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7627A - 一种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7627A
CN111557627A CN202010425208.3A CN202010425208A CN111557627A CN 111557627 A CN111557627 A CN 111557627A CN 202010425208 A CN202010425208 A CN 202010425208A CN 111557627 A CN111557627 A CN 111557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cartridge
pipe
passing pipe
water pa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52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7627B (zh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张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52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7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7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7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7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7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14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with stationary crockery baskets and spraying devices within the cleaning chamber
    • A47L15/18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with stationary crockery baskets and spraying devices within the cleaning chamber with movably-mounted spraying devices
    • A47L15/22Rotary spray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14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with stationary crockery baskets and spraying devices within the cleaning chamber
    • A47L15/18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with stationary crockery baskets and spraying devices within the cleaning chamber with movably-mounted spraying devices
    • A47L15/22Rotary spraying devices
    • A47L15/23Rotary spraying devices moved by means of the sp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02Water filter means or str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02Water filter means or strainers
    • A47L15/4208Arrangements to prevent clogging of the filters, e.g. self-clea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14Water supply, recirculation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Devices therefor
    • A47L15/4217Fittings for water supply, e.g. valves or plumbing means to connect to cold or warm water lines, aquasto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槽、集水杯、过滤筒、喷淋器和供水座,其中,喷淋臂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过水管转动和/或在进水和停水时带动所述过水管轴向运动;过水管还与过滤筒传动连接,并带动过滤筒转动和/或轴向运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能够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掉落至过滤筒筒底部,从而减少筒壁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清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厨房用清洗装置,例如洗碗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洗碗机,通过循环泵向喷淋臂供水。其喷淋臂设有切向喷淋孔,在喷淋孔向清洗槽内的碗碟喷水时,喷淋臂在反作用力的驱动下转动。该喷淋臂一般装设在位于清洗槽槽底的集水杯上。集水杯的主要作用是收集清洗槽内的水及残渣,经过滤筒过滤后向循环泵供水,再循环至喷淋臂。过滤筒一般在的筒壁和底壁设有过滤孔。现有技术中的过滤筒一般固定连接于集水杯的集水腔中,水及残渣先通过清洗槽的集水口进入集水杯内,过滤筒过滤残渣,将水排入集水腔中。由于在过滤筒过滤残渣的过程中,残渣在水流作用下往往会挂在筒壁的过滤孔上。特别是高粘度的残渣(诸如土豆泥、粥、米糊、豆瓣酱等)与中等颗粒残渣混合后,更易堵塞过滤孔。由于部分过滤孔被堵塞,过滤筒的通水量受到影响。而过滤筒通水量减少,容易导致循环泵进水不足,从而无法进行高压冲洗,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电机空转,使设备因故障停机。
2018年3月20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7854085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槽洗碗机的过滤器和具有其的水槽洗碗机,该文献在集水杯集水腔内侧壁设置进水口,该进水口的中心轴线偏离过滤筒的轴线,使得循环泵向集水杯内供水时,通过进水口向过滤筒喷射切向水,以实现对过滤筒筒壁上的过滤孔的冲刷。为此,该文献还设置了双层过滤结构,其中,内层过滤筒固接于集水杯内,外层过滤筒过滤孔更细,也更易挂住残渣。外层过滤筒可以在水流冲刷下相对内层过滤筒旋转,从而使整个外层过滤筒的过滤孔得以被清洁。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集水腔侧壁的进水口主要联通进水管,其只能在水循环过程中每次进水时对过滤筒进行冲刷,而过滤孔的堵塞主要产生在每次冲洗循环中,尤其是在每次冲洗循环完成时堵塞最为严重,而排水后,残渣更易挂在筒壁的过滤孔上难以去除。因此,该技术方案对于解决筒壁上的过滤孔堵塞问题效果不好。
另外,由于进水水压并未经过循环泵加压,甚至可能在经过进水管路的其他部件(诸如呼吸器或者软水器等)时水压会大幅下降,因此进水口喷射的水因流速不大往往不足以驱动外层过滤筒转动,从而无法起到整体冲刷的效果。
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技术方案通过在循环泵出水后设置专门的过滤筒冲刷支路,实现对过滤筒的冲刷。而这需要对循环泵的出水进行切换控制,从而选择向喷淋臂供水或向冲刷支路供水,这就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同时也会让结构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其能够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掉落至过滤筒底壁,从而减少筒壁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槽,其底部设有集水口;集水杯,其与所述清洗槽固接,并通过所述集水口连通所述清洗槽;过滤筒,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集水杯内;喷淋器,其包括彼此连接的喷淋臂和过水管,所述过水管伸入所述清洗槽并为所述喷淋臂供水,所述喷淋臂喷水时相对所述清洗槽绕所述过水管的轴线转动;供水座,其与所述清洗槽或集水杯固接,其还与所述过水管连接并为所述过水管供水;其中,所述喷淋臂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过水管转动和/或在进水和停水时带动过水管轴向运动;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过滤筒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过滤筒转动和/或轴向运动。
第二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供水座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内;所述过滤筒与所述集水杯转动限位配合;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喷淋臂固接,其还贯穿所述过滤筒;所述过水管在转动时与所述过滤筒抵接配合,抵接轨迹本对所述过滤筒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
第三技术方案是第二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过滤筒的筒底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供所述过水管贯穿,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设有立体环槽;所述立体环槽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立体环槽插接配合的第一凸起。
第四技术方案是第二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过滤筒的筒底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供所述过水管贯穿,所述连接部的底面围绕所述连接孔设有环形曲面;所述环形曲面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环形曲面抵接配合的第一凸起。
第五技术方案是对第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供水座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以避免所述过水管受水压冲击脱离所述供水座。
第六技术方案是第五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还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从所述立体环槽的最低点向下延伸。
第七技术方案是对第六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让位槽开口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面。
第八技术方案是对第六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让位槽倾斜设置。
第九技术方案是对第四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供水座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以避免所述过水管受水压冲击脱离所述供水座。
第十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供水座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内;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转动连接且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配合,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与所述喷淋臂固接,其还贯穿所述过滤筒;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或凸缘,所述第一凸起或凸缘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或与所述过滤筒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过水管带动所述过滤筒向上运动或上下运动。
第十一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供水座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内;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止转配合并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喷淋臂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还贯穿所述过滤筒;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或与所述过滤筒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过水管带动所述过滤筒向上运动或上下运动。
第十二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供水座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内;所述过滤筒与所述集水杯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滤筒的筒底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供所述过水管贯穿,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设有螺旋槽;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止转配合并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与所述喷淋臂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贯穿所述过滤筒;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螺旋槽插接配合的第一凸起。
第十三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过水管位于所述过滤筒外;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转动连接且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配合,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喷淋臂固接;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或与所述过滤筒插接配合。
第十四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过水管位于所述过滤筒外;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止转配合并沿所述过水管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还与所述喷淋臂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或与所述过滤筒插接配合。
第十五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供水座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内;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喷淋臂固接,其还贯穿所述过滤筒,并与所述过滤筒止转连接。
第十六技术方案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过水管位于所述过滤筒外;所述过水管与所述供水座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喷淋臂固接;所述过水管与所述过滤筒齿轮传动配合。
第十七技术方案是对第二至第十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设有搅拌桨,所述过水管转动时,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过滤筒内。
第十八技术方案是对第二至第九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集水杯的内壁与所述过滤筒的外壁的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其中另一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插接配合,从而形成所述转动限位配合;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筋的宽度。
第十九技术方案是对第五至第十二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过水管与所述集水口同轴设置;所述喷淋器还包括遮蔽盖,所述遮蔽盖设于所述过水管的外壁或所述喷淋臂的下方,所述遮蔽盖在所述过水管沿其轴线方向降至最低点时遮蔽所述集水口。
第二十技术方案是第十九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遮蔽盖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仅供水从所述清洗槽流至所述集水杯。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技术方案采取了两个彼此关联的关键技术手段以达成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掉落至过滤筒底壁,从而减少筒壁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的效果。第一个关键技术手段是将喷淋臂带动过水管在清洗过程中相对集水杯和水槽转动和/或轴向运动;第二个关键技术手段是建立过滤筒与过水管之间的传动连接关系,从而使过水管在清洗过程中的运动传导至过滤筒,使过滤筒在清洗过程中相对集水杯转动或轴向运动。由于集水杯内存储有水,过滤筒相对集水杯的运动必然导致过滤筒的筒壁与集水杯内存储的水产生摩擦,从而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得以从筒壁脱落,并掉落至过滤筒底,由此减少了筒壁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2、虽然第一技术方案概括得较为宽广,但本申请所批露的各个具体实施例能够很好地支持第一技术方案的概括范围。具体而言,第一技术方案的各个具体实施例能够达成如下技术效果:
(1)第二至第四技术方案所批露的传动连接关系实现了将过水管的转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效果。
第二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过滤筒与转动的过水管沿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的抵接轨迹抵接配合,可以将过水管的转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轴向往复运动。
第三技术方案中,第一凸起插接于立体环槽中,因此随着第一凸起的转动,当第一凸起转动至立体环槽的向下段时,第一凸起向上顶抵立体环槽,迫使其向上运动;当第一凸起转动至立体环槽的向上段时,第一凸起向下顶抵立体环槽,迫使其向下运动。
第四技术方案中,第一凸起向上抵接环形曲面,因此随着第一凸起的转动,当第一凸起转动至环形曲面的向下段时,第一凸起向上顶抵环形曲面,迫使其向上运动;当第一凸起转动至环形曲面的向上段时,过滤筒受自身重力和其内的残渣的重力的影响而下降,同样实现了沿过滤筒轴向的往复运动。
(2)第五至第九技术方案所批露的传动连接关系实现了将过水管的轴向运动和转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轴向运动和轴向往复运动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五至第九技术方案中,都进一步建立了过水管与供水座之间的轴向滑动配合关系。此时,水流从供水座向喷淋器供水时,由于水压的关系,喷淋器向上运动,直至过水管被供水座轴向限位,而在停止供水时,由于失去水压,喷淋器向下运动,直至相对供水座静止。因此,由于供水座与过水管建立了供水关系,同时供水座与过水管建立了滑动连接关系,使得过水管在开始供水时和结束供水时产生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而在喷淋清洗过程中,过水管始终受水压影响处于最高的位置。这就导致在第五和第九技术方案中,如果过滤筒与第一凸起的位置选择适宜的情况下,第一凸起随过水管的向上运动会带动过滤筒向上运动。第一凸起随过水管的向下运动会带动过滤筒向下运动或者过滤筒受自重和其内残渣的影响向下运动。由此,结合第三、第四技术方案的效果,第五至第九技术方案实现了过水管的轴向运动和转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轴向运动和轴向往复运动的效果。
(3)第十、第十一、第十三和第十四技术方案所批露的传动连接关系实现了将过水管的轴向运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轴向运动的效果。
第十、第十一技术方案将过水管配置为贯穿过滤筒,而第十三和第十四技术方案将过水管配置于过滤筒外。无论如何设置过水管与过滤筒的位置关系,如前所述,和第五至第九技术方案相同的是,第十、第十一、第十三和第十四技术方案都利用了过水管与供水座之间的轴向滑动配合关系,起到了过水管在供水时向上运动并在停水时向下运动的效果。同样的,通过过水管上第一凸起或凸缘与过滤筒之间的抵接或插接,使得过滤筒随着过水管的向上运动而向上运动,并随着过水管的向下运动而向下运动。
(4)第十二技术方案所批露的传动连接关系实现了将过水管的轴向运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转动的效果。
第十二技术方案同样利用了过水管与供水座之间的轴向滑动配合关系,起到了过水管在供水时向上运动并在停水时向下运动的效果,并且通过建立第一凸起与螺旋槽之间的插接关系,将过水管的轴向运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转动。
(5)第十五和第十六技术方案所批露的传动连接关系实现了将过水管的转动转化为过滤筒的转动的效果。
第十五技术方案将过水管配置为贯穿过滤筒,第十六技术方案将过水管配置于过滤筒外,两者通过止转配合或齿轮配合实现了将过水管的转动转换为过滤筒的转动的效果。
3、第六至第八技术方案通过在立体环槽的最低点设置向下延伸的让位槽,使过水管上的第一凸起得以退出立体环槽,从而使下次过水管向上运动时,得以向上冲击过滤筒,并在运动至让位槽后,使过滤筒向下运动突然停止,从而使过滤筒在有惯性作用的情况下运动状态突然转换,进一步提升了清理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的效果。
4、第十七技术方案中,过水管外壁设有搅拌桨,搅拌桨在清洗过程中搅拌过滤筒内的水,从而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脱落。
5、第十八技术方案中,由于限位槽的宽度大于限位筋的宽度,因此,过滤筒还能通过有限转动直至碰撞集水杯,从而使过滤筒发生有限转动,使过滤筒筒壁上的残渣更易脱落。
6、第十九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遮蔽盖,使过水管在停水后的向下运动至最低点时得以遮蔽集水口,从而隔离了集水杯和过滤筒与清洗槽之间的连通,可以防止过滤筒内的残渣在其后的干燥中或干燥后的置放过程中散发出的异味薰染清洗干净的碗碟。
7、第二十技术方案适用于从清洗槽进水的情况,清洗槽进水后通过单向阀进入集水杯,从而使得集水杯得以储水以开启循环泵。另一方面,由于单向阀防止气体从集水杯或过滤筒进入清洗槽,因此也能保证第十九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的达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集水杯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集水杯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过滤筒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过滤筒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喷淋器的正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过滤筒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三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集水杯的立体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过滤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三中喷淋器的立体图;
图17为实施例三中单向阀的形状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四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四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四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五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五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六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七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七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八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八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九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九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十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十中清洗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十一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十二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清洗装置10;
清洗槽1,集水口11;
集水杯2,集水腔21,排水管22,限位筋23,第三凸起24,第四凸起25;
过滤筒3,承渣部31,筒壁32,筒底33,限位槽34,上限位槽341,下限位槽342,连接部35,连接孔351,立体环槽352,环形曲面353,让位槽354,螺旋槽355,环形槽356,凹坑357,第六凸起36,提拉部37,齿部38;
喷淋器4,喷淋臂41,喷嘴411,过水管42,第一凸起421,凸缘422,搅拌桨423,密封圈槽424,第二凸起425,台阶部426,止转槽427,齿轮428,遮蔽盖43,单向阀431,密封圈44;
供水座5,供水通道51,凹槽52,卡爪53,止转筋54,第五凸起55。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清洗槽”是指用于容纳待清洗物,并且在其内对待清洗物实施清洗操作的任何物体,包括但不限于水槽式洗碗机的水槽,台式洗碗机的主体或内胆等。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集水杯”是指用于收集从清洗槽中排出的水并排出至循环泵进水端的任何物体。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过滤筒”是指用于将从清洗槽中通过集水口进入集水杯的液体与残渣分离的任何物体。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喷淋器”是指用于对被清洗物进行喷淋作业的装置,在本申请中,该喷淋器喷水时在清洗槽内转动。这样的转动可以是由于切向喷水的反作用力导致的,也可以是由驱动机构驱动的。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转动限位配合”是指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转动角度受限制,其包括止转配合和有限转动角度配合,其中,止转配合是指两者宏观上无法相对转动,有限转动角度配合是指两者宏观上可以有限转动角度转动,且转动角度小于360°。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立体环槽”或术语“环形曲面”是指该槽或该面具有三维尺寸,且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环形的闭合槽或闭合曲面。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是本申请第三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和第二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清洗槽1是水槽式洗碗机所在的水槽,当然,清洗槽1并不限于水槽式洗碗机的水槽,也可以是任何容纳待清洗物,并且在其内对待清洗物实施清洗操作的任何物体。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槽1的特点是在清洗槽1的顶部还设有顶盖,该顶盖与清洗槽1铰接连接,并可在开放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在顶盖位于关闭位置时,顶盖与清洗槽1共同围合形成清洗腔。清洗腔内可容纳被清洗物,一般地,为了取用方便,如现有技术,待清洗物(如碗碟)可以先放入碗篮中再置于清洗腔内。碗篮设有支脚,支脚支撑起碗篮的底部,并使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清洗槽1还设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出),用以从市政进水管道直接或间接地引入清洗水。清洗槽1的槽底如现有技术,设置有集水口11。本实施例中,集水口11位于清洗槽1的槽底中央,并且清洗槽1的槽底的上表面被配置得具有一定的倾角(该倾角图中未示出),使残渣和水更易向集水口11集中。
集水杯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集水杯2大致呈杯形,其杯底倾斜。其杯口处设置有外翻边,该外翻边有利于将集水杯2固接至清洗槽1的槽底的下表面。如图1和图2所示,集水杯2被固接至清洗槽1时,集水杯2的杯口与清洗槽1的集水口11密封对齐,使集水杯2通过集水口11与清洗槽1连通,以收集清洗槽1内的液体,并在水循环过程中送至循环泵,或在水循环结束后排出至排水管路。如图3和图4所示,集水杯2的杯体的内腔形成集水腔21。在集水杯2的倾斜杯底的最底部还斜向下延伸设有排水管22,排水管22与集水腔21连通。排水管22用于排出集水腔21内的水,本实施例中,其连接两条支路,其中第一支路与循环泵的进水端连接,第二支路通过排水阀连接排水管路。在每一次水循环过程中,排水管22连通第一支路,以对循环泵供水;在每一次水循环结束时,排水管22连通第二支路,以通过排水阀将水从集水腔21内排出至排水管路。本实施例中,集水杯2的杯壁内表面设有限位筋23。限位筋23设置的位置与排水管22的位置相对,限位筋23从集水杯2的杯口一直向下延伸至杯底。
本实施例中,供水座5与集水杯2连为一体,并位于集水杯2的杯底的中央。供水座5的进水端从集水杯2的杯底下表面向下延伸,并连接循环泵的出水端;供水座5的出水端从集水杯2的杯底上表面向上延伸,伸入集水杯2的集水腔21中。供水座5设有供水通道51,本实施例中,供水通道51为一沿垂直方向贯穿供水座5的通孔,该通孔下端开口于供水座5的进水端,而上端开口于供水座5的出水端。供水通道51的孔壁形成有凹槽52,凹槽52呈环形且水平设置。
过滤筒3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筒3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承渣部31、筒壁32、筒底33和连接部35。其中,筒壁32位于过滤筒3的中部,其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环状物体,在筒壁32上设有许多过滤孔。承渣部31具有上段和下段,其上段也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环状物体,且直径大于筒壁32的直径,其下段为一倒锥管状物体,其下段的上端与上段衔接,其下段的下端与筒壁32衔接;承渣部31的壁的壁厚与筒壁32的壁厚相等,其壁上也设有许多过滤孔。承渣部31的边缘还开设有上限位槽341,上限位槽341开口于承渣部31上段顶端,并向下延伸至下段,然后径向延伸。筒底33与筒壁32的下端衔接,其具有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其外部延伸出筒壁32外,呈圆环状且水平设置,并且筒底33外部的外径与承渣部31的外径相等。其内部位于筒壁32内,呈锥管状,并具有一通孔;筒底33的壁的壁厚与筒壁32的壁厚相等,其壁上也设有许多过滤孔。筒底33还开设有下限位槽342,下限位槽342开口于筒底33外部的外缘面,并径向延伸但没有延伸到筒壁32。下限位槽342与上限位槽341沿垂直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一起构成过滤筒3的限位槽34。限位槽34用于与集水杯2的限位筋23配合,以形成集水杯2与过滤筒3之间的转动限位配合。具体而言,安装完成后,过滤筒3位于集水杯2内的集水腔中,且过滤筒3的承渣部31上段的外缘与筒底33外部的外缘与集水杯2的内壁间隙配合,集水杯2的限位筋23始终插接于过滤筒3的上限位槽341和下限位槽342中。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下限位槽342和上限位槽341的宽度均大于集水杯2的限位筋23的宽度,由此过滤筒3还能够相对于集水杯2进行转动角度受限的转动。连接部35设置于筒底33内部的下方。连接部35整体呈圆柱形,其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351,连接孔351与筒底33内部的通孔对接连通,使过滤筒3从整体看是上下贯通的。如图6所示,连接孔351的孔壁设有立体环槽352。该立体环槽352如术语定义所示,是具有三维尺寸,且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环形的闭合槽,具体地,立体环槽352周向连续并具有高度差,同时其还具有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的特点。本实施例中,该立体环槽352像一个倾斜的环槽,因此其在转动方向上就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沿转动方向,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就形成下降段,从最低点到最高点就形成上升段。
喷淋器4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喷淋器4包括喷淋臂41、过水管42和密封圈44。其中,喷淋臂41由两根反向延伸的支臂构成,每个支臂的上表面具有若干喷嘴411,这些喷嘴411中至少部分其喷射方向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该喷嘴411至喷淋臂41的转动轴的连线间形成夹角,从而使得喷淋臂41在喷水时,受喷射反作用力作用而围绕喷淋臂41的转动轴旋转。喷淋臂41内形成有连通各喷嘴411的喷淋通道。本实施例中,过水管42与喷淋臂41连为一体,并位于喷淋臂41的下方且垂直设置,其轴线与喷淋臂41的转动轴线重合。过水管42内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与喷淋通道彼此连通,以使过水管42得以为喷淋臂41供水。过水管42中部的外壁上具有两个搅拌桨423,搅拌桨423在过水管42上的位置被配置为在过滤筒3相对过水管42上下运动时,搅拌桨423始终位于过滤筒3内。搅拌桨423下还沿径向凸设有第一凸起421。第一凸起421在本实施例中被配置为其顶点到过水管42的管壁的距离略大于过滤器3的连接孔351的孔径与过水管42的外径的差值。过水管42底部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槽424,用以安装密封圈44,密封圈槽424上方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凸起425。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底部的第二凸起425位于供水座5的凹槽52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立体环槽352中,而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中,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如下:
首先,用力提起喷淋器4,使过水管42上的第二凸起425退出供水座5上的凹槽52,并使过滤筒3上的限位槽34与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脱离插接关系;此时,喷淋器4和过滤筒3与其他部件分离;
其次,用力拔动过滤筒3,使其向远离喷淋臂41的方向运动,以使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分别通过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和第二凸起425,直至整个过滤筒3与喷淋器4分离,以便于对过滤筒3进行清洗。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其次,将喷淋器4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第二凸起425首先变形挤入连接孔351进入立体环槽352;
再次,继续用力向下推动喷淋器4,使第二凸起425退出立体环槽352挤入连接孔351中,并越过连接孔351进入供水通道51,直至停止于凹槽52中;
最后,上下拨动过滤筒3,使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进入立体环槽352,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先转动后沿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清洗槽1的集水口11流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使第一凸起421在立体环槽352中滑动抵接,其抵接轨迹相对过滤筒3而言与立体环槽352重合,即同样是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转动过程中,由于限位筋23与限位槽34的转动限位配合,先是被带动转动直至限位筋23碰抵限位槽34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再被迫沿轴向往复运动。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从立体环槽352的最高点沿下降段滑动至最低点时的第一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过滤筒3相对于集水杯2处于最高的位置。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从立体环槽3的最低点沿上升段滑动至最高点时的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过滤筒3相对集水杯2处于最低位置,由此,过滤筒3随着过水管42的转动不断上下往复运动。
由以上介绍可知,由于过滤筒3与过水管42间建立了抵接轨迹相对过滤筒3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的抵接配合关系,并又与集水杯2建立了转动限位配合关系,因此过滤筒3随着过水管42的转动,而相对集水杯2先水平转动,再沿轴向上下往复运动,直至循环泵停止泵水。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由于过滤筒3在集水杯2内先水平转动,再沿轴向上下往复运动,因此过滤筒3的筒壁32与集水杯2内存储的水产生摩擦,并且此时,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也在过滤筒3内不断搅拌,因此,过滤筒3的筒壁32上的残渣得以不断从筒壁32上的过滤孔脱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筒壁32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本申请第四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第一和第二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8和图9,图8和图9示出了实施例二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槽1、集水杯2、喷淋器4和供水座5的结构和形状均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一中的过滤筒3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51的孔壁无立体环槽352,而是在连接部35的底面形成围绕连接孔351的环形曲面353。该环形曲面353如术语定义所示,是具有三维尺寸,且在其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环形的闭合面,具体地,环形曲面353周向连续并具有高度差,同时还具有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的特点。本实施例中,环形曲面353包括一水平段、上升段和下降段,其中,水平段处于最高的位置,沿转动方向从水平段至最低点形成下降段,从最低点到水平段就形成上升段。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底部的第二凸起425位于供水座5的凹槽52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环形曲面353的下方,并向上顶抵环形曲面353,而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中,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与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其次,将喷淋器4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第二凸起425首先变形挤入连接孔351,并越过连接孔351进入供水通道51,直至停止于凹槽52中;
最后,向上提拔过滤筒3,使过滤筒3的环形曲面353位于第一凸起421之上后再放下过滤筒3,使第一凸起421向上顶抵环形曲面353。
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先转动后沿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如图8和图9所示: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水,水从清洗槽1的集水口11流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使第一凸起421沿环形曲面353抵接,其抵接轨迹相对过滤筒3而言与环形曲面353重合,即同样是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转动过程中,先是第一凸起421沿环形曲面353的水平段转动,此时不带动过滤筒3运动;直至第一凸起421顶抵环形曲面353的下降段时,由于限位筋23与限位槽34的转动限位配合,过滤筒3被带动转动直至限位筋23碰抵限位槽34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再被迫沿轴向往复运动。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相对集水杯2从环形曲面353的最低点沿上升段滑动至水平段时的第一状态如图8所示,此时,过滤筒3由于自重和其内的残渣的重量作用向下运动至最低位置。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沿环形曲面353的水平段滑动时不运动,保持在最低位置。过滤筒3在第一凸起421沿环形曲面353的下降段滑动至最低点时的第二状态如图9所示,此时,过滤筒3被第一凸起421向上顶抵至最高位置。由此过滤筒3随着过水管42的转动,不断上下往复运动。
由以上介绍可知,由于过滤筒3与过水管42间建立了抵接轨迹相对过滤筒3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的抵接配合关系,并又与集水杯2建立了转动限位配合关系,过滤筒3随着过水管42的转动,而相对集水杯2先水平转动,再沿轴向上下往复运动,直至循环泵停止泵水。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实施例二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本申请第五至第八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和第二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11至图13,图11至图13示出了实施例三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和供水座5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和供水座5与实施例一中的集水杯2和供水座5不同点在于:首先,本实施例中与集水杯2连为一体的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无凹槽52,而是在供水座5的出水端形成沿周向分布的若干卡爪53,每个卡爪53沿径向向供水通道51内延伸。其次,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内壁上还设有第三凸起24,第三凸起24用于限制过滤筒3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一中的过滤筒3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51的孔壁还设有让位槽354,让位槽354从立体环槽352的最低点向下倾斜延伸,直至开口于连接部35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与实施例一中的喷淋器4不同点在于:首先,在喷淋臂41下方,并且围绕过水管42的外壁还设有遮蔽盖43,用于在过水管42沿其轴线方向下降至最低点时遮蔽集水口11,以避免过滤筒内的残渣在其后的干燥中或干燥后的置放过程中散发出的异味薰染清洗干净的碗碟。本实施例中,遮蔽盖43还设有单向阀431。单向阀431如图16所示贯穿遮蔽盖43的上下表面,其仅供水从清洗槽1流至集水杯2,而无法使集水杯2内的气体扩散至清洗槽1。单向阀431的具体形状如图17所示为本领域常用的鸭嘴型单向阀,其较大的开口位于上方,其较小的开口位于下方,因此使水能够从上至下单向流动。该单向阀431的材质为硅胶。其次,如图16所示,在过水管42的底端,不再设有第二凸起425,而是形成向外凸设的台阶部426,台阶部426的外径应比连接孔351的直径略小,使台阶部426得以通过连接孔351。台阶部426的外壁上开设有密封圈槽424,用以安装密封圈44。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53之下的供水通道51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连接完成后过滤筒3的位置可以如图11所示,当过滤筒3的筒底33顶抵集水杯2的第三凸起24上时,过滤筒3处于最低位置,同时,喷淋器4处于最低位置时,的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此时第一凸起421正位于让位槽354在连接部35的底面的开口处;过滤筒3的位置也可以是过滤筒3的连接部35的底面座在第一凸起421之上。另外,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和遮蔽盖43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的轴线还与集水口11的轴线重合。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2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中,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如下:
首先,用力提起喷淋器4,使过水管42上的台阶部426退出供水座5上的卡爪53,并使过滤筒3上的限位槽43与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脱离插接关系;此时,喷淋器4和过滤筒3与其他部件分离;
其次,用力拔动过滤筒3,使其向远离喷淋臂41的方向运动,以使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分别通过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和台阶部426,直至整个过滤筒3与喷淋器4分离,以便于对过滤筒3进行清洗。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其次,将喷淋器4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使台阶部426穿过连接孔351并挤压卡爪53,待卡爪53弹性变形后,让台阶部426整体落入卡爪52之下的供水通道51中;
最后,向上提拉过滤筒3,使第一凸起421位于连接部35的下表面之下,或者使第一凸起421位于让位槽354中,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经历上升、转动、轴向往复运动和下降的过程如图11至图13所示。
图11示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对于喷淋器4来说,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并使整个喷淋器4以及第一凸起421均处于最低位置;而对于过滤筒3来说,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如图11所示,过滤筒3座在第三凸起24上处于最低位置,此时第一凸起421位于让位槽354的开口处,第二种可能,则是过滤筒3的连接部35的底面座在第一凸起421之上,此时过滤筒3的位置略高于第一种可能时的位置;接下来,为了更完整地表述该过程,我们假定在安装完喷淋器4后,过滤筒3与喷淋器4的相对位置处于第二种可能。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遮蔽盖43的单向阀431进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直至台阶部426的上端面顶抵卡爪53的底部,由于第一凸起421顶抵连接部35的底面,因此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上升,接着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此时,第一凸起421在连接部35的底面滑动,直至对准让位槽354在连接部35的底面的开口,过滤筒3由于没有第一凸起421的支撑而下落,使第一凸起421进入让位槽354中;第一凸起421接着转动,并通过顶抵倾斜的让位槽354迫使过滤筒3有限转动直至限位筋23碰抵限位槽34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直至第一凸起421进入立体环槽352的最低点的位置,使过滤筒3进入如图12所示的第二状态。从第二状态开始,过滤筒3又如实施例一所介绍的,由于第一凸起421与立体环槽352的相互作用而进行轴向的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当第一凸起421处于立体环槽352的最低点时(第二状态,如图12所示),过滤筒3的位置较高,当第一凸起421处于立体环槽352的最高点时(第三状态,如图13所示),过滤筒3的位置较低,过滤筒3的往复运动将随着喷淋臂41的转动持续进行,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由于失去水压开始下落,第一凸起421先落入立体环槽352的最低点,再落至让位槽354中,此时,过滤筒3失去第一凸起421的支撑与喷淋器4一起下落,直至回到如图11所示的第一状态,此时过滤筒3由第三凸起24支撑,而喷淋器4由集水孔11的孔壁支撑,都降落至最低点。此后的水循环中,第一凸起421由于不再顶抵于连接部35的底面,而是处于让位槽427的开口处,因此在循环泵泵水时,先上升至立体环槽421的最低点,再带着过滤筒3一起上升,直至喷淋臂41转动驱使过滤筒进入轴向往复运动过程,其后的过程即与前述的第一次水循环相应阶段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由以上介绍可知,由于过滤筒3与过水管42间建立了抵接轨迹相对过滤筒3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的抵接配合关系,并又与集水杯2建立了转动限位配合关系,还通过让位槽354与过水管42建立了基本处于轴向(让位槽354略微倾斜)的滑动配合关系,因此过滤筒3随着过水管42的轴向运动和转动,经历了上升、转动、轴向往复运动和下降的过程。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由于过滤筒3相对集水杯2先上升、再转动、再轴向往复运动最后下降,因此过滤筒3的筒壁32与集水杯2内存储的水产生摩擦,并且此时,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也在过滤筒3内不断搅拌,因此,过滤筒3的筒壁32上的残渣得以不断从筒壁32上的过滤孔脱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筒壁32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本申请第九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和第二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18至图20,图18至图20示出了实施例四中的清洗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槽1、集水杯2、喷淋器4和供水座5与实施例三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而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二中的过滤筒3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如图18所示,当过滤筒3的筒底33顶抵集水杯2的第三凸起24上时,过滤筒3处于最低位置,同时,喷淋器4处于最低位置时,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此时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环形曲面353之下。另外,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和遮蔽盖43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的轴线与集水口11的轴线重合。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2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与实施例三中的相关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43中;
其次,将喷淋器4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使台阶部426穿过连接孔351;继续下压喷淋器4,使台阶部426挤压卡爪53,在卡爪53弹性变形后,台阶部426整体落入卡爪53之下的供水通道51中,同时第一凸起421也挤出连接孔351位于环形曲面353之下,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经历上升、转动、轴向往复运动和下降的过程如图18至图20所示。
图18示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使整个喷淋器4以及第一凸起421均处于最低位置;而过滤筒3座落于第三凸起24上,也处于最低的位置。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遮蔽盖43的单向阀431进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使第一凸起421顶抵至连接部35的环形曲面353的水平段上,并带动过滤筒3上升,直至台阶部426的上端面顶抵卡爪53的底部,进入如图19所示的第二状态。接着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此时,第一凸起421在连接部35的环形曲面353的水平段滑动,直至到达下降段,随着第一凸起421的转动,过滤筒3有限转动直至限位筋23碰抵限位槽34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再被迫沿轴向向上运动,直至第一凸起421到达环形曲面353的最低点,即如图20所示的第三状态,此时,过滤筒3处于最高位置。接着第一凸起421继续在上升段滑动,使过滤筒3由于自重和其内的残渣的重量回落,直至到达水平段时,重回第二状态(如图19所示)。在喷淋臂41转动过程中,过滤筒3沿轴向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间反复运动。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由于失去水压开始下落,同时过滤筒3也开始下落,直至过滤筒3座落于第三凸起24上,喷淋器4继续下落,直至回到如图18所示第一状态。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是本申请第十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21至图22,图21至图22示出了实施例五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喷淋器4和供水座5与实施例三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如图21所示,其与实施例三中的集水杯2不同之处在于其在集水杯2的内壁上未设置第三凸起24。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如图21所示,其与实施例一中的过滤筒3不同之处在于其在连接孔351的孔壁上未设置立体环槽352,而代之以设置了环形槽356,环形槽356如图21所示呈水平设置。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的供水通道51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环形槽356中。另外,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和遮蔽盖43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的轴线与集水口11的轴线重合。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与实施例三中的相关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以承渣部31朝向喷淋臂41的姿态相对喷淋器4轴向运动,先使喷淋器4的台阶部426通过连接孔351,再将第一凸起421挤入连接孔351中直至进入环形槽356;
其次,将喷淋器4连带过滤筒3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中,使台阶部426整体落入供水通道51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先上升再转动最后下降的过程如图20至图21所示。
图20示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使整个喷淋器4和过滤筒3均处于最低位置。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遮蔽盖43的单向阀431进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由于第一凸起421顶抵环形槽356,带动过滤筒3向上运动至图21所示的最高位置。接着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此时,第一凸起421在环形槽356内转动,受摩擦力的影响,过滤筒3有限转动直至限位筋23碰抵限位槽34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之后,喷淋臂41的转动不会带动过滤筒3动作,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由于失去水压开始下落,同时带动过滤筒3下落,返回如图20所示的第一状态。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过滤筒3相对集水杯2在泵水时先上升再转动并在停水时下降。需要注意,每次水循环中,停水时是过滤孔堵塞最严重的时候,因此,每次停水时过滤筒3下降,均有助于将本次水循环中堵塞于过滤孔中的残渣从筒壁32上剥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下次水循环中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当然,在喷淋臂41转动过程中,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也在过滤筒3内不断搅拌,也有助于过滤筒3的筒壁32上的残渣不断从筒壁32上的过滤孔脱落,因此也减少了筒壁32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也是本申请第十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23,图23示出了实施例六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如图23所示,其与实施例三中的集水杯2不同之处在于,供水座5并不处于集水杯2的中央,而是偏向带有限位筋23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如图23所示,其与实施例三中的过滤筒3不同之处在于,在其筒壁32的一侧设有第六凸起36,第六凸起36设置的位置与限位槽34的位置相应;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未设置连接部35,而且筒底33上的通孔也不在中央,而是偏向带有第六凸起36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如图23所示,其与实施例三中的喷淋器4不同之处在于,在其过水管42上无搅拌桨423,且替代第一凸起421的,本实施例中的过水管42上设有凸缘422,凸缘422大致呈环状。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也未设置遮蔽盖43。
本实施例中,筒底33的通孔孔径应略大于喷淋器4的台阶部426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的供水通道51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的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凸缘422位于过滤筒3的第六凸起36的下方。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23的限位槽34中。
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如下:
首先,用力提起喷淋器4,使过水管42上的台阶部426退出供水座5上的卡爪53,并使过滤筒3上的限位槽43与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脱离插接关系;此时,喷淋器4和过滤筒3与其他部件分离;
其次,用力拔动过滤筒3,使其向远离喷淋臂41的方向运动,以使过滤筒3的第六凸起36越过过水管42上的凸缘422和台阶部426,直至整个过滤筒3与喷淋器4分离,以便于对过滤筒3进行清洗。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
其次,将喷淋器4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使台阶部426穿过筒底33的通孔并挤压卡爪53,使卡爪53弹性变形后,让台阶部426整体落入供水通道51中;
最后,将过水管42上的凸缘422挤入过滤筒3的第六凸起36之下,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经历上升、转动和下降的过程如图23所示。
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直至台阶部426的上端面顶抵卡爪53的底部,此过程中,凸缘422先向上运动直至顶抵第六凸起36的底面,再向上顶起过滤筒3,使过滤筒3到达如图23所示的最高位置;此时,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由于凸缘422与第六凸起36之间的摩擦作用,过滤筒3有限转动直至限位筋23碰抵限位槽34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后停止运动;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下降,过滤筒3失去支撑在自重和其内残渣重力作用下也下降,直至抵靠于集水杯上的第三凸起24上;而喷淋器4继续下降,直至喷淋臂41碰抵清洗槽1的槽底。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过滤筒3相对集水杯2在泵水时先上升再转动并在停水时下降。由于停水时过滤筒3下降,有助于将本次水循环中堵塞于过滤孔中的残渣从筒壁32上剥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下次水循环中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是本申请第十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24和图25,图24示出了实施例七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过滤筒3与实施例五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与实施例五中的集水杯2不同之处在于,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下部径向设置有止转筋54。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筋23的宽度也与过滤筒3的限位槽34宽度匹配。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与实施例五中的喷淋器4不同之处在于,过水管42与喷淋臂41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具体地,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喷淋臂41在进水口处垂直设有延伸管,延伸管的外壁设有若干第七凸起;而本实施例中,过水管42与遮蔽盖43连为一体,过水管42的顶部开口,在对应遮蔽盖43的位置,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内设有供第七凸起插入的环槽;喷淋臂41与过水管42连接完成时,延伸管伸入过水管42顶部的开口中,并且第七凸起插入环槽,使得喷淋臂41与过水管42得以建立转动连接关系和第二轴向限位关系。另外,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的外壁在密封圈槽424的下方还设有与止转筋54插接配合的止转槽427。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的供水通道51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同时,供水座5的止转筋54插入过水管42上的止转槽427中。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环形槽356中。另外,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和遮蔽盖43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的轴线与集水口11的轴线重合。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23的限位槽34中。
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与实施例五中的相关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以承渣部31朝向喷淋臂41的姿态相对喷淋器4轴向运动,先使喷淋器4的台阶部426通过连接孔351,再将第一凸起421挤入连接孔351中直至进入环形槽356;
其次,将喷淋器4连带过滤筒3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中,使台阶部426整体落入供水通道51中,止转筋54进入止转槽427中,并使集水杯2上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3的限位槽34中,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先上升最后下降的过程如图24至图25所示。
图24示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使整个喷淋器4和过滤筒3均处于最低位置。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遮蔽盖43的单向阀431进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第一凸起421顶抵环形槽356,带动过滤筒3向上运动至图25所示的最高位置。接着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相对过水管42转动,此过程中,过水管42和过滤筒3均保持不动,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由于失去水压开始下落,同时带动过滤筒3下落,返回如图24所示的第一状态。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过滤筒3相对集水杯2在泵水时先上升并在停水时下降。每次停水时过滤筒3下降,均有助于将本次水循环中堵塞于过滤孔中的残渣从筒壁32上剥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下次水循环中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当然,在喷淋臂41转动过程中,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也在过滤筒3内不断搅拌,也有助于过滤筒3的筒壁32上的残渣不断从筒壁32上的过滤孔脱落,因此也减少了筒壁32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是本申请第十二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26和图27。图26示出了实施例七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喷淋器4和供水座5与实施例七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与实施例七中的集水杯2不同之处在于,首先集水杯2上不再设有限位筋23,其次,集水杯2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第四凸起25和第三凸起24,其中第四凸起25用于限制过滤筒3向上运动,第三凸起24用于限制过滤筒3向下运动。两者之间的间隔与过滤筒3的筒底33的壁厚匹配,用于供筒底33的外缘插入。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七中的过滤筒3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过滤筒3不再设有限位槽34,其次,过滤筒3的连接部35的连接孔351孔壁上不再设有环形槽356,而是设有螺旋槽355。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的供水通道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同时,供水座5的止转筋54插入过水管42上的止转槽427中。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螺旋槽355中。另外,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和遮蔽盖43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的轴线与集水口11的轴线重合。过滤筒3的筒底33的外缘插入第三凸起24和第四凸起25之间的间隔中,形成第三轴向限位结构。
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与实施例七中的相关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内,并使筒底33的外缘挤入第三凸起24和第四凸起25之间的间隔中;
其次,将连接好的喷淋器4以止转槽427所在一端朝向集水口11的姿态向下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直至台阶部426越过连接孔351,并挤压卡爪53直至进入供水通道中,转动过水管4并继续下压,使止转筋54插入止转槽427中;
最后,继续向下推动喷淋器4,使第一凸起421进入螺旋槽355,并使台阶部426整体落入供水通道51中,从而完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转动的过程如图26至图27所示。
图26示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遮蔽盖43遮蔽集水口11,使整个喷淋器4处于最低位置。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遮蔽盖43的单向阀431进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第一凸起421在螺旋槽355中滑动,由于过滤筒3轴向限位,迫使过滤筒3转动,直至过水管42上升至如图27的第二状态,此时喷淋器4位于最高位置;接着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相对过水管42转动,此过程中,过水管42和过滤筒3均保持不动;直至循环泵停水,过水管4失去水压支撑向下运动,通过第一凸起421与螺旋槽355的配合,带动过滤筒4反向转动,直至过水管42下降至如图26所示的第一状态。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由于过滤筒3相对集水杯2在泵水时转动,并在停水时反向转动。由于每次停水时过滤筒3反向转动,均有助于将本次水循环中堵塞于过滤孔中的残渣从筒壁32上剥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下次水循环中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当然,在喷淋臂41转动过程中,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也在过滤筒3内不断搅拌,也有助于过滤筒3的筒壁32上的残渣不断从筒壁32上的过滤孔脱落,因此也减少了筒壁32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是本申请第十三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28和图29,图28示出了实施例九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与实施例六中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和供水座5与实施例六中的集水杯2和供水座5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供水座5不再设置于集水腔21的底部,而是设置于集水腔21外。本实施例中的供水座5仍与集水杯连为一体,供水座5设有一个供水通道51,供水通道51设有向上开口的垂直通道,该垂直通道的开口与集水腔21的开口均位于集水口11内。垂直通道上还设有第五凸起55。本实施例中,供水座5设置于远离集水杯2的限位筋23的方向上。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六中的过滤筒3不同之处在于,过滤筒3在承渣部31之上还设有提拉部37,提拉部37大致呈垂直设置的环形,其壁厚与承渣部31的壁厚相同,其其底部与承渣部31相衔接,其上设有若干供水通过的孔。在提拉部37上设置有第六凸起36。本实施例中,第六凸起36设置于远离限位槽34的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的筒底33未设置通孔。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4的宽度与限位筋23的宽度匹配,两者间止转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与实施例六中的喷淋器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过水管42明显比实施例六中的过水管42短。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的垂直通道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垂直通道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伸出垂直通道的开口和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上的凸缘422位于过滤筒3的第六凸起36的下方。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2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将喷淋器4连接至供水座5的方法为:将喷淋器4设置密封圈槽44的一端向下压入垂直通道的开口,直至台阶部426完全位于卡爪53以下的垂直通道内即可。
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方法为,将喷淋臂41转动到不在过滤筒上方的位置,再提拉过滤筒3的提拉部37使其与集水杯2分离即可。
将过滤筒3连接至集水杯2的方法为上述拆下的方法的相反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经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如图28和图29所示:
图28所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喷淋器4座落于第五凸起55上,过滤筒3座落于第三凸起24上,两者都处于最低的位置。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直至台阶部426的上端面顶抵卡爪53的底部,此过程中,凸缘422向上顶起过滤筒3,使过滤筒3到达如图29所示的最高位置(即第二状态);此时,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而过滤筒3停止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状态下,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的最上端仍位于与集水口11平齐或更低的位置;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下降,过滤筒3失去支撑在自重和其内残渣重力作用下也下降,直至抵靠于集水杯上的第三凸起24上且喷淋器4抵靠于第五凸起55上,回复到图28所示的第一状态。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六的相同,在此不于赘述。
实施例十
实施例十是本申请第十四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30和图31,图30示出了实施例十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其中,清洗槽1与实施例七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过滤筒3与实施例九中的过滤筒3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与实施例七中的集水杯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供水座5不再设置于集水腔21的底部,而是设置于集水腔21外。本实施例中的供水座5仍与集水杯连为一体,供水座5设有一个供水通道51,供水通道51设有向上开口的垂直通道,该垂直通道的开口与集水腔21的开口均位于集水口11内。本实施例中,供水座5设置于远离集水杯2的限位筋23的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凸起24,用于限制过滤筒3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与实施例七中的喷淋器4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2未设置遮蔽盖43,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过水管42明显比实施例六中的过水管42短,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过水管42外壁未设置搅拌桨423。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421位于于止转槽427上方。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台阶部426位于供水座5的卡爪2之下的垂直通道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垂直通道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同时,供水座5的止转筋54插入过水管42上的止转槽427中。过水管42还伸出垂直通道的开口和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第六凸起36的下方。集水杯2的限位筋23插入过滤筒23的限位槽34中。
本实施例将喷淋器4连接至供水座5的方法为:将喷淋器4设置密封圈槽44的一端向下压入垂直通道的开口,直至台阶部426完全位于卡爪53以下的垂直通道内,且止转筋54插入止转槽427中。
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筒拆下和安装的方法与实施例九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经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如图30和图31所示。
图30所示的第一状态是循环泵未泵水时的状态,此时,喷淋器4的止转槽427的顶端座落于止转筋54之上,过滤筒3座落于第三凸起24上,两者都处于最低的位置。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压作用于喷淋臂41,使得喷淋臂41带动过水管42向上运动直至台阶部426的上端面顶抵卡爪53的底部,此过程中,第一凸起421向上顶起过滤筒3,使过滤筒3到达如图31所示的最高位置(即第二状态);此时,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相对过水管42转动,而过水管42与过滤筒3均不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状态下,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的最上端仍位于与集水口11平齐或更低的位置;直至循环泵停水,喷淋器4下降,过滤筒3失去支撑在自重和其内残渣重力作用下也下降,直至抵靠于集水杯上的第三凸起24上且喷淋器4抵靠于止转筋54上,回复到图30所示的第一状态。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九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实施例十一是本申请第十五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本申请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32。图32示出了实施例十一中的清洗装置10。如图3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槽1、喷淋器4和供水座5均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与实施例一中的集水杯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不再设有限位筋23。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一中的过滤筒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的连接部35不设有立体环槽352,而是在连接孔351的孔壁开设有与第一凸起421匹配的凹坑357。本实施例中,凹坑357还开口于连接部35的底面。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不再设有限位槽34。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底部的第二凸起425位于供水座5的凹槽52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贯穿过滤筒3,具体地,过水管42穿过过滤筒3上的连接孔351以及筒底33的通孔,同时,过水管42上的第一凸起421位于过滤筒3的凹坑357中使过水管42与过滤筒3形成止转连接,而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位于过滤筒3的承渣部31、筒壁32和筒底33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过水管42还通过集水杯2的杯口以及清洗槽1的集水口11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
本实施例中,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过滤筒3置入集水杯2中。
其次,将喷淋器4以带密封圈44的一端朝下的姿态插入过滤筒3的连接孔351中,并使第二凸起425和第一凸起421先后通过连接孔351;
再次,继续用力向下推动喷淋器4,使第二凸起425进入供水通道51,直至停止于凹槽52中;
最后,转动过滤筒3,使凹坑357与第一凸起421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转动的过程如图32所示: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清洗槽1的集水口11流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同时,由于第一凸起421与凹坑357插接配合形成止转连接,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一起转动,直至循环泵停水。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由于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在集水杯2内转动,因此过滤筒3的筒壁32与集水杯2内存储的水产生摩擦,并且此时,过水管42上的搅拌桨423也在过滤筒3内不断搅拌,因此,过滤筒3的筒壁32上的残渣得以不断从筒壁32上的过滤孔脱落,并掉落至过滤筒3的筒底33上,由此减少了筒壁32上的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十二
实施例十二是本申请第十六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当然也是第一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
参见图33,图33示出了实施例十二中清洗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的清洗装置10包括清洗槽1、集水杯2、过滤筒3、喷淋器4和供水座5,而在图中未示出的,清洗装置10还如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循环泵等部件。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槽1如图33所示,其槽底不仅开设有集水口11,还开设有供水连接口。
本实施例中的集水杯2与清洗槽1固接于集水口11,其集水腔正对集水口11,集水杯2的底部倾斜设置,并开设有排水口22。
本实施例中的供水座5与集水杯2分体设置,其与清洗槽1固接,供水通道51开口于所述供水连接口。供水通道51内还设有凹槽52。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筒3与实施例十中的过滤筒3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过滤筒3的提拉部37顶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齿部38。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器4与实施例一中的喷淋器4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喷淋器4不设有搅拌桨,并在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齿轮428,但未设第一凸起421。
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连接完成后,过水管42的底部的第二凸起425位于供水座5的凹槽52中。密封圈44位于过水管42的密封圈槽424中,并顶抵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的孔壁,实现供水座5的供水通道51与过水管42的过水通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使供水座5得以为过水管42供水。过水管42还通过供水连接口伸入清洗腔中,并使喷淋臂41位于由碗篮的底部下表面与清洗槽1的槽底上表面形成的空间中。过水管42上的齿轮428位于清洗腔内,且与过滤筒3的齿部38啮合。
将喷淋器4安装至供水座5的方法为:将喷淋器4设置密封圈槽44的一端向下压入供水通道51,直至第二凸起425卡入凹槽52。
清洗完成后,将过滤筒3拆下的方法为先将喷淋器4从供水座5上拔出,再提拉过滤筒3的提拉部37使其与集水杯2分离即可。
将过滤筒3和喷淋器4连接至其他部件的方法是拆下的方法的相反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10在清洗过程中,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转动的过程如图33所示:
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清洗槽1进入,水从清洗槽1的集水口11流入集水杯2中。清洗装置10控制水从排水管22的第一支路流至循环泵,循环泵开始泵水后,水从喷淋臂41的喷嘴411喷出,受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力作用,喷淋臂41带动与其连为一体的过水管42绕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同时,由于齿部38与齿轮428啮合,过水管42带动过滤筒3一起转动,直至循环泵停水。上述运动过程将在每一个水循环重复,直至清洗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十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均设置水从清洗槽1引入,但水引入的方式并不限于此种方式,水可以引入集水腔21,也可以直接引入供水座5,并不影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技术效果。另外,虽然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所有喷淋臂41均为自驱动喷淋臂,但喷淋臂41的转动动力并不限来源于自驱动,而可以是任何一种外力驱动方式,例如电机驱动,此时,在有些技术方案中,本领域并不难想见电机如何驱动过水管42转动,同时又允许过水管42相对供水座5轴向滑动,即只要过水管42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建立滑动过程中的止转连接关系,过水管42即可带动喷淋臂41转动。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20)

1.一种清洗装置(10),其包括:
清洗槽(1),其底部设有集水口(11);
集水杯(2),其与所述清洗槽(1)固接,并通过所述集水口(11)连通所述清洗槽(1);
过滤筒(3),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集水杯(2)内;
喷淋器(4),其包括彼此连接的喷淋臂(41)和过水管(42),所述过水管(42)伸入所述清洗槽(1)并为所述喷淋臂(41)供水,所述喷淋臂(41)喷水时相对所述清洗槽(1)绕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转动;
供水座(5),其与所述清洗槽(1)或集水杯(2)固接,其还与所述过水管(42)连接并为所述过水管(42)供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臂(41)在转动时带动所述过水管(42)转动和/或在进水和停水时带动所述过水管(42)轴向运动;
所述过水管(42)还与所述过滤筒(3)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过滤筒(3)转动和/或轴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座(5)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2)内;
所述过滤筒(3)与所述集水杯(2)转动限位配合;
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喷淋臂(41)固接,其还贯穿所述过滤筒(3);所述过水管(42)在转动时与所述过滤筒(3)抵接配合,抵接轨迹相对所述过滤筒(3)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筒(3)的筒底设有连接部(35),所述连接部(35)设有连接孔(351)供所述过水管(42)贯穿,所述连接孔(351)的孔壁设有立体环槽(352);所述立体环槽(352)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
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立体环槽(352)插接配合的第一凸起(42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筒(3)的筒底设有连接部(35),所述连接部(35)设有连接孔(351)供所述过水管(42)贯穿,所述连接部(35)的底面围绕所述连接孔(351)设有环形曲面(353);所述环形曲面(353)周向连续、具有高度差且无迎向转动方向的垂直段;
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环形曲面(353)抵接配合的第一凸起(42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42)还与所述供水座(5)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以避免所述过水管(42)受水压冲击脱离所述供水座(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51)的孔壁还设有让位槽(354),所述让位槽(354)从所述立体环槽(352)的最低点向下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354)开口于所述连接部(35)的底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354)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42)还与所述供水座(5)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以避免所述过水管(42)受水压冲击脱离所述供水座(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座(5)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2)内;
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转动连接且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配合,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喷淋臂(41)固接,其还贯穿所述过滤筒(3);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421)或凸缘(422),所述第一凸起(421)或凸缘(422)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3)或与所述过滤筒(3)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过水管(42)带动所述过滤筒(3)向上运动或上下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座(5)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2)内;
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止转配合并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还与所述喷淋臂(41)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还贯穿所述过滤筒(3);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421),所述第一凸起(421)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3)或与所述过滤筒(3)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过水管(42)带动所述过滤筒(3)向上运动或上下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座(5)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2)内;
所述过滤筒(3)与所述集水杯(2)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滤筒(3)的筒底设有连接部(35),所述连接部(35)设有连接孔(351)供所述过水管(42)贯穿,所述连接孔(351)的孔壁设有螺旋槽(355);
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止转配合并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喷淋臂(41)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贯穿所述过滤筒(3);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螺旋槽(355)插接配合的第一凸起(421)。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42)位于所述过滤筒(3)外;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转动连接且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配合,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还与所述喷淋臂(41)固接;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凸缘(422),所述凸缘(422)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3)或与所述过滤筒(3)插接配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42)位于所述过滤筒(3)外;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止转配合并沿所述过水管(42)的轴线滑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一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还与所述喷淋臂(41)转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421),所述第一凸起(421)向上顶抵所述过滤筒(3)或与所述过滤筒(3)插接配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座(5)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水杯(2)内;
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喷淋臂(41)固接,其还贯穿所述过滤筒(3),并与所述过滤筒(3)止转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42)位于所述过滤筒(3)外;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供水座(5)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喷淋臂(41)固接;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过滤筒(3)齿轮传动配合。
17.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设有搅拌桨(423),所述过水管(42)转动时,所述搅拌桨(423)位于所述过滤筒(3)内。
18.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2)的内壁与所述过滤筒(3)的外壁的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34),其中另一设有限位筋(23),所述限位筋(23)与所述限位槽(34)插接配合,从而形成所述转动限位配合;所述限位槽(34)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筋(23)的宽度。
19.如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水管(42)与所述集水口(11)同轴设置;
所述喷淋器(4)还包括遮蔽盖(43),所述遮蔽盖(43)设于所述过水管(42)的外壁或所述喷淋臂(41)的下方,所述遮蔽盖(43)在所述过水管(42)沿其轴线方向降至最低点时遮蔽所述集水口(1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盖(43)设有单向阀(431),所述单向阀仅供水从所述清洗槽(1)流至所述集水杯(2)。
CN202010425208.3A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清洗装置 Active CN111557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208.3A CN111557627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208.3A CN111557627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7627A true CN111557627A (zh) 2020-08-21
CN111557627B CN111557627B (zh) 2022-09-06

Family

ID=7206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5208.3A Active CN111557627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76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86266U (zh) * 2015-12-08 2016-06-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碎渣及自清洁过滤系统及其洗碗机
CN105996937A (zh) * 2016-07-14 2016-10-12 宁波金凌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排水功能的开放式水槽洗碗机水泵总成
EP3257821A1 (de) * 2016-06-13 2017-12-20 Peter Fuchs Mobile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abwasser aus einer fassadenreinigung
CN108514395A (zh) * 2018-04-04 2018-09-1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碗机及其过滤系统
CN108577758A (zh) * 2018-04-04 2018-09-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碗机及其过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86266U (zh) * 2015-12-08 2016-06-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碎渣及自清洁过滤系统及其洗碗机
EP3257821A1 (de) * 2016-06-13 2017-12-20 Peter Fuchs Mobile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abwasser aus einer fassadenreinigung
CN105996937A (zh) * 2016-07-14 2016-10-12 宁波金凌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排水功能的开放式水槽洗碗机水泵总成
CN108514395A (zh) * 2018-04-04 2018-09-1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碗机及其过滤系统
CN108577758A (zh) * 2018-04-04 2018-09-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碗机及其过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7627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71507A (en) Dishwasher filter flushing system
CA1203392A (en) Agitator mounted dispenser and shower spray device for automatic washer
KR100459199B1 (ko) 식기세척기 상하단 분리세척장치
CN212698780U (zh) 一种洗碗机
CN111557627B (zh) 一种清洗装置
CN212698781U (zh) 一种防堵塞喷淋器和防堵塞清洗装置
CN21328584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449600A (zh) 一种防堵塞喷淋器和防堵塞清洗装置
CN209789786U (zh) 一种多功能水槽式洗碗机
CN209899310U (zh) 一种新型的用于洗碗机的自动碎渣装置
CN109717804B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集渣结构以及应用有该集渣结构的清洗机
CN212394859U (zh) 一种带防臭盖的喷淋器和具有防臭功能的清洗装置
CN217659734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渣篮结构及清洗机
CN112244670B (zh) 一种果蔬清洗机
CN214760961U (zh) 一种渣篮、具有该渣篮的水槽式清洗机
CN211796306U (zh) 一种清洗机
CN111449605A (zh) 一种带防臭盖的喷淋器和具有防臭功能的清洗装置
CN209301059U (zh) 水杯组件及洗碗机
CN209377515U (zh) 水杯组件及洗碗机
CN212368913U (zh) 一种清洗机
CN112353271A (zh) 一种智能果蔬清洗方法及果蔬清洗机
EP1105034B1 (en)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of granules from a cleaning fluid mixture for cleaning objects placed in a warewasher and warewashingmachine with a granules separator
CN117860417B (zh) 一种冲牙器
CN216776969U (zh) 一种清洗机
CN110141170A (zh) 一种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