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2858A -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2858A
CN111562858A CN202010347808.2A CN202010347808A CN111562858A CN 111562858 A CN111562858 A CN 111562858A CN 202010347808 A CN202010347808 A CN 202010347808A CN 111562858 A CN111562858 A CN 111562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module
virtual metal
substrat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78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2858B (zh
Inventor
姚巡
肖枫
罗鸿强
张光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78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2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2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2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2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2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该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和多个OLED发光单元;设置于OLED发光单元远离衬底一侧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和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多个触控电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虚拟金属线,多个虚拟金属线形成至少一个连接图形,构成一个连接图形的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至少两个连接图形之间相互分离;驱动芯片,与触控走线和连接图形中的至少一虚拟金属线分别连接。该触控显示模组通过将多个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构成一个连接图形,利用驱动芯片监测构成该连接图形的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能够解决玻璃盖板发生弯曲变形时,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摸屏(Touch Screen 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由于内嵌式触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具有透光率高、厚度薄、显示装置只需要一个柔性线路板和一次绑定连接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在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中,通过将触控电极制作于封装显示面板的玻璃盖板的内表面,形成为内嵌(In-cell)式触控显示面板。
该种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由于触控电极与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距离很小,当玻璃盖板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微小变形时,会使得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从而对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触控感应灵敏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In-cell式触控OLED显示面板中,当玻璃盖板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微小变形时,会使得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中,包括:
衬底和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OLED发光单元;
设置于所述OLED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和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其中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虚拟金属线,多个所述虚拟金属线形成至少一个连接图形,构成一个所述连接图形的所述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图形之间相互分离;
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走线和所述连接图形中的至少一虚拟金属线分别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所述连接图形中的至少部分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图形,至少一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封闭图形内。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封闭图形内时,所述连接图形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图形内相邻所述触控电极之间的虚拟金属线。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围绕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分别设置有所述虚拟金属线,其中形成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图形外的其他所述虚拟金属线未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多个所述虚拟金属线形成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图形,所述衬底包括对应所述OLED发光单元的显示区,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在所述显示区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每一所述虚拟金属线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所述OLED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且所述虚拟金属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OLED发光单元的镂空区域。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中,所述触控层与所述OLED发光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隔垫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其中,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和所述连接图形中的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
在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确定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时,对当前所获得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根据校正后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确定当前的触控感应操作。
可选地,所述的触控方法,其中,所述对当前所获得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中的目标触控电极;其中,所述目标触控电极的外围设置有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的所述虚拟金属线;
根据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对所述目标触控电极所连接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通过在触控电极之间设置虚拟金属线,并将多个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构成一个连接图形,利用驱动芯片监测构成该连接图形的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能够判断位于触控层上方的玻璃盖板是否发生弯曲变形,以能够作为触控感应信号校正的依据,解决玻璃盖板发生弯曲变形时,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中,虚拟金属线相较于触控电极设置位置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中,虚拟金属线相较于触控电极设置位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触控电极之间设置虚拟金属线,并将多个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构成一个连接图形,且连接至驱动芯片,通过监测构成该连接图形的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能够判断位于触控层上方的玻璃盖板是否发生弯曲变形,以能够作为触控感应信号校正的依据,解决玻璃盖板发生弯曲变形时,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衬底1和与衬底1相对设置的玻璃盖板2。其中,在衬底1上,与玻璃盖板2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发光功能层3,该发光功能层3包括多个OLED发光单元;在发光功能层3远离衬底1的一侧设置有隔垫层4,该隔垫层4能够覆盖整个发光功能层3。在隔垫层4内设置有触控层5,该触控层5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其中玻璃盖板2盖设于所述触控层5远离发光功能层3的一侧。在玻璃盖板2与衬底1之间,围绕发光功能层3和触控层5设置有封框胶111,以形成封装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进行上述结构的触控显示模组制备时,在玻璃盖板2上依次制备触控层5和隔垫层4,在衬底1上制作发光功能层,通过将两部分对合组装形成所述触控显示模组。
可选地,在衬底1上,发光功能层3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之外设置有印刷电路板6,印刷电路板6上可以设置驱动芯片,在触控层5设置触控走线和发光功能层3设置数据线,通过连接结构可以将触控走线和数据线均连接于驱动芯片,利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的驱动芯片,既可以向触控电极发送驱动信号以及接收触控电极上的感应信号实现触控功能,还能够向发光功能层3的OLED发光单元发送显示信号实现显示功能,达到触控和显示共用同一个印刷电路板的目的。
该实施结构的触控显示模组中,将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层5集成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发光功能层3上,且触控层5位于玻璃盖板2的下表面,触控显示模组形成为In Cell式触摸显示结构。
在该实施结构的触控显示模组中,发光功能层3还包括驱动电路层,设置于OLED发光单元和衬底1之间,用于驱动OLED发光单元发光。参阅图2所示,发光功能层3的驱动电路层包括依次制作于衬底1上的有源层301、栅绝缘层302、栅极303、层间绝缘层304、源/漏极层305、在源/漏极层305远离衬底1一侧设置的平坦层307;该OLED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308、在第一电极308远离衬底1的一侧设置的发光层309和在发光层309远离衬底1的一侧设置的第二电极310;可选地,第二电极310上设置有隔垫层4。另外,OLED发光单元还包括像素限定层312,设置于第一电极308上,发光层309设置于像素限定层312中。其中,第一电极308与源/漏极层305通过平坦层307的过孔连接,通过驱动电路层向第一电极308输入驱动电压,利用第一电极308与第二电极310之间的电压差,能够驱动发光层309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电极308为阳极,第二电极310为阴极。发光层309包括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该实施结构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有源层301、栅极303和源/漏极层305的薄膜晶体管在衬底1上呈阵列分布,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多条平行的扫描线以及与多条扫描线交叉设置且相互绝缘的数据线,其中扫描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303,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数据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层305,用于提供显示像素电压,该交叉的多个扫描线和数据线构成多个像素区域,每一像素区域内分别对应设置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OLED发光单元,形成一个像素单元。
参阅结合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层5设置在隔垫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51和与每一触控电极51连接的触控走线(图中未显示)。可选地,触控层5形成为自电容感应结构,OLED发光单元的阴极(图2的第二电极310)复用为接地电容,触控电极51与阴极之间形成触控检测电容,利用手指的触控点作用在触控电极51上后,相应触控电极51与阴极之间检测电容的变化,能够实现触控操作。
进一步地,每一触控电极51通过触控走线与印刷电路板6的驱动芯片连接,通过驱动芯片能够检测获取触控电极51上的电容变化,从而获取到触控信号。可选地,触控电极51可以为长方形、正四边形和菱形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并不作限定。
采用该实施结构的触控显示模组,由于触控电极51与OLED发光单元的阴极距离很小,当触控电极51上方的玻璃盖板2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会使触控电极51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从而在触控电极51上的触控检测电容上产生干扰,对触控信号造成影响,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中,多个触控电极51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虚拟金属线7,其中多个虚拟金属线7形成至少一个连接图形,构成一个连接图形的虚拟金属线7相互连接,至少两个连接图形之间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每一连接图形中的至少一虚拟金属线7还分别连接至印刷电路板6上的驱动芯片,通过驱动芯片能够检测所连接虚拟金属线7上的电压信号。
该实施结构的触控显示模组中,通过在相邻的触控电极51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虚拟金属线7,且使多个虚拟金属线7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为连接图形,该连接图形所围绕区域相较于单个的触控电极51具有更大的面积,当触控电极51上方的玻璃盖板2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连接图形上的虚拟金属线7的电压信号变化较大,与虚拟金属线7连接的驱动芯片能够检测到该变化较大的电压信号,且能够与手指的触摸信号相区分,确定玻璃盖板2发生弯曲变形,在此基础上,能够对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以解决触控显示模组发生弯曲变形时,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触控电极51之间的间隔区域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隔区域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重叠,可选地,一个触控电极5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覆盖一或多个子像素单元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也即一个触控电极51对应一或多个子像素单元设置。具体地,触控电极51上可以设置对应子像素单元的漏空区域,能够使子像素单元所对应OLED发光单元的光透过。其中,一个OLED发光单元对应一个子像素单元。
进一步,可选地,每一虚拟金属线7在衬底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在衬底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且虚拟金属线7上设置有对应OLED发光单元的镂空区域,也即OLED发光单元在虚拟金属线7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虚拟金属线7重叠时,该虚拟金属线7在对应区域设置镂空,以保证OLED发光单元所发出光能够透过。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通过在相邻的触控电极51之间设置虚拟金属线7,能够对多个触控电极51进行间隔,以防止相邻触控电极51之间产生串扰。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如图3所示,多个虚拟金属线7相互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图形构成为一封闭图形,其中至少一个触控电极51位于该封闭图形内,也即连接图形围设至少一个触控电极51设置,以使连接图形所形成的围设区域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个触控电极51的区域,保证利用虚拟金属线7对触控显示模组进行弯曲变形检测时的灵敏性及有效性。
可选地,多个虚拟金属线7相互连接所形成的连接图形中,至少两个所述触控电极51位于所述连接图形内时,所述连接图形还包括分别位于封闭图形内相邻触控电极51之间的虚拟金属线7。
通过在连接图形内的相邻触控电极51之间设置虚拟金属线7,能够对连接图形内的多个触控电极51之间进行间隔,防止相邻触控电极51之间产生串扰。
进一步,可选地,围绕每一触控电极51分别设置有虚拟金属线7,其中形成至少一个连接图形外的其他虚拟金属线7未与驱动芯片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中,可以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接图形的其中一虚拟金属线7连接至驱动芯片,利用该虚拟金属线7上的电容信号,能够检测位于触控电极51上的玻璃盖板2是否发生弯曲变形;此外,可以利用形成连接图形外的其他虚拟金属线7对连接图形外的其他位置的触控电极51进行分隔,以避免相邻触控电极51之间串扰的产生。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虚拟金属线7形成至少两个连接图形,衬底1包括对应OLED发光单元的显示区,其中至少两个的连接图形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在显示区均匀分布。
例如,多个虚拟金属线7形成两个连接图形时,两个连接图形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分别分布在显示区的左上区域位置和右下区域位置;多个虚拟金属线7形成四个连接图形时,四个连接图形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分别分布在显示区的左上区域位置、左下区域位置、右上区域位置和右下区域位置。
当然,上述触控层的多个虚拟金属线7所形成的连接图形的数量和分布位置仅为举例说明,具体并不以此为限。
该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通过驱动芯片分别连接至触控层的多个连接图形,能够获取对应衬底1的每一位置区域处,虚拟金属线7相较于阴极的电容变化,根据每一位置区域处虚拟金属线7相较于阴极的电容变化,能够分析出位于触控电极51上玻璃盖板2是否发生弯曲变形以及发生弯曲变形时的形状,以能够更准确地对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可以形成为并不限于仅能够形成为圆形或四边形的显示屏幕。
在形成为圆形的显示屏幕时,如图4所示,衬底1可以设置为圆形,触控显示模组可以包括多个四边形的触控电极51,还可以包括多个位于衬底1边缘的呈异形的触控电极51。
其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围绕每一触控电极51分别设置有虚拟金属线7,且部分地虚拟金属线7相连接,在触控显示模组上形成为相互分离的第一连接图形71(图4中的细实线部分)和第二连接图形72(图3中的细虚线部分),且第一连接图形71中所包括的虚拟金属线7相互连接,第二连接图形72所包括的虚拟金属线7相互连接,但第一连接图形71和第二连接图形72的虚拟金属线7之间相互绝缘。
其中,如图4并结合图2所示,第一连接图形71和第二连接图形72中的其中一虚拟金属线7分别连接至驱动芯片8,通过驱动芯片8能够检测第一连接图形71和第二连接图形72所分别连接的虚拟金属线7上的电容变化,从而能够分析出位于触控电极51上的玻璃盖板2是否发生弯曲变形,以能够对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可选地,如图4所示,位于第一连接图形71或第二连接图形72中的其中一触控电极51,四边外围均设置有虚拟金属线7,且四边外围的虚拟金属线7留有一开口,通过该开口,触控走线9可以连接触控电极51并连接至驱动芯片。可选地,触控走线9也可以围绕触控电极51设置。
可选地,各触控电极51的触控走线9环绕显示区域的边缘,连接至驱动芯片8;第一连接图形71的虚拟金属线7和第二连接图形72的虚拟金属线7也分别环绕显示区域的边缘,连接至驱动芯片8。
在图4实施方式中,围绕触控电极51所设置的多个虚拟金属线7,相互连接形成为第一连接图形71和第二连接图形72仅为举例说明,具体并不以此为限。可选地,触控层还可以包括不属于第一连接图形71和第二连接图形72的虚拟金属线7,也即包括独立设置,未与驱动芯片8连接的虚拟金属线7,通过该虚拟金属线7可以对相邻触控电极51之间进行隔离,防止产生串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在形成为圆形显示屏幕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图1至图3的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其中,根据以上图1至图4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触控方法,该触控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510,监测所述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和所述连接图形中的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
S520,在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确定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时,对当前所获得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S530,根据校正后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确定当前的触控感应操作。
结合图1至图4,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在确定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时,判断位于触控层上方的玻璃盖板发生弯曲变形,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所获得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以解决玻璃盖板发生弯曲变形时,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导致信号干扰增加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与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的为同一量纲的信号,这里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线路上的信号进行区分。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判断玻璃盖板是否发生弯曲变形的预设电压值,可以利用多次实验检测获得,该预设电压值为玻璃盖板发生弯曲变形时,连接图形与阴极之间产生电压信号变化的临界值。
可选地,在步骤S520,所述对当前所获得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中的目标触控电极;其中,所述目标触控电极的外围设置有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的所述虚拟金属线;
根据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对所述目标触控电极所连接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具体地,在连接图形中的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时,确定该连接图形中所包括每一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均大于预设电压值,该连接图形所围设区域朝阴极方向靠近,发生变形,则对该连接图形所围设的目标触控电极的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具体地校正方式可以为:由于连接图形所围设区域朝阴极方向靠近,发生变形,使目标触控电极上的电压增大,因此可以通过调低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的方式进行校正。具体地,可以依据预设调整函数对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该预设调整函数可以根据多次检测实验获得,通过该预设调整函数可以降低甚至避免连接图形所围设区域朝阴极方向靠近时使目标触控电极上的电容增大,对触控感应信号所产生的影响。
在步骤S530,根据校正后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确定当前的触控感应操作,包括:根据校正后的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操作的位置和/或触控操作的方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和触控方法,通过将触控电极周围的多个虚拟金属线连接成呈整体的连接图形,并连接到驱动芯片,利用所连接的一或多个连接图形可以检测位于触控层上方的玻璃盖板是否发生弯曲,以在判定发生弯曲时,对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以能够改善弯曲状态下的触控操作性能。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和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OLED发光单元;
设置于所述OLED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和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其中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虚拟金属线,多个所述虚拟金属线形成至少一个连接图形,构成一个所述连接图形的所述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图形之间相互分离;
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走线和所述连接图形中的至少一虚拟金属线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图形中的至少部分虚拟金属线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图形,至少一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封闭图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封闭图形内时,所述连接图形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图形内相邻所述触控电极之间的虚拟金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围绕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分别设置有所述虚拟金属线,其中形成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图形外的其他所述虚拟金属线未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虚拟金属线形成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图形,所述衬底包括对应所述OLED发光单元的显示区,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图形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在所述显示区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虚拟金属线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所述OLED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且所述虚拟金属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OLED发光单元的镂空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与所述OLED发光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隔垫层。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9.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和所述连接图形中的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
在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确定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时,对当前所获得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根据校正后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确定当前的触控感应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当前所获得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中的目标触控电极;其中,所述目标触控电极的外围设置有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的所述虚拟金属线;
根据所述虚拟金属线上的电压信号,对所述目标触控电极所连接触控走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进行校正。
CN202010347808.2A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Active CN111562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7808.2A CN111562858B (zh)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7808.2A CN111562858B (zh)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2858A true CN111562858A (zh) 2020-08-21
CN111562858B CN111562858B (zh) 2024-04-09

Family

ID=7206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7808.2A Active CN111562858B (zh)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28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573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138135A (zh) * 2021-12-03 2022-03-04 北京翌光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发光面板、制备方法以及触控发光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294A (zh) * 2012-08-17 2013-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器、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CN104615322A (zh) * 2015-02-03 2015-05-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基板、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61049A (zh) * 2015-06-30 2015-12-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05353991U (zh) * 2016-01-26 2016-06-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34A (zh) * 2016-06-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WO2019019275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阵列基板及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294A (zh) * 2012-08-17 2013-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器、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CN104615322A (zh) * 2015-02-03 2015-05-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基板、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61049A (zh) * 2015-06-30 2015-12-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05353991U (zh) * 2016-01-26 2016-06-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34A (zh) * 2016-06-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WO2019019275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阵列基板及触控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573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138135A (zh) * 2021-12-03 2022-03-04 北京翌光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发光面板、制备方法以及触控发光装置
CN114138135B (zh) * 2021-12-03 2024-03-12 北京翌光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发光面板、制备方法以及触控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2858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921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734237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14791B2 (en) In-cell OLE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966957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04131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410279B1 (en) Sensing unit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40789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86015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504981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touch electrode lead arranged at top position,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91277A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10379052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101662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CN10377779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CN111124183B (zh) 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和驱动方法
CN11093154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04890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820753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62858A (zh)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触控方法
CN113594223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8091676B (zh)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40008293A (ko) 터치구조 및 표시패널
US11374066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hielding layer grounded through touch layer
CN106897692A (zh) 指纹识别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8807461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0332942B2 (en) OLED touch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