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455A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455A
CN111565455A CN201910114428.1A CN201910114428A CN111565455A CN 111565455 A CN111565455 A CN 111565455A CN 201910114428 A CN201910114428 A CN 201910114428A CN 111565455 A CN111565455 A CN 111565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service
resource pool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44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5455B (zh
Inventor
石小丽
王君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44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5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2085 priority patent/WO20201643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idelink,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的自优化,从而保障和提高终端设备在该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通信质量和效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神经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idelink,SL)上直接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池(resource pool),存在网络设备调度和终端设备自主选择两种资源获取方式。“网络设备调度”是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处于连接态时,根据终端设备的请求,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终端设备自主选择”是指终端设备通过感知(sensing)和竞争方式获取预配置(pre-confiured)资源池中的可用资源,该预配置资源池可以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资源池,该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资源池可以是终端设备处在网络覆盖区域时从网络设备获取的,例如,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终端设备通过基站的广播消息获取预配置的资源池,该预配置资源池也可以是设备厂商在终端设备出厂前根据协议规定事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资源池。
然而,由于侧行链路通信的实际情况会发生变化,侧行链路的资源池可能无法满足当前侧行链路上直接通信的需求,目前尚没有好的机制来及时准确地进行侧行链路资源池的优化。
发明内容
现有机制中,侧行链路的资源池自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的直接通信的可靠性较差。例如,对于“终端设备自主选择”方式,终端设备所在区域的预配置资源池通常是固定的,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如当前侧行链路SL上的无线信道质量较差、现有资源池中的资源数量较少等情况,作适应性优化。又例如,现有机制仅考虑了当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网络设备如何获取侧行链路的CBR信息,并没有考虑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者位于网络未覆盖区域或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问题时网络设备如何获取侧行链路的CBR信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自适应地优化配置给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同时可以实现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或者当终端设备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时,或者当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CBR信息,以便网络设备优化配置给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从而能够提高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通信质量和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优化侧行链路SL的资源池,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中,上述资源池可以为V2X的资源池。相应地,上述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可以包括:增加V2X的资源池、减少V2X的资源池、替换V2X的资源池、改变V2X的资源池使用方式。例如,增加或减少V2X的资源池中的子帧、资源块、子信道的数量,替换V2X的资源池中的部分或全部子帧、资源块、子信道,改变V2X的资源池中的子帧、资源块、子信道的使用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其中,上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QoS信息。
可选地,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可选地,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池类型。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或专用资源池。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既可以解决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或者当终端设备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时,由于终端设备没有发送CBR信息,网络设备无法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当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时,由于终端设备所在区域与预配置资源池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固定的,网络设备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预配置资源池的问题,能够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从而提高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通信质量和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其中,上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QoS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资源池类型。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或专用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的发送触发条件。其中,发送触发条件包括发送周期,和/或,预设测量事件。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优化SL的资源池;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其中,上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QoS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池类型;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或专用资源池。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发送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其中,上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QoS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资源池类型;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或专用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其中,上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的发送触发条件。其中,发送触发条件包括发送周期,和/或,预设测量事件。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上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述网络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系统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系统芯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所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单制式单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机器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系统,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采用单一制式的单连接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采用集中式单元-分布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distributed unit,CU-DU)架构的单一制式的单连接无线通信系统。例如,CU可以是基站的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P),DU为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BBU单元与RRU之间通过光纤、网线等有线连接。又例如,CU为主基站,DU为中继(relay)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多制式多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如多无线接入技术(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MR)-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系统。其中,MR-DC包括如下三种架构:
架构一:主基站是LTE基站,辅基站是NR基站,且两个基站连接的是LTE的核心网EPC,这种架构也叫做EN-DC架构。
架构二:主基站是LTE基站,辅基站是NR基站,两个基站连接的是NR的核心网5GC,其中LTE基站可称为ng-eNB。
架构三:主基站是NR基站,辅基站是LTE基站,两个基站连接的是NR核心网5GC,这里LTE基站叫做ng-eNB。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单制式多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如LTE-DC系统、NR-DC系统等。容易理解,LTE-DC系统的主基站和辅基站均为LTE基站eBN,NR-DC系统的主基站和辅基站均为NR基站gNB。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例如”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和“对应的”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或“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等具有不同编号的信息,该编号仅为用于上下文行文方便,不同的次序编号本身不具有特定技术含义,比如,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等,可以理解为是一系列信息中的一个或者任一个。被编号信息的功能或者作用,示例性的,可以以该被编号信息的上下文内容确定和/或以该被编号信息所携带的信息的功能来确定;可理解,在具体实施时,不同编号的信息也可以是同一个或者同一种类型的信息,不同编号的信息也可以携带在同一条消息或者同一种类型的消息中,或者,不同编号的信息也可以是同一条消息或者同一种类型的消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图中的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为实施例可选的操作或者可选的结构。
本申请中术语“可以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以无线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终端设备110、第二终端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其中,上述第一终端设备110或第二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空口连接到网络设备130,以便接收网络服务。上述网络设备130主要用于实现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
此外,上述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也可以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如V2X通信。容易理解,上述SL上直接通信所使用的资源池,可以是通过“网络设备调度”资源获取方式获取的资源池,也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自主选择”资源获取方式在预配置的资源池中获取的资源池,该预配置资源池可以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资源池,该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资源池可以是终端设备处在网络覆盖时从网络设备获取的,例如,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终端设备通过基站的广播消息获取预配置的资源池,该预配置资源池也可以是设备厂商在终端设备出厂前根据协议规定事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资源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终端设备110和第二终端设备120可以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可以是V2X形式的通信,如汽车到汽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汽车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汽车到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通信、汽车到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通信等,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之间其他形式的直接通信,如行人到行人(pedestrian to pedestrian,P2P)通信。
此外,除侧行链路SL外,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或其他名称的无线连接,如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所采用的无线连接,如6G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所采用的无线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网络设备130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接入网设备或设置于该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用无线路由器、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和服务发现应用规范(service discovery application profile,SDA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用户设备或设置于该用户设备中的芯片。上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站点(station,STA)、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上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传感器类设备,如监控终端等。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仅示出了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例如,上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设备、车到任何物体(vehicle toeverything,V2X)控制节点,或者为设置于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OAM设备、V2X控制节点中的通信芯片,或者为上述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OAM设备、V2X控制节点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设备集合。又例如,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多个,上述多个终端设备使用资源池中的资源,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如通过PC5接口直接通信。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图2所示,该通信方法200包括S201-S202:
S2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包括源端的标识,和/或,目的端的标识,其中,所述源端的标识可以是发端终端的标识,所述目的端的标识可以是收端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或者组标识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对于单播,所述目的端的标识是收端终端的标识,对于组播,所述目的端的标识是业务标识或者是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源端也可以称之为发端,所述目的端也可以称之为收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来描述,其中发送终端可以理解为是源端,接收终端可以理解为是目的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发送类型。具体的,所述发送类型可以是广播(broadcast)、单播(unicast)或者组播(multicast),其中组播也可以理解为是多播。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V2X资源池的类型,所述资源池的类型包括V2X公共的资源池(common resource pool),V2X公共的发送资源池(common TX resourcepool),V2X公共的接收资源池(common RX resource pool),V2X特殊的资源池(exceptional resource pool)以及专用的资源池(dedicated resource pool)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例如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问题,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连接状态等,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优先级信息(例如,ProSe Per-PacketPriority,PPPP),具体的,所述优先级信息是终端设备使用某个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V2X资源池包括V2X公共的发送资源池,V2X公共的接收资源池、V2X特殊的资源池、或者专用的资源池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在此不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源端的标识、目的端的标识、发送类型、终端设备的状态、优先级的信息可以包括在所述QoS信息、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发送终端和/或接收终端,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现有的空口消息或信元发送,或者通过新定义的消息或信元发送,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几项:发送终端所在位置,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其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可以是发送终端发送业务时记录的打点信息,可以存储在日志文件或历史记录文件中。
其中,上述发送终端所在位置可以是发送终端的地图、导航模块定位的地理坐标,如经纬度。上述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可以包括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业务。上述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用于指示发送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包的时间信息,所述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或者,也可以是相对时间,或者,也可以是以无线通信中的帧号、子帧号、时隙序号、符号序号的格式,例如,当前是第几帧、第几子帧、第几时隙、第几符号等,或者,也可以是以某个子载波间隔为参考基准,即以该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间信息格式。上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发送终端的MAC地址,发送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发送终端的手机号码、移动设备标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number,IMSI)等。
例如,对于广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可以包括:发送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终端广播的业务信息、发送终端广播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又例如,对于单播/多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可以包括:发送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终端单播/多播的业务信息、发送终端单播/多播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几项:接收终端所在位置,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其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可以是接收终端接收业务时记录的打点信息,可以存储在日志文件或历史记录文件中。
其中,上述接收终端所在位置可以是接收终端的地图、导航模块定位的地理坐标,如经纬度。上述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可以是接收终端期望接收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业务类型等,可以包括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业务。上述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是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接收业务数据包的时间信息,所述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或者,也可以是相对时间,或者,也可以是以无线通信中的帧号、子帧号、时隙序号、符号序号的格式,例如,当前是第几帧、第几子帧、第几时隙、第几符号等,或者,也可以是以某个子载波间隔为参考基准,即以该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间信息格式。上述接收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MAC地址、IP地址、业务标识、组标识、手机号码、IMEI、IMSI等。例如,对于广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信息、接收终端广播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又例如,对于单播/多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接收终端接收的单播/多播的业务信息、接收终端单播/多播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广播和多播,发送终端广播/多播的业务信息,与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信息可能不同。例如,发送终端共计发送5种业务,而接收终端可能只对其中部分业务感兴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送业务信息和接收业务信息,可以分别由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独立上报,如广播业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送业务信息和接收业务信息可以由发送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或者由接收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具体的,上述接收业务信息可以通过SL接口消息发送给发送终端,由发送终端上报所述发送业务信息和接收业务信息,或者,上述发送业务信息可以通过SL接口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由接收终端上报所述发送业务信息和接收业务信息,如单播/多播业务。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只是发送终端,也可以只是接收终端,还可以既是发送终端,又是接收终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业务,但终端设备B不向终端设备A发送业务,即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存在单向通信,终端设备A为发送终端,终端设备B为接收终端。又例如,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存在双向通信,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在向对方发送业务的同时,还接收对方发送的业务。再例如,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发送业务,同时接收终端设备C发送的业务,而终端设备B不向终端设备A发送业务,终端设备A也不向终端设备C发送业务,则终端设备A既是发送终端,也是接收终端,而终端设备B只是接收终端,终端设备C只是发送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LTE系统和NR系统可以支持上述单播、多播、广播的一种或多种,在终端设备之间存在多连接的情况下,还可以是支持上述单播、多播、广播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如一个连接为LTE广播,另一个连接为NR多播。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SL的QoS信息可以包括SL的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SL的业务传输的时延、SL的业务传输的速率、SL的业务传输的误码率、SL的业务传输的丢包率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SL的QoS信息可以是等级,例如等级1、等级2、等级3的形式,等级3的QoS要好于等级1,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表现形式,本申请在此不限定。可选的,所述SL的QoS信息的等级是上述SL的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SL的业务传输的时延、SL的业务传输的速率、SL的业务传输的误码率、SL的业务传输的丢包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等级,也即SL的业务传输的可靠性、时延、速率、误码率、丢包率是以等级的形式体现,具体的各项的等级如何划分,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终端或者接收终端可以使用所述发送业务信息和所述接收业务信息估算出SL的QoS信息并上报给网络设备。可以理解,鉴于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的数据量通常较大,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也可以均不上报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而是由发送终端和/或接收终端根据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确定并上报数据量相对较少的QoS信息,以减少发送终端和/或接收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和网络设备的工作量。
在本申请中,上述QoS信息可以全部由发送终端确定,也可以全部由接收终端确定,还可以一部分由发送终端确定,另一部分由接收终端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L的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SL的业务传输的时延、SL的业务传输的速率、SL的业务传输的误码率、SL的业务传输的丢包率的确定方式如下:
示例性地,上述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可以是业务数据包的传输成功数量或传输成功率。例如,在单播或多播业务场景下,发送终端收到了接收终端反馈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包括确认应答消息或者否定应答消息,进一步的,若发送终端在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由接收终端反馈的确认应答(acknowledge,ACK)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则可以认为侧行链路SL的通信可靠。当然,为了提高确认的通信可靠性信息的准确性,发送终端也可以采用确认应答占比作为衡量侧行链路SL的通信可靠性的指标。其中,确认应答占比可以定义为:确认应答数量,与确认应答数量ACK和否定应答(non-acknowledge,NACK)数量之和的比值。
容易理解,上述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还可以采用其他指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还可以为可靠性等级。具体地,可以设置多个阈值,当上述确定应答ACK占比或信噪比或误码率的数值位于不同的阈值区间时,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可靠性等级。
示例性地,上述业务传输的时延是指接收终端接收到业务数据包的第二时刻与发送终端发送该业务数据包的第一时刻之间的差值。例如,假设第一时刻为T1,第二时刻为T2,上述时延为Delay,则Delay=T2-T1。
具体地,发送终端在发送业务数据包的同时,可以携带时间信息,即第一时刻,例如发送终端在数据包里携带时间戳,所述时间戳的时间可以是绝对时间,也可以是相对时间,或者,也可以是以无线通信中的帧号、子帧号、时隙序号、符号序号的格式的形式,例如,当前是第几帧、第几子帧、第几时隙、第几符号等,或者,也可以以某个子载波间隔为参考基准,即以该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间信息格式接收。接收终端根据收到数据包内携带的时间戳来确定第一时刻,即接收终端可以记录其接收到该业务数据包时的第二时刻,解析该业务数据包获取第一时刻,然后计算上述业务传输的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时延是指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并不一定是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所用的指示形式直接相减。比如基于帧号的后N比特指示时刻信息,如果T1时刻的帧号后N比特取值是N1,T2时刻的帧号的后N比特取值是N2,如果N1>N2,则帧号对应的时间差为(2^N-N1+N2)*1帧代表的时间单位,如果N1<=N2,则帧号对应的时间差为(N2-N1)*1帧代表的时间单位。假设N为4比特,N1为15,N2为1,1帧代表的时间单位为1ms,则T1和T2之间基于帧号的时间差为(2^4-15+1)*1ms=2ms。其他基于子帧号、时隙号和/或符号序号也可采用类似方法,最后T2和T1之间的差值为基于帧号、子帧号、时隙序号和/或符号序号对应的时间差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上述业务传输的时延也可以是发送终端到接收终端的各个协议层之间的时延,例如统计接入AS层、非接入NAS层、应用层之间的时延,具体的,可以是在发送终端在某协议层生成数据包的时候记录时间1,相应的,在接收终端在该协议层接收数据包的时候记录时间2,所述时间1和时间2的差值就是该协议层之间的时延。
可选的,发送终端也可以不在发送的业务数据包中携带发送时间,而是记录发送时间,当接收终端将其接收业务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承载于ACK/NACK消息反馈给发送终端时,发送终端可以根据其事先记录的发送时间和接收终端反馈的接收时间确定上述业务传输的时延。
示例性地,上述业务传输的速率可以由接收终端根据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包的大小和数量统计确定。容易理解,接收终端也可以将其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包的大小和数据量承载于ACK/NACK消息反馈给发送终端,并由发送终端确定上述业务传输的速率。
示例性地,上述业务传输的丢包率可以通过SL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序列SN号是否连续来判断,具体的可以是发送终端统计,或者也可以是接收终端统计,本申请在此不限定。进一步可选的,发送终端还可以统计SL数据包重传率或者重传次数,所述SL数据包重传率或者重传次数可以是以时间维度为粒度、载频粒度、业务粒度、数据包粒度、QoS流(QoSflow)粒度、广播粒度、单播粒度、组播粒度来统计,其中广播、组播以及单播可以一起统计,或者两两组合统计,或者单独统计,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在确定上述SL的QoS信息之后,上述SL的QoS信息可以由发送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也可以由接收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还可以一部分QoS信息由发送终端设备给网络设备,而另一部分QoS信息由接收终端上报给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对于单播/多播业务场景,发送终端可以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ACK/NACK消息携带的确认应答数量ACK和否定应答NACK确定上述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后,与接收终端反馈的ACK/NACK消息携带的上述业务传输的时延和上述业务传输的速率一起上报给网络设备。当然,上述业务传输的时延和上述业务传输的速率也可以由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终端只确定和上报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
为了减少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交互的数据量,进一步提高侧行链路SL上的通信效率,可选地,可以采用发送终端确定的QoS信息由发送终端上报,接收终端确定的QoS信息由接收终端上报的方式上报QoS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以便针对具体应用场景优化资源池,进一步提高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的准确性。其中,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ut of coverage,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或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时,终端设备可以记录所述第一信息,例如,通过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MDT)的方式记录,或者记录在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或者记录在连接失败报告,或者通过终端设备历史信息记录,或者通过新定义的报告来记录等,本申请在此不限定。待终端设备重新建立与源网络设备或新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后,再上报所述第一信息。可选的,所述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源网络设备。可选的,终端设备记录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RLF/OOC之前的第一信息,RLF/OOC发生时的第一信息以及RLF/OOC发生后的第一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例如,假定终端设备已重建与发生RLF问题时的网络设备A的空口连接,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向网络设备A上报第一信息。又例如,假定该终端设备重建空口连接的网络设备B不是发生RLF问题时的网络设备A,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B上报第一信息,并由网络设备B向网络设备A转发。
又例如,假定终端设备已从OOC区域重新进入一个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则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网络设备上报该终端设备在位于OOC区域时记录的侧行链路SL上的CBR信息。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pool identity)、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的CBR、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的CBR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针对指定区域和指定资源池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优化资源池的准确性和效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对于终端设备,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相应地,对于网络设备,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上述区域标识是指网络设备预设的地理区域的区域标识(zone identifier)。该地理区域可以是由参考点、长度和宽度定义的矩形区域。每个地理区域可以事先分配唯一一个区域标识。当发送终端检测到其位于某一个地理区域时,发送终端可以上报该地理区域的区域标识。
上述资源池的标识是指与上述地理区域存在映射关系的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的标识。
为了针对指定类型的资源池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优化资源池的准确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对于终端设备,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资源池类型。
相应地,对于网络设备,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池类型。
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common resource pool),或异常资源池(exceptional resource pool),或者专用的资源池。
上述公共资源池包括用于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通信正常时,该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的直接通信。异常资源池包括用于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通信异常时,如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或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该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的直接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向网络设备上报上述第一信息。相应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周期性上报或者事件触发性上报给网络设备。所述周期和事件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预先配置,或者是由协议定义好的,或者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因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报周期和/或事件。
相应地,对于终端设备,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报周期和/或事件。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每隔N秒上报一次第一信息。又例如,当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的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时,或者当终端设备检测到的网络信号质量低于信号质量阈值时上报第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单独上报第一信息,也可以将第一信息与其他需要上报的信息,如位置更新信息、服务小区和/或邻区测量结果、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等一起上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202,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利用终端设备第一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接收到的QoS信息,或者直接使用接收到的CBR信息,或者直接使用接收到的所述业务发送信息和所述业务接收信息来优化SL的资源池。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利用终端设备上报的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确定SL的QoS信息,并根据确定的QoS信息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其中,根据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确定QoS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S201中的相关文字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利用终端设备上报的CBR信息确定QoS信息,并根据确定的QoS信息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资源池可以为V2X的资源池。相应地,上述优化侧行链路SL上的资源池可以包括:增加V2X的资源池、减少V2X的资源池、替换V2X的资源池、改变V2X的资源池使用方式等。其中,所述V2X的资源池包括公共(common)资源池、异常(exceptional)资源池和专用(dedicated)资源池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资源池的内容包括:区域标识(zone ID)、侧行链路SL的子帧(sidelink-subframe)、起始资源块(start resource block)、子信道个数(number of subchannels)、子信道大小(size ofsubchannel)等。当然,除V2X的资源池外,上述资源池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资源池,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容易理解,当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生成优化后的资源池之后,网络设备还可以将优化后的资源池下发给该终端设备,以便该终端设备根据优化后的资源池,在侧行链路SL上与其他终端设备直接通信。因此,可选地,参考图2,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300,还可以包括:
S301-S302:可以参考S201-S202,在此不再赘述。
S3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优化后的资源池。
S304,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上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与第一信息类似,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空口,如广播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如基站,接入网设备在完成资源池优化后,可以直接将优化后的资源池发送给终端设备。容易理解,在本申请中,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或者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OAM)设备或者V2X控制功能节点。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向核心网设备或者OAM设备或者V2X控制功能节点转发,核心网设备或者OAM设备或者V2X控制功能节点在根据第一信息完成资源池的优化后,通过接入网设备间接地向终端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优化后的资源池是与上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特定区域存在对应关系的,用于处于该特定区域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的直接通信。也就是说,上述资源池和优化后的资源池,只与上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某个特定区域存在绑定关系。该特定区域对应的资源池或优化后的资源池,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进入该特定区域的终端设备,如第二终端设备。因此,可选地,上述优化后的资源池还可以由上述网络设备直接发送给处于上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以便提高第二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通信质量和效率。由此,上述S303-S304可以替换为如下一和二:
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
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优化后的资源池。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重建空口连接的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时通信的接入网设备,且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存在信号连接,如X2、Xn口。
如图4所示,该通信方法400包括S401-S404:
S40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
S40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重建的空口连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其中,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中承载有上述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S201,此处不再赘述。
S4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
S404,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并根据上述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承载的第一信息,生成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X2口、Xn口传输上述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之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即可根据上述第一信息,生成优化后的资源池。其中,资源池的优化方法可以参见S202中的相关文字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通信方法400还可以包括S405-S408:
S405,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
S406,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优化后的资源池也可以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X2口、Xn口传输。
S407,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转发优化后的资源池。
S408,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转发的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空口,传输优化后的资源池。
容易理解,优化后的资源池也可以先由第二接入网设备保存,在第一终端设备再次进入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之后,再由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空口,直接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优化后的资源池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特定区域存在对应关系的,用于处于该特定区域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在侧行链路SL上的直接通信。也就是说,上述资源池和优化后的资源池,只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特定区域存在绑定关系。该特定区域对应的资源池或优化后的资源池,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如第二终端设备。因此,可选地,上述优化后的资源池还可以由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发送给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以便提高第二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通信质量和效率,则上述S406-S408可以替换为如下三和四:
三,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
四,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空口,传输优化后的资源池。
其中,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基站,如eNB和gNB。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设备包括接入网设备,以及与该接入网设备存在信号连接的核心网设备、OAM设备、V2X控制节点中的一种。其中,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存在空口连接。下面以接入网设备和OAM设备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
如图5所示,该通信方法500包括S501-S504:
S501,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第一信息。
S502,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述第一信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通过重建的空口连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S201,此处不再赘述。
S503,接入网设备向OAM设备转发上述第一信息。
S504,OAM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上述第一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一信息,生成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与OAM设备之间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传输上述第一信息。之后,OAM即可根据上述第一信息,生成优化后的资源池。其中,资源池的优化方法可以参见S202中的相关文字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通信方法500还可以包括S505-S508:
S505,OAM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
S506,接入网设备接收OAM设备发送的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优化后的资源池也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与OAM设备之间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传输。
S507,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
S508,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优化后的资源池。
具体地,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空口,传输优化后的资源池。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既可以解决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或者当终端设备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时,由于终端设备没有上报CBR信息,网络设备无法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当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时,由于终端设备所在区域与预配置资源池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固定的,网络设备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预配置资源池的问题,能够自适应地优化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从而提高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通信质量和效率。
以上结合图2-图5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6-图11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1。
其中,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优化SL的资源池;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其中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QoS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池类型;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或专用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上述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602。
其中,发送模块60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的发送触发条件。其中,发送触发条件包括发送周期,和/或,预设测量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600可以是网络设备,如上述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OAM设备和V2X控制节点等,也可以是设置于上述网络设备内部的通信芯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包括:发送模块801。
其中,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CBR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其中,上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的信息等,本申请在此不限定。
可选地,上述CBR信息还可以包括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发送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接收终端的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可以用于确定QoS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801,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和/或,资源池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801,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资源池类型;其中,资源池类型可以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或专用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9所示,上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802。
其中,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的发送触发条件。其中,发送触发条件包括发送周期,和/或,预设测量事件。
示例性地,上述预设测量事件可以为切换触发事件。该切换触发事件可以为A3事件,可以为该A3事件配置参数Q,则当源基站的信号质量比目标基站的信号质量高出Q时,视为满足上述切换触发条件。
或者,该切换触发事件也可以为A5事件,可以为该A5事件配置参数K和L,则当源基站的信号质量低于K,且目标基站的信号质量高于L时,视为满足上述切换触发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8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图10所示,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01。
其中,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耦合;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或者终端设备的功能。
示例性地,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耦合,可以是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总线1003与存储器1002连接。
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例如,根据业务发送信息和业务接收信息确定QoS信息。
可选的,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通信装置10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004。其中,所述收发器1004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0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接收优化后的资源池等。
例如,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智能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等,所述收发器1004可以是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又例如,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收发器1004可以为该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容易理解,上述收发器1004也需要与处理器1001耦合,如可以通过总线1003与处理器1001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收发器1004。处理器1001用于控制收发器1004收发信号,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01用于运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例如,根据第一信息优化用于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SL上直接通信的资源池。
可选的,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通信装置10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004。其中,所述收发器1004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0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优化后的资源池等。
例如,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网络设备,如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OAM设备、V2X控制节点等,所述收发器1004可以是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网络设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又例如,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收发器1004可以为该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容易理解,上述收发器1004也需要与处理器1001耦合,如可以通过总线1003与处理器1001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收发器1004。处理器1001用于控制收发器1004收发信号,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01用于运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1100。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11,对该系统芯片110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芯片1100的示意性框图。该系统芯片1100可以应用于前述任一终端设备或任一网络设备中,通过该系统芯片的处理,使得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能够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系统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操作。
如图11所示,该系统芯片1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当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中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系统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操作。可选的,该系统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102,该存储器1102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可选的,该系统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接口电路1103和总线1104;该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至少一个存储器1102,接口电路1103通过该总线1104耦合;该系统芯片1100通过该接口电路1103和终端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网络中其他设备进行交互;可选的,上述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可以合成为一个处理装置。示例性的,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1102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01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1101。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下述项之一:a;b;c;a和b;a和c;b和c;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优化所述SL的资源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BR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BR信息还包括所述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所述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
所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所述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所述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所述接收终端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发送信息和所述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所述QoS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区域标识,和/或,所述资源池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池类型;其中,所述资源池类型包括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信息包括: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信息、业务传输的时延、业务传输的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BR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问题的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网络未覆盖区域OOC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BR信息还包括所述资源池的标识、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的CBR信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的CBR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发送信息包括:发送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业务类型、所述发送终端发送业务的时间和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
所述业务接收信息包括接收终端所在位置,以及如下至少一项:所述接收终端感兴趣的业务类型、所述接收终端接收业务的时间和所述接收终端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发送信息和所述业务接收信息用于确定所述QoS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区域标识,和/或,所述资源池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资源池类型;其中,所述资源池类型为公共资源池或异常资源池。
17.根据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触发条件;其中,所述发送触发条件包括发送周期,和/或,预设测量事件。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优化所述SL的资源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链路SL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服务质量QoS信息、信道忙碌比CBR信息、业务发送信息或者业务接收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3.一种系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芯片应用在网络设备或者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芯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通信方法中所述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功能。
2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芯片。
CN201910114428.1A 2019-02-14 2019-02-14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1565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4428.1A CN111565455B (zh) 2019-02-14 2019-02-14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0/072085 WO2020164356A1 (zh) 2019-02-14 2020-01-14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4428.1A CN111565455B (zh) 2019-02-14 2019-02-14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55A true CN111565455A (zh) 2020-08-21
CN111565455B CN111565455B (zh) 2023-05-12

Family

ID=7204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4428.1A Active CN111565455B (zh) 2019-02-14 2019-02-14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5455B (zh)
WO (1) WO20201643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599A (zh) * 2020-09-22 2020-12-29 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车联网设备及管理节点
WO2023108477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907A (zh) * 2020-08-28 2022-03-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56373B (zh) * 2021-05-17 2023-11-07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单据分发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6582951A (zh) * 2022-01-29 2023-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382A (zh) * 2014-11-06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的获取、配置方法及装置,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02780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8024230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v2x通信中的资源选择方法和设备
WO2018174671A1 (ko) * 2017-03-24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반송파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294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2x中继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382A (zh) * 2014-11-06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的获取、配置方法及装置,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02780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8024230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v2x通信中的资源选择方法和设备
WO2018174671A1 (ko) * 2017-03-24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반송파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Discussion on QoS-related Fragmentation Metric in NR-V2X", 《3GPP TSG-RAN WG1 MEETING#95 R1-1812413》 *
SPORTON等: "R5-183189 "New test case for V2X Sidelink CBR measurement and report"", 《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599A (zh) * 2020-09-22 2020-12-29 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车联网设备及管理节点
CN112153599B (zh) * 2020-09-22 2023-03-24 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车联网设备及管理节点
WO2023108477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55B (zh) 2023-05-12
WO2020164356A1 (zh)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55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533157B2 (en) Full duplexing downlink and uplink directions
EP3420763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based on a priority map
EP3278615B1 (en) Reporting for direct link quality assessment
CN102651908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JP6873205B2 (ja) リンク品質判定のためのユーザ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1304080B2 (en) Methods, base station, mobile node and relay node
AU201726212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20180014694A (ko) 머신 타입 통신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기
CN108141701B (zh) 用于选择传输格式的方法和设备
US11082965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evant device
CN104335657A (zh) 用于建立设备对设备通信的调度设备以及方法
EP333726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broadcast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US11357016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US202200709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toon-Based Communications
JP6435399B2 (ja) 参照信号を用いるセルラ通信リンクと装置間(d2d)通信リンクとの間の選択
CN113615279A (zh)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948964B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3039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ter-ue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170164235A1 (en) Load information transfer method, system, network element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10195604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0279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bility information transfer
US10165491B1 (en) Controlling downlink handover-processing threshold based on uplink TTI bundling
CN114070508A (zh) 辅链路的资源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4012328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