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959A - 两阶段资源扩展多址(rsma)设计 - Google Patents
两阶段资源扩展多址(rsma)设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66959A CN111566959A CN201980007653.3A CN201980007653A CN111566959A CN 111566959 A CN111566959 A CN 111566959A CN 201980007653 A CN201980007653 A CN 201980007653A CN 111566959 A CN111566959 A CN 1115669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ambling sequence
- scrambling
- sequence
- data streams
- scramb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H04J13/12—Gener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 H04J11/004—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using regenerative 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两阶段加扰设计,其用于生成和解码资源扩展多址(RSMA)经调制流。用户装备(UE)使用第一加扰序列对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并且然后使用第二加扰序列对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第一加扰序列。然后,UE传送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接收方基站确定UE所使用的第一和第二加扰序列,并基于所确定的加扰序列来对接收自UE的传输进行解码。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1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6/244,978的优先权,该美国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2日提交的题为“TWO-STAGE RESOURCE SPREAD MULTIPLE ACCESS(RSMA)DESIGN(两阶段资源扩展多址(RSMA)设计)”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616,992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两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被明确纳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针对两阶段加扰资源扩展多址(RSMA)设计的设计。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此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长期演进(LTE)系统、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每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的通信。在LTE或LTE-A网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的集合可定义演进型B节点(eNB)。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在下一代或第5代(5G)网络中),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与数个中央单元(CU)(例如,中央节点(CN)、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等)处于通信的数个分布式单元(DU)(例如,边缘单元(EU)、边缘节点(EN)、无线电头端(RH)、智能无线电头端(SRH)、传送接收点(TRP)等),其中包括与中央单元处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的集合可定义接入节点(例如,新无线电基站(NR BS)、新无线电B节点(NR NB)、网络节点、5G NB、eNB等)。基站或DU可与一组UE在下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来自基站或去往UE的传输)和上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从UE至基站或分布式单元的传输)上进行通信。
这些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示例是新无线电(NR),例如,5G无线电接入。NR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LTE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它被设计成通过改善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并且更好地与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上使用具有循环前缀(CP)的OFDMA的其他开放标准进行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并且支持波束成形、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和载波聚集。
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对NR技术中的进一步改进的期望。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概述
本公开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各自具有若干方面,其中并非仅靠任何单一方面来负责其期望属性。在不限定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表述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现在将简要地讨论一些特征。在考虑本讨论后,并且尤其是在阅读题为“详细描述”的章节之后,将理解本公开的特征是如何提供包括无线网络中的接入点与站之间的改进通信在内的优点的。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使用第一加扰序列对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使用第二加扰序列对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第一加扰序列;以及传送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基站(BS)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接收包括来自用户装备(UE)集合的传输的信号,其中来自UE的每个传输是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使用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并且在第二阶段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加扰的,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针对每个传输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该第二加扰序列;以及基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该第二加扰序列来解码每个传输。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使用第一加扰序列对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的装置;用于使用第二加扰序列对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的装置,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第一加扰序列;以及用于传送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由基站(BS)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接收包括来自用户装备(UE)集合的传输的信号的装置,其中来自UE的每个传输是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使用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并且在第二阶段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加扰的,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用于针对每个传输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该第二加扰序列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该第二加扰序列来解码每个传输的装置。
各方面一般包括如基本上在本文参照附图描述并且如通过附图解说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处理系统。
为了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为了能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
图1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电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的示例逻辑架构的框图。
图3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的示例物理架构的示图。
图4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BS和用户装备(UE)的设计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实现通信协议栈的示例的示图。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下行链路中心式(DL中心式)子帧的示例。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上行链路中心式(UL中心式)子帧的示例。
图8解说了用于生成多层RSMA经调制流的示例设计800。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基站(例如,gNB)执行以用于解码RSMA经调制流的操作900。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UE执行以用于生成RSMA经调制流的示例操作1000。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两阶段加扰RSMA的逻辑设计1100。
图1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针对多层RSMA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逻辑设计1200。
图1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准予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设计1300。
图1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准予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设计1400。
图14A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图14的两阶段加扰RSMA设计的替换设计1400A。
图1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于准予的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设计1500。
图15A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图15的两阶段加扰RSMA设计的替换设计1500A。
为了促进理解,在可能之处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定各附图共有的相同要素。构想了一个方面所公开的要素可有益地用在其他方面而无需具体引述。
详细描述
非正交多址(NMA)允许为不止一个UE同时传送不止一层数据,而无需时域、频域或空域分离。可以在接收机处通过利用干扰消去或迭代检测来分离不同的数据层。已经商定,应当针对多样化的5G使用场景和用例对NMA进行调查,并且5G应当目标在于支持上行链路NMA。
在上行链路NMA系统中,对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了联合优化,以使得可以在相同资源中同时递送来自不止一个UE的多层数据。在发射机侧,可以使用相同的时间、频率和空间资源来递送不同UE的信息。在接收机侧,可以通过高级接收机(诸如干扰消去或迭代检测接收机)来恢复不同UE的信息。
基于加扰的NMA方案的关键特性是使用不同的加扰序列来在不同的UE之间进行区分,并在BS接收机处应用相继干扰消去(SIC)算法以分离不同的UE。资源扩展多址(RSMA)是基于加扰的NMA方案的一个示例。在RSMA中,一群不同UE的信号彼此迭加,并且每个UE的信号被扩展到为该群指派的整个频率/时间资源。RSMA使用具有良好相关属性的低速率信道码和加扰码的组合来分离不同UE的信号。
在某些方面,可以针对非正交多址(NMA)考虑若干种不同的上行链路复用场景。一个示例NMA方案可包括无准予NMA方案,该方案不包含对加扰序列的网络指派或准予。在某些方面,另一示例NMA方案可包括基于准予的NMA方案,该方案包括对加扰序列的网络指派。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讨论了用于生成、传送和解码包括多层RSMA经调制流的RSMA经调制流的两阶段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用于生成、传送和解码包括上行链路上的多层RSMA流在内的RSMA经调制流的两阶段技术。在一方面,该两阶段技术包括对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进行加扰的两个分开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使用具有不同长度的不同类型的加扰序列。在某些方面,用于RSMA经调制流的该两阶段加扰设计可被用于基于准予的场景和无准予场景两者。
NR可支持各种无线通信服务,诸如以宽带宽(例如,超过80MHz)为目标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高载波频率(例如,60GHz)为目标的毫米波(mmW)、以非后向兼容的MTC技术为目标的大规模MTC(mMTC)、和/或以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为目标的关键任务。这些服务可包括等待时间和可靠性要求。这些服务还可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区间(TTI)以满足相应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另外,这些服务可以在相同子帧中共存。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一些其他示例中被组合。例如,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设备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补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设备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LTE、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常常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NR(例如,5G RA)、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NR是正协同5G技术论坛(5GTF)进行开发的新兴无线通信技术。3GPP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以上所提及的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他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为了清楚起见,虽然各方面在本文可使用通常与3G和/或4G无线技术相关联的术语来描述,但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在包括NR技术在内的基于其他代的通信系统(诸如5G和后代)中应用。
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1解说了其中可以执行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网络100,诸如新无线电(NR)或5G网络。
如图1中解说的,无线网络100可包括数个BS 110和其他网络实体。BS可以是与UE进行通信的站。每个BS 110可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术语“蜂窝小区”可指B节点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B节点子系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在NR系统中,术语“蜂窝小区”和eNB、B节点、5G NB、AP、NR BS、NR BS、或TRP可以是可互换的。在一些示例中,蜂窝小区可以不一定是驻定的,并且该蜂窝小区的地理区域可根据移动基站的位置而移动。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或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的类似物)来彼此互连和/或互连至无线网络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基站或网络节点(未示出)。
一般而言,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可部署任何数目的无线网络。每个无线网络可支持特定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并且可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操作。RAT还可被称为无线电技术、空中接口等。频率还可被称为载波、频率信道等。每个频率可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支持单个RAT以避免不同RAT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干扰。在一些情形中,可部署NR或5G RAT网络。
BS可以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宏蜂窝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微微蜂窝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允许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住宅中用户的UE等)有约束地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BS可被称为宏BS。用于微微蜂窝小区的BS可被称为微微BS。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的BS可被称为毫微微BS或家用BS。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BS 110a、110b和110c可以分别是用于宏蜂窝小区102a、102b和102c的宏BS。BS 110x可以是用于微微蜂窝小区102x的微微BS。BS 110y和110z可以分别是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102y和102z的毫微微BS。BS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蜂窝小区。
无线网络100还可以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从上游站(例如,BS或UE)接收数据和/或其他信息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UE或BS)发送该数据和/或其他信息的传输的站。中继站还可以是为其他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r可与BS 110a和UE120r进行通信以促成BS 110a与UE 120r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被称为中继BS、中继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的BS(例如,宏BS、微微BS、毫微微BS、中继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BS可具有不同发射功率电平、不同覆盖区域、以及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BS可具有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20瓦),而微微BS、毫微微BS和中继可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电平(例如,1瓦)。
无线网络100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BS可以具有类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BS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BS可以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BS的传输可能在时间上并不对齐。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同步和异步操作两者。
网络控制器130可被耦合到一组BS并提供对这些BS的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来与BS 110进行通信。BS 110还可以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120x、120y等)可以分散遍及无线网络100,并且每个UE可以是驻定或移动的。UE还可被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客户端装备(CPE)、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WLL)站、平板设备、相机、游戏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医疗设备或医疗装备、生物测定传感器/设备、健康护理设备、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眼镜、虚拟现实眼镜、智能腕带、智能珠宝(例如,智能戒指、智能项链等))、娱乐设备(例如,音乐设备、游戏设备、视频设备、卫星无线电等)、交通工具组件或传感器、智能计量仪/传感器、工业制造装备、定位设备(例如,GPS、北斗、GLONASS、伽利略、基于地面)、或者被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设备。一些UE可被认为是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或者增强型或演进型MTC(eMTC)设备。MTC可以是指涉及在通信的至少一端的至少一个远程设备的通信,并且可包括涉及不一定需要人机交互的一个或多个实体的数据通信形式。MTC UE可包括能够通过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与MTC服务器和/或其他MTC设备进行MTC通信的UE。一些UE可被认为是物联网设备。物联网(IoT)是物理对象或“物体”的网络,这些对象嵌入有使这些对象能够收集和交换数据的例如电子器件、软件、传感器和网络连通性。物联网允许对象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来被远程地感测和控制,由此创建了物理世界与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之间的更直接集成的机会并且结果产生改进的效率、准确度和经济效益。当IoT扩充有传感器和致动器时,该技术变成更广泛的网宇物理系统的实例,该实例还涵盖诸如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等技术。每个“物体”一般可通过其嵌入式计算系统来被唯一性地标识,但能够在现有因特网基础设施内互操作。窄带IoT(NB-IoT)是正由3GPP标准体标准化的技术。该技术是被专门设计成用于IoT的窄带无线电技术,因而得名。该标准尤其专注于室内覆盖、低成本、长电池寿命以及大量设备。MTC/eMTC和/或IoT UE包括例如机器人、无人机、远程设备、传感器、计量仪、监视器、位置标签等,其可与BS、另一设备(例如,远程设备)或某一其他实体通信。无线节点可以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在图1中,带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UE与服务BS之间的期望传输,服务BS是被指定为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该UE的BS。带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UE与BS之间的干扰传输。
某些无线网络(例如,LTE)在下行链路上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例如,系统频带)划分成多个(K个)正交副载波,这些副载波也常被称为频调、频槽等。每个副载波可以用数据来调制。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对于OFDM是在频域中发送的,而对于SC-FDM是在时域中发送的。毗邻副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且副载波的总数(K)可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副载波的间隔可以是15kHz,而最小资源分配(称为‘资源块’)可以是12个副载波(或180kHz)。因此,对于1.25、2.5、5、10或20兆赫兹(MHz)的系统带宽,标称FFT大小可以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系统带宽还可被划分成子带。例如,子带可以覆盖1.08MHz(即,6个资源块),并且对于1.25、2.5、5、10或20MHz的系统带宽,可分别有1、2、4、8或16个子带。
虽然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的各方面可与LTE技术相关联,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可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NR。NR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利用具有CP的OFDM,并且包括对使用时分双工(TDD)的半双工操作的支持。可以支持100MHz的单个分量载波带宽。NR资源块可以在0.1ms历时上跨越具有75kHz的副载波带宽的12个副载波。每个无线电帧可包括具有10ms的长度的50个子帧。因此,每个子帧可具有0.2ms的长度。每个子帧可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链路方向(即,DL或UL),并且每个子帧的链路方向可被动态地切换。每个子帧可包括DL/UL数据以及DL/UL控制数据。用于NR的UL和DL子帧可以是如下关于图6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的。可支持波束成形并且可动态地配置波束方向。还可支持具有预编码的MIMO传输。DL中的MIMO配置可支持至多达8个发射天线(具有至多达8个流的多层DL传输)和每UE至多达2个流。可支持每UE至多达2个流的多层传输。可使用至多达8个服务蜂窝小区来支持多个蜂窝小区的聚集。替换地,除了基于OFDM之外,NR可以支持不同的空中接口。NR网络可以包括诸如CU和/或DU之类的实体。
在一些示例中,可调度对空中接口的接入,其中调度实体(例如,基站)在其服务区域或蜂窝小区内的一些或全部设备和装备间分配用于通信的资源。在本公开内,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调度实体可以负责调度、指派、重配置、以及释放用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资源。即,对于被调度的通信而言,下级实体利用由调度实体分配的资源。基站不是可用作调度实体的唯一实体。即,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用作调度实体,从而调度用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他UE)的资源。在该示例中,该UE正充当调度实体,并且其他UE利用由该UE调度的资源来进行无线通信。UE可在对等(P2P)网络中和/或在网状网络中用作调度实体。在网状网络示例中,UE除了与调度实体通信之外还可以可任选地直接彼此通信。
由此,在具有对时频资源的经调度接入并且具有蜂窝配置、P2P配置和网状配置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实体和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可以利用所调度的资源来通信。
如以上所提及的,RAN可以包括CU和DU。NR BS(例如,eNB、5G B节点、B节点、传送接收点(TRP)、接入点(AP))可对应于一个或多个BS。NR蜂窝小区可被配置为接入蜂窝小区(ACell)或仅数据蜂窝小区(DCell)。例如,RAN(例如,中央单元或分布式单元)可配置这些蜂窝小区。DCell可以是用于载波聚集或双连通性但不用于初始接入、蜂窝小区选择/重选、或切换的蜂窝小区。在一些情形中,DCell可以不传送同步信号——在一些情形中,DCell可以传送SS。NR BS可以向UE传送下行链路信号以指示蜂窝小区类型。基于该蜂窝小区类型指示,UE可与NR BS进行通信。例如,UE可以基于所指示的蜂窝小区类型来确定要考虑用于蜂窝小区选择、接入、切换和/或测量的NR BS。
图2解说了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RAN)200的示例逻辑架构,该RAN 200可在图1中所解说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5G接入节点206可包括接入节点控制器(ANC)202。ANC可以是分布式RAN 200的中央单元(CU)。至下一代核心网(NG-CN)204的回程接口可在ANC处终接。至相邻下一代接入节点(NG-AN)的回程接口可终接于ANC处。ANC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RP 208(其还可被称为BS、NR BS、B节点、5G NB、AP或某一其他术语)。如上所述,TRP可与“蜂窝小区”可互换地使用。
TRP 208可以是DU。TRP可被连接到一个ANC(ANC 202)或者一个以上ANC(未解说)。例如,对于RAN共享、无线电即服务(RaaS)和因服务而异的AND部署,TRP可被连接到一个以上ANC。TRP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TRP可被配置成个体地(例如,动态选择)或联合地(例如,联合传输)服务至UE的话务。
本地架构200可被用来解说去程(fronthaul)定义。该架构可被定义为支持跨不同部署类型的去程解决方案。例如,该架构可以基于传送网络能力(例如,带宽、等待时间和/或抖动)。
该架构可与LTE共享特征和/或组件。根据各方面,下一代AN(NG-AN)210可支持与NR的双连通性。对于LTE和NR,NG-AN可共享共用去程。
该架构可实现各TRP 208之间和之中的协作。例如,可在TRP内和/或经由ANC 202跨各TRP预设协作。根据各方面,可以不需要/不存在TRP间接口。
根据各方面,拆分逻辑功能的动态配置可存在于架构200内。如将参照图5更详细地描述的,可在DU或CU处(例如,分别在TRP或ANC处)可适应性地放置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以及物理(PHY)层。根据某些方面,BS可包括中央单元(CU)(例如,ANC 202)和/或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例如,一个或多个TRP 208)。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分布式RAN 300的示例物理架构。集中式核心网单元(C-CU)302可主存核心网功能。C-CU可被集中地部署。C-CU功能性可被卸载(例如,至高级无线服务(AWS))以力图处置峰值容量。
集中式RAN单元(C-RU)304可作为一个或多个ANC功能的宿主。可任选地,C-RU可在本地作为核心网功能的宿主。C-RU可以具有分布式部署。C-RU可以更靠近网络边缘。
DU 306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TRP(边缘节点(EN)、边缘单元(EU)、无线电头端(RH)、智能无线电头端(SRH)等)的宿主。DU可位于具有射频(RF)功能性的网络的边缘处。
图4解说了图1中所解说的BS 110和UE 120的示例组件,其可被用来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如上所述,BS可包括TRP。BS 110和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用来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例如,UE 120的天线452、Tx/Rx 222、处理器466、458、464和/或控制器/处理器480、和/或BS 110的天线434、处理器460、420、438和/或控制器/处理器440可被用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且参照图8-11解说的操作。
图4示出了BS 110和UE 120的设计的框图,BS 110和UE 120可以是图1中的各BS之一和各UE之一。对于受约束关联的场景,基站110可以是图1中的宏BS 110c,并且UE 120可以是UE 120y。基站110也可以是某种其他类型的基站。基站110可装备有天线434a到434t,并且UE 120可装备有天线452a到452r。
在基站110处,发射处理器420可接收来自数据源412的数据以及来自控制器/处理器440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等。数据可以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等等。处理器420可以处理(例如,编码以及码元映射)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分别获得数据码元和控制码元。处理器420还可生成(例如,用于PSS、SSS、以及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码元。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430可在适用的情况下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和/或参考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将输出码元流提供给调制器(MOD)432a到432t。例如,TX MIMO处理器430可执行在本文中针对RS复用描述的某些方面。每个调制器432可处理各自相应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等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432可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432a到432t的下行链路信号可分别经由天线434a到434t被发射。
在UE 120处,天线452a到452r可接收来自基站110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可分别向解调器(DEMOD)454a到454r提供收到信号。每个解调器4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各自的收到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解调器454可进一步处理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收到码元。MIMO检测器456可从所有解调器454a到454r获得收到码元,在适用的情况下对这些收到码元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出码元。例如,MIMO检测器456可提供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传送的所检测到的RS。接收处理器458可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将经解码的给UE 120的数据提供给数据阱460,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480。根据一个或多个情形,CoMP方面可以包括提供天线以及一些Tx/Rx功能性,以使得它们驻留在分布式单元中。例如,一些Tx/Rx处理可以在中央单元中完成,而其他处理可以在分布式单元处完成。例如,根据如示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BS调制器/解调器432可在分布式单元中。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发射处理器464可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源462的(例如,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数据以及来自控制器/处理器480的(例如,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控制信息。发射处理器464还可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码元。来自发射处理器464的码元可在适用的情况下由TX MIMO处理器466预编码,由解调器454a到454r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SC-FDM等),并且向基站110传送。在BS 110处,来自UE120的上行链路信号可由天线434接收,由调制器432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MIMO检测器4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4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经解码的由UE 120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接收处理器438可将经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阱439并将经解码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440。
控制器/处理器440和480可分别指导基站110和UE 120处的操作。基站110处的处理器44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执行或指导例如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过程。UE 120处的处理器48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还可执行或指导图10中所解说的功能框、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的执行。存储器442和482可分别存储用于BS 110和UE 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444可以调度UE以进行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图5解说了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实现通信协议栈的示例的示图500。所解说的通信协议栈可由在5G系统(例如,支持基于上行链路的移动性的系统)中操作的设备来实现。示图500解说了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510、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515、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520、媒体接入控制(MAC)层525和物理(PHY)层530的通信协议栈。在各种示例中,协议栈的这些层可被实现为分开的软件模块、处理器或ASIC的部分、由通信链路连接的非共处一地的设备的部分、或其各种组合。共处一地和非共处一地的实现可例如在协议栈中用于网络接入设备(例如,AN、CU和/或DU)或UE。
第一选项505-a示出了协议栈的拆分实现,其中协议栈的实现在集中式网络接入设备(例如,图2中的ANC 202)与分布式网络接入设备(例如,图2中的DU 208)之间拆分。在第一选项505-a中,RRC层510和PDCP层515可由中央单元实现,而RLC层520、MAC层525和PHY层530可由DU实现。在各种示例中,CU和DU可共处一地或非共处一地。第一选项505-a在宏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或微微蜂窝小区部署中可以是有用的。
第二选项505-b示出了协议栈的统一实现,其中协议栈是在单个网络接入设备(例如,接入节点(AN)、新无线电基站(NR BS)、新无线电B节点(NR NB)、网络节点(NN)等)中实现的。在第二选项中,RRC层510、PDCP层515、RLC层520、MAC层525、以及PHY层530各自可由AN实现。第二选项505-b在毫微微蜂窝小区部署中可以是有用的。
不管网络接入设备实现部分还是全部的协议栈,UE可实现整个协议栈(例如,RRC层510、PDCP层515、RLC层520、MAC层525、以及PHY层530)。
图6是示出DL中心式子帧的示例的示图600。DL中心式子帧可包括控制部分602。控制部分602可存在于DL中心式子帧的初始或开始部分中。控制部分602可包括对应于DL中心式子帧的各个部分的各种调度信息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602可以是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如图6中所指示的。D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DL数据部分604。DL数据部分604有时可被称为DL中心式子帧的有效载荷。DL数据部分604可包括用于从调度实体(例如,UE或BS)向下级实体(例如,UE)传达DL数据的通信资源。在一些配置中,DL数据部分604可以是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
D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共用UL部分606。共用UL部分606有时可被称为UL突发、共用UL突发、和/或各种其他合适术语。共用UL部分606可包括对应于DL中心式子帧的各个其他部分的反馈信息。例如,共用UL部分606可包括对应于控制部分602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的非限制性示例可包括ACK信号、NACK信号、HARQ指示符、和/或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共用UL部分606可包括附加或替换信息,诸如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规程、调度请求(SR)有关的信息、以及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如图6中所解说的,DL数据部分604的结束可在时间上与共用UL部分606的开始分隔开。该时间分隔有时可被称为间隙、保护时段、保护区间、和/或各种其他合适术语。此分隔提供了用于从DL通信(例如,由下级实体(例如,UE)进行的接收操作)到UL通信(例如,由下级实体(例如,UE)进行的传输)的切换的时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前述内容仅仅是DL中心式子帧的一个示例,并且可存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替换结构而不必偏离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
图7是示出UL中心式子帧的示例的示图700。UL中心式子帧可包括控制部分702。控制部分702可存在于UL中心式子帧的初始或开始部分中。图7中的控制部分702可类似于以上参照图6描述的控制部分。U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UL数据部分704。UL数据部分704有时可被称为UL中心式子帧的有效载荷。该UL数据部分可指用于从下级实体(例如,UE)向调度实体(例如,UE或BS)传达UL数据的通信资源。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702可以是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
如图7中所解说的,控制部分702的结束可在时间上与UL数据部分704的开始分隔开。该时间分隔有时可被称为间隙、保护时段、保护区间、和/或各种其他合适术语。此分隔提供了用于从DL通信(例如,由调度实体进行的接收操作)到UL通信(例如,由调度实体进行的传输)的切换的时间。UL中心式子帧还可包括共用UL部分706。图7中的共用UL部分706可类似于以上参照图7描述的共用UL部分706。共用UL部分706可附加或替换地包括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通参考信号(SRS)有关的信息、以及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前述内容仅仅是UL中心式子帧的一个示例,并且可存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替换结构而不必然偏离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
在一些情况下,两个或更多个下级实体(例如,UE)可使用侧链路信号来彼此通信。此类侧链路通信的现实世界应用可包括公共安全、邻近度服务、UE到网络中继、交通工具到交通工具(V2V)通信、万物联网(IoE)通信、IoT通信、关键任务网状网、和/或各种其他合适应用。一般而言,侧链路信号可指从一个下级实体(例如,UE1)传达给另一下级实体(例如,UE2)而无需通过调度实体(例如,UE或BS)中继该通信的信号,即使调度实体可被用于调度和/或控制目的。在一些示例中,侧链路信号可使用有执照频谱来传达(不同于无线局域网,其通常使用无执照频谱)。
UE可在各种无线电资源配置中操作,包括与使用专用资源集传送导频相关联的配置(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专用状态等)、或者与使用共用资源集传送导频相关联的配置(例如,RRC共用状态等)。当在RRC专用状态中操作时,UE可选择专用资源集以用于向网络传送导频信号。当在RRC共用状态中操作时,UE可选择共用资源集以用于向网络传送导频信号。在任一情形中,由UE传送的导频信号可由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入设备(诸如AN、或DU、或其诸部分)接收。每个接收方网络接入设备可被配置成接收和测量在共用资源集上传送的导频信号,并且还接收和测量在分配给UE的专用资源集上传送的导频信号,其中该网络接入设备是针对该UE的监视方网络接入设备集的成员。一个或多个接收方网络接入设备或者(诸)接收方网络接入设备向其传送导频信号测量的CU可使用这些测量来标识UE的服务蜂窝小区或者发起针对一个或多个UE的服务蜂窝小区的改变。
用于RSMA经调制流的示例设计
在无线通信中,多址技术允许若干用户设备共享一个无线电传输资源。在过去若干年里,多址技术的创新已经是每个新一代蜂窝移动系统的必要部分。已经为5G定义了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的各种使用场景。与4G系统相比,两种关键的5G能力是提供较高的连接密度和频谱效率。4G蜂窝系统主要基于正交多址(OMA)技术。然而,近年来,非正交多址已经成为5G系统的重要候选技术。
非正交多址(NMA)允许为不止一个UE同时传送不止一层数据,而无需时域、频域或空域分离。可以在接收机处通过利用干扰消去或迭代检测来分离不同的数据层。NMA可被用于进一步增强OMA上的频谱效率,以便达成多UE信道容量。此外,NMA可以显著增大UE连接的数目,这对5G系统而言相当有益。另外,NMA不依赖于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知识,并且由此可以期望实际广域部署中稳健的性能增益,而不管UE移动性或CSI反馈等待时间如何。上行链路NMA方案已经在3GPP RAN WG1(工作组1)中进行研究。已经商定,应当针对多样化的5G使用场景和用例对NMA进行调查,并且5G应当目标在于支持上行链路NMA。
在上行链路NMA系统中,对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了联合优化,以使得可以在相同资源中同时递送来自不止一个UE的多层数据。在发射机侧,可以使用相同的时间、频率和空间资源来递送不同UE的信息。在接收机侧,可以通过高级接收机(诸如干扰消去或迭代检测接收机)来恢复不同UE的信息。
已经在RAN1会议中提议了数种NMA方案。这些方案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UE的签名设计,即,是使用加扰序列、交织器还是扩展码来在各UE之间进行区分。由此,NMA方案的三个主要类别包括基于加扰的NMA方案、基于交织的NMA方案、以及基于扩展的NMA方案。
基于加扰的NMA方案的关键特性是使用不同的加扰序列来在不同的UE之间进行区分,并在BS接收机处应用相继干扰消去(SIC)算法以分离不同的UE。资源扩展多址(RSMA)是基于加扰的NMA方案的一个示例。在RSMA中,一群不同UE的信号彼此迭加,并且每个UE的信号被扩展到为该群指派的整个频率/时间资源。该群内的不同UE的信号不一定彼此正交,并且可能潜在地引起UE间干扰。将各比特扩展到整个资源使得能够以低于背景噪声和干扰的信号电平来解码。RSMA使用具有良好相关属性的低速率信道码和加扰码的组合来分离不同UE的信号。取决于应用场景,RSMA包括单载波RSMA和多载波RSMA。
图8解说了用于生成多层RSMA经调制流的示例设计800。如所示出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块(TB)802被分段(804),并被指派给不同的数据子流(806-1到806-L)。每个数据子流(806-1到806-L)被分别编码(808-1到808-L)。在一方面,该一个或多个传输块可在分段和指派给不同的数据子流之前被共同编码。在810,基于多层RSMA层映射方案来将每个经编码数据子流映射到一个或多个RSMA层。例如,每个经编码子流被映射到单个且不同的层(一对一映射),每个经编码流被映射到多层(一对多映射),多个经编码子流被映射到一个层,或者以上的组合。RSMA层映射之后是速率匹配812、调制814、以及调制码元重复816(例如,进行扩展)。在一方面,调制码元重复816包括通过扩展因子(SF)来重复调制码元。例如,如果SF=X,则将调制码元扩展X次。在一方面,扩展因子跨不同的RSMA层或子层可以相同或不同。然后,在818,通过子层伪随机(PN)加扰序列对每个子层的调制码元进行加扰。每个子层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加扰序列来加扰。每个层或子层的子层(PN)序列可包括正交码的重复(例如,利用置换)。在一方面,正交码一般是短码,其通过以下操作来被扩展:重复该码,或者利用跨层的置换来重复该码。在一方面,如果层数或子层数大于正交码序列的数目,则可以执行准正交子层码的重复(例如,利用置换)。在一方面,准正交码包括Welch界实现码。
在820,可应用附加的相位旋转/功率缩放因子gi。在822,可将这些不同子层的调制码元同步并相加,并且在824,可执行对加总的调制码元流的外加扰。在一方面,外加扰包括使用外伪随机加扰序列来对加总的调制码元流进行加扰。在一方面,外PN加扰序列不同于子层PN加扰序列。
在某些方面,在单个TB的情形中,单个TB被分段成多个数据流,并且多层RSMA层映射包括将每个数据流映射到不同的RSMA层(例如,一对一映射)。
在某些方面,在多TB情形中,可以将多个TB指派给不同的数据流。在一方面,多层RSMA层映射包括将每个数据流映射到不同的RSMA层(例如,一对一映射)。在一方面,将每个子层或层的调制码元进行扩展可包括跨多个RSMA层应用相同次数(X次)的调制码元重复。如上所提及的,每个层或子层的子层PN序列可以是长度为X的短码的重复(例如,短码是准正交或正交的)。
在某些方面,多层RSMA层映射包括将每个数据流映射到多个RSMA层(例如,一对多映射)。调制码元的重复次数(X次)跨多个RSMA层或子层可以不同。
在某些方面,可以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MA)考虑若干种不同的上行链路复用场景。一个示例NMA方案可包括无准予NMA方案,该方案不包括对加扰序列的网络指派或准予。例如,子层加扰序列和外加扰序列(如图8中示出的)不是由网络(例如,gNB)指派的,而是由UE选择的。在一方面,此类型的NMA可涉及mMTC场景。在某些方面,由于加扰序列不是由网络指派的,因此在无准予NMA中UE可以使用随机多用户(MU)码本来进行加扰。
在某些方面,另一示例NMA方案可包括基于准予的NMA方案,该方案包括对加扰序列的网络指派。在一方面,对于基于准予的NMA,CSI在gNB处可能不可用。在一方面,此类型的NMA可涉及URLLC场景,其中SRS和延迟可能至关重要且UE可能仅发送短分组,并且由此CSI可能不可用。在一方面,基于准予的NMA还可涉及RRC空闲状态中的eMBB,例如,其中UE已经处于空闲状态达一段时间,并且由此CSI不可用。基于准予的NMA可以使用由网络指派的固定MU码本。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讨论了用于生成、传送和解码包括多层RSMA经调制流的RSMA经调制流的两阶段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用于生成、传送和解码包括上行链路上的多层RSMA流在内的RSMA经调制流的两阶段技术。在一方面,该两阶段技术包括对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进行加扰的两个分开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使用具有不同长度的不同类型的加扰序列。在某些方面,用于RSMA经调制流的该两阶段加扰设计可被用于基于准予的场景和无准予场景两者。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基站(例如,gNB)执行以解码RSMA经调制流的操作900。操作900开始于在902,接收包括来自UE集合(例如,该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UE)的传输的信号,其中来自UE的每个传输是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使用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并且在第二阶段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加扰的,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在904,基站针对每个传输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该第二加扰序列。在906,基站基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该第二加扰序列来解码每个传输。
在某些方面,来自UE集合中的特定UE的传输可包括RSMA经调制数据流。在一方面,接收自UE的RSMA经调制流可包括单层或多层RSMA传输。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UE执行以用于生成RSMA经调制流的示例操作1000。操作1000开始于在1002,使用第一加扰序列对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在1004,UE使用第二加扰序列对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其中第二加扰序列长于第一加扰序列。在1006,UE传送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
在一方面,每个数据流表示一个RSMA层或子层,并且包括经由RSMA层映射指派给该层或子层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子流(例如,如图8中示出的)。数据流集合可包括一个数据流(例如,单个RSMA层)或多个数据流(例如,多层RSMA)。
在某些方面,用于第一阶段加扰的该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包括短序列,而用于第二阶段加扰的第二加扰序列包括长序列。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两阶段加扰RSMA的逻辑设计1100。在一方面,设计1100可被用于处理单个RSMA层。
如所示出的,在1102(例如特定RSMA层的)调制码元经历扩展,包括基于扩展因子(SF)对调制码元的重复。例如,调制码元被重复SF次。第一加扰阶段1104包括:基于第一加扰序列来对调制码元进行加扰,第一加扰序列包括短序列。在一方面,短加扰序列由扩展因子(SF)、对于该SF支持的总层数(例如,最大层数)、以及特定层的层索引来定义。在一方面,对于给定SF,每一层映射到唯一性的加扰序列。由此,层索引也是与所支持诸层中由该层索引所标识的层相对应的加扰序列的序列索引。在一方面,短序列具有与所指派的扩展因子相等的长度,并且被重复或者以置换来重复。例如,可以从SF集合中选择SF,其中SF={2,4,6,[8],12}。对于给定SF,可以从集合(例如,从MU码本)中选择总所支持层数。例如,当SF=2时,总层数=从来自QPSK码本的{2,4}的向下选择。对于每个SF,MU码本可进一步包括每个所支持层到对应短序列的映射。例如,对于SF=4且总层数=6,这6层中的每一层可由层索引=索引=1,2,…6来标识,并且每个层索引可映射到不同的短序列。如上所讨论的,MU码本可以是随机的(例如,对于无准予情形),或者是固定/指派的(例如,对于基于准予的情形)。在一方面,短码本包括基于Chu序列的序列或计算机生成的序列(CGS)。在一方面,期望短码本具有恒幅(例如,对于具有DFT-s的低PAPR)。
第二加扰阶段1106包括:基于第二加扰序列来对已经在第一阶段进行了加扰的调制码元进行加扰,第二加扰序列包括比该短序列长的长序列。在一方面,长序列是基于Gold序列的序列。该长序列可以是因UE而异或因gNB而异的长序列。在一方面,UE可在基于准予的场景中被网络指派因gNB而异的长序列。在一方面,UE可在无准予场景中选择因UE而异的长序列。在一方面,当UE未被网络指派因gNB而异的长序列时,UE可在基于准予的场景中选择使用因UE而异的长序列。
在某些方面,短序列的数目有限,并且由此可能只被指派给活跃UE。由于有限的可用性,短序列可能仅在基于准予的场景或特定UE被指派多个层的多层场景中使用。例如,在基于准予的场景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所指派短序列来在各UE之间进行区分(例如,区分来自不同UE的传输)。此外,在多层场景(基于准予或无准予)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短序列来在特定UE的不同层之间进行区分。
在某些方面,长序列却大量可用,并且可被指派给所有潜在UE(例如,不仅仅被指派给活跃UE)。长序列可被用于无准予情形以在不同UE之间进行区分(例如,区分来自不同UE的传输)。
如图11中示出的,一旦完成第二加扰阶段,在1108,可执行频调映射,包括将经加扰流指派给时间/频率上的毗邻频调以及通过CP-OFDM或DFT-s-OFDM进行调制。
可注意到,设计1100仅示出了该设计的与对于该两阶段加扰RSMA的讨论相关的一部分,而并未解说用于生成RSMA调制流的整个设计。此外,虽然针对每个所讨论的操作示出了一个逻辑块,但是可领会到,每个逻辑块可包括子块或者可以是多个逻辑块的组合。
在某些方面,该两阶段加扰设计可被用于多层RSMA,包括向单个UE指派多个RSMA层。
图1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针对多层RSMA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逻辑设计1200。如图12中示出的,设计1200处理三层1、2和3。在一方面,所有三层被指派给单个UE以进行多层RSMA操作。如所示出的,层1、2和3中的每一层的调制码元流分别在1202-a、1202-b和1202-c处经历扩展,包括基于扩展因子(SF)对调制码元的重复。例如,调制码元被重复SF次。在一方面,相同SF被指派用于处理每一层。
针对层1204-a、1204-b和1204-c中的每一层的第一加扰阶段包括基于第一短加扰序列来对这三层的调制流进行加扰。在一方面,用于每一层的短序列对应于相同SF以及与该SF相对应的总层数,但层索引不同。例如,如图12中示出的,用于层1的短序列由(SF,总层数,层索引1)定义,用于层2的短序列由(SF,总层数,层索引2)定义,并且用于层3的短序列由(SF,总层数,层索引3)定义。由此,虽然相同SF被指派给UE,但是不同的短序列(对应于不同的层索引)被用于在第一加扰阶段对这三层中的每一层进行加扰。这允许单个UE的多个层通过不同的短序列来区分。例如,当短序列基于Chu序列时,每一层由不同的Chu序列加扰。在一方面,可以针对该多个层共享DMRS,因为它们属于相同UE。此外,在一方面,多个层可共享相同码字(例如,在第一阶段加扰之前对多个层进行共同编码),或者可被指派给多个码(例如,分开地对每一层进行编码)。
在某些方面,将诸调制码元流在第一加扰阶段进行加扰之后相加(未示出),并且在第二阶段(例如,在1206)用长加扰序列对加总的调制码元流再次进行加扰。长序列可以是(例如由网络指派的)因gNB而异的长序列或(由UE选择的)因UE而异的长序列。
无准予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
图1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准予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设计1300。在一方面,设计1300是为低频谱效率(SE)而设计的,其中向每个UE指派仅一个RSMA层。例如,图13中示出的UE 1、2和3中的每一者被指派(例如,由该UE在本地指派)单个RSMA层。如所示出的,每个UE被指派不同的扩展因子(SF)。由此,UE 1-3中的每一者的数据流基于其各自相应的所指派SF来被扩展。在第一加扰阶段,可通过默认的短序列来对每个UE的数据流进行加扰。在一方面,在无准予场景中可能无法跨UE来优化短序列,因为它们不是由网络指派的。由此,在一方面,每个UE数据流由相同的默认短序列加扰。在第二加扰阶段,通过长序列来对每个UE的每个经加扰数据流再次进行加扰。如所示出的,不同的因UE而异的长序列被指派(例如,由UE在本地指派)给UE 1-3中的每一者。该不同的长序列帮助对由该多个UE传送的数据流进行区分。
图1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准予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设计1400。在一方面,设计1400是为高频谱效率(SE)而设计的,其中向单个UE指派多个RSMA层。例如,如图14中示出的,UE 1和UE 2中的每一者被指派两个RSMA层。如所示出的,UE 1和UE2分别被指派不同的扩展因子,即SF1和SF2。由此,UE 1和UE 2的数据流基于其各自相应的所指派SF来被扩展。在第一加扰阶段,特定UE(例如,UE 1和UE 2)的每一层被指派与该UE的相应所指派SF相对应的不同短码。这些不同短码起到对该相同UE的该多个层进行区分的作用。如所示出的,UE 1的第一层被指派与SF1相对应的层索引0,并且UE1的第二层被指派与SF1相对应的层索引1。类似地,UE 2的第一层被指派与SF2相对应的索引0,并且UE2的第二层被指派与SF2相对应的层索引1。参数“层1”和“层2”分别表示与SF1和SF2相对应的不同总层数。
在第二加扰阶段,特定UE的每个RSMA层的(来自第一阶段的)每个经加扰的调制码元流由共用的因UE而异的长序列再次加扰。然而,如图14中示出的,不同的因UE而异的长序列被用于UE 1和UE 2。由此,在不同的长序列被用于区分来自不同UE的传输的同时,不同的短码被用于在特定UE的各层之间进行区分。
在某些方面,可以在将特定UE的每一层的来自第一加扰阶段的经加扰调制码元流相加之后,在第二加扰阶段通过长序列对加总的经加扰流进行加扰。
图14A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图14的两阶段加扰RSMA设计的替换设计1400A。如设计1400A中示出的,在将UE 1和UE 2中的每一者的来自第一加扰阶段的经加扰调制码元流相加之后,在第二加扰阶段通过长序列对其进行加扰。
在一方面,对于无准予场景,每个UE基于其UE id来生成其自己的因UE而异的长序列。对于单层情形,UE使用默认的短序列。对于多层情形,UE使用不同的短序列来在各层之间进行区分。在一方面,可以基于短序列码本(例如,基于所选SF)来确定短序列。gNB可接收包括来自多个UE的迭加信号的传输。gNB可基于所接收到的前置码来检测传送方UE集合,并且可基于所确定的传送方UE的id来确定因UE而异的长序列。gNB可基于因UE而异的长序列来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在多层情形中,gNB可接收关于UE对每一层使用的短序列的信息,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该信息可包括SF、总层数、以及所使用的层索引。gNB可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息(例如,基于MU码本)来确定所使用的短序列。
基于准予的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
图1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于准予的场景中的两阶段加扰RSMA的设计1500。在一方面,设计1500是为低频谱效率(SE)而设计的,其中向每个UE指派仅一个RSMA层。如所示出的,设计1500包括三个UE群——UE群1、UE群2和UE群3。UE群1包括UE 1、UE 2和UE 3。UE群2包括UE 4、UE 5和UE 6。UE群3包括UE 7。每个UE群中的每个UE被指派单个RSMA层。此外,每个UE群被指派不同的扩展因子。由于扩展因子是每UE群地指派的,因此UE群中的每一个UE使用相同的扩展因子。如所示出的,UE群1被指派SF1,UE群2被指派SF2,并且UE群3被指派SF3。UE群中的每个UE基于指派给该UE群的SF来扩展其调制码元流。在一方面,用于UE群的扩展因子由网络配置,并且关于UE的所指派SF的信息例如由gNB发信号通知给该UE。
在第一加扰阶段,UE群中的每个UE通过与指派给该UE群的SF相对应的不同短序列来对其调制码元流进行加扰。在一方面,UE群中的每个UE被配置有与指派给该UE群的SF相对应的不同短序列。在一方面,网络为每个UE配置短序列,并向该UE传送关于所配置的短序列的信息。例如,如图15中示出的,UE 1、UE 2和UE 3分别被指派与指派给UE群1的SF1相对应的层索引0、1和2。类似地,UE 4、UE 5和UE 6分别被指派与指派给UE群2的SF2相对应的层索引0、1和2。UE 7是群3中仅有的UE,并且可被配置有与指派给UE群3的SF3相对应的任何短序列。在一方面,传送给UE的关于所配置的短序列的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者或多者:所指派的SF,针对该SF的总层数,以及层索引。在一方面,UE可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息来查找MU码本以选择短序列。
在一方面,由于UE 7是UE群3中仅有的UE,因此如所示出的,UE 7可将默认的短序列用于第一阶段加扰。用于UE群内的诸UE的不同短码起到对由UE群内的诸UE传送的数据流进行区分的作用。参数“层1”和“层2”分别表示与SF1和SF2相对应的不同总层数。
在第二加扰阶段,通过长序列对每个UE的(来自第一阶段的)经加扰的调制码元流再次进行加扰。在一方面,UE群中的每个UE的调制码元流由相同的长序列加扰。例如,如所示出的,UE群1中的各UE的调制码元流由因gNB而异的长序列1加扰。类似地,UE群2中的各UE的调制码元流由因gNB而异的长序列2加扰。在一方面,长序列可由网络配置,并且关于所配置的长序列的信息可被发信号通知给各UE。在一方面,如果网络未配置长序列,则UE可选择并使用因UE而异的长序列。例如,UE 7被示为用因UE而异的长序列对其调制码元流进行加扰。由此,长序列起到在各UE群之间进行区分的作用,而短码起到对来自UE群内的个体UE的数据传输进行区分的作用。在一方面,相同群中的诸UE在gNB处具有相似的接收功率,并且每个UE可由gNB指派特定功率以及短序列和长序列。在一方面,接收方gNB跨诸UE群执行SIC,以恢复出来自一个或多个UE的期望数据流。
在某些方面,可以为这些UE群(例如,UE群1、2和3)中的任一者中的单个UE配置多个RSMA层。
例如,如图15A中的设计1500A中示出的,UE 7被配置有两个RSMA层。相同SF3被指派给这两层。每一层的调制码元流用不同的短码来加扰,以对这两层的数据流进行区分。此外,如设计1500A中示出的,在将UE 7的这两层中的每一层的来自第一加扰阶段的经加扰调制码元流相加之后,在第二加扰阶段通过因UE而异的长序列对其进行加扰。
在一方面,对于基于准予的场景,网络(例如,gNB)将UE编群成UE群(例如,根据UE收到功率),并向每个UE群指派不同的因gNB而异的长序列。对于UE群中的每个UE,网络指派不同的短序列,并(例如经由DCI)向这些UE传达关于所指派的短序列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参数SF、总层数和层索引;UE可基于这些参数来生成短序列,例如,基于MU码本。在MU情形中,网络向特定UE的每一层指派不同的短序列。在一方面,每个UE接收关于指派给该UE的短序列和长序列的信息,并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短序列和长序列。每个UE基于所确定的短序列和长序列来处理其数据流,并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流。gNB从各UE接收数据流,并基于所指派的短序列和长序列例如使用SIC来对这些数据流进行解码。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此外,术语“或”旨在表示包含性“或”而非排他性“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例如“X采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可兼排列。即,例如短语“X采用A或B”得到以下任何实例的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如本文所使用的,对单数元素的引用不旨在意指“有且只有一个”(除非专门如此声明),而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如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一般应当被理解成表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指单数形式。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某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指代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重相同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举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意指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一者可单独被采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所列出的项目的任何组合可被采用。例如,如果组成被描述为包含组成部分A、B和/或C,则该组成可包含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者A、B和C的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另一数据结构中查找)、查明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诸如此类。“确定”还可以包括解析、选择、选取、确立及诸如此类。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由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示出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语言上的权利要求相一致的全部范围。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地,在存在附图中解说的操作的场合,这些操作可具有带相似编号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
例如,用于传送的装置和/或用于接收的装置可包括基站110的发射处理器420、TXMIMO处理器430、接收处理器438、或(诸)天线434和/或用户装备120的发射处理器464、TXMIMO处理器466、接收处理器458、或(诸)天线452中的一者或多者。另外,用于获得的装置、用于指定的装置、用于聚集的装置、用于收集的装置、用于选择的装置、用于切换的装置、以及用于检测的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用户装备120的控制器/处理器480、发射处理器464、接收处理器458和/或MIMO处理器466。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如果以硬件实现,则示例硬件配置可包括无线节点中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可以用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可将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介质、以及总线接口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可被用于将网络适配器等经由总线连接至处理系统。网络适配器可被用于实现PHY层的信号处理功能。在用户终端120(参见图1)的情形中,用户接口(例如,按键板、显示器、鼠标、操纵杆,等等)也可以被连接到总线。总线还可以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功率管理电路以及类似电路,它们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处理器可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以及其他能执行软件的电路系统。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关于处理系统所描述的功能性。
如果以软件实现,则各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指指令、数据、或其任何组合,无论是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这些介质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处理器可负责管理总线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软件模块。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被整合到处理器。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传输线、由数据调制的载波、和/或与无线节点分开的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全部可由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来访问。替换地或补充地,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被集成到处理器中,诸如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文件可能就是这种情形。作为示例,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可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相变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磁盘、光盘、硬驱动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存储介质、或其任何组合。机器可读介质可被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数个软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包括当由设备(诸如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执行各种功能的指令。这些软件模块可包括传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每个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单个存储设备中或者跨多个存储设备分布。作为示例,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从硬驱动器中将软件模块加载到RAM中。在软件模块执行期间,处理器可以将一些指令加载到高速缓存中以提高访问速度。可随后将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行加载到通用寄存器文件中以供处理器执行。在以下述及软件模块的功能性时,将理解此类功能性是在处理器执行来自该软件模块的指令时由该处理器来实现的。
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IR)、无线电、以及微波)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对于其他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以上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由此,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类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他恰适装置可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到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到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将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被限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设备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由用户装备(UE)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加扰序列来对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
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对所述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加扰序列长于所述第一加扰序列;以及
传送所述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基于资源扩展多址(RSMA)层映射被映射到传输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扰序列是由扩展因子(SF)、对于所述SF所支持层的总数、以及对应于所支持层之一并且要被用作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的加扰序列的序列索引来定义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集合包括多个数据流,其中对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包括:使用不同的第一加扰序列来对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中的经加扰数据流相加;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加扰序列来对加总的经加扰数据流进行加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与要用于对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的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相关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扩展因子(SF)、对于所述SF所支持层的总数、以及对应于所支持层之一并且要被用作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的加扰序列的序列索引相关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息查找固定多用户(MU)码本来确定将要被用作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的所述加扰序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同SF和不同序列索引被指派给所述第一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流集合包括一个数据流,其中所述UE是UE群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群中的每个其他UE也传送一个数据流,其中所述相同SF被指派给所述UE群中的每个UE,所述群中的每个UE被指派与所述相同SF相对应的不同序列索引。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中的每个UE使用相同的第二加扰序列。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与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相关的所述信息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接收。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与要用于对所述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的所述第二加扰序列相关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加扰序列相关的所述信息包括与要被用作所述第二加扰序列的因基站而异的加扰序列相关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UE的身份来生成所述第二加扰序列。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集合包括一个数据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加扰序列包括默认加扰序列。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集合包括多个数据流,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选择不同的第一加扰序列;以及
使用所选择的第一加扰序列来对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随机多用户(MU)码本中为每个数据流选择所述不同的第一加扰序列。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加扰序列是由扩展因子(SF)、对于所述SF所支持层的总数、以及对应于所支持层之一并且要被用作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的加扰序列的序列索引来定义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对于每个数据流,传送与所选SF、对于该SF的所支持层的总数、以及被用作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的加扰序列的序列索引相关的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信息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来传送。
22.一种由基站(BS)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来自用户装备(UE)集合的传输的信号,其中来自UE的每个传输是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使用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并且在第二阶段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加扰的,其中所述第二加扰序列长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
针对每个传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所述第二加扰序列;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所述第二加扰序列来解码每个传输。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UE所传送的前置码来确定所述UE集合。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集合中的UE的每个传输包括一个数据流,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确定的UE的UE身份来确定用于所确定的UE的每个传输的所述第二加扰序列。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UE接收与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相关的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扩展因子(SF)、对于所述SF所支持层的总数、以及对应于所支持层之一并且被用作所述第一加扰序列的加扰序列的序列索引。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所述集合中的每个UE传送与要被该UE使用的所述第一加扰序列和所述第二加扰序列相关的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集合中的UE划分成UE群;
向UE群中的每个UE指派相同的第二加扰序列;以及
为UE群中的每个UE指派不同的第一加扰序列。
29.一种用于由用户装备(UE)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第一加扰序列来对数据流集合中的每个数据流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的装置;
用于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对所述第一经加扰数据流集合进行加扰,以生成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扰序列长于所述第一加扰序列;以及
用于传送所述第二经加扰数据流集合的装置。
30.一种用于由基站(BS)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来自用户装备(UE)集合的传输的信号的装置,其中来自UE的每个传输是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使用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并且在第二阶段使用第二加扰序列来加扰的,其中所述第二加扰序列长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
用于针对每个传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所述第二加扰序列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扰序列和所述第二加扰序列来解码每个传输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16992P | 2018-01-12 | 2018-01-12 | |
US62/616,992 | 2018-01-12 | ||
US16/244,978 | 2019-01-10 | ||
US16/244,978 US10880033B2 (en) | 2018-01-12 | 2019-01-10 | Two-stage resource spread multiple access (RSMA) design |
PCT/US2019/013259 WO2019140239A1 (en) | 2018-01-12 | 2019-01-11 | Two-stage resource spread multiple access (rsma) desig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66959A true CN111566959A (zh) | 2020-08-21 |
CN111566959B CN111566959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6721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7653.3A Active CN111566959B (zh) | 2018-01-12 | 2019-01-11 | 两阶段资源扩展多址(rsma)设计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80033B2 (zh) |
EP (1) | EP3738233A1 (zh) |
CN (1) | CN111566959B (zh) |
WO (1) | WO20191402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01910B2 (en) * | 2018-01-12 | 2021-08-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quence based short code design for resource spread multiple access (RSMA) |
US10912059B2 (en) * | 2018-04-18 | 2021-02-02 | Battelle Energy Alliance, Llc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wi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sing underlay broadcast channel |
CN112448907B (zh) * | 2019-09-03 | 2022-06-21 | 丽水青达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一种nr-u中的prach信号设计方法 |
US11411779B2 (en) | 2020-03-31 | 2022-08-09 | XCOM Labs, Inc. |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
KR20230091910A (ko) | 2020-10-19 | 2023-06-23 | 엑스콤 랩스 인코퍼레이티드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 신호 |
WO2022093988A1 (en) | 2020-10-30 | 2022-05-05 | XCOM Labs, Inc. |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1997185B2 (en) * | 2021-06-23 | 2024-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modulato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signalin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19181A1 (en) * | 2006-09-08 | 2009-09-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
CN107104780A (zh) * | 2009-10-01 | 2017-08-29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
CN107113720A (zh) * | 2014-10-27 | 2017-08-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网状网络和广域网上进行通信的动态可重新配置无线空中接口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22143A1 (en) | 2007-03-27 | 2010-05-13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ing for scrambled coded multiple access (scma) |
US8169992B2 (en) * | 2007-08-08 | 2012-05-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
WO2018038410A1 (ko) * | 2016-08-22 | 2018-03-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직교 다중 접속 방식에 기초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2019
- 2019-01-10 US US16/244,978 patent/US1088003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1-11 WO PCT/US2019/013259 patent/WO2019140239A1/en unknown
- 2019-01-11 CN CN201980007653.3A patent/CN111566959B/zh active Active
- 2019-01-11 EP EP19702997.8A patent/EP373823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19181A1 (en) * | 2006-09-08 | 2009-09-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
CN107104780A (zh) * | 2009-10-01 | 2017-08-29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
CN107113720A (zh) * | 2014-10-27 | 2017-08-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网状网络和广域网上进行通信的动态可重新配置无线空中接口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40239A1 (en) | 2019-07-18 |
US20190222343A1 (en) | 2019-07-18 |
EP3738233A1 (en) | 2020-11-18 |
CN111566959B (zh) | 2023-03-28 |
US10880033B2 (en) | 2020-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66959B (zh) | 两阶段资源扩展多址(rsma)设计 | |
CN110431799B (zh) | 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移动性增强 | |
JP7295813B2 (ja) | 物理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チャネル(pbch)送信のための復調基準信号(dmrs)シーケンス生成およびリソースマッピング | |
CN111684740B (zh) | 用于资源扩展多址(rsma)的基于序列的短码设计 | |
CN111406376B (zh) | 聚合级别特定的pdcch修改 | |
CN110495223B (zh) | 不同操作模式中的新无线电同步配置 | |
CN111164929B (zh) | 用于传输上行链路控制的序列设计和假设映射方法 | |
CN111713044B (zh) | 用于非正交多址的可变扩频因子码 | |
RU2768958C2 (ru) | Проектное решение и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е для коротких пакетных каналов | |
CN112106421B (zh) | 用于非正交多址(noma)的序列选择技术 | |
CN111567008B (zh) |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正交覆盖码(occ)序列设计 | |
CN110651444B (zh) | 用于增强型覆盖的频率优先映射中的跳频 | |
WO201919201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selection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 |
WO2019241904A1 (en) | Selective signature for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