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4702A -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4702A
CN111594702A CN202010475288.3A CN202010475288A CN111594702A CN 111594702 A CN111594702 A CN 111594702A CN 202010475288 A CN202010475288 A CN 202010475288A CN 111594702 A CN111594702 A CN 111594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material
aerogel
repa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52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宏德
李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752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47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4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2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 F16L59/028Composition or method of fixing a therm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2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 F16L59/029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layer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4Arrangements using dry fillers, e.g. using slag wool which is added to the object to be insulated by pouring, spreading, spraying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10Bandages or cover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sulation, e.g. against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r against mechanical da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的隔热效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对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进行热损失检测和热计算,得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2)将气凝胶保温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层缠绕在常规保温材料外围;(3)将外部包装材料缠绕在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外围。本发明施工方法可以明显简化保温材料的功能再修复和再增强的施工工艺,大大降低施工和材料成本,同时也大量减少老旧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降低二次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即经济又环保,且可大规模满足现有工业输热管道或设施的节能降耗管理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的隔热效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电厂和社会供暖管线等高温管道上散失的热量一直是企业隐蔽和日常管理容易被忽略的节能“黑洞”,根据相应企业的管道保温管理调研报道,大部分管道在新铺设时会采取较合理的保温设计进行施工,随着时间的进展,老旧管道保温就会受到环境和室外雨水的侵袭,导致管道保温材料吸水,导致保温材料内部管道的腐蚀和保温材料的老化,同时导致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大大提升,隔热效果大大下降,进而失去保温隔热的功能,然而这个环节在企业日常管理运行过程中却常常被忽略,直至保温使用寿命或者管道出现严重问题,才发现管道的保温材料出现了问题,大大提高了输热管道的热损失,提高了企业的能耗。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工厂输热管道或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其外部覆盖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密封材料的劣化或者包覆材料的移动引起的间隙而导致的雨水等渗透,使绝热材料被水浸渍,导致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升高,大大降低保温材料的绝热功能。为了恢复原有设计的保温功能或提高其保温隔热功能,需进行修复。传统的施工工艺,把老旧的保温材料进行拆卸,并更换成新的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复杂,使用大量的新保温材料,同时产生大量老旧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投资成本高,环保处置负担大,并且仍存在3-5年后再次进行更换和投资浪费,如果将老旧保温材料全部更换成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投资大,企业承受负担大大增加。因此,急需研究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对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进行热损失检测和热计算,得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
(2)将气凝胶保温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层缠绕在常规保温材料外围;
(3)将外部包装材料缠绕在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外围。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是旧常规保温材料或新常规保温材料所述气凝胶保温材料选自无机气凝胶、有机气凝胶、混合气凝胶或复合气凝胶,所述气凝胶保温材料具有疏水、排气和隔热作用。
进一步,所述气凝胶保温材料为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
进一步,步骤(1)中,热损失检测的具体过程是通过使用热成像仪对待修复输热管道进行热成像分析,得出输热管道、常规保温材料的温度分布以及常规保温材料最外层的实际温度;热损失检测的过程中,使用热成像仪对待修复输热管道的待修复部位或新增部位进行热成像分析。
进一步,步骤(1)中,热计算的具体过程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 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保温隔热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外表面散热温度,选择保温计算和绝热材料厚度、能量价格和保温材料投资经济性计算公式进行绝热计算,以此方法得出所需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并根据气凝胶保温材料市场商用规格,选取厚度和层叠组合方式。
进一步,步骤(1)中,在对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进行热损失检测和热计算前,需要收集待修复输热管道的保温工况;所述保温工况包括待修复输热管道的直径和待修复输热管道的形状、施工现场状况。
进一步,步骤(2)中,根据步骤(1)计算得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将气凝胶保温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层缠绕在常规保温材料外围后,使用紧固材料进行加固;当需要使用层叠组合方式施工时,先使用单层常规保温材料或气凝胶保温材料单独缠绕并紧固后,再用相同方法在其外部单独缠绕并紧固,并将缠绕接缝出采用堆叠20-80mm的相同保温隔热材料方式防止材料接缝脱节的产生。
进一步,步骤(3)中,外部包装材料选用待修复输热管道的旧外部包装材料或新的外部包装材料进行待修复输热管道的外包装和保护;外部包装材料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气凝胶保温材料外部因冷凝或侵入的雨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水平的待修复输热管道外的外部包装材料的最低处,所述排水孔为间隔设置,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0-30mm。
进一步,在施工完成后,待修复输热管道进行输热过程中,常规保温材料中水分被加热蒸发汽化,然后透过气凝胶保温材料排出,使得常规保温材料的水分含量降低,隔热功能得到修复。
进一步,在施工时,可以选择旧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设置在待修复输热管道外围,也可以选择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设置在待修复输热管道外围。
本发明中气凝胶保温材料的隔热原理,根据现有科学研究和报道总结如下:
无对流效应:气凝胶材料中的气孔直径小于70nm,气孔内的空气分子就失去了自由流动的能力,处于近似真空状态,无法进行热对流。
无穷遮挡效应:气凝胶材料中的气孔为纳米级气孔且气凝胶自身具有极低的密度,气凝胶内的气孔趋于“无穷多”,每个气孔壁都具有遮热板的作用,因而产生近于“无穷多遮热板”效应,使热辐射降到最低。
无穷长疏松路径效应:气凝胶的密度极低、比表面大且体积骨架疏松,气凝胶有无穷多的纳米气孔,热量在气凝胶固体材料中沿着气孔壁传导,有无穷多的气孔壁构成“无穷长疏松的路径”效应,使固体热传导的能力下降到接近最低极限。
本发明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
输热管道在原保温工艺设计和施工时,保温材料材料外表面温度为T1,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材料老化和环境雨水浸入等导致原保温材料老化和含水率提高,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也较新材料状况时大大提高,此时老化和含水率提高后的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T2,且T2>T1;此时输热管道的保温隔热效果不能满足原保温隔热效果和热损失设计要求,需对原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功能进行再修复。传统施工工艺,即将原保温材料拆卸,按照原保温工艺设计进行更换新保温材料恢复保温隔热效果和设计要求。本发明采用,原保温材料+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方案,即在原有输热管道+原保温材料的外表面直接新增合理设计厚度的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在输热管道生产运行中,原保温材料中侵入的雨水受热后以蒸汽的形式通过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排除,降低其含水率,恢复其保温隔热效果,同时由于新增加的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的隔热保温功能进一步增强输热管道外部的保温隔热效果,此时保温材料外部的温度T3,且T3<T1。因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的疏水性能,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外界雨水的侵入保温材料,可保护原有保温材料再次遭受雨水的侵入而降低其保温隔热效果,实现了输热管道外部保温材料的长期有效保温隔热功能,进一步延长原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保温隔热材料的投资成本和老旧保温材料的废弃导致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见图1)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与传统的新型隔热材料和更换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方法可以明显简化保温材料的功能再修复和再增强的施工工艺,大大降低施工和材料成本,同时也大量减少老旧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降低二次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即经济又环保,且可大规模满足现有工业输热管道或设施的节能降耗管理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旧常规保温材料与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旧常规保温材料与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使用的管道保温材料铺设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新常规保温材料与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新常规保温材料与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使用的管道保温材料铺设情况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修复输热管道的热成像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利用气凝胶保温材料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特性的材料,对待修复输热管道的旧常规保温材料的功能进行再修复和再增强施工,以及对新设输热管道的新设计常规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功能的施工工艺,即:旧常规保温材料+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实现修复旧常规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功能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再增强效果;新常规保温材料+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实现保温隔热和再增强效果,不再使用单一材料实现保温隔热。本发明设计工艺和原理明了,不限于发明所表达的内容,基于本发明施工工艺设计原理的工艺方法都属于权利所保护范围。
实施例1采用旧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方式施工
首先,对一施工项目需要修复的蒸汽输热管道进行工况调查,了解到其金属管道为外径Φ108mm,原设计和施工装有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厚度50mm,导热系数是0.055w/(m·K),最大允许散热量为104w/m,其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35℃,现场已运行2年。选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待修复输热管道进行热成像检测(见图7),从热成像检测图中能检测到管道外部保温材料表面温度大大超过原有设计温度要求,现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上升至45℃,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至0.12w/(m·K),且保温材料的外部散热量为285w/m。按照保温节能要求不满足该输热管道的节能设计,因此需对其进行保温隔热功能修复。
根据检测的材料性能参数(厚度、导热系数)和工艺设计要求,保持该输热管线现有硅酸钙保温材料的厚度,经检测得出其厚度为40mm;新增加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 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保温隔热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外表面散热温度,选择保温计算和绝热材料厚度、能量价格和保温材料投资经济性计算公式进行绝热计算,综合核算比较后,按照Aspen Aerogels,Inc.(ASPN)公司生产的ASPN
Figure BDA0002515682950000051
-XTE型号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的性能参数,选取其厚度为10mm即可达到最佳经济和性能比。(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25w/(m·K),具有良好的蒸汽渗透性和外界雨水的疏水性)。
第二步,拆卸原有硅酸钙保温材料外围的旧外部包装材料,将第一步计算和选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直接缠绕在原有旧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的外围,并用钢丝紧固材料紧固好,再安装新的外部包装材料,并在新的外部包装材料最低处开设Φ10mm的排水孔用于排出凝结在新的外部包装材料内壁的冷凝水和渗入的雨水,现场施工完成。
第三步,生产运行正常后,对新修复的蒸汽管线外保温进行检测,保温材料外部温度为30.2℃,散热量为55w/m,并进行施工前数据比较如下。
设计量T1 施工前T2 施工后T3
外表面温度/℃ 35 45 30.2
散热量/w/m 104 289 55
Figure BDA0002515682950000061
通过以上比较,可明显得出施工后的蒸汽输热管道实现了保温功能修复和再增强,施工工艺简单,不再产生大量的老旧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的产生,施工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实施例2采用新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方式施工
对一项目热工艺输送管道进行保温施工,该金属管道为外径Φ159mm,管内热介质温度为180℃,外表面温度35℃,最大允许散热量为184w/m。按照保温设计要求,内部新铺设新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厚度50mm,导热系数是0.055w/(m·K);外层增加ASPN
Figure BDA0002515682950000063
-XTE型号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厚度为10mm,热系数为0.025w/(m·K),该保温层组合施工后即可达到最佳经济和性能比。最后在安装新的外部包装材料,并在新的外部包装材料最低处开设Φ30mm的排水孔用于排出凝结在新的外部包装材料内壁的冷凝水和渗入的雨水,现场施工完成。
生产运行正常后,对新热工艺输送管道保温外表面进行检测,保温材料外部温度为33.5℃,散热量为135w/m;并进行同一保温要求下几种施工方式实验检测数据比较如下。
Figure BDA0002515682950000062
Figure BDA0002515682950000071
通过以上比较,可明显得出全新硅酸钙保温材料+气凝胶保温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长生产周期内不再产生大量的老旧常规硅酸钙保温材料,且施工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本发明中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选择5mm、10mm或20mm;所述层叠组合方式选择一层、二层或多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可以延缓保温材料内部金属管道和设施的腐蚀状况;第二,本发明施工方法可以采用原有常规保温材料+新型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实现修复原有常规保温传统材料的保温隔热功能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再增强效果;也可以采用新常规保温材料+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实现保温隔热和再增强效果;第三,进一步增强外保温隔热功能;第四,大大减少老旧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第三,本发明适用输热管道及设施的温度范围为50-650℃。该施工工艺方法简单,保温隔热节能降耗效果明显,投资回收期短,保温材料使用寿命长。
在原有输热管道或设施的保温材料外部的基础上,覆盖一层经合理设计和计算厚度的气凝胶保温材料,并进行有效固定,即可实现修复原有常规保温材料的保温功能,又同时再增加该新型保温材料自身的附加保温效果。施工过程可以在不拆卸原保温材料,保持正常生产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经过较短时间的生产运行,原常规保温材料即可实现保温隔热功能再修复和再增强,一方面减少了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大量应用,降低修复成本,另一方面经此工艺施工后的原常规保温材料能在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包覆下,延长使用寿命至10年以上,并且保温功能稳定可靠。经过一段时间时候后,由于气凝胶材料的外层保护,原内部的常规保温材料中水分减少,大大延缓保温材料内部金属管道或设施的腐蚀。相比较于传统的施工工艺,把老旧的常规保温材料进行拆卸,并更换成新的常规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复杂,使用大量的新常规保温材料,同时产生大量老旧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投资成本高,环保处置负担大,并且仍存在3-5年后再次进行更换和投资浪费,如果将老旧常规保温材料全部更换成气凝胶保温材料,投资大,企业承受负担大大增加。因此与传统的常规保温材料和更换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方法可以明显简化保温材料的功能再修复和再增强的施工工艺,大大降低施工和材料成本,同时也大量减少老旧常规保温材料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降低二次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即经济又环保,且可大规模满足现有工业输热管道或设施的节能降耗管理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该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对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进行热损失检测和热计算,得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
(2)将气凝胶保温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层缠绕在常规保温材料外围;
(3)将外部包装材料缠绕在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是旧常规保温材料或新常规保温材料所述气凝胶保温材料选自无机气凝胶、有机气凝胶、混合气凝胶或复合气凝胶,所述气凝胶保温材料具有疏水、排气和隔热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材料为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损失检测的具体过程是通过使用热成像仪对待修复输热管道进行热成像分析,得出输热管道、常规保温材料的温度分布以及常规保温材料最外层的实际温度;热损失检测的过程中,使用热成像仪对待修复输热管道的待修复部位或新增部位进行热成像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计算的具体过程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 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保温隔热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外表面散热温度,选择保温计算和绝热材料厚度、能量价格和保温材料投资经济性计算公式进行绝热计算,以此方法得出所需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并根据气凝胶保温材料市场商用规格,选取厚度和层叠组合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对待修复输热管道上的常规保温材料进行热损失检测和热计算前,需要收集待修复输热管道的保温工况;所述保温工况包括待修复输热管道的直径和待修复输热管道的形状、施工现场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步骤(1)计算得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的厚度组合,将气凝胶保温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层缠绕在常规保温材料外围后,使用紧固材料进行加固;当需要使用层叠组合方式施工时,先使用单层常规保温材料或气凝胶保温材料单独缠绕并紧固后,再用相同方法在其外部单独缠绕并紧固,并将缠绕接缝出采用堆叠20-80mm的相同保温隔热材料方式防止材料接缝脱节的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外部包装材料选用待修复输热管道的旧外部包装材料或新的外部包装材料进行待修复输热管道的外包装和保护;外部包装材料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气凝胶保温材料外部因冷凝或侵入的雨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水平的待修复输热管道外的外部包装材料的最低处,所述排水孔为间隔设置,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0-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完成后,待修复输热管道进行输热过程中,常规保温材料中水分被加热蒸发汽化,然后透过气凝胶保温材料排出,使得常规保温材料的水分含量降低,隔热功能得到修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时,可以选择旧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设置在待修复输热管道外围,也可以选择新常规保温材料和气凝胶保温材料组合设置在待修复输热管道外围。
CN202010475288.3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5947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5288.3A CN111594702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5288.3A CN111594702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4702A true CN111594702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5288.3A Pending CN111594702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47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103A (zh) * 2021-06-30 2021-10-2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水梁超级保温材料固定方法
CN114033922A (zh) * 2021-11-18 2022-02-11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一种适用干热岩单孔取热出汽装置中保温组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7192A (ja) * 1997-03-24 1998-10-09 Nichias Corp 断熱材付き外装材及び断熱材付き外装材を用いる補修施工方法
JP2010002015A (ja) * 2008-06-20 2010-01-07 Nichias Corp 保温構造及びその補修方法
CN103574222A (zh) * 2012-07-20 2014-02-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防水型水平管道隔热结构
CN105389642A (zh) * 2015-12-25 2016-03-09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管网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715912A (zh) * 2016-04-05 2016-06-29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管道保温结构及其用途
CN206206904U (zh) * 2016-12-01 2017-05-31 东北石油大学 用于中温管道的复合绝热结构
CN109140125A (zh) * 2018-09-14 2019-01-04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优化方法
CN110513544A (zh) * 2019-08-29 2019-11-2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输送超低温介质的管道
CN110748749A (zh) * 2019-10-14 2020-02-04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ng管道保冷结构在线修复方法
CN110886933A (zh) * 2019-12-13 2020-03-17 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直埋蒸汽保温管道外套钢管在线防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7192A (ja) * 1997-03-24 1998-10-09 Nichias Corp 断熱材付き外装材及び断熱材付き外装材を用いる補修施工方法
JP2010002015A (ja) * 2008-06-20 2010-01-07 Nichias Corp 保温構造及びその補修方法
CN103574222A (zh) * 2012-07-20 2014-02-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防水型水平管道隔热结构
CN105389642A (zh) * 2015-12-25 2016-03-09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管网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715912A (zh) * 2016-04-05 2016-06-29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管道保温结构及其用途
CN206206904U (zh) * 2016-12-01 2017-05-31 东北石油大学 用于中温管道的复合绝热结构
CN109140125A (zh) * 2018-09-14 2019-01-04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优化方法
CN110513544A (zh) * 2019-08-29 2019-11-2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输送超低温介质的管道
CN110748749A (zh) * 2019-10-14 2020-02-04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ng管道保冷结构在线修复方法
CN110886933A (zh) * 2019-12-13 2020-03-17 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直埋蒸汽保温管道外套钢管在线防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2013》", 30 September 201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103A (zh) * 2021-06-30 2021-10-2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水梁超级保温材料固定方法
CN113551103B (zh) * 2021-06-30 2022-09-1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水梁超级保温材料固定方法
CN114033922A (zh) * 2021-11-18 2022-02-11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一种适用干热岩单孔取热出汽装置中保温组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4702A (zh)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的隔热修复-性能增强的施工方法
CN202955418U (zh) 蒸汽直埋管复合保温结构
CN204612043U (zh) 一种土壤-空气换热系统
CN201715112U (zh) 一种缠绕增强型复合管材
CN201363512Y (zh) 真空绝热高温管道
Zhang et al. Optimizing environmental insulation thickness of buildings with CHP-based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amount of energy and energy grade
WO2024017360A1 (zh) 一种冷热水直埋保温管道
CN206206904U (zh) 用于中温管道的复合绝热结构
CN2847116Y (zh) 建筑物室内供暖装置
CN2548046Y (zh) 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装置
CN214579731U (zh) 一种橡塑保温棉多层保冷结构管道
CN210440779U (zh)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利用和石墨烯高导热性能的预制蒸汽管道保温管壳
CN204665974U (zh) 一种具有稀土防腐涂料涂层的低温余热节能器
CN206504107U (zh) 一种安全耐用型地下供水管道
CN207989921U (zh) 一种复合型隔热蒸汽管道
CN205938220U (zh) 克拉管污水管道换热管道
CN206234619U (zh) 一种油田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CN206268685U (zh) 一种低能耗热网专用蒸汽直埋预制三通
CN219510410U (zh) 一种给排水管道用保护结构
Zhao et al. Field Test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for an Old Nursery Pig Building in Beijing, China
CN215445385U (zh) 一种具有耐腐蚀结构的保温管
CN219185871U (zh) 一种二甲基甲酰胺精馏塔的热泵节能装置
CN219618659U (zh) 一种多层复合真空储能罐
CN2457489Y (zh) 圆形截面组合式空调箱
CN201962725U (zh) 地热法保温给水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