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8707A - 一种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8707A
CN111568707A CN202010413919.9A CN202010413919A CN111568707A CN 111568707 A CN111568707 A CN 111568707A CN 202010413919 A CN202010413919 A CN 202010413919A CN 111568707 A CN111568707 A CN 111568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rod
limiting
walking aid
ai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39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盼盼
陈少克
李志杰
刘万鑫
刘俊杰
耿至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t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4139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8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8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8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61Size reducing arrangements when not in use, for stowing or trans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92Specific means for adjusting dimens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行器,包括:左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连接杆、铰接于所述左连接杆上的左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前端的第一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后端的第一后滑轮;右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连接杆、铰接于所述右连接杆上的右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前端的第二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后端的第二后滑轮,所述右支撑杆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折叠件,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杆与所述右连接杆之间,本发明可灵活地对左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或调节搀扶着力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折叠,方便收纳、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助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科技产品等方面的投入,如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助行器,可方便行动不便的进行日常的生活、术后康复等,但现有的助行器功能较为单一,只能提供单一的辅助人们行走的功能,在使用时舒适性较差,无法调整扶手的位置,并且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多,放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助行器,包括:左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连接杆、铰接于所述左连接杆上的左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前端的第一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后端的第一后滑轮,所述左支撑杆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左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杆,所述左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翻转杆,所述第二翻转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二翻转杆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插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通孔内穿插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肩,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肩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肩,所述第二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限位肩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后端连接有卡板,所述第一限位杆、固定板、第二限位杆与卡板之间围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一翻转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卡紧空间,所述第一翻转杆的外侧壁上沿所述第一翻转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板插入任一个所述卡槽内;右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连接杆、铰接于所述右连接杆上的右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前端的第二前滑轮、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后端的第二后滑轮,所述右支撑杆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折叠件,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杆与所述右连接杆之间。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使用者位于左连接杆与右连接杆之间,使用者的双手可搀扶在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之间,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分别对第一限位肩与第二限位肩施加弹力,使得卡板插入到第一翻转杆上的卡槽内,从而第一翻转杆与左支撑杆的连接点、卡板与卡槽的配合连接点、第二翻转杆与左连接杆的配合连接点形成三角结构,左支撑杆不能发生翻转,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左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或调节搀扶着力点的高度时,可将卡板从卡槽内拉出,此时第一翻转杆即可在卡紧空间内活动,如此可调节第一翻转杆的倾斜角度,由于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通过折叠件相互连接,使得右支撑杆同样跟随左支撑杆活动,当调节完成后,撤去对卡板的外力,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恢复原状,将卡板拉向此时与第一翻转杆正对的卡槽内,即可完成对第一翻转杆的卡紧定位,如此可灵活地对左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或调节搀扶着力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转动向左连接杆与右连接杆靠近,从而降低整体的空间占用,方便收纳、携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右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形成一个二连杆机构,通过此二连杆机构,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可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整体实现左右方向上的展开与折叠收纳,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杆的右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面相抵。利用挡片可对左支撑杆进行承托,限制左支撑杆继续向下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连接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避空通道,所述避空通道沿所述左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转杆的底端穿过所述避空通道。在左连接杆上开设避空通道以供第一翻转杆穿过,可对第一翻转杆的左右活动空间进行限定,提高第一翻转杆运动时稳定性,并且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板的左侧设置有拨杆。当将卡板拉起时,可着力于拨杆上,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杆上设置有左座板杆,所述右支撑杆上设置有右座板杆,所述左座板杆与所述右座板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带。当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相互远离时,左座板杆与右座板杆之间的连接带被展开,可在连接带上可放置物品,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座板杆的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一前弯折段,所述右座板杆的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二前弯折段。第一前弯折段与第二前弯折段向上弯曲并分别形成一个勾,可方便使用者在勾上勾挂物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杆的顶端向后弯折有第一扶手段,所述右支撑杆的顶端向后弯折有第二扶手段。第一扶手段与第二扶手段分别于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的后侧,方便着力,并且可在第一扶手段与第二扶手段上安装外设的橡胶垫,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展开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折叠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板与第一翻转杆配合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110-左连接杆、111-避空通道、120-左支撑杆、130-第一前滑轮、140-第一后滑轮、151-第一翻转杆、152-第二翻转杆、153-转动轴、154-固定板、155-第一限位杆、156-第二限位杆、157-第一限位肩、158-第二限位肩、159-第一弹簧、160-第二弹簧、161-卡板、162-拨杆、210-右连接杆、220-右支撑杆、230-第二前滑轮、240-第二后滑轮、310-第一连杆、320-第二连杆、410-左座板杆、420-右座板杆、430-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助行器,包括:左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连接杆110、铰接于所述左连接杆110上的左支撑杆120、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110前端的第一前滑轮130、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110后端的第一后滑轮140,所述左支撑杆12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左支撑杆1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杆151,所述左连接杆1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翻转杆152,所述第二翻转杆15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53,所述第二翻转杆152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转动轴153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轴153上设置有固定板154,所述固定板154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插有第一限位杆155,所述第二通孔内穿插有第二限位杆156,所述第一限位杆155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肩157,所述第一限位杆155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59,所述第一弹簧159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肩157与所述固定板154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杆156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肩158,所述第二限位杆156上套接有第二弹簧160,所述第二弹簧160位于所述第二限位肩158与所述固定板15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杆155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156的后端连接有卡板161,所述第一限位杆155、固定板154、第二限位杆156与卡板161之间围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底端穿过所述卡紧空间,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外侧壁上沿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板161插入任一个所述卡槽内;右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连接杆210、铰接于所述右连接杆210上的右支撑杆220、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210前端的第二前滑轮230、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210后端的第二后滑轮240,所述右支撑杆22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折叠件,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杆110与所述右连接杆210之间。
由上述可知,使用时,使用者位于左连接杆110与右连接杆210之间,使用者的双手可搀扶在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之间,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一弹簧159与第二弹簧160分别对第一限位肩157与第二限位肩158施加弹力,使得卡板161插入到第一翻转杆151上的卡槽内,从而第一翻转杆151与左支撑杆120的连接点、卡板161与卡槽的配合连接点、第二翻转杆152与左连接杆110的配合连接点形成三角结构,左支撑杆120不能发生翻转,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左支撑杆120的倾斜角度或调节搀扶着力点的高度时,可将卡板161从卡槽内拉出,此时第一翻转杆151即可在卡紧空间内活动,如此可调节第一翻转杆151的倾斜角度,由于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通过折叠件相互连接,使得右支撑杆220同样跟随左支撑杆120活动,当调节完成后,撤去对卡板161的外力,第一弹簧159与第二弹簧160恢复原状,将卡板161拉向此时与第一翻转杆151正对的卡槽内,即可完成对第一翻转杆151的卡紧定位,如此可灵活地对左支撑杆120的倾斜角度或调节搀扶着力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转动向左连接杆110与右连接杆210靠近,从而降低整体的空间占用,方便收纳、携带,进一步的,此处的前滑轮与后滑轮可选择带有刹车功能的滑轮,方便使用。
折叠件可折叠,从而使得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之间实现相互远离或靠近,折叠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为四连杆机构,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件包括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320,所述第一连杆3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杆120上,所述第一连杆3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32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3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右支撑杆220上,所述第一连杆31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320的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320形成一个二连杆机构,通过此二连杆机构,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可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整体实现左右方向上的展开与折叠收纳,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方便对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之间形成的最远距离进行定位,所述左支撑杆120的右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连杆310的底面相抵。利用挡片可对左支撑杆120进行承托,限制左支撑杆120继续向下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连接杆110的外侧壁设置有避空通道111,所述避空通道111沿所述左连接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底端穿过所述避空通道111。在左连接杆110上开设避空通道111以供第一翻转杆151穿过,可对第一翻转杆151的左右活动空间进行限定,提高第一翻转杆151运动时稳定性,并且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密。
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卡板161着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板161的左侧设置有拨杆162。当将卡板161拉起时,可着力于拨杆162上,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所述左支撑杆120上设置有左座板杆410,所述右支撑杆220上设置有右座板杆420,所述左座板杆410与所述右座板杆420之间连接有连接带430。当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相互远离时,左座板杆410与右座板杆420之间的连接带430被展开,可在连接带430上可放置物品,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板杆410的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一前弯折段,所述右座板杆420的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二前弯折段。第一前弯折段与第二前弯折段向上弯曲并分别形成一个勾,可方便使用者在勾上勾挂物品。
支撑杆上用于扶手的位置结构形式可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撑杆120的顶端向后弯折有第一扶手段,所述右支撑杆220的顶端向后弯折有第二扶手段。第一扶手段与第二扶手段分别于左支撑杆120与右支撑杆220的后侧,方便着力,并且可在第一扶手段与第二扶手段上安装外设的橡胶垫,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另外,第一扶手段与第二扶手段还可设置在左支撑杆120、右支撑杆220的前侧。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连接杆(110)、铰接于所述左连接杆(110)上的左支撑杆(120)、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110)前端的第一前滑轮(130)、设置于所述左连接杆(110)后端的第一后滑轮(140),所述左支撑杆(12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左支撑杆(1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杆(151),所述左连接杆(1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翻转杆(152),所述第二翻转杆(15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53),所述第二翻转杆(152)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转动轴(153)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轴(153)上设置有固定板(154),所述固定板(154)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插有第一限位杆(155),所述第二通孔内穿插有第二限位杆(156),所述第一限位杆(155)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肩(157),所述第一限位杆(155)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59),所述第一弹簧(159)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肩(157)与所述固定板(154)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杆(156)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肩(158),所述第二限位杆(156)上套接有第二弹簧(160),所述第二弹簧(160)位于所述第二限位肩(158)与所述固定板(15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杆(155)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156)的后端连接有卡板(161),所述第一限位杆(155)、固定板(154)、第二限位杆(156)与卡板(161)之间围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底端穿过所述卡紧空间,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外侧壁上沿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板(161)插入任一个所述卡槽内;
右支撑组件,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连接杆(210)、铰接于所述右连接杆(210)上的右支撑杆(220)、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210)前端的第二前滑轮(230)、设置于所述右连接杆(210)后端的第二后滑轮(240),所述右支撑杆(22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折叠件,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杆(110)与所述右连接杆(2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包括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320),所述第一连杆(3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杆(120)上,所述第一连杆(3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32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3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右支撑杆(220)上,所述第一连杆(31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320)的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20)的右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连杆(310)的底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杆(110)的外侧壁设置有避空通道(111),所述避空通道(111)沿所述左连接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转杆(151)的底端穿过所述避空通道(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61)的左侧设置有拨杆(1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20)上设置有左座板杆(410),所述右支撑杆(220)上设置有右座板杆(420),所述左座板杆(410)与所述右座板杆(420)之间连接有连接带(4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板杆(410)的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一前弯折段,所述右座板杆(420)的前端向上弯折有第二前弯折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20)的顶端向后弯折有第一扶手段,所述右支撑杆(220)的顶端向后弯折有第二扶手段。
CN202010413919.9A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助行器 Pending CN111568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3919.9A CN111568707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3919.9A CN111568707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8707A true CN111568707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5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3919.9A Pending CN111568707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8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559A (zh) * 2021-06-16 2021-09-24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拆装式微型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2255U (zh) * 2010-06-11 2011-01-05 陈钜祥 一种折叠收合助行车
TWM499218U (zh) * 2014-12-12 2015-04-21 Univ Shu Te 多功能復健助行器
CN204766387U (zh) * 2015-06-29 2015-11-18 南京市胸科医院 多功能心胸外科助行折叠推车
CN108354792A (zh) * 2018-04-25 2018-08-03 徐玉妮 一种安全型外科护理助行器
CN110215380A (zh) * 2019-05-29 2019-09-10 邓贞兰 一种智能型外科护理助行器
CN212631190U (zh) * 2020-05-15 2021-03-02 汕头大学 一种助行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2255U (zh) * 2010-06-11 2011-01-05 陈钜祥 一种折叠收合助行车
TWM499218U (zh) * 2014-12-12 2015-04-21 Univ Shu Te 多功能復健助行器
CN204766387U (zh) * 2015-06-29 2015-11-18 南京市胸科医院 多功能心胸外科助行折叠推车
CN108354792A (zh) * 2018-04-25 2018-08-03 徐玉妮 一种安全型外科护理助行器
CN110215380A (zh) * 2019-05-29 2019-09-10 邓贞兰 一种智能型外科护理助行器
CN212631190U (zh) * 2020-05-15 2021-03-02 汕头大学 一种助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559A (zh) * 2021-06-16 2021-09-24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拆装式微型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25559B (zh) * 2021-06-16 2022-12-2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拆装式微型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8342U (zh) 可转换使用模式的摇椅
US6174028B1 (en) Infant rocking chair
US7044898B2 (en) Stretching exerciser
US6743158B2 (en) Leg press
US5989168A (en) Exercise bed
US4643211A (en) Collapsible walking frame having pivotal seat
CN113041628A (zh) 儿童用多功能娱乐装置
US6926647B1 (en) Folding collapsible rowing machine
CN100553599C (zh) 座椅折叠机构
KR20120030621A (ko) 유모차
CN212631190U (zh) 一种助行器
US20220118308A1 (en) Hip-up exercise apparatus
US20080100014A1 (en) Combination jogging apparatus and stroller
CN111568707A (zh) 一种助行器
JPS5832067B2 (ja) 乳母車のハンモツク
CN2935994Y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旅行椅
US4762363A (en) Exercise chair
CN209898872U (zh) 儿童椅
CN211635214U (zh) 一种steam多功能的玩具车
KR20220167807A (ko) 가방 수납구조를 갖는 접이식 좌석 보행기
AU2012253215A1 (en) A support for a baby
CN216776397U (zh) 一种布木塑组合的膝上电脑桌
KR200201323Y1 (ko) 다목적 아기 캐리어
CN210912728U (zh) 一种新型滑板车
CN215308017U (zh) 一种膝盖康复辅助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