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272A -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272A
CN111556272A CN202010435634.5A CN202010435634A CN111556272A CN 111556272 A CN111556272 A CN 111556272A CN 202010435634 A CN202010435634 A CN 202010435634A CN 111556272 A CN111556272 A CN 111556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nswering
user
monitoring
di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5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绍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56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6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6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3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拨打终端和监控终端相互连接,监控服务器通过在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确定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返回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基于拨打用户对预置通讯录中接听用户号码的选择,建立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为保证通话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监控服务器实时采集所述视讯通话的监控信息并与预存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当确定上述信息比对失败时,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以便于监控人员执行对应处理。从而在降低亲情电话的使用成本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对视讯通话的监控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监管场所的管理实际需求和管理模式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亲情视讯电话通常是由警官对其进行管理,但由于技术的限制,通常仅是实现语音通讯,同时也仅能通过人工监听,导致亲情电话的日常使用和监控较为不便。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使用模式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接轨,而随着国际上对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服刑人员的改造越来越重视,尤其在人文关怀方面,所以,在亲情电话领域的研发工作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探访人员亲自到监管场所与服刑人员进行当面的亲情电话交流。而服刑人员家属若想对服刑人员探视,需要家属到当地司法厅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家属前往监管场所使用监管场所提供的亲情电话与服刑人员沟通,无论路途远近,都比较麻烦,时间耽搁多、路费的花费高,给服刑人员家属探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同时,在进行亲情电话沟通的过程中,为防止出现异常情况或敏感交流,需要警官对探访窗口进行监视,浪费人力,对于日渐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社会来说,这是极其低效与不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能够降低亲情电话的使用成本,提高亲情电话的使用便利性,以及对其通话内容的监控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拨打终端和监控终端相互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返回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到所述拨打终端;其中,所述预置通讯录包括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听用户的号码;
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从所述视讯通话中实时采集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
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
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拨打用户级别和通讯账户余额,所述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
根据所述拨打用户级别,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当所述可通话次数和所述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时,检测所述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
若所述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
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所述接听用户包括接听APP;所述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启动所述接听APP;
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登录所述接听APP;
接收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
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
当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相同时,则通过所述接听APP进行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抓拍操作,获取人脸抓拍图像并存储;
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可选地,所述监控信息包括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和接听用户声纹信息,所述预存信息包括预存人脸图像信息和预存声纹信息,所述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
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
和/或,
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
可选地,在所述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指令,则切换所述视讯通话为三方通话;其中,所述三方通话为在所述拨打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和所述接听用户之间建立的视讯通话;
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指令,则中断所述视讯通话。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监控服务器、监控终端和拨打终端,其中,所述监控服务器包括:
身份匹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通讯录同步模块,用于返回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到所述拨打终端;其中,所述预置通讯录包括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听用户的号码;
视讯通话建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预存信息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视讯通话中实时采集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
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
提醒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拨打用户级别和通讯账户余额,所述视讯通话建立模块包括:
选择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
通话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拨打用户级别,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账户余额检测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可通话次数和所述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时,检测所述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
通话请求发送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
通话建立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所述接听用户包括接听APP;所述通话建立子模块包括:
接听APP启动单元,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启动所述接听APP;
图片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
图片信息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
人脸抓拍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相同时,则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用于存档;
通话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可选地,所述监控信息包括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和接听用户声纹信息,所述预存信息包括预存人脸图像信息和预存声纹信息,所述信息比对模块包括:
人脸图像信息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
和/或,
声纹信息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
可选地,所述监控服务器还包括:
三方通话切换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指令,则切换所述视讯通话为三方通话;其中,所述三方通话为在所述拨打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和所述接听用户之间建立视讯通话;
通话中断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指令,则中断所述视讯通话。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拨打终端和监控终端相互连接,监控服务器通过在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确定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返回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基于拨打用户对预置通讯录中接听用户号码的选择,建立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为保证通话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监控服务器实时采集所述视讯通话的监控信息并与预存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当确定上述信息比对失败时,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以便于监控人员执行对应处理。从而在降低视讯电话的使用成本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对视讯通话的监控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应用在监管场所亲情电话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的硬件构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亲情电话的使用成本较高,使用便利性较低,无法对其通话内容提供较为可靠的监控手段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拨打终端和监控终端相互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步骤102,返回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到所述拨打终端;
步骤103,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步骤104,从所述视讯通话中实时采集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
步骤105,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
步骤106,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置通讯录包括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听用户的号码,当拨打用户需要进行亲情通话时,通过启动拨打终端,拨打终端通过摄像头或其他模块获取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并将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发送到监控服务器,当监控服务器接收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后,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以确定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当然,除了人脸识别外,还可以通过其他识别方法例如指纹识别或声纹识别等方式确定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当监控服务器确定了当前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后,返回与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显示在拨打终端上,预置通讯录中包括了一个或多个与身份信息对应的接听用户号码,拨打用户可以从预置通讯录中选择接听用户的号码,而后建立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之间的视讯通话。
在具体实现中,本视讯通话监控系统一般用于监管场所,因此为保证通话内容和通话人员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立视讯通话后,监控服务器可以从视讯通话中实时采集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将监控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失败,则说明当前接听用户与拨打用户的号码选择对象并不相同,或是出现敏感词语等情况,此时监控服务器会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由监控终端的监控人员通过监控终端执行下一步处理操作,例如对视讯通话的过程进行强制介入,形成三方通话询问具体通讯情况,或是及时中断当前视讯通话,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如若监控服务器确定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相同,则重新提取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再进行监控信息和预存信息的比对,以达到实时监控视讯通话的目的。
可选地,可以铃声或其他提醒通知监控终端的监控人员,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拨打用户级别和通讯账户余额,步骤103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1031-1035:
子步骤1031,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
子步骤1032,根据所述拨打用户级别,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本发明通常应用在监管场所,而由于监管等级不同,可以通过监控服务器的预设数据库中设置多个拨打用户级别以分别对应监管等级,从而达到调控相应拨打用户的可通话时长和可通话次数的目的。因此当监控服务器接收到拨打终端的拨打用户对所述接听用户号码的选择后,根据拨打用户级别判断当前拨打用户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子步骤1033,当所述可通话次数和所述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时,检测所述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
子步骤1034,若所述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
子步骤1035,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通讯账户余额,监控服务器在判断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的情况下,说明当前拨打用户可以进行视讯通话。但为了确保运营成本能够回收,需要进一步检查通讯账户余额能否支持当前的视讯通话,例如可以通过检测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在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的情况下,说明当前视讯通话可以正常进行,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为便于接听用户操作与及时沟通。具体可以短信等形式发送给接听用户,接听用户在接收到视讯通话请求后,可以通过点击视讯通话请求,以达到建立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所述接听用户包括接听APP。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听用户可以通过接听APP与拨打终端建立视讯通话,为保证接听用户与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接听用户是对应的,可以进一步检测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和接听用户的人脸信息,通过与预设数据库存储的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进行对比,以确定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接听用户的人脸信息是否一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子步骤S1-S6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子步骤1035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S1-S6:
子步骤S1,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启动所述接听APP;
子步骤S2,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登录所述接听APP;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听用户点击了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可以在接听用户的使用终端上启动接听APP,在启动接听APP后,需要接听用户进行登录操作,此时可以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以登录接听APP。
例如,可以通过接听APP获取得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在监控服务器中与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操作,若是识别结果正确则允许接听用户进行接听APP登录操作。
子步骤S3,接收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
子步骤S4,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
子步骤S5,当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相同时,则通过所述接听APP进行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抓拍操作,获取人脸抓拍图像并存储;
子步骤S6,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可选地,为进一步保证视讯通话的安全性,在接听用户登录接听APP后,可以由接听用户上传身份证图片信息,监控服务器通过比对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像信息是否相同,例如可以通过提取两个接听用户身份证图像信息的身份证号码和头像进行比对。若两者相同则说明当前接听用户可以与所述拨打用户进行视讯通话。但为了存档以便后续回放视讯通话的需要,可以通过接听APP对所述接听用户进行人脸抓拍操作,获取到人脸抓拍图像并存储在监控服务器中。在执行人脸抓拍操作后,建立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其中,所述接听APP可以安装在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可移动终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可以在拨打终端与接听APP上显示拨打用户的姓名、编号、性别、单位、级别、已通话次数、每次通话时间等信息,以便拨打用户得知。同时在接听APP上还可以显示当前视讯通话的剩余时间,并在剩余时间小于阈值时进行语音通知拨打用户和接听用户,其中阈值可以设置为1分钟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监管场所的人员无法对视讯电话的账户余额进行充值,因此可以通过接听APP上的通话费用充值功能对通信账户余额进行充值,以保证视讯电话的可用性。
为保证视讯通话的安全性,所采集的监控信息主要包括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信息与声纹信息,以确保拨打用户没有与超出权限的接听用户进行通话。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监控信息可以包括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和接听用户声纹信息,所述预存信息可以包括预存人脸图像信息和预存声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5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1051-1052:
子步骤1051,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
和/或,
子步骤1052,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监控服务器实时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以判断人脸图像是否出现异常,例如在视讯通话中突然更换接听用户进行通话,或是同时出现多个接听用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还可以通过监控服务器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以判断声音是否出现异常,例如声音突然出现异常变声,出现另一人的声音等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人脸图像信息和声纹信息同时出现异常的情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出现与接听用户完全不同的另一人员接听通话,在嘈杂的环境中识别出区别于接听用户的声纹信息等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8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201-202:
步骤201,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指令,则切换所述视讯通话为三方通话;
其中,所述三方通话为在所述拨打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和所述接听用户之间建立的视讯通话;
步骤202,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指令,则中断所述视讯通话。
在具体实现中,当所述监控服务器判断当前监控信息与预存信息不同时,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提醒监控人员注意当前视讯通话,而监控服务器接收到监控人员通过监控终端发送第一预设指令时,可以将当前通话切换为三方通话,即在将所述监控终端加入到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建立的视讯通话中,以便监控人员通过询问接听用户或拨打用户当前情况。
而当监控服务器接收到监控人员通过监控终端发送第二预设指令时,通过中断当前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建立的视讯通话,进而及时杜绝由于视讯通话不当而引发的不安事件,例如拨打用户情绪过于激动,存在未经认证的接听用户等情况。
其中,第一预设指令和第二预设指令可以通过在监控终端上设置两个不同的按键进行发送。
可选地,为确保监管场所的人员能够及时通话,拨打终端可以设置有多个,因此视讯通话也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而为了节省监控人员成本,监控人员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监控终端对多个视讯通话进行监控。例如在所述监控终端上还实时显示多个视讯通话对应的通话标识信息;所述通话标识信息可以包括通话线路标识、单位号、通话状态、通话剩余时间、拨打人员姓名、接听用户姓名和通话双方相互关系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监控人员在监控服务器输入接听用户的身份信息,以保证通话的安全性,同时根据输入的身份信息可以生产预置通讯录。其中,还可以通过资料导入的方式,如表格导入或图片导入等方式输入身份信息到监控服务器。
在具体实现的另一例子中,还可以根据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在监控服务器对所述拨打终端进行参数设置,其中参数设置可以包括次数时长设置,根据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设置默认的视讯通话最大次数和每次通话的最大时长;资费标准设置;根据拔打类型设定通话的计费周期和单位时间内的通话费用,如流量计费、普通通话时长计费等;个别配置(断线、突然挂机补充)针对个别在拨可视打视讯电话时,出现断线、突然挂机等异常情况,扣除了拨打用户的通话次数,可灵活的进行次数调整,保证拨打用户的有效利益;线路设置,设置拨打电话自动选择线路规则,以有效防止线路占线;级别配置,设置拨打用户的级别信息,为拨打用户拨打视讯电话的时长和次数提供基础数据;安装位置设置,设置每台拨打终端安装地点和IP信息,方便查询拨打用户的拨打位置与日常维护;日期配置,通过监控服务器对拨打终端设置开启或关闭的时间,以保证拨打用户的日常休息不被打扰。
同时,所述监控服务器还可以存储所述视讯通话的内容,通过设置视频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在视频管理模块上设置各类条件查询视讯通话的记录,如通话时间、单位号、编号、姓名、电话号码、接听用户姓名、通话时长等信息,还可以对视讯通话的内容进行回放、备注、备份、锁定不被删除等操作。而为方便监控人员查看,还可以提供视频下载或上传的功能,在查询视讯通话记录后提供通话记录下载或上传的选项。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监控服务器还可以统计视讯通话的具体信息,例如通话总次数统计、通话总时间统计、接听用户占用户总时间比例、话费明细等信息,同时还可以提供线路检测功能,用于故障排查;而基于监控的便利性考虑,还可以在监控服务器设置身份全程动态识别验证、语音转换文字功能和关键词甄别功能,以减少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拨打终端和监控终端相互连接,监控服务器通过在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确定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返回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基于拨打用户对预置通讯录中接听用户号码的选择,建立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为保证通话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监控服务器实时采集所述视讯通话的监控信息并与预存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当确定上述信息比对失败时,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以便于监控人员执行对应处理。从而在降低亲情电话的使用成本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对视讯通话的监控可靠性。
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应用在监管场所亲情电话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贴近具体实现方式,拨打终端为监管人员拨打终端,监控终端为民警监管终端,接听APP安装位置为手机。在押人员可以使用AI视讯亲情电话的拨打终端,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登录监管人员拨打终端,拨打家属电话,而家属在接收到拨打电话的请求后,通过手机进行人脸验证登录接听APP进行接听,以此建立音视频AI视讯亲情电话;而为保证通讯安全,民警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登录民警监管终端对亲情电话进行监视或监听,必要时进行插话或挂断等操作,进而在保证对在押人员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保证了通讯的安全性。
参见图4,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监控服务器401、监控终端402和拨打终端403,其中,所述监控服务器401包括:
身份匹配模块4011,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403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通讯录同步模块4012,用于返回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到所述拨打终端403;其中,所述预置通讯录包括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听用户的号码;
视讯通话建立模块4013,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403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403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监控信息提取模块4014,用于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提取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
预存信息提取模块4015,用于从所述视讯通话中提取所述接听用户的预存信息;
信息比对模块4015,用于比对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是否相同;
比对返回模块4016,用于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相同,则返回所述从所述视讯通话中提取所述接听用户的预存信息的步骤;
提醒模块4017,用于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402。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拨打用户级别和通讯账户余额,所述视讯通话建立模块4012包括:
选择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403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
通话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拨打用户级别,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账户余额检测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可通话次数和所述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时,检测所述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
通话请求发送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
通话建立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403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所述接听用户包括接听APP;所述通话建立子模块包括:
接听APP启动单元,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启动所述接听APP;
图片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
图片信息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
人脸抓拍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相同时,则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用于存档;
通话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拨打终端403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可选地,所述监控信息包括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和接听用户声纹信息,所述预存信息包括预存人脸图像信息和预存声纹信息,所述信息比对模块4015包括:
人脸图像信息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
和/或,
声纹信息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
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该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服务器401除了包括上述模块4011-4016外,还包括:
三方通话切换模块5011,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402发送的第一预设指令,则切换所述视讯通话为三方通话;其中,所述三方通话为在所述拨打终端403、所述监控终端402和所述接听用户之间建立视讯通话;
通话中断模块5012,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402发送的第二预设指令,则中断所述视讯通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通过监控服务器接收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经身份匹配模块匹配拨打用户的身份信息后,由通讯录同步模块根据上述身份信息返回对应的预置通讯录,监控服务器再次接收拨打终端对预置通讯录的接听用户号码的选择后,由视讯通话建立模块建立拨打终端与接听用户之间的视讯通话;经监控信息提取模块实时采集视讯通话中的监控信息,传输到信息比对模块后与预设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执行信息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由监控信息提取模块进行视讯通话的监控信息重新提取,若比对失败则由提醒模块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提醒监控终端的监控人员执行操作;当监控服务器接收监控终端的第一预设指令后,通过三方通话切换模块将当前视讯通话切换为三方通话;当监控服务器接收到监控终端的第二预设指令后,通过通话中断模块中断当前视讯通话。从而实现了视讯通话的可靠监控,同时降低了视讯通话的通信成本。
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的硬件构建示意图。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服务器端可以为亲情电话业务管理服务器A和视讯管理服务器,视讯通话监控系统的硬件构造可以划分为监管场所的内网区和家属所属的互联网区,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监管区A或B的对应分交换机接收监管人员通过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信息,发送到核心机房中的总交换机,总交换机通过VPN安全隔离视讯网关发送拨打信息到视讯管理云平台。为保证通讯安全性,可以在网关出口配置互联网固定IP地址,以避免被不法人员利用。通过视讯管理云平台将拨打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对应家属的APP上,以此形成视讯通话。同时每个监管区都配备有与拨打终端对应的监管终端,用于监控视讯通话的内容,以保证其内容的安全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安装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拨打终端和监控终端相互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返回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到所述拨打终端;其中,所述预置通讯录包括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听用户的号码;
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从所述视讯通话中实时采集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
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
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拨打用户级别和通讯账户余额,所述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
根据所述拨打用户级别,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当所述可通话次数和所述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时,检测所述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
若所述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
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所述接听用户包括接听APP;所述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启动所述接听APP;
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登录所述接听APP;
接收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
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
当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相同时,则通过所述接听APP进行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抓拍操作,获取人脸抓拍图像并存储;
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信息包括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和接听用户声纹信息,所述预存信息包括预存人脸图像信息和预存声纹信息,所述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
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
和/或,
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指令,则切换所述视讯通话为三方通话;其中,所述三方通话为在所述拨打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和所述接听用户之间建立的视讯通话;
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指令,则中断所述视讯通话。
6.一种视讯通话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监控服务器、监控终端和拨打终端,其中,所述监控服务器包括:
身份匹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发送的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在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拨打用户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通讯录同步模块,用于返回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预置通讯录到所述拨打终端;其中,所述预置通讯录包括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听用户的号码;
视讯通话建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预存信息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视讯通话中实时采集所述接听用户的监控信息;
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数据库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
提醒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控信息与所述预存信息比对失败,则发送提醒信息到监控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拨打用户级别和通讯账户余额,所述视讯通话建立模块包括:
选择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打终端对所述接听用户的号码的选择;
通话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拨打用户级别,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可通话次数和可通话时长;
账户余额检测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可通话次数和所述可通话时长均大于零时,检测所述通讯账户余额是否大于零;
通话请求发送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讯账户余额大于零,则发送视讯通话请求到所述接听用户;
通话建立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用户的视讯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据库还包括所述接听用户的身份证图片信息,所述接听用户包括接听APP;所述通话建立子模块包括:
接听APP启动单元,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点击所述视讯通话请求,则启动所述接听APP;
图片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
图片信息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是否相同;
人脸抓拍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听用户上传的身份证图片信息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听用户身份证图片信息相同时,则通过所述接听APP获取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接听用户的人脸图像用于存档;
通话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拨打终端与所述接听APP的视讯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信息包括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和接听用户声纹信息,所述预存信息包括预存人脸图像信息和预存声纹信息,所述信息比对模块包括:
人脸图像信息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信息是否相同;
和/或,
声纹信息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接听用户声纹信息与所述预存声纹信息是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服务器还包括:
三方通话切换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预设指令,则切换所述视讯通话为三方通话;其中,所述三方通话为在所述拨打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和所述接听用户之间建立视讯通话;
通话中断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二预设指令,则中断所述视讯通话。
CN202010435634.5A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1556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5634.5A CN111556272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5634.5A CN111556272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272A true CN111556272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6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5634.5A Pending CN111556272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62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491A (zh) * 2020-10-30 2021-02-12 贵州乐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识别的远程通话监控系统
CN113347310A (zh) * 2021-02-02 2021-09-03 杭州久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声纹识别的监管场所管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514A (zh) * 2007-08-30 2008-02-06 山东建中网络有限公司 特定人群多媒体通讯系统方法
CN105407409A (zh) * 2014-09-11 2016-03-16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进行远程即时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27816A (zh) * 2016-05-16 2016-10-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和装置、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70257484A1 (en) * 2016-03-07 2017-09-07 T-Mobile Usa, Inc. Multiple Device and Multiple Line Connected Home and Home Monitoring
CN108012037A (zh) * 2017-11-26 2018-05-08 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监狱外拨电话管理系统
CN109309801A (zh) * 2018-09-14 2019-02-05 广州高清视信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监控的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514A (zh) * 2007-08-30 2008-02-06 山东建中网络有限公司 特定人群多媒体通讯系统方法
CN105407409A (zh) * 2014-09-11 2016-03-16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进行远程即时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257484A1 (en) * 2016-03-07 2017-09-07 T-Mobile Usa, Inc. Multiple Device and Multiple Line Connected Home and Home Monitoring
CN106027816A (zh) * 2016-05-16 2016-10-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和装置、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12037A (zh) * 2017-11-26 2018-05-08 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监狱外拨电话管理系统
CN109309801A (zh) * 2018-09-14 2019-02-05 广州高清视信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监控的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491A (zh) * 2020-10-30 2021-02-12 贵州乐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识别的远程通话监控系统
CN113347310A (zh) * 2021-02-02 2021-09-03 杭州久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声纹识别的监管场所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9678B2 (e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within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ies
US9232051B2 (en) Call management for secure facilities
DE60128840T2 (de) Integriertes Sicherheits-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sicher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US202401772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itation management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US20010044325A1 (en) Telephone cal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178251A1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transmitting audio/video content from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desired recipient(s)
GB2408179A (en) Multi-user mobile telephone
CN101102481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可视电话的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U2006299588A1 (en) Blocking calls to destinations which are registered in a do-not-call database
US20110135073A1 (en) Methods to improve fraud detection on conference calling systems by detection of conference moderator password utilization from a non-authorized device
WO2008091566A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or video content to desired recipient(s)
CN111556272A (zh) 一种视讯通话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1445611A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1118158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拨号报警方法
CN106888439B (zh)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02088524B (zh) 报警主机可靠上传布防或撤防状态的无话费实现方法
CN106850404A (zh)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15529384A (zh) 一种通话录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3075A (zh) 一种用于监管场所的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40022705A (ko) 사전등록장치를 이용한 안전 지킴이
CN111669464B (zh) 一种主动式号码保护系统
CN115623430B (zh) 电话号码标注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CN108681673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控方法与系统、终端及移动终端
JPH07162522A (ja) 音声蓄積装置
US20090088137A1 (en) Highly secured portable telephone system and inform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