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5806A -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5806A
CN111585806A CN202010360819.4A CN202010360819A CN111585806A CN 111585806 A CN111585806 A CN 111585806A CN 202010360819 A CN202010360819 A CN 202010360819A CN 111585806 A CN111585806 A CN 111585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host
communication host
slave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08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仲
郑学州
谭航
薛颖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anken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anken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anken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anken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08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5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主通信主机以及从通信主机;主通信主机向编码控制器以及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在编码控制器基于第一询问指令反馈回信息后,将反馈的信息发送至从通信主机进行存储,在从通信主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主通信主机与编码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断开,根据存储的编码控制器反馈的信息,确定继续通信的第二询问指令,并将第二询问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可以有效地在主通信主机发生故障时,及时接替主通信主机的通信连接,减少了通信故障的时间,有助于保证正常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通信技术进行交互,在进行通信交互的过程中,通信主机用于接收信号以及执行通信过程中的相关指令,是通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阶段,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主机发生故障,需要维护人员对通信主机的设备硬件、通信协议等软件设置逐一进行排查,以确定故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检修时间长,会导致正常通信过程长时间被切断,影响通信效率以及通信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备用通信主机,可以有效地在主通信主机发生故障时,及时接替主通信主机的通信连接,减少了通信故障的时间,有助于保证正常通信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主通信主机以及从通信主机;
所述编码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的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并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所述主通信主机,用于向所述编码控制器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并基于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所述从通信主机是否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若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所述从通信主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应答指令,当检测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时,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基于接收到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从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中确定出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并向该编码控制器发送相应的第二询问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信主机还用于:
检测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后是否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
若确定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从发送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应答指令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从发送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应答指令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信主机包括第一译码模块以及第一音频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译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解码所述控制信号,确定广播区域;
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音频信号,处理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确定广播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从通信主机包括第二译码模块以及第二音频处理模块;
在所述主通信主机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传送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传送的音频信号,其中,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被存储在所述从通信主机中的指定存储位置;
在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解码所述控制信号,确定广播区域,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音频信号,处理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确定广播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从通信主机包括指令确定模块,所述指令确定模块用于:
在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后,从存储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存储的多个音频信号中,确定出接收时间距离当前最近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在断开与所述编码控制器的连接之前向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
基于预先设置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控制器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
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
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进一步的,所述从通信主机还用于:
在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过程中,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连接正常,在完成与所述编码控制器之间的当前轮询通信过程后,切断与所述编码控制器的通信连接,同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当前第二询问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信主机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当前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预先设置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
当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时,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当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时,基于记录的通信节点,确定中断通信节点,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节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
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
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主通信主机以及从通信主机;所述编码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的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并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所述主通信主机,用于向所述编码控制器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并基于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所述从通信主机是否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若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所述从通信主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应答指令,当检测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时,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基于接收到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从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中确定出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并向该编码控制器发送相应的第二询问指令。
这样,主通信主机向所述编码控制器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在所述编码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反馈回信息后,将反馈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进行存储,在所述从通信主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主通信主机与所述编码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断开,根据存储的所述编码控制器反馈的信息,确定继续通信的第二询问指令,并将所述第二询问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可以有效地在主通信主机发生故障时,及时接替主通信主机的通信连接,减少了通信故障的时间,有助于保证正常通信的稳定性。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通信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从通信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0-控制系统;110-编码控制器;120-主通信主机;121-第一译码模块;122-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30-从通信主机;131-第二译码模块;132-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3-存储模块;134-指令确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可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在通信过程中,设置有一主要用来通信的主通信主机的同时,还设置一个从通信主机,在主通信主机正常通信连接时,所述从通信主机保持静默,并实时记录所述编码控制器与所述主通信主机之间的通信内容;在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无法与所述编码控制器进行通信连接时,所述从通信主机启动工作,接替所述主通信主机与所述编码控制器进行通信,保证通信果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对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100,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100。所述控制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110、主通信主机120以及从通信主机130。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过两芯指令控制信号线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连接,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与从通信主机130通信连接;在通信开始建立时,所述主通信指令同时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第一询问指令,确定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已经连接进系统,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相应的第一询问指令,开始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控制,同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接入测试的第一询问指令,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的工作状态,同时将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等传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确保两个通信主机信息同步,当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第一询问指令,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生通信故障,根据同步的历史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建立所述从通信主机130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连接。
具体的,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的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并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这里,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针对于每一个编码控制器110的按键进行设置,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或从通信主机130进行通信的控制信号,每一个按键对应的控制信号的种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以通信内容为进行广播时的广播区域的选择控制为例,在使用一个编码控制器110进行控制时,将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上的八个按键设置为对广播区域进行选择信号确定的特殊按键,按键1-6分别代表广播的区域1-6、ALL键代表选择全部的全部区域,OFF键代表取消对广播区域的选择。在按键按下数字1-6对应按键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可以发送的是F1-F6信号,在按键按下ALL键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是EE信号,在按键按下OFF键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是FF信号。
这里,还可以通过多个编码控制器110联合发送控制信号,当需要控制的控制信号种类较多时,可以通过多个编码控制器110进行联合控制,这里,预先设置每一个编码控制器110的编号以及控制信号的编码规则(信号格式、每一个编码控制器110在控制信号对应的位置等),在需要进行联合控制时,可以确定出一个主编码控制器,用来汇总每一个编码控制器110的控制信号,并将确定的控制信号统一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以及从通信主机130。
在传统的信号传输过程中,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都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组成双音频脉冲信号进行发送,由于在控制信号与音频信号在频率上会存在差异,两种信号在转换成脉冲信号会产生信号耦合的情况,从而导致控制信号和音频信号的中包括的信息不准确,影响信号的传输效果。在本申请中每一个编码控制器110在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或从通信主机130进行通信时,会将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分离后再传输,以避免两类脉冲信号互相耦合,影响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可以是采用RS485通讯技术将控制信号传输至主通信主机120或从通信主机130相对应的解码模块处,通过两芯音频线将音频信号发送至主通信主机120或从通信主机130相对应的解码模块处。
这里,在通信过程中编码控制器110会在通信过程中的每一个通信进度点处进行记录,确定通信完成比例,以用来监控通信流程,可以通过通信进度点与预设通信整体的信息量进行比较,确定通信的进度,或是根据通信节点,确定当前通信环境(环境是否稳定、待控制区域是否受控制等),调整控制信号以适应当前通信环境。并且在记录通信节点时,还可以记录在该通信进度点上接收到的主通信主机120或是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的询问指令,以及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针对发送的询问指令回复的信息。
其中,对于通信进度点,可以是所述编码控制器110每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或是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的询问指令,就确定出一个通信进度点。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控制器11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130。
这里,对于中断通信点的设定不局限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连接由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的转换,还可以是由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转换,只要涉及到通信主机的切换,都需要对中断节点处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
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遇到通信主机切换(主通信主机120切换到从通信主机130,或是从通信主机130切换到主通信主机120)的情况,可以是在接收到切换后的通信主机发送来相应的询问指令后,将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从预设的通信内容中确定出完成的回复内容,可以将已经完成的通信信息对应的回复内容再发送一遍,或是确定中断通信点处对应的通信交互已经完成,直接跳过中断通信点,回复下一个通信阶段对应的通信内容。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用于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并基于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是否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成功连接,若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成功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130。
这里,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是作为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主要通信主机,只要主通信主机不发生通信故障,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任务都将由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来执行。
这里,主通信主机120与编码控制器110进行通信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通信方式,主要是主通信主机120提出相应的“问题”,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针对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这里,所述主通信主机120通过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回复的轮询指令确定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身份标识信息,即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通信连接的是哪一个编码控制器110。
这里,主通信主机120的轮询状态可以是09 09 08 08 07 07 06 06 05 05 04 0403 03 02 02 01 01,其中,09-02代表相应编码控制器110接入并通过09-02与相应的编码控制器进行交互。
这里,主通信主机120的轮询状态中的01代表从通信主机130接入,在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接入后,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信主机120还用于:检测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后是否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回复的应答指令;若确定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从发送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应答指令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若从发送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应答指令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成功连接。
这里,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后,会继续监测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的回复情况,若是没有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未接入,进一步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工作状态异常;若是所述从通信主机130针对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询问指令进行了应答,检测从发送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回复的应答指令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所述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接入并且。
在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工作状态不正常时,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可以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工作状态不正常,以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对所述从通信主机130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信主机12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的当前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预先设置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
这里,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通信中断后,由从通信主机130继续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进行通信,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回复正常后,立刻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并根据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回复的当前第二询问指令后,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130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进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要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轮询指令,从而将对应的第一询问指令发送至所述编码控制器110。
进一步的,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向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应答指令,当检测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第一询问指令时,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信连接,基于接收到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从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110中确定出对应的编码控制器110,并向该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相应的第二询问指令。
这里,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的第一轮询指令后,需要根据所述第一轮询指令进行回复,可以是回复自定义的应答指令,或是直接将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的第一轮询指令的内容作为应答指令进行回复。
例如,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是“01”,那么所述从通信主机130也可以直接回复“01”给所述主通信主机120。
这里,对于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设定可以是根据历史通信过程中,在正常的通信过程中,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两次轮询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轮询指令的预设时间间隔一般会小于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轮询指令的时间间隔,以此保证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在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之前发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通信异常,从而确保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更快速地接入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连接,不影响所述编码控制器110控制信号的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从通信主机130还用于:在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信过程中,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通信连接正常,在完成当前轮询通信过程后,切断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连接,同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当前第二询问指令。
这里,对于整个通信控制系统来说,主通信主机120在通信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通信主机,所以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被修复后,即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可以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进行通信连接时,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会向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在请求所述从通信主机130的通信连接状态的同时,告知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断开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连接。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120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恢复正常的通信连接,检测与所述编码控制110之间的当前轮询是否完成,若已经完成了当前通信,切断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之间的通信连接,同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完成的当前第二询问指令,以此来告知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当前通信进度;若未完成当前通信,继续进行当前通信,在确定所述当前通信完成后,切断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之间的通信连接,同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完成的当前第二询问指令,以此来告知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当前通信进度。
这里,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向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汇报当前通信时,还可以将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无法进行通信连接时,接收到的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一起发送给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以便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更好地了解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通信控制情况。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图2为主通信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包括第一译码模块121以及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22;所述第一译码模块121,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解码所述控制信号,确定广播区域;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22,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音频信号,处理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确定广播信息。
这里,由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在发送信号时,音频信号以及控制信号是分离传送的,所以在主通信主机120在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信息也是要分开接收的,所述第一译码模块121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控制信号,可以是串口译码器;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22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音频信号,可以是音频处理器。
这里,所述第一译码模块121通过以下步骤确定广播区域:所述第一译码模块121将所述控制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基于所述数字信号,确定广播区域;所述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后,从数字信号中确定出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按键号码,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按键号码与广播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数字信号指示的按键号码对应的广播区域。
这里,在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22在对音频信号解码处理后,确定广播语音后,还需要对所述广播语音通过扬声器进行放大,以更好地达到广播效果。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图3为从通信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包括第二译码模块131以及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131用于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传送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用于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传送的音频信号,其中,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被存储在所述从通信主机中的指定存储位置;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131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解码所述控制信号,确定广播区域,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音频信号,处理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确定广播信息。
这里,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信连接时,所述从通信主机130是保持静默的,所述第二译码模块131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中的第一译码模块121传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送至指定的存储位置存储,随时了解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之间的通信连接情况,以保证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无法通信连接时,准确地发送第二询问指令;同理,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中的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22传送的音频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送至指定的存储位置存储。
这里,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断开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131以及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进行正常工作,确定广播区域与广播信息,向相应位置播放相应的广播信息。具体工作过程与第一译码模块121以及第一音频处理模块122相同,在此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包括存储模块133,所述存储模块133用于存储在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正常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131存储的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存储的音频信号。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从通信主机包括指令确定模块134,所述指令确定模块134用于:在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通信连接后,从存储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存储的多个音频信号中,确定出接收时间距离当前最近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基于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在断开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的连接之前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基于预先设置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110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
这里,在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120与所述编码控制器110断开连接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133存储的第二译码模块131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132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确定最后一次通信过程中的通信内容,从而推算出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发送的最后一条第一询问指令,根据询问指令的顺序确定出下一个需要发送的询问指令,进而确定第二询问指令。
其中,每一个询问指令都对应着相应的应答信号,可以根据应答信号反推出通信主机发送的询问指令。
这里,所述从通信主机130可以选择将最后一个第一询问指令的下一个询问指令作为要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也可以是将该最后一个第一询问指令作为要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所述主通信主机120在为完成最后一个第一询问指令的通信过程而导致的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主通信主机以及从通信主机;所述编码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的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并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所述主通信主机,用于向所述编码控制器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并基于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所述从通信主机是否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若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所述从通信主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应答指令,当检测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时,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基于接收到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从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中确定出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并向该编码控制器发送相应的第二询问指令。
这样,主通信主机向所述编码控制器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在所述编码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反馈回信息后,将反馈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进行存储,在所述从通信主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主通信主机与所述编码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断开,根据存储的所述编码控制器反馈的信息,确定继续通信的第二询问指令,并将所述第二询问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可以有效地在主通信主机发生故障时,及时接替主通信主机的通信连接,减少了通信故障的时间,有助于保证正常通信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中的编码控制器,包括:
步骤401、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
该步骤中,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的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并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这里,编码控制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针对于每一个编码控制器的按键进行设置,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或从通信主机进行通信的控制信号,每一个按键对应的控制信号的种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这里,在通信过程中编码控制器会在通信过程中的每一个通信进度点处进行记录,确定通信完成比例,以用来监控通信流程,可以通过通信进度点与预设通信整体的信息量进行比较,确定通信的进度,或是根据通信节点,确定当前通信环境(环境是否稳定、待控制区域是否受控制等),调整控制信号以适应当前通信环境。并且在记录通信节点时,还可以记录在该通信进度点上接收到的主通信主机或是从通信主机发送的询问指令,以及所述编码控制器针对发送的询问指令回复的信息。
步骤402、当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时,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该步骤中,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这里,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遇到通信主机切换(主通信主机切换到从通信主机,或是从通信主机切换到主通信主机)的情况,可以是在接收到切换后的通信主机发送来相应的询问指令后,将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从预设的通信内容中确定出完成的回复内容,可以将已经完成的通信内容对应的回复内容再发送一遍,或是确定中断通信点处对应的通信交互已经完成,直接跳过中断通信点,回复下一个通信阶段对应的通信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当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时,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这样,根据记录在与主通信主机进行通信时对第一询问指令的应答的通信完成比例,在从通信主机进行第二询问指令的应答时可以快速的根据记录,确定应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有效地减少了由于主通信主机通信连接故障,而进行信息汇总处理的时间,直接与从通信主机进行通信,有助于保证正常通信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中的编码控制器,包括:
步骤501、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
步骤502、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
该步骤中,根据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的通信比例,确定在预设的通信进度中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
这里,从记录的多个通信完成比例中确定最后一次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进度。
步骤503、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
该步骤中,根据步骤502确定出的通信进度确定出中断通信点。
这里,所述中断通信点可以由通信进度按照比例确定,在通信过程中,会在每一个通信进度处设置多个进度点,根据确定出的通信进度,确定出对应的中断通信点。
其中,对于通信进度点,可以是所述编码控制器每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或是从通信主机发送的询问指令,就确定出一个通信进度点。
步骤504、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这里,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遇到通信主机切换(主通信主机切换到从通信主机,或是从通信主机切换到主通信主机)的情况,可以是在接收到切换后的通信主机发送来相应的询问指令后,将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从预设的通信内容中确定出完成的回复内容,可以将已经完成的通信信息对应的回复内容再发送一遍,或是确定中断通信点处对应的通信交互已经完成,直接跳过中断通信点,回复下一个通信阶段对应的通信内容。
其中,步骤501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401的描述,并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对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这样,根据记录在与主通信主机进行通信时对第一询问指令的应答的通信完成比例,在从通信主机进行第二询问指令的应答时可以快速的根据记录,确定应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有效地减少了由于主通信主机通信连接故障,而进行信息汇总处理的时间,直接与从通信主机进行通信,有助于保证正常通信的稳定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主通信主机以及从通信主机;
所述编码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将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同时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的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并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所述主通信主机,用于向所述编码控制器以及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并基于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所述从通信主机是否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若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所述从通信主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应答指令,当检测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时,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基于接收到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从至少一个编码控制器中确定出对应的编码控制器,并向该编码控制器发送相应的第二询问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信主机还用于:
检测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第一询问指令后是否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
若确定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回复的应答指令,检测从发送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应答指令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若从发送所述第一询问指令到接收到所述应答指令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从通信主机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成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信主机包括第一译码模块以及第一音频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译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解码所述控制信号,确定广播区域;
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音频信号,处理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确定广播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通信主机包括第二译码模块以及第二音频处理模块;
在所述主通信主机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传送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通信主机传送的音频信号,其中,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被存储在所述从通信主机中的指定存储位置;
在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二译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解码所述控制信号,确定广播区域,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音频信号,处理所述音频信号,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确定广播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通信主机包括指令确定模块,所述指令确定模块用于:
在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未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连接后,从存储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存储的多个音频信号中,确定出接收时间距离当前最近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音频信号,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在断开与所述编码控制器的连接之前向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
基于预先设置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控制器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
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
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通信主机还用于:
在与所述编码控制器通信过程中,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的第一询问指令后,确定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连接正常,在完成与所述编码控制器之间的当前轮询通信过程后,切断与所述编码控制器的通信连接,同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当前第二询问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信主机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当前第二询问指令后,基于预先设置的询问指令的发送顺序,确定向所述编码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
9.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中的编码控制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一询问指令时,向所述主通信主机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主通信主机,并记录与所述主通信主机通信的通信完成比例;
当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时,基于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中断通信点,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时,基于记录的通信节点,确定中断通信节点,向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与所述中断通信节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从通信主机发送的第二询问指令后,调取记录的通信完成比例,确定与所述主通信主机断开通信时的通信进度;
基于所述通信进度确定中断通信点;
将所述中断通信点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从通信主机。
CN202010360819.4A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85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0819.4A CN111585806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0819.4A CN111585806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806A true CN111585806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5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0819.4A Pending CN111585806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580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34A (zh) * 2007-12-10 2009-06-17 杨林 定压可寻址广播系统远程控制设备
CN102324963A (zh) * 2011-08-25 2012-01-1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卫星任务连续服务方法
CN105607698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可靠性星载计算机系统方案设计方法
CN106383770A (zh) * 2016-09-26 2017-02-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监控管理的方法及服务器
WO2018058942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备份服务器
CN108347463A (zh) * 2017-01-23 2018-07-3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文件上传方法
CN110262449A (zh) * 2019-06-05 2019-09-20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机主从冗余的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流程自动控制方法
CN210007874U (zh) * 2019-06-05 2020-01-31 苏州凯云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音响系统和汽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34A (zh) * 2007-12-10 2009-06-17 杨林 定压可寻址广播系统远程控制设备
CN102324963A (zh) * 2011-08-25 2012-01-1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卫星任务连续服务方法
CN105607698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可靠性星载计算机系统方案设计方法
CN106383770A (zh) * 2016-09-26 2017-02-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监控管理的方法及服务器
WO2018058942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备份服务器
CN108347463A (zh) * 2017-01-23 2018-07-3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文件上传方法
CN110262449A (zh) * 2019-06-05 2019-09-20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机主从冗余的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流程自动控制方法
CN210007874U (zh) * 2019-06-05 2020-01-31 苏州凯云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音响系统和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良栋: "能量管理系统的不间断故障切换方法", 《电力自动化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2291B (zh) 视频存储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21942B (zh) 云平台切换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399879A (zh) 一种cpld的固件升级系统和方法
CN107819617B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监控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912805B (zh) 消息读取状态的同步方法、终端、服务端及系统
CN111813348A (zh) 统一存储设备中的节点事件处理装置、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302350B (zh) 业务提供方故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43031B (zh) 一种双机热备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1865659B (zh) 主备控制器的切换方法和装置、控制器、网络设备
CN113965494A (zh) 用于冗余进程网络中的故障检测和角色选择的方法
CN112615700B (zh) 数据的发送方法、网关、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5806A (zh) 一种双主机通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954190A (zh) 应用服务器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490837A (zh) 一种网络监控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3190385A (zh) 车站应用服务器主备机的数据同步方法
CN1102248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7122583A (ja) 広域警報監視システム
CN106326042B (zh) 一种运行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698991B (zh) 基于1比1心跳的双机热备系统和方法
JP2003345620A (ja) 多ノードクラスタシステムのプロセス監視方法
CN109254881B (zh) 一种基于热备冗余显示器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系统
JPS62169266A (ja) デ−タ送受信端末装置
CN111782137A (zh) 路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09504A (zh) 嵌入式模块串口冗余传输的控制方法及相关组件
KR102652607B1 (ko) 장애를 대비한 이중화기능을 구비한 경보방송장치, 및 그의 장애관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2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