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6319A -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6319A
CN111596319A CN202010420915.3A CN202010420915A CN111596319A CN 111596319 A CN111596319 A CN 111596319A CN 202010420915 A CN202010420915 A CN 202010420915A CN 111596319 A CN111596319 A CN 111596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source
gnss
gnss interference
target poi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09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6319B (zh
Inventor
肖伟
刘丹
刘文祥
叶小舟
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4209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6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6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6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1Interference related issues ; Issues related to cross-correlation, spoofing or other methods of denial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首先确定GNSS干扰源数目以及各GNSS干扰源的位置坐标以及配置参数;接着根据各GNSS干扰源的配置参数,确定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然后在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内,采用基于参考面可视域分析方法对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内的每个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得到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最后按照经纬度拼接所有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得到受地形遮挡影响的多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本发明在保证计算准确度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采用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算法来分析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影响中计算时间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NSS干扰源优化部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地形遮挡影响 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卫星导航对抗效能的仿真中,需要计算真实地理环境的地形遮挡对 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的影响。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不仅受到其发射功率、 发射天线增益等自身参数的影响,还会受到真实的大气、地球曲率、地形等 环境的影响。GNSS干扰源自身参数、接收机参数与地球曲率决定着GNSS 干扰源的最大作用区域,其地表二维显示为圆形,但是在考虑真实地形遮挡 后,其作用区域将为不规则形状。
可视域分析是研究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常用方法, 通常情况下采用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方法对区域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但是 该方法的计算量较大,当区域较大时则计算耗时将较长。因此在保证准确性 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计算复杂度,减少地形遮挡影响下GNSS干扰源作用区 域的计算时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 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介质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包括:
S1.确定GNSS干扰源数目以及各GNSS干扰源的位置坐标以及配置参 数。
S2.根据各GNSS干扰源的配置参数,确定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 域。
S3.在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内,采用基于参考面可视域分析方 法对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内的每个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得 到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
S4.按照经纬度拼接所有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得到受地形遮挡影响的 多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
本发明中,GNSS干扰源的配置参数包括GNSS干扰源的自身高度、干扰 源频率、干扰信号波长、发射天线增益、接收天线增益、接收机抗干扰能力干 信比、接收信号功率和干扰源发射功率。
本发明中,S2中,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其待分析区域: 通过对比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和GNSS干扰源在仅 考虑地球曲率时的最大作用距离,取其中较小的值作为GNSS干扰源的最大作 用距离,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即以GNSS干扰源为圆心、GNSS干扰源的 最大作用距离为半径的区域。
其中,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下式计算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 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21
上式中:ds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λi表 示第i个GNSS干扰源的干扰信号波长;GT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的发射天 线增益;GRi表示接收天线增益;MJi表示接收机抗干扰能力干信比;PSi表示接 收信号功率PSi;PJT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的发射功率。
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下式计算GNSS干扰源在仅考虑地球曲率时 的最大作用距离;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31
上式中设定地球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ds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在仅考虑 地球曲率时的最大作用距离;HIFi=hi+HSi,HS为第i个GNSS干扰源所在位 置的实际地形高程值,hi为第i个GNSS干扰源的自身高度。
本发明S3中,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其GNSS干扰源 作用区域:
(1)采用规则DEM格网将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进行二维行列划分, 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划分为多个单元网格,GNSS干扰源对应DEM格网 的中心网格点,DEM格网的每个网格点对应待分析区域内的一个目标点。
(2)以GNSS干扰源为原点,将待分析区域用正北、西北、正西、西南、 正南、东南、正东及东北这八个方向线划分为八个区域块。
(3)对于位于八个方向线上的目标点,根据目标点与GNSS干扰源之间的 距离,按照由近及远的判断顺序对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
GNSS干扰源以及与距离GNSS干扰源仅一个单元网格的八个方向线上的 目标点均赋值为1,代表受干扰。接下来,对距离GNSS干扰源2个以及2个以 上单元网格的八个方向线上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方法如下: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对应的二维DEM格网中,对于方向线上当前待 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的目标点Om,该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值为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41
与目标点Om相邻的八个网格点中离GNSS干扰源最近的一个网格点即为目标点Om的辅助网 格点rp,辅助网格点rp对应的实际高程值是考虑地形遮挡后此点可受干扰的最 小高程,即为该网格点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rp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的三维空间中,连接GNSS干扰源与目标点Om的辅助网格点rp并延长,计算目标点Om在该直线上投影的垂直高程值
Figure RE-GDA0002534180840000041
Figure RE-GDA0002534180840000042
则目标点Om受到干扰,赋值为1,且目标点Om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RE-GDA0002534180840000043
Figure RE-GDA0002534180840000044
则目标点Om不会受到干扰, 赋值为0,且该点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RE-GDA0002534180840000045
(4)对位于八个区域块内的目标点,根据目标点与GNSS干扰源之间的距 离,按照由近及远的判断顺序对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
距离GNSS干扰源仅一个单元网格的八个区域块内的目标点均赋值为1,代 表受干扰。接下来,对距离GNSS干扰源2个以及2个以上单元网格的八个区 域块内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方法如下: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对应的二维DEM格网中,对于区域块内当前待 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的目标点On,该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值为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47
与目标点On相 邻的八个网格点中离GNSS干扰源最近的两个网格点即为目标点On的两个辅助 网格点rp1与rp2,辅助网格点rp1与rp2对应的实际高程值即为辅助网格点rp1 与rp2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rp1和visual_Hrp2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的三维空间中,GNSS干扰源与目标点On的两 个辅助网格点在空间中确定一个平面,计算目标点On在该平面上投影的垂直高 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51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52
则目标点On受到干扰,且目标点的可视高 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53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54
则目标点On不会受到干扰,且目标点On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55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 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 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机体与设在机体内的机载电路板,所 述机载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 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 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采用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算法来分析地形遮挡对GNSS 干扰源影响中计算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引入基于参考面的可视域分析理论对 真实地形遮挡下GNSS干扰源的作用范围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面可 视域分析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
本发明利用干扰源与目标点附近可视高程值对应的辅助网格点建立参考 面,通过目标点实际高程值与参考面映射高程值判断目标点的受干扰情况,避 免了目标点与干扰源视线方向上多个采样点的插值计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减少计算时间,可广泛应用于干扰源优化部署、战场环境仿真分析等卫星导航 对抗效能的仿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受地球曲率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距离示意图;
图2是基于参考面的可视域分析算法基本原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4是GNSS干扰源最大作用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5是方向线上目标点及其对应辅助网格点的示意图;
图6是区域块内目标点及其对应辅助网格点的示意图;
图7是采用传统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得 到的三个GNSS干扰源受地形遮挡影响的综合作用区域结果图。
图8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得到 的三个GNSS干扰源受地形遮挡影响的综合作用区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 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影响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主要有三个因素: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地球曲 率以及地形遮挡。本发明综合考虑这三种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受地形遮挡影 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是一种基于参考面可视域分析的 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
假定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且不考虑地形与地球曲率的影响, 则传播模型为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71
其中PJR为接收机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PJT为GNSS干扰源的发射功率,GT、 GR分别为GNSS干扰源的发射天线增益和接收机的接收天线增益,d为GNSS 干扰源与接收机之间距离,λ为干扰信号波长。在实际的场景中,不同GNSS 接收机具有不同的抗干扰能力MJ(dB),若接收机收到的干扰功率与信号功率PS之比大于MJ,则该接收机被干扰,即
PJR(dB)-PS(dB)>MJ(dB)
因此,在自由空间传播下,GNSS干扰源的最大作用距离为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72
地球为球体,若不考虑自由空间损耗与其他环境的影响,GNSS干扰源的作 用区域也是有边界的,图1则描述了受地球曲率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距离。 假定地球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当GNSS干扰源的高度为HIF时,其最大作用 距离为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73
前两种因素计算结果中的最小值决定了干扰源的最大作用距离,以GNSS 干扰源为圆心,最大作用距离为半径的圆就是GNSS干扰源对地表的最大作用 区域。
但GNSS干扰源在传播时会受到地形的遮挡,形成干扰盲区,因此需要对 GNSS干扰源进行地形可视域分析计算,通常情况下,采用基于视线的可视域分 析方法。视线是指视点(干扰源)与目标点间的连通线,在计算时视线与地形 相交形成地形剖面,在该剖面上进行可视性的分析,然后视线扫描整个区域完 成可视域分析。大致原理是首先在视线上进行采样,之后通过插值计算得到各 个采样点的实际地形高程值,再依次对比视线上采样点的实际地形高程值与采 样点在该视线上的高程值,若存在某一采样点的实际地形高程值超过视线高程 值则该目标点不可见(不受干扰)。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对多个采样点进行插值计 算,当待分析区域较大时计算量大、耗时长。
基于参考面的可视域分析方法脱离了视线,是基于规则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 Model,DEM)的地形高程数据产生的,不用插值计算。图2 描述了基于参考面的可视域分析算法原理,规则DEM格网将区域进行二维行列 划分,其实际地形高程值存储在二维矩阵中,GNSS干扰源为S,其实际地形高 程值为HS;待分析目标点为O,其实际地形高程值为HO;辅助网格点rp1与rp2 是目标点周围八个网格点中离干扰源S最近的两个网格点,且其高程值是考虑 地形遮挡后此点可受干扰的最小高程,称之为可视高程值,分别为visual_Hrp1、 visual_Hrp2。GNSS干扰源和两个辅助网格点rp1、rp2构成一个参考面,若目标点O在该参考面上投影的垂直高程值plane_HO高于其实际地形高程值HO, 则点O不受干扰,且点O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O设为plane_HO,否则点O受干 扰,且O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O设为HO。在GNSS干扰源的最大作用区域内, 由源向外,对所有DEM网格点依次用该方法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可以得到受 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由此可以看出,每次进行目标点的受 干扰情况判断后,都会得到该点的可视高程值,这些值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二维 矩阵,称之为辅助格网visual_H,其具有与DEM相同的格网结构,只是存储的高程值不同,辅助格网存储的可视高程值保留了前面计算得到的可视信息。因 此,利用该方法进行受干扰情况的判断时,对于每个目标点,只需利用干扰源 与两个辅助网格点组成的参考面进行判断一次,且不用在判断过程中进行插值 计算,于是相比传统的基于视线的可视域分析方法来讲,这种方法将大大缩减 了计算时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 区域计算方法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流程如图3所示,考虑 GNSS干扰源的自由传播损耗、地球曲率与地形遮挡影响下的作用范围,基于参 考面可视域分析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并存储GNSS干扰源参数,所述的GNSS干扰源参数包括: GNSS干扰源个数Num,每个GNSS干扰源位置坐标pos_Si(维度Bi,经度Li) 与配置参数param_Si,i=1,2,Num。
配置参数param_Si包括GNSS干扰源的自身高度hi,干扰源频率fi,干扰信 号波长λi,发射天线增益GTi,接收天线增益GRi,接收机抗干扰能力干信比MJi, 接收信号功率PSi,干扰源发射功率PJTi
步骤S2,计算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
S201:计算各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dsi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091
S202:计算GNSS干扰源在仅考虑地球曲率时的最大作用距离dearth i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01
其中设定地球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HIFi=hi+HS,HS为干扰源所在位置的 实际地形高程值。
S203:分别对比每个GNSS干扰源的dsi与dearth i,取其中较小的值作为对 应GNSS干扰源的最大作用距离dmax i,并由此得到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 域objDistrictmax i(经纬度范围),将所有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存储在数组 array_objDistrict中。
步骤S3,在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内,采用基于参考 面可视域分析方法对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内的每个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 判断,得到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
S301:读取第i个GNSS干扰源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的DEM数据,得 到第i个GNSS干扰源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的实际地形高程值集合 data_DEMi
S302:初始化辅助格网visual_H和受干扰判断结果矩阵result_districti。其中,GNSS干扰源以及与GNSS干扰源距离仅一个单元网格的8个目标点的可视 高程值为其实际高程值。设0代表不受干扰,1代表受干扰,GNSS干扰源以及 与GNSS干扰源距离仅一个单元网格的8个目标点的赋值为1。
S303:参照图4,以GNSS干扰源为原点,将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用 正北、西北、正西、西南、正南、东南、正东及东北方向线划分为八个区域块。
S304:首先对八个方向线上的目标点(网格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由 源(源即GNSS干扰源)而外呈“回”字型,即先对距离GNSS干扰源2个单元 网格的八个方向线上的8个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0代表不受干扰,1代表受 干扰),然后再对距离为3个网格点的8个方向线上目标点进行判断,以此类推, 直到所有方向线上的点判断完成,结果保存在result_districti。注意:由于目标 点在方向线上,辅助网格点只有一个,因此参考面化简为参考线。
具体受干扰情况判断过程如下:参照图5,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对应 的二维DEM格网中,选取目标点Om,通过实际地形高程值集合data_DEMi得 到该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11
与目标点Om相邻的八个网格点中离GNSS干扰 源最近的一个网格点即为目标点Om的辅助网格点rp,辅助网格点rp对应的实际 高程值是考虑地形遮挡后此点可受干扰的最小高程,即为该网格点的可视高程 值visual_Hrp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的三维空间中,连接GNSS干扰源与目标点Om的辅助网格点rp并延长,计算目标点Om在该直线上投影的垂直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12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13
则目标点Om受到干扰,矩阵result_districti相对 应的位置赋值为1,且目标点Om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14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15
则目标点Om不会受到干扰,矩阵result_districti相对应的位置 赋值为0,且该点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16
S304:再对八个区域块内的目标点(网格点)由源而外,逐次进行受干扰 情况判断,结合步骤S303中得到的方向线上各目标点的判断结果,可得到受地 形遮挡影响的该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result_districti
具体受干扰情况判断过程如下:参照图6,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对应 的二维DEM格网中,选取目标点On,该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值为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21
与目标点 On相邻的八个网格点中离GNSS干扰源最近的两个网格点即为目标点On的两个 辅助网格点rp1与rp2,辅助网格点rp1与rp2对应的实际高程值即为辅助网格点 rp1与rp2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rp1和visual_Hrp2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 i的三维空间中,GNSS干扰源与目标点On的两 个辅助网格点在空间中确定一个平面,计算目标点On在该平面上投影的垂直高 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22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23
则目标点On受到干扰,矩阵result_districti相 对应的位置赋值为1,且目标点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24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25
则目标点On不会受到干扰,矩阵result_districti相对应的位置赋值为0,且目标 点On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BDA0002496926380000126
S305:i=i+1,重复步骤S301至S304,直到i=Num。
步骤S4,按照经纬度拼接所有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得到受地形遮挡影响 的多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result_district。
参照图7和8,为在GNSS干扰源附近区域具有强抗干扰能力接收机情况下, 三个GNSS干扰源受地形遮挡影响下的综合作用区域结果图,其中图7是采用 传统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图,图8 是采用实施例1所提出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图。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仿真结果 发现,本发明耗时相比传统方法减少了92.48%。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相比传统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的方法避免了目标点与 干扰源视线方向上多个采样点的插值计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减少计算时间, 可高效、准确地计算出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 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确定GNSS干扰源数目以及各GNSS干扰源的位置坐标以及配置参数;
S2.根据各GNSS干扰源的配置参数,确定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
S3.在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内,采用基于参考面可视域分析方法对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内的每个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得到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
S4.按照经纬度拼接所有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得到受地形遮挡影响的多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GNSS干扰源的配置参数包括GNSS干扰源的自身高度、干扰源频率、干扰信号波长、发射天线增益、接收天线增益、接收机抗干扰能力干信比、接收信号功率和干扰源发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对比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和GNSS干扰源在仅考虑地球曲率时的最大作用距离,取其中较小的值作为GNSS干扰源的最大作用距离,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即以GNSS干扰源为圆心、GNSS干扰源的最大作用距离为半径的区域;
按照上述方法,得到各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下式计算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21
其中:ds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作用距离;λ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的干扰信号波长;GT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的发射天线增益;GRi表示接收天线增益;MJi表示接收机抗干扰能力干信比;PSi表示接收信号功率PSi;PJT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的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下式计算GNSS干扰源在仅考虑地球曲率时的最大作用距离;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22
其中设定地球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dsi表示第i个GNSS干扰源在仅考虑地球曲率时的最大作用距离;HIFi=hi+HSi,HS为第i个GNSS干扰源所在位置的实际地形高程值,hi为第i个GNSS干扰源的自身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对于任一GNSS干扰源,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其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
(1)采用规则DEM格网将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进行二维行列划分,GNSS干扰源的待分析区域划分为多个单元网格,GNSS干扰源对应DEM格网的中心网格点,DEM格网的每个网格点对应待分析区域内的一个目标点;
(2)以GNSS干扰源为原点,将待分析区域用正北、西北、正西、西南、正南、东南、正东及东北这八个方向线划分为八个区域块;
(3)对于位于八个方向线上的目标点,根据目标点与GNSS干扰源之间的距离,按照由近及远的判断顺序对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
(4)对位于八个区域块内的目标点,根据目标点与GNSS干扰源之间的距离,按照由近及远的判断顺序对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GNSS干扰源以及与距离GNSS干扰源仅一个单元网格的八个方向线上的目标点均赋值为1,代表受干扰;对距离GNSS干扰源2个以及2个以上单元网格的八个方向线上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方法如下: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i对应的二维DEM格网中,对于方向线上当前待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的目标点Om,该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值为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31
与目标点Om相邻的八个网格点中离GNSS干扰源最近的一个网格点即为目标点Om的辅助网格点rp,辅助网格点rp对应的实际高程值是考虑地形遮挡后此点可受干扰的最小高程,即为该网格点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rp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i的三维空间中,连接GNSS干扰源与目标点Om的辅助网格点rp并延长,计算目标点Om在该直线上投影的垂直高程值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32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33
则目标点Om受到干扰,赋值为1,且目标点Om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34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35
则目标点Om不会受到干扰,赋值为0,且该点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3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距离GNSS干扰源仅一个单元网格的八个区域块内的目标点均赋值为1,代表受干扰;对距离GNSS干扰源2个以及2个以上单元网格的八个区域块内的目标点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方法如下: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i对应的二维DEM格网中,对于区域块内当前待进行受干扰情况判断的目标点On,该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值为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41
与目标点On相邻的八个网格点中离GNSS干扰源最近的两个网格点即为目标点On的两个辅助网格点rp1与rp2,辅助网格点rp1与rp2对应的实际高程值即为辅助网格点rp1与rp2的可视高程值visual_Hrp1和visual_Hrp2
在待分析区域objDistrictmaxi的三维空间中,GNSS干扰源与目标点On的两个辅助网格点在空间中确定一个平面,计算目标点On在该平面上投影的垂直高程值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42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43
则目标点On受到干扰,且目标点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44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45
则目标点On不会受到干扰,且目标点On的可视高程值
Figure FDA0002496926370000046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机体与设在机体内的机载电路板,所述机载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地形遮挡影响的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计算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20915.3A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Active CN111596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0915.3A CN111596319B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0915.3A CN111596319B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319A true CN111596319A (zh) 2020-08-28
CN111596319B CN111596319B (zh) 2023-01-31

Family

ID=7217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0915.3A Active CN111596319B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63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9061A (zh) * 2020-12-25 2021-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93114部队 一种雷达遮蔽盲区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5015969A (zh) * 2022-06-02 2022-09-06 长安大学 一种山区遮挡环境下的gnss卫星可视性预报方法
CN117130012A (zh) * 2023-10-26 2023-11-28 中国民航大学 起伏地形利用空地地形遮蔽的干扰源粗定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7146A1 (fr) * 2013-06-17 2014-12-19 Sagem Defense Securite Procede d'optimisation d'un recepteur gnss et dispositif d'estimation du rapport interferences a bruit d'un recepteur gnss
CN109883313A (zh) * 2019-01-31 2019-06-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单频gnss定位技术监测高铁大桥动态挠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7146A1 (fr) * 2013-06-17 2014-12-19 Sagem Defense Securite Procede d'optimisation d'un recepteur gnss et dispositif d'estimation du rapport interferences a bruit d'un recepteur gnss
CN109883313A (zh) * 2019-01-31 2019-06-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单频gnss定位技术监测高铁大桥动态挠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菁圃 等: "GPS电子干扰范围及效果分析", 《现代电子技术》 *
吴艳兰: "基于参考面的可视域算法", 《探讨与研究》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9061A (zh) * 2020-12-25 2021-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93114部队 一种雷达遮蔽盲区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5015969A (zh) * 2022-06-02 2022-09-06 长安大学 一种山区遮挡环境下的gnss卫星可视性预报方法
CN117130012A (zh) * 2023-10-26 2023-11-28 中国民航大学 起伏地形利用空地地形遮蔽的干扰源粗定位方法
CN117130012B (zh) * 2023-10-26 2024-01-26 中国民航大学 起伏地形利用空地地形遮蔽的干扰源粗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319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6319B (zh) 一种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源作用区域影响的高效仿真算法
AU201820675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invalid regions of terrain elevation model data
US8755752B2 (en) Radio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estimation system, radio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estimation method, and radio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estimation program
CN113267754B (zh) 一种基于三维网格的地形遮挡雷达探测范围计算方法
CN103292784B (zh) 一种基于声线轨迹的水下地表地形可视性分析方法
US7170514B2 (en) Determining regions that are occluded from an observation point
CN114003981B (zh) 一种基于时空一体数字地球的电磁频谱可视化分析方法
CN110579780B (zh) 一种基于北斗geo卫星的阴影匹配改进算法
CN113378443B (zh) 一种地波雷达数据融合同化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09975810B (zh) 一种水下物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398918A (zh) 一种复杂山地环境下的雷达探测能力分析方法
CN114781190A (zh) 一种雷达探测能力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12417757A (zh) 车载雷达信号级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6011B (zh) 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甚低频波通信传输分析方法及系统
JP3718342B2 (ja) 広域電波監視方法及び装置
CN106842191A (zh) 一种电离层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10109087B (zh) 一种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13189562A (zh) 一种基于高程的地形探测算法
CN114449566B (zh) 射线路径损耗确定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3027A (zh) 一种基于cfd技术绘制风资源图谱的方法和装置
CN115598672B (zh) 基于三维动态模型的卫星信号仿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09756B (zh) 一种天线增益的空间滤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23092B1 (ko) 3차원 지도에서의 가시선 결정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1177886B (zh) 基于物探数据分析的海上测距规划及土厚预测的方法
CN116500557A (zh) 基于gis的雷达探测威力图快速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