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767A -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 Google Patents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767A
CN111566767A CN201780098091.9A CN201780098091A CN111566767A CN 111566767 A CN111566767 A CN 111566767A CN 201780098091 A CN201780098091 A CN 201780098091A CN 111566767 A CN111566767 A CN 111566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material
film capacitor
film
space
hous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80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香澄
福原达仁
川端泰典
岩谷尚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6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4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2/103Sealings, e.g. for lead-in wir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2/106Fixing the capacitor in a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14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8Organic dielectrics of synthetic material, e.g. derivatives of cellulo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2Woun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向收纳有具有卷绕体(12)的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固化性的密封材料(30a)的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和在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的状态下使密封材料(30a)固化的固化工序,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开始时,卷绕体(12)未被密封材料(30a)固定,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30a)起至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为止,在不使密封材料(30a)固化的情况下将密封材料(30a)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20a)。

Description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例如用于太阳能电池、工业设备、电动汽车等中的电力转换装置(功率调节器)。薄膜电容器例如具备薄膜电容器元件和将薄膜电容器元件密封的密封部,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具有作为薄膜的卷绕体或层叠体的薄膜主体,所述薄膜电容器可如下得到:在具有收纳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收纳空间的模具构件的所述元件收纳空间内配置薄膜电容器元件,然后向所述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固化性的密封材料而形成密封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942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薄膜电容器中,从保护薄膜电容器元件的薄膜主体的观点出发,要求用密封部将薄膜主体的整体密封,要求向收纳有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来覆盖薄膜主体的整体。在以往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中有下述倾向:将密封材料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内直至浸渍薄膜主体的底部,然后使密封材料固化而将薄膜电容器元件固定,进而将密封材料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内直至覆盖薄膜主体的整体,然后使密封材料固化。但是,在多次供给密封材料并使其固化的情况下,随着工序数的增加,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化,因此要求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的方法。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的薄膜电容器用壳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向收纳有具有薄膜主体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供给固化性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和在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的状态下使所述密封材料固化的固化工序,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开始时,所述薄膜主体未被密封材料固定,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在不使所述密封材料固化的情况下将所述密封材料供给至所述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在不使密封材料固化的情况下将密封材料供给至所述空间,因此能够避免为了将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而多次供给密封材料并使其固化,因此能够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缩短密封材料供给以及固化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因而能够提高薄膜电容器的生产率。另外,通过缩短密封材料的供给作业,能够缩短薄膜主体露出到外部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杂质混入到收纳有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此外,通过缩短密封材料的固化作业,能够缓和固化工序中对薄膜电容器元件的负荷(例如热固化时的热经历),因此能够使薄膜电容器长寿命化,并且能够扩大薄膜主体中使用的薄膜的选择范围。
然而,在向所述空间供给密封材料时,具有薄膜主体的薄膜电容器元件有时因浮力而浮起至密封材料的液面,有时不容易将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与此相对,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式: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还具有配线部件,所述配线部件与所述薄膜主体连接并向所述空间的外部延伸,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通过在所述空间的外部固定所述配线部件来固定所述薄膜主体。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抑制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薄膜电容器元件因浮力而浮起至密封材料的液面,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另外,由于配线部件的固定机构在所述空间的外部难以受到空间的制约,因此能够扩大固定机构的选择范围。此外,还能够避免固定机构残留在密封材料的内部。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所述薄膜主体被配置在所述空间内的固定部件(固化性的密封材料及其固化物除外)固定。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抑制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薄膜电容器元件因浮力而浮起至密封材料的液面,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通过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而浮起,利用与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接触的部件,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薄膜电容器元件因浮力而浮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式: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中形成有所述空间。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式: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空间连通的开口部,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在所述开口部向上方开口的状态下经由所述开口部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
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式: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连续地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在该情况下,与断续地供给密封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薄膜电容器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壳体是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其形成有容纳具有薄膜主体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并且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薄膜主体的固定部件。在该情况下,在向收纳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供给密封材料时,通过用固定部件固定薄膜主体,能够抑制薄膜电容器元件因浮力而浮起至密封材料的液面,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另外,作为除壳体以外的部件,无需准备用于固定薄膜主体的固定部件就能够得到薄膜电容器。
本发明的壳体也可以是如下方式:所述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薄膜电容器的生产率。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杂质混入到收纳有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薄膜电容器长寿命化,并且能够扩大薄膜主体中使用的薄膜的选择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一例的端面图。
图3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端面图。
图5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具备薄膜电容器元件和将薄膜电容器元件密封的密封部。薄膜电容器元件具有由薄膜形成的薄膜主体。薄膜主体可以是薄膜的卷绕体(将薄膜卷绕而形成的薄膜结构体(薄膜电容器卷绕元件)),也可以是薄膜的层叠体(将薄膜层叠而形成的薄膜结构体)。作为薄膜,例如可以使用对树脂薄膜进行金属蒸镀而得到的金属化薄膜。即,作为薄膜主体,可以使用金属化薄膜的卷绕体或层叠体。
薄膜电容器元件可以具有配置于薄膜主体的两端面(卷绕体的情况下,与薄膜的卷绕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面)的电极(例如金属喷镀电极)。薄膜电容器元件可以具有与薄膜主体连接并且向密封部的外部延伸的配线部件(例如引线)。配线部件例如在与薄膜主体的两端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配线部件例如通过与所述电极连接而与薄膜主体连接。密封部是固化性的密封材料的固化物。
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可以进一步具备形成有收纳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收纳空间的壳体,在该情况下,在壳体的元件收纳空间内薄膜电容器元件被密封部密封。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也可以不具备具有容纳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容纳空间的壳体,而是将薄膜电容器元件密封的密封部的整体露出到外部的方式。这样的薄膜电容器可以通过在不构成薄膜电容器的模具构件的元件收纳空间内用密封材料将薄膜电容器元件密封后,使模具构件从密封部分离而得到。
图1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一例的端面图。图2(a)是沿着图1的IIa-IIa线的端面图。图2(b)是沿着图1的IIb-IIb线的端面图。
图1及图2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00是具备形成有收纳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收纳空间的壳体的壳体型薄膜电容器。薄膜电容器100具备薄膜电容器元件10、具有收纳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元件收纳空间20a的有底的外装壳体20、以及在元件收纳空间20a内将薄膜电容器元件10密封的密封部30。密封部30例如是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薄膜电容器元件10例如具有卷绕体12、金属喷镀电极14和引线16。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制造方法例如具备:将对树脂薄膜进行金属蒸镀而得到的部件(金属化薄膜)卷绕而得到卷绕体12的工序、将金属(金属喷镀材料)蒸镀(金属喷镀处理)在与树脂薄膜的卷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卷绕体12的两端面而得到金属喷镀电极14的工序、和将引线16与金属喷镀电极14连接的工序。作为树脂薄膜,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丙烯(PP)薄膜等。作为金属蒸镀的金属,可举出锌、锡、铝等。卷绕体12例如是具有大致椭圆形状的截面的筒状体。金属喷镀电极14可以形成于卷绕体12的两端面各自的整个面。作为金属喷镀电极14的金属,可举出锌、锡、铝等。引线16例如在卷绕体12的两端面各自分别配置有2根,2根引线16在两端面各自的端面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引线16例如通过焊料与金属喷镀电极14连接。
外装壳体20例如具有长方体形状,在内部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元件收纳空间20a。在外装壳体20的上部形成有与元件收纳空间20a连通的开口部。外装壳体20例如由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形成。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引线16向外装壳体20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延伸,引线16的前端侧的部分向元件收纳空间20a外突出。
密封部30例如以覆盖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卷绕体12整体的方式(以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填充于外装壳体20的元件收纳空间20a内。密封部30内,在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的侧壁之间夹设有密封部30,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的侧壁分离地配置。密封部30内,在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的底面之间夹设有密封部30,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的底面分离地配置。如此,在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之间夹设有密封部30的情况下,薄膜电容器元件10容易被密封部30充分地保护,因此容易使薄膜电容器长寿命化。
薄膜电容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被密封部密封的薄膜电容器元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密封部内,也可以不在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侧壁之间夹设密封部,而是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侧壁接触。在密封部内,也可以不在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底面之间夹设密封部,而是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底面接触(参照后述的图4)。也可以在密封部内配置有用于在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时固定薄膜主体的固定部件(参照后述的图5)。也可以在密封部内配置有通过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而浮起而与薄膜电容器元件接触的露出防止部件(参照后述的图6)。
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依次具备:向收纳有具有薄膜主体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固化性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和在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的状态下使密封材料固化的固化工序。在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开始时,薄膜主体未被密封材料(与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供给的密封材料同种的密封材料、以及与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供给的密封材料不同的密封材料)固定,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在不使密封材料固化的情况下将密封材料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不使密封材料固化的情况”是指例如没有将密封材料保持在密封材料的固化开始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结束时,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即薄膜主体的整体被密封材料覆盖,薄膜主体不露出到密封材料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将密封材料铸塑,得到具备将薄膜电容器元件密封的密封部的薄膜电容器。作为成型方法,可举出真空铸塑、嵌入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传递成型等。密封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可举出例如含有环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的树脂组合物的温度为60℃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树脂组合物的温度为高温(例如85℃以上)的时间为2小时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在不使含有环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固化的情况下将树脂组合物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密封材料例如具有比薄膜电容器元件(特别是薄膜主体)大的比重。
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可以向形成有元件收纳空间的模具构件的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模具构件可以是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也可以是最终从密封部分离的部件(不构成薄膜电容器的部件)。
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可以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连续或断续地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在断续地供给密封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在供给密封材料后停止密封材料的供给,然后再次供给密封材料。
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也可以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将薄膜主体固定。固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上方、下方、侧方等任意方向固定薄膜主体。也可以并用多个固定方法。
也可以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利用固定部件(固化性的密封材料及其固化物除外)将薄膜主体固定。作为固定部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棒状、板状等。作为固定部件,也可以使用夹具、销等。固定部件可以是较硬的部件,也可以是能够弯曲的柔软的部件。固定部件可以水平配置,也可以倾斜地配置。固定部件的配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薄膜主体也可以通过配置在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固定部件固定。另外,在薄膜电容器元件具有与薄膜主体连接并且向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延伸的配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固定配线部件来将薄膜主体固定。可以将各配线部件分别固定,也可以将多个配线部件一并固定。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是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薄膜电容器用壳体。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中形成有收纳薄膜电容器元件的元件收纳空间。这样形成有元件收纳空间的壳体(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也可以具备上述固定部件,其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将薄膜主体固定。固定部件可以与壳体为一体,也可以与壳体为分体。
固定部件也可以配置在壳体的元件收纳空间内。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固定部件的配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形成元件收纳空间的底面或内壁面连接有固定部件。也可以是固定部件配置于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壳体的开口部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固定部件配置在比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壳体的开口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密封部延伸至比固定部件更靠开口部侧的位置而使固定部件被密封部覆盖。在该情况下,薄膜电容器元件容易被密封部充分地保护,因此容易使薄膜电容器长寿命化。进而,固定部件也可以配置于壳体的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例如,在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也可以通过利用与壳体的侧壁连接的固定部件固定薄膜电容器元件的配线部件,由此将薄膜主体固定。
固定方法不限于使用构成壳体的固定部件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不构成壳体的固定部件。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通过与支承模具构件的部件(例如输送带)连接的部件固定配线部件,由此将薄膜主体固定。另外,在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也可以通过不与壳体接触的固定部件固定膜电容器元件的配线部件,由此将薄膜主体固定。也可以利用配置在模具构件的上方(例如铅垂方向上方)的固定部件进行固定,例如也可以利用配置在模具构件的上方(例如铅垂方向上方)的板状构件来固定配线部件的前端部。
也可以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起至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为止,薄膜主体不被固定部件固定,即使在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而浮起的情况下,为了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结束时将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也可以使用防止薄膜主体露出到密封材料的外部的露出防止部件。即,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也可以通过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而浮起,利用与薄膜电容器元件(例如薄膜主体)接触的露出防止部件,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
露出防止部件可以配置在薄膜电容器元件的上方(例如铅垂方向上方)。例如,通过在露出防止部件配置于薄膜电容器元件的薄膜主体的上方(例如铅垂方向上方)的状态下,通过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而浮起,露出防止部件与薄膜主体接触,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结束时能够使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
作为露出防止部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棒状、板状等。露出防止部件可以是较硬的部件,也可以是能够弯曲的柔软的部件。露出防止部件可以水平配置,也可以倾斜地配置。露出防止部件的配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定。露出防止部件可以配置在元件收纳空间的内部,也可以配置在元件收纳空间的外部(例如,密封材料的液面正上方的位置)。也可以是露出防止部件配置于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壳体的开口部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露出防止部件配置在比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壳体的开口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密封部延伸至比露出防止部件更靠开口部侧的位置而使露出防止部件被密封部覆盖。在该情况下,薄膜电容器元件容易被密封部充分地保护,因此容易使薄膜电容器长寿命化。露出防止部件可以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连接,也可以不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连接。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连接的露出防止部件可以与壳体为一体,也可以与壳体为分体。
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例如具有与元件收纳空间连通的开口部。在该情况下,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也可以在开口部向上方(例如铅垂方向上方)开口的状态下经由开口部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也可以向隔着间隔配置于输送带上的多个壳体的元件收纳空间驱动输送带来搬运壳体并依次供给密封材料。
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固定薄膜主体的情况下,可以以薄膜主体从用于构成膜电容器的壳体的底面离开的方式固定薄膜主体,也可以以薄膜主体与壳体的底面接触的方式固定薄膜主体。在以薄膜主体从壳体的底面离开的方式固定薄膜主体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薄膜电容器中在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底面之间夹设有密封部的结构。在以薄膜主体与壳体的底面接触的方式固定薄膜主体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薄膜电容器中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底面之间未夹设有密封部的结构。在薄膜电容器元件与壳体的底面之间夹设有密封部的结构即使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不固定薄膜主体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下述得到:通过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元件收纳空间供给密封材料而浮起,利用与薄膜电容器元件接触的露出防止部件使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
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开始时,元件收纳空间内也可以完全不存在密封材料。另外,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开始时,只要薄膜主体未被密封材料固定,就可以在元件收纳空间内存在密封材料。
在固化工序中,在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的状态下,使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密封材料固化,由此得到固化物作为密封部。在固化工序中,例如对热固化性的密封材料进行加热而得到固化物。在薄膜主体埋入密封材料的状态下,例如可以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维持固定了薄膜主体的状态,也可以维持利用上述露出防止部件防止了薄膜主体露出到密封材料的外部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之前具备将薄膜电容器元件配置在元件收纳空间内的元件配置工序。
图3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00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3(a)所示,在元件配置工序中,将薄膜电容器元件10配置在外装壳体20的元件收纳空间20a内。接着,如图3(b)所示,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在元件收纳空间20a的外部利用固定部件40固定引线16而将卷绕体12固定的状态下,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30a起至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为止,在不使密封材料30a固化的情况下将固化性的密封材料30a连续地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20a内。引线16以薄膜电容器元件10从外装壳体20的底面离开的方式固定。由此,如图3(c)所示,密封材料30a被填充至元件收纳空间20a内。然后,在固化工序中,在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的状态下使元件收纳空间20a内的密封材料30a固化而得到固化物,由此能够得到图1和图2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00。固定部件40可以在固化工序的前后任一时候被去除。
以下,进一步说明薄膜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的具体例。根据图3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00的制造方法,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由于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30a起至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为止,在不使密封材料30a固化的情况下将密封材料30a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20a,因此能够避免为了使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而多次供给密封材料30a并使其固化的情况,由此能够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100。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缩短密封材料30a的供给以及固化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由此能够提高薄膜电容器100的生产率。另外,通过缩短密封材料30a的供给作业,能够缩短卷绕体12露出到外部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杂质混入到收纳有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元件收纳空间20a内。此外,通过缩短密封材料30a的固化作业,能够缓和固化工序中的对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负荷(例如热固化时的热经历),因此能够使薄膜电容器100长寿命化,并且能够扩大卷绕体12中使用的薄膜的选择范围。
在图3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00的制造方法中,薄膜电容器元件10具有与卷绕体12连接并且向元件收纳空间20a的外部延伸的引线16,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30a起至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为止,在元件收纳空间20a的外部利用固定部件40固定引线16,由此将卷绕体12固定。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薄膜电容器元件10因浮力而浮起至密封材料30a的液面,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100。另外,引线16的固定机构在元件收纳空间20a的外部难以受到空间的制约,因此能够扩大固定机构的选择范围。此外,能够避免固定机构残留在密封材料30a的内部。
在图3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00的制造方法中,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30a起至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30a为止,连续地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30a。在该情况下,与断续地供给密封材料30a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薄膜电容器100的生产率。
图4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端面图,表示与图2同样位置的端面。在图4所示的薄膜电容器200中,密封部30内,在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的底面之间未夹设密封部30,薄膜电容器元件10与外装壳体20的底面接触。这样的薄膜电容器200可以通过如下得到: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在以卷绕体12与外装壳体20的底面接触的方式将卷绕体12固定的状态下将密封材料供给至元件收纳空间20a。
图5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图。图5(a)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5(b)是沿着图5(a)的Vb-Vb线的端面图。图5所示的薄膜电容器300具备外装壳体22,所述外装壳体22具有形成有元件收纳空间20a的壳体主体22a和配置于密封部30(元件收纳空间20a)内的固定部件22b。固定部件22b在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时将卷绕体12固定。这样的薄膜电容器300可以通过如下得到: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起至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为止,以卷绕体12与外装壳体22的底面接触的方式在利用固定部件22b将卷绕体12固定的状态下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
在图5所示的薄膜电容器300中,作为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300的壳体,使用形成有收纳具有卷绕体12的薄膜电容器元件10的元件收纳空间20a、并且具备用于固定卷绕体12的固定部件22b的外装壳体22。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时利用固定部件22b将卷绕体12固定,能够抑制薄膜电容器元件10因浮力而浮起至密封材料的液面,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得到薄膜电容器300。另外,作为除外装壳体22以外的部件,不准备用于固定卷绕体12的固定部件就能够得到薄膜电容器300。
图6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端面图。图6所示的薄膜电容器400具备外装壳体24,所述外装壳体24具有形成有元件收纳空间20a的壳体主体24a和配置于密封部30(元件收纳空间20a)内的露出防止部件24b。这样的薄膜电容器400可以通过如下得到: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通过薄膜电容器元件10随着向元件收纳空间20a供给密封材料而浮起,利用与薄膜电容器元件10接触的露出防止部件24b使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薄膜电容器元件10因浮力而浮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卷绕体12埋入密封材料。
【符号说明】
10 薄膜电容器元件
12 卷绕体(薄膜主体)
14 金属喷镀电极
16 引线(配线部件)
20、22、24 外装壳体
20a 元件收纳空间
22a、24a 壳体主体
22b、40 固定部件
24b 露出防止部件
30 密封部
30a 密封材料
100、200、300、400 薄膜电容器

Claims (9)

1.一种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向收纳有具有薄膜主体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供给固化性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和
在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的状态下使所述密封材料固化的固化工序,
其中,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开始时,所述薄膜主体未被密封材料固定,
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在不使所述密封材料固化的情况下将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到所述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还具有配线部件,所述配线部件与所述薄膜主体连接并向所述空间的外部延伸,
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通过在所述空间的外部固定所述配线部件来固定所述薄膜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所述薄膜主体被配置在所述空间内的固定部件固定,所述固定部件不包括固化性的密封材料及其固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通过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随着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而浮起,利用与所述薄膜电容器元件接触的部件,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中形成有所述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空间连通的开口部,
在所述密封材料供给工序中,在所述开口部向上方开口的状态下经由所述开口部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开始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起至所述薄膜主体埋入所述密封材料为止,连续地向所述空间供给所述密封材料。
8.一种用于构成薄膜电容器的壳体,
其形成有收纳具有薄膜主体的薄膜电容器元件的空间,并且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薄膜主体的固定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
CN201780098091.9A 2017-10-30 2017-10-30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Pending CN1115667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9165 WO2019087260A1 (ja) 2017-10-30 2017-10-30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ケー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767A true CN111566767A (zh) 2020-08-21

Family

ID=66332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8091.9A Pending CN111566767A (zh) 2017-10-30 2017-10-30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2520B2 (zh)
JP (1) JP7024796B2 (zh)
CN (1) CN111566767A (zh)
WO (1) WO20190872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0502A1 (ja) * 2021-12-01 2023-06-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1322U (zh) * 1980-10-16 1982-04-30
JPH09162069A (ja) * 1995-12-08 1997-06-20 Shizuki Denki Seisakusho:Kk 封止形コンデンサ及び封止形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CN201946435U (zh) * 2010-11-28 2011-08-24 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电容器
CN106298238A (zh) * 2016-09-30 2017-01-04 铜陵其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1322A (en) 1980-10-23 1982-05-04 Iseki Agricult Mach Stopper for feeding nursery plant in rice transplanter
JPS5792822A (en) * 1980-12-01 1982-06-09 Fuji Kenkyusho Co Ltd Condenser
JPS6090801U (ja) * 1983-11-28 1985-06-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樹脂注型形電子部品
US4914547A (en) * 1988-05-06 1990-04-03 American Shizuki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capacitors
JP4339955B2 (ja) * 1999-05-06 2009-10-07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JP2001210546A (ja) * 2000-01-27 2001-08-03 Nichicon Corp 樹脂封口型コンデンサ
JP3750630B2 (ja) * 2002-05-22 2006-03-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2006237032A (ja) 2005-02-22 2006-09-07 Shizuki Electric Co Inc コンデンサ
JP4946493B2 (ja) * 2007-02-19 2012-06-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2009094266A (ja) 2007-10-09 2009-04-30 Nichicon Corp 乾式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KR20110066385A (ko) * 2009-12-11 2011-06-1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소화시스템
JP2012134338A (ja) * 2010-12-22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5813076B2 (ja) * 2013-11-14 2015-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1322U (zh) * 1980-10-16 1982-04-30
JPH09162069A (ja) * 1995-12-08 1997-06-20 Shizuki Denki Seisakusho:Kk 封止形コンデンサ及び封止形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CN201946435U (zh) * 2010-11-28 2011-08-24 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电容器
CN106298238A (zh) * 2016-09-30 2017-01-04 铜陵其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2520B2 (en) 2023-06-20
WO2019087260A1 (ja) 2019-05-09
US20200350121A1 (en) 2020-11-05
JP7024796B2 (ja) 2022-02-24
JPWO2019087260A1 (ja) 2020-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4841B1 (ko) 집적 커패시터를 갖는 홀 효과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70062134A1 (en) Film capacitor
EP315130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2019074327A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EP2744018A1 (en) Cover for battery wiring module, and battery wiring module
JP2006216756A (ja)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252048A1 (en) Batter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13422151B (zh) 电池的制造方法、电池及用电设备
JPWO2016006143A1 (ja) 電池パッ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66767A (zh) 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壳体
CN109997420B (zh) 电构件组
EP2437308A1 (en) Terminal box for solar cell module
CN109844880B (zh) 电容器
CN101192473B (zh) 表面安装型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54468A (ja) コンデンサ
JP2008270329A (ja) コンデンサ
JP2012069633A (ja)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または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36217A (ja) タンタルキャパシ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885939B (zh) 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US20080123253A1 (en) Surface-mount typ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7142454A (ja)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US20160133388A1 (en) Tantalum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384899B2 (en) Tantalum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253174A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B)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086204B (zh) 电子元件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Applicant after: Lishennoco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