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2075A -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2075A
CN111562075A CN202010356935.9A CN202010356935A CN111562075A CN 111562075 A CN111562075 A CN 111562075A CN 202010356935 A CN202010356935 A CN 202010356935A CN 111562075 A CN111562075 A CN 111562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bearing plate
bearing
reliability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69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国
王春辉
陆家乐
宋岩
谢章用
江丰
莫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3569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2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2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2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27Specimen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table head adap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4Monodirectional test sta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过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承重板。过渡板用于装设于振动台上。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地装设于过渡板上,第一承重板与过渡板相对间隔设置,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连。过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承重板均用于装设待测产品。无需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每个单组部件加工制造合适的夹具,从而能避免耽误进度,降低夹具费用;无需将单组组部件分开进行可靠性试验,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多组部件产品试验的安装要求,能满足多组部件产品同步进行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测试结果真实性较高,能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Description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可靠性试验,指通过试验测定和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检验产品是否达到可靠性指标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把关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其试验方案与产品数量、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案号密切相连,而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案号一般与产品技术成熟度相关。可靠性试验夹具则是用于装设待测的产品,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安装装置,是产品与可靠性试验箱的连接枢纽。
传统的可靠性试验夹具,一般都是针对形状规整、安装方便的产品的通用型的可靠性试验夹具,或许经过适当改造可以加以利用。然而,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夹具,目前还没有现成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设计,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出来,满足可靠性试验条件后再利用。通常地,对于多组部件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先将多组部件产品(又称组合性部件或组合系统)分成多个单组部件,并将多个单组部件分别布局在不同的可靠性试验夹具中开展试验。由于单组部件借助相应的可靠性试验夹具进行可靠性试验,这样会造成试验时间非常长,占用大量的试验设施和科研人员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试验费用的大量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它能够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靠性试验夹具,所述可靠性试验夹具包括:
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用于装设于振动台上;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地装设于所述过渡板上,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过渡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相连;
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承重板均用于装设待测产品。
上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对待测产品试验使用时,将过渡板固定装设于振动台上,待测产品具体为多组部件产品,将多组部件产品分成多个单组部件,多个单组部件根据实际体积尺寸大小分别例如固定装设于过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承重板上,然后通过振动台以预设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模拟待测产品的实际工作环境,开展可靠性试验。过渡板振动时同步将振动载荷传递给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承重板,实现过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承重板以预设振动频率同步振动。如此,无需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每个单组部件加工制造合适的夹具,从而能避免耽误进度,降低夹具费用;无需将单组组部件分开进行可靠性试验,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多组部件产品试验的安装要求,能满足多组部件产品同步进行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较高,能够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还包括第三侧板与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地装设于所述过渡板上,所述第二承重板与所述过渡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还包括第三承重板与第四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与所述第一承重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承重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所述第三承重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四承重板与所述第二承重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承重板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四承重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所述第三承重板的另一端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所述第四承重板的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所述第四承重板的另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三侧板的顶端;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所述第三侧板的板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三个凹槽;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安装块、所述第二侧板的安装块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安装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过渡板的三个凹槽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一承重板两端的安装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其中一个侧面的其中一个凹槽中;所述第三承重板的其中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三承重板的安装块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其中一个侧面的另一个凹槽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三侧板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个所述安装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所述第三侧板上的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燕尾槽,所述安装块为与所述燕尾槽相适应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燕尾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若干个镂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过渡板通过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装设于所述振动台上;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及所述第四承重板上还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及所述第四承重板均通过第二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待测产品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及所述第三承重板均为镁铝合金板、不锈钢板、铁板、铜板或铝板。
一种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还包括振动台与传感器,所述过渡板装设于所述振动台上;所述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可靠性试验夹具上。
上述的可靠性试验装置使用时,将过渡板固定装设于振动台上,待测产品具体为多组部件产品,将多组部件产品分成多个单组部件,多个单组部件根据实际体积尺寸大小分别例如固定装设于过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承重板上,然后通过振动台以预设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模拟待测产品的实际工作环境,开展可靠性试验。过渡板振动时同步将振动载荷传递给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承重板,实现过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承重板以预设振动频率同步振动。如此,无需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每个单组部件加工制造合适的夹具,从而能避免耽误进度,降低夹具费用;无需将单组组部件分开进行可靠性试验,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多组部件产品试验的安装要求,能满足多组部件产品同步进行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较高,能够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的其中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中的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中的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装置的简化示意图。
10、可靠性试验夹具;11、过渡板;1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31、镂空口;14、第一承重板;15、第三侧板;16、第二承重板;17、第三承重板;18、第四承重板;191、凹槽;192、安装块;193、紧固件;20、振动台;30、待测产品;4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4与图8,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其中一视角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可靠性试验装置的简化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可靠性试验夹具10,所述可靠性试验夹具10包括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第一承重板14。所述过渡板11用于装设于振动台20上。所述第一侧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相对间隔地装设于所述过渡板11上,所述第一承重板14与所述过渡板11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承重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相连。所述过渡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一承重板14均用于装设待测产品30。
上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对待测产品30试验使用时,将过渡板11固定装设于振动台20上,待测产品30具体为多组部件产品,将多组部件产品分成多个单组部件,多个单组部件根据实际体积尺寸大小分别例如固定装设于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上,然后通过振动台20以预设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模拟待测产品30的实际工作环境,开展可靠性试验。过渡板11振动时同步将振动载荷传递给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实现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以预设振动频率同步振动。如此,无需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每个单组部件加工制造合适的夹具,从而能避免耽误进度,降低夹具费用;无需将单组组部件分开进行可靠性试验,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多组部件产品试验的安装要求,能满足多组部件产品同步进行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较高,能够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及图5,图5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分解示意图。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还包括第三侧板15与第二承重板16。所述第三侧板15与所述第二侧板13相对间隔地装设于所述过渡板11上,所述第二承重板16与所述过渡板11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承重板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三侧板15相连。如此,多个单组部件根据实际体积尺寸大小不仅可以装设于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上,还可以例如固定装设于第三侧板15与第二承重板16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及图5,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还包括第三承重板17与第四承重板18。所述第三承重板17与所述第一承重板14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承重板17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2相连,所述第三承重板1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13相连;所述第四承重板18与所述第二承重板16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承重板18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13相连,所述第四承重板18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15相连。如此,多个单组部件根据实际体积尺寸大小还可以例如固定装设于第三承重板17与第四承重板18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及图4,所述第二侧板1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三承重板17的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12的顶端,所述第三承重板17的另一端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3的板面上。所述第四承重板18的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13的顶端,所述第四承重板18的另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三侧板15的顶端;所述第一承重板14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2的板面、所述第二侧板13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承重板16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3的板面、所述第三侧板15的板面上。如此,可靠性试验夹具10为框架式结构,各组成部分具体例如采用螺钉连接,并可以后期进行组装,提供了足够的产品安装空间,方便试验前产品安装、试验后产品拆除和试验过程中产品的维护操作。
可靠性试验夹具10是模拟待测产品30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安装装置,是待测产品30与可靠性试验箱的连接枢纽。可靠性试验夹具10是否将可靠性试验的振动载荷准确地传递到待测产品30,直接影响可靠性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多组部件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对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要求更为严苛,因为不同组部件根据布局,分别固定在夹具的不同部位,其振动载荷也不一样,因此一种合适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与图6,图2示意出了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出了所述的过渡板1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过渡板11上设有三个凹槽191。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三侧板15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块192,所述第一侧板12的安装块192、所述第二侧板13的安装块192与所述第三侧板15的安装块192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过渡板11的三个凹槽19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5及图6,图3示意出了图1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出了所述的第二侧板1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侧板12上设有凹槽191,所述第二侧板13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两个凹槽191,所述第一承重板14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块192,所述第一承重板14两端的安装块192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2的凹槽191、所述第二侧板13其中一个侧面的其中一个凹槽191中;所述第三承重板17的其中一端设有安装块192,所述第三承重板17的安装块192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3其中一个侧面的另一个凹槽19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及图6,所述第二侧板13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三侧板15上均设有凹槽191,所述第二承重板16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块192,所述第二承重板16的两个所述安装块192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3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191、所述第三侧板15上的凹槽191中。
以第一侧板12与安装块192的关系为例进行说明,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5、第一承重板14、第二承重板16、第三承重板17及第四承重板18与安装块192的关系相类似,参照于第一侧板12与安装块192的关系。在侵权对比中,该“安装块192”可以为“第一侧板12的一部分”,即“安装块192”与“第一侧板12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第一侧板12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安装块192”可以独立制造,再与“第一侧板12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安装块192”为“第一侧板12”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或图3,所述凹槽191为燕尾槽,所述安装块192为与所述燕尾槽相适应的燕尾块。如此,燕尾槽为梯形面约束式设计,燕尾块稳定地设置于燕尾槽中,限制可靠性试验夹具10在可靠性试验中的横向振动和晃动的位移,使得可靠性试验夹具10传递的振动载荷更接近真实结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燕尾块通过所述紧固件193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燕尾槽中。具体而言,紧固件193为例如螺钉、螺丝、螺栓、铆钉、销钉等等,在此不进行赘述。为了使得燕尾块稳定地装设于燕尾槽中,安装块192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紧固件193固定装设于燕尾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13上设有若干个镂空口131。如此,一方面,通过设置的镂空口131可以减轻第二侧板13的重量;另一方面,该镂空口131可以利于线缆穿过,也就是,便于设置于第一承重板14上的单组部件的线缆穿过镂空口131后与第二承重板16上的单组部件进行电性连接,以及便于线缆穿过镂空口131将设置于过渡板11上的两个单组部件进行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11,所述过渡板11通过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固定装设于所述振动台20上。具体而言,第一安装孔111呈阵列式布置于过渡板11上,振动台2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1相应的安装孔。采用若干第一安装件将过渡板11固定装设于振动台20上,能实现过渡板11稳固地设置于振动台20上,固定效果较为稳固。
可选地,所述过渡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三侧板15、所述第一承重板14、所述第二承重板16、所述第三承重板17及所述第四承重板18上还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意出)。所述过渡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三侧板15、所述第一承重板14、所述第二承重板16、所述第三承重板17及所述第四承重板18均通过第二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待测产品30相连。具体而言,在将待测产品30装设于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5、第一承重板14、第二承重板16、第三承重板17及第四承重板18之前,在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5、第一承重板14、第二承重板16、第三承重板17及第四承重板18上开设与待测产品30的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从而便能实现待测产品30快速稳固地装设于可靠性试验夹具10上。此外,可以较好地模拟待测产品30在实际使用中的安装情况,并可以在过渡板11、侧板或承重板上进行多次打孔加工螺纹,重复使用,从而加快了试验进程,同时减少了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制作费用和维修费用。
另外,通过第二安装孔与待测产品30的安装孔对位后用第二安装件将待测产品30固定于待测试验夹具上,第二安装孔具体选用螺孔,第二安装件具体例如为螺钉或螺栓,能提高待测产品30与可靠性试验夹具10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将可靠性试验的振动载荷有效地传递到待测产品30上,保证了试验质量和试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均可以是螺钉、螺栓、销钉、铆钉等等,第一安装孔111为与第一安装件相适应的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为与第二安装件相适应的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图4及图5,所述过渡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三侧板15、所述第一承重板14、所述第二承重板16及所述第三承重板17均为镁铝合金板、不锈钢板、铁板、铜板或铝板。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三侧板15、所述第一承重板14、所述第二承重板16及所述第三承重板17均为镁铝合金板,采用镁铝合金板的轻量化设计制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重量,可以安装更多的待测产品30进行试验,能减少试验时间和试验费用。
综上,本实施例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具有如下优点:
1、无需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每个单组部件加工制造合适的夹具,从而能避免耽误进度,降低夹具费用;无需将单组组部件分开进行可靠性试验,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多组部件产品试验的安装要求,能满足多组部件产品同步进行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较高,能够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2、燕尾槽为梯形面约束式设计,燕尾块稳定地设置于燕尾槽中,限制可靠性试验夹具10在可靠性试验中的横向振动和晃动的位移,使得可靠性试验夹具10传递的振动载荷更接近真实结果。
3、一方面,通过设置的镂空口131可以减轻第二侧板13的重量;另一方面,该镂空口131可以利于线缆穿过,也就是,便于设置于第一承重板14上的单组部件的线缆穿过镂空口131后与第二承重板16上的单组部件进行电性连接,以及便于线缆穿过镂空口131将设置于过渡板11上的两个单组部件进行电性连接。
4、可以较好地模拟待测产品30在实际使用中的安装情况,并可以在过渡板11、侧板或承重板上进行多次打孔加工螺纹,重复使用,从而加快了试验进程,同时减少了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制作费用和维修费用。
5、通过第二安装孔与待测产品30的安装孔对位后用第二安装件将待测产品30固定于待测试验夹具上,第二安装孔具体选用螺孔,第二安装件具体例如为螺钉或螺栓,能提高待测产品30与可靠性试验夹具10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将可靠性试验的振动载荷有效地传递到待测产品30上,保证了试验质量和试验效果。
6、采用镁铝合金板的轻量化设计制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靠性试验夹具10的重量,可以安装更多的待测产品30进行试验,能减少试验时间和试验费用。
7、可靠性试验夹具10为框架式结构,各组成部分具体例如采用螺钉连接,并可以后期进行组装,提供了足够的产品安装空间,方便试验前产品安装、试验后产品拆除和试验过程中产品的维护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8,一种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10,还包括振动台20与传感器40。所述过渡板11装设于所述振动台20上。所述传感器40装设于所述可靠性试验夹具10上。具体而言,传感器40粘设固定于可靠性试验夹具10上。
上述的可靠性试验装置使用时,将过渡板11固定装设于振动台20上,待测产品30具体为多组部件产品,将多组部件产品分成多个单组部件,多个单组部件根据实际体积尺寸大小分别例如固定装设于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上,然后通过振动台20以预设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模拟待测产品30的实际工作环境,开展可靠性试验。过渡板11振动时同步将振动载荷传递给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实现过渡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一承重板14以预设振动频率同步振动。如此,无需针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每个单组部件加工制造合适的夹具,从而能避免耽误进度,降低夹具费用;无需将单组组部件分开进行可靠性试验,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多组部件产品试验的安装要求,能满足多组部件产品同步进行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较高,能够提高对多组部件产品的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测试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靠性试验夹具包括:
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用于装设于振动台上;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地装设于所述过渡板上,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过渡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相连;
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承重板均用于装设待测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侧板与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地装设于所述过渡板上,所述第二承重板与所述过渡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承重板与第四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与所述第一承重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承重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所述第三承重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四承重板与所述第二承重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承重板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四承重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所述第三承重板的另一端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所述第四承重板的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所述第四承重板的另一端搭设固定于所述第三侧板的顶端;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所述第三侧板的板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上设有三个凹槽;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安装块、所述第二侧板的安装块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安装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过渡板的三个凹槽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一承重板两端的安装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其中一个侧面的其中一个凹槽中;所述第三承重板的其中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三承重板的安装块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其中一个侧面的另一个凹槽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三侧板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两个所述安装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所述第三侧板上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燕尾槽,所述安装块为与所述燕尾槽相适应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燕尾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若干个镂空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过渡板通过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装设于所述振动台上;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及所述第四承重板上还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及所述第四承重板均通过第二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待测产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及所述第三承重板均为镁铝合金板、不锈钢板、铁板、铜板或铝板。
10.一种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靠性试验夹具,还包括振动台与传感器,所述过渡板装设于所述振动台上;所述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可靠性试验夹具上。
CN202010356935.9A 2020-04-29 2020-04-29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Pending CN111562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935.9A CN111562075A (zh) 2020-04-29 2020-04-29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935.9A CN111562075A (zh) 2020-04-29 2020-04-29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2075A true CN111562075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0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6935.9A Pending CN111562075A (zh) 2020-04-29 2020-04-29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20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2001B (zh) 飞机面板连接件振动试验装置
CN100447547C (zh) 用于振动试验的谐振装置
CN103323233B (zh) 单双丝杠滚动支撑直线进给系统动态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163389A (zh) 可用于平面显示面板的夹具装置及用其的耐久性测试方法
CN107515090A (zh) 电池系统振动测试装置
CN111272568A (zh) 一种拉伸-剪切和拉伸-扭转耦合效应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8844831A (zh) 点阵夹芯结构弯曲试验装置
CN212391187U (zh)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CN111562075A (zh) 可靠性试验夹具与可靠性试验装置
CN108827572A (zh) 一种多零件组合体产品的振动冲击试验夹具
CN205607835U (zh) 一种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测量装置
CN209961433U (zh) 振动工装
CN114608779B (zh) 板级振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5148276A (zh) 一种配重可调节的硬盘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
CN211147976U (zh) 一种用于框架模态试验的装置
CN212727655U (zh) 一种可替代4u服务器使用的整机柜配重节点治具
CN111999172B (zh) 用于铆钉复合加载试验的试验夹具、装置及方法
CN207703426U (zh) 整车控制器振动试验夹具
CN210293597U (zh) 一种可调节式墙板振动冲击试验夹具
CN218381506U (zh) 一种卫星通用质量模拟件
CN209085877U (zh) 一种通用服务器的振动测试治具
CN207019995U (zh) 一种通用型零件力学性能测试用工装设备
CN207623129U (zh) 紧固件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CN220819642U (zh) 结构件力学性能测试用装夹装置
CN111551327A (zh) 舰用机柜的可靠性试验夹具和可靠性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