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2469A -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2469A
CN111552469A CN202010260723.0A CN202010260723A CN111552469A CN 111552469 A CN111552469 A CN 111552469A CN 202010260723 A CN202010260723 A CN 202010260723A CN 111552469 A CN111552469 A CN 111552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source code
class
files
code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07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2469B (zh
Inventor
郝学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07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2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2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2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2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2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6Software re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3Program documentation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应用程序工程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通过本公开,实现了应用程序工程中文件的自动化分类。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程序的复杂化,应用程序工程越来越庞大,涉及的业务功能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中,在应用程序开发时,通常将一个大的应用程序工程拆分成多个应用程序小工程,以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当前应用程序工程的拆分主要依赖于人的经验去分辨某个源代码文件、某个资源文件该归属于哪个小工程库,在工程非常大的时候,对人力成本要求是很高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工程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包括:
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所述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包括: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
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包括:
根据所述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识别各所述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
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
分别基于各所述子文件组包括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所述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上述方案中,所述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包括: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所述公共单元库为基于所述应用程序工程的基础源代码文件构建。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
修改所述源代码文件针对所述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所述目标单元库。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模块,用于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所述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
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上述方案中,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识别各所述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
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
分别基于各所述子文件组包括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所述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上述方案中,所述添加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所述公共单元库为基于所述应用程序工程的基础源代码文件构建。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修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
修改所述源代码文件针对所述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所述目标单元库。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应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并确定源代码文件之间的类复用度,这里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从而根据类复用度对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以生成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并根据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将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单元库;如此,整个应用程序工程文件的分类不需要人为参与,实现了应用程序工程中文件的自动化分类。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呈树状连接的源代码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POD库,用于多仓库开发时为部署、管理、编排容器化提出的概念,是针对应用程序工程进行拆分得到的最小的部署单元。
2)继承,一个类或接口继承另一个类或者接口,即在原有的方法和属性上增加新的方法和属性。
3)组合,将现有类的对象的引用置于新类之中,作为新类的成员。
4)资源文件,所有可以从中读取出需要的资源的文件,资源的类型可以是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资源,或者其他可以在计算机中展示的内容等等,由专门的程序接口读取,并在应用程序中根据需要向用户展示,是与源代码文件分离存在的。
基于上述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的解释,下面参见图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为实现支撑一个示例性应用,终端400(包括终端400-1、终端400-2)通过网络300连接服务器200,网络300可以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使用无线或有线链路实现数据传输。
终端400(如终端400-1),用于发送针对应用程序工程构建对应的单元库的操作指令;
服务器200,用于响应于接收的操作指令,获取应用程序工程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分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基于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基于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添加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单元库。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终端40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还可以为可穿戴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台式计算机、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游戏机、电视机、或者这些数据处理设备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中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服务器200既可以为单独配置的支持各种业务的一个服务器,亦可以配置为一个服务器集群。
下面参见图2,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终端,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ediaPlayer)、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电视(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210,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220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280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230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230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210、ROM 220以及RAM 230通过总线240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接口250也连接至总线240。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250: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260;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270;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280;以及通信装置290。通信装置290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290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280被安装,或者从ROM 220被安装。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220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中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电线、光缆、射频(RF,Radio Frequency)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和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以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公开实施例中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标准产品(ASSP,Application Specific Standard Parts))、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下面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参见图3,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301:服务器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尤其是较大的应用程序工程,会涉及到大量的源代码文件和资源文件,对其中涉及的源代码文件和资源文件进行分类,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及工程稳定性。因此在应用程序开发之前,开发人员可通过控制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应用程序工程构建单元库的操作指令,即启动对源代码文件和资源文件进行分类的操作指令。
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操作指令,启动构建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单元库的功能。首先,服务器根据该操作指令,确定相应的应用程序工程,进而获取该应用程序工程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步骤302:分别确定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源代码文件和资源文件之后,进一步执行文件分类操作。在对应用程序工程涉及的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在本公开中,以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为分类标准对涉及的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从而构建单元库。这里,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在实际应用中,源代码文件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和类组合,具体的,源代码文件的复用类型可以是类继承和类组合,还可以仅为类组合,如此,类复用度用于指示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继承或者组合的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分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基于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基于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在实际应用中,在确定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时,可根据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由于预先设置了类复用度和文件类别的对应关系,因此可根据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相应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根据各源代码文件的复用类型,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相应源代码文件所归属的文件类别: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基于获取的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这里,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不同,那么相应能够实现被其他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即类复用度)也不同,参见图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的示意图。这里,源代码文件A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因此源代码文件A1-A5可通过类继承的方式复用源代码文件A,通常通过类继承实现的类复用度较弱,即在图4中通过虚线表示;源代码文件B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组合,因此源代码文件C、D、E可通过类组合的方式复用源代码文件B,通常通过类组合实现的类复用度较强,即在图4中通过实线表示。
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即该源代码文件不存在被类继承的可能,则确定该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既包括类继承,又包括类组合时,此时根据复用类型不能确定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则需要对该源代码文件进行进一步地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同时包括类继承和类组合时,可以基于源代码文件在应用程序的结构上所支持的功能来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应用程序工程中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可将各源代码文件所归属的文件类别划分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和固定类。其中,系统类源代码文件为整个应用程序工程的支撑性源代码文件;基础类源代码文件为根据应用程序需求自定义的源代码文件;公共类源代码文件为实现应用程序各业务功能均引用的源代码文件;固定类源代码文件为实现应用程序中特定业务功能所采用的源代码文件,即单独为某一种业务功能所存在的单独类源代码文件。
基于此,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同时包括类继承和类组合时,获取该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基于该源代码文件所支持的功能,来确定该源代码文件的文件类别。示例性地,当某个源代码文件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和类组合时,且确定该源代码文件为应用程序实现各业务功能均引用的源代码文件时,则确定该源代码文件所归属的文件类别为公共类。
在基于上述实施例确定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后,根据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设置文件类别与类复用度的关联关系,参见表1,表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复用类型、文件类别与类复用度的关联关系的一个可选的示例。根据该预设的文件类别与类复用度的关联关系,基于各源代码文件所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相应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示例性的,如果源代码文件所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则确定该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即为5。
复用类型 文件类别 类复用度
类继承、类组合 系统类 1
类继承、类组合 基础类 2
类继承、类组合 公共类 3
类继承、类组合 固定类(单独类) 4
类组合 最终类 5
表1复用类型、文件类别与类复用度的关联关系表
步骤303:基于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在确定了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后,则可以基于该类复用度,对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以生成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根据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构建应用程序对应的多个单元库:根据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识别各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分别基于各子文件组包括的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确定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的大小,可以确定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各源代码文件,将对应相同类复用度的源代码文件确定为一个文件组。由于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涉及多个不同的业务,而修改一个业务的相关文件则可能导致其他业务出现问题,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源代码文件业务功能的不同,对源代码文件执行进一步地划分,以简化开发人员的工作步骤。
针对基于类复用度对源代码文件进行划分得到的多个文件组,识别各文件组中的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即运行该源代码文件时所能实现的业务功能;基于确定业务功能的各源代码文件,针对每个文件组,将该文件组中的业务功能相同的源代码文件确定为一个子文件组,进而得到各文件组对应的多个子文件组;将相同业务功能对应的子文件组中的源代码文件划分到一起,基于该同一业务功能的源代码文件,构建单元库,从而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参见图5,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业务单元库的构成示意图。具体的,该应用程序工程根据不同的业务功能,构建的业务单元库包括业务库A、业务库B和业务库C;另外,由于各业务库可能依赖于相同的源代码文件或者资源文件形成,因此该应用程序工程中还可以包括基础库,该基础库基于各业务库依赖的相同的源代码文件或者资源文件构建。
示例性的,在股票类应用程序工程开发时,通过获取其中涉及的源代码文件,将对应相同类复用度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一个文件组,针对各文件组,识别该文件组内源代码文件的业务功能,比如股票小课堂、股票资讯、股票行情、股票交易等,进而将业务功能相同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一个子文件组,即将实现股票资讯业务功能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一子文件组,将实现股票交易业务功能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一子文件组等等,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子文件组。基于各子文件组中的源代码文件构建单元库,得到股票资讯业务库、股票交易业务库、股票小课堂业务库等;此外,基于不同业务功能均依赖和调用的源代码文件和资源文件还可以构建为基础库。
步骤304:基于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之间是通过引用的方式,实现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对资源的读取的,因此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是存在关联关系的,在基于源代码文件构建了多个单元库之后,可以将对应的资源文件也分别添加到与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单元库中。
具体的,可以针对每个单元库中的源代码文件,基于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分别确定与各源代码文件关联的目标资源文件。
步骤305:添加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单元库。
在确定了各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关联的目标资源文件之后,将该目标资源文件添加到各源代码文件所在的单元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将目标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单元库:当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当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
由于资源文件和源代码文件之间是通过引用的方式产生关联关系的,那么引用同一资源文件的源代码文件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而如果该源代码文件为多个时,根据类复用度对该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得到的单元库也可能存在多个,因此,在将目标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单元库时,可以先对一个目标资源文件分别对应有哪些单元库进行判断,即确定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在对资源文件进行整理时,为减少重复或者无用的资源文件以扩大存储空间,可以根据如下方式整理应用程序工程中的资源文件:当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均位于同一个单元库时,直接将该目标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中;当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不同的单元库时,可以将该资源文件添加至公共单元库。该公共单元库为针对公共资源文件和公共源代码文件的存放而设置的,其中,该公共资源文件可以被多个属于不同单元库的源代码文件引用,公共源代码文件为应用程序中实现各业务功能均依赖和调用的基础源代码文件。
在实际实施时,将目标资源文件添加到对应的单元库后,还可以将其他无用的,即没有被源代码文件引用的资源文件直接删除,以减少不必要文件的存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将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单元库”,指的是不保留原应用程序工程中的资源文件,直接将资源文件移动至对应的单元库中,以增大存储空间,避免重复文件的存在。
将目标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单元库后,源代码文件对资源文件的引用方式将会较之前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源代码文件针对资源文件的引用方式进行修改,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获取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修改源代码文件针对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目标单元库。
由于资源文件被划分到不同的单元库中,导致资源文件的存储位置发生了改变,若保证源代码文件依然可以成功引用对应的资源文件,此时需要获取资源文件当前的存储位置,即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对源代码文件中关于该目标资源文件引用地址的代码进行修改。
示例性的,资源文件A原来位于应用程序主工程文件中,经过文件分类处理后,该资源文件A位于公共单元库中,那么,则需要将与资源文件A关联的源代码文件中的引用地址由“主工程文件”修改为“公共单元库”。
下面继续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参见图6,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601:终端发送构建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单元库的操作指令。
这里,操作指令中可以携带应用程序工程的标识信息,比如携带“股票APP”的标识信息。
步骤602:服务器根据操作指令获取应用程序工程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步骤603:分别确定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
这里,源代码文件的复用类别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和类组合。
步骤604:基于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这里,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步骤605:基于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这里,基于预设的文件类别与类复用度的关联关系,确定相应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比如,参见上述表1,表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复用类型、文件类别与类复用度的关联关系的一个可选的示例。这里,定义类复用度包括1、2、3、4、5,分别对应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固定类和最终类,其中1为最低,5为最高。当源代码文件对应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时,则确定该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为2。那么在进行源代码文件的划分时,则可以依据该类复用度的大小进行划分。
步骤606:根据各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步骤607:针对每个文件组,识别各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将各文件组内对应相同业务功能的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子文件组。
这里,按照识别的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的业务功能,对每个文件组内的源代码文件进行划分,将业务功能相同的源代码文件划为同一子文件组。例如,基于上述获取的“股票APP”的应用程序工程的源代码文件,将属于“股票交易”的源代码文件划为一个子文件组,将属于“股票小课堂”的源代码文件划为一个子文件组,将属于“股票资讯”的源代码文件划为一个子文件组等等。
步骤608:基于各子文件组内的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这里,构建的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即为POD库。
步骤609:获取各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步骤610:根据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的个数,添加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单元库。
这里,当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均位于一个单元库时,直接将该目标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中;当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不同的单元库时,可以将该资源文件添加至公共单元库。
步骤611:根据资源文件当前的存储位置,修改源代码文件针对资源文件的引用方式。
应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并确定源代码文件之间的类复用度,这里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从而根据类复用度对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以生成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并根据源代码文件与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将资源文件添加至对应的单元库;如此,整个应用程序工程文件的分类不需要人为参与,实现了应用程序工程中文件的自动化分类。
下面说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中的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理解地,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中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采用软件(例如上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在如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实现,也可以采用上述的硬件逻辑部件(例如FPGA、ASIC、SOC和CPLD)的方式在如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实现。
参见图7,图7是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700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以下模块:第一获取模块710、确定模块720、生成模块730、第二获取模块740和添加模块750,将在下文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需要指出,上述模块的分类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本身的限定,例如一些模块可以拆分为两个或以上的子模块,或者,一些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新的模块。
还需要指出,上述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上述“第一获取模块710”也可以被描述为“用于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的模块。
基于同样的理由,电子设备中未详尽描述的单元和/或模块不代表相应的单元和/或模块的缺省,凡是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操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的单元和/或模块实现。
继续参见图7,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确定模块720,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生成模块730,用于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第二获取模块740,用于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模块750,用于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720,还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所述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720,还用于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
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730,还用于根据所述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识别各所述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
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
分别基于各所述子文件组包括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所述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添加模块750,用于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所述公共单元库为基于所述应用程序工程的基础源代码文件构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修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
修改所述源代码文件针对所述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所述目标单元库。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涉及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不做赘述,对于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工程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包括:
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所述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包括: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
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包括:
根据所述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识别各所述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
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
分别基于各所述子文件组包括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所述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包括: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所述公共单元库为基于所述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基础源代码文件构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
修改所述源代码文件针对所述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所述目标单元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模块,用于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4)

1.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工程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包括:
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所述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包括: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
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包括:
根据所述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识别各所述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
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
分别基于各所述子文件组包括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所述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包括: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所述公共单元库为基于所述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基础源代码文件构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
修改所述源代码文件针对所述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所述目标单元库。
7.一种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程序工程中的多个源代码文件和多个资源文件;
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所述类复用度用于指示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能够实现被其他源代码文件所复用的程度;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对所述多个源代码文件进行分类,生成所述应用程序工程对应的多个单元库;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源代码文件与所述资源文件的关联关系,获取各所述单元库中源代码文件对应的目标资源文件;
添加模块,用于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单元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所述复用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类继承、类组合;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分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
基于各所述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确定各所述源代码文件的类复用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为类组合时,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最终类;
当所述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复用类型包括类继承及类组合时,获取相应的源代码文件的功能,并
基于获取的所述功能,确定相应的源代码文件归属的文件类别为系统类、基础类、公共类或者固定类。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类复用度的大小,将对应同等类复用度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为同一文件组;
识别各所述文件组内各源代码文件对应的业务功能;
将各文件组中业务功能相同的所述源代码文件划分至同一子文件组,得到多个子文件组;
分别基于各所述子文件组包括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构建对应各所述子文件组的单元库,得到对应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单元库。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一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所属的单元库;
当所述目标资源文件对应的所述源代码文件位于多个单元库时,添加所述目标资源文件至公共单元库,所述公共单元库为基于所述应用程序工程的基础源代码文件构建。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修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文件所在的目标单元库;
修改所述源代码文件针对所述目标资源文件的引用地址为所述目标单元库。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
CN202010260723.0A 2020-04-03 2020-04-03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552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0723.0A CN111552469B (zh) 2020-04-03 2020-04-03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0723.0A CN111552469B (zh) 2020-04-03 2020-04-03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2469A true CN111552469A (zh) 2020-08-18
CN111552469B CN111552469B (zh) 2023-05-16

Family

ID=7200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0723.0A Active CN111552469B (zh) 2020-04-03 2020-04-03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246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34670A (ja) * 1998-12-24 2008-10-02 Ricoh Co Ltd 文書分類装置、文書分類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5808241A (zh) * 2016-03-01 2016-07-27 武汉工程大学 可复用方面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US20180113729A1 (en) * 2015-07-31 2018-04-2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tegory based execution scheduling
CN109147016A (zh) * 2018-07-26 2019-01-04 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动效画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08216A (zh) * 2018-11-12 2019-03-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7177A (zh) * 2018-10-31 2019-04-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升级后页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0399345A (zh) * 2019-07-30 2019-11-01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与管理方法
CN110489692A (zh) * 2019-07-19 2019-11-22 厦门海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GL实例化技术构件级操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34670A (ja) * 1998-12-24 2008-10-02 Ricoh Co Ltd 文書分類装置、文書分類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180113729A1 (en) * 2015-07-31 2018-04-2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tegory based execution scheduling
CN105808241A (zh) * 2016-03-01 2016-07-27 武汉工程大学 可复用方面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9147016A (zh) * 2018-07-26 2019-01-04 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动效画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7177A (zh) * 2018-10-31 2019-04-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升级后页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408216A (zh) * 2018-11-12 2019-03-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89692A (zh) * 2019-07-19 2019-11-22 厦门海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GL实例化技术构件级操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0399345A (zh) * 2019-07-30 2019-11-01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与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2469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9521B (zh) 在线文档信息的同步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1373B (zh) 榜单更新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679990A (zh)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09306A (zh) 业务逻辑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53178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79729B (zh) 直播间道具配置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09304A (zh) 一种生成idl文件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486825B (zh) 多泳道环境架构系统、消息消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714042B (zh) 压力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06685B (zh) 任务隔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52469B (zh) 应用程序工程中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20808A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65713B (zh) 可视化编辑器的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4081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in live broadcast roo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22648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11538717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338822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40657A (zh) 用于生成sdk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35848B (zh) 数据分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57365B (zh) 程序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94321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820354B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存储系统
CN111641691B (zh) 会话消息传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84957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309410A (zh) 应用发布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