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6806A -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 Google Patents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6806A
CN111596806A CN202010271017.6A CN202010271017A CN111596806A CN 111596806 A CN111596806 A CN 111596806A CN 202010271017 A CN202010271017 A CN 202010271017A CN 111596806 A CN111596806 A CN 111596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module
transmitter
switch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10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6806B (zh
Inventor
吴甲森
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10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6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6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6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发射系统包括: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发射器;电位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各所述发射器的电压;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以使所述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在预设的范围内。本发明有利于信号阈值的设置,从而在光路中有障碍物(即有触控)时减小触控坐标误判的几率,提高触控处理的精度。

Description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背景技术
目前,表面光波触摸屏的原理是在触摸屏的四边成对的布置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采用一个发射器发射、多路接收器同时接收的方式,或者多路发射器分别发射一路接收器接收的方式进行扫描,扫描中根据触控物体对光路中光信号的阻挡情况,实现对触控物体的检测,然后经过计算确定触控物体在触摸屏的坐标位置。为了实现多点识别,一个发射器发射时需要设置在多个角度方向的接收器分别接收或一个接收器接收时需要设置在多个角度方向的发射器分别发射,然后接收器接收的信号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送给发射控制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值的大小与预先设定的信号阀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否有触控物体,并进行坐标计算,从而获得触控物体在触控屏的坐标位置。
在发射器与接收器安装好后,每一个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固定,现有技术中,当一个发射器发射时,发射功率一定,发射器前方不同角度的发射信号强度各不相同,导致位于不同角度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差异性大,不利于信号阀值的设置,会导致坐标位置发生误判。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以解决接收器的信号阈值不易设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包括:
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发射器;
电位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各所述发射器的电压;
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以使所述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在预设的范围内;
其中,各所述发射器并联设置,形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与第一工作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位调节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位调节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输出端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于负极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发射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开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工作电源,发射极接地,且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射模块连接,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接地;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选用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源极接地;
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所述第二工作电源,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且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栅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发射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各所述发射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工作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发射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二开关选用P型三极管,在各组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发射器中,所述P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工作电源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发射器连接;
和/或,所述发射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所述第三开关选用N型三极管,在各组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发射器中,所述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发射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编码器,各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所述编码器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编码器控制各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
和/或,还包括移位器,各所述第三开关通过所述移位器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移位器控制各所述第三开关的通断。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屏,包括接收模块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发射系统,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多个接收器,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对设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射系统包括电位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以使所述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在预设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时,还根据各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自身的最大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
本发明的发射系统,增设有电位调节模块,在某一发射器与接收器工作时,发射控制模块先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与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然后根据相对位置控制电位调节模块对该发射器的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该发射器的发射功率,在光路没有障碍物时,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值最大,使这些信号的最大值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即通过对工作的发射器的发射功率进行调节,能够使各接收器在光路中没有障碍物时接收到的信号的值尽可能相等,以降低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值的差异性,如此,有利于信号阈值的设置,从而在光路中有障碍物(即有触控)时减小触控坐标误判的几率,提高触控处理的精度。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射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射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射系统中,各发射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中:
1、发射模块;11发射器;12、第二开关;13、第三开关;
2、电位调节模块;21、运算放大器;22、第一三极管;23、第二三极管;24、第一开关;25、中间信号;26、输出信号;
3、发射控制模块;31、数模信号;
4、编码器;
5、移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屏,包括接收模块和发射系统,接收模块包括多个接收器,接收器可以为接收二极管;发射系统包括发射模块1,发射模块1包括多个发射器11,发射器11可以为发射二极,如红外发射二极管,其中,发射模块1与接收模块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地,红外触控屏还包括触摸屏,触摸屏的四周成对地布置有发射器11和接收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一个发射器11发射,多个接收器接收,也可以控制一个接收器接收,多个发射器11发射,实际控制中,每次仅一个发射器11和一个接收器工作,若各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为固定值,则与其正对的接收器(即沿发射方向位于正前方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值最大,其余的接收器由于与该发射器11的连线相对于发射方向(发射器的正前方向)倾斜,因此,接收到的信号值较小,如此,对于同一个发射器11来说,各接收器接收到的最大信号值偏差就会很大,而在通过设置信号阈值的方式判断是否发生触控时,会增加信号阈值设置的难度,可能需要根据发射器11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信号阈值。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射系统还包括电位调节模块2和发射控制模块3,如图1-3所示,电位调节模块2用于调节各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其可以通过调节各发射器11的电压来调节发射功率;发射控制模块3用于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11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根据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电位调节模块2调节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待开启的发射器11,以使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在预设的范围内。其中,各发射器11并联设置,形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与第一工作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电位调节模块2的一端连接,电位调节模块2的另一端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
上述发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S1: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11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即获取当前要开启的一对发射器11和接收器的相对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在发射器11与接收器安装于触控屏后即可确定,在实际控制中,只需要确定是哪个发射器11与哪个接收器即可,如可以以发射器11的发射方向(即发射器的正前方向,该方向垂直于触控屏)为基准,计算得到该发射器11与接收器连线相对于发射方向的角度;
S2:根据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电位调节模块2调节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待开启的发射器11,同时待开启的接收器也开启,以使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即在光路无触控物时接收到的信号值)在预设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不同的相对位置发射控制模块3发送的控制信号值是不同的,具体地,发射控制模块3首先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11和接收器的相对位置,然后根据相对位置发送一个控制信号值给电位调节模块2,进而控制电位调节模块2调节发射器11的电压,调节该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使该相对位置处对应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值位于预设的信号阈值内。采用这种方法,在每次开启一对的发射器11和接收器时,均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电位调节模块2调节发射器11的电压,以调节其发射功率,当该对应发射器11和接收器之间没有触控物时,能够使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值尽可能一致,如此,能够对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值采用同一信号阈值,当工作时发现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值不在该信号阈值内时,则判断有触控物,进而判断触控物的触控坐标。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发射系统,通过增设电位调节模块2,能够对工作的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进行调节,使各接收器在光路中没有触控物时接收到的信号值尽可能相等,进而降低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值的差异性,如此,有利于接收器的信号阈值的设置,能够降低触控坐标误判的几率,提高触控处理的精度。
具体地,各发射器11并联后的并联电路的一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于第一工作电源VCC,即各发射器11的正极接第一工作电源VCC,该第一工作电源VCC为稳压电源,以为各发射器11提供稳定的正极电位;发射器11的负极接电位调节模块2,以通过调节发射器11的负极电位调节发射器11两端的电压,即当发射控制模块3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时,经过电位调节模块2的调节,输出到发射器11负极的电位会不同,从而对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进行调节。
可选地,发射控制模块3发送的控制信号值为数模信号31,范围为0~5V,如0V、1V、2V、2.5V、3V、3.5V、4V、4.5V、5V等,优选地,控制信号值的范围为0~3.3V,如0V、1.2V、2.6V、3V、3.3V等,当然数模信号31的范围也可以为其他值,具体可以根据发射控制模块3选择的芯片进行确定。
电位调节模块2可以包括电位调节器或者滑动变阻器,也可以是二者的结合。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2,电位调节模块2包括运算放大器2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运算放大器2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输出端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连接于负极输入端,且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于发射模块1。这种方式,第一电阻R1起到限流作用,第三电阻R3起限流及分压作用,发射控制模块3提供的数模信号31通过运算放大器21后得到放大的信号,该信号与数模信号31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设置运算放大器21,进而调节发射器11的电位,能够增加电位调节模块2的驱动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发射器11的正常工作。可以理解地,运算放大器21的电源端直接接第三工作电源VCC1,其他连接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连接,如直接接地。
进一步地,电位调节模块2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一三极管22、第二三极管23和第一开关24,运算放大器2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22的基极连接,且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22的基极之间还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一三极管2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工作电源,第二工作电源可以选用+5v,发射极接地,且与第二三极管23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23的集电极与发射模块1连接,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22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23的基极之间通过第一开关24接地;此实施例中,发射控制模块3还用于控制第一开关24的通断。也就是说,运算放大器21、第一三极管22、第二三极管23串联设置,该实施例中,通过级联设置的两个三极管,在对发射器11的电压进行微调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电流,从而保证各发射器11发射的稳定性。其中,第四电阻R4为分压电阻。
优选地,第一三极管22和第二三极管23均选用N型三极管,通过二者的级联,实现其在导通的情况下对电流的微调,如此设置之后,通过两个N形三极管的搭配使用,在保证模数信号31驱动能力的同时,还能达到微调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当然,第一三极管22和第二三极管23也可以选用P型三极管,或者二者中的一者选用P型三极管,另一者选用N型三极管。
其中,第一开关24可以选用三极管、继电器等开关元件,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24选用MOS管,MOS管的栅极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漏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22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23的基极之间,源极接地,其中,在发射控制模块3选通一个发射器11工作时,MOS管为低电平,处于截止状态,第二三极管23导通,对发射器11的负极电位进行调节,选通的发射器11工作;其他时段,MOS管为高电平,处于导通状态,第二三极管23的基极电位被拉低,第二三极管23截止,此时各发射器11不工作。可以理解地,第一开关24并不限定为MOS管,也可以采用具有开关作用的其他相应器件。
可以理解地,电位调节模块2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其中,第七电阻R7为限流电阻,第一三极管2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第二工作电源,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且发射极还通过第七电阻R7接第二三极管23的基极;MOS管的漏极连接于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23的基极之间,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于发射控制模块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上述电位调节模块2工作时,发射控制模块3发送数模信号31,经过第一电阻R1后得到的信号,依次经运算放大器21、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22、第七电阻R7后得到中间信号25,中间信号25经过第二三极管23后得到输出信号26。其中,中间信号25与数模信号31成正比例关系,数模信号31的值越大,中间信号25的电位越高,输出信号26的电位越低,由于发射器11的正极电位由稳压电源提供,因此,发射器11两端的电压值就越大,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就越大,此时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值也就越大。这样,对同一发射器11来说,发射控制模块3可以根据不同的接收器控制输出的数模信号31的大小即可控制所选通的发射器11的发射功率。
继续参考图2,发射模块1还包括第二开关12和第三开关13,各发射器11的一端(即正极端)通过第二开关12与第一工作电源VCC连接,另一端(即负极端)通过第三开关13与电位调节模块2连接;此实施例中,发射控制模块3还用于控制各第二开关12和第三开关13的通断,也就是说,发射模块1包括多条并联的支路,各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开关12、发射器11和第三开关13,并联形成的并联电路的正极端连接第一工作电源VCC,负极端连接电位调节模块2,通过增加第二开关12和第三开关13,使各发射器11的启动与关闭更易控制,且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当然,各发射器11也可以直接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也可以仅设置有第二开关12或者第三开关13。
优选地,第二开关12选用P型三极管,发射模块1还包括第九电阻R9,在各组第二开关12和发射器11中,即各并联支路中,P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发射极与第一工作电源VCC连接,集电极与发射器11连接,通过选用P型三极管对发射器11的正极端的供电进行控制,能够进一步方便控制流程的设置,以及提高发射器11的正极端与第一工作电源VCC导通时施加于正极端的电位的稳定性。
同理,发射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R10,第三开关13选用N型三极管,在各组第三开关13和发射器11中,即各并联支路中,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10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发射极与电位调节模块2连接,集电极与发射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开关12、第三开关13也可以分别选用继电器等其他开关元件;可以二者均采用三极管,也可以仅一者选用三极管。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触控坐标的判断准确度,本申请的发射器11的数量会比较多,这样增加了控制的烦冗度,为此,本申请的发射系统还包括编码器4,参考图2,各第二开关12通过编码器4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发射控制模块3通过编码器4控制各第二开关12的通断,如此,方便对发射器11正极端与第一工作电源VCC导通或者断开的控制。
具体地,编码器4可以选用SN74HC138芯片,SN74HC138芯片的第一至第六引脚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第八引脚接地,第七引脚、第九引脚至第十五引脚中至少部分与多个第二开关12一一对应连接,即可以通过各引脚分别控制一个第二开关12,第十六引脚接第三工作电源VCC1,即第一至第六引脚为输入端,第八引脚接地,第七引脚、第九引脚至第十五引脚为输出端,多个输出端可以根据第二开关12的数量进行选择使用其中的几个引脚或者全部使用,具体在下文实施例中描述,显然,编码器4采用这种芯片元件,能够提高整个发射系统的集成度。
继续参考图2,同理,发射系统还包括移位器5,各第三开关13通过移位器5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发射控制模块3通过移位器5控制各第三开关13的通断,如此,方便对发射器11的负极端与电位调节模块2导通或者断开的控制。
具体地,移位器5选用74HC164芯片,74HC164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第七引脚接地,第三引脚至第六引脚、第十引脚至第十三引脚中至少部分与多个第三开关13一一对应连接,即可以通过各引脚分别控制一个第三开关13,第十四引脚接第三工作电源VCC1,即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为输入端,第三引脚至第六引脚、第十引脚至第十三引脚为输出端,多个输出端可以根据第三开关13的数量进行选择使用其中的几个引脚或者全部使用,具体在下文实施例中描述,显然,移位器5采用这种芯片元件,能够提高整个发射系统的集成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可以同时使用编码器4和移位器5分别对第二开关12、第三开关13控制,也可以仅使用编码器4对第二开关12进行控制,或者使用移位器5对第三开关13进行控制。当然,对于多个第二开关12的控制也可以采用移位器5实现,对多个第三开关13的控制也可以使用编码器4进行控制。
一种实施例中,同时使用编码器4和移位器5,参考图3,示出多个发射器11的电路示意图,图中示出三十六个发射器11,可以按阵列方式排列,各发射器11分别独立工作,且各自的正极端和负极端也是独立控制的,具体地,各发射器的正极端与第一工作电源VCC的导通与断开通过编码器4进行控制,负极端与电位调节模块2的输出信号26的导通与断开通过移位器5进行控制,如图中的LED1+、LED2+、LED3+、LED4+、LED5+、LED6+与编码器4的第七引脚、第九引脚至第十五引脚中的其中六个引脚一一对应连接;LED1-、LED2-、LED3-、LED4-、LED5-、LED6-与移位器5的第七引脚接地,第三引脚至第六引脚、第十引脚至第十三引脚中的其中六个引脚一一对应连接,如此通过编码器4和移位器5即可实现对三十六个发射器11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发射控制模块3的其中一个控制信号,如图2中的CS4信号用于控制是否有发射器11工作,此时该信号可以同时用于控制第一开关24,以实现同时控制发射器11工作和第一开关24通断。
此外,发射控制模块3还可以同时用于控制各接收器是否工作,发射控制模块3与接收器信号连接,当然,各接收器是否工作也可以通过接收控制模块控制,此时,发射控制模块3需要与接收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用于信号交换。可以理解地,红外触控屏还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触控屏的其他功能,如开关机、显示信息等,在该实施例中,发射控制模块3可以与主控模块信号连接;在设置有接收控制模块时,接收控制模块也可以与主控模块直接信号连接,而不与发射控制模块3连接,即直接通过主控模块实现发射控制模块3与接收控制模块的信号传递。进一步地,可以发射控制模块3、接收控制模块和主控模块集成为一体,从而提高红外触控屏的集成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值不在信号阈值内时,若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值不在阈值内,且低于信号阈值,则需要判断是否发生了触控;若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值不在阈值内,且高于信号阈值,则需要通过电位调节单元调节,使信号的值位于该阈值内,或者通过软件识别判断是否发生了电路故障。
此外,考虑到采购的各发射器11可能会存在差异,各自性能不同,如由于制造加工的误差以及加工的工艺精度等问题,各发射器件11可能分多个等级,各等级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同,因此,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S2中,控制电位调节模块2调节待开启的发射器11的电压时,还根据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11自身的最大发射功率控制电位调节模块2调节待开启的发射器11的电压,具体地,在发射器11上电开始,先获取发射器11自身的最大发射功率,该过程可以由发射模块1执行,也可以事先存储在发射系统中,如存在发射模块1中,然后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和该最大发射功率一起对待开启的发射器11的电压进行调节,从而使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更好地位于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有利于阈值的设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发射器;
电位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各所述发射器的电压;
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以使所述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在预设的范围内;
其中,各所述发射器并联设置,形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与第一工作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位调节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输出端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于负极输入端,且所述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发射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开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工作电源,发射极接地,且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射模块连接,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接地;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选用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源极接地;
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所述第二工作电源,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且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栅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各所述发射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工作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二开关选用P型三极管,在各组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发射器中,所述P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工作电源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发射器连接;
和/或,所述发射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所述第三开关选用N型三极管,在各组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发射器中,所述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发射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各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所述编码器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编码器控制各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
和/或,还包括移位器,各所述第三开关通过所述移位器与所述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移位器控制各所述第三开关的通断。
8.一种红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射系统,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多个接收器,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对设置。
9.一种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包括电位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待开启的发射器和待开启的接收器的相对位置;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值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并开启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以使所述待开启的接收器开启后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大值在预设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时,还根据各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自身的最大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电位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待开启的发射器的电压。
CN202010271017.6A 2020-04-08 2020-04-08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Active CN111596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1017.6A CN111596806B (zh) 2020-04-08 2020-04-08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1017.6A CN111596806B (zh) 2020-04-08 2020-04-08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806A true CN111596806A (zh) 2020-08-28
CN111596806B CN111596806B (zh) 2023-03-17

Family

ID=7218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1017.6A Active CN111596806B (zh) 2020-04-08 2020-04-08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68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9926A (zh) * 2023-07-19 2023-10-24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灯管有效功率范围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红外触摸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3998A1 (en) * 2002-11-04 2011-07-07 Neonode, Inc. Light-based touch screen with shift-aligned emitter and receiver lenses
US20150277636A1 (en) * 2001-11-02 2015-10-01 Neonode Inc. Compound lens structure for optical touch screen
CN110333801A (zh) * 2019-07-17 2019-10-15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77636A1 (en) * 2001-11-02 2015-10-01 Neonode Inc. Compound lens structure for optical touch screen
US20110163998A1 (en) * 2002-11-04 2011-07-07 Neonode, Inc. Light-based touch screen with shift-aligned emitter and receiver lenses
CN110333801A (zh) * 2019-07-17 2019-10-15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摸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9926A (zh) * 2023-07-19 2023-10-24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灯管有效功率范围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红外触摸设备
CN116939926B (zh) * 2023-07-19 2024-05-17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灯管有效功率范围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红外触摸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806B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5808B2 (en) Power supply switching circuit and method
CN102893525B (zh) 对电压驱动型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
US9154125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GBT and a gate driver
CN106019040B (zh) 一种光耦电气性能检测装置
CN103457587A (zh) 半导体驱动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CN111596806B (zh) 红外触控屏的发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红外触控屏
CN1027118C (zh) 具有级联开关部分的开关装置
CN110798325A (zh) 一种自动调整供电电压的供电电路
US20140232435A1 (en) Analog minimum or maximum voltage selector circuit
US7474281B2 (en) Multi-mode switch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US6510168B1 (en) Laser diode drive circuit
CN107919792B (zh) 一种三极管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开关电源
CN102332908A (zh) 具有可变电阻电路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US7141814B2 (en) Input circuit
US10979050B2 (en) Input/output circuit
CN213718178U (zh) 电平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5334708A (zh) Led驱动电路、led控制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US20200389040A1 (en) Power indication circuit and power indication method
CN112290777A (zh) 一种电流放大电路
CN111053610A (zh) 用于凝固和解剖生物组织的仪器以及用于操作这种仪器的方法
CN219554815U (zh) 不间断电源的晶闸管驱动电路以及不间断电源
CN219041460U (zh) 供电电路、供电电路板及供电设备
CN220043392U (zh) 一种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8512539B (zh) 一种宽带载波信号通道开关系统
CN115148162B (zh) 驱动电路、背光电路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