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8344A - 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98344A CN111598344A CN202010423663.XA CN202010423663A CN111598344A CN 111598344 A CN111598344 A CN 111598344A CN 202010423663 A CN202010423663 A CN 202010423663A CN 111598344 A CN111598344 A CN 1115983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fall
- area
- flood prevention
- emergency
- are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5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应用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本发明具有提前调配防汛资源,减少防汛区域安全隐患的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汛资源调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防汛资源的调配方法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046816A公开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物资调配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云平台包括业务服务平台、业务支撑平台、基础架构平台,方法包括:通过云平台收集各防汛点及其救灾物资的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生成防汛救灾地图;若确定防汛救灾地图上有汛情发生,则根据汛情发生的位置,通过防汛救灾地图筛选防汛点及其救灾物资,并对筛选出的防汛点及其救灾物资进行路径规划;根据所述路径规划的结果,对所述救灾物资进行调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云平台的物资调配方法用于生成的防汛救灾地图 ,能够在汛情发生时,高效智能地自动化调配救灾物资,但是一旦在汛清发生是再进行资源调配,及时速度再快,在资源到达之前的时间段被,防汛区域受汛情影响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具有提前调配防汛资源,减少防汛区域安全隐患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包括:
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
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
应用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
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针对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数据,并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以便于对各防汛区域在每一年进入降雨时间段的时间做出更精确的判断,进而可在各防汛区域进入降雨时间段之间提前调配防汛资源,有利于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减少防汛区域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建立降雨量预测模型时,包括:
根据获取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并标记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计算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的起始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
对比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
删除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
计算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及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的降雨时间段的平均起始时间及平均降雨量、并作为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对应降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立降雨量预测模型,通过对防汛区域的历年数据分析,并删除相应的超过阈值的数据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以便于提高对防汛区域在后续降雨时间段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中的相同时间为平均起始时间与防汛区域历年对应降雨时间段中最早起始时间的差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中的相同时间设定为每个防汛区域的起始时间平均值与防汛区域十年中对应降雨时间段中最早起始时间的差值,以便于提前安排好防汛区域内的防汛物资,进一步减少防汛区域安全隐患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配防汛资源时,包括:
建立存储有降雨量等级范围的降雨量等级范围数据库并匹配对应等级的防汛资源调配量;
标记降雨量等级于同一降雨时间段达到高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急救区域,中等级的防汛区域为紧急区域,低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正常区域;
若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小于正常区域时,减少对应急救区域数量的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正常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急救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相同降雨时间段的防汛区域进行划分,以便于将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分配至急救区域,以增加对急救区域的资源供给,减少急救区域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配防汛资源时,还包括:
若急救区域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记录超出正常区域数量的急救区域为补充区域;
应用汛期预测模型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
若是,预支后续降雨时间段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
若否,且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减少对应补充区域数量的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紧急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补充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汛期预测模型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以减少对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的的资源调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配防汛资源时,还包括:
所述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未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但补充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所述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所述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小于紧急区域时,预支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后续降雨时间段的防汛资源,调配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补充区域在后续降雨时间段等级划分的分阶段性判断,以便于对防汛资源做出更好的分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配正常区域及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对应的急救区域后,于所述调配过防汛资源的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于后续降雨时间段变化为急救区域,而接收过防汛资源的急救区域变化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时,优先于接收过防汛资源且变化后的急救区域调配防汛资源至调配过防汛资源且变化后的正常区域与紧急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对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防汛区域出现等级变化时,进行及时的防汛资源调配。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系统,具有提前调配防汛资源,减少防汛区域安全隐患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
建模模块,用于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
判断模块,根据所建立的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
资源调配模块,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排序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各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并标记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的起始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
对比单元,用于对比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
筛选单元,删除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
第二计算单元,计算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及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的降雨时间段的平均起始时间及平均降雨量、并作为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对应降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资源调配模块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建立存储有降雨量等级范围的降雨量等级范围数据库并匹配对应等级的防汛资源调配量;
分级单元,用于标记降雨量等级于同一降雨时间段达到高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急救区域,中等级的防汛区域为紧急区域,低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正常区域;
第一资源匹配单元,于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小于正常区域时,减少对应急救区域数量的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正常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急救区域;
登记单元,于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登记超出正常区域数量的急救区域为补充区域;
查询单元,用于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
第二资源匹配单元,于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时,预支后续降雨时间段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于未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且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时,减少对应补充区域数量的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紧急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补充区域;
报警单元,于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未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但补充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时或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第三资源匹配单元,于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时,预支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后续降雨时间段的防汛资源,调配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针对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数据,并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以便于对各防汛区域在每一年进入降雨时间段的时间做出更精确的判断,进而可在各防汛区域进入降雨时间段之间提前调配防汛资源,有利于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减少防汛区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数据获取模块;2、建模模块;3、判断模块;4、资源调配模块;5、排序单元;6、第一计算单元;7、对比单元;8、筛选单元;9、第二计算单元;10、存储单元;11、分级单元;12、第一资源匹配单元;13、登记单元;14、查询单元;15、第二资源匹配单元;16、报警单元;17、第三资源匹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
具体的,防汛区域优选为在每年多次受降雨影响产生洪水的区域,降雨时间段优选为至少连续半个月降雨防汛区域中开始降雨时间到结束降雨时间的时间间隔;具体的将防汛区域的数量优选为十个,并获取十个防汛区域连续十年中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在降雨时间段中所检测到的降雨量,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数量是多个,且十个防汛区域每年降雨时间段的数量是相同的。
步骤S200,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
具体的,利用所获取的各防汛区域在连续十年的每年降雨时间段及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建立汛期预测模块,以用于推测每年每个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
建立降雨量预测模型时,具体包括:
步骤S210,根据获取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各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并标记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具体的,以一个防汛区域且每年的降雨时间段三个为例,获取该防汛区域十年中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将三个降雨时间段根据到达的时间进行从早到晚的排序,并记录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步骤S220,计算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的起始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
具体的,将每个防汛区域在十年中每个相同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进行相加,并计算对应相同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平均值,即起始平均值,将每个防汛区域在十年中每个相同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进行相加,并计算对应相同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平均值。
步骤S230,对比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
具体的,计算每个防汛区域中每年的每个相同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与起始时间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即每个防汛区域的每个降雨时间段均会产生十个起始时间与起始时间平均值差值;计算每个防汛区域中每年的每个相同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即每个防汛区域的每个降雨时间段同样会产生十个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
步骤S240,删除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
具体的,建立防汛阈值数据库,以用于存储对应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的起始时间平均值阈值、对应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的降雨量平均值阈值,将每个防汛区域的每个降雨时间段产生的十个起始时间与起始时间平均值差值与起始时间平均值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并删除其中起始时间与起始时间平均值差值大于起始时间平均值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将每个防汛区域的每个降雨时间段产生的十个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与降雨量平均值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并删除其中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降雨量平均值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
步骤S250,计算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及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的降雨时间段的平均起始时间及平均降雨量、并作为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对应降雨量。
具体的,利用每个防汛区域每个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差值小于起始时间平均值阈值、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小于降雨量平均值阈值对应的年份进行每个防汛区域每个降雨时间段的降雨时间段起始时间及降雨量计算。
本实施例中,若每个防汛区域每个降雨时间段的十年统计时间中,仅存在六年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差值小于起始时间平均值阈值、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小于降雨量平均值阈值,则以该六年时间为限,计算出每个防汛区域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并将该起始时间平均值作为每个防汛区域第十一年及以后对应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将该降雨量平均值作为每个防汛区域第十一年及以后对应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
步骤S300,应用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
具体的,根据建立好的汛期预测模型,以能够清楚的知道每个防汛区域中每个降雨时间段在每年的起始时间及对应的降雨量。
步骤S400,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
具体的,以十个防汛区域每年的第一个降雨时间段为例,将十个防汛区域的第一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进行排序后,再依次调配防汛资源至十个防汛区域内,需要注意的是,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中的相同时间为每个防汛区域的起始时间平均值与防汛区域十年中对应降雨时间段中最早起始时间的差值,包括被删除的由于起始时间与起始时间平均值差值大于起始时间平均值阈值的降雨时间段。
由于每个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是根据汛期预测模型的起始平均值为依据,在实际过程中,存在防汛区域中出现降雨时间段早于起始时间平均值的情况,为防止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早于起始时间平均值出现而对于防汛区域未调配防汛物资的情况,进而将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中的相同时间设定为每个防汛区域的起始时间平均值与防汛区域十年中对应降雨时间段中最早起始时间的差值,以便于提前安排好防汛区域内的防汛物资,进一步减少防汛区域安全隐患。
参照图3,进一步的,在调配防汛资源时,包括:
步骤S410,建立存储有降雨量等级范围的降雨量等级范围数据库并匹配对应等级的防汛资源调配量。
具体的,建立降雨量等级阈值数据库,用于存储低降雨量阈值数据及高降雨量阈值数据,并将降雨量小于低降雨量阈值数据的降雨量划分为低等级降雨量,大于高降雨量阈值数据的降雨量划分为高等级降雨量,大于低降雨量阈值数据且小于高降雨量阈值数据的降雨量划分为中等级,每个防汛区域的对应降雨时间段根据降雨量达到相应降雨量等级时,分配相应的防汛资源,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针对十个防汛区域在同一个降雨时间段所能分配的防汛资源总量是一定的,防汛资源优选为混凝土、帐篷等。
步骤S420,标记降雨量等级于同一降雨时间段达到高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急救区域,中等级的防汛区域为紧急区域,低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正常区域。
具体的,根据防汛区域在每个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大小,在对应降雨时间段将防汛区域划分为对应的急救或紧急或正常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急救或紧急或正常区域的标记是针对一个降雨时间段进行的,而到了下一个降雨时间段,防汛区域的标记可以产生变化,如对应急救区域的防汛区域变化为紧急区域或正常区域。
步骤S430,若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小于正常区域时,减少对应急救区域数量的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正常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急救区域。
具体的,由于急救区域的降雨量是最高等级,而正常区域的降雨量是最低等级,一旦防汛区域被定义为急救区域,对该防汛区域产生的破坏力是最大,而因为所能调配的防汛资源总量是一定,为减少相应的破坏力,做好防汛区域的防汛工作,可通过将本该分配到正常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至急救的防汛区域内。
步骤S440,若急救区域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记录超出正常区域数量的急救区域为补充区域。
具体的,对于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来说,需要保证防汛资源的基本供给量,进而所能够分配至急救防汛区域的资源量是一定的,一旦急救区域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正常防汛区域所分配出的资源量并无法满足对应急救防汛区域的资源要求,此时先将急救区域中数量超过正常区域的标记为补充区域。
步骤S450,应用汛期预测模型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
若是,预支后续降雨时间段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
具体的,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每年三个降雨时间段为例,当补充区域出现在第一个降雨时间段时,即该防汛区域的划分为急救区域的时间是在第一个降雨时间段时,先根据汛期预测模型查看该防汛区域在后面两个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并根据降雨量判断该防汛区域在后续两个降雨时间段划分的区域等级,若根据降雨量使得后续两个降雨时间段中存在至少一个能够将防汛区域划分为正常区域的,则先从该防汛区域后续降雨时间段中进行防汛资源的抽取。
若否,且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减少对应补充区域数量的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紧急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补充区域。
具体的,同样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每年三个降雨时间段为例,当补充区域出现在第一个降雨时间段时,即该防汛区域的划分为急救区域的时间是在第一个降雨时间段时,先根据汛期预测模型查看该防汛区域在后面两个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并根据降雨量判断该防汛区域在后续两个降雨时间段划分的区域等级,若根据降雨量使得后续两个降雨时间段中不存在能够将防汛区域划分为正常区域的,先从紧急区域抽取防汛资源。
参照图4,进一步的,在通过从紧急区域抽取防汛资源时,还包括:
步骤S451,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未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但补充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具体的,同样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每年三个降雨时间段为例,当补充区域出现在第一个降雨时间段时,即该防汛区域的划分为急救区域的时间是在第一个降雨时间段时,先根据汛期预测模型查看该防汛区域在后面两个降雨时间段的降雨量,并根据降雨量判断该防汛区域在后续两个降雨时间段划分的区域等级,若根据降雨量使得后续两个降雨时间段中不存在能够将防汛区域划分为正常区域的,需要从紧急区域抽取防汛资源,但紧急区域的数量小于补充区域,即紧急区域的数量小于需要进行防汛资源支援的急救区域数量,此时进行报警,以表明当前降雨时间段所定的能够减少急救区域安全隐患的防汛资源数量无法满足需求。
步骤S452,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具体的,补充区域中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既存在能够进行预支防汛资源的正常区域,同时存在无法预支防汛资源的急救或紧急区域,且无法预支防汛资源的急救或紧急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即紧急区域的数量小于需要进行防汛资源支援的急救区域数量,此时进行报警,以表明当前降雨时间段所定的能够减少急救区域安全隐患的防汛资源数量无法满足需求。
步骤S453,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小于紧急区域时,预支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后续降雨时间段的防汛资源,调配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
具体的,补充区域中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既存在能够进行预支防汛资源的正常区域,同时存在无法预支防汛资源的急救或紧急区域,且无法预支防汛资源的急救或紧急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即紧急区域的数量大于需要进行防汛资源支援的急救区域数量,此时可以从紧急区域抽取防汛资源至补充区域。
进一步的,在调配正常区域及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对应的急救区域后,于调配过防汛资源的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于后续降雨时间段变化为急救区域,而接收过防汛资源的急救区域变化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时,优先于接收过防汛资源且变化后的急救区域调配防汛资源至调配过防汛资源且变化后的正常区域与紧急区域。
具体的,当某个或多个防汛区域在相同降雨时间段内判定为急救区域,并从其余判定为紧急或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中进行资源调取后,于当前急救区域在后续相同降雨时间段中判定为紧急或正常区域,而当前紧急或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在后续相同降雨时间段中判定为急救区域,优先将当前急救区域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的防汛物资调配至当前紧急或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
实施例二:
参照图5,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建模模块2、判断模块3、资源调配模块4;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建模模块2用于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判断模块3根据所建立的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资源调配模块4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
进一步,针对于对降雨量及其降雨时间段的模型建立,建模模块2包括排序单元5、第一计算单元6、对比单元7、筛选单元8及第二计算单元9排序单元5用于根据获取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各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并标记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第一计算单元6用于计算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的起始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对比单元7用于对比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筛选单元8用于删除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第二计算单元9计算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及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的降雨时间段的平均起始时间及平均降雨量、并作为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对应降雨量。
进一步的,在每个防汛区域到达降雨时间段,进行资源提前调配时,具体的资源调配模块4包括存储单元10、分级单元11、第一资源匹配单元12、登记单元13、查询单元14及第二资源匹配单元15;存储单元10用于建立存储有降雨量等级范围的降雨量等级范围数据库并匹配对应等级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分级单元11用于标记降雨量等级于同一降雨时间段达到高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急救区域,中等级的防汛区域为紧急区域,低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正常区域;第一资源匹配单元12于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小于正常区域时,减少对应急救区域数量的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正常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急救区域;登记单元13于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登记超出正常区域数量的急救区域为补充区域;查询单元14用于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第二资源匹配单元15于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时,预支后续降雨时间段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于未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且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时,减少对应补充区域数量的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紧急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补充区域;报警单元16于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未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但补充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时或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第三资源匹配单元17于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时,预支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后续降雨时间段的防汛资源,调配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
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
应用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
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降雨量预测模型时,包括:
根据获取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各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并标记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计算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的起始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
对比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
删除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
计算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及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的降雨时间段的平均起始时间及平均降雨量、并作为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对应降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中的相同时间为平均起始时间与防汛区域历年对应降雨时间段中最早起始时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防汛资源时,包括:
建立存储有降雨量等级范围的降雨量等级范围数据库并匹配对应等级的防汛资源调配量;
标记降雨量等级于同一降雨时间段达到高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急救区域,中等级的防汛区域为紧急区域,低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正常区域;
若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小于正常区域时,减少对应急救区域数量的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正常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急救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防汛资源时,还包括:
若急救区域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记录超出正常区域数量的急救区域为补充区域;
应用汛期预测模型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
若是,预支后续降雨时间段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
若否,且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减少对应补充区域数量的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紧急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补充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防汛资源时,还包括:
所述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未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但补充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所述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所述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小于紧急区域时,预支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后续降雨时间段的防汛资源,调配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正常区域及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对应的急救区域后,于所述调配过防汛资源的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于后续降雨时间段变化为急救区域,而接收过防汛资源的急救区域变化正常区域或紧急区域时,优先于接收过防汛资源且变化后的急救区域调配防汛资源至调配过防汛资源且变化后的正常区域与紧急区域。
8.一种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各防汛区域历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的降雨量数据;
建模模块(2),用于建立各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及降雨量的汛期预测模型;
判断模块(3),根据所建立的汛期预测模型判断各防汛区域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
资源调配模块(4),根据各防汛区域达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提前相同时间调配防汛资源至对应的防汛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2)包括:
排序单元(5),用于根据获取到降雨时间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各防汛区域每年的降雨时间段及对应降雨量、并标记每个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第一计算单元(6),用于计算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起始时间的起始平均值及降雨量平均值;
对比单元(7),用于对比防汛区域历年相同降雨时间段中的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的差值;
筛选单元(8),删除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对应降雨时间段;
第二计算单元(9),计算起始时间与起始平均值之间及降雨量与降雨量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的降雨时间段的平均起始时间及平均降雨量、并作为防汛区域降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对应降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调配模块(4)包括:
存储单元(10),用于建立存储有降雨量等级范围的降雨量等级范围数据库并匹配对应等级的防汛资源调配量;
分级单元(11),用于标记降雨量等级于同一降雨时间段达到高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急救区域,中等级的防汛区域为紧急区域,低等级的防汛区域为正常区域;
第一资源匹配单元(12),于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小于正常区域时,减少对应急救区域数量的正常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正常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急救区域;
登记单元(13),于存在急救区域且数量大于正常区域时,登记超出正常区域数量的急救区域为补充区域;
查询单元(14),用于查找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是否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要求;
第二资源匹配单元(15),于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时,预支后续降雨时间段该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的防汛资源,于未存在后续降雨时间段中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且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时,减少对应补充区域数量的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调配量,并将紧急区域所减少的防汛资源一对一增加调配至对应的补充区域;
报警单元(16),于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未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但补充区域数量大于紧急区域时或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大于紧急区域时,进行报警;
第三资源匹配单元(17),于补充区域对应的防汛区域存在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及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且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补充区域数量小于紧急区域时,预支降雨量等级降低至正常区域的后续降雨时间段的防汛资源,调配紧急区域的防汛资源至降雨量等级未降低至正常区域的防汛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3663.XA CN111598344A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3663.XA CN111598344A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98344A true CN111598344A (zh) | 2020-08-28 |
Family
ID=7219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3663.XA Pending CN111598344A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98344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64591A (ja) * | 2002-09-17 | 2004-06-10 | Toshiba Corp | 水防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水防支援方法 |
CN106651004A (zh) * | 2016-11-18 | 2017-05-10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降雨洪灾时空数据库的洪灾预测方法 |
CN106682789A (zh) * | 2017-01-09 | 2017-05-17 |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规划防汛物资储备数量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844531A (zh) * | 2016-12-29 | 2017-06-13 | 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网格的防汛指挥研判系统 |
CN110322097A (zh) * | 2019-03-18 | 2019-10-11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防汛方法及系统 |
CN110648007A (zh) * | 2018-06-26 | 2020-01-03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降雨预报指数校正方法和系统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10423663.XA patent/CN11159834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64591A (ja) * | 2002-09-17 | 2004-06-10 | Toshiba Corp | 水防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水防支援方法 |
CN106651004A (zh) * | 2016-11-18 | 2017-05-10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降雨洪灾时空数据库的洪灾预测方法 |
CN106844531A (zh) * | 2016-12-29 | 2017-06-13 | 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网格的防汛指挥研判系统 |
CN106682789A (zh) * | 2017-01-09 | 2017-05-17 |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规划防汛物资储备数量的方法及系统 |
CN110648007A (zh) * | 2018-06-26 | 2020-01-03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降雨预报指数校正方法和系统 |
CN110322097A (zh) * | 2019-03-18 | 2019-10-11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防汛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03840B (zh) | 停车场可用车位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5785411A (zh) | 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 | |
CN106291764B (zh) | 基于大数据和气象分析场的气象预报方法和系统 | |
CN104917836A (zh) | 基于集群监控分析计算设备可用性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1598343B1 (ko) | 정체 시공간 패턴 자동인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Reynders et al. | Automated interpretation of stabilization diagrams | |
CN111582603B (zh)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煤与瓦斯突出的智能预警方法 | |
CN111626648B (zh) | 查勘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RU2019119595A (ru) |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динамики дорож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дорог | |
CN111325451A (zh) | 智能楼宇多级调度方法、智能楼宇调度中心及系统 | |
CN101819586A (zh) | 一种智能分拣服务器及统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6975668A (zh) | 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确定系统 | |
CN111951544B (zh) | 一种监测点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0555432A (zh) | 一种兴趣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7572837B (zh) | 一种智慧电厂ai主动运维方法及系统 | |
US1003232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ircraft by similarity analysis using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calculation capacities | |
CN111598344A (zh) | 基于web gis的防汛资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 |
CN116541944B (zh) | 一种基于变电站综合倾斜摄影建模模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 |
CN116227929B (zh) | 通信数据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008114A (zh) | 一种磁盘分区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422669B (zh) | 一种多关联设备数据实时提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3553395A (zh) | 结合rpa和ai的信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1535538B1 (ko) | 탱크 모델을 이용하여 산사태 경보 기준우량을 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US20220413834A1 (en) | Software placement system, software placement device, software placement method, base computer and program | |
CN113191712A (zh) | 超范围揽件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