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421B -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421B
CN111565421B CN202010287418.0A CN202010287418A CN111565421B CN 111565421 B CN111565421 B CN 111565421B CN 202010287418 A CN202010287418 A CN 202010287418A CN 111565421 B CN111565421 B CN 111565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frequency point
information
preconfigured
available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74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5421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minds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74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通过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从2G(the 2th Generation wireless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到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系统带宽从200KHz增长到100MHz。
相关技术中,运营商可以在原有的2G/3G(3th Generation Mobile technology,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频率基础上升级至频谱效率更高的4G/5G。但是2G/3G频谱带宽较窄,低频段的资源非常有限,运营商实际拥有的带宽不是5MHz的整数倍,在网络升级后这些剩余的频率往往会被闲置,导致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带宽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可用带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信号带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宽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终端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也就是说,终端可以通过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确定信号带宽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定信号带宽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下文中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由于无线电频率日益紧张,尤其是传播特性极佳的1GHz以下的黄金频率,运营商可以在原有的2G/3G频率上升级至频谱效率更高的4G/5G,由于2G/3G频谱带宽窄,低频段的资源非常有限,运营商实际拥有的带宽不是5MHz的整数倍(如4MHz,6MHz,7MHz,8MHz,9MHz,11MHz等),在网络升级后这些剩余的频率往往会被闲置,导致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另外,1GHz以下频段的低频段的覆盖性能极佳,相对3.5GHz频段来说,可以节省80%的站址,因此,低频段的频谱的价格也非常昂贵,这些闲置的频谱资源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
因此,运营商迫切希望能够将这些剩余带宽使用起来,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如果在标准中针对不同的剩余带宽定义不同的系统带宽的话,将大幅提升设备的复杂度(支持大量的带宽选项),更是会造成标准工作量和测试工作量的成倍增加,也可能会导致产业的分化(不同的设备只支持不同的部分带宽选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带宽指示信息,该带宽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可用带宽(剩余带宽)和系统带宽(标准带宽),终端可以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确定传输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其中,目标信号可以包括上行传输信号和下行控制信号。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本公开的可用带宽可以包括能够用于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信号的带宽,系统带宽可以是标准带宽。示例地,可用带宽可以非5整数倍的带宽,例如7MHz,系统带宽可以是5的整数倍的带宽,例如10MHz。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
其中,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七种信息中的一种:
信息一、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该目标带宽包括可用带宽或系统带宽,该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
信息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该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该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示例地,该差值信息可以是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或者是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标识的差值,或者是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或者是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标识的差值。
信息三、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四、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信息五、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六、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信息七、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七种信息中的一种:
信息一、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
信息二、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三、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四、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五、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六、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七、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在本步骤中,在网络设备获取到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将该带宽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
S102、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
在本步骤中,终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将带宽指示信息中包含的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作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该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且不包括该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该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示例地,如图2所示,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且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该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为3.5MHz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该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为7MHz。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且不包括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示例地,如图3所示,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系统带宽为10MHz,且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为1.5MHz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之间频率间隔,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为7MHz。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且不包括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和该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示例地,如图4所示,在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为925MHz,可用带宽的右边缘的频率为928.5MHz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和该可用带宽的右边缘的频率,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为7MHz。
S103、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其中,该目标信号可以是上行参考信号、上行控制信号(包括ACK/NACK信息)、下行控制信号等。
在本步骤中,终端在确定该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后,可以获取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该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根据可用带宽和该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可用带宽作为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在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该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目标子数据量,将该目标信号承载该目标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作为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示例地,若可用带宽为7MHz,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为6MHz,则可以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为7MHz;若可用带宽为7MHz,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为9MHz,则可以将该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2个目标子数据量,该目标信号传输一个目标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为4.5MHz,进而可以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为4.5MHz。
采用上述方法,终端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也就是说,终端可以通过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501、获取带宽指示信息。
其中,该带宽指示信息可以包括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还可以包括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其它信息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其它信息,网络设备或终端在需要获取可用带宽或系统带宽时,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该可用带宽的其它信息和预先配置的该系统带宽的其它信息计算得到该可用带宽或该系统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信息可以是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信息、系统带宽以及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还可以是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信息、可用带宽以及系统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此处对可用带宽的其它信息和系统带宽的其它信息的内容不作限定。
在本步骤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点信息和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点信息,确定获取带宽指示信息的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一带宽指示信息库中获取带宽指示信息;在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二带宽指示信息库中获取带宽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带宽指示信息库和第二带宽指示信息库获取的带宽指示信息包含的内容可能不同,该带宽指示信息包含的具体内容可以预先设置。另外,该带宽指示信息也可以预先配置在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存储在网络设备中,网络设备可以从网管设备获取该带宽指示信息。
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七种信息中的一种:
信息一、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该目标带宽包括可用带宽或系统带宽,该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
信息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该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示例地,该差值信息可以是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或者是可用带宽的左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标识的差值,或者是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或者是可用带宽的右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率标识的差值。
信息三、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四、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信息五、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六、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信息七、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七种信息中的一种:
信息一、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
信息二、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三、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四、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五、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六、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信息七、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S502、向终端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
在本步骤中,在网络设备获取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向终端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在广播消息中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也可以在移动性测量消息中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还可以在切换命令中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示例地,若终端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且终端上报的相邻小区(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则当前服务小区可以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小区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后,可以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可以包括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频率以及该系统带宽指示信息。
采用上述方法,网络设备通过获取带宽指示信息,并将该带宽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也就是说,终端可以通过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网络设备获取带宽指示信息。
S60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
S603、网络设备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
在本步骤中,网络设备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的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终端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可用带宽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了。
S604、网络设备根据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向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该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控制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步骤中,在网络设备确定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后,可以向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在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按照该可用带宽向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和资源指示信息;在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控制子数据量,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承载控制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在多个时域符号发送该控制信号和该资源指示信息。
示例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控制信号占用的频域资源,例如,若可用带宽为7MHz,该控制信号占用的频域资源为1.8MHz,则可以根据系统带宽对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的采样点数进行变换,例如,10MHz的系统带宽变换后的采样点数为2048点,并将该控制信号中超出可用带宽之外的采样点对应的数值置为0。之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和可用带宽确定传输该控制信号所需的带宽。在传输该控制信号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该可用带宽发送该控制信号和资源指示信息;在传输该控制信号的带宽大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控制信号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控制子数据量,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承载控制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发送该控制信号和该资源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时域符合的相同频域位置传输其它控制子数据量。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以便终端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解析该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会在多个时域符号发送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但是,可以仅发送一次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例如,可以在第一次发送控制信号时同时发送该资源指示信息。
S605、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
S606、终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后,根据可用带宽和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
S607、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系统带宽。
在本步骤中,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系统带宽的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终端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可用带宽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了。
S608、终端根据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确定控制信号的有效采样点。
其中,该有效采样点包括控制信号对应的在可用带宽之内的采样点。
在本步骤中,在终端确定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后,可以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接收该控制信号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或者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的采样点数,之后,可以根据可用带宽将超出该可用带宽之外的采样点舍弃,确定在可用带宽之内的控制信号的有效采样点。
S609、终端根据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和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在有效采样点中解析该控制信号。
在本步骤中,终端在确定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并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资源指示信息中包含的该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位置,在该有效采样点中解析该控制信号。
采用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将获取的带宽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带宽。也就是说,终端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另外,网络设备也可以按照可用带宽发送控制信号,终端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可以根据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解析该控制信号。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
可用带宽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
信号带宽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可选地,该信号带宽确定模块703,具体用于:在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可用带宽作为传输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在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目标子数据量,将目标信号承载目标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作为传输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可选地,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该目标带宽包括可用带宽或系统带宽,该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可选地,该目标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704,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控制信号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系统带宽确定模块705,用于根据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系统带宽;
采样点确定模块706,用于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系统带宽,确定该控制信号的有效采样点,该有效采样点包括控制信号对应的在可用带宽之内的采样点;
解析模块707,用于根据该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和该资源指示信息,在有效采样点中解析该控制信号。
通过上述装置,终端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也就是说,终端可以通过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带宽指示信息;
指示信息发送模块902,用于向终端发送该带宽指示信息,以便该终端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可选地,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目标带宽包括可用带宽或系统带宽,该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可选地,在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该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可选地,该目标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带宽确定模块903,用于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该可用带宽和该系统带宽;
控制信号发送模块904,用于根据该可用带宽和该系统带宽,向该终端发送该控制信号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以便该终端根据该控制信号和该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解析该控制信号。
可选地,该控制信号发送模块904,具体用于:根据该系统带宽确定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在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该可用带宽的情况下,按照该可用带宽向该终端发送该控制信号和资源指示信息;在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该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该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控制子数据量,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承载该控制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在多个时域符号发送该控制信号和该资源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装置,网络设备通过获取带宽指示信息,并将该带宽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该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也就是说,终端可以通过该带宽指示信息确定传输该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这样,可以通过系统带宽使用该可用带宽,将空闲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从而可以在终端低感知、低改造的前提下,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100的框图。如图11所示,该终端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该终端11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1103,输入/输出(I/O)接口1104,以及通信组件11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1101用于控制该终端11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终端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终端1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11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11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102或通过通信组件11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1104为处理器11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1105用于该终端11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11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1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终端1100的处理器11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1200的框图。例如,网络设备12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2,网络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12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12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2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图5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
另外,网络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1226和通信组件1250,该电源组件12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网络设备12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12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网络设备12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网络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258。网络设备12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2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图5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2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网络设备1200的处理器12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图5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图5所示实施例的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实施例:
1、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包括:在所述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带宽作为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在所述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目标子数据量,将所述目标信号承载所述目标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作为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所述目标带宽包括所述可用带宽或所述系统带宽,所述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所述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所述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4、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5、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在所述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在所述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系统带宽;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确定所述控制信号的有效采样点,所述有效采样点包括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在所述可用带宽之内的采样点;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在所述有效采样点中解析所述控制信号。
6、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带宽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7、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所述目标带宽包括所述可用带宽或所述系统带宽,所述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所述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所述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8、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9、根据实施例7或8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在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解析所述控制信号。
10、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在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按照所述可用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在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控制子数据量,并按照所述控制信号承载所述控制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在多个时域符号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11、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可用带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信号带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12、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宽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6-10中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实施例1-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实施例6-10中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Claims (15)

1.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设置的系统带宽,所述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为剩余带宽,所述系统带宽为标准带宽;
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
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包括:
在所述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带宽作为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在所述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目标子数据量,将所述目标信号承载所述目标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作为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所述目标带宽包括所述可用带宽或所述系统带宽,所述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
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所述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所述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在所述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在所述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系统带宽;
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确定所述控制信号的有效采样点,所述有效采样点包括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在所述可用带宽之内的采样点;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带宽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在所述有效采样点中解析所述控制信号。
6.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带宽指示信息,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设置的系统带宽,所述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为剩余带宽,所述系统带宽为标准带宽;
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以及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所述目标带宽包括所述可用带宽或所述系统带宽,所述频率信息包括频率或频率标识;
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所述边缘包括左边缘或右边缘,所述差值信息包括频率间隔或频率标识的差值;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的频率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目标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和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可用带宽的边缘频点之间的差值信息;
预先配置的所述可用带宽、预先配置的所述系统带宽、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频率信息以及所述系统带宽的边缘频点与所述系统带宽的中心频点的差值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在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
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解析所述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所述系统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带宽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
在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按照所述可用带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在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大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将所述控制信号承载的数据量平均划分为多个控制子数据量,并按照所述控制信号承载所述控制子数据量所需的带宽,在多个时域符号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11.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指示信息,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设置的系统带宽,所述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为剩余带宽,所述系统带宽为标准带宽;
可用带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
信号带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12.一种确定信号带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宽指示信息,所述带宽指示信息包括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和预先设置的系统带宽,所述预先设置的可用带宽为剩余带宽,所述系统带宽为标准带宽;
指示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带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可用带宽,并根据所述可用带宽和目标信号承载的数据量,确定传输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带宽。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87418.0A 2020-04-13 2020-04-13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565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418.0A CN111565421B (zh) 2020-04-13 2020-04-13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418.0A CN111565421B (zh) 2020-04-13 2020-04-13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21A CN111565421A (zh) 2020-08-21
CN111565421B true CN111565421B (zh) 2023-08-18

Family

ID=7207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7418.0A Active CN111565421B (zh) 2020-04-13 2020-04-13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542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643A (zh) * 2017-09-22 2018-01-2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548087A (zh) * 2018-12-19 2019-03-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00431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14938A1 (en) * 2013-06-28 2016-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providing radio resour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643A (zh) * 2017-09-22 2018-01-2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300431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CN109548087A (zh) * 2018-12-19 2019-03-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21A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1155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295609B (zh) 网络切片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US11224042B2 (en)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es
CN114501340B (zh) Mbs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8024339B (zh) 一种确定参考信号映射的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92139B (zh) 一种接收广播消息的资源位置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75810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3190190B (zh) 通信终端、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它们的控制方法
CN111866925B (zh) 频点测量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307958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865455B (zh) 基于雷达信号检测的通信方法、接入点设备及芯片
CN107148035B (zh) 频段选择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CN111356140A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09391379B (zh) 一种harq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40303B (zh) 测量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526600B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EP3982681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EP3664493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65421B (zh) 确定信号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867101A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199499A1 (en) Core network node, mec server, external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on program
CN107820725B (zh) 子帧时序配置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
CN112153725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760655B (zh) 触发异频测量的方法、装置、产品、介质及设备
CN114867068B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rbg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5

Address after: 201111 2nd floor, building 2, no.1508, Kuny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Dal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111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Day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1 2nd floor, building 2, no.1508, Kuny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Dalu Robo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