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7216A -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7216A
CN111557216A CN202010502604.1A CN202010502604A CN111557216A CN 111557216 A CN111557216 A CN 111557216A CN 202010502604 A CN202010502604 A CN 202010502604A CN 111557216 A CN111557216 A CN 111557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transplanting
field
light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2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盈
于广星
代贵金
张满利
刘宪平
宫殿凯
张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5026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7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7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7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Abstract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整地:在移栽前稻田原茬撒施底肥,灌水泡田,经过24h或以上时间,田间水层深度3‑4cm达到田间陷脚的程度,旋耕、耙地,拉板找平,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每盘播种粒数4000粒;插秧行距为30cm,每两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株距调整为14‑16cm;氮肥管理,基肥60%于整地时施入,蘖肥20%在n+2叶龄期,n为移栽时水稻叶龄数,一次性施入,穗肥20%于倒1‑2叶施入;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收割前7‑10d停水。本发明提高水稻冠层光照条件,促进杂交粳稻灌浆及根系发育,减轻纹枯病的发生,降低倒伏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稻作面积也随之逐年减少,因此保证稻谷总产量关键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杂交水稻的单产一般比常规稻高10%以上,杂交水稻的推广和种植对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辽宁是杂交粳稻的发祥地,品种研发背景较为深厚,然而在生产上主要还是套用常规稻的栽培管理方式,缺乏根据杂交粳稻的特点而制定的配套栽培方法,其准确性、针对性不强,从而制约了杂交粳稻产量潜力的发挥。杂交粳稻在前中期生长量大,分蘖旺盛,农户常常参照常规稻的种植方法,氮肥偏高,使稻株疯长,而杂交粳稻到后期生长优势减弱甚至消失,光合能力较常规粳稻下降快,结果导致贪青秕粒增多,千粒重减少,产量和品质下降,杂交稻的个体优势和群体质量未能有机协调。目前生产上通常采用30cm等行距移栽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杂交粳稻的边行优势,而其株型较高大,分蘖力强,生长量大,穗大粒多的特点,使田间更容易形成郁闭的小气候,增加纹枯病等病害流行的可能。由此可见,杂交稻的生长优势需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以解决杂交粳稻现有生产中产量优势不明显、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在移栽前稻田原茬撒施底肥,灌水泡田,经过24h或以上时间,田间水层深度3-4cm达到田间陷脚的程度,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把土块、稻茬打碎,然后用手扶拖拉机耙地,拉板找平,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
步骤二:品种选择,选用杂交粳稻组合;
步骤三:播种,机械自动化流水线播种,每盘播种约4000粒,千粒重25g品种,播干籽100-110g;小于24g品种,播干籽100g;大于26g品种,播干籽110-120g;
步骤四:插秧,采用机械插秧,行距为30cm,每插秧两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或每插秧四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或每插秧六行空出一行不插秧;
步骤五:氮肥管理,基肥60%于整地时施入;蘖肥20%-30%在n+2叶龄期,n为移栽时水稻叶龄数,一次性施入;穗肥10%-20%于倒1-2叶施入;
步骤六: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收获前7-10d停水;
步骤七:收获,90%以上的米粒达到玻璃质,含水量为17%-20%,茎秆水分含量为60%-70%时,即进行收获。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插秧,每插秧两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时,株距调整为14cm。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插秧,每插秧四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株距调整为14-16cm。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插秧,每插秧六行空一行不插秧时,株距调整为16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通过改变水稻田间分布模式,每隔2-6行空出一行不插秧,并适当缩小株距,使田间秧苗数量基本不减少,并利用其边行优势,提高单株分蘖能力,稳定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保证水稻产量。用种量减少4.0%-14.5%。
2.本发明提供的高透光栽培方法,空出的一行做为通风透光通道,有利于提高田面温度和光照条件,增强根系活力,促进灌浆,同时能够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减轻倒伏危险。
3.本发明提供的高透光栽培方法,采用现有插秧机即可完成机械化插秧,不需额外机械投入,弥补了以往大垄双行不适宜机械化移栽或需要更新插秧设备的缺点。
4.本发明提供的高透光栽培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田面温度和光照条件,亦可应用于稻田养殖中的水稻栽培,为养殖系统中的鸭、蟹等生物提供充裕的生活空间。
5.本发明提供的氮肥管理方式,一次性施用分蘖肥,充分利用杂交粳稻前期发育快,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的特点,后期增施穗肥,避免杂交粳稻早衰,实现轻简化栽培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水稻机械化插秧每两行空一行秧苗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在移栽前稻田原茬撒施底肥,灌水泡田,经过24h或稍长时间,田间水层深度3cm-4cm达到田间陷脚的程度,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把土块、稻茬打碎,然后用手扶拖拉机耙地,拉板找平,要求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
步骤二:品种选择,本实例中品种选择充分利用品种特性,选用在当地种植能够安全成熟且边行优势强的杂交粳稻组合,提高杂交粳稻产量优势。
2019年,在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和大洼示范基地开展不同品种水稻边际效应研究。插秧密度为30×16cm,每穴3-5苗,每个品种种植面积0.2亩,品种间空出一行做为边行效应研究,管理方式同当地生产田。
两个地点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边行每穴谷重均高于内行每穴谷重,但常规粳稻辽粳212和盐丰47边行和内行相比,每穴谷重差异不显著,其边行效应指数低于杂交粳稻。如表1和表2所示,大洼试验点辽优9906边行效应指数最大为1.81,辽优9919边行效应指数为1.64,显著高于盐丰47边行效应指数(1.28)。水稻所试验点辽优9927和辽优9919产量边行效应指数最大,为1.67和1.63,辽优9906为1.41,显著高于两个常规粳稻品种。从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结果来看,边际效应主要是引起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的增加,千粒重没有显著变化。
表1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子边行效应指数分析(大洼2019)
Figure BDA0002525330910000041
注:表中*表示同一品种产量性状边行和内行之间差异显著性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边行效应指数在品种间的显著性p=0.05。下同。
表2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子边行效应指数分析(水稻所2019)
Figure BDA0002525330910000042
步骤三:播种,机械自动化流水线播种,每盘播种粒数4000粒,千粒重25g左右品种,播干籽100-110g。
步骤四:插秧,采用机械插秧,行距为30cm,插秧机上每两行空出一行不摆放秧盘,使得插后的秧苗,每两行空一行不插秧,株距调整为14-16cm。
本实例采用六行插秧机,每两行空出一行,株距调整为14cm。对常规粳稻辽粳212的研究表明,与常规等行距栽培相比,相同移栽密度处理或增大移栽密度处理产量提高4.7-26.7kg/亩,有利于提高水稻单株分蘖能力,并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具有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由表2可知,辽粳212产量边行效应指数为1.11,而杂交粳稻为1.4以上,其中辽优9919在两个试验点产量边行效应均在1.6以上,辽优9906在大洼试验点产量边行效应达到1.81,在水稻所试验点也达到1.41。由此可见,杂交粳稻应用本栽培模式理论上可比辽粳212具有更大增产潜力。
步骤五:氮肥管理,氮肥总量的60%做为基肥于整地时施入,氮肥总量的20%做为蘖肥在n+2叶龄期(n为移栽时水稻叶龄数)一次性施入,氮肥总量的20%做为穗肥于倒2叶施入。
本实例基肥60%于整地时施入,蘖肥20%在5.5叶龄期(移栽时水稻叶龄为3.5叶)一次性施入,穗肥20%于倒2叶施入。
根据本实例栽培方法,杂交粳稻有效穗数每亩增加0.2-1.4万穗,千粒重增加0.2-0.4g,产量增加8.3-11.9%。
步骤六: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收割前8d停水;d表示天。
在上述秧苗生长的过程中,按照常规方法及时对本田进行防病虫草药剂喷洒。
步骤七:收获,90%以上的米粒达到玻璃质,含水量为17%-20%,茎秆水分含量为60%-70%时,即可进行收获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通过采用正常机械作业,每隔两行空出一行,通过适当缩小株距,弥补空行基本苗损失,并通过水稻自身分蘖能力的提高,增加单位面积的收获穗数,同时,水稻光合作用条件得到改善,使水稻灌浆良好,实粒数增加。空出的一行做为通风透光通道,冠层基部透光率增加184%-274%,使水稻纹枯病发病程度程度降低,据田间调查,纹枯病发病指数可降低22.2%-36.1%。后期施用穗肥保证水稻灌浆期氮肥供应,减缓杂交粳稻根系衰老,促进水稻灌浆,发挥杂交粳稻产量优势。
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栽培方法中:
播种选择千粒重小于24g品种,播干籽100g左右;大于26g品种,播干籽110-120g;
插秧,采用六行插秧机,行距为30cm,每六行空一行,株距调整为16cm。比农户常用栽培密度30cm×18cm,每亩减少0.05万穴,基本苗减少4.0%。由于边一行具有明显边行效应,因此每六行中有两行具有边行效应。边行效应指数应在1.6以上,如:辽优9919、辽优9906等,理论上即可以弥补基本苗减少造成的产量损失。
本实例基肥60%于整地时施入,蘖肥30%在5.5叶龄期(移栽时水稻叶龄为3.5叶)一次性施入,穗肥10%于倒1叶施入。
根据本实例施肥方法,杂交粳稻产量增加约14%。
水的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收割前7d停水。
在具备收获烘干条件,或新粮价格较好,在稻谷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25%时即可收获。
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栽培方法中:所述插秧采用四行插秧机,插秧四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株距调整为14-16cm。比农户常用栽培密度30cm×18cm,每亩减少0.05-0.13万穴,减少4.0%-8.1%。品种边行效应指数应在1.6-1.7。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在移栽前稻田原茬撒施底肥,灌水泡田,经过24h或以上时间,田间水层深度3-4cm达到田间陷脚的程度,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把土块、稻茬打碎,然后用手扶拖拉机耙地,拉板找平,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
步骤二:品种选择,选用杂交粳稻组合;
步骤三:播种,机械自动化流水线播种,每盘播种约4000粒,千粒重25g品种,播干籽100-110g;小于24g品种,播干籽100g;大于26g品种,播干籽110-120g;
步骤四:插秧,采用机械插秧,行距为30cm,每插秧两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或每插秧四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或每插秧六行空出一行不插秧;
步骤五:氮肥管理,基肥60%于整地时施入;蘖肥20%-30%在n+2叶龄期,n为移栽时水稻叶龄数,一次性施入;穗肥10%-20%于倒1-2叶施入;
步骤六: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收获前7-10d停水;
步骤七:收获,90%以上的米粒达到玻璃质,含水量为17%-20%,茎秆水分含量为60%-70%时,即进行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插秧,每插秧两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时,株距调整为1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插秧,每插秧四行空出一行不插秧,株距调整为14-1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插秧,每插秧六行空一行不插秧时,株距调整为16cm。
CN202010502604.1A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1557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604.1A CN111557216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604.1A CN111557216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7216A true CN111557216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2604.1A Pending CN111557216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72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9657A (zh) * 2020-09-03 2021-01-15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
CN116114553A (zh) * 2022-12-23 2023-05-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籼粳杂交稻促根壮杆的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6811A (zh) * 2016-02-04 2016-06-29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水稻两段栽培方法
CN107896881A (zh) * 2017-12-12 2018-04-1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6811A (zh) * 2016-02-04 2016-06-29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水稻两段栽培方法
CN107896881A (zh) * 2017-12-12 2018-04-1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广星 等: "辽宁中部平原稻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安徽农学通报》 *
张镇铭 等: "等蘖穗定向栽培的应用及高产配套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
陈盈 等: "比空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中国稻米》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9657A (zh) * 2020-09-03 2021-01-15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
CN112219657B (zh) * 2020-09-03 2022-07-08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
CN116114553A (zh) * 2022-12-23 2023-05-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籼粳杂交稻促根壮杆的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0514B (zh) 一种旱藕增产提高淀粉含量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2318533B (zh) 一种广玉兰的栽培方法
CN105210768B (zh) 一种果树园套种药蔬的栽培方法
CN110313341B (zh) 一种澳洲坚果容器大苗培育方法
CN102823420A (zh) 一种促进青花菜早熟、高产的培育方法
CN104996124B (zh) 一种刺五加的栽培方法
CN113141964B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CN113348884B (zh) 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CN105766619B (zh) 一种黄花菜种子的培育方法
CN102771287A (zh) 天麻有性繁殖工艺
CN106900461A (zh) 一种藤茶与木本油料作物、山稻仿生复合经营方法
CN106941907A (zh)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免耕种植冬油菜的方法
CN102067781B (zh) 一种紫油厚朴再生栽培方法
CN108157115A (zh) 一种干旱沙区油用紫斑牡丹复合种植方法
CN111557216A (zh) 一种杂交粳稻高透光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11226728A (zh)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油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08575474A (zh) 一种红锥采穗圃的营建与扦插方法
CN105052518A (zh) 毛黄堇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4206130A (zh)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CN110419440B (zh)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02138498B (zh) 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
CN112470830B (zh) 一种菊科植物苍术的种子繁殖技术
Xue et al. A new late ripening apricot cultivar-'Longjinmi'
CN111248082A (zh) 一种耐密植直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2106601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果园套种绿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