles or ped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4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pulses; Applications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包括驱动轴、壳体,所述驱动轴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板元件,其放置在壳体上,其中所述板元件包括中央通孔,该中央通孔允许驱动轴穿过所述中央通孔,所述驱动轴内部设有空心管状转轮,使得当转轮移动时驱动轴也同样移动,所述转轮的底部设有径向扩口,并且所述径向扩口可搁置在属于板元件的表面上,所述板元件与所述径向扩口接触的表面是光滑的,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控制起重机,起重机械的结构,并且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其提供了小型装置,能够便携式,由多个易于维护的简单且经济的元件组成,并且能够用于恶劣的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属于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用于控制起重机,起重机械等的控制装置是大型操纵杆型控制装置,并且由于小型操纵杆装置是小型的,因此旨在安装在台式无线电控制发射器中,它们更适合安装在按钮式便携式控制变送器中,但它们不具有正确操作和控制起重机类机械等所需的人体工程学和坚固性,鉴于所提及的背景以及与缺乏人机工程学并且具有高制造和维护成本的大型操纵杆装置有关的现有缺点,需要一种用于工业机械的新的控制装置,其防止了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包括驱动轴、壳体,所述驱动轴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板元件,其放置在壳体上,其中所述板元件包括中央通孔,该中央通孔允许驱动轴穿过所述中央通孔,所述驱动轴内部设有空心管状转轮,使得当转轮移动时驱动轴也同样移动,所述转轮的底部设有径向扩口,并且所述径向扩口可搁置在属于板元件的表面上,所述板元件与所述径向扩口接触的表面是光滑的,所述板元件的表面环形设有若干个凹口,且所述凹口与转轮的径向扩口接触,所述转轮设有若干个垂直于若干个所述凹口的凹槽。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板元件与径向扩口接触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周向凹槽。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板元件与径向扩口接触的表面还包括由径向凹口限定的扇形构造,有两个连续的径向凹口定义了一个优先扇区,其间隔大于47.5°。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径向凹口包括两个斜面。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轮设有可联接的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附接到所述转轮上,且另一端附接到所述操作旋钮下。
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操作旋钮在其上端包括多个几何不规则部,所述操作旋钮在其侧面上设有环形的突起,在两个突起之间设有连续的平滑区域,所述操作旋钮还包括与驱动轴相对应的中央凸耳。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构型考虑了与径向扩口接触的板元件的表面是光滑的,从而实现了驱动轴在整个360°上的连续运动而没有任何干扰,这对于非侵略性环境是有益的,使得使用者不需要使用降低驱动轴运动感知度的安全手套。
本发明第二种构型考虑到转轮的径向扩口接触的板元件的表面在径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凹口,从而实现了驱动轴在整个360°上的连续运动,但是导致在刺激中,使用者每次看到径向扩口越过所述至少一个凹口时就会感觉到,例如每45°切到下一个凹口,以便用户无需拆卸相应的安全手套即可完美地感觉到操作轴的位置,并且每个凹口可另外设置至少一个垂直于其的凹口,从而限定了用户可感知的台阶,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灵敏度。
本发明第三构造设想,板元件的与流道的径向扩口接触的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周向凹槽,从而实现驱动轴在整个360°上的连续运动,但是会产生刺激,沿径向路径区分两个区域,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凹槽可以划定由用户选择的两个不同速度,这是很容易察觉的。
本发明第五种构型考虑到,板元件与径向扩口接触的表面还包括由径向凹口限定的扇形构造,在优先方向(例如,N,S,E,W)上,限定优先方向的扇区的两个连续的凹口以大于对应于非优先方向的凹口的角度分开(例如,NW,NE,SE,SW),例如,划定优先方向的扇区的凹口可以分开一个大于47.5°的角度(在每个优先方向上定义一个大于47.5°的角扇区),划定非优先扇区的凹口可以分开一个较小的角度。小于42.5°(在每个非优先方向上定义的角度扇区小于42.5°)。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控制起重机,起重机械的结构,并且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其提供了小型装置,能够便携式,由多个易于维护的简单且经济的元件组成,并且能够用于恶劣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显示了小型操纵杆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小型操纵杆的壳体覆盖部分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板元件联接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板元件的实施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转轮联接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弹性元件联接转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操作旋钮已与弹性元件联接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的安装防尘罩盖后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操作旋钮的的示意图。
图中;驱动轴-11、壳体-2、板元件-3中央通孔-3b、转轮-4、径向扩口-4a、表面-3a、凹口-31、凹槽-32、径向凹口-33、操作旋钮-6、弹性元件-5、几何不规则部-6a、突起-61、平滑区域-62、中央凸耳-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操纵杆1,操纵杆1最好是当今市场上能够购买得到的常规小型操纵杆,所述操纵杆1包括驱动轴11、壳体2其至少部分地覆盖操纵杆1而其上部没有空余,所述驱动轴11安装于壳体2内,其结构还包括板元件3,其放置在壳体2上,其中所述板元件3包括中央通孔3b,该中央通孔允许驱动轴11穿过所述中央通孔3b,所述驱动轴11内部设有空心管状转轮4,使得当转轮4移动时驱动轴11也同样移动,因为转轮4与操纵杆1的驱动轴11的运动直接相关,并且当转轮4运动时,它与特定区域接触板元件3的形状可以包括与转轮4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几何形状,并且由操作本发明的装置的物体的使用者感觉到,使得即使使用者戴着安全手套等,他也能够非常容易地感知和区分操纵杆1的驱动轴11的位置,另外观察到,整个装置中最复杂的元件,因此也是最昂贵的,是操纵杆1,其将优选地是传统的微型操纵杆,其在市场上容易找到,并且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诸如视频控制台,计算机的操纵杆,用于操纵车载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的多种用途,因此,成本不高,并且不涉及制造特定于本发明的设备目标的特定且独特的操纵杆,板元件可以由壳体本身形成或作为壳体的一部分,使得它们形成单个元件,并且降低了本发明的装置目的的总制造成本,所述转轮4的底部设有径向扩口4a,并且所述径向扩口4a可搁置在属于板元件3的表面3a上,所述板元件3与所述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是光滑的,在图4(a)中,观察到径向扩口4a接触的板元件3的表面3a是如何光滑的,所述板元件的表面3a环形设有若干个凹口31,且所述凹口31与转轮4的径向扩口4a接触,所述转轮4设有若干个垂直于若干个所述凹口31的凹槽,在图4(b)中,观察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如何在径向方向上设有八个凹口31,并且彼此隔开一个角度凹口45°
所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设有若干个周向凹槽32,在图4(c)中,观察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如何在径向上划分驱动轴11的两个位置的圆周凹槽32。
所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还包括由径向凹口33限定的扇形构造,有两个连续的径向凹口33定义了一个优先扇区,其间隔大于47.5°,在图4(b)中,观察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如何限定八个扇区的八个径向凹口(34),在优先方向(例如N,S,E,W)上,两个定义优先方向扇区的连续凹口之间的角度大于47.5°,而这些凹口对应于非优先方向(例如NW,NE ,SE,SW)之间的夹角小于42.5°,换句话说,在优先方向上有四个较大的扇区,在非优先方向上有四个较小的扇区。这种设计在八个可能的操作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为用户传达了连续且无级的感觉,并在优先方向上提供了更好的指导。
所述径向凹口33包括两个斜面。
所述转轮4设有可联接的操作旋钮6该操作旋钮在其上端包括多个峰型几何凹凸,以确保使用者正确握住该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6,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5的一端附接到所述转轮4上,且另一端附接到所述操作旋钮6下,所述弹性元件5为弹簧其至少部分地覆盖该装置并赋予其机械强度和密封性,弹性部件至少部分地覆盖本发明的装置目标的可能性如加装防尘罩,从而为本发明的装置所关注的恶劣工作环境提供了基本的机械强度和密封性,所述操作旋钮6在其上端包括多个几何不规则部6a,以改善使用者对所述操作旋钮6的抓握,所述操作旋钮6在其侧面上设有环形的突起61,在两个突起61之间设有连续的平滑区域62这样当操作手指放在突起61或光滑区域62上时,可以更好地将力引导到合适的方向,突起61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它们与优先方向一致,而平滑区域62与非优先方向一致,反之亦然,所述操作旋钮6还包括与驱动轴1a相对应的中央凸耳63,该中央凸耳允许为用户的手指限定良好的支撑表面。
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包括可以连接在转轮上的操作旋钮的可能性,使得该旋钮与转轮的运动直接关联,并且运动也沿两个方向传递:从操作旋钮到从驱动轴,以及从板和转轮中都存在的不规则处到所述操作旋钮,以供用户察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操纵杆(1),所述操纵杆(1)包括驱动轴(11)、壳体(2),所述驱动轴(11)安装于壳体(2)内,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板元件(3),其放置在壳体(2)上,其中所述板元件(3)包括中央通孔(3b),该中央通孔允许驱动轴(11)穿过所述中央通孔(3b),所述驱动轴(11)内部设有空心管状转轮(4),使得当转轮(4)移动时驱动轴(11)也同样移动,所述转轮(4)的底部设有径向扩口(4a),并且所述径向扩口(4a)可搁置在属于板元件(3)的表面(3a)上,所述板元件(3)与所述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是光滑的,所述板元件的表面(3a)环形设有若干个凹口(31),且所述凹口(31)与转轮(4)的径向扩口(4a)接触,所述转轮(4)设有若干个垂直于若干个所述凹口(31)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设有若干个周向凹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元件(3)与径向扩口(4a)接触的表面(3a)还包括由径向凹口(33)限定的扇形构造,有两个连续的径向凹口(34)定义了一个优先扇区,其间隔大于4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凹口(33)包括两个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4)设有可联接的操作旋钮(6),所述操作旋钮(6),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5)的一端附接到所述转轮(4)上,且另一端附接到所述操作旋钮(6)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弹簧,所述操作旋钮(6)在其上端包括多个几何不规则部(6a),所述操作旋钮(6)在其侧面上设有环形的突起(61),在两个突起(61)之间设有连续的平滑区域(62),所述操作旋钮(6)还包括与驱动轴(1a)相对应的中央凸耳(63)。
CN202010484380.6A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Withdrawn CN111606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380.6A CN111606210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380.6A CN111606210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6210A true CN111606210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94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4380.6A Withdrawn CN111606210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621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9483A5 (zh) * 1971-05-14 1973-01-05 Cav Ltd
CN2485284Y (zh) * 2001-04-29 2002-04-10 韩精华 天车控制器
CN1452569A (zh) * 2000-09-08 2003-10-29 伊特拉-索曼汽车公司 控制装置
CN2594239Y (zh) * 2003-01-16 2003-12-24 重庆海斯达高科技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联动操纵机构
US20130247702A1 (en) * 2012-03-20 2013-09-26 Germán ETXEGARAI MARTINEZ Control device for industrial machiner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9483A5 (zh) * 1971-05-14 1973-01-05 Cav Ltd
CN1452569A (zh) * 2000-09-08 2003-10-29 伊特拉-索曼汽车公司 控制装置
CN2485284Y (zh) * 2001-04-29 2002-04-10 韩精华 天车控制器
CN2594239Y (zh) * 2003-01-16 2003-12-24 重庆海斯达高科技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联动操纵机构
US20130247702A1 (en) * 2012-03-20 2013-09-26 Germán ETXEGARAI MARTINEZ Control device for industrial machiner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5220B1 (en) Switch
JP4553945B2 (ja) 多方向スイッチ
JP5366366B2 (ja) 多機能入力機器
FI116548B (fi) Digitaalinen monisuuntainen ohjauskytkin
KR101058877B1 (ko) 다기능 스위치
US9630101B2 (en) Operating device
US8263882B2 (en)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US20120152052A1 (en) Manipulation device
JP4241798B2 (ja) 回転形パルススイッチ
US6626062B1 (en) Steering wheel
US11497987B2 (en) Input device, game controlle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1606210A (zh) 一种起重器的控制装置
KR101977054B1 (ko) 자동차의 스위치 장치
EP2642365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dustrial machinery
US20060090989A1 (en) Rotary changeover switch
CN102629149A (zh) 多功能操作元件
CN201747916U (zh) 行驶模式切换装置
CN201060778Y (zh) 具有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
KR102282591B1 (ko) 자동차의 회전스위치 장치
CN210489498U (zh) 一种汽车及其开关
KR20210002205U (ko) 차량의 회전 스위치 장치
KR200452341Y1 (ko) 고리 형태의 다중 명령 스위치
JP4511480B2 (ja) 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