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574A -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574A
CN111566574A CN201880084247.2A CN201880084247A CN111566574A CN 111566574 A CN111566574 A CN 111566574A CN 201880084247 A CN201880084247 A CN 201880084247A CN 111566574 A CN111566574 A CN 111566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devices
matching
pipeline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42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574B (zh
Inventor
木村优里
石建信
江间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66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7/00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 G05B17/02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modeling, simul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359Modeling, simulating assembly operations

Abstract

为了容易地生成用于执行工厂的动态模拟的动态模型,提供了一种设备、方法和程序,所述设备包括:静态模型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指示工厂的稳定状态的静态模型;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以及匹配单元,其被配置为将静态模型中包括的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括的装置进行匹配,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工厂等,在实际工厂完成之前,已经使用多个软件进行设计、性能评价、操作员训练等。例如,已经使用了例如对工厂的稳定状态等进行模拟的静态模拟器、用于创建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等的工厂工程软件、以及对工厂的动态特性等进行模拟的动态模拟器等软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7-13891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因为软件根据各自的目的分别执行所需数据的输入、对输入数据的处理、处理结果的输出等,所以在不同的软件之间没有兼容性。例如,在动态模拟器基于静态模拟器的处理结果进行模拟的情况下,用户需要手动地进行模型转换等,以生成能够由动态模拟器操作的模型。因此,工厂的设计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和时间。
一般公开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静态模型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指示工厂的稳定状态的静态模型。该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获取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该设备可以包括匹配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包括在静态模型中的装置与包括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装置进行匹配,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动态模型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匹配单元的匹配结果来生成动态模型,该动态模型是计算工厂的动态状态的模型。动态模型生成单元可以通过使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静态模型中的且分别与多个装置对应的装置的参数来生成动态模型。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动态模拟器,其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动态模型来执行动态模拟。匹配单元可以包括模型转换单元,其被配置为将静态模型以及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转换为基于静态模型的第一模型和基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的第二模型,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具有共同的表示格式。匹配单元可以包括匹配处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包括在第一模型中的装置和包括在第二模型中的装置彼此匹配。动态模型生成单元可以包括集成模型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集成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来生成集成模型。动态模型生成单元可以包括转换单元,其被配置为将集成模型转换为动态模型。匹配单元可以基于添加到静态模型中包括的装置的装置信息与添加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括的装置的装置信息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单元可以基于静态模型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响应于接收到静态模型中的第一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第二装置是对应的装置的指定,匹配单元可以基于第一装置与静态模型中的每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第二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每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在存在不能与其它装置进行匹配的装置的情况下,匹配单元还可以接收静态模型中的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的对应关系的指定。匹配单元可以输出被设置为匹配候选的装置,包括静态模型中包含的装置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含的装置。匹配单元可以响应于对匹配候选的批准,将被设置为匹配候选的装置彼此匹配。匹配单元可以通过使用静态模型的本体来生成第一模型,该第一模型是指示静态模型中的每个装置以及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语义模型。匹配单元也可以使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的本体来生成第二模型,该第二模型是表示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每个装置以及装置间的连接关系的语义模型。匹配单元可以通过使用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该设备还可以包括进度信息输出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出进度信息,进度信息指示将静态模型中的每个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每个装置进行匹配的进度。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包括获取指示工厂的稳定状态的静态模型。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包括在静态模型中的装置与包括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装置彼此匹配,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可以使计算机用作第一方面的设备。
该发明内容条款不一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必要特征。本发明还可以是上述特征的子组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生成工厂的模拟模型的生成设备10的配置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的配置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的操作流程的一个示例。
图4示出了由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型转换单元152转换的第一模型的一个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模型转换单元152转换的第二模型的一个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静态模型22的一个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的一个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模型转换单元152通过使用本体转换的第一模型的一个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模型转换单元152通过使用本体转换的第二模型的一个示例。
图10示出了计算机1200的配置示例,其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实施例并不限制根据权利要求的本发明,并且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本发明的方面提供的手段来说不是必需的。
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生成工厂的模拟模型的生成设备10的配置示例。生成设备10在工厂完成之前生成工厂的动态模型,以模拟动态特性等。在此,例如,工厂是工厂设施、机械设施、生产设施、发电设施、储存设施等中的至少一部分。模拟目标可以用作生产工厂、制造工厂、化工工厂、污泥处理工厂、废水处理工厂、空调系统、热力系统等的至少一部分。生成设备10包括静态模拟器20、工厂工程软件30和动态模拟器40。
静态模拟器20模拟工厂的稳定状态。静态模拟器20计算在假定的处理条件等下,构成工厂的装置等在稳定状态下应满足的参数等,并将该参数等作为静态模型22输出。例如,静态模拟器20生成并输出对处于稳定操作状态的工厂的理想输入和输出进行建模的静态模型22。静态模型22中包含的参数包括原材料、材料和产品的物理特性信息等。注意,物理特性信息包括存储量、流速、温度、压力和诸如环境温度的环境的信息等。
静态模拟器20可基于工厂要实现的输出(如产品、供应的物质、管理质量等)来生成静态模型22。此外,静态模拟器20可基于过程流程图(PFD)等生成静态模型22。例如,静态模拟器20通过多个参数来表示构成工厂的每个装置的输入和输出、诸如环境的外部因素等。例如,静态模拟器20通过联立方程来表示多个参数。
作为一个示例,静态模拟器20将输入输出差(如材料、产品等的材料平衡以及热平衡等)设置为零,以计算稳定状态中的每个参数的值。静态模拟器20可计算每个参数的值,该值在时间上基本恒定。即,静态模拟器20可以省略依赖于时间的参数等,或者可以将该参数等视为基本恒定的值。另外,静态模拟器20也可以计算在预定周期内基本恒定的每个参数值。此外,静态模拟器20也可以计算在预定时间点处的每个参数值。
工厂工程软件30创建管线和仪表图(P&ID),并将其作为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输出。在此,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是例如用符号、项目等图形来表示工厂的管线、仪表线、其他部件等的图,具体地,与要实现的工厂对应地,通过根据其功能关系来连接符号等来显示所述符号等。
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示出装置和管线的名称、阀的形状、控制系统、仪表装置间的连接等,并表示要构筑的设备等的最终形式。即,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往往具有比静态模型22中的信息更多的关于装置的数量和装置之间的连接的信息。这样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用于工厂的过程控制、管线系统的特定设计等。根据将静态模型22用作基准的用户操作,工厂工程软件30创建与静态模型22对应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
动态模拟器40生成动态模型42,并通过使用所生成的动态模型42来执行动态模拟。通过将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用作基准的用户的操作,动态模拟器40基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生成动态模型42,动态模型42是计算工厂的动态状态的模型。例如,用户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所示的符号、项目等中拾取对工厂的时间变化(temporal change)产生影响的符号、项目等,布置所拾取的符号、项目等以与静态模型22对应,并且通过动态模拟器40生成动态模型42。
然后,动态模拟器40例如基于各个装置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和每个装置的操作条件,对由使用多个参数的微分方程表示的动态模型42执行计算。作为一个示例,表示过渡状态的微分方程示出了在一个时间点处的材料、产品等的材料平衡、热平衡等的非零输入输出差。另外,例如,通过使用所生成的动态模型42,动态模拟器40计算从构成工厂的装置等处于稳定状态起到它们处于下一稳定状态为止的期间内的每个参数等的时间变化。即,动态模拟器40通过求解表示动态模型42的微分方程来计算每个参数等的时间变化。
动态模拟器40可以确定在预定时间点处的每个参数的初始值、每个装置的操作条件等,以计算每个参数的时间变化。例如,动态模拟器40可以设置工厂在操作开始时间点处的每个参数的初始值,以及在从操作开始到稳定状态的过程期间每个装置的操作条件,以模拟时间变化。这里,动态模拟器40可以基于模拟结果调整每个参数的初始值等,使得工厂在稳定状态下的操作对应于静态模型22。即,动态模拟器40可以调整动态模型42中的操作条件、参数等,以调整导致工厂的稳定状态的过程。
同样,类似地,动态模拟器40可以执行从稳定状态到工厂的操作停止的模拟。另外,动态模拟器40也可模拟工厂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另外,动态模拟器40也可以模拟工厂的异常发生等。动态模拟器40将这样的模拟结果作为动态模拟结果44输出。
如上所述,生成设备10能够生成能够模拟要制造的工厂的操作的动态模型42和动态模拟结果44。由于能够基于这样的动态模型42和动态模拟结果44来确定工厂的每个装置和尺寸等所要求的规格,因此生成设备10用于工厂的设计等。另外,通过动态模拟器40,能够检查工厂的动态特性。另外,在实际工厂完成之前,也能够根据操作训练系统等进行操作员训练。
在上述生成设备10中设置的静态模拟器20、工厂工程软件30以及动态模拟器40分别单独地且独立地操作。另外,也可以单独地执行其开发、升级等。即,即使要模拟的工厂相同,或者所使用的装置数据等具有共同的部分,在各软件之间也有可能不兼容。因此,在生成设备10生成动态模型42的过程期间,用户必须手动地对参数、单元、项目等执行检查、设置、添加、修改、转换等。例如,在图1中,虚线所示的箭头表示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部分。
如果要模拟的工厂的规模大,则即使仅生成这样的动态模型42,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仅对于布置单元等和执行参数输入,也需要若干人月(man-month)。此外,由于手动生成动态模型42包括由用户操作动态模拟器40和编辑模型,所以需要熟悉动态模拟器40的操作的用户。即,工作效率和工时根据用户对动态模拟器40的熟练程度而变化,并且可能难以顺利地执行工厂设计。
这里,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基于静态模型22以及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自动生成动态模型42,以提高工厂设计的效率。下面描述这种设备。注意,在本实施例中,装置、单元、项目等被统称为“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的配置示例。通过使分别被包括在彼此不兼容的静态模型22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装置基于它们的关系等而彼此匹配,设备100能够生成动态模型42。设备100包括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接口单元130、存储单元140、匹配单元150和动态模型生成单元160。
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获取指示工厂的稳定状态的静态模型22。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可以接收从静态模拟器20输出的静态模型22。另外,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还可以读取并获取存储在数据库等中的静态模型22。在这种情况下,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可以通过网络等获取静态模型22。此外,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还可以通过来自用户的输入来获取静态模型22。
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获取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可接收从工厂工程软件30输出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另外,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也可以读取并获取存储在数据库等中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在这种情况下,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也可以经由网络等获取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另外,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也可以通过用户的输入来获取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
接口单元130从用户接收输入、选择和指定等。此外,接口单元130可向用户显示在设备100生成动态模型42的过程中的模型、数据、绘图等。接口单元130可以包括给出和接收信息的显示屏、输入装置等。此外,接口单元130可以通过与用户使用的诸如终端和移动终端的装置的有线或无线通信来给出和接收信息。应注意,用户可以包括工厂的制造商、设计者、操作员、工程师、开发者、研究者、工人、所有者、管理员等。
存储单元140存储静态模型22、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以及来自用户的输入数据等。此外,存储单元140还可存储由设备100生成的动态模型42的信息。此外,存储单元140能够存储设备100对其执行处理的数据。存储单元140还可以分别存储在设备100生成动态模型42的过程中计算(或利用)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中间数据、计算结果、参数等。此外,存储单元140可以根据设备100中的每个单元的请求,将存储的数据提供给已经做出请求的单元。
匹配单元150将包含在静态模型22中的装置与包含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装置进行匹配,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单元150可以基于添加到装置的装置信息等来执行匹配。另外,匹配单元150也可以基于静态模型22的连接关系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的连接关系执行匹配。匹配单元150可以将彼此不兼容的静态模型22以及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分别转换为可比较的模型,然后执行匹配。匹配单元150包括模型转换单元152和匹配处理单元154。
模型转换单元152将静态模型22以及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为基于静态模型22的第一模型和基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的第二模型,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具有共同的表示格式。模型转换单元152可以针对分别布置在静态模型22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每个装置执行向共同的表示格式的转换,以生成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在此,共同的表示格式以文本格式示出静态模型22以及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包含的各要素间的连接的信息或每个要素的属性等。例如,信息或属性等中的一些或全部也可被示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数据。
匹配处理单元154将包括在第一模型中的装置与包括在第二模型中的装置进行匹配。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基于装置的名称等来匹配装置。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将装置彼此匹配。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基于装置的拓扑(几何信息)、属性、与另一装置的连接状态等来使装置彼此匹配。
动态模型生成单元160基于匹配单元150的匹配结果来生成动态模型42,动态模型42是计算工厂的动态状态的模型。动态模型生成单元160通过使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静态模型22中的与多个装置分别对应的装置的参数,来生成动态模型42。动态模型生成单元160包括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和转换单元164。
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通过使用匹配结果并集成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来生成集成模型。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例如基于匹配的装置之间的连接生成集成模型。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例如基于匹配结果和第二模型来生成集成模型中的装置的连接信息。此外,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可以基于匹配结果和第一模型来生成集成模型的装置参数、物理特性信息等。集成模型可以具有与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的表示格式共同的表示格式。
转换单元164将由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生成的集成模型转换为动态模型42。例如,转换单元164通过使用方程来生成动态模型42,所述方程使用基于集成模型中的各个装置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和各个装置的操作条件的多个参数的微分和积分。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设备100能够基于静态模型22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生成动态模型42。因此,动态模拟器40能够通过使用由设备100生成的动态模型42、模拟工厂的操作以及调整每个参数等,来输出动态模拟结果44。下面描述这种设备100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的操作流程的一个示例。设备100通过执行图3所示的操作流程来生成动态模型42。
首先,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获取静态模型22(S310)。作为一个示例,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获取具有文本格式的数据文件的静态模型22。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可以将获取的静态模型22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此外,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10还可以将获取的静态模型22提供给匹配单元150。
接着,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获取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S320)。作为一个示例,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获取具有文本形式的数据文件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可以将获取的静态模型22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另外,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20也可以将获取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提供给匹配单元150。
接着,模型转换单元152分别将静态模型22转换为第一模型,并且将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为第二模型(S330)。例如,模型转换单元152通过使用第一转换表将静态模型22转换为第一模型。第一转换表可以是预先登记了静态模型22和第一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转换表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即,模型转换单元152可从存储单元140读取第一转换表,以将静态模型22转换为第一模型。第一模型可以是其中装置信息被添加到布置在静态模型22中的每个装置的模型。装置信息可以包括装置的名称、属性等。
另外,模型转换单元152例如通过使用第二转换表来将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为第二模型。第二转换表可以是预先登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与第二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转换表可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即,模型转换单元152也可以从存储单元140读出第二转换表,以将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为第二模型。第二模型可以是将装置信息添加到布置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每个装置的模型。装置信息可以包括装置的名称、属性等。
接下来,匹配处理单元154将第一模型中包括的装置与第二模型中包括的装置进行匹配(S340)。基于将添加到静态模型22中所包含的装置的装置信息和添加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所包含的装置的装置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果,匹配处理单元154识别装置间对应关系。例如,匹配处理单元154提取名称彼此匹配的各组装置作为对应的装置。名称分别被包括在第一模型中所包括的各个装置的装置信息中和被包括在第二模型中所包括的各个装置的装置信息中。
此外,代替装置的名称,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分别从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提取其类型、属性、设置参数等彼此匹配的各组装置作为对应的装置。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将提取的对应的装置设置为匹配结果。
接下来,匹配处理单元154确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匹配(S350)。例如,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经由接口单元130向用户显示匹配结果,以使用户指定继续(S350:否)或终止(S350:是)匹配。
可替代地,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计算静态模型22中所包含的全部装置之中的匹配的装置的百分比作为匹配率,并根据该匹配率来确定是否继续匹配。例如,如果匹配率超过预定阈值,则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终止匹配(S350:是)。此外,如果匹配率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则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继续匹配(S350:否)。
如果匹配处理单元154确定继续匹配(S350:否),则匹配处理单元154经由接口单元130从用户接收输入(S360)。还可以在接口单元130中输入接下来要执行的匹配的类型等的指示。指示匹配结果是适当的指示也可以由用户输入到接口单元130中。
此外,如果在匹配结果中实际上彼此不对应的一组装置被提取,则可以由用户在接口单元130中输入指示将该组装置从匹配结果中排除的指示。另外,也可以由用户在接口单元130中输入指示静态模型22中的第一装置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第二装置是对应的装置的指定。即,如果存在不能与剩余的其他装置匹配的装置,则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接收静态模型22中的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对应关系的指定。
匹配处理单元154响应于用户的指示执行匹配处理(S340)。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增加或减少作为匹配结果的对应的装置的组的数量。此外,如果存在与用户的指定相对应的另一组装置,则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类似地增加或减少对应的装置的组的数量。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执行与先前匹配的类型不同的匹配的类型。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重复S340至S360中的操作,直到匹配终止。此外,如果S340至S360中的操作已经重复了预定次数,则匹配处理单元154也可以终止匹配。
接下来,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通过使用匹配结果生成集成模型(S370)。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可以将例如第二模型中的至少包括匹配的装置的部分的连接信息设置为集成模型中的装置的连接信息。此外,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可以将第一模型中包括的匹配的装置的参数、物理特性信息等设置为集成模型中的对应的装置的参数、物理特性信息等。
接下来,转换单元164将集成模型转换为动态模型42(S380)。因此,本实施例的设备100可输出动态模型42。因此,动态模拟器40可以通过使用由设备100生成的动态模型42来模拟工厂的操作(S390)。应注意,尽管示出了将图2所示的设备100配置为与动态模拟器40分离且独立的设备的示例,但是设备100不限于此。设备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动态模拟器40。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设备100将格式彼此不同的静态模型22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为实质上格式相同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因此,匹配单元150能够容易地执行匹配。此外,设备100可以通过搜索具有匹配的装置信息的装置来自动地执行匹配。
此外,设备100使用户检查匹配结果以获取进一步匹配的指示。因此,设备100还可以匹配具有彼此不匹配的装置信息的装置。此外,用户可以基于通过匹配获得的结果,通过仅指示缺少待匹配的目标,来获取具有高度完善性的匹配结果。此外,用户可以基于通过匹配获得的结果,通过仅指示错误的匹配结果,来获取具有高度完善性的匹配结果。
此外,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使用从具有装置参数和物理特性信息的静态模型22转换的第一模型来确定集成模型中的装置的装置参数、物理特性信息等。然后,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2使用从具有装置的详细的连接信息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的第二模型,来确定集成模型中的装置的连接信息等。因此,设备100能够从适当的模型中提取动态模型42所需的装置参数、物理特性信息、装置的连接信息等,并将所提取的装置参数、物理特性信息、装置的连接信息等并入到集成模型中。
此外,通过将实质相同的格式设置为可以被转换为动态模型42的格式,设备100可以基于匹配结果容易地将集成模型转换为动态模型42。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能够容易地生成能够由动态模拟器40操作的动态模型42,因此能够减少用户的工时和劳动。由于工厂规模越大,用户的这种工时和劳动就越大,因此,例如,也可以将用户手动创建动态模型42的工时减少到大约60%。
此外,因为设备100可以在不使用动态模拟器40的情况下生成动态模型42,所以可以与用户对动态模拟器40的熟练程度无关地生成适当的动态模型42。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能够提高动态模型42的生成的工作效率,且能够顺利地执行工厂设计。
图4示出了由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型转换单元152转换的第一模型的一个示例。此外,图5示出了由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型转换单元152转换的第二模型的一个示例。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相对于相同装置的转换结果的一个示例。即使是相同的装置,由于静态模型22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分别具有与目的对应的信息,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由模型转换单元152转换的具有彼此共同的格式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有时也几乎没有彼此共同的项目。
在图4和图5的示例的情况下,例如,因为作为“标签名称”的“CV1”作为装置的名称是彼此相同的,所以匹配处理单元154将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中的具有标签名称“CV1”的装置设置为对应的装置。然而,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如果标签名称彼此不同,则难以自动提取作为对应的装置的装置。应注意,尽管图4和图5以表格式示出了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以便于理解,但是格式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以各种格式描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例如,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以XML数据示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静态模型22的一个示例。图6是针对从输入单元602到输出单元604的多个装置描述的静态模型22的示例。应注意,在图6中,省略了对每个装置的物理特性信息的描述。静态模型22包括热交换器610、反应器620、罐630、压缩机640、泵650和阀660。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的一个示例。图7是针对从输入单元702到输出单元704的多个装置描述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的示例。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包括阀706、第一热交换器712、第二热交换器714、反应器720、罐730、压缩机740、阀708、第一泵752、第二泵754和阀760。
图7所示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是指示与图6所示的静态模型22实质上相同的部分的数据。由于与静态模型22相比,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具有更详细的装置的连接信息,因此,例如,如阀706、阀708的装置的信息已被添加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应注意,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不包含每个装置的物理特性信息等。
将图6与图7进行比较,反应器620和反应器720、罐630和罐730、压缩机640和压缩机740、以及阀660和阀760分别是对应的装置,并且期望通过匹配来提取这些装置。然而,这些装置可能用不同的名称和属性来描述,如图4和图5中所描述的。例如,反应器620和反应器720中的一个的名称是“REACT1”,而另一个的名称是“RA-01”,因此,难以自动匹配这些装置。
此外,在静态模型22中,热交换器610和泵650分别被示出为一个理想装置。另一方面,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示出了两个装置,如,第一热交换器712和第二热交换器714、第一泵752和第二泵754,并且配置和连接可以与静态模型22中的不同。这是通过考虑安装位置、装置性能等来并联或串联连接多个装置,以满足在静态模型22中考虑的装置的规格的结果,并且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示出配置图更接近实际工厂的设计图。应注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装置的名称可能分别不同并且连接关系也不同,因此难以自动执行匹配。
描述了本实施例的设备10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从用户接收指示来执行匹配。除此之外,设备100还可以通过考虑装置信息的关系、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等来执行匹配。例如,设备100预先登记装置信息的关系。
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例如,设备100预先在存储单元140中存储“阀对象”和“球阀”表示名称彼此不同但是彼此对应的装置。此外,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设备100预先在存储单元140中存储“REACT1”和“RA-01”表示名称彼此不同但彼此对应的装置。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通过从存储单元140读取作为参考的装置信息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名称不同的装置是否是对应的装置,并且可以匹配这些装置。
另外,匹配处理单元154也可以基于静态模型22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连接到输出单元604的阀660和连接到输出单元704的阀760是对应的装置。应注意,因为阀660和阀760具有相同的名称“CV1”,所以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基于名称来确定阀660和阀760是对应的装置。
然后,在将阀660与阀760匹配之后,匹配处理单元154将连接到阀660的输入端的泵650与连接到阀760的输入端的第一泵752和第二泵754进行比较。第一泵752和第二泵754之间的连接是并联连接,其中两个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两个装置的输出端也连接。即,可以确定静态模型22中的一个装置由两个装置(即,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第一泵752和第二泵754)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泵650和第一泵752和第二泵754是对应的装置。
此外,在使泵650与第一泵752和第二泵754匹配之后,匹配处理单元154将连接到泵650的输入端的罐630与连接到第一泵752的输入端和第二泵754的输入端的阀708进行比较。在与罐630的连接中,罐630的输入端连接到一个装置,且罐630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一个装置。阀708的输入端类似地连接到一个装置,但阀708上仅有一个输出端。这里,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罐630和阀708不是对应的装置。
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在执行罐630和阀708的确定之后进一步比较下一个装置连接。例如,与静态模型22相比,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具有更详细的装置的连接信息,因此,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阀708是在静态模型22中不存在的装置。然后,匹配处理单元154将罐630与连接到阀708的输入端的罐730进行比较。此外,因为罐630中的连接处于与罐730中的连接基本相同的形式,所以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罐630和罐730是对应的装置。
以这种方式,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基于装置的连接信息来识别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即使装置的名称彼此不同,匹配处理单元154也可以执行匹配。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通过执行不同类型的另一匹配方法(如根据装置的名称的匹配)来识别对应的装置,然后根据所识别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来进一步执行匹配处理。
另外,可以将指示静态模型22中的第一装置和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第二装置是对应的装置的指定输入到匹配处理单元154中。这样的输入可以通过图3中的S360中的操作来执行,或者可以可替代地在S340中的操作中从接口单元130进行这样的输入。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响应于接收到该指定,进一步根据将静态模型22中的第一装置与每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第二装置与每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分别进行比较的结果,来确定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如图3中所描述的,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使用户检查匹配是否适当。因此,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准确地执行更详细的匹配。应注意,由设备100基于装置信息之间的关系、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等执行的匹配也可以基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中的被称为本体(ontology)的已知技术来执行。
这里,本体可以被解释为形式表示,其中知识被认为是概念之间的一组关系。例如,通过使用多个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词语,该词语可以与另一词语区分开、可以与同音异义词区分开、并且尽管具有不同的拼写等但是可以被确定为是另一词语的同义词,使得该词语可以被有效地作为知识对待。作为一个示例,通过将词语“管(pipe)”与概念“圆柱”、“管状”、“气体”等相关联,可以知道词语“管”是指用于使液体、气体等从其通过的管,并且可以确定词语“管”不是指示以下各项的“管”:用于抽吸香烟的工具、管乐器、以及传送程序中的数据的值等的功能。本体还可以是2005年1月20日的Ri ichiro MIZOGUCHI,Science of Intel l igent,Ohmsha中描述的内容,并且还可以是在2017年11月20日从https://www.ontotext.com/knowledgehub/fundamentals/what-are-ontologies检索的“What are ontologies”中描述的内容。
这里,可以针对静态模型22中的每个装置以及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每个装置定义根据这种本体的关联信息,以用于匹配。例如,模型转换单元152使用本体将静态模型22转换成第一模型,并将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转换成第二模型。例如,模型转换单元152使用静态模型22的本体来生成第一模型,该第一模型是指示静态模型22中的各个装置以及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语义模型(semantic model)。另外,模型转换单元152使用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的本体来生成第二模型,该第二模型是指示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各个装置以及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语义模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模型转换单元152通过使用本体转换的第一模型的一个示例。图8示出了从输入单元802到输出单元804的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第一模型中,结合了静态模型22中的每个装置的信息以及图6中所示的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一模型示出了分别与装置相对应的转换结果。例如,热交换器610被转换成名称为“HEX1”的装置810,反应器620被转换成名称为“REACT1”的装置820,罐630被转换成名称为“TANK1”的装置830,压缩机640被转换成名称为“COMP1”的装置840,泵650被转换成名称为“PUMP1”的装置850,阀660被转换成名称为“CV1”的装置860。
应注意,根据本体的关联信息与图8所示的每个装置相关联。例如,装置860具有作为“阀对象”的类型信息,因此,作为“阀对象”和“球阀”的多条关联信息与装置860相关联。也就是说,表示阀的关联信息与装置860相关联。此外,示出与作为“泵”的关联信息相关联的装置可以被连接的关联信息也可以与装置860相关联。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模型转换单元152通过使用本体转换的第二模型的一个示例。图9示出了从输入单元902到输出单元904的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类似于第一模型,在第二模型中,结合了图7所示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各装置的信息以及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此外,本体的关联信息与图9所示的每个装置相关联。例如,装置960具有作为“球阀”的类型信息,并且因此,作为“阀对象”和“球阀”的多条关联信息与装置960相关联。也就是说,表示阀的关联信息与装置960相关联。此外,示出与作为“泵”的关联信息相关联的装置可被连接的关联信息也可以与装置960相关联。
可以通过使用表等在存储单元140中预先登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中包括的装置的类型的信息与关联信息之间的这种关联。例如,存储单元140可以将这些关联存储为第一表和第二表。模型转换单元152基于这样的登记信息将每个装置与关联信息相关联,并且还将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建模为图8和图9所示的多条图形信息。
然后,匹配处理单元154基于关联信息执行匹配处理。例如,匹配处理单元154基于作为分别被包括在装置860和装置960中的“阀对象”和“球阀”的多条关联信息,确定装置860和装置960是对应的装置。因为匹配处理单元154利用基于本体的这种关联信息,所以即使装置具有彼此不同的名称,匹配处理单元154也能够匹配装置。
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基于关于连接的关联信息来执行匹配处理。例如,与作为“泵”的关联信息相关联的装置850连接到装置860。据此,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与装置860相对应的装置960的连接目的地可以是与作为“泵”的关联信息相关联的装置。此外,与作为“泵”的关联信息相关联的装置952和装置954并联连接,并且根据这一点,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确定装置850以及装置952和装置954是对应的装置。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还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中的诸如本体的技术来确定彼此具有不同名称和不同连接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设备100可以通过使用系统地建立的技术来准确地执行匹配处理。此外,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提高设备100的精度和效率。
尽管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向用户示出匹配处理单元154的匹配结果,并且用户输入相对于匹配结果的评价以及用于进一步匹配的指示等,但是设备100不限于此。例如,匹配处理单元154经由接口单元130输出静态模型22中所包含的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所包含的装置的匹配候选。响应于对所述匹配候选的批准,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将已经被设置为匹配候选的装置彼此匹配。
因此,设备100可以优先匹配由用户指定的装置。此外,因为设备100可以基于用户所作的优先级顺序来执行匹配,所以可以有效地生成要模拟的动态模型42的生成。
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首先执行匹配处理,然后向用户示出匹配候选。在这种情况下,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根据匹配候选的匹配结果向用户示出可以匹配的装置的数量、百分比等。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分别对多个匹配候选执行匹配处理,并且与多个匹配候选一起向用户示出与每个候选相对应的可以匹配的装置的数量、百分比等。
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根据可以匹配的装置的数量、百分比等来确定匹配候选的优先级,以设置匹配候选的显示顺序、显示突出性(highl ighting)等。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仅输出具有等于或大于基准的优先级的匹配候选。此外,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向用户示出匹配处理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进度信息输出单元,以输出表示静态模型22中的每个装置与管线和仪表图数据32中的每个装置的匹配的进度的进度信息。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100生成并输出动态模型42,并且还输出动态模拟器40的动态模拟结果44,但是设备100并不限于此。设备100还可以从匹配单元150输出匹配结果。此外,设备100还可以将匹配单元150的匹配结果累积在存储单元140或外部数据库等中。
因此,因为设备100能够累积适当的匹配结果,所以设备100能够将匹配结果用于下一工厂设计、改进和修改。例如,设备100可以通过将已经用于先前设计的静态模型与用于当前设计的静态模型进行比较来掌握改变的部分等。因此,设备100可以通过利用先前的匹配结果,仅针对在当前设计中未改变的装置,对改变的部分执行匹配处理。
此外,在各个装置的匹配结果中,由用户输入的作为待匹配的装置的装置可以被存储在数据库中。此外,在下一次以及之后的匹配中,如果在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中存在对应的组合,则匹配处理单元154可以将该组合添加为匹配结果。因此,无法被特定算法自动拾取的适当的匹配可以在没有用户指示的情况下被添加到匹配结果。
此外,在各个装置的匹配结果中,被用户不适当地匹配的装置可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然后,如果在该匹配结果中存在与下一次匹配结果以及之后的匹配结果相对应的组合,则匹配处理单元154还可以从该匹配结果中移除该组合。因此,可以在没有用户指示的情况下移除被特定算法自动拾取的不适当匹配的结果。
如上所述,设备100可以通过仅输出匹配结果来提高生成动态模型42的工作效率。应注意,如果通过累积匹配结果等来提高匹配精度,则设备100还可以省略如图3中的S360所示的用户输入的操作。如上所述,设备100可以减少在生成动态模型42的过程期间用户的手动输入的劳动,还可以减少操作错误的发生频率,并且可以提高工厂设计和创建操作训练系统的效率。
此外,可以参考流程图和框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这里,框图可以表示:(1)执行操作的过程的步骤或(2)用于执行操作的设备的部分。可以通过专用电路、与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一起提供的可编程电路、和与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一起提供的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来植入特定步骤和部分。专用电路可以包括数字硬件电路和模拟硬件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C)和分立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可编程电路可以包括可重新配置的硬件电路,该可重新配置的硬件电路包括存储器元件等,诸如逻辑AND、逻辑OR、逻辑XOR、逻辑NAND、逻辑NOR和另一逻辑运算、触发器、寄存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由适当装置执行的指令的任何有形装置。结果,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一种产品,该产品包括可以被执行以使得装置执行流程图或框图中指定的操作的指令。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电子存储介质、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电磁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介质等。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可以包括软(注册商标)盘、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紧凑型离散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蓝光(注册商标)(RTM)盘、记忆棒、集成电路卡等。
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包括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由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描述的代码或目标代码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例如Smal ltalk、JAVA(注册商标)和C++)、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例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
可以在本地或经由局域网(LAN)和诸如因特网的广域网(WAN)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另一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或可编程电路提供计算机可读指令。为了使装置执行流程图或框图中指定的操作,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作为处理器的示例,包括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
图10示出了计算机1200的配置示例,其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安装在计算机1200中的程序可以使计算机1200用作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相关联的操作或该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或者执行该操作或该一个或多个“单元”,和/或可以使计算机1200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或该处理的步骤。这样的程序可以由CPU 1212执行以使计算机1200执行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流程图和框图的一些或全部块相关联的特定操作。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理或处理的步骤也可以在云环境中执行。
根据本实施例的计算机1200包括CPU 1212、RAM 1214、图形控制器1216和显示装置1218,它们通过主控制器1210相互连接。计算机1200还包括通信接口1222、硬盘驱动器1224、DVD-ROM驱动器1226和诸如IC卡驱动器之类的输入/输出单元,它们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1220连接到主控制器1210。计算机还包括传统(legacy)输入/输出单元,如ROM 1230和键盘1242,它们通过输入/输出芯片1240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器1220。
CPU 1212根据存储在ROM 1230和RAM 1214中的程序操作,以相应地控制每个单元。图形控制器1216获取设置在RAM 1214中的帧缓冲器等中的或图形控制器1216自身中的、由CPU 1212产生的图像数据,并在显示装置1218上显示该图像数据。
通信接口1222经由网络与另一电子装置通信。硬盘驱动器1224存储计算机1200中的CPU 1212使用的程序和数据。DVD-ROM驱动器1226从DVD-ROM 1201读取程序或数据,并且经由RAM 1214将程序或数据提供给硬盘驱动器1224。IC卡驱动器从IC卡中读取程序和数据和/或将程序和数据写入IC卡中。
ROM 1230在其上存储在激活时由计算机1200执行的引导程序等,和/或取决于计算机1200的硬件的程序。输入/输出芯片1240还可以经由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键盘端口、鼠标端口等将各种输入/输出单元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器1220。
程序由诸如DVD-ROM 1201或IC卡之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程序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被安装在同样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的硬盘驱动器1224、RAM1214或ROM 1230中,并由CPU 1212执行。这些程序中描述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1200读取,并且导致程序和上述各种类型的多片硬件之间的协作。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1200实现信息的操作或处理来配置该设备或方法。
例如,如果在计算机1200和外部装置之间执行通信,则CPU 1212可以执行加载在RAM 1214上的通信程序,并且基于在通信程序中描述的处理来指示通信接口1222进行通信处理。通信接口1222在CPU1212的控制下读取存储在诸如RAM 1214、硬盘驱动器1224、DVD-ROM1201或IC卡之类的记录介质中提供的传输缓冲器区域中的传输数据,并将读取的传输数据发送到网络,或者将从网络接收的接收数据写入记录介质上提供的接收缓冲器区域等中。
此外,CPU 1212可以对RAM 1214上的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以便RAM 1214读取存储在诸如硬盘驱动器1224、DVD-ROM驱动器1226(DVD-ROM 1201)、IC卡等外部记录介质中的文件或数据库的全部或必要部分。接着,CPU 1212可将经处理的数据写回外部记录介质。
各种类型的信息(如各种类型的程序、数据、表和数据库)可以存储在记录介质中以进行信息处理。CPU 1212可以对从RAM 1214读取的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包括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并且由程序的指令序列指定的各种类型的操作、信息处理、条件确定、条件分支、无条件分支、信息搜索/替换等),并且将结果写回RAM 1214。此外,CPU 1212可以搜索记录介质中的文件和数据库中的信息等。例如,如果各自具有与第二属性的属性值相关联的第一属性的属性值的多个条目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中,则CPU 1212可以从所述多个条目中搜索其中第一属性的属性值与指定条件相匹配的条目,并且读取存储在该条目中的第二属性的属性值,并且因此获取与满足预定条件的第一属性相关联的第二属性的属性值。
根据以上描述的程序或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计算机1200上或计算机1200附近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此外,在连接到专用通信网络或因特网的服务器系统中提供的诸如硬盘或RAM的记录介质可用作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便经由网络向计算机1200提供程序。
尽管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添加各种改变和改进。另外,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显然能够将添加了这样的改变或改进的实施例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由权利要求、实施例或图中所示的设备、系统、程序和方法执行的每个处理的操作、过程、步骤和阶段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只要该顺序不由“在……之前(prior to)”、“先于(before)”等指示,并且只要来自先前处理的输出不被用于后续处理。即使在权利要求、实施例或图中使用诸如“第一”或“下一个”的短语来描述处理流程,也不一定意味着必须以该顺序执行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0…生成设备;20…静态模拟器;22…静态模型;30…工厂工程软件;32…管线和仪表图数据;40…动态模拟器;42…动态模型;44…动态模拟结果;100…设备;110…静态模型获取单元;120…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130…接口单元;140…存储单元;150…匹配单元;152…模型转换单元;154…匹配处理单元;160…动态模型生成单元;162…集成模型生成单元;164…转换单元;602…输入单元;604…输出单元;610…热交换器;620…反应器;630…罐;640…压缩机;650…泵;660…阀;702…输入单元;704…输出单元;706…阀;708…阀;712…第一热交换器;714…第二热交换器;720…反应器;730…罐;740…压缩机;752…第一泵;754…第二泵;760…阀;802…输入单元;804…输出单元;810…装置;820…装置;830…装置;840…装置;850…装置;860…装置;902…输入单元;904…输出单元;952…装置;954…装置;960…装置;1200…计算机;1201…DVD-ROM;1210…主控制器;1212…CPU;1214…RAM;1216…图形控制器;1218…显示装置;1220…输入/输出控制器;1222…通信接口;1224…硬盘驱动器;1226…DVD-ROM驱动器;1230…ROM;1240…输入/输出芯片;1242…键盘。

Claims (14)

1.一种设备,包括:
静态模型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指示工厂的稳定状态的静态模型;
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以及
匹配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述静态模型中包括的装置和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括的装置彼此匹配,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动态模型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匹配单元的匹配结果生成动态模型,所述动态模型是计算所述工厂的动态状态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动态模型生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使用所述静态模型中的并且分别与所述多个装置相对应的装置的参数来生成所述动态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动态模拟器,其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动态模型来执行动态模拟。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匹配单元包括:
模型转换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述静态模型以及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转换为基于所述静态模型的第一模型和基于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的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具有共同的表示格式;以及
匹配处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模型中包括的装置和所述第二模型中包括的装置彼此匹配,并且
所述动态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集成模型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集成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来生成集成模型;以及
转换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述集成模型转换为所述动态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匹配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添加到所述静态模型中包括的装置的装置信息与添加到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括的装置的装置信息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匹配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静态模型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静态模型中的第一装置和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第二装置是对应的装置的指定,所述匹配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静态模型中的每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二装置和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每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如果存在不能与其它装置匹配的装置,则所述匹配单元还被配置为接收对所述静态模型中的装置与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的对应关系的指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匹配单元被配置为:
输出被设置为匹配候选的装置的信息,所述被设置为匹配候选的装置包括所述静态模型中包括的装置和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括的装置;以及
响应于对所述匹配候选的批准,将被设置为所述匹配候选的所述装置彼此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匹配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静态模型的本体来生成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是指示所述静态模型中的每个装置以及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语义模型;
通过使用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的本体来生成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是指示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每个装置以及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语义模型;以及
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进度信息输出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出进度信息,所述进度信息指示将所述静态模型中的每个装置与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的每个装置进行匹配的进度。
13.一种方法,包括:
获取指示工厂的稳定状态的静态模型;
获取所述工厂的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以及
将所述静态模型中包括的装置与所述管线和仪表图数据中包括的装置彼此匹配,以识别装置间的对应关系。
14.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CN201880084247.2A 2017-12-28 2018-12-28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Active CN1115665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4866 2017-12-28
JP2017254866A JP6485537B1 (ja) 2017-12-28 2017-12-28 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8/048594 WO2019132038A1 (en) 2017-12-28 2018-12-28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ynamic model gene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574A true CN111566574A (zh) 2020-08-21
CN111566574B CN111566574B (zh) 2023-09-05

Family

ID=65199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4247.2A Active CN111566574B (zh) 2017-12-28 2018-12-28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9089B2 (zh)
EP (1) EP3692421B1 (zh)
JP (1) JP6485537B1 (zh)
CN (1) CN111566574B (zh)
WO (1) WO20191320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106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60612B1 (en) * 2018-11-30 2022-12-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imination of fault conditions in a technical installation
US20220100181A1 (en) * 2020-09-28 2022-03-3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Wiring diagram manager and emulator
US11740157B1 (en) * 2020-12-29 2023-08-29 Uchicago Argonne, Llc Physics-constrained fault diagnosis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a multi-component thermal hydraulic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3188A (zh) * 2002-11-27 2004-06-09 株式会社东芝 仿真方法和仿真装置
EP1560087A2 (en) * 2004-01-29 2005-08-03 Invensy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lation of process models to facilitate usage by plural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CN1834979A (zh) * 2002-12-26 2006-09-20 株式会社东芝 模拟方法和模拟程序
CN101097440A (zh) * 2006-06-27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通过模拟来验证控制程序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55879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的系统和方法
US8976708B1 (en) * 2013-02-25 2015-03-10 Google Inc. Parameterized device models for openflow
EP3203338A1 (en) * 2016-02-05 2017-08-09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pparatus, pla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la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4070A (ja) * 1994-06-03 1995-12-2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プロセスシミュレータ
WO2009103089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Invensys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generating simulations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heckout and operator training
US8655882B2 (en) * 2011-08-31 2014-02-18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tology candidate selection, comparison, and alignment
US9260948B2 (en) * 2012-07-31 2016-02-16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Multi-level reservoir history matching
US9317331B1 (en) * 2012-10-31 2016-04-19 The Mathworks, Inc. Interactive scheduling of an application on a multi-core target processor from a co-simulation design environment
US10956858B2 (en) * 2017-01-19 2021-03-23 Intelligrated Headquarters, Llc Static warehouse area sizing and slotting of a multi-mode forward area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3188A (zh) * 2002-11-27 2004-06-09 株式会社东芝 仿真方法和仿真装置
US20040158442A1 (en) * 2002-11-27 2004-08-12 Koichi Kondo Simul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using hybrid model
CN1834979A (zh) * 2002-12-26 2006-09-20 株式会社东芝 模拟方法和模拟程序
EP1560087A2 (en) * 2004-01-29 2005-08-03 Invensy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lation of process models to facilitate usage by plural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CN101097440A (zh) * 2006-06-27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通过模拟来验证控制程序的装置和方法
US8976708B1 (en) * 2013-02-25 2015-03-10 Google Inc. Parameterized device models for openflow
CN104155879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的系统和方法
EP3203338A1 (en) * 2016-02-05 2017-08-09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pparatus, pla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la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CN107045329A (zh) * 2016-02-05 2017-08-15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车间性能评价装置、车间性能评价系统及车间性能评价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106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1113A (ja) 2019-07-22
US11429089B2 (en) 2022-08-30
EP3692421A1 (en) 2020-08-12
WO2019132038A1 (en) 2019-07-04
CN111566574B (zh) 2023-09-05
EP3692421B1 (en) 2021-12-08
JP6485537B1 (ja) 2019-03-20
US20200257277A1 (en)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7459B (zh) 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11566574B (zh)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JP5489958B2 (ja) 試験テーブル生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6874244A (zh) 一种基于工作序列的文档自动生成模型的构建方法
KR102021980B1 (ko) 산업용 플랜트 및 반도체 설비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31876B (zh) 基于几何模型的管路系统流体动力学模型生成系统及方法
US20200326693A1 (en) Apparatus, simulatio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US11467560B2 (en) Engineering support system and engineering support method
CN110276081B (zh) 文本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291673A1 (en) Analysis apparatus,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4053661A1 (en) Measurement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20042829A1 (e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data management program
US11194685B2 (en) Recording medium for verify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est signal and test result signal, ve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CN114513507A (zh) 接口装置、接口方法和记录有接口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15454864A (zh) 佣金计算系统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93855A (zh) 生成用于外数据点访问的配置的系统和计算机实现的方法
CN115210657A (zh) 使用优化参数集制造或控制技术系统
CN117972339A (zh) 数字化体系试验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4206865A (ja)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