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6418A -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6418A
CN111596418A CN202010296275.XA CN202010296275A CN111596418A CN 111596418 A CN111596418 A CN 111596418A CN 202010296275 A CN202010296275 A CN 202010296275A CN 111596418 A CN111596418 A CN 111596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upler
network
host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62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广
龚洪燕
Original Assignee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62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6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6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8Electrical aspects contain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04Q1/142Terminal blocks for 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散射红外光实现全天候监测光纤的通信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逐步成为连接世界的通信媒介,组成服务全球的信息化通信网络。近年出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架虽然解决了机柜内光纤跳线管理的问题(针对解决机柜内光纤跳线混乱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实质性解决光纤通信状态的监测问题,而且该智能光纤配线架必须使用专用发光跳线,若使用普通光纤跳线该设备将失去管理功能。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交换机光纤模块来进行监测,但是该方法并不具备任何管理功能,且无法判断光纤通信中断是因为设备问题还是光纤介质问题。
2020年作为5G元年,由于5G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物联网的网络延时大的问题,由此5G元年也变成了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新的起点。光纤通信链路作为所有信息化服务基础理应第一时间物联网化,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将光纤通信链路物联网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
所述耦合部(13)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器(11)的一端固定,所述耦合部(13)的另一端与光纤连接;所述电路板(12)的另一端插入可与光纤耦合器(1)连接的外部设备;
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与所述耦合部连接的光纤在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优选的,所述耦合部正中位置设置有凹槽;
所述红外传感器(11)固定于所述耦合部的凹槽处。
优选的,所述光纤为单模/多模;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设置于光纤配线架壳体(5)上。
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
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
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
优选的,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排线(3);所述母板(2)包括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电路板排线插槽(22);所述ARM主机包括ARM主机排线插槽(41);
所述电路板排线插槽(22)和ARM主机排线插槽(41)通过所述排线(3)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排线插槽(22)的个数大于等于1。
优选的,所述ARM主机(4)还包括:管理主机(42);
所述管理主机(42)与所述ARM主机排线插槽(41)连接,用于通过所述ARM主机排线插槽(41)从所述光纤耦合器(1)获得的微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具有编号和位置信息;
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编号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编号一致;
所述耦合器的位置信息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位置一致。
优选的,所述远端服务将所述光纤耦合器的颜色和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颜色相关联,用于根据所述光纤耦合器的颜色以及相关联的光纤的颜色快速定位到要查找的光纤。
优选的,所述母板还包括:指示灯;
所述指示灯焊接在所述母板上,与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的个数一致,用于根据ARM主机(4)下发的指示控制所述指示灯的颜色和/或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包括两种颜色;
当指示灯工作于其中一种颜色,且闪烁时用于指示:接收到线路管理指令,当长亮无闪烁时用于指示:线路通信故障;
当指示灯工作于另一种颜色时用于指示光纤传输过程中损耗超过阈值而发出警告。
优选的,所述远端服务包括管理端(10)和局域网管理端(8);
所述局域网管理端(8)和所述管理端(10)通过网络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用于获取ARM主机传输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
其中,所述网络包括路由交换设备(7)和/或4G/5G网络(9)。
优选的,所述管理端(10)包括:移动管理端(101)和远程管理端(102);
所述移动管理端(101)和远程管理端(102)通过网络与管理主机(4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管理主机(42)传输的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本发明采用红外传感器实现全天候有效监测光纤通信状态,并通过ARM主机实现光纤通信链路物联网化。
2、本发明实现了光纤通信链路状态实时监测,光纤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让远端服务第一时间获取当前光纤的情况,检测范围为包括连接路由交换设备内的整条光纤链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纤线路监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SC光纤耦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LC光纤耦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纤耦合器、11-红外传感器、12-电路板、13-耦合部、14-外壳、2-母板、21-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2-排线插槽、23-母板底座、3-排线、4-ARM主机、41-ARM主机排线插槽、42-管理主机、5-光纤配线架壳体、6-光纤熔接盒、7-路由交换设备、8-局域网管理端、9-4G/5G网络、10-物联网管理云端、101-移动管理端、102远程管理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该装置以现有配线架基础之上进行机械结构改进,并在配线架上安装ARM控制主机以及在耦合器上新增带有红外传感器的电路板。本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配线架上安装的耦合器处散射红外光,将其转化为电流/电压信号传输至ARM管理主机,ARM管理主机将获取到的电流/电压信号转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信号并传输到软件服务端。在数字配线架将数据传输到软件服务端后,软件服务端将根据ARM管理主机传输的数据判断当前数字配线架上所连接光纤的状态。通过数字配线架可以有效检测光纤整段通信状态,并协助判断故障的判断。
实施例1:
一种光纤耦合器,如图2所示,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
所述耦合部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器11的一端固定,所述耦合部13的另一端与光纤连接;所述电路板12的另一端插入可与光纤耦合器1连接的外部设备;
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与所述耦合部连接的光纤在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所述耦合部13正中位置设置有凹槽;
所述电路板1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处。
本光纤耦合器还包括外壳14,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14包裹所述耦合部13;
所述外壳14正中位置设置有凹槽;
所述凹槽与所述耦合部13正中位置设置的凹槽相吻合。
本发明对现有耦合器进行了部分机械结构修改,但是考虑到了现有耦合器的应用,此修改是在不影响兼容现有耦合器的情况下进行。本实施例将插芯作为耦合部,其中修改光纤耦合器固定点位置前向移动错开光纤耦合器正中位置,在光纤耦合器的外壳及插芯正中位置增加凹槽以便红外传感器可以不受影响的获取来自自己SC/LC接头处的散射红外光。光纤耦合器内件采用使用一体成型设计,光纤耦合器的外壳与插芯使用卡扣及螺丝固定。其中,SC光纤耦合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LC光纤耦合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红外传感器11焊接于电路板之上,红外传感器11正对安装于光纤耦合器凹槽位置,电路板使用螺丝固定于SC/LC耦合器正下侧面(底部)。
实施例2:一种光纤配线架,如图1所示:
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
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
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
所述光纤耦合器1固定于数字配线架前面板上,并与所述母板2连接;
所述母板2通过所述排线3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
所述ARM主机4固定于所述数字配线架后面板上,用于接入网络。
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的光纤耦合器1使用螺丝固定于数字配线架前面板,电路板后端与母板2通过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相连,每个插槽均有相对应的编号。前面板除安装固定光纤耦合器1之外还有与每个光纤耦合器1相应对的状态指示灯,状态指示灯焊接于母板2之上。母板2通过连接排线3与ARM主机排线插槽41连接,连接时需要对应相应的编号进行连接。管理主机42为模块化设计抽取式安装,在数字配线架后面板进行抽取安装固定。管理主机42除管理来自红外传感器11的微电流/电压信号、状态指示灯之外还带有网关功能,通过RJ45网络接口及4G/5G网络9接入网络,最终与远端服务连接,其中远端服务包括:物联网管理云端10。
工作方式为,通过安装于SC/LC耦合器上带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获取单模/多模光纤的散射红外光,红外传感器11获取到SC/LC接头处红外信号后将其转变成微电流/电压信号并通过电路板12及排线3传输至一台带有网络功能的ARM主机4,ARM主机4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通过IP网络传数据传输到各管理端。红外传感器11检测到光纤有红外光通过时红外传感器11产生电流,此为通信正常,若红外传感器11未检测到有红外光通过,红外传感器11不产生电流为通信异常。此设备与其他光纤监测设备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全天候监测光纤状态。在数字配线架检测到光纤线路发生故障时将通过手机短信、局域网管理端弹窗、移动管理软件弹窗以及邮件等方式进行告警。
数字配线架除状态检测外还具有线路管理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局域网管理端8的软件、APP手机软件、云端管理平台、远程管理端102来查寻每条光纤所在位置、相对应的编号以及所连接耦合器的位置、编号及状态。再结合数字配线架前面板提供的指示灯及网络设备所提供的OID信息在第一时间精确定位到每条光纤链路所在位置及光纤跳线所连接的网络设备及其接口编号。
其中,光纤每芯均有不同的颜色,每条光纤及所对应的颜色及排列顺序需要在网络建设完成后由人员手动录入系统并进行排序管理,本软件支持批量录入。
数字配线架前面板与各耦合器所对应的指示灯为两色指示灯,颜色为红和蓝,其中红色为当前耦合器未检测到光纤线路红外信号或由管理人员手动发出线路管理指令。其中闪烁为管理人员手动发出的线路管理指令,长亮无闪烁为线路通信故障。蓝色为光纤传输过程中损耗太大警告及其他警告。光纤线路状态正常时所有指示灯均不亮起。
网络设备OID信息由各设备厂商提供数据接口与管理端软件对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上功能非常方便的在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定位任意一条光纤线路或光纤跳线所在位置。
数字配线架在接入互联网服务之后便成为一台真正的物联网设备,并将光纤线路成功接入物联网。数字配线架、局域网管理端8、移动管理端101及远程管理端102软件需要物联网管理云平台进行授权。局域网管理端8在授权完成后可以直接接收来自本地数字配线架的数据不需要通过物联网管理云端10,移动管理端101及远程管理端102连接至物联网管理云端10。
实施例3:
本发明主要解决于现有光纤网络的状态监测,机柜内光纤线路管理以及将光纤状态接入物联网以便让管理人员更加快速的获取通信线路状态以及减小通信线路故障处理时间。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三大技术要点,以下为详细阐述:
一、光纤线路状态检测,配线架是光纤网络中非常重要的连接装置,所有光纤线路均要经过配线架再进入各类网络设备。我们通过红外传感器11及ARM主机4成功的将作为机械连接装置的配线架进行了数字化的改变。我们通过数字配线架的红外传感器11(传感器安装于配线架的耦合器配件之上)获取光纤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红外传感器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电压数据上传至ARM主机,我们通过红外传感器上传给ARM主机4的微电流/电压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
二、线路管理,数字配线架除光纤状态检测外还具有线路管理的能力,线路管理包括光纤主缆部分及光纤跳线连接网络设备部分。光纤主缆我们通过对光纤每芯的颜色、耦合器编号(电子编号及物理数字编号)一一对应管理形成电子档案,并建立光纤主缆的网络结构拓扑图。光纤跳线连接网络设备部分我们通过与光纤主缆对应颜色、耦合器编号、状态指示灯以及网络设备OID信息来完成光纤跳线连接网络设备部分的线路管理。
三、光纤接入物联网,我们通过数字配线架成功获取光纤线路状态的同时,数字配线架内安装的模块化ARM主机将传感器获取的微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集成于ARM主机的网关设备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有线IP网络及无线IP网络发送至局域网管理端及物联网云端服务平台。局域网管理端可以非常详细的让管理人员看至每条链路的状态。局域网作为本地网络局限性较大,所以我们在将数据发送到局域网管理端的同时还将其发送到了物联网云端服务平台。在物联网云端服务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在全球任意拥有互联网服务的地区方便的查看及管理属于该管理人员权限内的光纤线路信息。或者说通过数字配线架将光纤线路状态信息接入物联网以及配合线路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管理全球任意属于该管理人员权限下的光纤网络。
本技术发明通过传感器获取光纤线路位于SC/LC耦合器位置处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其转换为微电流/电压信号,以电流/电压信号来判断该条光线线路是否有红外光信号通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两台或多台数字配线架设备来分析光线线路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数值。例如我们在一条光纤线路A、B两端各安装两台数字配线架设备,通过对比A、B两端获取的电流/电压数据后转换成光纤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数据,以此来判断该条链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耗数据并通知管理人员。
我们通过数字配线架可以非常方便的协助现场管理人员对机柜内光纤线路进行近场管理,近场管理的需求就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管理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局域网管理端软件或APP手机软件查寻每条光纤所在位置、相应的编号以及所在耦合器的位置。再结合数字配线架前面板提供的指示灯及交换机所提供的OID信息在第一时间精确定位到每条光纤链路所在位置及光纤跳线所连接的网络设备及其接口编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上功能非常方便的在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定位任意一条光纤线路或光纤跳线所在位置。
除了状态检测及线路管理之外数字配线架相配套的软件还提供物联网功能,而且局域管理端及APP手机软件均需要物联平台进行授权使用,以此规避软件使用和管理权限等。通过将数字配线架获取的各光纤线路数据及管理数据与物联网云端管理平台相连接,管理人员可以在全球任意互联网络接入的地区对多个信息中心或分公司光纤网络进行查看及进行远场管理(多地区的网络查看及管理需要管理员进行授权)。
发明是以现有配线架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以现有光纤熔接盒为基础在其内部增加一台ARM管理主机,并在现有SC/LC耦合器侧面新增一套带有红外传感器的电路板。本发明对现有耦合器进行了部分机械结构修改,但是考虑到了现有耦合器的应用,此修改是在不影响兼容现有耦合器的情况下进行。其中修改耦合器固定点位置前向移动错开耦合器正中位置,在耦合器外壳及插芯正中位置增加凹槽以便红外传感器可以不受影响的获取来自自己SC/LC接头处的散射红外光。光纤耦合器1内件采用使用一体成型设计,耦合器外壳与插芯使用卡扣及螺丝固定。
红外传感器11焊接于电路板之上,红外传感器正对安装于耦合器凹槽位置,电路板使用螺丝固定于SC/LC耦合器正下侧面(底部)。
实施例4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光纤配线架计算光损耗的方法,具体包括:
光纤两端的光纤配线架采集光纤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转换为传输的计算机数据;
基于所述光纤两端的光纤配线架传输的所述计算机数据得到光纤损耗值。
其中,基于所述光纤两端的光纤配线架传输的所述计算机数据得到光纤损耗值,包括:
将所述光纤两端的光纤配线架传输的所述计算机数据作差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光纤损耗值。具体应用如下:
在光纤的AB两端分别各安装一台光纤配线架并接入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两台光纤配线架对同一条光纤进行天全候的状态监测,位于AB两端的两台光纤配线架会分别采集光纤AB两端的红外信号。光纤配线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可传输的计算机数据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发送至服务器端软件,服务器端软件对比两台光纤配线架的数据差值来确定光纤配线架在光纤AB两端采集到的电流/电压差值,并将此差值换算为光纤损耗值。该方法可以有效全天候监测光纤链路的光损耗情况,若该条光纤损耗严重将通过光纤配线架指示灯、手机短信以及可视化软件向管理人员报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
所述耦合部(13)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器(11)的一端固定,所述耦合部(13)的另一端与光纤连接;所述电路板(12)的另一端插入可与光纤耦合器(1)连接的外部设备;
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与所述耦合部连接的光纤在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正中位置设置有凹槽;
所述红外传感器(11)固定于所述耦合部的凹槽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单模/多模;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设置于光纤配线架壳体(5)上;
优选的,还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包裹所述耦合部。
4.一种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耦合器(1);
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
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线路监测装置还包括排线(3);所述母板(2)包括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电路板排线插槽(22);所述ARM主机包括ARM主机排线插槽(41);
所述电路板排线插槽(22)和ARM主机排线插槽(41)通过所述排线(3)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排线插槽(22)的个数大于等于1;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具有编号和位置信息;
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编号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编号一致;
所述耦合器的位置信息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位置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ARM主机(4)还包括:管理主机(42);
所述管理主机(42)与所述ARM主机排线插槽(41)连接,用于通过所述ARM主机排线插槽(41)从所述光纤耦合器(1)获得的微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服务将所述光纤耦合器的颜色和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颜色相关联,用于根据所述光纤耦合器的颜色以及相关联的光纤的颜色快速定位到要查找的光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还包括:指示灯;
所述指示灯焊接在所述母板上,与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的个数一致,用于根据ARM主机(4)下发的指示控制所述指示灯的颜色和/或工作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包括两种颜色;
当指示灯工作于其中一种颜色,且闪烁时用于指示:接收到线路管理指令,当长亮无闪烁时用于指示:线路通信故障;
当指示灯工作于另一种颜色时用于指示光纤传输过程中损耗超过阈值而发出警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服务包括管理端(10)和局域网管理端(8);
所述局域网管理端(8)和所述管理端(10)通过网络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用于获取ARM主机传输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
其中,所述网络包括路由交换设备(7)和/或4G/5G网络(9);
优选的,所述管理端(10)包括:移动管理端(101)和远程管理端(102);
所述移动管理端(101)和远程管理端(102)通过网络与管理主机(4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管理主机(42)传输的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
CN202010296275.XA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Pending CN111596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6275.XA CN111596418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6275.XA CN111596418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418A true CN111596418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6275.XA Pending CN111596418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64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6995A (zh) * 2022-06-13 2022-08-30 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6995A (zh) * 2022-06-13 2022-08-30 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固定装置
CN114966995B (zh) * 2022-06-13 2023-12-26 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2393A (zh) 一种具有光纤自动切换单元的光缆自动监测系统
CN104734776B (zh) 三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的光纤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JPH10107739A (ja) 光相互接続モジュール
CN103281122B (zh) 一种光缆在线监测提高告警准确率的方法
CN102523037A (zh) 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
CN104283607A (zh) 光纤通讯网络监测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7579772B (zh) 一种用于自动监测光纤线路状态的监测仪
CN105871604A (zh) 一种光纤衰耗全程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9639348B (zh) 快速检测光缆通断及定位的方法
HUE030539T2 (en) Optical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086528A (zh) 一种基于光缆在线监测的资源管理系统
CN110086531A (zh)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光缆测试系统
CN109818671B (zh) 一种用于智能光配量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96418A (zh)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CN107231188B (zh) 一种智能站光纤断链点快速识别方法
KR101342361B1 (ko) 광신호 고장위치 검출 및 광선로 자동절체가 가능한 실시간 광신호 모니터링시스템
CN212989711U (zh)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CN116582180B (zh) 光纤配线机器人的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207399209U (zh) 一种用于自动监测光纤线路状态的监测仪
CN111049578B (zh) 一种aoc光模块连接检查方法及装置
US11719890B2 (en) Passive optical couplers having passive optical activity indicato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893192B1 (ko) 스마트 광 선로 감시 시스템
KR101919018B1 (ko) 스마트 광 선로 감시 시스템
CN214125291U (zh) 一种光纤网络的性能监控装置及系统
CN116707633A (zh) 一种全光链路快速故障快速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2

Address after: 076261 No. 4, East 2nd row, Xincun South Street, Sunjiazhuang village, shanfangbao Township, Wanquan County,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o Guang

Address before: 101101 room 211A, 2 / F, building 2, 251 beiyangwa,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